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大纲
前面正文更完了!
接着是后续的一些剧情设定,我不打算详细写下去,就简单介绍一下:
宜修本人做不了皇后,那我就想让她女儿做,因为就是贪慕权势!
宜修的女儿,年鸿光,本文设定是康熙四十七年出生的。
柔则也生两个儿子。
大儿子是康熙三十九年出生的弘昐,序齿为大皇子。
小儿子是康熙四十八年出生的弘昀,序齿是四皇子。
柔则那个脑子玩不转皇后的,死得早还能混个白月光,所以我安排她在雍正登基的前三个月,便因病去世了。
由于没亲生女儿,所以把妹妹宜修的女儿当亲生一样疼爱,经常把年鸿光接来王府住,四皇子弘昀和小表姐青梅竹马,日久生情,柔则乐见其成。
临终前,柔则特地求雍正给定下婚事,让侄女嫁给小儿子做妻子。
儿子自己执意求娶,又是发妻临终遗愿,这辈子年家也不像前世那样飞扬跋扈,雍正便破例给安排了个汉军旗皇子妃。
雍正三年,孝期一过,十六岁的四皇子弘昀便八抬大轿迎娶了十七岁的表姐年鸿光为嫡福晋。
雍正九年,大皇子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一岁(近亲结婚孩子有一定概率得基因病,我设定四皇子运气好没中招,但大皇子倒霉中招,命中注定活不长)。嫡长子没了,胖橘就把储君的期待寄托在了嫡次子四皇子身上。
雍正十三年,胖橘狗带,二十七岁的年福晋名正言顺成为第一个汉军旗出身的原配皇后。
其他后妃的安排如下:
1、端皇贵妃齐月宾——康熙三十五年入府为格格;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四十九年生下两个女儿;康熙四十二年请封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册封端贵妃,由于后位空缺,端贵妃代掌凤印,摄六宫事,位同副后;雍正十三年,皇帝病重,临终前大封后宫冲喜,端贵妃晋封为皇贵妃。
这辈子柔则和月宾关系更好,生下嫡长子后的她发现胖橘不想让将门女生育,就为月宾说话让她有机会怀孩子。
月宾聪慧,无意中发现这事,对柔则感激涕零。
柔则不懂管家驭下,月宾代她主持中馈,精明能干,奖惩分明,打理得井井有条;
柔则不懂人情交际,月宾代她打点人情,长袖善舞,八面玲珑;
柔则不懂□□势,月宾代她分析朝堂时局,防止行差踏错,让雍正没后顾之忧;
柔则手段差对付不了妾室,那个怀孕侧福晋平日里是月宾教导约束的。(我没想好人设,就简单设计一下,那个侧福晋过门太早,年龄小,发育不完全,不到14岁就生孩子,当场血崩去世,女儿给齐妃养)
月宾连生两个都是女儿,没啥好争权夺势的,后来做了贵妃皇贵妃,也一直兢兢业业地保护柔则的两个嫡子。
她的长女,康熙四十一年出生,嫁的是年羹尧和宜修的嫡长子,康熙四十年出生的年定晖。
2、敬贵妃冯若昭——康熙四十三年入府为格格;康熙四十六年,生三皇子弘阳;康熙五十三年,生一个女儿;雍正元年,册封敬妃,赐协理宫务之权;雍正十三年,冲喜大封后宫,晋封敬贵妃。
这辈子没有华妃欺负、欢宜香拖累,有了一对亲生儿女的敬妃,再也用不着夜夜数砖头了。身为躺平党,就算有儿子敬妃也不会和王妃争斗,因此和柔则月宾的关系都不错。
3、祺贵妃瓜尔佳氏——她是家里人打定主意送进宫的,第一次取消选秀拖了三年不谈婚论嫁,第二次选秀还是进去了,雍正4年初封贵人。
这次没人给她绝孕,先在雍正6年生女儿封祺嫔,后在雍正10年生九皇子弘晓封祺妃,雍正13年大封后宫,作为唯一的满军旗妃嫔封祺贵妃。
胖橘狗带时她儿子才3岁没啥竞争力,蠢蠢地保全了家族性命。
4、齐妃——康熙三十九年,入府为格格;康熙四十三年,生二皇子弘时,请封侧福晋;雍正元年,册封齐妃。
齐二哈还是傻乎乎没脑子,抱着大清巨人横冲直撞野蛮生长。
不过这次柔则有俩儿子,弘时不再从小作为长子一枝独秀,心气没那么高。
她本人不怎么得宠,论地位比不上柔则,论手段更比不上端妃,怂惯了就不作声了。
虽说没了上辈子的指望,但好歹保住了自己和儿子的小命。
5、欣妃——爱吐槽的欣吧唧。
假设她流的那一胎没出事,于雍正2年生了七皇子弘曕封欣嫔,加上王府里生的女儿,靠着儿女和资历,于雍正10年和瓜二一起封妃,那么瓜二就欺负不了她。
6、恭妃——李金桂。这次怀孕后,柔则劝胖橘给她找个院落打发过去,而不是前世那样丢在圆明园无人问津。
端妃既有手段又有仁心,在她手底下不受宠妾室也不会缺衣少食看不起医生。
所以生了五皇子弘历后,她没有病故。
雍正元年靠着儿子封了恭嫔,雍正13年大封后宫被册封为恭妃。
对了,弘历长大后娶了乌拉那拉青樱。
他这辈子是个闲王,没了权力,也就是个普通好色渣男,既然喜欢青樱,就和她一起摇香菇去吧。
竞争压力小了,青樱那个蠢货也能保住她的二子一女。
富察和高氏,则在雍正9年的同届选秀(电视剧设定)中,被配给四皇子做了侧福晋和格格。
当时的嫡福晋年氏已经过门7年,孩子都生了仨,雍正再想避免将门女生育也是来不及了。
为了给储君铺路,加强和满军旗、包衣旗世家大族的联系,他就赐了富察和高氏给四皇子。
没办法,想当皇后就要勇于接受被绿。
7、裕妃——生六皇子弘昼那位。
我设定里,她天生体弱,有先天性心脏病,然后还遗传给了儿子,儿子的后代也可能得病,所以不讨胖橘喜欢。
她于雍正元年封裕嫔,雍正13年封裕妃。
接着是后续的一些剧情设定,我不打算详细写下去,就简单介绍一下:
宜修本人做不了皇后,那我就想让她女儿做,因为就是贪慕权势!
宜修的女儿,年鸿光,本文设定是康熙四十七年出生的。
柔则也生两个儿子。
大儿子是康熙三十九年出生的弘昐,序齿为大皇子。
小儿子是康熙四十八年出生的弘昀,序齿是四皇子。
柔则那个脑子玩不转皇后的,死得早还能混个白月光,所以我安排她在雍正登基的前三个月,便因病去世了。
由于没亲生女儿,所以把妹妹宜修的女儿当亲生一样疼爱,经常把年鸿光接来王府住,四皇子弘昀和小表姐青梅竹马,日久生情,柔则乐见其成。
临终前,柔则特地求雍正给定下婚事,让侄女嫁给小儿子做妻子。
儿子自己执意求娶,又是发妻临终遗愿,这辈子年家也不像前世那样飞扬跋扈,雍正便破例给安排了个汉军旗皇子妃。
雍正三年,孝期一过,十六岁的四皇子弘昀便八抬大轿迎娶了十七岁的表姐年鸿光为嫡福晋。
雍正九年,大皇子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一岁(近亲结婚孩子有一定概率得基因病,我设定四皇子运气好没中招,但大皇子倒霉中招,命中注定活不长)。嫡长子没了,胖橘就把储君的期待寄托在了嫡次子四皇子身上。
雍正十三年,胖橘狗带,二十七岁的年福晋名正言顺成为第一个汉军旗出身的原配皇后。
其他后妃的安排如下:
1、端皇贵妃齐月宾——康熙三十五年入府为格格;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四十九年生下两个女儿;康熙四十二年请封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册封端贵妃,由于后位空缺,端贵妃代掌凤印,摄六宫事,位同副后;雍正十三年,皇帝病重,临终前大封后宫冲喜,端贵妃晋封为皇贵妃。
这辈子柔则和月宾关系更好,生下嫡长子后的她发现胖橘不想让将门女生育,就为月宾说话让她有机会怀孩子。
月宾聪慧,无意中发现这事,对柔则感激涕零。
柔则不懂管家驭下,月宾代她主持中馈,精明能干,奖惩分明,打理得井井有条;
柔则不懂人情交际,月宾代她打点人情,长袖善舞,八面玲珑;
柔则不懂□□势,月宾代她分析朝堂时局,防止行差踏错,让雍正没后顾之忧;
柔则手段差对付不了妾室,那个怀孕侧福晋平日里是月宾教导约束的。(我没想好人设,就简单设计一下,那个侧福晋过门太早,年龄小,发育不完全,不到14岁就生孩子,当场血崩去世,女儿给齐妃养)
月宾连生两个都是女儿,没啥好争权夺势的,后来做了贵妃皇贵妃,也一直兢兢业业地保护柔则的两个嫡子。
她的长女,康熙四十一年出生,嫁的是年羹尧和宜修的嫡长子,康熙四十年出生的年定晖。
2、敬贵妃冯若昭——康熙四十三年入府为格格;康熙四十六年,生三皇子弘阳;康熙五十三年,生一个女儿;雍正元年,册封敬妃,赐协理宫务之权;雍正十三年,冲喜大封后宫,晋封敬贵妃。
这辈子没有华妃欺负、欢宜香拖累,有了一对亲生儿女的敬妃,再也用不着夜夜数砖头了。身为躺平党,就算有儿子敬妃也不会和王妃争斗,因此和柔则月宾的关系都不错。
3、祺贵妃瓜尔佳氏——她是家里人打定主意送进宫的,第一次取消选秀拖了三年不谈婚论嫁,第二次选秀还是进去了,雍正4年初封贵人。
这次没人给她绝孕,先在雍正6年生女儿封祺嫔,后在雍正10年生九皇子弘晓封祺妃,雍正13年大封后宫,作为唯一的满军旗妃嫔封祺贵妃。
胖橘狗带时她儿子才3岁没啥竞争力,蠢蠢地保全了家族性命。
4、齐妃——康熙三十九年,入府为格格;康熙四十三年,生二皇子弘时,请封侧福晋;雍正元年,册封齐妃。
齐二哈还是傻乎乎没脑子,抱着大清巨人横冲直撞野蛮生长。
不过这次柔则有俩儿子,弘时不再从小作为长子一枝独秀,心气没那么高。
她本人不怎么得宠,论地位比不上柔则,论手段更比不上端妃,怂惯了就不作声了。
虽说没了上辈子的指望,但好歹保住了自己和儿子的小命。
5、欣妃——爱吐槽的欣吧唧。
假设她流的那一胎没出事,于雍正2年生了七皇子弘曕封欣嫔,加上王府里生的女儿,靠着儿女和资历,于雍正10年和瓜二一起封妃,那么瓜二就欺负不了她。
6、恭妃——李金桂。这次怀孕后,柔则劝胖橘给她找个院落打发过去,而不是前世那样丢在圆明园无人问津。
端妃既有手段又有仁心,在她手底下不受宠妾室也不会缺衣少食看不起医生。
所以生了五皇子弘历后,她没有病故。
雍正元年靠着儿子封了恭嫔,雍正13年大封后宫被册封为恭妃。
对了,弘历长大后娶了乌拉那拉青樱。
他这辈子是个闲王,没了权力,也就是个普通好色渣男,既然喜欢青樱,就和她一起摇香菇去吧。
竞争压力小了,青樱那个蠢货也能保住她的二子一女。
富察和高氏,则在雍正9年的同届选秀(电视剧设定)中,被配给四皇子做了侧福晋和格格。
当时的嫡福晋年氏已经过门7年,孩子都生了仨,雍正再想避免将门女生育也是来不及了。
为了给储君铺路,加强和满军旗、包衣旗世家大族的联系,他就赐了富察和高氏给四皇子。
没办法,想当皇后就要勇于接受被绿。
7、裕妃——生六皇子弘昼那位。
我设定里,她天生体弱,有先天性心脏病,然后还遗传给了儿子,儿子的后代也可能得病,所以不讨胖橘喜欢。
她于雍正元年封裕嫔,雍正13年封裕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