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谊气得吹胡子瞪眼。
大殿上跪满了大气不敢出的人,都生怕在这节骨眼上被迁怒。
沈书良也在跪伏的行列中,他也感到恐惧,却不是因为皇帝的震怒。
自从听到李芷月远赴边塞的消息后,他脸上颜色惨白一片,心绪更是乱成一团。
·
她留给皇帝的书信简短,就说了她要去边塞的晋城、以及让大哥不要迁怒她府上的人这两件事。
李高谊将书信狠狠拍在桌上,服侍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忙出主意,道:“陛下,两个时辰不算太久,现在派人去追来得及。”
李高谊想了想,片刻之后,最终还是摇头叹息道:“算了,就由她去吧,从小到大就没人能管住她,我也只能盼我这个妹子平安顺遂了。”
“去拿纸笔来,我写一封书信给她,你们再去拟道圣旨,说在边境,长公主说的话就是朕的话……”
沈书良咬牙,大步站出来往前走了几步,复又跪下,道:“陛下……!”
李高谊皱眉,神情有些不悦,“沈家三郎,你还有何事?”
沈书良道:“陛下,长公主身体大病未愈,实在不宜前往边塞,还请陛下收回成命,令微臣前去将长公主劝回京城。”
他一番话,叫李高谊挑了挑眉,顿时熄了怒火,和颜悦色走下高位来,亲自将沈书良扶了起来,道:“好,此事朕准了。也难为你有这个心意。”
沈书良微微苦笑,道:“微臣只望长公主平安。”
他拳头不自觉握紧了,又松开。
其实他自己也分不清,他是真的担心她的安危多一点,还是担心她去了边塞,是想要远离他、是真的不要他了……
他想起了黄昏时,在宫道上她同他说的话。
“一拍两散”那四个字,每每想起,都刺得他心疼不已。
***
北方还未被战乱殃及的时候,南宫府的院子中,有一颗杏树。
当时他带着一身新旧伤痕,浑身腌臜恶臭被带回了南宫家,那颗杏树开满了白色的小花,飘得满院都是。
他看到一个娇俏的女孩子,站在杏树的分支上,双手叉着腰哈哈大笑。
树下的丫鬟仆从神情各异,招着手哄她下来,生怕她摔着碰着。
女孩威胁道:“让我骑马,我就从树上下来。”
将他捡回来的那位大人,在他面前有十二分的架子,此时却低头哈腰,脸上笑得有些难看:“小祖宗,让你骑马,你先从树上下来。”
“我就知道,南宫叔叔肯定许我……”
女孩听到身后的声音,得意洋洋回头来看,却一眼瞧见了他,话音截然而止。
他天生乖戾孤僻,又刚死里逃生,眼中的狠意还未退却,女孩被娇生惯养了十多年,父母宠爱、仆从恭顺,忽地一瞬和他对视,吓得不轻,脚下也站得不稳了,连惊呼都没来得及,便从树上摔了下来。
院子里尖叫声一片,只有他箭步上前,稳稳接住了她。
他瘦骨嶙峋,手中的女孩却是软绵绵的。
她穿着颜色鲜艳的红衣,扎着两个圆圆的辫子,一双眼睛懵懂清澈,看着他微微呆住,似乎对这个脏兮兮的少年充满了好奇。
院中众人里,一位妇人见他靠得近,抬袖挡住了口鼻,蹙眉对人道:“快把她抱来,别让他弄脏了贵人衣裳。”
……
往事种种,南宫坞一直知道,她与他,天上地下、云泥之别。
·
黄沙漫天的地带,白日阳光充足,晚上也应该是星亮月明的。
今夜的天色分外不寻常,漆黑的夜色笼罩中,天与地的边界完全分不出来。
这是李芷月离开京城的第十六天,她和皇帝的圣旨一前一后才的晋城,消息还未传到最前线。
数日的奔波让将士们劳累不堪,南宫坞让人休整片刻后,再返回晋城。
副将赵千仞来了他的身旁,“带人闯入敌军本营,是我鲁莽了,得亏你料事如神,才没酿成大祸……话说,你提前埋伏在此是为何?”
历经四世,南宫坞战场上要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唯一令他不能确定的,是等回到晋城之后,又会收到她嫁给谁的消息。
前三世最后的记忆从他脑海中一一闪过,他闭上眼,轻轻吁出一口气。
他知道他与她不般配,所以不在乎她爱的人是不是他,只希望她过得幸福。
而她三世留养京城、三世遇人不淑。边关战事不定,他又无法回去……
他垂下头,没有多做解释,将喝剩的半壶水递给赵千仞。
赵千仞仰头将水饮尽,不依不饶道:“你说说呗,我也好多学学。”
南宫坞一向沉默少言,因此活泼过分了的话痨赵千仞有事没事总来惹他。
他举着火把凑近南宫坞,见他双眸失神,脸上就差写了“落寞”两个字儿了。
赵千仞笑着将水壶抛还给他,他居然没察觉到,被水壶砸了个正着。
“……”
南宫坞被砸了下,没什么反应,将水壶放稳后,仍旧是不说话。
赵千仞笑道:“在想什么呢?”
他在南宫坞旁边坐下,说:“上次陛下给我写了信,向我打听了几个青年男子的品行性格。”
南宫坞没理他,他仍自顾自说道:“你知不知道皇帝问这事儿做什么?我告诉你,他准备给芷月选夫婿了……”
“……”
赵千仞与李芷月相识有几年了,平日里称兄道弟的,私下说起来也没什么避讳:“你说,芷月会选个什么样的人?”
“……”南宫坞不知怎的,忽然站起,翻身骑在了马上。
赵千仞眉头跳了下,没将他的反常往自己的话语上想去,问道:“做什么去?”
南宫坞扯住缰绳,身下的骏马蓄势待发,他依旧不做任何解释解释,只叮嘱道:“此地靠近敌方本营,不宜久留,你赶紧催促将士们动身返回。我还有事,要先抓紧回晋城。”
“喂……?”
不顾赵千仞狐疑的眼神,南宫坞将相关事宜交代清楚后,便从部队中脱离了出来,只身一人快马加鞭,先回了晋城。
他回到晋城之时,已是晨光微熹了。
好几位将领早已在城门口等待,见只有他一人回来,神色皆不太好。
南宫坞从马上下来,先是报平安道:“活抓了敌将魏顺,我方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诸将脸色有所缓和,便有人问:“您怎么一个人先回来了?”
他不回答,反问:“京城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他没有察觉到,身后一位少女蹑手蹑脚地朝他靠近。
有人正要提醒,她伸出一根手指竖在了嘴前,示意嘘声。
于是,几位将军面面相觑,表情不是讪笑,就是十足的古怪。
南宫坞正要复问,眼前便黑了下来。
一双柔软、却有几道厚茧的手覆在了他的眼周。
李芷月毫无避讳地紧贴着他后背,掂起了脚尖,笑意盈盈靠在他耳边,玩笑道:“二十七,听声音,还认得出我么?”
南宫坞呼吸一滞。
她声音一如往日的张扬,又不自觉地带了些蛊惑。
一股痒意钻到了他心里,他身体僵硬住,一动也不敢动,唯独睫毛颤了两下,轻轻刮过了她的手心。
许久后,南宫坞才哑然唤出声:“……殿下。”
大殿上跪满了大气不敢出的人,都生怕在这节骨眼上被迁怒。
沈书良也在跪伏的行列中,他也感到恐惧,却不是因为皇帝的震怒。
自从听到李芷月远赴边塞的消息后,他脸上颜色惨白一片,心绪更是乱成一团。
·
她留给皇帝的书信简短,就说了她要去边塞的晋城、以及让大哥不要迁怒她府上的人这两件事。
李高谊将书信狠狠拍在桌上,服侍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忙出主意,道:“陛下,两个时辰不算太久,现在派人去追来得及。”
李高谊想了想,片刻之后,最终还是摇头叹息道:“算了,就由她去吧,从小到大就没人能管住她,我也只能盼我这个妹子平安顺遂了。”
“去拿纸笔来,我写一封书信给她,你们再去拟道圣旨,说在边境,长公主说的话就是朕的话……”
沈书良咬牙,大步站出来往前走了几步,复又跪下,道:“陛下……!”
李高谊皱眉,神情有些不悦,“沈家三郎,你还有何事?”
沈书良道:“陛下,长公主身体大病未愈,实在不宜前往边塞,还请陛下收回成命,令微臣前去将长公主劝回京城。”
他一番话,叫李高谊挑了挑眉,顿时熄了怒火,和颜悦色走下高位来,亲自将沈书良扶了起来,道:“好,此事朕准了。也难为你有这个心意。”
沈书良微微苦笑,道:“微臣只望长公主平安。”
他拳头不自觉握紧了,又松开。
其实他自己也分不清,他是真的担心她的安危多一点,还是担心她去了边塞,是想要远离他、是真的不要他了……
他想起了黄昏时,在宫道上她同他说的话。
“一拍两散”那四个字,每每想起,都刺得他心疼不已。
***
北方还未被战乱殃及的时候,南宫府的院子中,有一颗杏树。
当时他带着一身新旧伤痕,浑身腌臜恶臭被带回了南宫家,那颗杏树开满了白色的小花,飘得满院都是。
他看到一个娇俏的女孩子,站在杏树的分支上,双手叉着腰哈哈大笑。
树下的丫鬟仆从神情各异,招着手哄她下来,生怕她摔着碰着。
女孩威胁道:“让我骑马,我就从树上下来。”
将他捡回来的那位大人,在他面前有十二分的架子,此时却低头哈腰,脸上笑得有些难看:“小祖宗,让你骑马,你先从树上下来。”
“我就知道,南宫叔叔肯定许我……”
女孩听到身后的声音,得意洋洋回头来看,却一眼瞧见了他,话音截然而止。
他天生乖戾孤僻,又刚死里逃生,眼中的狠意还未退却,女孩被娇生惯养了十多年,父母宠爱、仆从恭顺,忽地一瞬和他对视,吓得不轻,脚下也站得不稳了,连惊呼都没来得及,便从树上摔了下来。
院子里尖叫声一片,只有他箭步上前,稳稳接住了她。
他瘦骨嶙峋,手中的女孩却是软绵绵的。
她穿着颜色鲜艳的红衣,扎着两个圆圆的辫子,一双眼睛懵懂清澈,看着他微微呆住,似乎对这个脏兮兮的少年充满了好奇。
院中众人里,一位妇人见他靠得近,抬袖挡住了口鼻,蹙眉对人道:“快把她抱来,别让他弄脏了贵人衣裳。”
……
往事种种,南宫坞一直知道,她与他,天上地下、云泥之别。
·
黄沙漫天的地带,白日阳光充足,晚上也应该是星亮月明的。
今夜的天色分外不寻常,漆黑的夜色笼罩中,天与地的边界完全分不出来。
这是李芷月离开京城的第十六天,她和皇帝的圣旨一前一后才的晋城,消息还未传到最前线。
数日的奔波让将士们劳累不堪,南宫坞让人休整片刻后,再返回晋城。
副将赵千仞来了他的身旁,“带人闯入敌军本营,是我鲁莽了,得亏你料事如神,才没酿成大祸……话说,你提前埋伏在此是为何?”
历经四世,南宫坞战场上要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唯一令他不能确定的,是等回到晋城之后,又会收到她嫁给谁的消息。
前三世最后的记忆从他脑海中一一闪过,他闭上眼,轻轻吁出一口气。
他知道他与她不般配,所以不在乎她爱的人是不是他,只希望她过得幸福。
而她三世留养京城、三世遇人不淑。边关战事不定,他又无法回去……
他垂下头,没有多做解释,将喝剩的半壶水递给赵千仞。
赵千仞仰头将水饮尽,不依不饶道:“你说说呗,我也好多学学。”
南宫坞一向沉默少言,因此活泼过分了的话痨赵千仞有事没事总来惹他。
他举着火把凑近南宫坞,见他双眸失神,脸上就差写了“落寞”两个字儿了。
赵千仞笑着将水壶抛还给他,他居然没察觉到,被水壶砸了个正着。
“……”
南宫坞被砸了下,没什么反应,将水壶放稳后,仍旧是不说话。
赵千仞笑道:“在想什么呢?”
他在南宫坞旁边坐下,说:“上次陛下给我写了信,向我打听了几个青年男子的品行性格。”
南宫坞没理他,他仍自顾自说道:“你知不知道皇帝问这事儿做什么?我告诉你,他准备给芷月选夫婿了……”
“……”
赵千仞与李芷月相识有几年了,平日里称兄道弟的,私下说起来也没什么避讳:“你说,芷月会选个什么样的人?”
“……”南宫坞不知怎的,忽然站起,翻身骑在了马上。
赵千仞眉头跳了下,没将他的反常往自己的话语上想去,问道:“做什么去?”
南宫坞扯住缰绳,身下的骏马蓄势待发,他依旧不做任何解释解释,只叮嘱道:“此地靠近敌方本营,不宜久留,你赶紧催促将士们动身返回。我还有事,要先抓紧回晋城。”
“喂……?”
不顾赵千仞狐疑的眼神,南宫坞将相关事宜交代清楚后,便从部队中脱离了出来,只身一人快马加鞭,先回了晋城。
他回到晋城之时,已是晨光微熹了。
好几位将领早已在城门口等待,见只有他一人回来,神色皆不太好。
南宫坞从马上下来,先是报平安道:“活抓了敌将魏顺,我方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诸将脸色有所缓和,便有人问:“您怎么一个人先回来了?”
他不回答,反问:“京城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他没有察觉到,身后一位少女蹑手蹑脚地朝他靠近。
有人正要提醒,她伸出一根手指竖在了嘴前,示意嘘声。
于是,几位将军面面相觑,表情不是讪笑,就是十足的古怪。
南宫坞正要复问,眼前便黑了下来。
一双柔软、却有几道厚茧的手覆在了他的眼周。
李芷月毫无避讳地紧贴着他后背,掂起了脚尖,笑意盈盈靠在他耳边,玩笑道:“二十七,听声音,还认得出我么?”
南宫坞呼吸一滞。
她声音一如往日的张扬,又不自觉地带了些蛊惑。
一股痒意钻到了他心里,他身体僵硬住,一动也不敢动,唯独睫毛颤了两下,轻轻刮过了她的手心。
许久后,南宫坞才哑然唤出声:“……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