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面开化之前,夏凉雨还想再玩一次冰上碰碰车。
她在上大学的时候,选修了一门有关心理学的课程。
碰碰车的设计就很符合心理学,因为当你被对方撞了一下,就会想要还回来,然后被撞的又想最后一下是自己结束的心里才会很有收获感。
然后就会上瘾,就会更加的想玩了。
他们这次约定的还是和上次一样的地方,那条平城最有名的商业街,石子路很长,走到头就是玩冰上项目的地方。
他们就走在那条百年前的石子路上,距离上次来并没过多久,感觉却完全不同了。
上次江石溪牵着她的手,是试探的,不知然的。而现在,街上的人依旧很多,也还没有到不能并行的程度,江石溪自然的牵着她的手。
他好像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经验,牵了一会发现被风吹的很冷,又牵着她的手一起放在自己的兜里。
自那天除夕夜的那次后,江石溪依旧有种极不真实的感觉,就像在天上飘着一样。
他把握着夏凉雨的手更加紧了些,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光明正大的牵起她的手。
夏凉雨已经想好了一会要怎么偷袭他,这几天她也会经常想起来除夕那夜的吻,想起江石溪。
然后就会想起来上次玩碰碰车一个不注意被偷袭的事情。
夏凉雨打算这次依旧是先装作悠闲的往前开,江石溪撞上来的时候,迅速的倒车,给他一个巨大的反击,然后让他的车在冰面上转来转去。
然后在他转来转去的时候,再来上致命一击,看他高速运转起来......
“你笑什么?”江石溪偏过头,有些疑惑的看着她。
夏凉雨有一些心虚,“没什么,我们去排队吧。”说着加快了脚步。
从石子路过渡到冰面的路特别滑,她险些摔倒,江石溪抽出握着她的右手,揽住了她的腰。
他搂的很紧,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冰上碰碰车的场地也没松手,夏凉雨觉得就算是毫无顾忌的往前走也不会摔倒。
她上了车子,就像之前设想好的那样,没有抢先发动攻击,只是迟迟等不到江石溪来撞上来。
夏凉雨几次主动把碰碰车开到他前面,江石溪好像都没有要主动攻击的意思,她失去了耐心,等他靠的近一些的时候,加足了马力倒车,猛的撞向他。
然后一切就和计划中一样,他的车子已经转了起来,夏凉雨眼疾手快的立刻再绕到他车子后面。
趁他的车还在转圈,攻其不备,又撞了上去,于是高速运转了起来。然后又撞了一下,把车开的远远的,准备等待着下一轮的进攻。
江石溪这次的碰碰车正好是绿色的,夏凉雨远远看上去,就好像一只转来转去的小乌龟。
他转完之后,却并没有发起猛烈的反击,江石溪把车子开过来,用一个友好的力度撞了上去,夏凉雨的车也转起来,但不是高速运转。就这样来来回回,并没有你死我活的激烈之感,多了冰上碰碰车的趣味。
江石溪可算是开窍了。
离开冰场后,已经到了晚上。两边街道的商户零零散散的都已经收摊了,而高台上拉小提琴的乐手还在继续。
他们又沿着石子路走了一遍,才走到一条支路上,往回去的方向走。
这条路白天也有一些游客,不少来这里摆摊的,现在已经都收了,路上行人寥寥,路灯昏暗。如果让夏凉雨一个人在这里行走,可能会有些发怵,但是现在她有了江石溪,于是就很安心的,不紧不慢的往前走。
就像小学的时候,有了江石溪,她不用再害怕被人打劫。
夏凉雨在笑,是已经笑出来才反应过来的,她是一个喜形于色的人,尤其是在熟悉的人面前。
“你这次想怎么使坏?”江石溪偏下头看她,有些摸透她般的居高临下。
夏凉雨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前面的一阵吵闹声打断了,
几个穿着统一服装的男人围在一个摊位前,
其中一个用破锣嗓子吼道,“快走快走,都催了多少遍了还在墨迹,这片就剩你一个人了没走。”
他的同事马上有些不耐的应和,“刚才清场的时候,一直拿大喇叭喊,这都多长时间了你还不走,存心找不痛快?”
老人穿的很厚重,看不出来男女,只有那双苍老的变形的手证明老人年纪不轻了。
那老人不说话,默默的一直在收拾着,听着他们的催促,加快了速度。那双手已经冻的僵硬发红了,加速也无法太快。
那城管等的有些不耐,
“这还有个算命的牌子,你这是封建迷信,再不走给你抓进去信不信。”
过年还要上班让人火气增大,又被迫增加了工作量,难免让人暴躁,他另外几个同事也不断催促着摊主,
“快点快点,就等你了。”
“不是等你我们早都下班了。”
这是几个中年人,看着她手脚慢,心里不免着急窝火,作势要收了这摊子。
这时,正收东西的摊主忙道,“我马上就走,别收别收。”是一个老婆婆的声音。
那几个城管确实也没有要欺负老人收她摊子的意思,嘴上却不饶人。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就是想磨叽磨叽多卖点,老油条。”
“现在人都走光了,你快着点吧这大过年的,我们还想走点回家呢。”
摊主老婆婆嘴上不住的应着。她一被催,却更加手忙脚乱起来,塑料碗又撒了一地。
江石溪走过去,帮着她一起收起来。
老婆婆有些意外,“谢谢你啊,小伙子,好人一生平安。”
江石溪全程没说话,一直在默默的帮着老人收拾。很快,那些塑料碗被摞好,那几个地上的箱子也利索的摆上了车。
那老婆婆不住的道谢,“谢谢谢谢,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一生平安。”
......
在路灯下,江石溪眼里的神色晦暗不明,
老人登着三轮车的背影和记忆深处的画面重合。
江尚彬提出离婚的时候,杨岩除了他们唯一的儿子,是什么都没分到的。
一开始,家里的存款尚且能够维持住母子二人的开支,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钱,即使已经很节省了,慢慢的也要支撑不住了。
杨岩不得不外出工作,她已经很长时间没独立的工作过了。
大学毕业那会分配的设计院是一定回不去了,她又没做过其他的工作。
这些年,也就是陪着江尚彬一起早出晚归的经营菜摊了。而后来生意做大了,她完全是放心交给江尚彬来管的,基本上不过问,这其中的门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完全不知道。
她会的,就只有起早贪黑的去上菜去卖了。日子就像是又回到了刚和江尚彬结婚那会,曾经的一家三口,就只剩下她和儿子两个人了。
江石溪那时已经上了高中,正是学习任务重的时候,杨岩不同意他每天跟着自己早出晚归的出摊卖菜。
她郑重的跟江石溪谈了好几次,结果都是前一天还答应的好好的,第二天醒来依旧是一切照旧,早上四点钟起来和杨岩一起起来去上菜,一起去市场上找位置,然后从市场直接去学校上课。
杨岩见根本和他说不通,也就只能这样了,只觉得对不起儿子。
这样的日子,虽然难过,倒也看得见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江石溪从没觉得难熬。
杨岩之前陪着江尚彬卖菜,其中的门道是明白不少的,她从来不会为了多赚钱上不好的菜。渐渐的,认准她菜摊的老顾客越来越多,收入也一天天多起来。
时间久了,周围摊主也都知道了她的情况,杨岩本身就是脾气极好,不争不抢的性格,旁边一起摆摊的都会帮衬帮衬,有什么好的位置,也会告诉杨岩。
杨岩除了早上出摊,还有几处管的不严的位置可以去摆摊,也就不用天天都凌晨起来去占早市的位置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好起来。
直到有一天,杨岩摆摊的地方来了城管。
在城市里面,很多街道都有规定不允许随意摆摊的,摆摊了按规定是要被收走的。
规矩是死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于这些艰难维持生计的贩夫走卒,城管按理说是必须要管的,所以他们见到了一定会来撵,这就就是尽到了职责。
至于这些人走不走,不赶上节假日,查的不严的时候,城管提醒过了,也就走了。赶上查的严的时候,再督促这些商贩一个个的收摊。
而这些商贩遇上城管的概率本身也不会太高。
杨岩遇上了一次之后,却次次都能遇上。
这样三次五次是巧合,但是十次八次就是必然事件了。
而且每次城管都不是例行公事的提醒,而是一定要按规矩收走她的摊子。
既然收了她的摊子,也就必须收和她一起摆摊的,其他商户的摊子。
长此以往,和她关系比较好的商户,也渐渐摸清了这个规律,杨岩在的地方,摊子总是经常会被收走,她自己也感觉到了。
渐渐的,没人再会叫上她一起去摆摊,以免殃及池鱼,她每次被收,都会损失一大笔的货款,杨岩也就不再随意去街边摆摊了。
于是,她就又恢复了早出晚归去早市摆摊的日子。
为了不影响儿子学习,被城管收了摊子的事情,她回家从来不提起,江石溪也无从知道。
直到那天早上,江石溪又陪着杨岩去早市出摊,听着旁边商户和杨岩的交谈才觉出来不对。
她在上大学的时候,选修了一门有关心理学的课程。
碰碰车的设计就很符合心理学,因为当你被对方撞了一下,就会想要还回来,然后被撞的又想最后一下是自己结束的心里才会很有收获感。
然后就会上瘾,就会更加的想玩了。
他们这次约定的还是和上次一样的地方,那条平城最有名的商业街,石子路很长,走到头就是玩冰上项目的地方。
他们就走在那条百年前的石子路上,距离上次来并没过多久,感觉却完全不同了。
上次江石溪牵着她的手,是试探的,不知然的。而现在,街上的人依旧很多,也还没有到不能并行的程度,江石溪自然的牵着她的手。
他好像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经验,牵了一会发现被风吹的很冷,又牵着她的手一起放在自己的兜里。
自那天除夕夜的那次后,江石溪依旧有种极不真实的感觉,就像在天上飘着一样。
他把握着夏凉雨的手更加紧了些,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光明正大的牵起她的手。
夏凉雨已经想好了一会要怎么偷袭他,这几天她也会经常想起来除夕那夜的吻,想起江石溪。
然后就会想起来上次玩碰碰车一个不注意被偷袭的事情。
夏凉雨打算这次依旧是先装作悠闲的往前开,江石溪撞上来的时候,迅速的倒车,给他一个巨大的反击,然后让他的车在冰面上转来转去。
然后在他转来转去的时候,再来上致命一击,看他高速运转起来......
“你笑什么?”江石溪偏过头,有些疑惑的看着她。
夏凉雨有一些心虚,“没什么,我们去排队吧。”说着加快了脚步。
从石子路过渡到冰面的路特别滑,她险些摔倒,江石溪抽出握着她的右手,揽住了她的腰。
他搂的很紧,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冰上碰碰车的场地也没松手,夏凉雨觉得就算是毫无顾忌的往前走也不会摔倒。
她上了车子,就像之前设想好的那样,没有抢先发动攻击,只是迟迟等不到江石溪来撞上来。
夏凉雨几次主动把碰碰车开到他前面,江石溪好像都没有要主动攻击的意思,她失去了耐心,等他靠的近一些的时候,加足了马力倒车,猛的撞向他。
然后一切就和计划中一样,他的车子已经转了起来,夏凉雨眼疾手快的立刻再绕到他车子后面。
趁他的车还在转圈,攻其不备,又撞了上去,于是高速运转了起来。然后又撞了一下,把车开的远远的,准备等待着下一轮的进攻。
江石溪这次的碰碰车正好是绿色的,夏凉雨远远看上去,就好像一只转来转去的小乌龟。
他转完之后,却并没有发起猛烈的反击,江石溪把车子开过来,用一个友好的力度撞了上去,夏凉雨的车也转起来,但不是高速运转。就这样来来回回,并没有你死我活的激烈之感,多了冰上碰碰车的趣味。
江石溪可算是开窍了。
离开冰场后,已经到了晚上。两边街道的商户零零散散的都已经收摊了,而高台上拉小提琴的乐手还在继续。
他们又沿着石子路走了一遍,才走到一条支路上,往回去的方向走。
这条路白天也有一些游客,不少来这里摆摊的,现在已经都收了,路上行人寥寥,路灯昏暗。如果让夏凉雨一个人在这里行走,可能会有些发怵,但是现在她有了江石溪,于是就很安心的,不紧不慢的往前走。
就像小学的时候,有了江石溪,她不用再害怕被人打劫。
夏凉雨在笑,是已经笑出来才反应过来的,她是一个喜形于色的人,尤其是在熟悉的人面前。
“你这次想怎么使坏?”江石溪偏下头看她,有些摸透她般的居高临下。
夏凉雨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前面的一阵吵闹声打断了,
几个穿着统一服装的男人围在一个摊位前,
其中一个用破锣嗓子吼道,“快走快走,都催了多少遍了还在墨迹,这片就剩你一个人了没走。”
他的同事马上有些不耐的应和,“刚才清场的时候,一直拿大喇叭喊,这都多长时间了你还不走,存心找不痛快?”
老人穿的很厚重,看不出来男女,只有那双苍老的变形的手证明老人年纪不轻了。
那老人不说话,默默的一直在收拾着,听着他们的催促,加快了速度。那双手已经冻的僵硬发红了,加速也无法太快。
那城管等的有些不耐,
“这还有个算命的牌子,你这是封建迷信,再不走给你抓进去信不信。”
过年还要上班让人火气增大,又被迫增加了工作量,难免让人暴躁,他另外几个同事也不断催促着摊主,
“快点快点,就等你了。”
“不是等你我们早都下班了。”
这是几个中年人,看着她手脚慢,心里不免着急窝火,作势要收了这摊子。
这时,正收东西的摊主忙道,“我马上就走,别收别收。”是一个老婆婆的声音。
那几个城管确实也没有要欺负老人收她摊子的意思,嘴上却不饶人。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就是想磨叽磨叽多卖点,老油条。”
“现在人都走光了,你快着点吧这大过年的,我们还想走点回家呢。”
摊主老婆婆嘴上不住的应着。她一被催,却更加手忙脚乱起来,塑料碗又撒了一地。
江石溪走过去,帮着她一起收起来。
老婆婆有些意外,“谢谢你啊,小伙子,好人一生平安。”
江石溪全程没说话,一直在默默的帮着老人收拾。很快,那些塑料碗被摞好,那几个地上的箱子也利索的摆上了车。
那老婆婆不住的道谢,“谢谢谢谢,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一生平安。”
......
在路灯下,江石溪眼里的神色晦暗不明,
老人登着三轮车的背影和记忆深处的画面重合。
江尚彬提出离婚的时候,杨岩除了他们唯一的儿子,是什么都没分到的。
一开始,家里的存款尚且能够维持住母子二人的开支,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钱,即使已经很节省了,慢慢的也要支撑不住了。
杨岩不得不外出工作,她已经很长时间没独立的工作过了。
大学毕业那会分配的设计院是一定回不去了,她又没做过其他的工作。
这些年,也就是陪着江尚彬一起早出晚归的经营菜摊了。而后来生意做大了,她完全是放心交给江尚彬来管的,基本上不过问,这其中的门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完全不知道。
她会的,就只有起早贪黑的去上菜去卖了。日子就像是又回到了刚和江尚彬结婚那会,曾经的一家三口,就只剩下她和儿子两个人了。
江石溪那时已经上了高中,正是学习任务重的时候,杨岩不同意他每天跟着自己早出晚归的出摊卖菜。
她郑重的跟江石溪谈了好几次,结果都是前一天还答应的好好的,第二天醒来依旧是一切照旧,早上四点钟起来和杨岩一起起来去上菜,一起去市场上找位置,然后从市场直接去学校上课。
杨岩见根本和他说不通,也就只能这样了,只觉得对不起儿子。
这样的日子,虽然难过,倒也看得见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江石溪从没觉得难熬。
杨岩之前陪着江尚彬卖菜,其中的门道是明白不少的,她从来不会为了多赚钱上不好的菜。渐渐的,认准她菜摊的老顾客越来越多,收入也一天天多起来。
时间久了,周围摊主也都知道了她的情况,杨岩本身就是脾气极好,不争不抢的性格,旁边一起摆摊的都会帮衬帮衬,有什么好的位置,也会告诉杨岩。
杨岩除了早上出摊,还有几处管的不严的位置可以去摆摊,也就不用天天都凌晨起来去占早市的位置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好起来。
直到有一天,杨岩摆摊的地方来了城管。
在城市里面,很多街道都有规定不允许随意摆摊的,摆摊了按规定是要被收走的。
规矩是死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于这些艰难维持生计的贩夫走卒,城管按理说是必须要管的,所以他们见到了一定会来撵,这就就是尽到了职责。
至于这些人走不走,不赶上节假日,查的不严的时候,城管提醒过了,也就走了。赶上查的严的时候,再督促这些商贩一个个的收摊。
而这些商贩遇上城管的概率本身也不会太高。
杨岩遇上了一次之后,却次次都能遇上。
这样三次五次是巧合,但是十次八次就是必然事件了。
而且每次城管都不是例行公事的提醒,而是一定要按规矩收走她的摊子。
既然收了她的摊子,也就必须收和她一起摆摊的,其他商户的摊子。
长此以往,和她关系比较好的商户,也渐渐摸清了这个规律,杨岩在的地方,摊子总是经常会被收走,她自己也感觉到了。
渐渐的,没人再会叫上她一起去摆摊,以免殃及池鱼,她每次被收,都会损失一大笔的货款,杨岩也就不再随意去街边摆摊了。
于是,她就又恢复了早出晚归去早市摆摊的日子。
为了不影响儿子学习,被城管收了摊子的事情,她回家从来不提起,江石溪也无从知道。
直到那天早上,江石溪又陪着杨岩去早市出摊,听着旁边商户和杨岩的交谈才觉出来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