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皇后娘娘说了,只让您一人进去。”皇后身边的大宫女当归这么说着,垂首伸手作请。
燕于飞对跟着的立冬点点头,只身一人踏进了坤宁宫。
她来时还飘着小雪,走了一路身上凉得厉害。当归在前提着灯笼引路,整个坤宁宫里只有主殿亮着,她一面走在黑黢黢的路上,一面心里想着皇后宣召她来所为何事。
大殿下于前日落水,是被身边人推下荷塘的,人是救了上来,可如今到底怎么样了,却是阖宫上下都无人知晓,燕于飞自知还受皇帝疑心,但想来想去,也觉得大殿下落水的事情应该扯不到她身上来,她那日一整天都没出自己的怡然馆,一直在与宫人打牌消磨时间。
她想着,宫女当归已经替她打开门帘。
殿里等着她的不是皇后,而是皇帝魏恒。燕于飞心下一紧,在殿中伏地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坐在上首的皇帝问,“朕记得先前你说过,你在山上给朕服下的药丸是用于退热?”
燕于飞顿时明白过来皇帝借着皇后的名义召她来是做什么了。她那时随身携带的登山包也随之被放到她面前。
“回陛下,是退热所用。”她虽然已经猜出来皇帝的目的,但这个口不能她主动提,因为皇帝还在因为这药丸的事情疑她,若她太过主动,太过聪明了,恐让皇帝疑虑更甚。
皇帝果然接着便问,“永儿发了热,此药可能医治?”
永儿便是大殿下,难道这两天他一直都在发烧吗?太医没有办法退烧?
燕于飞在短暂的沉默过后道,“能治。”
皇帝又问,“药到病除?”
“……臣妾不能保证一定药到病除。”
皇帝搭在椅子上的手轻轻敲了两下,示意身侧站着的司礼监掌印卫钧,他领命,着人上去将燕于飞拖出殿外。
“……陛下!您这是?”燕于飞被拖到外头的雪地里丢下,皇帝也跟着出来了,站在阶上一言不发地看着她。
太监们提来冰水,没等燕于飞反应过来就先泼了她一身,她被冰得懵了,脑子突突直跳。见她想躲开,卫钧又让人摁住了她,让余下那几桶冰水一桶不落地慢慢浇完。
燕于飞浑身湿透,冻得岣嵝着身子不停发抖。
“看着她。”
“是。”
雪还在絮絮地下着,燕于飞开始还能呼出白气,渐渐地似乎连呼吸都要与冰雪融为一体了,她跪在雪地里咬牙缓过来几桶冰水的刺激,便只剩下湿冷的寒意,慢慢侵人筋骨,生出冰冷的顿痛来。
皇帝竟这般疑她,这般防她。
燕于飞痛苦地想着,可她又能怎么办呢?她面对的是站在这个时代制高点的封建帝王,她还是太天真了。
不知过了多久,她冻得意识都有些模糊了,有人从殿里匆匆过来将她从雪地里扶了起来,又摸了摸她的额头,转头向出来的皇帝恳求道,“陛下,再这么跪下去就要出人命了。”
“带进来吧。”
殿里暖和一些,皇后心疼地叫人给她搬去炭盆,又递来热茶,给她披上氅衣,皇帝在主位上闭目养神,等着时间。燕于飞在缓过来劲儿后头就开始昏沉,呼吸灼热,身子一阵一阵儿地发冷。她清楚自己被皇帝硬生生冻发烧了。
狗皇帝,畜生。
有太医上前为她把脉看诊,而后向皇帝点了点头。
皇帝道,“配药吧。永儿喝一副,你喝一副。永儿无碍,你也无碍。”
燕于飞将自己的登山包拿到怀里,拉开拉链。
她找出自己带的一些应急药,治感冒的、治发烧的、防蚊虫叮咬的、还有一些治跌打损伤的。灯烛本就不够亮堂,她又有点头重脚轻,头晕目眩,她拿出药瓶凑到眼前仔细看着说明,皇后见状示意宫人给她挪过去盏灯台。
燕于飞看了半天,又拿起另外一盒药看起来,半响沙哑着问,“殿下几岁了?”
皇后连忙道,“虚岁八岁了。”
燕于飞点点头,“殿下还小,没过十二岁,药丸只能吃成人一半的量。”
皇后不太懂这些,看向皇帝,皇帝身侧的太医道,“确实有这个说法,臣等行医之时,给孩子们写药方时亦会如此斟酌用药。”
皇帝道,“配药。”
燕于飞将药丸和冲剂捧于手心,朝皇帝道,“药丸一次一粒,冲剂一次一包,一日三次,膳后服药。”
两日后。
大殿下的烧退了,人也醒了。
燕于飞的病还没好,她冻伤了身,高烧退后还在一直低烧,整日头都昏昏沉沉的,浑身乏力,提不起来一点精神。
皇帝已经换了大殿下所用的药,也换了她正在吃的药。
不过大抵两人吃的药仍是差不多。
燕于飞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放她回自己的怡然馆,她已经被关在坤宁宫的偏殿里两天了。
到了下午,卫钧从外打开房门,请她出门。
燕于飞走出房门,入目便是两个宫人被堵了嘴捆在刑凳上,她想后退,却撞到身后的房门。
“行刑。”皇帝下了令。
廷杖重重打在人身上,像打沙包那样闷重不留余地,透着一种漠然的冷酷。血很快就流了满地,那挣扎着的不是人,而是摊烂肉、烂泥。
皇帝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这便是当日谋害永儿之人的下场,燕于飞,你可看清楚了?”
燕于飞像是听见了,又像是没听见,她紧紧靠着房门,整个人都绷成了条线那样,仿佛下一瞬就要断裂崩溃。
两条活生生的人命,几杖之间沦为看不出轮廓的肉泥,司礼监的太监们行刑快,收拾残局也快,很快连血也清洗干净了。然而燕于飞眼前那一摊血红却像是怎么都挥之不去,她终于崩溃地弓起了身,弯下腰张着口,却仍呼吸不上来一样,她喉咙里发出痛苦地呜咽声,胃像是被搅烂了一样在抽搐在翻滚。
她跪倒在地上不住地干呕。
皇帝冷冷看她片刻,转身离开了。
燕于飞终于得以离开坤宁宫,当夜,又起高热。
她的宫女立冬和白露慌忙去找太医医治,药好不容易灌了下去,她又全部吐了出来。
她在半梦半醒间小声地哭泣,在被褥里缩成一团瑟瑟发抖,眼前都是光怪陆离的幻影,无一不是鲜血淋漓的,充满恶意的,她觉得很冷,太冷了。
她觉得自己还在冰天雪地没有出来。
她不想死,她只是想活下去,可是为什么这么难呢?
她从来到这个世界起没有害过谁,也没有做过错事,为什么她要遭受这些?为什么要这样对她?
她太害怕了,她不想待在这里,她想回家。
家?
燕于飞恍恍惚惚地想着。
她已经从山上掉下来摔死了啊。
回不去了。
她又失声痛哭起来。
她回不去了。
皇后一脸愁容地坐在床边,看见昏迷中的燕于飞小声呜咽起来,眼泪流了满面,她烧得神志不清,又几乎灌不进去药,肉眼可见的虚弱。
皇后又心疼又愧疚地拿着帕子去擦她的眼泪。
“好好照看她,药喝不下去便多熬几碗,能喂进去一点是一点,她……”皇后话音一顿,皇帝对燕贵人救了永儿的事情下了封口令,她也不能随意提及,她叹了口气道,“她到底是陛下的恩人啊……”
“好好看治,仔细调理着,莫惜好药,都给她用着,一定要医治好她。”
“是。”
三个月后,明德殿书房。
“臣听闻,此次大选关州忠勇侯的嫡长女也参选了?不知陛下对此是何打算?”
这几日忙于选秀,政事一直都是裕亲王在看着,这会儿皇帝刚从选秀中脱身,裕亲王简单与他说了今日的朝事,见时候还早,便与皇帝煮茶闲聊。
皇帝坐在书案后支着头闭目养神,“老忠勇侯战死,世子既是独子又无法上战场杀敌,侯府如此式微,身为嫡长女想入宫给侯府寻个倚仗和退路,倒也情有可原。”
裕亲王问,“那这便是纳进宫了?”
皇帝应了一声,“老忠勇侯于朕有知遇之恩,朕该多关照着些侯府的。”
裕亲王碾着茶饼问,“宫中已有赵妃,其兄长还是也在关州领兵的赵小将军……若是再纳一位出身将门的嫔妃……”
皇帝正想说什么,却忽然觉得浑身一坠,像是如梦初醒般骤然睁开眼睛,他从椅上坐直身,有些茫然地蹙了蹙眉,抬手摸了摸自个儿的脖子。
干燥的,没有血。
身上那股日夜厮杀几近透支的疲惫也如潮水般褪去,耳边的风声锐鸣也渐渐远去,皇帝怔怔地坐在那儿,有种恍如隔世的晕眩。
久不闻皇帝出声,裕亲王疑惑抬头,见皇帝摸着自己脖子发呆,“陛下?”
皇帝像是回过神一样抬眼看他。
他皇兄还在活着,他又看向一旁,卫钧也在,也还活着。
“陛下,您怎么了?”
皇帝沉默了一瞬,抬手按住额头挡住了神情,“皇兄方才说什么?朕有点困了,没听清。”
裕亲王见他面有疲惫,便又简单重复一遍,末了,又说,“陛下既然累了,不如先回寝殿歇……”
皇帝打断他的话,像是根本没有听见他方才都说了什么一样的问,“皇兄,现在是……是什么时候?”
裕亲王狐疑地瞧他几眼,“未时末了,陛下。”
皇帝抹了把脸道,“那还早,朕去睡会吧,太累了。”
裕亲王道,“那臣便告退了。”
书房里只剩下了卫钧一人,他上前道,“陛下,奴婢……”
皇帝抬手打断他的话,“现在是何年何月?”
卫钧也愣了下,如实告知,“回陛下,如今是盛平元年,四月二十七。”
盛平元年。
皇帝恍惚地想,原来是他登基的头一年。
他竟回来了。
燕于飞对跟着的立冬点点头,只身一人踏进了坤宁宫。
她来时还飘着小雪,走了一路身上凉得厉害。当归在前提着灯笼引路,整个坤宁宫里只有主殿亮着,她一面走在黑黢黢的路上,一面心里想着皇后宣召她来所为何事。
大殿下于前日落水,是被身边人推下荷塘的,人是救了上来,可如今到底怎么样了,却是阖宫上下都无人知晓,燕于飞自知还受皇帝疑心,但想来想去,也觉得大殿下落水的事情应该扯不到她身上来,她那日一整天都没出自己的怡然馆,一直在与宫人打牌消磨时间。
她想着,宫女当归已经替她打开门帘。
殿里等着她的不是皇后,而是皇帝魏恒。燕于飞心下一紧,在殿中伏地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坐在上首的皇帝问,“朕记得先前你说过,你在山上给朕服下的药丸是用于退热?”
燕于飞顿时明白过来皇帝借着皇后的名义召她来是做什么了。她那时随身携带的登山包也随之被放到她面前。
“回陛下,是退热所用。”她虽然已经猜出来皇帝的目的,但这个口不能她主动提,因为皇帝还在因为这药丸的事情疑她,若她太过主动,太过聪明了,恐让皇帝疑虑更甚。
皇帝果然接着便问,“永儿发了热,此药可能医治?”
永儿便是大殿下,难道这两天他一直都在发烧吗?太医没有办法退烧?
燕于飞在短暂的沉默过后道,“能治。”
皇帝又问,“药到病除?”
“……臣妾不能保证一定药到病除。”
皇帝搭在椅子上的手轻轻敲了两下,示意身侧站着的司礼监掌印卫钧,他领命,着人上去将燕于飞拖出殿外。
“……陛下!您这是?”燕于飞被拖到外头的雪地里丢下,皇帝也跟着出来了,站在阶上一言不发地看着她。
太监们提来冰水,没等燕于飞反应过来就先泼了她一身,她被冰得懵了,脑子突突直跳。见她想躲开,卫钧又让人摁住了她,让余下那几桶冰水一桶不落地慢慢浇完。
燕于飞浑身湿透,冻得岣嵝着身子不停发抖。
“看着她。”
“是。”
雪还在絮絮地下着,燕于飞开始还能呼出白气,渐渐地似乎连呼吸都要与冰雪融为一体了,她跪在雪地里咬牙缓过来几桶冰水的刺激,便只剩下湿冷的寒意,慢慢侵人筋骨,生出冰冷的顿痛来。
皇帝竟这般疑她,这般防她。
燕于飞痛苦地想着,可她又能怎么办呢?她面对的是站在这个时代制高点的封建帝王,她还是太天真了。
不知过了多久,她冻得意识都有些模糊了,有人从殿里匆匆过来将她从雪地里扶了起来,又摸了摸她的额头,转头向出来的皇帝恳求道,“陛下,再这么跪下去就要出人命了。”
“带进来吧。”
殿里暖和一些,皇后心疼地叫人给她搬去炭盆,又递来热茶,给她披上氅衣,皇帝在主位上闭目养神,等着时间。燕于飞在缓过来劲儿后头就开始昏沉,呼吸灼热,身子一阵一阵儿地发冷。她清楚自己被皇帝硬生生冻发烧了。
狗皇帝,畜生。
有太医上前为她把脉看诊,而后向皇帝点了点头。
皇帝道,“配药吧。永儿喝一副,你喝一副。永儿无碍,你也无碍。”
燕于飞将自己的登山包拿到怀里,拉开拉链。
她找出自己带的一些应急药,治感冒的、治发烧的、防蚊虫叮咬的、还有一些治跌打损伤的。灯烛本就不够亮堂,她又有点头重脚轻,头晕目眩,她拿出药瓶凑到眼前仔细看着说明,皇后见状示意宫人给她挪过去盏灯台。
燕于飞看了半天,又拿起另外一盒药看起来,半响沙哑着问,“殿下几岁了?”
皇后连忙道,“虚岁八岁了。”
燕于飞点点头,“殿下还小,没过十二岁,药丸只能吃成人一半的量。”
皇后不太懂这些,看向皇帝,皇帝身侧的太医道,“确实有这个说法,臣等行医之时,给孩子们写药方时亦会如此斟酌用药。”
皇帝道,“配药。”
燕于飞将药丸和冲剂捧于手心,朝皇帝道,“药丸一次一粒,冲剂一次一包,一日三次,膳后服药。”
两日后。
大殿下的烧退了,人也醒了。
燕于飞的病还没好,她冻伤了身,高烧退后还在一直低烧,整日头都昏昏沉沉的,浑身乏力,提不起来一点精神。
皇帝已经换了大殿下所用的药,也换了她正在吃的药。
不过大抵两人吃的药仍是差不多。
燕于飞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放她回自己的怡然馆,她已经被关在坤宁宫的偏殿里两天了。
到了下午,卫钧从外打开房门,请她出门。
燕于飞走出房门,入目便是两个宫人被堵了嘴捆在刑凳上,她想后退,却撞到身后的房门。
“行刑。”皇帝下了令。
廷杖重重打在人身上,像打沙包那样闷重不留余地,透着一种漠然的冷酷。血很快就流了满地,那挣扎着的不是人,而是摊烂肉、烂泥。
皇帝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这便是当日谋害永儿之人的下场,燕于飞,你可看清楚了?”
燕于飞像是听见了,又像是没听见,她紧紧靠着房门,整个人都绷成了条线那样,仿佛下一瞬就要断裂崩溃。
两条活生生的人命,几杖之间沦为看不出轮廓的肉泥,司礼监的太监们行刑快,收拾残局也快,很快连血也清洗干净了。然而燕于飞眼前那一摊血红却像是怎么都挥之不去,她终于崩溃地弓起了身,弯下腰张着口,却仍呼吸不上来一样,她喉咙里发出痛苦地呜咽声,胃像是被搅烂了一样在抽搐在翻滚。
她跪倒在地上不住地干呕。
皇帝冷冷看她片刻,转身离开了。
燕于飞终于得以离开坤宁宫,当夜,又起高热。
她的宫女立冬和白露慌忙去找太医医治,药好不容易灌了下去,她又全部吐了出来。
她在半梦半醒间小声地哭泣,在被褥里缩成一团瑟瑟发抖,眼前都是光怪陆离的幻影,无一不是鲜血淋漓的,充满恶意的,她觉得很冷,太冷了。
她觉得自己还在冰天雪地没有出来。
她不想死,她只是想活下去,可是为什么这么难呢?
她从来到这个世界起没有害过谁,也没有做过错事,为什么她要遭受这些?为什么要这样对她?
她太害怕了,她不想待在这里,她想回家。
家?
燕于飞恍恍惚惚地想着。
她已经从山上掉下来摔死了啊。
回不去了。
她又失声痛哭起来。
她回不去了。
皇后一脸愁容地坐在床边,看见昏迷中的燕于飞小声呜咽起来,眼泪流了满面,她烧得神志不清,又几乎灌不进去药,肉眼可见的虚弱。
皇后又心疼又愧疚地拿着帕子去擦她的眼泪。
“好好照看她,药喝不下去便多熬几碗,能喂进去一点是一点,她……”皇后话音一顿,皇帝对燕贵人救了永儿的事情下了封口令,她也不能随意提及,她叹了口气道,“她到底是陛下的恩人啊……”
“好好看治,仔细调理着,莫惜好药,都给她用着,一定要医治好她。”
“是。”
三个月后,明德殿书房。
“臣听闻,此次大选关州忠勇侯的嫡长女也参选了?不知陛下对此是何打算?”
这几日忙于选秀,政事一直都是裕亲王在看着,这会儿皇帝刚从选秀中脱身,裕亲王简单与他说了今日的朝事,见时候还早,便与皇帝煮茶闲聊。
皇帝坐在书案后支着头闭目养神,“老忠勇侯战死,世子既是独子又无法上战场杀敌,侯府如此式微,身为嫡长女想入宫给侯府寻个倚仗和退路,倒也情有可原。”
裕亲王问,“那这便是纳进宫了?”
皇帝应了一声,“老忠勇侯于朕有知遇之恩,朕该多关照着些侯府的。”
裕亲王碾着茶饼问,“宫中已有赵妃,其兄长还是也在关州领兵的赵小将军……若是再纳一位出身将门的嫔妃……”
皇帝正想说什么,却忽然觉得浑身一坠,像是如梦初醒般骤然睁开眼睛,他从椅上坐直身,有些茫然地蹙了蹙眉,抬手摸了摸自个儿的脖子。
干燥的,没有血。
身上那股日夜厮杀几近透支的疲惫也如潮水般褪去,耳边的风声锐鸣也渐渐远去,皇帝怔怔地坐在那儿,有种恍如隔世的晕眩。
久不闻皇帝出声,裕亲王疑惑抬头,见皇帝摸着自己脖子发呆,“陛下?”
皇帝像是回过神一样抬眼看他。
他皇兄还在活着,他又看向一旁,卫钧也在,也还活着。
“陛下,您怎么了?”
皇帝沉默了一瞬,抬手按住额头挡住了神情,“皇兄方才说什么?朕有点困了,没听清。”
裕亲王见他面有疲惫,便又简单重复一遍,末了,又说,“陛下既然累了,不如先回寝殿歇……”
皇帝打断他的话,像是根本没有听见他方才都说了什么一样的问,“皇兄,现在是……是什么时候?”
裕亲王狐疑地瞧他几眼,“未时末了,陛下。”
皇帝抹了把脸道,“那还早,朕去睡会吧,太累了。”
裕亲王道,“那臣便告退了。”
书房里只剩下了卫钧一人,他上前道,“陛下,奴婢……”
皇帝抬手打断他的话,“现在是何年何月?”
卫钧也愣了下,如实告知,“回陛下,如今是盛平元年,四月二十七。”
盛平元年。
皇帝恍惚地想,原来是他登基的头一年。
他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