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狩2
姜可矜心脏猛然紧缩,猝然扭头回望,视野中徒留身影渐渐拉远的萧琮与十几名黑衣刺客。
她血液轰隆拥上颅顶,耳道中似乎因为血液过于急速的奔走而发出了蜂鸣,手下无论如何用力牵制,马儿都不见有丝毫减速。
急速剧烈的颠簸中她发现原来马屁股上已然扎了一箭,很明显,是她背上箭筒里的箭,是萧琮在跃下马前扎的。
心痛,担忧,惶恐,悲伤,无措一一掠上她的心头,在她心中交织成一团乱麻,而皮下的每一根血管都仿佛在痉挛抽搐,将她从心口生出的僵冷感传遍四肢百骸。
她不知该如何去做,大脑陷入了一种空茫状态,她该去找救兵?可是救兵在哪里?
举目四顾,只见草木葳蕤,无一人影,只闻鸟鸣虫叫,无一人声。
而且刺杀能选择此地,定是计算好了无法得到救援,先是猛虎又是刺客,太过巧合,这张网是针对萧琮一早便张好的。
那她回去?这个念头一经闪现,不及思索,她解开箭筒扔掉并松开了手中的缰绳,一跃便从马上滚落。
马蹄踩过耳边,跃过她的身体,继续向前急奔,而她则在地上滚了好几圈,身体嵌过林间的石子枯木,头晕眼花地爬起身,第一个念头居然是“原来落马并未有想象中那样可怕。”
她很怕死,她不想去选择回去这个选项,但那是萧琮,她得回去,她还有箭,还有弩,她可以帮上忙。
慧觉不是说顺其自然嘛,她此番行为也是顺其自然了,丧命了说不得就回家了,她还惜这命作甚。
她将箭筒中最后所剩不多的箭全都装配进弩中,随即沿原路返回,然而距离比她想象中的更加遥远。
惶遽不安依旧交织在她心头,但脑海却越发清明,她终于不得不承认,萧琮于她而言是多么重要,她不能抛下他。
明明还是春日,在这黄昏薄暮时分,天上的暮云却似乎在被落日炙烤着烧作了血红色,又蔓延出瑰丽的深紫色。
而另一边的天空远处却又是深乌色的墨云碾压而来,紫电翻涌在云间,隆隆的春雷滚滚,逐渐吞噬着另一边的瑰丽霞景。
少顷,大雨已至,微弱的虫声鸟鸣夹在急促拍打在林间地面树梢的雨声中,地上的血液汇聚在被雨水砸出的水洼中。
仍有刀剑的铮鸣搅动在这死亡的宁寂中,只是随着猝然的断裂声,刀剑相击的声音戛然而止。
萧琮手中的剑被震飞,而那最后一个刺客的剑已然断裂。
两人都身负数伤,萧琮更是已到强弩之末,然而此番绝境唯有殊死一搏。
他纵身一跃去抢自己的剑,却被那刺客横起断刃相挡。
萧琮闪身躲避,却因重伤力竭而行动滞缓,堪堪躲过那断刃却被削掉了发冠,一时青丝散开,与漆黑的瞳孔和面颊上溅的嫣红血液相映,兀自多出疯厉之感。
然而刺客体力较之萧琮尚余许多,他持断刃步步紧逼,不给萧琮任何喘息机会,萧琮一面闪避又一面伺机以掌劈掉刺客手中断刃。
他们拳脚相接,却又相持不下,断刃微妙地维持着却因萧琮的力竭而不断向他这边倾斜。
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亦或是血液,从他的脸颊划过,身上的数道伤口血流不止,他的视野已渐渐模糊。
力气耗尽之际,他预想中的刀刃并未劈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心胆俱裂般的呼唤。
“殿下——”
这是姜可矜第二次杀人,左手连发弩,右手袖箭,共二十只。
那黑人只来得及发出短促的惊叫声,便了无生息。
姜可矜手软脚软地扑到他们身边,将被扎成筛子的刺客推开,面对浑身浴血的萧琮,颤动着双手不知何处安放。
她的言语都被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哽在了喉间。
萧琮眼睫动了动,大雨冲刷下来,他却明显分辨出了那夹杂在雨中拍打在他脸上的温热的泪,他眼睛微微睁开些许,很想安慰她不要担心不要害怕,不要哭。
可是喉头的腥甜不允许他开口,他口中涌出的鲜血只会更吓到她。
姜可矜心里犹自慌乱不堪,但头脑中却清醒此刻不是害怕悲伤的时候,当务之急是为萧琮止血。
她的衣裙结实,撕扯起来并不容易,索性从自己领口探手进去扯出裹胸布。
以防骑马颠簸难受,她事先用细纱将胸部裹了几层,却不料会作如此用途。
雨来得急也去得急,待她包扎完毕,雨已然停了,而萧琮也昏死过去。
夜色笼罩上来,林间的方才生死决斗的肃杀之气全然湮没在死亡的宁寂中。
偶有野兽低嚎,鸟雀哀鸣,她都不去在意。
心好似被一股力量包裹着,身体亦是如此,她用瘦弱的肩膀支撑起萧琮,一步步艰难地踩过地上的尸体,带着他寻找一个可安然度过今夜的避身之地。
不知行走了多久,远处的星星火光与隐隐约约的人声传入耳畔,姜可矜大声呼唤着求救。
当士卒们抵达时,她终于气力不支,瘫倒在地,疲惫和疼痛瞬间席卷全身,将人声的嘈杂隔绝在千里万里之外。
当姜可矜再度醒来时,已是第二日中午,她感觉浑身汗涔涔地使不上半分力气,不论是腰腿还是臂膀都痛,而额头上则贴着湿冷的棉布。
还是月离第一时间发现了她醒来,拿着温水渡到她唇边。
姜可矜晕乎乎地就着杯盏抿了几口,开口问道:“殿下怎么样了?”
月离用手帕沾了沾姜可矜唇角的水渍,迟疑着开口道:“殿下,尚在昏迷中。”
“我想去看看殿下。”
月离看着自家小姐苍白的脸色,不由得眼眶一热,昨夜给小姐换掉湿衣时只见她腰上腿上皆是瘀伤,青一块肿一块,到了昨天夜里又开始高烧不退,直到今晨才出了汗,退了烧。
但月离也清楚这个请求无法拒绝,她取来大氅将姜可矜包的严严实实,唯恐她受了风,再烧起来。
继而和月见一起扶着姜可矜往萧琮休养处去。
姜可矜只觉步履虚浮,眼前一阵一阵发黑,身上不住冒冷汗,还未走出内室,便感觉身体失控一般向前倒去,黑暗在眼前合拢起来将月离一声惊呼隔得老远。
下一刻睁眼便是在月见怀里,后者正要把她抱回床上,而她像是从水中捞出来一般,短短几息间冷汗出了满身,额前鬓发皆被濡湿。
对于这种情况她有经验,当初在静安寺从莲花台上下来时便是如此,未曾进食导致贫血加重,加之高烧之后体虚,很容易晕倒。
她也不再勉强,顺着月见回到床上,听见月离急乎乎地差遣宫人再去请太医。
“给我搞点糖过来吧。”姜可矜声音虚弱地给身侧地月见说道。
她现在最需要的是补充能量,按理来说应当挂个葡萄糖的水,但这里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吃糖了。
月见得令便下去了,月离则匆忙地传唤宫人准备热水上来,为姜可矜擦着方才出的冷汗。
“小姐您要去看殿下不必急在这一时,现下虽是春日,却仍有倒春寒,昨日那场雨下了,今天又冷了几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您此番身体虚弱,再受了风,恐怕难好。”
月离嗔怪着开口,帮姜可矜擦拭完毕又掖着被角,继续开口道:“殿下虽尚在昏迷,却无生命危险,待您体力恢复些了,再去看望他不迟。”
月离说这话时忙碌着手上的动作并未看姜可矜的眼睛。
只因实际上太子殿下并未脱离生命危险,昨夜一整夜几乎所有随驾的太医都未合眼,为殿下进行救治。
陛下甚至险些砍了几个出言不逊言说救治无望的太医,而负责布围的禁军统领直接被撤职,余下所有宗亲官员皆被纳入严查之列。
姜可矜并未信了月离的话,因为月离说话时连她的眼睛都不敢看,又作出一副忙碌的模样,分明是说了谎话心虚。
她盯着月离的目光寸寸凉下来,心也越发往谷底沉,最终她阖上了眼睑,将忧急关入眼底,继而向床榻内壁挨去,将自己痛苦的面容隐在光线触碰不到的阴影中。
月离心中一声轻叹,目露不忍,将窗幔放了下来,悄悄退出内室,对侯在外面的太医言说太子妃已经休息,暂无大碍了。
而床榻上的姜可矜兀自蜷成一团倚在角落里,心仿佛在生理性地抽痛。
脑海中不断播放着昨日种种,从刺客到猛虎,再往前是他们练箭,大婚,第一次牵手,拥抱......再往前直到他们初遇,蓦地又是他昏迷不醒的惨白面容......一种几近窒息的痛楚迫着她猝然睁开了双眼,大口喘息着。
她颤颤巍巍地爬下床,用一种几乎仓皇的姿态将月见方才拿来的饴糖往嘴里塞——这动静自然惊动了月离月见。
两人当即赶到姜可矜面前,却见自家主子已是满面的泪与汗,交杂在一起划过被饴糖撑鼓的腮帮。
“我现在感觉有些力气了,我想去见他。”
她们听见她这样说,虚弱的声音带着哭腔,委屈地好像一个孩子。
她血液轰隆拥上颅顶,耳道中似乎因为血液过于急速的奔走而发出了蜂鸣,手下无论如何用力牵制,马儿都不见有丝毫减速。
急速剧烈的颠簸中她发现原来马屁股上已然扎了一箭,很明显,是她背上箭筒里的箭,是萧琮在跃下马前扎的。
心痛,担忧,惶恐,悲伤,无措一一掠上她的心头,在她心中交织成一团乱麻,而皮下的每一根血管都仿佛在痉挛抽搐,将她从心口生出的僵冷感传遍四肢百骸。
她不知该如何去做,大脑陷入了一种空茫状态,她该去找救兵?可是救兵在哪里?
举目四顾,只见草木葳蕤,无一人影,只闻鸟鸣虫叫,无一人声。
而且刺杀能选择此地,定是计算好了无法得到救援,先是猛虎又是刺客,太过巧合,这张网是针对萧琮一早便张好的。
那她回去?这个念头一经闪现,不及思索,她解开箭筒扔掉并松开了手中的缰绳,一跃便从马上滚落。
马蹄踩过耳边,跃过她的身体,继续向前急奔,而她则在地上滚了好几圈,身体嵌过林间的石子枯木,头晕眼花地爬起身,第一个念头居然是“原来落马并未有想象中那样可怕。”
她很怕死,她不想去选择回去这个选项,但那是萧琮,她得回去,她还有箭,还有弩,她可以帮上忙。
慧觉不是说顺其自然嘛,她此番行为也是顺其自然了,丧命了说不得就回家了,她还惜这命作甚。
她将箭筒中最后所剩不多的箭全都装配进弩中,随即沿原路返回,然而距离比她想象中的更加遥远。
惶遽不安依旧交织在她心头,但脑海却越发清明,她终于不得不承认,萧琮于她而言是多么重要,她不能抛下他。
明明还是春日,在这黄昏薄暮时分,天上的暮云却似乎在被落日炙烤着烧作了血红色,又蔓延出瑰丽的深紫色。
而另一边的天空远处却又是深乌色的墨云碾压而来,紫电翻涌在云间,隆隆的春雷滚滚,逐渐吞噬着另一边的瑰丽霞景。
少顷,大雨已至,微弱的虫声鸟鸣夹在急促拍打在林间地面树梢的雨声中,地上的血液汇聚在被雨水砸出的水洼中。
仍有刀剑的铮鸣搅动在这死亡的宁寂中,只是随着猝然的断裂声,刀剑相击的声音戛然而止。
萧琮手中的剑被震飞,而那最后一个刺客的剑已然断裂。
两人都身负数伤,萧琮更是已到强弩之末,然而此番绝境唯有殊死一搏。
他纵身一跃去抢自己的剑,却被那刺客横起断刃相挡。
萧琮闪身躲避,却因重伤力竭而行动滞缓,堪堪躲过那断刃却被削掉了发冠,一时青丝散开,与漆黑的瞳孔和面颊上溅的嫣红血液相映,兀自多出疯厉之感。
然而刺客体力较之萧琮尚余许多,他持断刃步步紧逼,不给萧琮任何喘息机会,萧琮一面闪避又一面伺机以掌劈掉刺客手中断刃。
他们拳脚相接,却又相持不下,断刃微妙地维持着却因萧琮的力竭而不断向他这边倾斜。
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亦或是血液,从他的脸颊划过,身上的数道伤口血流不止,他的视野已渐渐模糊。
力气耗尽之际,他预想中的刀刃并未劈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心胆俱裂般的呼唤。
“殿下——”
这是姜可矜第二次杀人,左手连发弩,右手袖箭,共二十只。
那黑人只来得及发出短促的惊叫声,便了无生息。
姜可矜手软脚软地扑到他们身边,将被扎成筛子的刺客推开,面对浑身浴血的萧琮,颤动着双手不知何处安放。
她的言语都被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哽在了喉间。
萧琮眼睫动了动,大雨冲刷下来,他却明显分辨出了那夹杂在雨中拍打在他脸上的温热的泪,他眼睛微微睁开些许,很想安慰她不要担心不要害怕,不要哭。
可是喉头的腥甜不允许他开口,他口中涌出的鲜血只会更吓到她。
姜可矜心里犹自慌乱不堪,但头脑中却清醒此刻不是害怕悲伤的时候,当务之急是为萧琮止血。
她的衣裙结实,撕扯起来并不容易,索性从自己领口探手进去扯出裹胸布。
以防骑马颠簸难受,她事先用细纱将胸部裹了几层,却不料会作如此用途。
雨来得急也去得急,待她包扎完毕,雨已然停了,而萧琮也昏死过去。
夜色笼罩上来,林间的方才生死决斗的肃杀之气全然湮没在死亡的宁寂中。
偶有野兽低嚎,鸟雀哀鸣,她都不去在意。
心好似被一股力量包裹着,身体亦是如此,她用瘦弱的肩膀支撑起萧琮,一步步艰难地踩过地上的尸体,带着他寻找一个可安然度过今夜的避身之地。
不知行走了多久,远处的星星火光与隐隐约约的人声传入耳畔,姜可矜大声呼唤着求救。
当士卒们抵达时,她终于气力不支,瘫倒在地,疲惫和疼痛瞬间席卷全身,将人声的嘈杂隔绝在千里万里之外。
当姜可矜再度醒来时,已是第二日中午,她感觉浑身汗涔涔地使不上半分力气,不论是腰腿还是臂膀都痛,而额头上则贴着湿冷的棉布。
还是月离第一时间发现了她醒来,拿着温水渡到她唇边。
姜可矜晕乎乎地就着杯盏抿了几口,开口问道:“殿下怎么样了?”
月离用手帕沾了沾姜可矜唇角的水渍,迟疑着开口道:“殿下,尚在昏迷中。”
“我想去看看殿下。”
月离看着自家小姐苍白的脸色,不由得眼眶一热,昨夜给小姐换掉湿衣时只见她腰上腿上皆是瘀伤,青一块肿一块,到了昨天夜里又开始高烧不退,直到今晨才出了汗,退了烧。
但月离也清楚这个请求无法拒绝,她取来大氅将姜可矜包的严严实实,唯恐她受了风,再烧起来。
继而和月见一起扶着姜可矜往萧琮休养处去。
姜可矜只觉步履虚浮,眼前一阵一阵发黑,身上不住冒冷汗,还未走出内室,便感觉身体失控一般向前倒去,黑暗在眼前合拢起来将月离一声惊呼隔得老远。
下一刻睁眼便是在月见怀里,后者正要把她抱回床上,而她像是从水中捞出来一般,短短几息间冷汗出了满身,额前鬓发皆被濡湿。
对于这种情况她有经验,当初在静安寺从莲花台上下来时便是如此,未曾进食导致贫血加重,加之高烧之后体虚,很容易晕倒。
她也不再勉强,顺着月见回到床上,听见月离急乎乎地差遣宫人再去请太医。
“给我搞点糖过来吧。”姜可矜声音虚弱地给身侧地月见说道。
她现在最需要的是补充能量,按理来说应当挂个葡萄糖的水,但这里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吃糖了。
月见得令便下去了,月离则匆忙地传唤宫人准备热水上来,为姜可矜擦着方才出的冷汗。
“小姐您要去看殿下不必急在这一时,现下虽是春日,却仍有倒春寒,昨日那场雨下了,今天又冷了几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您此番身体虚弱,再受了风,恐怕难好。”
月离嗔怪着开口,帮姜可矜擦拭完毕又掖着被角,继续开口道:“殿下虽尚在昏迷,却无生命危险,待您体力恢复些了,再去看望他不迟。”
月离说这话时忙碌着手上的动作并未看姜可矜的眼睛。
只因实际上太子殿下并未脱离生命危险,昨夜一整夜几乎所有随驾的太医都未合眼,为殿下进行救治。
陛下甚至险些砍了几个出言不逊言说救治无望的太医,而负责布围的禁军统领直接被撤职,余下所有宗亲官员皆被纳入严查之列。
姜可矜并未信了月离的话,因为月离说话时连她的眼睛都不敢看,又作出一副忙碌的模样,分明是说了谎话心虚。
她盯着月离的目光寸寸凉下来,心也越发往谷底沉,最终她阖上了眼睑,将忧急关入眼底,继而向床榻内壁挨去,将自己痛苦的面容隐在光线触碰不到的阴影中。
月离心中一声轻叹,目露不忍,将窗幔放了下来,悄悄退出内室,对侯在外面的太医言说太子妃已经休息,暂无大碍了。
而床榻上的姜可矜兀自蜷成一团倚在角落里,心仿佛在生理性地抽痛。
脑海中不断播放着昨日种种,从刺客到猛虎,再往前是他们练箭,大婚,第一次牵手,拥抱......再往前直到他们初遇,蓦地又是他昏迷不醒的惨白面容......一种几近窒息的痛楚迫着她猝然睁开了双眼,大口喘息着。
她颤颤巍巍地爬下床,用一种几乎仓皇的姿态将月见方才拿来的饴糖往嘴里塞——这动静自然惊动了月离月见。
两人当即赶到姜可矜面前,却见自家主子已是满面的泪与汗,交杂在一起划过被饴糖撑鼓的腮帮。
“我现在感觉有些力气了,我想去见他。”
她们听见她这样说,虚弱的声音带着哭腔,委屈地好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