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予初醒来时,窗外屋檐上的水正向下掉,滴滴答,滴滴答。
破案了,原来梦里的动静是这个。
她翻了个身,想再睡会儿,忽觉不对,惊坐而起——最后那一瞥!梦里的那一瞥!
不对啊,白景何时向她投来过一瞥?她当时明明直接昏过去了!可那一瞥如此真实,连那点艳红都恍在眼前,就好像……就好像他从梦里一把抓住了她。
古怪,太古怪了!奚予初赶紧下床洗了把脸。
水盆里倒影的脸还是她自己的,眉眼柔和,透着一股不怎么出门的苍白。老岁官直接给她一比一打造了一具身体,十九年经验,用起来很顺手,五星好评。
“奚岁官,”有人敲门,“您起来了吗?今日是绶日,我来带您去卯殿正殿。”
“稍等一下!”她喊了一句。
没错,她如今是一名光荣的岁官,是中宫人了。
从她活过来已过了半个多月,她在中宫也待了十几天。这十几天来她恶补知识,不仅知晓了这个世界的许多设定,文言文水平也直线上升,真是可喜可贺。
这个邪祟遍地的世界里,皇权不兴,曜师屹立于九州之巅。天下曜师,归属于五宫:东南西北四宫,还有坐落于天重城的中宫。五宫又以中宫为尊,原因很简单——白景居于中宫。
她入了中宫,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过奚予初细细一想,觉得这是那个快变成树的老岁官布下的局。
这事儿还得从她刚活的那天说起,老岁官为了坐实自己“邪祟”的身份,抓了几个无辜人,中宫一番调查后,惊喜地发现他逮来的都是散落于民间未被发掘的岁官,大丰收啊!于是把他们全数收入麾下。她就是其中之一。
多么丝滑的过程!丝滑得环环相扣,要说背后没有那老岁官的手笔,她第一个不信。所以当大家都告诉她邪祟已死的时候,奚予初只是说了句:“好的。”
老岁官绝对还活着,别的不谈,他俩还有一笔交易未结呢。
奚予初洗好脸,穿上一身绣着流云纹的红袍,往怀里塞了本书,出门参加岁官的册封礼。
中宫为这些被救下的准岁官们办了一个册封礼,大家都颇为期待,因为岑月主会来。私下里还有小道消息传开了,说什么有人听到了风声,白景殿下好像也会来。
奚予初对此持怀疑态度。
疯子才懒得理这些繁文缛节呢,白景要是真来了,准不是什么好事。
门外正等着一位女侍,见她出来,笑道:“您昨晚睡得如何?安眠香有用吗?”
没用,梦更吓人了。
她刚来中宫的前几天一直断续地梦魇,梦见遮天蔽日的黑雾。说它们是噩梦吧,也算不上,黑雾里没有怪物,她也没受过伤,但就是太真实了,真实得不像个梦。
不过她没这么说:“有用的,昨晚睡得很好,谢谢你。”
名为赵令仪的女侍立刻高兴起来。她只有十三四岁,是个孩子,再加上奚予初没什么古代的尊卑观念,赵令仪很快就抛掉了中宫那些森严的破规矩,凑过来叽叽喳喳:“那就好!这个安眠香很好闻的,天晷殿下平日里点的都是这个,我和掌事姑姑磨了好久才借到一点呢……”
“天晷殿下也用这个?”——天晷(音同鬼)指的就是白景,是中宫的一贯称呼。
“是了,天晷殿下一向浅眠,大家都知道。”
难不成是因为用了白景同款好物,昨夜才会梦见他?没听说太阳的能力是顺着安眠香逮人啊?奚予初揉了揉额头,决定不去想了,太累了。
不多时,卯殿到了,其余的岁官都站在殿庭里,放眼一望,到处都是红彤彤的人影。
赵令仪鞠躬,留在台阶下,奚予初走了上去。
“你可算来了。”
一位少年冷声道。他的红色官袍板板正正,一丝褶皱都不见,走近了还能闻见一股幽香,不知道熏了多久:“再晚一点,册封礼都该结束了。”
奚予初很好脾气:“是是是,下次会早来的。”
崔小公子这才满意了些,面色缓和:“知道就好。跟我来吧,我找见你的名字了,你我都站在北边。”
崔小公子名为崔晏之,冀州崔家的高门公子,为人端方,品行高洁,冷如霜雪……就是有点过于一板一眼了,而且好为人妈。
他也是那天被老岁官抓走的人之一。崔公子醒来后,瞧见这群和他一同被“邪祟”祸害的可怜人,动了恻隐之心,主动叫随从帮他们联络家里人。问及奚予初时,她诚实地回答无父无母。从未接触过世间疾苦的小公子震惊地看了她半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从此承担起了妈妈的责任,又是为她置办衣物,又是领她一同入中宫,处处为她操心。
这也是奚予初在他面前假装听话的原因。崔小公子实在是个很好的人。
他俩一起站好了,崔小公子仍不忘嘱咐:“一会儿岑月主会为我们分发岁官的玉牌,在他面前莫要失礼,说谢时要加上‘月主大人’,你在这方面一向没规没矩,我可以不在意,但中宫不行。”
奚予初:“嗯嗯嗯。”
崔小公子道:“何况他对你有恩,你更该表示谢意。”
他指的是那一衣之恩。
那日她醒时身上盖着一件黑袍,上面用银线绣着月亮与流云,一摸就知道价值不菲。她问旁边中宫的天军将这是谁的,天军将答曰岑月主。被救出来时只有她身上湿了,外面寒凉,岑月主瞧见后,就把外袍留给了她。
事后,崔小公子多次感叹,说岑月主有君子之风。
奚予初不置可否。
和一眼就能看透的心如琉璃的崔晏之不同,奚予初从未见过岑月主,因此不会对他的品行下结论。他有没有君子之风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他的心思极其细腻,当时救出了如此多的人,又已入夜了,他居然还能注意到她头发是湿的,这观察力可怕至极。
她点点头:“记住了,我会守规矩,也会向他道谢的。”
崔妈妈放心地转回了头去。他刚一转身,奚予初就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书叫《玄怪记》。里面记载了九州的邪祟,已死的,未死的都有,好看程度不亚于《山海经》,她爱不释手。
书里主要记录了邪祟出没于何时何地,杀死了多少人,又被谁所降服。奚予初顺着目录找了找,在《扬州卷》里找到了那个名字:“太阴,岑行止”。
岑行止就是岑月主。月主是尊称,因为他是太阴,是月亮。
曜师的曜之一字,来源于七曜:太阳、太阴、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每个曜师都有唯一感应的星辰,可以借助它的曜力降妖除魔。排名越是靠前,力量越强,地位越高,人也越少。
她是红衣岁官,也就是岁星,在七曜里排中间,可在曜师中已经算上等实力了,因为大部分曜师都是辰官和镇官。就连发现了十几个岁官,中宫都高兴地连夜办了个册封礼,可以想象太白和太阴有多稀有。
据她了解,太阴一共有六人。
偌大的九州,只有六人。
岑行止就是其中之一。
《玄怪记·扬州卷》里记录了扬州城十三年前的一场邪祟之祸,白蜈鬼。之所以叫它“白蜈鬼”,是因为一寺的女尸被发现时,躯体相融,四肢向着不同方向伸展,远远看去,恍若一条条苍白的蜈蚣。
书里记载,岑行止一人斩杀了白蜈鬼,年仅十二。
奚予初很怀疑此卷的作者是亲历者,因为他寥寥几笔,将场面写得生动无比——
清晨,东宫曜师赶到时,那邪祟已死了。它的尸体陷于巨坑之中,被压成一滩血淋淋的红浆糊。岑行止坐在铺满了雪的台阶上,望见他们,只说了一句:“烧之。”
奚予初逐字逐字去读,头一回觉得书里的故事如此真实,几乎可以构想出那一年扬州的冬雪以及雪夜中杀鬼的少年。天亮了,鬼死了,他独自走过一具又一具冷得结了青霜的尸体,拂了拂台阶上的雪,沉默地坐下。
并非她故意抒情,而是和前文相比,此处的白描格外有氛围。她看乐了,不仅怀疑作者是亲历者,还怀疑他一初见就被岑行止迷住了,连下笔都变得婉转悠长,就差为他题一句诗,上书什么:“行止十二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手里的书被猛然抽走,露出了崔小公子怒气冲冲的脸:“奚予初!你说了会守规矩的!”
奚予初立即道歉:“对不起!我错了!”
崔小公子瞪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因为来人了。
高台上走来了一群人,领头的人一袭黑衣,太阴着黑衣,想必就是岑行止。
奚予初刚读完他十二岁时的故事,好奇得不行,探头去看,就这一眼,让她明白了为何《扬州卷》的作者要写那一段白描……因为岑行止就是一段白描。
他是一块玉,一层云,一颗被山雪覆盖的松树。
她一直盯着他看,连旁边的天军将在读些什么都没听。十三年前的扬州夜雪有了画面,她能听见他在台阶上坐下的沙沙轻响。是该题词的,没错,“行止二十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崔小公子最先回神,咳嗽了一下,压低声音:“到我了,你跟在我后头,莫要乱跑。”
奚予初也回神:“哦哦哦。”
他们一齐走到高台下,近距离看,岑行止更美了。很难描述他的美究竟从何而来,也许是他的皮肤,冷白而细,也许是他的眉眼,淡似远山,寒如秋月。
天军将喊了崔晏之,崔小公子缓步而上,端正地朝岑行止行礼,和他说了什么,下去了。
天军将喊了她的名字,奚予初两步就上了高台,余光瞥见崔小公子的表情崩裂开来。
她忍住笑,在岑行止面前站定。一袭黑衣的青年垂下双眸,照着名簿念了她的名字,又递给她一块玉牌。奚予初接过,向他道谢:“谢过月主大人,还有那天的衣服。”
岑行止的睫毛轻轻一动。
他抬起眼,瞧了过来,似春水似幽雾,却让奚予初有种微妙的感觉……仿佛他之前并未看见她,如今才算是看见她了。
“是你,”他温声问,“后来可好?可曾受了风寒?”
奚予初摇头:“没有风寒,我很好。”
他微微地笑:“那便好。毕竟我和怀安曾是多年旧友了。”
奚予初一开始并未反应过来。
大约三秒后,她睁大双眼,惊讶地看了过去——岑行止仍在笑,在看着她,他扬了扬手,示意一旁的天军将带她下台。
此时崔晏之已在台下等得焦急,她刚一落地,他就冲过来低声斥道:“你看看你!方才像什么样子——”
才说了一截,他怔住了:“你怎么了?怎么魂不守舍的?”
奚予初在发愣。
她的脑子乱极了,满满都是岑行止的最后一句。他说得轻巧,话语却有千钧之重,砸得她头晕目眩,一时间都听不见崔小公子的问话,半晌才回道:“……我没事。”
不,不是没事。她抬起头,看向台上的黑衣青年。他眉眼含笑,不动声色,让人无法看透。
「毕竟我和怀安曾是多年旧友了。」岑行止如此说着。
然而,“怀安”,正是老岁官的名字。
破案了,原来梦里的动静是这个。
她翻了个身,想再睡会儿,忽觉不对,惊坐而起——最后那一瞥!梦里的那一瞥!
不对啊,白景何时向她投来过一瞥?她当时明明直接昏过去了!可那一瞥如此真实,连那点艳红都恍在眼前,就好像……就好像他从梦里一把抓住了她。
古怪,太古怪了!奚予初赶紧下床洗了把脸。
水盆里倒影的脸还是她自己的,眉眼柔和,透着一股不怎么出门的苍白。老岁官直接给她一比一打造了一具身体,十九年经验,用起来很顺手,五星好评。
“奚岁官,”有人敲门,“您起来了吗?今日是绶日,我来带您去卯殿正殿。”
“稍等一下!”她喊了一句。
没错,她如今是一名光荣的岁官,是中宫人了。
从她活过来已过了半个多月,她在中宫也待了十几天。这十几天来她恶补知识,不仅知晓了这个世界的许多设定,文言文水平也直线上升,真是可喜可贺。
这个邪祟遍地的世界里,皇权不兴,曜师屹立于九州之巅。天下曜师,归属于五宫:东南西北四宫,还有坐落于天重城的中宫。五宫又以中宫为尊,原因很简单——白景居于中宫。
她入了中宫,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过奚予初细细一想,觉得这是那个快变成树的老岁官布下的局。
这事儿还得从她刚活的那天说起,老岁官为了坐实自己“邪祟”的身份,抓了几个无辜人,中宫一番调查后,惊喜地发现他逮来的都是散落于民间未被发掘的岁官,大丰收啊!于是把他们全数收入麾下。她就是其中之一。
多么丝滑的过程!丝滑得环环相扣,要说背后没有那老岁官的手笔,她第一个不信。所以当大家都告诉她邪祟已死的时候,奚予初只是说了句:“好的。”
老岁官绝对还活着,别的不谈,他俩还有一笔交易未结呢。
奚予初洗好脸,穿上一身绣着流云纹的红袍,往怀里塞了本书,出门参加岁官的册封礼。
中宫为这些被救下的准岁官们办了一个册封礼,大家都颇为期待,因为岑月主会来。私下里还有小道消息传开了,说什么有人听到了风声,白景殿下好像也会来。
奚予初对此持怀疑态度。
疯子才懒得理这些繁文缛节呢,白景要是真来了,准不是什么好事。
门外正等着一位女侍,见她出来,笑道:“您昨晚睡得如何?安眠香有用吗?”
没用,梦更吓人了。
她刚来中宫的前几天一直断续地梦魇,梦见遮天蔽日的黑雾。说它们是噩梦吧,也算不上,黑雾里没有怪物,她也没受过伤,但就是太真实了,真实得不像个梦。
不过她没这么说:“有用的,昨晚睡得很好,谢谢你。”
名为赵令仪的女侍立刻高兴起来。她只有十三四岁,是个孩子,再加上奚予初没什么古代的尊卑观念,赵令仪很快就抛掉了中宫那些森严的破规矩,凑过来叽叽喳喳:“那就好!这个安眠香很好闻的,天晷殿下平日里点的都是这个,我和掌事姑姑磨了好久才借到一点呢……”
“天晷殿下也用这个?”——天晷(音同鬼)指的就是白景,是中宫的一贯称呼。
“是了,天晷殿下一向浅眠,大家都知道。”
难不成是因为用了白景同款好物,昨夜才会梦见他?没听说太阳的能力是顺着安眠香逮人啊?奚予初揉了揉额头,决定不去想了,太累了。
不多时,卯殿到了,其余的岁官都站在殿庭里,放眼一望,到处都是红彤彤的人影。
赵令仪鞠躬,留在台阶下,奚予初走了上去。
“你可算来了。”
一位少年冷声道。他的红色官袍板板正正,一丝褶皱都不见,走近了还能闻见一股幽香,不知道熏了多久:“再晚一点,册封礼都该结束了。”
奚予初很好脾气:“是是是,下次会早来的。”
崔小公子这才满意了些,面色缓和:“知道就好。跟我来吧,我找见你的名字了,你我都站在北边。”
崔小公子名为崔晏之,冀州崔家的高门公子,为人端方,品行高洁,冷如霜雪……就是有点过于一板一眼了,而且好为人妈。
他也是那天被老岁官抓走的人之一。崔公子醒来后,瞧见这群和他一同被“邪祟”祸害的可怜人,动了恻隐之心,主动叫随从帮他们联络家里人。问及奚予初时,她诚实地回答无父无母。从未接触过世间疾苦的小公子震惊地看了她半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从此承担起了妈妈的责任,又是为她置办衣物,又是领她一同入中宫,处处为她操心。
这也是奚予初在他面前假装听话的原因。崔小公子实在是个很好的人。
他俩一起站好了,崔小公子仍不忘嘱咐:“一会儿岑月主会为我们分发岁官的玉牌,在他面前莫要失礼,说谢时要加上‘月主大人’,你在这方面一向没规没矩,我可以不在意,但中宫不行。”
奚予初:“嗯嗯嗯。”
崔小公子道:“何况他对你有恩,你更该表示谢意。”
他指的是那一衣之恩。
那日她醒时身上盖着一件黑袍,上面用银线绣着月亮与流云,一摸就知道价值不菲。她问旁边中宫的天军将这是谁的,天军将答曰岑月主。被救出来时只有她身上湿了,外面寒凉,岑月主瞧见后,就把外袍留给了她。
事后,崔小公子多次感叹,说岑月主有君子之风。
奚予初不置可否。
和一眼就能看透的心如琉璃的崔晏之不同,奚予初从未见过岑月主,因此不会对他的品行下结论。他有没有君子之风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他的心思极其细腻,当时救出了如此多的人,又已入夜了,他居然还能注意到她头发是湿的,这观察力可怕至极。
她点点头:“记住了,我会守规矩,也会向他道谢的。”
崔妈妈放心地转回了头去。他刚一转身,奚予初就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书叫《玄怪记》。里面记载了九州的邪祟,已死的,未死的都有,好看程度不亚于《山海经》,她爱不释手。
书里主要记录了邪祟出没于何时何地,杀死了多少人,又被谁所降服。奚予初顺着目录找了找,在《扬州卷》里找到了那个名字:“太阴,岑行止”。
岑行止就是岑月主。月主是尊称,因为他是太阴,是月亮。
曜师的曜之一字,来源于七曜:太阳、太阴、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每个曜师都有唯一感应的星辰,可以借助它的曜力降妖除魔。排名越是靠前,力量越强,地位越高,人也越少。
她是红衣岁官,也就是岁星,在七曜里排中间,可在曜师中已经算上等实力了,因为大部分曜师都是辰官和镇官。就连发现了十几个岁官,中宫都高兴地连夜办了个册封礼,可以想象太白和太阴有多稀有。
据她了解,太阴一共有六人。
偌大的九州,只有六人。
岑行止就是其中之一。
《玄怪记·扬州卷》里记录了扬州城十三年前的一场邪祟之祸,白蜈鬼。之所以叫它“白蜈鬼”,是因为一寺的女尸被发现时,躯体相融,四肢向着不同方向伸展,远远看去,恍若一条条苍白的蜈蚣。
书里记载,岑行止一人斩杀了白蜈鬼,年仅十二。
奚予初很怀疑此卷的作者是亲历者,因为他寥寥几笔,将场面写得生动无比——
清晨,东宫曜师赶到时,那邪祟已死了。它的尸体陷于巨坑之中,被压成一滩血淋淋的红浆糊。岑行止坐在铺满了雪的台阶上,望见他们,只说了一句:“烧之。”
奚予初逐字逐字去读,头一回觉得书里的故事如此真实,几乎可以构想出那一年扬州的冬雪以及雪夜中杀鬼的少年。天亮了,鬼死了,他独自走过一具又一具冷得结了青霜的尸体,拂了拂台阶上的雪,沉默地坐下。
并非她故意抒情,而是和前文相比,此处的白描格外有氛围。她看乐了,不仅怀疑作者是亲历者,还怀疑他一初见就被岑行止迷住了,连下笔都变得婉转悠长,就差为他题一句诗,上书什么:“行止十二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手里的书被猛然抽走,露出了崔小公子怒气冲冲的脸:“奚予初!你说了会守规矩的!”
奚予初立即道歉:“对不起!我错了!”
崔小公子瞪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因为来人了。
高台上走来了一群人,领头的人一袭黑衣,太阴着黑衣,想必就是岑行止。
奚予初刚读完他十二岁时的故事,好奇得不行,探头去看,就这一眼,让她明白了为何《扬州卷》的作者要写那一段白描……因为岑行止就是一段白描。
他是一块玉,一层云,一颗被山雪覆盖的松树。
她一直盯着他看,连旁边的天军将在读些什么都没听。十三年前的扬州夜雪有了画面,她能听见他在台阶上坐下的沙沙轻响。是该题词的,没错,“行止二十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崔小公子最先回神,咳嗽了一下,压低声音:“到我了,你跟在我后头,莫要乱跑。”
奚予初也回神:“哦哦哦。”
他们一齐走到高台下,近距离看,岑行止更美了。很难描述他的美究竟从何而来,也许是他的皮肤,冷白而细,也许是他的眉眼,淡似远山,寒如秋月。
天军将喊了崔晏之,崔小公子缓步而上,端正地朝岑行止行礼,和他说了什么,下去了。
天军将喊了她的名字,奚予初两步就上了高台,余光瞥见崔小公子的表情崩裂开来。
她忍住笑,在岑行止面前站定。一袭黑衣的青年垂下双眸,照着名簿念了她的名字,又递给她一块玉牌。奚予初接过,向他道谢:“谢过月主大人,还有那天的衣服。”
岑行止的睫毛轻轻一动。
他抬起眼,瞧了过来,似春水似幽雾,却让奚予初有种微妙的感觉……仿佛他之前并未看见她,如今才算是看见她了。
“是你,”他温声问,“后来可好?可曾受了风寒?”
奚予初摇头:“没有风寒,我很好。”
他微微地笑:“那便好。毕竟我和怀安曾是多年旧友了。”
奚予初一开始并未反应过来。
大约三秒后,她睁大双眼,惊讶地看了过去——岑行止仍在笑,在看着她,他扬了扬手,示意一旁的天军将带她下台。
此时崔晏之已在台下等得焦急,她刚一落地,他就冲过来低声斥道:“你看看你!方才像什么样子——”
才说了一截,他怔住了:“你怎么了?怎么魂不守舍的?”
奚予初在发愣。
她的脑子乱极了,满满都是岑行止的最后一句。他说得轻巧,话语却有千钧之重,砸得她头晕目眩,一时间都听不见崔小公子的问话,半晌才回道:“……我没事。”
不,不是没事。她抬起头,看向台上的黑衣青年。他眉眼含笑,不动声色,让人无法看透。
「毕竟我和怀安曾是多年旧友了。」岑行止如此说着。
然而,“怀安”,正是老岁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