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四点,重安还没做好起床的准备就被对街家摔盆砸碗的吵架声闹醒。
彼时林重安正处于深度睡眠,猛地一惊让她的心跳都漏跳一拍。她煞白着脸一边喃喃着这日子没法过了,一遍把昨晚准备好还没用上的棉花塞进耳朵里。
对街家是镇子上开超市的,说是超市,其实不过是略大点的小卖部,但位置方便,生意好,也算是在镇子上有些小钱的人家。
当家的赵老板据说是在外头养了小三,一个镇子能有多大,又能出多少事儿呢,一点芝麻大的小事都能被当作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况且是镇上的富户养小老婆这样关系牵扯不清的桃色新闻。
林重安是个小姑娘,又住在他家对街,少不得被人抓着聊聊事情的进展。
虽然她也有好奇心,但事情都发生这么多天了,对街吵吵吵,镇子上的人除了知道赵老板包小三,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挖掘得料。
重安很困,她只想睡觉,管他什么小三小四,昨晚做收纳袋到凌晨一点,她还想趁着周末不上课好好补补觉呢。
恍恍惚惚又睡了一会儿,对街的吵闹声越来越大,有脾气大的街坊邻居开窗大骂他们扰民。
重安也是按耐住自己肚子里的火气想忍忍或许就像以前那样很快消停。没想到听到赵老板娘叫嚷起自己的名字。紧接着就是催命似的敲门声。
重安这下是被彻底吵醒了,按耐着起床气下楼到院子里开门。
门刚打开一条缝,就被一股大力推开,紧接着就是对她的一巴掌。
重安当然不会傻傻站着被人打,她蒙圈的同时往后一避,看清眼前的人后,有点上火,“老板娘,大清早开门给人送巴掌您对我可真客气。”
已是五月末,南方的气候已有些闷热,重安穿着短袖睡衣裤,外面披着浅色外套,露出修长白皙的双腿。
老板娘年轻时也算得上有些姿色,只是人到中年跟吹气球似的发胖,看着眼前的女孩正值芳华,无处不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她就恨不得撕了这个人,“你这个不要脸的狐狸精!勾引别人老公,拉皮条拉到老娘家里,你爹妈没教你要丢人别丢在家门口吗,要卖你去镇子上站街啊!”
听她越讲越难听,重安一张脸气得都没了颜色。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原本想着街里街坊的留着一点脸面,但人家都骂到家门口了,还大声嚷嚷得周围的邻居都跑出来看热闹。
重安抄起旁边的扫把狠狠一挥,怒喝道,“别再这满口喷粪,我什么时候勾引你丈夫了!你起床忘带脑子跑我这发疯!”
老板娘没想到这个平时看来斯斯文文的小姑娘居然也扯开嗓子干架,一时气得浑身哆嗦,伸手就要扯重安的头发,重安挥着扫把格开她的手,怒道,“你别欺负我家里没大人,我告诉你,你再污蔑我我就去厨房拿菜刀,闹大了咱们上公安局我也不怕!”说着还真准备跑到厨房拿刀。
老板娘一向泼辣彪悍,但从来都是嘴巴吵架,要不就是肉搏上,刀啊剪子什么的,她还真不敢碰,何况眼前的小姑娘一股子无所顾忌的气势,让她有些没底。
想着就巴着重安家的大门,高声哭喝起来,“我命苦哟,自家男人不检点在外偷吃连嘴也不擦,嫌弃我是黄脸婆要赶我走啊,小娼妇也敢对我吆五喝六的……”她瞟了瞟周围越集越多的人,唱戏般叫道,“我的命啊!”
重安见她泼妇似的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周围的人也围过来指指点点,大家虽说是邻里,但交情不深,重安也是这两年才搬过里,平常不是上学就是接点手工的活赚外快,和这些人也没什么交集,大家自然也没什么情分,什么话都讲。
而这个老板娘,为人刻薄又爱讲闲话,过去就爱编排重安家,重安当然对她没什么好脸色。
天已经大亮,摆摊上班,街上人也多了起来,重安心里窝火,自己好好的怎么就成了小三,无缘无故让人来家这么一闹。
她冷眼看着地上撒泼的女人,“老板娘,咱们街里街坊住着,也算半个熟人了,可你拿那么肮脏的话污蔑我,也别怪我拿扫把对付你,凡事要讲证据,你嘴巴一开一合就是事实吗?”
坐在地上的老板娘一边哭叫蹬腿,一边恨声道,“我亲眼看见的!大半夜在超市里,我家臭男人抱着你亲,不要脸了!”
说着一骨碌爬起来,扬着手里的校牌,校牌上赫然印着重安的名字、学号和照片。“你不是要证据吗?这就是证据!你跑的时候掉超市里了!”
这下周围一片哗然,这下可就真是板上钉钉了。大家看着重安脸色煞白的站在那里,对她的眼色无不充斥着鄙薄。
“有娘生没娘养的,难怪能做出这种下三滥的事。”
“瞧她平时挺本分的,怎么就走歪了路呀。”
“八成是瞧上老赵的钱咯。”
“难怪问她都不讲,原来她才是唱戏那个……”
……
像是一闷棍打在重安头上,她难以置信自己的校牌居然出现在老板娘的手里!更难以置信的是她刚才说的话,半夜和赵老板偷情!
她抿着唇,身体克制不住的发抖,不知道怎么开口解释。
周五在学校的时候她看到同学郑玫不小心把姨妈弄到裤子上,又没带外套,于是顺手就把自己别着校牌的校服外套借给她遮挡。
超市离郑玫家不近,她平时没来这里买过东西,校牌怎么会掉在超市里?
重安不知道怎么开口,郑玫在她心里一直是个沉默单纯的好女孩,学习用功,从不做出格的事,她也是唯一一个在别的同学都孤立她的时候对她表达善意。
乡镇学校的师生似乎对双方都不抱什么希望,学生逃学打架早恋退学,老师面对无望的升职、卑微的薪水以及前辈们的前车之鉴,早已对这种校园状态习以为常,大家都在心知肚明的走过场。
而重安则是一个小意外。
她门门功课优异,与其说老师们在讲课,不如说老师们在对着重安讲课,因为其他同学基本不听。
特立独行的人,往往被孤立甚至被讨厌,会有莫名其妙的恶意出现在她身上。
而这时,郑玫出现了,她虽然不聪明,但刻苦,她会在放学后问重安不懂的问题,会在男生踢翻重安畚斗的时候偷偷帮忙收拾,会小声的安慰她不要在意。
她不敢相信这种腌臜事会发生在她身上。
所以她无法开口,因为一开口,即使事情不是郑玫做的,郑玫的名声也毁了。
周围的人开始窃窃私语。
她拖着扫把,扫把是那种用干硬的藤条捆成的,跟重安一般高,拖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重安走到老板娘身边,一把夺过自己的校牌,皮笑肉不笑道,“我说自己的校牌跑哪去了,原来是买东西的时候掉在超市里了。老板娘,你就凭这么一个小东西就判定那人是我,也太草率了点吧,我昨天放学后直接去了厂里找李哥拿收纳挂袋的材料,然后就回家串了一整晚。”
她环视周围看热闹的人,那么多吃饱没事干的人围着她看她的笑话,“大家也都接过这活儿的,知道这活儿得日结,我昨晚拿了一天的量,约定好今天上午交货,如果我真有‘闲情逸致’去做那种事,我院子里这一整箱的收纳袋是从天上掉下来了吗?”
重安做的手工是内衣收纳挂袋,把塑料支架穿进纺布里,再固定好,虽然做起来不难,但也是挺费时间的。
重安指着院子里的东西,“你们如果不信,大可以和我去厂里问问经手的人!还有!”她瞪着老板娘,像是能把她身上戳两个窟窿出来,“嘴巴放干净一点,我有没有娘教那是我的事,你们有娘教的管好你们的娘,没娘教的管好你们的嘴!”
她这话自然也是对身边的三姑六婆说的。讲完也不看他们什么表情,挥起扫把将人赶出去,门一甩,锁好回屋。
外头还在吵吵嚷嚷,老板娘哭嚷着要让赵老板来对峙。周围的人讲风凉话的有,劝的有,帮着骂重安的也有。
重安坐在椅子上,身子气得发抖,心中的委屈更是将她淹没。
这个镇子的人说不上是什么坏人,市井市侩,自私自利是人性。
自小她也习惯了被人说三道四,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总会被人拿来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重安的父亲在90年代是开厂的大老板,后来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人在追款的路上出车祸身亡。家里为了填补债务窟窿,变卖了所有资产,工厂底价转手他人。
当时,所有亲戚对她们母女避恐不及,她妈妈带着9岁的她,转了一圈发现无处落脚,抹抹眼泪,坐火车回海州市投奔外婆。
平稳的日子过了三年,重安六年级的时候,外婆被查出来重病,最后两年靠着透析吃药撑着,大屋换了小屋,小屋又换了平房,也就是现在的房子。
重安也不能在市里上学,学籍跟着户籍走,她妈妈也没钱给她交借读费,于是初中回外婆老家读镇上的中学。镇上的人对这一家倍感好奇,老人有病,男人不知所踪,主妇年纪轻轻,还带着个小拖油瓶。
因为外婆要治病,市镇坐一趟大巴得要2个多小时,医生也建议住院或就近观察,所以外婆不住在家里,而是在城中村租了一个小房子,方便就医。
后来外婆去世,她妈妈程锦芝为了还债维持生计,给人当钢琴家教、各种钢琴表演都干,原本是属于艺术家的手变得又粗又肿。
为了赚钱,程锦芝也不常回来,久而久之,这屋子就只有重安一个人住了。
外面把她妈妈传的很难听,说她做的都是不干净的勾当,甚至都传到学校里,细胳膊细腿的重安当时就把讲这话男同学揍了一顿。
初中的男生正是猫厌狗嫌的年纪,见她没爹没妈,都爱欺负她,掰断她的笔,撕她的书,往她书包里倒水,无缘无故扯她的头发。虽然有老师护着,但那些同学根本不在乎处分,他们把戏弄重安当作一种乐趣。如今好了,揍了一个人,打歪他的鼻子,再也没有人敢来烦她了。
外头逐渐安静下来,重安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没通。
听到电话那头“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眼睛好像进了沙子。
天已经大亮,透过窗帘只能照进蒙蒙的光,重安挂了电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回忆与郁气,拉开窗帘,转身洗漱去了。
彼时林重安正处于深度睡眠,猛地一惊让她的心跳都漏跳一拍。她煞白着脸一边喃喃着这日子没法过了,一遍把昨晚准备好还没用上的棉花塞进耳朵里。
对街家是镇子上开超市的,说是超市,其实不过是略大点的小卖部,但位置方便,生意好,也算是在镇子上有些小钱的人家。
当家的赵老板据说是在外头养了小三,一个镇子能有多大,又能出多少事儿呢,一点芝麻大的小事都能被当作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况且是镇上的富户养小老婆这样关系牵扯不清的桃色新闻。
林重安是个小姑娘,又住在他家对街,少不得被人抓着聊聊事情的进展。
虽然她也有好奇心,但事情都发生这么多天了,对街吵吵吵,镇子上的人除了知道赵老板包小三,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挖掘得料。
重安很困,她只想睡觉,管他什么小三小四,昨晚做收纳袋到凌晨一点,她还想趁着周末不上课好好补补觉呢。
恍恍惚惚又睡了一会儿,对街的吵闹声越来越大,有脾气大的街坊邻居开窗大骂他们扰民。
重安也是按耐住自己肚子里的火气想忍忍或许就像以前那样很快消停。没想到听到赵老板娘叫嚷起自己的名字。紧接着就是催命似的敲门声。
重安这下是被彻底吵醒了,按耐着起床气下楼到院子里开门。
门刚打开一条缝,就被一股大力推开,紧接着就是对她的一巴掌。
重安当然不会傻傻站着被人打,她蒙圈的同时往后一避,看清眼前的人后,有点上火,“老板娘,大清早开门给人送巴掌您对我可真客气。”
已是五月末,南方的气候已有些闷热,重安穿着短袖睡衣裤,外面披着浅色外套,露出修长白皙的双腿。
老板娘年轻时也算得上有些姿色,只是人到中年跟吹气球似的发胖,看着眼前的女孩正值芳华,无处不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她就恨不得撕了这个人,“你这个不要脸的狐狸精!勾引别人老公,拉皮条拉到老娘家里,你爹妈没教你要丢人别丢在家门口吗,要卖你去镇子上站街啊!”
听她越讲越难听,重安一张脸气得都没了颜色。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原本想着街里街坊的留着一点脸面,但人家都骂到家门口了,还大声嚷嚷得周围的邻居都跑出来看热闹。
重安抄起旁边的扫把狠狠一挥,怒喝道,“别再这满口喷粪,我什么时候勾引你丈夫了!你起床忘带脑子跑我这发疯!”
老板娘没想到这个平时看来斯斯文文的小姑娘居然也扯开嗓子干架,一时气得浑身哆嗦,伸手就要扯重安的头发,重安挥着扫把格开她的手,怒道,“你别欺负我家里没大人,我告诉你,你再污蔑我我就去厨房拿菜刀,闹大了咱们上公安局我也不怕!”说着还真准备跑到厨房拿刀。
老板娘一向泼辣彪悍,但从来都是嘴巴吵架,要不就是肉搏上,刀啊剪子什么的,她还真不敢碰,何况眼前的小姑娘一股子无所顾忌的气势,让她有些没底。
想着就巴着重安家的大门,高声哭喝起来,“我命苦哟,自家男人不检点在外偷吃连嘴也不擦,嫌弃我是黄脸婆要赶我走啊,小娼妇也敢对我吆五喝六的……”她瞟了瞟周围越集越多的人,唱戏般叫道,“我的命啊!”
重安见她泼妇似的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周围的人也围过来指指点点,大家虽说是邻里,但交情不深,重安也是这两年才搬过里,平常不是上学就是接点手工的活赚外快,和这些人也没什么交集,大家自然也没什么情分,什么话都讲。
而这个老板娘,为人刻薄又爱讲闲话,过去就爱编排重安家,重安当然对她没什么好脸色。
天已经大亮,摆摊上班,街上人也多了起来,重安心里窝火,自己好好的怎么就成了小三,无缘无故让人来家这么一闹。
她冷眼看着地上撒泼的女人,“老板娘,咱们街里街坊住着,也算半个熟人了,可你拿那么肮脏的话污蔑我,也别怪我拿扫把对付你,凡事要讲证据,你嘴巴一开一合就是事实吗?”
坐在地上的老板娘一边哭叫蹬腿,一边恨声道,“我亲眼看见的!大半夜在超市里,我家臭男人抱着你亲,不要脸了!”
说着一骨碌爬起来,扬着手里的校牌,校牌上赫然印着重安的名字、学号和照片。“你不是要证据吗?这就是证据!你跑的时候掉超市里了!”
这下周围一片哗然,这下可就真是板上钉钉了。大家看着重安脸色煞白的站在那里,对她的眼色无不充斥着鄙薄。
“有娘生没娘养的,难怪能做出这种下三滥的事。”
“瞧她平时挺本分的,怎么就走歪了路呀。”
“八成是瞧上老赵的钱咯。”
“难怪问她都不讲,原来她才是唱戏那个……”
……
像是一闷棍打在重安头上,她难以置信自己的校牌居然出现在老板娘的手里!更难以置信的是她刚才说的话,半夜和赵老板偷情!
她抿着唇,身体克制不住的发抖,不知道怎么开口解释。
周五在学校的时候她看到同学郑玫不小心把姨妈弄到裤子上,又没带外套,于是顺手就把自己别着校牌的校服外套借给她遮挡。
超市离郑玫家不近,她平时没来这里买过东西,校牌怎么会掉在超市里?
重安不知道怎么开口,郑玫在她心里一直是个沉默单纯的好女孩,学习用功,从不做出格的事,她也是唯一一个在别的同学都孤立她的时候对她表达善意。
乡镇学校的师生似乎对双方都不抱什么希望,学生逃学打架早恋退学,老师面对无望的升职、卑微的薪水以及前辈们的前车之鉴,早已对这种校园状态习以为常,大家都在心知肚明的走过场。
而重安则是一个小意外。
她门门功课优异,与其说老师们在讲课,不如说老师们在对着重安讲课,因为其他同学基本不听。
特立独行的人,往往被孤立甚至被讨厌,会有莫名其妙的恶意出现在她身上。
而这时,郑玫出现了,她虽然不聪明,但刻苦,她会在放学后问重安不懂的问题,会在男生踢翻重安畚斗的时候偷偷帮忙收拾,会小声的安慰她不要在意。
她不敢相信这种腌臜事会发生在她身上。
所以她无法开口,因为一开口,即使事情不是郑玫做的,郑玫的名声也毁了。
周围的人开始窃窃私语。
她拖着扫把,扫把是那种用干硬的藤条捆成的,跟重安一般高,拖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重安走到老板娘身边,一把夺过自己的校牌,皮笑肉不笑道,“我说自己的校牌跑哪去了,原来是买东西的时候掉在超市里了。老板娘,你就凭这么一个小东西就判定那人是我,也太草率了点吧,我昨天放学后直接去了厂里找李哥拿收纳挂袋的材料,然后就回家串了一整晚。”
她环视周围看热闹的人,那么多吃饱没事干的人围着她看她的笑话,“大家也都接过这活儿的,知道这活儿得日结,我昨晚拿了一天的量,约定好今天上午交货,如果我真有‘闲情逸致’去做那种事,我院子里这一整箱的收纳袋是从天上掉下来了吗?”
重安做的手工是内衣收纳挂袋,把塑料支架穿进纺布里,再固定好,虽然做起来不难,但也是挺费时间的。
重安指着院子里的东西,“你们如果不信,大可以和我去厂里问问经手的人!还有!”她瞪着老板娘,像是能把她身上戳两个窟窿出来,“嘴巴放干净一点,我有没有娘教那是我的事,你们有娘教的管好你们的娘,没娘教的管好你们的嘴!”
她这话自然也是对身边的三姑六婆说的。讲完也不看他们什么表情,挥起扫把将人赶出去,门一甩,锁好回屋。
外头还在吵吵嚷嚷,老板娘哭嚷着要让赵老板来对峙。周围的人讲风凉话的有,劝的有,帮着骂重安的也有。
重安坐在椅子上,身子气得发抖,心中的委屈更是将她淹没。
这个镇子的人说不上是什么坏人,市井市侩,自私自利是人性。
自小她也习惯了被人说三道四,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总会被人拿来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重安的父亲在90年代是开厂的大老板,后来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人在追款的路上出车祸身亡。家里为了填补债务窟窿,变卖了所有资产,工厂底价转手他人。
当时,所有亲戚对她们母女避恐不及,她妈妈带着9岁的她,转了一圈发现无处落脚,抹抹眼泪,坐火车回海州市投奔外婆。
平稳的日子过了三年,重安六年级的时候,外婆被查出来重病,最后两年靠着透析吃药撑着,大屋换了小屋,小屋又换了平房,也就是现在的房子。
重安也不能在市里上学,学籍跟着户籍走,她妈妈也没钱给她交借读费,于是初中回外婆老家读镇上的中学。镇上的人对这一家倍感好奇,老人有病,男人不知所踪,主妇年纪轻轻,还带着个小拖油瓶。
因为外婆要治病,市镇坐一趟大巴得要2个多小时,医生也建议住院或就近观察,所以外婆不住在家里,而是在城中村租了一个小房子,方便就医。
后来外婆去世,她妈妈程锦芝为了还债维持生计,给人当钢琴家教、各种钢琴表演都干,原本是属于艺术家的手变得又粗又肿。
为了赚钱,程锦芝也不常回来,久而久之,这屋子就只有重安一个人住了。
外面把她妈妈传的很难听,说她做的都是不干净的勾当,甚至都传到学校里,细胳膊细腿的重安当时就把讲这话男同学揍了一顿。
初中的男生正是猫厌狗嫌的年纪,见她没爹没妈,都爱欺负她,掰断她的笔,撕她的书,往她书包里倒水,无缘无故扯她的头发。虽然有老师护着,但那些同学根本不在乎处分,他们把戏弄重安当作一种乐趣。如今好了,揍了一个人,打歪他的鼻子,再也没有人敢来烦她了。
外头逐渐安静下来,重安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没通。
听到电话那头“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眼睛好像进了沙子。
天已经大亮,透过窗帘只能照进蒙蒙的光,重安挂了电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回忆与郁气,拉开窗帘,转身洗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