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二月初八,大萧。
刚过了上元没多久,雪就迎着还没撤下来的灯笼,热热闹闹地给冬天收了个尾。
这家畜都嫌冷不出窝的天气,隆安皇帝却没闲着——刚摆完了灵霄宴给邻国云国的使者“接风”,紧接着又要给新鲜出笼的云萧十二条约“洗尘”。
萧云二国自古而邻,使臣来往是常有的事,可论往年,使臣没面子大到让皇帝主动去迎,更不可能带着那本十二条约活着走出大萧的土地。
后者原因很简单,因为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十二条约就三点核心内容:交钱,交粮,公主和亲、皇子随行。
前两点就是纯强盗行为,好理解,而最后一点,就和“质子”的性质差不多了。
这种站在大萧头上撒野的话,隆安帝却点头哈腰地应了!上在朝廷有言官敢激愤而欲触柱,下到随便哪个乡镇的偏僻小酒馆,都有人拍着桌子义愤填膺。
皇帝陛下他老人家却一点没觉得受辱,听宫内小道消息说,云国使臣一走,皇帝立马拍着胸脯去了花贵妃的熔颜殿压惊。
二月初十,公主出逃。
隆安帝震怒,命人封锁消息,彻夜追查,“玄衣鸦眼”们从金銮顶中四散到了每一个角落,遍布各大驿站与交通枢纽,连过只苍蝇都得排查个清楚。
二月十一,没有消息。
二月十二,依旧没有消息。
二月……
二月十五,雪停。
……
“公主……”
“公主——”
声音不知从哪个方位传来,又虚又细,像是哪个痨病鬼半死不活地吹笛子,以她的脑子为中心环绕。
她本能地想把自己缩起来,最好藏到厚土之下,但那声音却不依不饶,见她有所反应,猛蓄力,对着她的耳朵大喊一声:
“公主——”
在虚空中走钢丝的意识就这么狠狠砸到了心脏之上,而后冲出眼眶。
我死了吗?
这是画面被视觉捕捉后,她产生的第一个念头。
那是张放大的兽——不,也有可能是鬼面,面色极黑,其上布满无数粗糙狂野的彩绘纹路,像是被哪个醉汉蘸着颜料一通狂涂乱画,两只硕大的眼泡紧紧地盯着她,仿佛下一秒就要将她吞噬殆尽。
五脏六腑都随着心脏一起叫嚣,她茫然地睁着眼睛,和“鬼”对视。
下一秒,“鬼”从她身上弹射而起,撞得她眼冒金星,紧紧地将身体蜷缩起来。
“师父!”她听到‘鬼’用那把破锣嗓子大喊,“公主醒啦!”
“师父,师父,你听到了吗?师——父——哎?”
‘鬼’的声音一下变高了很多,她看去,发现‘鬼’竟是飘到了空中。
再一晃神,她终于看清了,不是飘,是提。
一个身着粗麻白袍的人提着‘鬼’的腰带,将其拎到了空中,‘鬼’挥舞着四肢挣扎,一只手从白袍中伸出,狠狠拍了把‘鬼’的屁股。
‘鬼’瞬间老实了。
“吵死了,”白衣人不耐烦道,“那么大个人睁眼我看不到吗?你小心点,别又把她撞晕了!”
又?
那人的声音如同一把清水,将她混沌的脑子洗了个干净。
刹那间,记忆如潮水般冲回脑海——她想起来了,她叫白子澈,今年十九。
几天前的下午,她原本照常在花贵妃的院里招猫逗狗,正树上乘凉时,远远地看见自己的侍女慌里慌张地跑了过来。
白子澈本能地觉得没好事,索性在树上将自己藏好,打算观望一下侍女打算干什么。
侍女用目光搜寻一圈无果,知道公主是躲起来了,着急道:“主子,出大事了!您快出来吧!”
又是“出大事了。”
白子澈撇了撇嘴。上次出大事了,是十九弟的猫把院里的花草啃了个七零八落,上上次出大事了,是厨娘和小太监吵起来了,哭爹喊娘地要主子给做主,上上上次是……
里里外外就是这堆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白子澈烦不胜烦,两眼一闭当听不见。
“主子,这次真不是院里的事情!”
那还能是什么?白子澈头枕着双手,闲闲地吹走飘在脸上的树叶。
见公主依旧没反应,侍女又急又无奈,她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
“云国的使者来了,和咱们签了条约。”
树没动。
侍女一咬牙:“他们让您去和亲!”
……
树枝微微颤动,而后“腾”一声翻下来个人。
眼前的人身着黑红劲装,束了支单马尾,英气的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你再说一遍?!”
侍女:“……”
侍女正要行礼,却被大步走来的公主握住了肩膀。
白子澈心中大震:“丫头,这事可不兴开玩笑!是——本宫知道了,是不是院里又出事了?”
她越想越有理:“对,肯定是这样,你怕本宫躲着,所以拿这事唬人玩对不对!”
侍女面露无奈:“主子……”
见侍女表情,白子澈的心慢慢沉到了谷底。
她让侍女先离开,而后独自回了西宫棠院。
侍女怕公主心里不舒服,特地去后厨拿了些茶和点心。一推门,就见白子澈坐在小亭子里,呆呆地盯着桌角,一动不动。
公主平日里性子活泼,最爱骑射打猎,闲不下三秒,如今在这里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看得侍女心里也堵。
她叹了口气:“唉……主子,怎么忽然出了档子事……”
白子澈却忽然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而后,面色肃然:
“丫头,话不可乱说。为国分忧是大萧子民分内之事也。”
侍女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道:“啊?”
白子澈却站起身来,望着红墙之外,沉声道:“本宫自小性格顽劣,如今年已十九,父皇操持大业,本宫未曾替父皇分忧……”
“如今有个机会,”她道,“本宫有个机会为大萧出份力,也算成全了自己。”
白子澈站在逆光处,头顶上是正流得热烈的火烧云,光投射下来,让她看起来像是站在熊熊烈火里,恍惚间,少女的身后,似乎出现了一个手持重剑的影子。
侍女心道,是了,那想必就是太祖了。
不知多久以前,隆安帝曾对着公主感叹过,此子有太祖风范。
侍女感动地热泪盈眶,而子时一至,白子澈果断翻墙出逃。
和亲?开玩笑,谁和亲,她吗?
她白子澈崇奉自由第一、享乐第二之道,打马喝酒她可以,‘拉弓射天狼’她想必也可以,唯独嫁人这种事不可以!
故国养育之恩她感激涕零,但不好意思,稍后再报,此时正是逃跑时,她不想后半生都苦苦地望着三尺砖瓦红墙。
靠着一小波死侍逃出宫墙后,白子澈本以为万事大吉,却没想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皇室的死侍糊弄糊弄偷鸡摸狗的小贼还可以,一遇到正经土匪,立马歇菜。
死侍与匪徒战地胶着,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吃力,隐隐有落入下风的趋势。
正当白子澈打算咬咬牙干脆鱼死网破之时,一白衣人从天而降,携一把软剑,几息间便将众匪杀了个干净,而后便消失不见。
白子澈和一众死侍借机逃走,却在过山路时,因一场雪崩而失散,她的记忆也停在了那个瞬间。
再一睁眼,便到了现在。
……
白衣人见白子澈挣扎地要往起坐,将‘鬼’扔到地上轻轻踢远,上前来将她扶住:“小心——你身体还没恢复,最好不要妄动。”
‘鬼’一下地就四肢齐用滴爬走了。白子澈借力坐起身来:“谢谢,本……我能问一下,这是什么地方吗?”
不开口时只觉得喉咙干燥,说了话后才发觉不仅是干燥,还有点肿,仿佛是被谁灌了辣椒水般白子澈努力忍下不适,咽了口唾沫。
“这是青宫,”白衣人道,“傩戏班的后院。”
说着,他递来一杯水,示意白子澈先润润嗓。
什么戏班?
白子澈接过茶杯,却没有马上入嘴,而是压在手下,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四周。
这是一件宽敞的大屋,竹帘与壁画相得益彰,布景素雅,一只小几落在眼前,她半躺在墙边的竹席之上,而先前那‘鬼’正撅着屁股,在另一边的墙面上鼓捣着什么东西。
白子澈的视野渐渐清明,这才看清楚,地上那‘鬼’不是真的鬼,而是一个戴着面具、黑发黑袍的小儿,其手边立着一把剑。
白衣人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微笑道:“啊,那是青魄,青蓝之青,胆魄之魄,跟了我有些年头了。”
青魄?这剑通体近乎透明,有光照过,则反射出冰蓝色的光泽,倒是真有些其名风范,只是有些莫名的熟悉感。
电光石火间,白子澈想起来了她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把剑——
这正是乱杀那些土匪的人的手持之物。
她猛然回过头,道:“您就是那日救我之人!”
“不错,是我。”白衣人颔首,“正好路过,顺手一帮。”
“顺手”一帮?正好从宫墙外沿山路几十里鸟不拉屎的地方路过,又好心“顺手”单战二十匪徒,再“顺手”预知雪崩的位置,把她捡回来吗?
白子澈心中流转,面上不显。她将茶杯放在席子上,双手抱拳,感激道:“那日多亏您出手相助,不然我估摸已经命丧黄泉了。”
犹豫了一下,白子澈又开口问道:“只是,我记得之后在山中遇到雪崩,再之后的事情,我就不记得了,您是怎么找到我的?”
白衣人眨了眨眼,而后站起身来,理了理袖子。
他面容清秀温和,看起来没有攻击性,应该是常笑的缘故,让他的眼角延出细细的纹路。
望着白子澈始终未动过一口的水,白衣人笑了笑,忽然开口道:
“我名叫悬竹,是这青宫的主人,姑娘怎么称呼?”
白子澈道:“悬竹先生叫我柏景便好。”
自称悬竹之人眨了眨眼:“可是黑白之白,景色之景?”
“非也,是柏树之柏,景色之景。”
悬竹一时再开口,屋内一时陷入沉寂。
“啊。”半晌,悬竹忽然道,“小鬼,你要失望了,这位不姓白,不是公主殿下呢。”
地上那孩子转过头来,面露遗憾:“啊?不是公主吗?”
他嘟囔着:“我看这位姐姐那么漂亮,还以为是公主殿下呢!”
公主?白子澈心中流转,忽然咯噔一下。
刚刚清醒时的记忆也瞬间回炉——那时候,‘鬼’是叫她什么,把她喊醒的来着?
——公主。
他们怎么知道自己身份的?或者说,他们是怎么将自己的同“公主”这个身份联系起来的?
刚过了上元没多久,雪就迎着还没撤下来的灯笼,热热闹闹地给冬天收了个尾。
这家畜都嫌冷不出窝的天气,隆安皇帝却没闲着——刚摆完了灵霄宴给邻国云国的使者“接风”,紧接着又要给新鲜出笼的云萧十二条约“洗尘”。
萧云二国自古而邻,使臣来往是常有的事,可论往年,使臣没面子大到让皇帝主动去迎,更不可能带着那本十二条约活着走出大萧的土地。
后者原因很简单,因为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十二条约就三点核心内容:交钱,交粮,公主和亲、皇子随行。
前两点就是纯强盗行为,好理解,而最后一点,就和“质子”的性质差不多了。
这种站在大萧头上撒野的话,隆安帝却点头哈腰地应了!上在朝廷有言官敢激愤而欲触柱,下到随便哪个乡镇的偏僻小酒馆,都有人拍着桌子义愤填膺。
皇帝陛下他老人家却一点没觉得受辱,听宫内小道消息说,云国使臣一走,皇帝立马拍着胸脯去了花贵妃的熔颜殿压惊。
二月初十,公主出逃。
隆安帝震怒,命人封锁消息,彻夜追查,“玄衣鸦眼”们从金銮顶中四散到了每一个角落,遍布各大驿站与交通枢纽,连过只苍蝇都得排查个清楚。
二月十一,没有消息。
二月十二,依旧没有消息。
二月……
二月十五,雪停。
……
“公主……”
“公主——”
声音不知从哪个方位传来,又虚又细,像是哪个痨病鬼半死不活地吹笛子,以她的脑子为中心环绕。
她本能地想把自己缩起来,最好藏到厚土之下,但那声音却不依不饶,见她有所反应,猛蓄力,对着她的耳朵大喊一声:
“公主——”
在虚空中走钢丝的意识就这么狠狠砸到了心脏之上,而后冲出眼眶。
我死了吗?
这是画面被视觉捕捉后,她产生的第一个念头。
那是张放大的兽——不,也有可能是鬼面,面色极黑,其上布满无数粗糙狂野的彩绘纹路,像是被哪个醉汉蘸着颜料一通狂涂乱画,两只硕大的眼泡紧紧地盯着她,仿佛下一秒就要将她吞噬殆尽。
五脏六腑都随着心脏一起叫嚣,她茫然地睁着眼睛,和“鬼”对视。
下一秒,“鬼”从她身上弹射而起,撞得她眼冒金星,紧紧地将身体蜷缩起来。
“师父!”她听到‘鬼’用那把破锣嗓子大喊,“公主醒啦!”
“师父,师父,你听到了吗?师——父——哎?”
‘鬼’的声音一下变高了很多,她看去,发现‘鬼’竟是飘到了空中。
再一晃神,她终于看清了,不是飘,是提。
一个身着粗麻白袍的人提着‘鬼’的腰带,将其拎到了空中,‘鬼’挥舞着四肢挣扎,一只手从白袍中伸出,狠狠拍了把‘鬼’的屁股。
‘鬼’瞬间老实了。
“吵死了,”白衣人不耐烦道,“那么大个人睁眼我看不到吗?你小心点,别又把她撞晕了!”
又?
那人的声音如同一把清水,将她混沌的脑子洗了个干净。
刹那间,记忆如潮水般冲回脑海——她想起来了,她叫白子澈,今年十九。
几天前的下午,她原本照常在花贵妃的院里招猫逗狗,正树上乘凉时,远远地看见自己的侍女慌里慌张地跑了过来。
白子澈本能地觉得没好事,索性在树上将自己藏好,打算观望一下侍女打算干什么。
侍女用目光搜寻一圈无果,知道公主是躲起来了,着急道:“主子,出大事了!您快出来吧!”
又是“出大事了。”
白子澈撇了撇嘴。上次出大事了,是十九弟的猫把院里的花草啃了个七零八落,上上次出大事了,是厨娘和小太监吵起来了,哭爹喊娘地要主子给做主,上上上次是……
里里外外就是这堆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白子澈烦不胜烦,两眼一闭当听不见。
“主子,这次真不是院里的事情!”
那还能是什么?白子澈头枕着双手,闲闲地吹走飘在脸上的树叶。
见公主依旧没反应,侍女又急又无奈,她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
“云国的使者来了,和咱们签了条约。”
树没动。
侍女一咬牙:“他们让您去和亲!”
……
树枝微微颤动,而后“腾”一声翻下来个人。
眼前的人身着黑红劲装,束了支单马尾,英气的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你再说一遍?!”
侍女:“……”
侍女正要行礼,却被大步走来的公主握住了肩膀。
白子澈心中大震:“丫头,这事可不兴开玩笑!是——本宫知道了,是不是院里又出事了?”
她越想越有理:“对,肯定是这样,你怕本宫躲着,所以拿这事唬人玩对不对!”
侍女面露无奈:“主子……”
见侍女表情,白子澈的心慢慢沉到了谷底。
她让侍女先离开,而后独自回了西宫棠院。
侍女怕公主心里不舒服,特地去后厨拿了些茶和点心。一推门,就见白子澈坐在小亭子里,呆呆地盯着桌角,一动不动。
公主平日里性子活泼,最爱骑射打猎,闲不下三秒,如今在这里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看得侍女心里也堵。
她叹了口气:“唉……主子,怎么忽然出了档子事……”
白子澈却忽然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而后,面色肃然:
“丫头,话不可乱说。为国分忧是大萧子民分内之事也。”
侍女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道:“啊?”
白子澈却站起身来,望着红墙之外,沉声道:“本宫自小性格顽劣,如今年已十九,父皇操持大业,本宫未曾替父皇分忧……”
“如今有个机会,”她道,“本宫有个机会为大萧出份力,也算成全了自己。”
白子澈站在逆光处,头顶上是正流得热烈的火烧云,光投射下来,让她看起来像是站在熊熊烈火里,恍惚间,少女的身后,似乎出现了一个手持重剑的影子。
侍女心道,是了,那想必就是太祖了。
不知多久以前,隆安帝曾对着公主感叹过,此子有太祖风范。
侍女感动地热泪盈眶,而子时一至,白子澈果断翻墙出逃。
和亲?开玩笑,谁和亲,她吗?
她白子澈崇奉自由第一、享乐第二之道,打马喝酒她可以,‘拉弓射天狼’她想必也可以,唯独嫁人这种事不可以!
故国养育之恩她感激涕零,但不好意思,稍后再报,此时正是逃跑时,她不想后半生都苦苦地望着三尺砖瓦红墙。
靠着一小波死侍逃出宫墙后,白子澈本以为万事大吉,却没想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皇室的死侍糊弄糊弄偷鸡摸狗的小贼还可以,一遇到正经土匪,立马歇菜。
死侍与匪徒战地胶着,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吃力,隐隐有落入下风的趋势。
正当白子澈打算咬咬牙干脆鱼死网破之时,一白衣人从天而降,携一把软剑,几息间便将众匪杀了个干净,而后便消失不见。
白子澈和一众死侍借机逃走,却在过山路时,因一场雪崩而失散,她的记忆也停在了那个瞬间。
再一睁眼,便到了现在。
……
白衣人见白子澈挣扎地要往起坐,将‘鬼’扔到地上轻轻踢远,上前来将她扶住:“小心——你身体还没恢复,最好不要妄动。”
‘鬼’一下地就四肢齐用滴爬走了。白子澈借力坐起身来:“谢谢,本……我能问一下,这是什么地方吗?”
不开口时只觉得喉咙干燥,说了话后才发觉不仅是干燥,还有点肿,仿佛是被谁灌了辣椒水般白子澈努力忍下不适,咽了口唾沫。
“这是青宫,”白衣人道,“傩戏班的后院。”
说着,他递来一杯水,示意白子澈先润润嗓。
什么戏班?
白子澈接过茶杯,却没有马上入嘴,而是压在手下,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四周。
这是一件宽敞的大屋,竹帘与壁画相得益彰,布景素雅,一只小几落在眼前,她半躺在墙边的竹席之上,而先前那‘鬼’正撅着屁股,在另一边的墙面上鼓捣着什么东西。
白子澈的视野渐渐清明,这才看清楚,地上那‘鬼’不是真的鬼,而是一个戴着面具、黑发黑袍的小儿,其手边立着一把剑。
白衣人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微笑道:“啊,那是青魄,青蓝之青,胆魄之魄,跟了我有些年头了。”
青魄?这剑通体近乎透明,有光照过,则反射出冰蓝色的光泽,倒是真有些其名风范,只是有些莫名的熟悉感。
电光石火间,白子澈想起来了她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把剑——
这正是乱杀那些土匪的人的手持之物。
她猛然回过头,道:“您就是那日救我之人!”
“不错,是我。”白衣人颔首,“正好路过,顺手一帮。”
“顺手”一帮?正好从宫墙外沿山路几十里鸟不拉屎的地方路过,又好心“顺手”单战二十匪徒,再“顺手”预知雪崩的位置,把她捡回来吗?
白子澈心中流转,面上不显。她将茶杯放在席子上,双手抱拳,感激道:“那日多亏您出手相助,不然我估摸已经命丧黄泉了。”
犹豫了一下,白子澈又开口问道:“只是,我记得之后在山中遇到雪崩,再之后的事情,我就不记得了,您是怎么找到我的?”
白衣人眨了眨眼,而后站起身来,理了理袖子。
他面容清秀温和,看起来没有攻击性,应该是常笑的缘故,让他的眼角延出细细的纹路。
望着白子澈始终未动过一口的水,白衣人笑了笑,忽然开口道:
“我名叫悬竹,是这青宫的主人,姑娘怎么称呼?”
白子澈道:“悬竹先生叫我柏景便好。”
自称悬竹之人眨了眨眼:“可是黑白之白,景色之景?”
“非也,是柏树之柏,景色之景。”
悬竹一时再开口,屋内一时陷入沉寂。
“啊。”半晌,悬竹忽然道,“小鬼,你要失望了,这位不姓白,不是公主殿下呢。”
地上那孩子转过头来,面露遗憾:“啊?不是公主吗?”
他嘟囔着:“我看这位姐姐那么漂亮,还以为是公主殿下呢!”
公主?白子澈心中流转,忽然咯噔一下。
刚刚清醒时的记忆也瞬间回炉——那时候,‘鬼’是叫她什么,把她喊醒的来着?
——公主。
他们怎么知道自己身份的?或者说,他们是怎么将自己的同“公主”这个身份联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