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宫是六宫之中最为清幽的去处,其中怡然馆临水倚竹,更是清净怡人。
燕贵人这边伺候的宫人名额是没满的,当初指派来的只有两个宫女,按例是该至少有两个宫女两个太监来伺候。人少了,这伺候得就不怎么周全,卫钧来时院子大门敞开着,院内的小路上也满是竹叶,瞧着怪寂寥的。
燕贵人就躺在竹榻上睡着了,晒着太阳,身上压着本书。
屋里有宫女慌忙迎了出来,战战兢兢地行礼,“见过掌印!”
两个宫女连忙去叫人。
燕于飞迷迷糊糊地被晃醒,揉着眼睛问怎么了。
“掌印!主子,陛下身边的卫公公来了!”
燕于飞回过头,与卫钧对上视线,她登时清醒了,慌忙起身
露出一个笑来,“卫、卫掌印?有失远迎,不知掌印来所为何事?”
卫钧微微点头算是礼数,他向来不喜寒暄,对于不得陛下青眼的人更是话少,这燕贵人若不是去岁在陛下危难之际救了一把,也没这机会一跃成为嫔妃吃香喝辣,不过陛下选择纳了她的缘故还是怀疑和提防居多,这不半年多了,才是头次召幸。
“燕贵人安,陛下召您今夜侍寝。”他略微停顿,瞧见燕贵人听见这话后脸色唰地变得苍白,笑不出来了。
“啊?不是,不是才刚刚选秀……”
他垂下眼打断她的话,“贵人您现在就可以准备了,陛下今日无事,等着与您一道用膳呢。”
说完他就束手侯在一侧。冷眼瞧着她手足无措地被高兴的宫女拉回屋里梳妆打扮,再出来时她换了衣裳重新梳了发髻,就是这脸色怎么瞧都很是难看。
宫女扶着她坐上小轿,一路去往乾清宫。
她到时晚膳已经摆好,皇帝勤政,这个时候也是坐在桌旁看折子。卫钧将人带到,对皇帝说,“陛下,燕贵人来了。”
皇帝放下奏折,视线落到她身上。
“臣妾给陛下请安。”
“不必多礼,起来吧。”
“谢陛下。”
皇帝看见她交叠着的双手握得很紧,浑身都在绷着。
他其实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回到过去,更没有想到会回到这个时候。她还没有死,没有跟他彻底闹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亦没有遇见阿月浑……几乎什么都还没有发生。
这个时候的她,与他才刚刚开始。
只是这刚刚开始,便是一出以怨报德的苛待。皇帝轻叹了一声,罢了,来日方长。
他还有很长的路要重新去走,这一次他不会重蹈覆辙。
翌日。
今日无朝会,皇帝却是每日都作息规律,他起时燕于飞还在睡着,眉头皱成一团。他轻轻点了几下她的眉心,想起来她昨夜辗转反侧大半夜才睡着。
但今日非比寻常,没睡好下午还可以补,但有些事迟了她就要落人口实。他叫卫钧进来,“等会儿就叫她起来,侍寝后要去皇后和太后宫中聆训,莫叫她迟了。”
卫钧低头道是。他有些疑惑皇帝对她态度的转变,原先还如此提防,可昨夜……昨夜皇帝居然因为她害怕,便什么也没做。除此之外,皇帝在用晚膳时也多有照顾她的举动,实在是太怪了。
卯时末,燕于飞从乾清宫出发去往皇后宫中请安。
底下一众嫔妃还是潜邸里出来的四位,侧妃赵嫣然因诞下大公主而位列妃位,侧妃李花深因得宠但无子而位列昭仪,其余两位侍妾无子也无宠,仅仅是美人的位份,甚至还没燕于飞位份高。
几人对她侍寝这件事情没太大反应,原先还担心皇帝念着恩情会对她另眼相看,结果她进宫就被冷了半年,病了快两个月皇帝都不闻不问,也就都不在意她了。
这会儿忽然召幸怕是想起来新人马上就要进宫了,宫里头还有个没侍寝过的,所以才召幸一次,至少明面上就说得过去了。
皇后待她行礼请安,接过她奉上的茶抿了一口,方才笑着说,“如此,也算是过了明路,今后这宫里便是你的家了,陛下不会亏待你的。稍后本宫叫太医再给你瞧瞧,既然做了陛下的妃嫔,那便担负着为陛下绵延子嗣的责任,你先前病了太久,还是得多注意着些的好。”
她又示意宫人呈上几个托盘,上头是一些金银首饰和绸缎,“这是本宫的一点心意,今后我们同在宫中伺候陛下,要更尽心尽力才是。”
皇后是皇帝在外打仗历练时自己求娶来的正妻,乃是燕州知府的嫡女。出身名门,大家闺秀。她尽职尽责,温柔贤惠,做为皇后,燕于飞认为她一言一行都无可挑剔。
“嫔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多谢娘娘的体恤和赏赐。”
其他嫔妃也或多或少表示了一下,宫里人不多,潜邸的几位都老相熟了,那时候的皇帝常年在外打仗,她们也没什么好争的,因而关系比较和睦,很多话也没必要在请安的时候说,而燕于飞与她们出身天差地别,能聊的更少,加之她还得去拜见太后,便很快散了。
皇后带着她去太后宫中请安。
路上皇后叮嘱,“太后久病卧床,心情难免沉郁,她说什么你听着就好,莫要多言。”
“是,嫔妾晓得了。”
走了一段,皇后又开口,“新朝伊始,前朝事忙,陛下一时冷落了后宫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本宫瞧着……陛下心里还是念着你的,这侍寝一事……”她瞧着燕于飞有点懵懂的神色,主要是怕她还对皇帝心有怨怼。但在这宫里头,对皇帝心有怨怼的嫔妃活不长久,她念着她的救子之恩,便想着尽力劝一劝,给她指条明路。
她拉过她的手语重心长道,“你已经是陛下的嫔妃,此事终究无法久避。况且今后你就要在宫中过一辈子,这什么恩什么情能用一辈子?还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握在手里才稳妥。这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你得把眼光放长远些啊。”
燕于飞一时间没完全反应过来她什么意思,茫然问,“娘娘的意思是?”
皇后无奈笑道,“像昨日这般侍寝,一次两次也罢,时间久了,陛下可不会一直迁就你。”
燕于飞没想到她这么快就知道她侍寝名不副实了,同时她终于明白过来皇后所言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指什么。但先不说她根本不想搭理皇帝,就是想搭理,照皇帝对她的态度,能她搭理一下他就会搭理回来?
这皇帝他不干人事儿啊!
燕于飞越想越觉得恶寒,同时又在心里骂了两句。
畜生,狗皇帝。害她卧床两个月,噩梦就做了整整一个月。
“你回去再好好想一想,莫要让陛下等你才是。”皇后拍拍她的手,像是在安抚宽慰她。
燕于飞讷讷道,“是,嫔妾明白了,多谢娘娘提点。”
慈宁宫里的太后并非皇帝的生身母亲,皇帝的亲生母亲在他五岁那年就病逝了。
燕于飞在宫中半年,能瞧得出来这对天家母子之间客客气气的,太后对皇后不太满意之外,也没什么了。
这里的宫人们行走无声,很是安静,皇后带着她来请安聆训时还撞见了裕亲王,听闻他几乎日日都来慈宁宫亲自侍奉太后喝药用膳,有时候甚至亲尝汤药,为太后试温试毒。
人人都说,裕亲王是至纯至孝,知恩图报之人。若不是太后曾对裕亲王母子多有照拂,裕亲王也难活到今日。
太后没有对燕于飞说什么,她的病越来越重了。
请安过后太后有话要对皇后说,于是燕于飞就先行告退。
她和冬儿出了慈宁宫往后宫去,就正撞见新入宫的嫔妃们在收拾行李。
宫女和太监们忙忙碌碌,燕于飞站着看了一会儿,看见常贵人带着宫女往慈宁宫的方向去了。
她是太后的侄女,叫皇帝表哥的。今岁花朝便进宫了,只不过那时的借口是太后思念家中小辈,便召进宫来说说话。这一进宫,又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的嫔妃,今年选进宫的五位嫔妃当中也数她位份最高,与她同是贵人。
观皇帝对后宫女人位份的安排,便能知道皇帝给她的位份其实非常高了,竟是连潜邸都比不过。但同样这也意味着她几乎没有晋位的可能。就是她今年救下皇子的事情皇帝也是压着的,事后也未提奖赏。
她在这宫里的日子真是一眼就望得到头啊。
燕于飞没有再继续想下去,她清楚自己一想起这些事情就十分焦虑,焦虑得她根本无法正常思考。她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准备绕路回自己住的关雎宫去,却看见关雎宫外也有太监宫女忙来忙去,她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缩在关雎宫里的平静日子也没了。
燕贵人这边伺候的宫人名额是没满的,当初指派来的只有两个宫女,按例是该至少有两个宫女两个太监来伺候。人少了,这伺候得就不怎么周全,卫钧来时院子大门敞开着,院内的小路上也满是竹叶,瞧着怪寂寥的。
燕贵人就躺在竹榻上睡着了,晒着太阳,身上压着本书。
屋里有宫女慌忙迎了出来,战战兢兢地行礼,“见过掌印!”
两个宫女连忙去叫人。
燕于飞迷迷糊糊地被晃醒,揉着眼睛问怎么了。
“掌印!主子,陛下身边的卫公公来了!”
燕于飞回过头,与卫钧对上视线,她登时清醒了,慌忙起身
露出一个笑来,“卫、卫掌印?有失远迎,不知掌印来所为何事?”
卫钧微微点头算是礼数,他向来不喜寒暄,对于不得陛下青眼的人更是话少,这燕贵人若不是去岁在陛下危难之际救了一把,也没这机会一跃成为嫔妃吃香喝辣,不过陛下选择纳了她的缘故还是怀疑和提防居多,这不半年多了,才是头次召幸。
“燕贵人安,陛下召您今夜侍寝。”他略微停顿,瞧见燕贵人听见这话后脸色唰地变得苍白,笑不出来了。
“啊?不是,不是才刚刚选秀……”
他垂下眼打断她的话,“贵人您现在就可以准备了,陛下今日无事,等着与您一道用膳呢。”
说完他就束手侯在一侧。冷眼瞧着她手足无措地被高兴的宫女拉回屋里梳妆打扮,再出来时她换了衣裳重新梳了发髻,就是这脸色怎么瞧都很是难看。
宫女扶着她坐上小轿,一路去往乾清宫。
她到时晚膳已经摆好,皇帝勤政,这个时候也是坐在桌旁看折子。卫钧将人带到,对皇帝说,“陛下,燕贵人来了。”
皇帝放下奏折,视线落到她身上。
“臣妾给陛下请安。”
“不必多礼,起来吧。”
“谢陛下。”
皇帝看见她交叠着的双手握得很紧,浑身都在绷着。
他其实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回到过去,更没有想到会回到这个时候。她还没有死,没有跟他彻底闹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亦没有遇见阿月浑……几乎什么都还没有发生。
这个时候的她,与他才刚刚开始。
只是这刚刚开始,便是一出以怨报德的苛待。皇帝轻叹了一声,罢了,来日方长。
他还有很长的路要重新去走,这一次他不会重蹈覆辙。
翌日。
今日无朝会,皇帝却是每日都作息规律,他起时燕于飞还在睡着,眉头皱成一团。他轻轻点了几下她的眉心,想起来她昨夜辗转反侧大半夜才睡着。
但今日非比寻常,没睡好下午还可以补,但有些事迟了她就要落人口实。他叫卫钧进来,“等会儿就叫她起来,侍寝后要去皇后和太后宫中聆训,莫叫她迟了。”
卫钧低头道是。他有些疑惑皇帝对她态度的转变,原先还如此提防,可昨夜……昨夜皇帝居然因为她害怕,便什么也没做。除此之外,皇帝在用晚膳时也多有照顾她的举动,实在是太怪了。
卯时末,燕于飞从乾清宫出发去往皇后宫中请安。
底下一众嫔妃还是潜邸里出来的四位,侧妃赵嫣然因诞下大公主而位列妃位,侧妃李花深因得宠但无子而位列昭仪,其余两位侍妾无子也无宠,仅仅是美人的位份,甚至还没燕于飞位份高。
几人对她侍寝这件事情没太大反应,原先还担心皇帝念着恩情会对她另眼相看,结果她进宫就被冷了半年,病了快两个月皇帝都不闻不问,也就都不在意她了。
这会儿忽然召幸怕是想起来新人马上就要进宫了,宫里头还有个没侍寝过的,所以才召幸一次,至少明面上就说得过去了。
皇后待她行礼请安,接过她奉上的茶抿了一口,方才笑着说,“如此,也算是过了明路,今后这宫里便是你的家了,陛下不会亏待你的。稍后本宫叫太医再给你瞧瞧,既然做了陛下的妃嫔,那便担负着为陛下绵延子嗣的责任,你先前病了太久,还是得多注意着些的好。”
她又示意宫人呈上几个托盘,上头是一些金银首饰和绸缎,“这是本宫的一点心意,今后我们同在宫中伺候陛下,要更尽心尽力才是。”
皇后是皇帝在外打仗历练时自己求娶来的正妻,乃是燕州知府的嫡女。出身名门,大家闺秀。她尽职尽责,温柔贤惠,做为皇后,燕于飞认为她一言一行都无可挑剔。
“嫔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多谢娘娘的体恤和赏赐。”
其他嫔妃也或多或少表示了一下,宫里人不多,潜邸的几位都老相熟了,那时候的皇帝常年在外打仗,她们也没什么好争的,因而关系比较和睦,很多话也没必要在请安的时候说,而燕于飞与她们出身天差地别,能聊的更少,加之她还得去拜见太后,便很快散了。
皇后带着她去太后宫中请安。
路上皇后叮嘱,“太后久病卧床,心情难免沉郁,她说什么你听着就好,莫要多言。”
“是,嫔妾晓得了。”
走了一段,皇后又开口,“新朝伊始,前朝事忙,陛下一时冷落了后宫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本宫瞧着……陛下心里还是念着你的,这侍寝一事……”她瞧着燕于飞有点懵懂的神色,主要是怕她还对皇帝心有怨怼。但在这宫里头,对皇帝心有怨怼的嫔妃活不长久,她念着她的救子之恩,便想着尽力劝一劝,给她指条明路。
她拉过她的手语重心长道,“你已经是陛下的嫔妃,此事终究无法久避。况且今后你就要在宫中过一辈子,这什么恩什么情能用一辈子?还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握在手里才稳妥。这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你得把眼光放长远些啊。”
燕于飞一时间没完全反应过来她什么意思,茫然问,“娘娘的意思是?”
皇后无奈笑道,“像昨日这般侍寝,一次两次也罢,时间久了,陛下可不会一直迁就你。”
燕于飞没想到她这么快就知道她侍寝名不副实了,同时她终于明白过来皇后所言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指什么。但先不说她根本不想搭理皇帝,就是想搭理,照皇帝对她的态度,能她搭理一下他就会搭理回来?
这皇帝他不干人事儿啊!
燕于飞越想越觉得恶寒,同时又在心里骂了两句。
畜生,狗皇帝。害她卧床两个月,噩梦就做了整整一个月。
“你回去再好好想一想,莫要让陛下等你才是。”皇后拍拍她的手,像是在安抚宽慰她。
燕于飞讷讷道,“是,嫔妾明白了,多谢娘娘提点。”
慈宁宫里的太后并非皇帝的生身母亲,皇帝的亲生母亲在他五岁那年就病逝了。
燕于飞在宫中半年,能瞧得出来这对天家母子之间客客气气的,太后对皇后不太满意之外,也没什么了。
这里的宫人们行走无声,很是安静,皇后带着她来请安聆训时还撞见了裕亲王,听闻他几乎日日都来慈宁宫亲自侍奉太后喝药用膳,有时候甚至亲尝汤药,为太后试温试毒。
人人都说,裕亲王是至纯至孝,知恩图报之人。若不是太后曾对裕亲王母子多有照拂,裕亲王也难活到今日。
太后没有对燕于飞说什么,她的病越来越重了。
请安过后太后有话要对皇后说,于是燕于飞就先行告退。
她和冬儿出了慈宁宫往后宫去,就正撞见新入宫的嫔妃们在收拾行李。
宫女和太监们忙忙碌碌,燕于飞站着看了一会儿,看见常贵人带着宫女往慈宁宫的方向去了。
她是太后的侄女,叫皇帝表哥的。今岁花朝便进宫了,只不过那时的借口是太后思念家中小辈,便召进宫来说说话。这一进宫,又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的嫔妃,今年选进宫的五位嫔妃当中也数她位份最高,与她同是贵人。
观皇帝对后宫女人位份的安排,便能知道皇帝给她的位份其实非常高了,竟是连潜邸都比不过。但同样这也意味着她几乎没有晋位的可能。就是她今年救下皇子的事情皇帝也是压着的,事后也未提奖赏。
她在这宫里的日子真是一眼就望得到头啊。
燕于飞没有再继续想下去,她清楚自己一想起这些事情就十分焦虑,焦虑得她根本无法正常思考。她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准备绕路回自己住的关雎宫去,却看见关雎宫外也有太监宫女忙来忙去,她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缩在关雎宫里的平静日子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