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平元六年的夏比以往更要炙热三分,长安皎阳似火,便连常年清寒的渭南华山,也热得异乎寻常。
华山身为五岳名山中的西岳,不仅因拥千山万壑的险峻山势而闻名于世,山顶更屹立着天下第一道门太清宫,故被奉为大历第一圣地。
酷暑难耐,年少的天子携群臣前往甘泉宫避暑。
太清宫香客多为长安权贵,香火自是旺盛,更不缺各类大小盛事。
今年忽地少来了人,一下子清幽寂然许多,颇有道家返璞归真的意味。
不必接待诸多香客,太清宫弟子自是落得个轻松自在,说心中不欢喜是假的。
正因这份难得的悠闲,才叫容尘趁机带着年幼的师弟师妹偷偷溜下了山。
华山脚下遍布桃林,皆为山下村民们所栽,容尘此次下山,正是为一尝风靡长安的华山桃。
山上的弟子正值午休时间,闷在十几人的大通铺上难以入眠。容尘却坐在树荫下啃桃纳凉,看着素元、含元两个小家伙在桃林里嬉戏追逐,好不惬意。
坐在容尘身旁的曾子龙,便是这片桃林的主人。
曾子龙一动不动,盯着容尘的侧脸:“容尘道长,上次见您还是去年家妹生产之时,还以为您不会再下山了。今日难得来这一回,等会儿带上两位小道长,去寒舍用个晚饭再归山怎么样?”
容尘果断摇头:“曾施主肯让我多带两张嘴来讨你家的桃儿吃,又怎么敢去你家中麻烦你?”
况且太清宫近日虽得清闲,但弟子们一切行动如常,短暂的午休一过,就该到午课时间,很快就会有人发现他们缺席了。
容尘不是头一回逃掉午课,以往她都是独来独往,玩到晚上才回太清宫都是常有的事。今日多了两个小尾巴,还是早些回去的好,免得受更重的责罚。
曾子龙一拍脑袋,猛地站了起来:“哎呀!您这是说的什么客气话,甭说是您师弟师妹了,便是整个太清宫的道长们都来,我家的桃子也是供得起的!”
“险些忘了正事,您坐,我亲自去摘一背篓的好桃让您带上山去。”
带上山?
容尘差点被桃肉噎住,私自下山已是大忌,若让师门看见她还大摇大摆带着桃子回去,她还想不想活了?
可她拗不过满腔热情的曾子龙。
说来也巧,她之所以同曾子龙结识,也是因为去年她偷偷下山玩的缘故。
容尘今年满打满算十六岁,却从未出过华山界半步,就连近在咫尺的长安都没走过一遭。
太清宫弟子人人都能外出游历,独她不行。
掌教师伯给她算过,她命格奇特,此生都不得出山,更不能踏进长安城半步,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容尘纵是一身反骨,到底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长安虽好,却是冲着她的命来的,不能去便不去吧,做一辈子山中野人又有何妨。
况且长安乃至整个大历的世家权贵、皇亲国戚,也没少来过太清宫,她不见得就比别人见识短浅。
可看见那些游历归来的师兄师姐,听他们谈起天下第一繁华的西京,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容尘把这份羡慕转化成了叛逆,具体就表现在她隔三差五就要逃课下山上,但总之,她都没有迈出过华山界半步。
曾子龙家就在华山脚下三个村落之一的小桃花村。
家中除了一对年迈的父母,他还有一亲妹,十三岁时被父母强行嫁去了大桃花村的侯家,就为换取些微薄礼金。
侯家人待曾小妹很不好,不仅将她当牛做马地使唤,还动辄对她下重手打骂。
曾子龙心疼妹妹,偷偷将她接回娘家过好多回,奈何自家父母和侯家人通同一气,曾子龙接回一回就送走一回,俨然当她是泼出去的水对待。
侯家人不知是从哪个邪魔外道处听到的消息,说曾小妹克夫克子,命还硬,这才对她无比厌恶。
可钱都花了,人也娶回了家,干活也利索,便没打算休弃她。
直到去年曾小妹怀有身孕,侯家人的脸色才好看了些。
结果侯家儿子上华山采药时,不慎坠崖身亡,证实了曾小妹“克夫”;又听从长安请来的大夫说,曾小妹肚子里怀的是个女婴,侯家人对她的憎恨达到巅峰,恨不得她给儿子陪葬。
于是到了去年冬,曾小妹生产之际,侯家人坐视不理,连个产婆都不请,就想着活活将她疼死。
事情传到小桃花村,曾子龙气愤无比,跑遍三个村子找产婆,挨个给她们下跪磕头,没有一人敢施以援手。
侯家人的恶名在村子之间都是传遍了的,谁染上谁倒霉。若因同情而贸然去接生,搞得不好,反倒会被侯家人狠狠讹上一笔,得不偿失。
就在曾子龙满身染血、万念俱灰时,在村口遇到了偷偷下山的容尘。
他通过容尘的衣着,一眼认出容尘是太清宫弟子,向她说明原委,跪着求她,随他去侯家给曾小妹做法超度,好让小妹走得安心些。
容尘对着曾子龙的脑袋就是猛地一敲:“超度?你妹妹还有的救,你怎么就想着超度她?还不快速速带贫道过去救人!”
一听容尘说她能救曾小妹,曾子龙大喜过望,把容尘领去了侯家。
其实给曾小妹接生时,容尘自己心里也没个底,太清宫珍藏各类典籍无数,医书更是不缺。
她没少看过,书面上所述的接生之法被她牢记于心。
可任何行径都最忌纸上谈兵,人命关天,容尘顾不得这么多,硬着头皮,逼迫自己冷静下来给曾小妹接生。
两个脆弱的小生命被容尘亲手带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曾小妹平安诞下一对龙凤胎,母子平安,容尘还把自己采下的草药一并留给了她。
正是那时,曾子龙向容尘承诺,从今往后但凡是他能帮的忙,都会为容尘赴汤蹈火,他家的上品华山桃更是任由太清宫弟子采摘。
谁知时隔好几个月,容尘才再次出现。
容尘盯着曾子龙摘桃子的背影,回忆起去年那桩伤心事,不由百感交集。
她拍了拍手,起身去找素元含元。
素元和含元都是头一回跟她下山,山上清修的日子清苦,难能有如今日一般的放松机会。容尘踩着草皮往深处走去,遇一条数尺宽的清澈小溪,却只见到素元一人蹲在溪边洗桃。
华山桃果然名不虚传,先前就吃了两只,现在又想吃第三只。
容尘仔细挑了只漂亮的,蹲到素元身侧,和她一道把桃子放在溪水中细细地搓着。她问素元:“师妹,含元跑哪儿去了?咱们出来许久,该上山了。”
素元洗好桃,放进嘴里大咬了一口,含含糊糊答她:“师姐放心,师弟刚才看到只野兔,说是要去追兔子,不会跑太远的,就在这一片。”
山下地势开阔平坦,且无豺狼虎豹,含元再蠢也不可能把自己弄丢。
容尘点头:“那就好,若他跑丢了我才是大难临头。”
正当此时,溪水对面处传来一阵打马走来的喧哗声。
容尘好奇抬头去看,乌泱泱地来了好大一群身着黑衣的男子,都骑着高头大马,将一辆华贵的马车围在中间,悠然护送着,缓缓前行。
看他们要去的方向,是上山的路,太清宫共有三道山门,头一道就设在华山脚下。
车马队领头的,是一相貌年轻俊朗的男人,约摸二十来岁,就在容尘抬头这一瞬,直直对上了他一双眼。
看这阵仗,马车里的人身份必是尊贵无比。
容尘好奇,这样热的天,长安城里稍微有头有脸些的,都和天子跑去甘泉宫避暑去了,谁会特意跑到太清宫来上香?
故而她盯着领头的年轻男子多看了好一会儿。
正是这一眼,让领头的李兆惊艳不已。
天青色的简朴道袍,发间别着枚仿仙鹤展羽形态的银色道冠,眼前半蹲在溪边的女冠衣着,不正是太清宫上中阶弟子的着装?她身旁还蹲了个年幼的女冠,瞧着有十一二岁,穿的是太清宫低阶弟子的灰袍。
这年长些的女冠胆子还不小,竟敢直视自己这么久,她忘了手中还握着的一枚圆滚滚粉桃,泛红的指尖和桃子,一同浸泡在澄澈溪水之中,惹眼极了。
因她半蹲的姿态,满头缎子般的鸦色长发散在身后,分毫之差便可垂于地,完全遮住了整个腰身。再细看她的面容,剔透的雪肤,秋水为神玉作骨,尤其是清亮的双眸,毓秀钟灵都不足以形容。
太清宫几时有过这般绝色的女冠?
不单是李兆看得走了神,一旁的兄弟顺着他的目光,纷纷朝容尘看去。李兆甚至在驾马涉溪时没好好看路,险些踩着溪底卵石,若不是他及时勒紧缰绳,连人带马都会摔上一跤。
动静太大,马车行进的速度忽然缓了大半。
容尘默默收回目光,她方才毫无顾忌地打量了许久,可不能再看了。
不然看到他人的窘况,她会忍不住笑的。
领头的男子方才虽险些出洋相,但他们那一伙人纪律严明,莫说是发笑了,连嘴角都不曾上扬半分。
幽静桃林中,忽闻马车里传来一道孤清摄人的男声:“怎么?没看够?”
显然带着不悦。
李兆忙辩解:“看够了看够了……不是,属下知罪。”
马车里的声音继续道:“赶路。”
这群奇怪的人走起路都似百鬼过境,轻飘飘离开了桃林,再不远,就是太清宫第一道山门。
容尘只觉得方才林中多了股不可名状的压抑,等这群人离开,那阵古怪的压抑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她轻喘一口气,把手从溪水里抬起,对着桃子大啃一口。
素元扯了扯她的衣袖:“师姐,那群人是什么人啊?”
容尘:“我不知道。”
素元:“我也不知道。”
容尘:“那你干嘛问我?”
素元红了脸,小声嘀咕:“看他们那阵仗不像寻常百姓,想来从前是来过太清宫的,只是我没见过,我以为你见过的。”
容尘:“我没见过。”
师姐妹二人又蹲着说了会儿话,正要起身去找含元,忽然听到山门方向处有混乱的马蹄声、马鸣声,激起阵阵灰尘,夹杂着孩童的哭泣:“师姐——”
紧接着是一阵冲天的训斥:“找死?”
和曾子龙着急到颤抖的求饶:“大人手下留情!这位可是太清宫上的小道长!”
是含元,含元出事了。
华山身为五岳名山中的西岳,不仅因拥千山万壑的险峻山势而闻名于世,山顶更屹立着天下第一道门太清宫,故被奉为大历第一圣地。
酷暑难耐,年少的天子携群臣前往甘泉宫避暑。
太清宫香客多为长安权贵,香火自是旺盛,更不缺各类大小盛事。
今年忽地少来了人,一下子清幽寂然许多,颇有道家返璞归真的意味。
不必接待诸多香客,太清宫弟子自是落得个轻松自在,说心中不欢喜是假的。
正因这份难得的悠闲,才叫容尘趁机带着年幼的师弟师妹偷偷溜下了山。
华山脚下遍布桃林,皆为山下村民们所栽,容尘此次下山,正是为一尝风靡长安的华山桃。
山上的弟子正值午休时间,闷在十几人的大通铺上难以入眠。容尘却坐在树荫下啃桃纳凉,看着素元、含元两个小家伙在桃林里嬉戏追逐,好不惬意。
坐在容尘身旁的曾子龙,便是这片桃林的主人。
曾子龙一动不动,盯着容尘的侧脸:“容尘道长,上次见您还是去年家妹生产之时,还以为您不会再下山了。今日难得来这一回,等会儿带上两位小道长,去寒舍用个晚饭再归山怎么样?”
容尘果断摇头:“曾施主肯让我多带两张嘴来讨你家的桃儿吃,又怎么敢去你家中麻烦你?”
况且太清宫近日虽得清闲,但弟子们一切行动如常,短暂的午休一过,就该到午课时间,很快就会有人发现他们缺席了。
容尘不是头一回逃掉午课,以往她都是独来独往,玩到晚上才回太清宫都是常有的事。今日多了两个小尾巴,还是早些回去的好,免得受更重的责罚。
曾子龙一拍脑袋,猛地站了起来:“哎呀!您这是说的什么客气话,甭说是您师弟师妹了,便是整个太清宫的道长们都来,我家的桃子也是供得起的!”
“险些忘了正事,您坐,我亲自去摘一背篓的好桃让您带上山去。”
带上山?
容尘差点被桃肉噎住,私自下山已是大忌,若让师门看见她还大摇大摆带着桃子回去,她还想不想活了?
可她拗不过满腔热情的曾子龙。
说来也巧,她之所以同曾子龙结识,也是因为去年她偷偷下山玩的缘故。
容尘今年满打满算十六岁,却从未出过华山界半步,就连近在咫尺的长安都没走过一遭。
太清宫弟子人人都能外出游历,独她不行。
掌教师伯给她算过,她命格奇特,此生都不得出山,更不能踏进长安城半步,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容尘纵是一身反骨,到底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长安虽好,却是冲着她的命来的,不能去便不去吧,做一辈子山中野人又有何妨。
况且长安乃至整个大历的世家权贵、皇亲国戚,也没少来过太清宫,她不见得就比别人见识短浅。
可看见那些游历归来的师兄师姐,听他们谈起天下第一繁华的西京,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容尘把这份羡慕转化成了叛逆,具体就表现在她隔三差五就要逃课下山上,但总之,她都没有迈出过华山界半步。
曾子龙家就在华山脚下三个村落之一的小桃花村。
家中除了一对年迈的父母,他还有一亲妹,十三岁时被父母强行嫁去了大桃花村的侯家,就为换取些微薄礼金。
侯家人待曾小妹很不好,不仅将她当牛做马地使唤,还动辄对她下重手打骂。
曾子龙心疼妹妹,偷偷将她接回娘家过好多回,奈何自家父母和侯家人通同一气,曾子龙接回一回就送走一回,俨然当她是泼出去的水对待。
侯家人不知是从哪个邪魔外道处听到的消息,说曾小妹克夫克子,命还硬,这才对她无比厌恶。
可钱都花了,人也娶回了家,干活也利索,便没打算休弃她。
直到去年曾小妹怀有身孕,侯家人的脸色才好看了些。
结果侯家儿子上华山采药时,不慎坠崖身亡,证实了曾小妹“克夫”;又听从长安请来的大夫说,曾小妹肚子里怀的是个女婴,侯家人对她的憎恨达到巅峰,恨不得她给儿子陪葬。
于是到了去年冬,曾小妹生产之际,侯家人坐视不理,连个产婆都不请,就想着活活将她疼死。
事情传到小桃花村,曾子龙气愤无比,跑遍三个村子找产婆,挨个给她们下跪磕头,没有一人敢施以援手。
侯家人的恶名在村子之间都是传遍了的,谁染上谁倒霉。若因同情而贸然去接生,搞得不好,反倒会被侯家人狠狠讹上一笔,得不偿失。
就在曾子龙满身染血、万念俱灰时,在村口遇到了偷偷下山的容尘。
他通过容尘的衣着,一眼认出容尘是太清宫弟子,向她说明原委,跪着求她,随他去侯家给曾小妹做法超度,好让小妹走得安心些。
容尘对着曾子龙的脑袋就是猛地一敲:“超度?你妹妹还有的救,你怎么就想着超度她?还不快速速带贫道过去救人!”
一听容尘说她能救曾小妹,曾子龙大喜过望,把容尘领去了侯家。
其实给曾小妹接生时,容尘自己心里也没个底,太清宫珍藏各类典籍无数,医书更是不缺。
她没少看过,书面上所述的接生之法被她牢记于心。
可任何行径都最忌纸上谈兵,人命关天,容尘顾不得这么多,硬着头皮,逼迫自己冷静下来给曾小妹接生。
两个脆弱的小生命被容尘亲手带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曾小妹平安诞下一对龙凤胎,母子平安,容尘还把自己采下的草药一并留给了她。
正是那时,曾子龙向容尘承诺,从今往后但凡是他能帮的忙,都会为容尘赴汤蹈火,他家的上品华山桃更是任由太清宫弟子采摘。
谁知时隔好几个月,容尘才再次出现。
容尘盯着曾子龙摘桃子的背影,回忆起去年那桩伤心事,不由百感交集。
她拍了拍手,起身去找素元含元。
素元和含元都是头一回跟她下山,山上清修的日子清苦,难能有如今日一般的放松机会。容尘踩着草皮往深处走去,遇一条数尺宽的清澈小溪,却只见到素元一人蹲在溪边洗桃。
华山桃果然名不虚传,先前就吃了两只,现在又想吃第三只。
容尘仔细挑了只漂亮的,蹲到素元身侧,和她一道把桃子放在溪水中细细地搓着。她问素元:“师妹,含元跑哪儿去了?咱们出来许久,该上山了。”
素元洗好桃,放进嘴里大咬了一口,含含糊糊答她:“师姐放心,师弟刚才看到只野兔,说是要去追兔子,不会跑太远的,就在这一片。”
山下地势开阔平坦,且无豺狼虎豹,含元再蠢也不可能把自己弄丢。
容尘点头:“那就好,若他跑丢了我才是大难临头。”
正当此时,溪水对面处传来一阵打马走来的喧哗声。
容尘好奇抬头去看,乌泱泱地来了好大一群身着黑衣的男子,都骑着高头大马,将一辆华贵的马车围在中间,悠然护送着,缓缓前行。
看他们要去的方向,是上山的路,太清宫共有三道山门,头一道就设在华山脚下。
车马队领头的,是一相貌年轻俊朗的男人,约摸二十来岁,就在容尘抬头这一瞬,直直对上了他一双眼。
看这阵仗,马车里的人身份必是尊贵无比。
容尘好奇,这样热的天,长安城里稍微有头有脸些的,都和天子跑去甘泉宫避暑去了,谁会特意跑到太清宫来上香?
故而她盯着领头的年轻男子多看了好一会儿。
正是这一眼,让领头的李兆惊艳不已。
天青色的简朴道袍,发间别着枚仿仙鹤展羽形态的银色道冠,眼前半蹲在溪边的女冠衣着,不正是太清宫上中阶弟子的着装?她身旁还蹲了个年幼的女冠,瞧着有十一二岁,穿的是太清宫低阶弟子的灰袍。
这年长些的女冠胆子还不小,竟敢直视自己这么久,她忘了手中还握着的一枚圆滚滚粉桃,泛红的指尖和桃子,一同浸泡在澄澈溪水之中,惹眼极了。
因她半蹲的姿态,满头缎子般的鸦色长发散在身后,分毫之差便可垂于地,完全遮住了整个腰身。再细看她的面容,剔透的雪肤,秋水为神玉作骨,尤其是清亮的双眸,毓秀钟灵都不足以形容。
太清宫几时有过这般绝色的女冠?
不单是李兆看得走了神,一旁的兄弟顺着他的目光,纷纷朝容尘看去。李兆甚至在驾马涉溪时没好好看路,险些踩着溪底卵石,若不是他及时勒紧缰绳,连人带马都会摔上一跤。
动静太大,马车行进的速度忽然缓了大半。
容尘默默收回目光,她方才毫无顾忌地打量了许久,可不能再看了。
不然看到他人的窘况,她会忍不住笑的。
领头的男子方才虽险些出洋相,但他们那一伙人纪律严明,莫说是发笑了,连嘴角都不曾上扬半分。
幽静桃林中,忽闻马车里传来一道孤清摄人的男声:“怎么?没看够?”
显然带着不悦。
李兆忙辩解:“看够了看够了……不是,属下知罪。”
马车里的声音继续道:“赶路。”
这群奇怪的人走起路都似百鬼过境,轻飘飘离开了桃林,再不远,就是太清宫第一道山门。
容尘只觉得方才林中多了股不可名状的压抑,等这群人离开,那阵古怪的压抑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她轻喘一口气,把手从溪水里抬起,对着桃子大啃一口。
素元扯了扯她的衣袖:“师姐,那群人是什么人啊?”
容尘:“我不知道。”
素元:“我也不知道。”
容尘:“那你干嘛问我?”
素元红了脸,小声嘀咕:“看他们那阵仗不像寻常百姓,想来从前是来过太清宫的,只是我没见过,我以为你见过的。”
容尘:“我没见过。”
师姐妹二人又蹲着说了会儿话,正要起身去找含元,忽然听到山门方向处有混乱的马蹄声、马鸣声,激起阵阵灰尘,夹杂着孩童的哭泣:“师姐——”
紧接着是一阵冲天的训斥:“找死?”
和曾子龙着急到颤抖的求饶:“大人手下留情!这位可是太清宫上的小道长!”
是含元,含元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