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婆婆这么生气,坐在下首的李氏转移话题弱弱的问了一句,“娘,我们家有什么过人的吃食手艺吗?”不是她想泼冷水,只是嫁进老陈家十几载,真没看到婆婆露过一手,这突然说要做什么吃食生意,她可真没什么信心。
“托你爹的福,教了我一些,只是要多做几次,我才有把握拿出卖。"有陈老头在前面背锅,她想会什么就能会什么?当然前提是不能太离谱。
回来的路上她想到自己把长安街的那些吃食铺子全部逛了一遍,没发现这个时空有发面的面食,虽然也有卖馅饼和菜盒子,但不是什么发面的?刚才她尝了两口,是崧菜馅儿的,吃着一点也不松软口感也不好,有点像前世的那种大的蒸饺,所以她干脆就想着要不然把上一世的水煎包给整出来,这是一种不怎么费油却能吃出油滋滋感觉的小吃,在很是缺油腥的当下是个挺不错的的主食!然后再准备几样流食,像五谷粥啊,豆花啊,豆浆啊,还有什么大骨汤啊,海带汤之类的,都可以备起来?对了,还有前世那个好吃的胡辣汤,可以适当的改良的弄出来。心里琢磨着,不自觉的说出口,被离她最近的陈大柱听到,“娘,你还会做豆花啊?”
做豆花很难吗?想到现下的贫瘠和各种不发达,程宝珠把这句话又咽了回去,她可以想象,当她把这句话说出来,这些孩子肯定会问她一一不难吗?既然你会,怎么没见你以前做过,她该怎么回答?虽然能拿死去的陈老头顶锅,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这个时空的信息跟现在没有可比性。在现代百度一搜,上百个怎么制作豆花的视频就出来了,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这些简单的手艺视频,上一世程宝珠闲着无事的时候,也看过几个,虽然不能记得很全,但也能复制出来一个七八成。
可在这个时空,豆腐手艺可能是作为一个传家手艺一代代的传下去的,作为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继承者根本不可能把做法传的人尽皆知,因为手艺不易得也不易学,所以敝帚自珍的很,对这种理念程宝珠表示理解,毕竟老百姓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她这个外来人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的行为呢?
程宝珠虽然打算把自家的小吃摊的种类弄得丰盛些,但是真没想到让自家人亲手去做豆腐,想想做豆腐的辛苦和所需要的人手,那真的是起五更爬半夜,那种辛苦可想而知,何况他们的生意一旦走上正轨也分不出人手去专门做这些,所以她打算把豆制品的需求托付给亲戚。原主还有两个嫁出去的姑娘以及夫家的叔伯,托给可信的人去做,让他们也多个进项,也挺好的。
“会做,但我没打算让自家做,做这个太辛苦了,我只需要成品……”正准备往下说呢,李氏突然唤了她一声,“娘。"叫了她之后,又犹犹豫豫的不知该如何开口。
“有话就说,干嘛吞吞吐吐的。”程宝珠沉下脸看了她一眼,想了想,扫了众人一眼才道,“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没必要藏着掖着,有问题敞开了说,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之后我们要开始做生意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吃摊,但也需要大家齐心合力,一起努力做好!有什么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若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盘,那这个生意迟早要黄,所以做人做事都需要勤奋努力,有自己的想法,但也要坦坦荡荡心中有成算,记住了吗?”她大声问出来。
“记住了。”程宝珠的声音震住了大家,让一屋子的人不自觉的一起回应。
“什么事?”她又问了李氏一遍。她不介意家里人有自己的小想法,但是她不允许有家庭内耗。
“娘,你说你会做豆花,那我娘家能不能学,学会之后供给咱们家?”李氏不敢再犹豫,直接说出了心中想说的话,说完她颇为忐忑的看着婆婆。
她话音刚落,旁边赵氏的眼神颇为复杂的看了她一眼,这个妯娌别看平日话不多,心思转的倒是挺快的,她都还没想着往娘家扒拉,没想到这个弟妹倒是积极的很啊!
程宝珠诸多想法在脑子里转了几圈后才慢悠悠的开口的,本来想说未尝不可但太文绉绉的,不符合她的人设,“不是不行,"看着激动了几分的李氏,“但有条件?”
“什么条件?你说,娘!”李氏不自觉的坐直了身体,言语中带了几分急迫。”
“做豆花是门手艺,虽然辛苦些累些,但还是能挣到钱,每天都能有进项,可比种田强多了。”看着他们赞同的点头,租宝珠又继续道,但老话说的好,亲兄弟还明算账,所以我不可能把这门手艺平白无故的交给你娘家,你明白这个道理吧!”程宝珠看着李氏。
“我明白的,娘。”李氏殷切的点点头。
“咱们家和你娘家现在是姻亲关系,你嫁到陈家来,就是咱们老陈家的人,按理说你不应该再去管你娘家的事,但亲缘关系不能断,若是一嫁人就把生养自己一二十年的父母抛之脑后不闻不问,那说明这个人要么天生冷血,要么就是心里没有亲情的人,连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都能不顾念的人,这种人的人品也不会好,所以要远离这样的人。当然李氏你做的很好,有了自己的小家,还能想着自己的娘家能过上好日子的做法,没错,所以我才会同意这件事,前提是因为你没有损害的夫家利益。”说完就看到平时脸上没什么表情的李氏一脸的喜色以及大儿媳赵氏一脸的跃跃欲试。
“当然,我也是相信你娘家人的人品,才愿意把手艺交给他们的。”从记忆中搜寻到陈家和李氏娘家的人情往来,对他们的整体印象还是挺不错的。李氏三次生孩子娘家都来人了,每次都送了鸡和鸡蛋。当家的去世李家也来吊唁了,虽然没给钱,但挑了两筐粮食来。陈光宗考中童生,李家老大也过来祝贺了。该做的礼数都做到了,表现出了对女儿的重视,也没有在暗地里让女儿贴补娘家,两家相处也没有什么龌龊和不快,人品上还是信得过的,所以这个手艺倒是能教给他们,至于能不能通过考验,能不能长久相交,就要看他们是更看重一个家族的长远发展以及正常亲密的姻亲关系,还是一时的利益,让他们自己衡量去。
说了太多话的程宝珠觉得有几分口渴,正想着要不要让谁帮着端一碗水过来,就见大妞贴心的递上了一个大陶碗。瞧瞧,这就是眼色,四个大人还没有一个孩子贴心呢,白活了这么大!
看着站在身旁对她怯怯笑的大妞,有点小洁癖的程宝珠对她一头枯草似的头发下不去手,赞许的拍了拍了她的肩,笑着对她点点头,然后端起碗喝了几口润润嗓子。大妞也知趣的回坐了自己的小凳子上。
放下碗才看到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有些懊恼的表情,都在心里想着怎么我就忘了娘说了这么多话嘴巴会干要喝水呢,所以以后一定要记得先给娘端一碗水!几个人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
“以一年为限,手艺学会之后对外售卖一年内的毛利润的一半作为学手艺的学费,一年之后就不用给了。”程宝珠琢磨着开口。
“娘,什么是毛利润?”李氏在旁边小心翼翼的问。
“就是卖出去的钱减去食材成本所剩的钱就是毛利率。”程宝珠自己定了一个收费标准,没按照现代那种算法,太繁琐,“打个比方你一个月你们总共卖了二两银子,黄豆用了多少斤合算成钱,用二两减黄豆的本钱就是毛利率,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听得认真的众人都点头,旁边三个小家伙也跟着点头。
当然能不能做到实打实的把该给陈家的钱分给陈家,这是非常考验心性的事,他们没有收支明确的账本,更没有财务监督,若有心想隐瞒,那真是让人防不胜防,毕竟她不可能派个人去李家天天看着他们出多少货吧,只要不是太离谱,程宝珠也没想过太过斤斤计较,毕竟李家还算是她认可的亲家,白送这样一个小方子给他们也不是不行,只是她深谙一个道理,白送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她是冤大头的感觉,一旦以后她再有点好东西,别人朝她要,她不愿意给,那她马上就能成为一个坏人罪人,这就是人性!
“托你爹的福,教了我一些,只是要多做几次,我才有把握拿出卖。"有陈老头在前面背锅,她想会什么就能会什么?当然前提是不能太离谱。
回来的路上她想到自己把长安街的那些吃食铺子全部逛了一遍,没发现这个时空有发面的面食,虽然也有卖馅饼和菜盒子,但不是什么发面的?刚才她尝了两口,是崧菜馅儿的,吃着一点也不松软口感也不好,有点像前世的那种大的蒸饺,所以她干脆就想着要不然把上一世的水煎包给整出来,这是一种不怎么费油却能吃出油滋滋感觉的小吃,在很是缺油腥的当下是个挺不错的的主食!然后再准备几样流食,像五谷粥啊,豆花啊,豆浆啊,还有什么大骨汤啊,海带汤之类的,都可以备起来?对了,还有前世那个好吃的胡辣汤,可以适当的改良的弄出来。心里琢磨着,不自觉的说出口,被离她最近的陈大柱听到,“娘,你还会做豆花啊?”
做豆花很难吗?想到现下的贫瘠和各种不发达,程宝珠把这句话又咽了回去,她可以想象,当她把这句话说出来,这些孩子肯定会问她一一不难吗?既然你会,怎么没见你以前做过,她该怎么回答?虽然能拿死去的陈老头顶锅,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这个时空的信息跟现在没有可比性。在现代百度一搜,上百个怎么制作豆花的视频就出来了,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这些简单的手艺视频,上一世程宝珠闲着无事的时候,也看过几个,虽然不能记得很全,但也能复制出来一个七八成。
可在这个时空,豆腐手艺可能是作为一个传家手艺一代代的传下去的,作为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继承者根本不可能把做法传的人尽皆知,因为手艺不易得也不易学,所以敝帚自珍的很,对这种理念程宝珠表示理解,毕竟老百姓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她这个外来人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的行为呢?
程宝珠虽然打算把自家的小吃摊的种类弄得丰盛些,但是真没想到让自家人亲手去做豆腐,想想做豆腐的辛苦和所需要的人手,那真的是起五更爬半夜,那种辛苦可想而知,何况他们的生意一旦走上正轨也分不出人手去专门做这些,所以她打算把豆制品的需求托付给亲戚。原主还有两个嫁出去的姑娘以及夫家的叔伯,托给可信的人去做,让他们也多个进项,也挺好的。
“会做,但我没打算让自家做,做这个太辛苦了,我只需要成品……”正准备往下说呢,李氏突然唤了她一声,“娘。"叫了她之后,又犹犹豫豫的不知该如何开口。
“有话就说,干嘛吞吞吐吐的。”程宝珠沉下脸看了她一眼,想了想,扫了众人一眼才道,“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没必要藏着掖着,有问题敞开了说,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之后我们要开始做生意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吃摊,但也需要大家齐心合力,一起努力做好!有什么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若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盘,那这个生意迟早要黄,所以做人做事都需要勤奋努力,有自己的想法,但也要坦坦荡荡心中有成算,记住了吗?”她大声问出来。
“记住了。”程宝珠的声音震住了大家,让一屋子的人不自觉的一起回应。
“什么事?”她又问了李氏一遍。她不介意家里人有自己的小想法,但是她不允许有家庭内耗。
“娘,你说你会做豆花,那我娘家能不能学,学会之后供给咱们家?”李氏不敢再犹豫,直接说出了心中想说的话,说完她颇为忐忑的看着婆婆。
她话音刚落,旁边赵氏的眼神颇为复杂的看了她一眼,这个妯娌别看平日话不多,心思转的倒是挺快的,她都还没想着往娘家扒拉,没想到这个弟妹倒是积极的很啊!
程宝珠诸多想法在脑子里转了几圈后才慢悠悠的开口的,本来想说未尝不可但太文绉绉的,不符合她的人设,“不是不行,"看着激动了几分的李氏,“但有条件?”
“什么条件?你说,娘!”李氏不自觉的坐直了身体,言语中带了几分急迫。”
“做豆花是门手艺,虽然辛苦些累些,但还是能挣到钱,每天都能有进项,可比种田强多了。”看着他们赞同的点头,租宝珠又继续道,但老话说的好,亲兄弟还明算账,所以我不可能把这门手艺平白无故的交给你娘家,你明白这个道理吧!”程宝珠看着李氏。
“我明白的,娘。”李氏殷切的点点头。
“咱们家和你娘家现在是姻亲关系,你嫁到陈家来,就是咱们老陈家的人,按理说你不应该再去管你娘家的事,但亲缘关系不能断,若是一嫁人就把生养自己一二十年的父母抛之脑后不闻不问,那说明这个人要么天生冷血,要么就是心里没有亲情的人,连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都能不顾念的人,这种人的人品也不会好,所以要远离这样的人。当然李氏你做的很好,有了自己的小家,还能想着自己的娘家能过上好日子的做法,没错,所以我才会同意这件事,前提是因为你没有损害的夫家利益。”说完就看到平时脸上没什么表情的李氏一脸的喜色以及大儿媳赵氏一脸的跃跃欲试。
“当然,我也是相信你娘家人的人品,才愿意把手艺交给他们的。”从记忆中搜寻到陈家和李氏娘家的人情往来,对他们的整体印象还是挺不错的。李氏三次生孩子娘家都来人了,每次都送了鸡和鸡蛋。当家的去世李家也来吊唁了,虽然没给钱,但挑了两筐粮食来。陈光宗考中童生,李家老大也过来祝贺了。该做的礼数都做到了,表现出了对女儿的重视,也没有在暗地里让女儿贴补娘家,两家相处也没有什么龌龊和不快,人品上还是信得过的,所以这个手艺倒是能教给他们,至于能不能通过考验,能不能长久相交,就要看他们是更看重一个家族的长远发展以及正常亲密的姻亲关系,还是一时的利益,让他们自己衡量去。
说了太多话的程宝珠觉得有几分口渴,正想着要不要让谁帮着端一碗水过来,就见大妞贴心的递上了一个大陶碗。瞧瞧,这就是眼色,四个大人还没有一个孩子贴心呢,白活了这么大!
看着站在身旁对她怯怯笑的大妞,有点小洁癖的程宝珠对她一头枯草似的头发下不去手,赞许的拍了拍了她的肩,笑着对她点点头,然后端起碗喝了几口润润嗓子。大妞也知趣的回坐了自己的小凳子上。
放下碗才看到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有些懊恼的表情,都在心里想着怎么我就忘了娘说了这么多话嘴巴会干要喝水呢,所以以后一定要记得先给娘端一碗水!几个人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
“以一年为限,手艺学会之后对外售卖一年内的毛利润的一半作为学手艺的学费,一年之后就不用给了。”程宝珠琢磨着开口。
“娘,什么是毛利润?”李氏在旁边小心翼翼的问。
“就是卖出去的钱减去食材成本所剩的钱就是毛利率。”程宝珠自己定了一个收费标准,没按照现代那种算法,太繁琐,“打个比方你一个月你们总共卖了二两银子,黄豆用了多少斤合算成钱,用二两减黄豆的本钱就是毛利率,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听得认真的众人都点头,旁边三个小家伙也跟着点头。
当然能不能做到实打实的把该给陈家的钱分给陈家,这是非常考验心性的事,他们没有收支明确的账本,更没有财务监督,若有心想隐瞒,那真是让人防不胜防,毕竟她不可能派个人去李家天天看着他们出多少货吧,只要不是太离谱,程宝珠也没想过太过斤斤计较,毕竟李家还算是她认可的亲家,白送这样一个小方子给他们也不是不行,只是她深谙一个道理,白送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她是冤大头的感觉,一旦以后她再有点好东西,别人朝她要,她不愿意给,那她马上就能成为一个坏人罪人,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