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那里。”萧琮没料到她如此理解,本无血色的脸上生生染却一抹绯色,手上却是扯过被拉开的寝衣,掩住了包裹着层层纱布的身体。
既然不是那里,那又为何不能给她看?姜可矜不理解,这只是伤口而已,他却态度如此坚决地拒绝她的碰触。
姜可矜凝神与他对视几息,终究还是退步了,她挪开目光,盯着眼前的地面,听到宫人请示是否可以让裴将军进来了,然后他在她的余光中点了点头。
继而他让她先去休息。
姜可矜脸色难以控制地全然冷了下来。
他总是这样,让她感觉自己很多余。
无论是棠枝的事情,还是陆时的事情,他都瞒着他做,再之后是小白的事情,他也是丝毫不向她透露任何消息,再到几日前的刺杀,他遇到猛虎时将她扔上马,遭逢刺客时又赶她独自逃命。
现下受了伤也不愿让她看伤口。
她只觉自己被他排除在他的世界之外,一旦她想了解或亲近更多,便会被推开。
正如此时此刻,裴信这会来必然是关于刺杀的事情,但他让她回避,多么可笑啊,连这件事她都没有知情的资格吗?
姜可矜原本虚握在身前的手无知觉间已然用力,掌心兀自多出几个指甲嵌入的弯痕。
心头一阵郁气翻涌,她唇瓣翕动,却终是一言未发,起身离去了。
与弓腰为她行礼的裴信擦肩时,姜可矜心想,纵使他们心悦彼此,却也永远无法做到如裴信一般得他信任吧。
——
春狩结束,建元帝起驾回銮,由于萧琮伤势不稳,为免路途颠簸,所以仍旧停留在行宫养伤,姜可矜虽然风寒未愈,时而发热,病情反复,却坚持要随驾回宫。
皇后劝她留在此地服侍太子,她只道在帝后身前尽孝更为重要,况且现下慈幼局还等着自己回去主事。
帝后闻言对视一眼,不知何故这对小夫妻闹了矛盾,皇上虽不甚在意,皇后却皱眉不已。
夫君伤重却还只顾着耍小性子,实在有违礼法更非贤妇,果然先前传言她任性倔傲缺乏管教并非谣言,一点不见对夫君的敬重。
姜可矜自然知晓她此番举动定会惹旁人不快,毕竟萧琮受了那样重的伤,甚至可以说是为护她周全而受的,于情于理她都该留下来照顾他。
可是她留下又能做什么呢?端茶送水?还是服侍起居?又或是换药喂汤?这些都用不到她!
那留下来与他谈心解闷?恐怕这只会给他更添烦恼,他还得费尽心思措辞遮掩,话说三分,虚实难辨。
再者裴信或是什么暗卫要找他,自己好巧不巧就在边上,又得频频回避。
思及此,姜可矜只觉自己倒贴地十分辛苦,一直以来她的坦诚换来的还是防备。
虽然她知道,这是他从小的经历与性格使然,并非针对她,可是时间一长,难免会心凉。
她之前还担忧他日后府中或是后宫会有许多的莺莺燕燕,现在想来也是多虑了,没有一个人可以走进他心里,那大家都是一样的,何必五十步笑百步呢?
也许有个人是可以走进他心里的,他们都有着不堪回首的悲痛过往,都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他们即使不说出口也可以理解对方所言所行,所以他们是原著的男女主,他们那样契合,只是她现下已经成为了皇帝的妃子。
姜可矜临行前依礼去看了看萧琮,行止皆是十分规矩得宜,一口一个殿下,一口一个臣妾。
萧琮又露出了那样让她不忍直视的目光,她听见他让她留下养病,他现在行动不便,自不会去打扰她。
姜可矜听见他的声音确实心软了,甚至对上他温润恳切的目光时她就要脱口而出“我哪里都不去了,就在这里陪你。”
但她深知必须要留出时间来看清他的心意,故而只能错开他的目光,只道:“臣妾已无大碍,慈幼局和东宫都等着臣妾回去主事,父皇母后身前也需要臣妾尽孝的。”
说罢,便恭敬地退下了。
而在回城的车驾上,她又开始昏昏沉沉陷入低烧当中。
她忽然想起《霍乱中的爱情》,其实爱情就是一场病,既是身体上的,又是精神上的,如同霍乱一般,只是她的爱情不会那样轰轰烈烈横跨一生罢了。
——
皇上尚未抵达京都,便命大理寺介入此次刺杀案的调查当中,眼下负责布围的中军将领全都停职调查,萧琮命裴信也参与到其中。
虽是在养伤,但他实际一刻也不曾闲着。
先前赵奉之死便是有所蹊跷,要说是畏罪自杀那实在过于牵强,人人都知他属三皇子与皇后一派,他死了,那屯养私兵的罪名含糊不清了,以皇上的疑心病,未免不会对三皇子产生芥蒂。
老三确实愚笨鲁莽,但他身后还有一个皇后,若是他因赵奉之死狗急跳墙想来刺杀自己,皇后也不会任着他胡来。
但此次负责布围的总指挥薛通是老三侧妃之父,现在无疑矛头都指向了老三,恐怕他是难逃其咎了,不过以父皇对老三的喜爱,此事估计也只会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果然不出萧琮所料,不到十日时间,京中便传来消息,薛通大逆不道行刺皇子被判腰斩,即时行刑,薛家亦是牵连者甚众,皇三子求情被今上施以杖刑并勒令闭门思过。
萧琮食指并中指夹着读毕的纸条在烛火上方缓缓扫过,纸条触火即燃,瞬间烧至他的指尖,他鼻尖嗤笑一声,松开指尖,眼底是一贯的淡漠。
十余日过去,他的伤口好歹不易再度撕裂了,虽仍需静养,但并非一点颠簸都受不了,是以他当下便决定回宫。
姜可矜给皇后请安回至东宫时听闻萧琮已经回来不由得诧异,没料到他恢复地这样快。
她其实心绪不佳,身体也不大好,但不去看他也说不过去,更何况,她很想知晓他伤势如何了。
自从回宫之后,她连日来缠绵病榻,按理来说只是淋了场倒春寒的大雨,病情不该迁延这么久,然而病情确实反复,比穿越之初浸泡冷潭又淋雨挨饿引发的病况更难缠。
今日终于好些了,自然要入宫请安,结果好巧不巧又在皇后宫中撞上了一众妃嫔,彼时众人正在给姜伶夭道贺,原来她今晨在皇后处险些晕倒,众人忙请太医诊治,号出了喜脉。
姜可矜去时,众妃嫔正一团和气地姐姐长妹妹短地艳羡恭维,只有叶舜华冷脸在一旁坐着。
不知谁喊了一声“姜美人的亲姐妹来了。”众人目光齐刷刷射向正要迈步进入正厅的姜可矜。
依本朝礼制,尊卑胜于长幼,皇后,太子妃皆为超品,从贵妃开始以一二品往下论,但这些只是正式场合,寻常情况稍微有些礼貌的小辈都不会让长辈先行礼的,更何况姜可矜。
是以她连忙躬身问各位娘娘好,众妃嫔亦是连忙回礼。
众人与这位太子妃除却请安时的匆匆谋面,平素未有交集,对她的印象只停留在早些时候的骄横跋扈以及后面的仁民爱物,总之所行所为都是异于寻常女子的。
此次终于正正经经迎面打了个招呼,才意识到在这位颇有些名声(好坏参半)的太子妃也不过是个寻常小姑娘的年龄,容貌与姜美人像了个六七成,只是比起姜美人咄咄逼人的艳丽,她更多了几分温和无害的荏弱,平白惹人怜惜。
皇后向姜可矜招了招手,姜可矜立即迎上前去被皇后牵住一只手。
“病了这许多日,今日可好些了?本宫看你这脸色还是发白。”
“好多了,劳烦母后还记挂一回,若知如此,儿臣该早几日来请安的。”
皇后摇摇头:“听你这声音,还是有些发虚,中气不足,得好好将养才是,请安不是什么大事,身体才重要。”
姜可矜恭敬地回答“是。”
却不料皇后话锋一转,另一只牵起姜伶夭的手:“现下姜美人都得了身孕,太子妃也得抓紧才是,好为我皇室开枝散叶。”
姜可矜神情僵了一下,她和萧琮才成婚不到两个月时间,连圆房都没有,怀哪门子孕?
更何况才成婚就开始催生也未免太急了些,她到六月份才满十六岁啊!
但她面上不显,还是恭敬地应了声“是。”
如果单是被催生,姜可矜不会心绪不佳,可是后面皇后的话却让她心乱如麻。
“太子此次遇刺,伤势甚重,身边服侍的人还是太少了些。”皇后一边说着,一边瞥了一言姜可矜:“本宫这边有几个可人的丫头,不如送去冲冲喜,也是为我皇室开枝散叶。”
此话方毕,便见小姑娘变了脸色,皇后心里嗤笑一声,继续说道:“不知太子妃以为如何?”
“这,这......”这当然不行啊!
姜可矜神色难掩惊诧僵硬,与之伴随的心理活动完完全全暴露在了皇后眼皮子下,待反应一二,她才目光闪烁着避开了皇后的凝视。
既然不是那里,那又为何不能给她看?姜可矜不理解,这只是伤口而已,他却态度如此坚决地拒绝她的碰触。
姜可矜凝神与他对视几息,终究还是退步了,她挪开目光,盯着眼前的地面,听到宫人请示是否可以让裴将军进来了,然后他在她的余光中点了点头。
继而他让她先去休息。
姜可矜脸色难以控制地全然冷了下来。
他总是这样,让她感觉自己很多余。
无论是棠枝的事情,还是陆时的事情,他都瞒着他做,再之后是小白的事情,他也是丝毫不向她透露任何消息,再到几日前的刺杀,他遇到猛虎时将她扔上马,遭逢刺客时又赶她独自逃命。
现下受了伤也不愿让她看伤口。
她只觉自己被他排除在他的世界之外,一旦她想了解或亲近更多,便会被推开。
正如此时此刻,裴信这会来必然是关于刺杀的事情,但他让她回避,多么可笑啊,连这件事她都没有知情的资格吗?
姜可矜原本虚握在身前的手无知觉间已然用力,掌心兀自多出几个指甲嵌入的弯痕。
心头一阵郁气翻涌,她唇瓣翕动,却终是一言未发,起身离去了。
与弓腰为她行礼的裴信擦肩时,姜可矜心想,纵使他们心悦彼此,却也永远无法做到如裴信一般得他信任吧。
——
春狩结束,建元帝起驾回銮,由于萧琮伤势不稳,为免路途颠簸,所以仍旧停留在行宫养伤,姜可矜虽然风寒未愈,时而发热,病情反复,却坚持要随驾回宫。
皇后劝她留在此地服侍太子,她只道在帝后身前尽孝更为重要,况且现下慈幼局还等着自己回去主事。
帝后闻言对视一眼,不知何故这对小夫妻闹了矛盾,皇上虽不甚在意,皇后却皱眉不已。
夫君伤重却还只顾着耍小性子,实在有违礼法更非贤妇,果然先前传言她任性倔傲缺乏管教并非谣言,一点不见对夫君的敬重。
姜可矜自然知晓她此番举动定会惹旁人不快,毕竟萧琮受了那样重的伤,甚至可以说是为护她周全而受的,于情于理她都该留下来照顾他。
可是她留下又能做什么呢?端茶送水?还是服侍起居?又或是换药喂汤?这些都用不到她!
那留下来与他谈心解闷?恐怕这只会给他更添烦恼,他还得费尽心思措辞遮掩,话说三分,虚实难辨。
再者裴信或是什么暗卫要找他,自己好巧不巧就在边上,又得频频回避。
思及此,姜可矜只觉自己倒贴地十分辛苦,一直以来她的坦诚换来的还是防备。
虽然她知道,这是他从小的经历与性格使然,并非针对她,可是时间一长,难免会心凉。
她之前还担忧他日后府中或是后宫会有许多的莺莺燕燕,现在想来也是多虑了,没有一个人可以走进他心里,那大家都是一样的,何必五十步笑百步呢?
也许有个人是可以走进他心里的,他们都有着不堪回首的悲痛过往,都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他们即使不说出口也可以理解对方所言所行,所以他们是原著的男女主,他们那样契合,只是她现下已经成为了皇帝的妃子。
姜可矜临行前依礼去看了看萧琮,行止皆是十分规矩得宜,一口一个殿下,一口一个臣妾。
萧琮又露出了那样让她不忍直视的目光,她听见他让她留下养病,他现在行动不便,自不会去打扰她。
姜可矜听见他的声音确实心软了,甚至对上他温润恳切的目光时她就要脱口而出“我哪里都不去了,就在这里陪你。”
但她深知必须要留出时间来看清他的心意,故而只能错开他的目光,只道:“臣妾已无大碍,慈幼局和东宫都等着臣妾回去主事,父皇母后身前也需要臣妾尽孝的。”
说罢,便恭敬地退下了。
而在回城的车驾上,她又开始昏昏沉沉陷入低烧当中。
她忽然想起《霍乱中的爱情》,其实爱情就是一场病,既是身体上的,又是精神上的,如同霍乱一般,只是她的爱情不会那样轰轰烈烈横跨一生罢了。
——
皇上尚未抵达京都,便命大理寺介入此次刺杀案的调查当中,眼下负责布围的中军将领全都停职调查,萧琮命裴信也参与到其中。
虽是在养伤,但他实际一刻也不曾闲着。
先前赵奉之死便是有所蹊跷,要说是畏罪自杀那实在过于牵强,人人都知他属三皇子与皇后一派,他死了,那屯养私兵的罪名含糊不清了,以皇上的疑心病,未免不会对三皇子产生芥蒂。
老三确实愚笨鲁莽,但他身后还有一个皇后,若是他因赵奉之死狗急跳墙想来刺杀自己,皇后也不会任着他胡来。
但此次负责布围的总指挥薛通是老三侧妃之父,现在无疑矛头都指向了老三,恐怕他是难逃其咎了,不过以父皇对老三的喜爱,此事估计也只会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果然不出萧琮所料,不到十日时间,京中便传来消息,薛通大逆不道行刺皇子被判腰斩,即时行刑,薛家亦是牵连者甚众,皇三子求情被今上施以杖刑并勒令闭门思过。
萧琮食指并中指夹着读毕的纸条在烛火上方缓缓扫过,纸条触火即燃,瞬间烧至他的指尖,他鼻尖嗤笑一声,松开指尖,眼底是一贯的淡漠。
十余日过去,他的伤口好歹不易再度撕裂了,虽仍需静养,但并非一点颠簸都受不了,是以他当下便决定回宫。
姜可矜给皇后请安回至东宫时听闻萧琮已经回来不由得诧异,没料到他恢复地这样快。
她其实心绪不佳,身体也不大好,但不去看他也说不过去,更何况,她很想知晓他伤势如何了。
自从回宫之后,她连日来缠绵病榻,按理来说只是淋了场倒春寒的大雨,病情不该迁延这么久,然而病情确实反复,比穿越之初浸泡冷潭又淋雨挨饿引发的病况更难缠。
今日终于好些了,自然要入宫请安,结果好巧不巧又在皇后宫中撞上了一众妃嫔,彼时众人正在给姜伶夭道贺,原来她今晨在皇后处险些晕倒,众人忙请太医诊治,号出了喜脉。
姜可矜去时,众妃嫔正一团和气地姐姐长妹妹短地艳羡恭维,只有叶舜华冷脸在一旁坐着。
不知谁喊了一声“姜美人的亲姐妹来了。”众人目光齐刷刷射向正要迈步进入正厅的姜可矜。
依本朝礼制,尊卑胜于长幼,皇后,太子妃皆为超品,从贵妃开始以一二品往下论,但这些只是正式场合,寻常情况稍微有些礼貌的小辈都不会让长辈先行礼的,更何况姜可矜。
是以她连忙躬身问各位娘娘好,众妃嫔亦是连忙回礼。
众人与这位太子妃除却请安时的匆匆谋面,平素未有交集,对她的印象只停留在早些时候的骄横跋扈以及后面的仁民爱物,总之所行所为都是异于寻常女子的。
此次终于正正经经迎面打了个招呼,才意识到在这位颇有些名声(好坏参半)的太子妃也不过是个寻常小姑娘的年龄,容貌与姜美人像了个六七成,只是比起姜美人咄咄逼人的艳丽,她更多了几分温和无害的荏弱,平白惹人怜惜。
皇后向姜可矜招了招手,姜可矜立即迎上前去被皇后牵住一只手。
“病了这许多日,今日可好些了?本宫看你这脸色还是发白。”
“好多了,劳烦母后还记挂一回,若知如此,儿臣该早几日来请安的。”
皇后摇摇头:“听你这声音,还是有些发虚,中气不足,得好好将养才是,请安不是什么大事,身体才重要。”
姜可矜恭敬地回答“是。”
却不料皇后话锋一转,另一只牵起姜伶夭的手:“现下姜美人都得了身孕,太子妃也得抓紧才是,好为我皇室开枝散叶。”
姜可矜神情僵了一下,她和萧琮才成婚不到两个月时间,连圆房都没有,怀哪门子孕?
更何况才成婚就开始催生也未免太急了些,她到六月份才满十六岁啊!
但她面上不显,还是恭敬地应了声“是。”
如果单是被催生,姜可矜不会心绪不佳,可是后面皇后的话却让她心乱如麻。
“太子此次遇刺,伤势甚重,身边服侍的人还是太少了些。”皇后一边说着,一边瞥了一言姜可矜:“本宫这边有几个可人的丫头,不如送去冲冲喜,也是为我皇室开枝散叶。”
此话方毕,便见小姑娘变了脸色,皇后心里嗤笑一声,继续说道:“不知太子妃以为如何?”
“这,这......”这当然不行啊!
姜可矜神色难掩惊诧僵硬,与之伴随的心理活动完完全全暴露在了皇后眼皮子下,待反应一二,她才目光闪烁着避开了皇后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