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有刺客吗?”房间里被吵醒的丫鬟们迷迷糊糊的坐起来,七嘴八舌的互相询问。
砰砰砰!巨大的敲门声吓得众人又尖叫起来,宋昭华起身下床。
“你做什么!别开门!你想害死我们吗?”尖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就是,你想死别拉着我们!”
宋昭华点燃手中的油灯,转身解释,“我只是点灯而已。”
“点灯有光亮不就是告诉别人屋里有人吗!”
“你们叫声那么大,谁不知道屋里有人?”宋昭华无奈的看着她们,众人被噎住,一时无话。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而连续的铜锣示警,伴随着侍卫们踏在地面上,沉重而又整齐的轰鸣,间或有盔甲摩擦的铿锵声。
“有刺客!各处加紧防卫,封锁出口!”
“府中下人听令!有刺客潜入,不要随意走动!”
不愧是北疆将士!宋昭华在心中赞赏,虽是战场退下来的伤兵,到底是见过血、经过历练的士兵。
只是府中守卫力量这么强,自己逃跑的难度又增加了。
众人心中惶惶又无计可施,只能在担忧又紧张的情绪中慢慢睡去。
宋昭华也转身回到床边,正准备睡下,突然一只手从身后探出,紧紧捂住她的嘴巴。
冰凉的匕首贴在脖子上,“别出声!”宋昭华感受到那刺股的寒意,目光微闪,立刻颤抖着身子,泪如雨下。
刺客紧张的环顾四周,确认其他人都没注意到,小心挟持着人缓缓移动到摆放柜子和桌椅的侧间。
他握紧匕首,忍着胸前伤口被再次撕裂的痛楚,额头冒出冷汗,“我不想伤害你,只要你配合我,帮我隐藏一段时间。”
宋昭华装作害怕的点点头,保证自己一定配合,刚刚刺客砸门她就意识到不对,果然,房间窗户有动过的痕迹。
她小心翼翼的仰头避开匕首,哀求道:“这位大哥,我只是府里刚来的丫鬟,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刺客又将匕首逼近几分,从怀里掏出一个蓝色瓷瓶递给她,“打开,吃一粒。”
“这,这是什么?”
“毒药,你吃下去,我自会放你,每日吃一粒,我走时会将解药给你。”
宋昭华颤颤巍巍的将药服下,刺客才放开她,痛苦的捂住胸口,“我会藏进花园假山,你每日给我送食水来。”
正说话间,门外又穿来大力拍门的声音,刺客一惊,挣扎起身,翻出窗外。
宋昭华擦拭完地下遗留的血迹,悄悄回到床上装作被吵醒的样子。
“奉命搜查刺客,立即开门!”
众人打开房门,惊恐的凑在一起,一队黑甲侍卫涌进来,里外搜查了一遍,又退出去。
“大人,这里没有。”
“大人,这里也没有。”
“嗯,下一间。”
侍卫进出如潮水,冷漠而严肃,不多说一句话,丫鬟们再也睡不着,小声的讨论今晚发生的事。
宋昭华躺在床铺上,回忆刺客的身手,他出手虽快,却留有余地,不像专门培养的杀手那样狠辣。
他手腕肌肉发达,手指关节结实有力,拇指、食指和手心有厚茧,像是长期用枪造成的,倒像是军中风格。
今晚的事是巧合吗?刺客是什么身份?
她将早先暗中吐出的药拿出来捏碎,放在鼻尖嗅闻,最终确认这不过是普通伤药,用来唬人罢了。
不管刺客是真是假,作为一位单纯的、被吓坏了的丫鬟,她只知道自己中了毒,为了小命考虑,当然要配合刺客的行动。
————
第二天清晨,宋昭华照例早起,自己去饭堂吃完早食后,悄悄藏了两个包子带去花园。
她谨慎又胆怯的走在路上,神情犹豫挣扎,在路过一座假山时被一只胳膊猛然拉进假山的山洞中。
扶着假山石壁站稳,她心有余悸的抚着胸口,神色不忿,又默默忍住。
她将两个热腾腾的包子递给刺客,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刺客大哥,我能不能问一下,你是要对世子不利吗?”
刺客靠在石壁上,胸前伤口已经做了包扎,闻言嗤笑:“怎么?现在才问是不是晚了?”
他狼吞虎咽的把包子塞进嘴里,除去面罩后的脸轮廓分明,五官深刻,虽因失血过多导致有些虚弱,却掩不住眉眼的锐利英俊。
他眼神戏谑嘲弄的说,“小丫头喜欢世子?”
宋昭华脸瞬间涨得通红,连忙摆手否认,“我哪里敢,世子身份尊贵,为人和善……我,我只是个丫鬟。”
“哼,什么为人和善,不过是道貌岸然之辈!”刺客不屑的冷哼。
“你!你怎么能这么说!”宋昭华生气的瞪着他,“世子是我的救命恩人。”
“虚伪,你为了自己的性命帮我,这不就是在害你的恩人?”
宋昭华猛地推了他一把,没推动,气愤的站起来,“昨天我是被你吓住了,你若是对世子不利,我宁愿毒发身亡也要告知世子!”
说着就要转身出去,没走几步,又毫不意外的被拽了回去。
“小丫头怎么气性这么大。”他脸上挂着散漫的笑意,并不真心的道歉,“我只是来偷个东西罢了,还没得手。”
他摊开双手,故作无奈的叹气,“倒霉啊。”
宋昭华将信将疑的看了他一会,“好吧,先说好,我只给你送吃的,别的事情我不会做。”
“当然,当然。”刺客举手做投降状,“等我恢复了就给你解药,被抓也不会供出你。”
————
接下来几天,宋昭华日日给刺客送饭,也日日和世子在书房相伴。
两人在多次交流心得感想后,愈发觉得彼此相似点颇多,相处时也越来越默契。
这日清晨,宋昭华心事重重的走在花园小道上,在穿过垂花门时看见前方不远处站着的人影,连忙赶过去。
“世子!真巧啊。”
“嗯,真巧,那一起去前院吧。”他不自然的握拳低咳一声,嘴角泛起笑意。
世子今日穿了一身灰色的紧身武服,款式简练修身,衣料轻柔而坚韧。
看似简朴的衣服,在阳光下却闪烁出点点星光,那是用银线绣在隐蔽处的暗纹,低调又不失身份。
宋昭华跟在世子身后,几次张口,欲言又止。
李砚察觉她的异常,轻声问:“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吗?”
宋昭华捏了捏自己的手,扯出勉强的微笑,脸色苍白,眼神慌乱,“我,没事,就是被之前的刺客吓坏了,没睡好。”
“不必担心,刺客受了伤,躲不了太久。”他停顿片刻,接着说,“一个人穿过花园确实有些空旷,这几日,你随我一起去前院吧。”
“多谢世子。”宋昭华感激道谢,捏着衣角观察李砚的背影,犹豫一会儿,悄声询问。
“世子之前可有受伤?”
“无碍,一点小伤。”
“什么?”宋昭华赶紧上前,仔细观察,连声询问伤处,吓得脸色煞白。
“手臂处一点划伤罢了。”李砚看她着急的样子,心中一暖。
宋昭华担忧的看着他的装束,“世子既然受伤,今早怎么还继续练武?”
“习武之道,贵在坚持。”李砚坚定的说,看着她担忧的神情,语气又柔和下来,“不过我今日会少练半个时辰。”
“那就好。”宋昭华松了口气。
两人一路行至前院,一个去演武场,一个去书房,暂时分别。
宋昭华整理着书架上的书册,在心中分析书房主人的喜好和性格。
眼睛直接看到的位置、伸手就能拿到的位置,一般摆放的多是主人最常看的书籍。
这一块区域摆着四书五经、兵法书籍。
高处不宜拿取的位置摆放着《大藏经》《金刚经》《道德经》《黄庭经》等佛教和道教的经典典籍。
书册崭新,纸张翻页痕迹少,更可能是装点门面的书。
书架下方,容易被忽略的位置摆放着《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自然科学和地理游记。
但书册中缝有褶皱,边缘被磨损出痕迹,说明这些书经常被翻动。
书架主人很可能内心向往着游览名山古迹,喜爱田园自然风光,但又不想被人发现。
书架底层边缘处,最容易被忽略的位置,藏着几本讲木雕、石雕等机关奇巧的书册。
看似无关紧要,但上次宋昭华用木雕来试探世子,发现他确实喜爱机关技术。
可惜身为靖安侯世子和北疆未来统帅,他是不可能有时间去研究这个了。
宋昭华分析完书架,又到桌案边观察笔墨用具的使用习惯。
她的目光被卷册夹缝中露出一角的黄色信封吸引,挪开卷宗,信封表面赫然写着一个“密”字,信封封口已经打开,红色的“密”字散发着诱人又危险的意味。
宋昭华凝视片刻,将信封端正的摆在书桌中间,似乎毫无察觉的继续整理桌案。
不多时,墨书也来到了书房。
“哟,你可真勤快,有了你,我都不用来了。”
墨书笑眯眯的看着她,扫视了一圈整齐的书架,到底没找到发作的理由,只能悻悻的到一边泡茶。
“世子看书时最爱喝我泡的茶,这次出府别居,只带了我一个书房伺候的。”
墨书骄傲的说,珍而重之的捧着茶壶,用身体挡住宋昭华的目光,“没有几年功夫可学不来!”
宋昭华无所谓的笑笑,顺着她的话夸了一句,“墨书姐姐真厉害。”
墨书看着她在晨光中更显清丽脱俗的相貌,恨恨的咬牙,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憋了自己一肚子气。
两人沉默的各自做着手中活计,好不容易捱过一上午。
李砚练完武重新洗漱后来到书房,看着宋昭华刚抄完的卷宗,满意点头,“你的字比墨书好,誊抄的也仔细。”
墨书僵硬着笑脸,递上刚斟好的茶,“昭华妹妹是好人家出身,自小读书认字的,奴婢哪里比得上。”
李砚点点头,喝了一口茶就放在一边不再理会。
墨书盯着宋昭华后背的目光都快冒出火来,宋昭华心中无奈,她是真不想和别人结仇。
只想好好潜伏,趁机逃跑。
三人来到书案前,墨书看见桌案上的信,眼睛一亮,指着宋昭华喊道:“你看了密信!”
砰砰砰!巨大的敲门声吓得众人又尖叫起来,宋昭华起身下床。
“你做什么!别开门!你想害死我们吗?”尖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就是,你想死别拉着我们!”
宋昭华点燃手中的油灯,转身解释,“我只是点灯而已。”
“点灯有光亮不就是告诉别人屋里有人吗!”
“你们叫声那么大,谁不知道屋里有人?”宋昭华无奈的看着她们,众人被噎住,一时无话。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而连续的铜锣示警,伴随着侍卫们踏在地面上,沉重而又整齐的轰鸣,间或有盔甲摩擦的铿锵声。
“有刺客!各处加紧防卫,封锁出口!”
“府中下人听令!有刺客潜入,不要随意走动!”
不愧是北疆将士!宋昭华在心中赞赏,虽是战场退下来的伤兵,到底是见过血、经过历练的士兵。
只是府中守卫力量这么强,自己逃跑的难度又增加了。
众人心中惶惶又无计可施,只能在担忧又紧张的情绪中慢慢睡去。
宋昭华也转身回到床边,正准备睡下,突然一只手从身后探出,紧紧捂住她的嘴巴。
冰凉的匕首贴在脖子上,“别出声!”宋昭华感受到那刺股的寒意,目光微闪,立刻颤抖着身子,泪如雨下。
刺客紧张的环顾四周,确认其他人都没注意到,小心挟持着人缓缓移动到摆放柜子和桌椅的侧间。
他握紧匕首,忍着胸前伤口被再次撕裂的痛楚,额头冒出冷汗,“我不想伤害你,只要你配合我,帮我隐藏一段时间。”
宋昭华装作害怕的点点头,保证自己一定配合,刚刚刺客砸门她就意识到不对,果然,房间窗户有动过的痕迹。
她小心翼翼的仰头避开匕首,哀求道:“这位大哥,我只是府里刚来的丫鬟,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刺客又将匕首逼近几分,从怀里掏出一个蓝色瓷瓶递给她,“打开,吃一粒。”
“这,这是什么?”
“毒药,你吃下去,我自会放你,每日吃一粒,我走时会将解药给你。”
宋昭华颤颤巍巍的将药服下,刺客才放开她,痛苦的捂住胸口,“我会藏进花园假山,你每日给我送食水来。”
正说话间,门外又穿来大力拍门的声音,刺客一惊,挣扎起身,翻出窗外。
宋昭华擦拭完地下遗留的血迹,悄悄回到床上装作被吵醒的样子。
“奉命搜查刺客,立即开门!”
众人打开房门,惊恐的凑在一起,一队黑甲侍卫涌进来,里外搜查了一遍,又退出去。
“大人,这里没有。”
“大人,这里也没有。”
“嗯,下一间。”
侍卫进出如潮水,冷漠而严肃,不多说一句话,丫鬟们再也睡不着,小声的讨论今晚发生的事。
宋昭华躺在床铺上,回忆刺客的身手,他出手虽快,却留有余地,不像专门培养的杀手那样狠辣。
他手腕肌肉发达,手指关节结实有力,拇指、食指和手心有厚茧,像是长期用枪造成的,倒像是军中风格。
今晚的事是巧合吗?刺客是什么身份?
她将早先暗中吐出的药拿出来捏碎,放在鼻尖嗅闻,最终确认这不过是普通伤药,用来唬人罢了。
不管刺客是真是假,作为一位单纯的、被吓坏了的丫鬟,她只知道自己中了毒,为了小命考虑,当然要配合刺客的行动。
————
第二天清晨,宋昭华照例早起,自己去饭堂吃完早食后,悄悄藏了两个包子带去花园。
她谨慎又胆怯的走在路上,神情犹豫挣扎,在路过一座假山时被一只胳膊猛然拉进假山的山洞中。
扶着假山石壁站稳,她心有余悸的抚着胸口,神色不忿,又默默忍住。
她将两个热腾腾的包子递给刺客,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刺客大哥,我能不能问一下,你是要对世子不利吗?”
刺客靠在石壁上,胸前伤口已经做了包扎,闻言嗤笑:“怎么?现在才问是不是晚了?”
他狼吞虎咽的把包子塞进嘴里,除去面罩后的脸轮廓分明,五官深刻,虽因失血过多导致有些虚弱,却掩不住眉眼的锐利英俊。
他眼神戏谑嘲弄的说,“小丫头喜欢世子?”
宋昭华脸瞬间涨得通红,连忙摆手否认,“我哪里敢,世子身份尊贵,为人和善……我,我只是个丫鬟。”
“哼,什么为人和善,不过是道貌岸然之辈!”刺客不屑的冷哼。
“你!你怎么能这么说!”宋昭华生气的瞪着他,“世子是我的救命恩人。”
“虚伪,你为了自己的性命帮我,这不就是在害你的恩人?”
宋昭华猛地推了他一把,没推动,气愤的站起来,“昨天我是被你吓住了,你若是对世子不利,我宁愿毒发身亡也要告知世子!”
说着就要转身出去,没走几步,又毫不意外的被拽了回去。
“小丫头怎么气性这么大。”他脸上挂着散漫的笑意,并不真心的道歉,“我只是来偷个东西罢了,还没得手。”
他摊开双手,故作无奈的叹气,“倒霉啊。”
宋昭华将信将疑的看了他一会,“好吧,先说好,我只给你送吃的,别的事情我不会做。”
“当然,当然。”刺客举手做投降状,“等我恢复了就给你解药,被抓也不会供出你。”
————
接下来几天,宋昭华日日给刺客送饭,也日日和世子在书房相伴。
两人在多次交流心得感想后,愈发觉得彼此相似点颇多,相处时也越来越默契。
这日清晨,宋昭华心事重重的走在花园小道上,在穿过垂花门时看见前方不远处站着的人影,连忙赶过去。
“世子!真巧啊。”
“嗯,真巧,那一起去前院吧。”他不自然的握拳低咳一声,嘴角泛起笑意。
世子今日穿了一身灰色的紧身武服,款式简练修身,衣料轻柔而坚韧。
看似简朴的衣服,在阳光下却闪烁出点点星光,那是用银线绣在隐蔽处的暗纹,低调又不失身份。
宋昭华跟在世子身后,几次张口,欲言又止。
李砚察觉她的异常,轻声问:“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吗?”
宋昭华捏了捏自己的手,扯出勉强的微笑,脸色苍白,眼神慌乱,“我,没事,就是被之前的刺客吓坏了,没睡好。”
“不必担心,刺客受了伤,躲不了太久。”他停顿片刻,接着说,“一个人穿过花园确实有些空旷,这几日,你随我一起去前院吧。”
“多谢世子。”宋昭华感激道谢,捏着衣角观察李砚的背影,犹豫一会儿,悄声询问。
“世子之前可有受伤?”
“无碍,一点小伤。”
“什么?”宋昭华赶紧上前,仔细观察,连声询问伤处,吓得脸色煞白。
“手臂处一点划伤罢了。”李砚看她着急的样子,心中一暖。
宋昭华担忧的看着他的装束,“世子既然受伤,今早怎么还继续练武?”
“习武之道,贵在坚持。”李砚坚定的说,看着她担忧的神情,语气又柔和下来,“不过我今日会少练半个时辰。”
“那就好。”宋昭华松了口气。
两人一路行至前院,一个去演武场,一个去书房,暂时分别。
宋昭华整理着书架上的书册,在心中分析书房主人的喜好和性格。
眼睛直接看到的位置、伸手就能拿到的位置,一般摆放的多是主人最常看的书籍。
这一块区域摆着四书五经、兵法书籍。
高处不宜拿取的位置摆放着《大藏经》《金刚经》《道德经》《黄庭经》等佛教和道教的经典典籍。
书册崭新,纸张翻页痕迹少,更可能是装点门面的书。
书架下方,容易被忽略的位置摆放着《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自然科学和地理游记。
但书册中缝有褶皱,边缘被磨损出痕迹,说明这些书经常被翻动。
书架主人很可能内心向往着游览名山古迹,喜爱田园自然风光,但又不想被人发现。
书架底层边缘处,最容易被忽略的位置,藏着几本讲木雕、石雕等机关奇巧的书册。
看似无关紧要,但上次宋昭华用木雕来试探世子,发现他确实喜爱机关技术。
可惜身为靖安侯世子和北疆未来统帅,他是不可能有时间去研究这个了。
宋昭华分析完书架,又到桌案边观察笔墨用具的使用习惯。
她的目光被卷册夹缝中露出一角的黄色信封吸引,挪开卷宗,信封表面赫然写着一个“密”字,信封封口已经打开,红色的“密”字散发着诱人又危险的意味。
宋昭华凝视片刻,将信封端正的摆在书桌中间,似乎毫无察觉的继续整理桌案。
不多时,墨书也来到了书房。
“哟,你可真勤快,有了你,我都不用来了。”
墨书笑眯眯的看着她,扫视了一圈整齐的书架,到底没找到发作的理由,只能悻悻的到一边泡茶。
“世子看书时最爱喝我泡的茶,这次出府别居,只带了我一个书房伺候的。”
墨书骄傲的说,珍而重之的捧着茶壶,用身体挡住宋昭华的目光,“没有几年功夫可学不来!”
宋昭华无所谓的笑笑,顺着她的话夸了一句,“墨书姐姐真厉害。”
墨书看着她在晨光中更显清丽脱俗的相貌,恨恨的咬牙,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憋了自己一肚子气。
两人沉默的各自做着手中活计,好不容易捱过一上午。
李砚练完武重新洗漱后来到书房,看着宋昭华刚抄完的卷宗,满意点头,“你的字比墨书好,誊抄的也仔细。”
墨书僵硬着笑脸,递上刚斟好的茶,“昭华妹妹是好人家出身,自小读书认字的,奴婢哪里比得上。”
李砚点点头,喝了一口茶就放在一边不再理会。
墨书盯着宋昭华后背的目光都快冒出火来,宋昭华心中无奈,她是真不想和别人结仇。
只想好好潜伏,趁机逃跑。
三人来到书案前,墨书看见桌案上的信,眼睛一亮,指着宋昭华喊道:“你看了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