谁都没有想到大梁败的那么快,将将入秋的时候,林正阳带来了前方朝廷兵败的消息。
“西夏已攻破都城,城中财物皆被洗劫一空。眼下襄阳已成了第一战线了。”
林正生大为惊嚇,
“大哥,那我们怎么办?”
“恐怕眼下要做好南下的准备了,当今天子并无一战的准备,如果西夏打下襄阳,势必直取江陵。那时候沅城势必是不能呆了,我已经休书一封给昔日的旧友卫平,万望他看在当年同僚情谊,能照看我们一家。如果襄阳能守住,那自然最好。”
晚上饭桌上,林正阳说了这件事,
“我和二弟会安排好的,不用太过忧心。”
那晚过后,林意和林正生把家里的大额纸钱都换成了银两还有金粒,只留下可供最近一个月开支的钱币和铜钱。林正生买了辆马车,等把这些准备完,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西夏已拔军到襄阳城下。现在江陵的人在等,沅城的人也在等。等襄阳城破,或者是一个好消息。
陈娘子在得知消息的第三日带婉仪和林意回了一趟娘家,如果真的城破了,或许这就是此生最后一面。陈娘子的父母也清楚,但是他们更知道林家的情况。林家是商户所以要逃,也有地方可逃。陈家却只是农家,便是大军到了,也往往不屑于劫掠。陈娘子把这些年攒的体己拿了大半出来。最后依依不舍的回了城里,好在襄阳守住了。起码暂时在第一次交锋中守住了。
兼着西夏内部并不太平,或许不久,这只西夏军就会撤回去。
婉仪和母亲重做了一家人的衣裳,在贴身衣物里胸口,袖口加了衣袋。兼着往日里那些丝绸不一定能在逃亡的时候穿。又连夜裁棉布做衣服,
“怎么只做冬衣?”婉仪问。
“你大伯说,要是今年守住了,那咱们就不用往南边去了。要是没有守住,路上哪能带很多东西,什么贵重拿什么。衣物等咱们到了那边再置办。”
眼见得过了一个月,天气渐渐转凉了。襄阳城看来是守住了。恰好又到了换季的时候,林正生预备再往江陵去一趟。就是兵来了,人也要穿衣吃饭,何况兵还没来,要是不去,店里的存货不多花色不够新,客人都要跑其他布行去了。
陈娘子虽然忧心忡忡,但也做不了丈夫的主,何况她知道林正生说得有道理,大伯和爹都没有说什么,她更没法劝了。林正生这趟动身前,陈娘子拉着菱菱去城西的庙里求了符。害怕这个节骨眼让老林头和林正阳不高兴,只说是陪着钱娘子去的。等回家了,只把平安符给了林正生和林意叮嘱他们好好带着,早点回家。
林正生和林意冒着大雾出发了,沅城每到秋天,早晨总有雾气。雾气重的时候,人出去走一圈,眉毛和睫毛都挂了水珠。不过半个时辰,太阳升起来,雾气就散了。这个时节河两岸的草木已逐渐凋零,一场秋雨仿佛是春天的幻梦,把炎热和寒冷融合成恰到好处的暖意。但秋天毕竟不是另一个春天,在阵阵秋雨里,万物褪掉了绿色,两岸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褐色的藤蔓倒伏在地上。
林正生和林意还是在晚上到了江陵,两人轻车熟路的到了客栈。房钱略涨了一些但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在沅城还不觉得,到了江陵城内已有不少难民。冬天难熬,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再见一个春天。
晚上,林正生和林意听着外面的喧嚣,彼此都没有睡意。林正生想到了婉仪的婚事,开了口,
“意哥儿,你觉得我家菱菱怎么样?”
林意觉得时间仿佛停了下来,林正生也没有说话,仿佛那句话是他的幻觉。
“要是你还看得上菱菱,这次回去,我替你们把亲事定下。”
“我,我配得上她吗?”林意握紧了手,回道。
“你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孩子,你的品行我和你伯娘都放心。虽然你伯娘百般教导菱菱,说要嫁个好人家。其实只是不愿意看到菱菱吃苦,你肯定会护好菱菱的。”
林意从床上翻身跪下来,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说了一句。“承蒙伯父信任,我一定会护好菱菱的。”
林正生见他表了态,才伸手把他从地上扶起来。
“那用行这么重的礼,你什么样的孩子,伯父还不知道,等会沅城了,伯父就替你们订婚。”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是这样的。再过两天,他们就能会沅城,林意会娶那个青梅竹马的小姑娘为妻,真的成为林家的一员,过他平淡幸福的一生。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苍天垂怜。可惜时势不是如此,那条六个时辰的水路,林意用了他整个后半生去走。
襄阳城破了。
“西夏已攻破都城,城中财物皆被洗劫一空。眼下襄阳已成了第一战线了。”
林正生大为惊嚇,
“大哥,那我们怎么办?”
“恐怕眼下要做好南下的准备了,当今天子并无一战的准备,如果西夏打下襄阳,势必直取江陵。那时候沅城势必是不能呆了,我已经休书一封给昔日的旧友卫平,万望他看在当年同僚情谊,能照看我们一家。如果襄阳能守住,那自然最好。”
晚上饭桌上,林正阳说了这件事,
“我和二弟会安排好的,不用太过忧心。”
那晚过后,林意和林正生把家里的大额纸钱都换成了银两还有金粒,只留下可供最近一个月开支的钱币和铜钱。林正生买了辆马车,等把这些准备完,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西夏已拔军到襄阳城下。现在江陵的人在等,沅城的人也在等。等襄阳城破,或者是一个好消息。
陈娘子在得知消息的第三日带婉仪和林意回了一趟娘家,如果真的城破了,或许这就是此生最后一面。陈娘子的父母也清楚,但是他们更知道林家的情况。林家是商户所以要逃,也有地方可逃。陈家却只是农家,便是大军到了,也往往不屑于劫掠。陈娘子把这些年攒的体己拿了大半出来。最后依依不舍的回了城里,好在襄阳守住了。起码暂时在第一次交锋中守住了。
兼着西夏内部并不太平,或许不久,这只西夏军就会撤回去。
婉仪和母亲重做了一家人的衣裳,在贴身衣物里胸口,袖口加了衣袋。兼着往日里那些丝绸不一定能在逃亡的时候穿。又连夜裁棉布做衣服,
“怎么只做冬衣?”婉仪问。
“你大伯说,要是今年守住了,那咱们就不用往南边去了。要是没有守住,路上哪能带很多东西,什么贵重拿什么。衣物等咱们到了那边再置办。”
眼见得过了一个月,天气渐渐转凉了。襄阳城看来是守住了。恰好又到了换季的时候,林正生预备再往江陵去一趟。就是兵来了,人也要穿衣吃饭,何况兵还没来,要是不去,店里的存货不多花色不够新,客人都要跑其他布行去了。
陈娘子虽然忧心忡忡,但也做不了丈夫的主,何况她知道林正生说得有道理,大伯和爹都没有说什么,她更没法劝了。林正生这趟动身前,陈娘子拉着菱菱去城西的庙里求了符。害怕这个节骨眼让老林头和林正阳不高兴,只说是陪着钱娘子去的。等回家了,只把平安符给了林正生和林意叮嘱他们好好带着,早点回家。
林正生和林意冒着大雾出发了,沅城每到秋天,早晨总有雾气。雾气重的时候,人出去走一圈,眉毛和睫毛都挂了水珠。不过半个时辰,太阳升起来,雾气就散了。这个时节河两岸的草木已逐渐凋零,一场秋雨仿佛是春天的幻梦,把炎热和寒冷融合成恰到好处的暖意。但秋天毕竟不是另一个春天,在阵阵秋雨里,万物褪掉了绿色,两岸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褐色的藤蔓倒伏在地上。
林正生和林意还是在晚上到了江陵,两人轻车熟路的到了客栈。房钱略涨了一些但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在沅城还不觉得,到了江陵城内已有不少难民。冬天难熬,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再见一个春天。
晚上,林正生和林意听着外面的喧嚣,彼此都没有睡意。林正生想到了婉仪的婚事,开了口,
“意哥儿,你觉得我家菱菱怎么样?”
林意觉得时间仿佛停了下来,林正生也没有说话,仿佛那句话是他的幻觉。
“要是你还看得上菱菱,这次回去,我替你们把亲事定下。”
“我,我配得上她吗?”林意握紧了手,回道。
“你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孩子,你的品行我和你伯娘都放心。虽然你伯娘百般教导菱菱,说要嫁个好人家。其实只是不愿意看到菱菱吃苦,你肯定会护好菱菱的。”
林意从床上翻身跪下来,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说了一句。“承蒙伯父信任,我一定会护好菱菱的。”
林正生见他表了态,才伸手把他从地上扶起来。
“那用行这么重的礼,你什么样的孩子,伯父还不知道,等会沅城了,伯父就替你们订婚。”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是这样的。再过两天,他们就能会沅城,林意会娶那个青梅竹马的小姑娘为妻,真的成为林家的一员,过他平淡幸福的一生。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苍天垂怜。可惜时势不是如此,那条六个时辰的水路,林意用了他整个后半生去走。
襄阳城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