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马强要到集营城采买军备军需,让李逾明和他一起去。

    李逾明答应,回来告诉赵雪青一声。

    “你先不要走,帮我到城里买点东西。”赵雪青说。

    “好。”

    赵雪青转身到屋内那堆旧物处翻找,找了一会,一无所获。

    “你找什么?”

    “我看能不能找到纸笔。”

    “找纸笔做什么?”

    “刚刚豪豪在屋里翻看角落里的东西,你看他找到了什么。”赵雪青开心地从一旁拿出一张破旧的纸片给他看。

    李逾明接过,原来是一张破旧的出关文书,应该是之前抢来的其他人身份文书,时日久远,已经破旧不堪,不解地问:“这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用,过几天你就知道了。”赵雪青先卖他一个关子,“现在我给你列个单子,你去城里按单子买些笔墨纸张回来,我有用处。”

    “好。”李逾明还不是太懂,但相信她有用处,只答应,“这里有纸笔吗?”

    赵雪青摇头,说:“找不到,你要去问一下马强。”

    问了马强,发现整个寨子几乎没有纸笔,最后找了一根细的烧火棍,赵雪青在一张还算白净的布上写下需要买的东西。

    李逾明接过单子,说:“我一定给你买回来。”

    李逾明跟着队伍进城,城内随处贴着悬赏的告示,但官兵少了很多。大概画师技艺不怎么好,画的并不十分相似,加之大半个月不刮胡子,他蓄起一把胡须,加上日夜兼程赶路,人消瘦变黑不少,已经和画像上不那么像。饶是如此,他也怕同行人注意,还好这些人大字不识,对此也无兴趣,没去注意。

    采买了军备,李逾明说买点东西,要单独行动。赵雪青还在山上,马强有恃无恐,答应他自己去办事。

    李逾明找到一家当铺,当掉随身玉佩。玉佩是他母亲做姑娘时得来的,虽精美贵重,但无任何字号标记,母亲去世后,他常年带在身上以表思念,除了亲近的几个人,无人识得是他的玉佩,当铺转卖出去,也不会有人怀疑玉佩原主人的身份。

    又到一家卖笔墨的店铺,把单子拿给老板看,老板按单子上的拿给他,但上面列的纸张是都国产的,他们店铺没有,指了另一家更好店铺给他。

    李逾明道谢,故意指着街对面的悬赏公告结结巴巴地问若是抓住这两人去哪里拿奖赏。

    老板猜测他不住城里,看到告示想赚点钱,说:“你来晚了,悬赏的人已经走了。而且你也找不到这俩人。”

    “为什么?”

    “官兵把城里城外翻来覆去搜了好几遍没找到人,你怎么找得到。”

    李逾明表现出可惜的样子。

    “年轻人,悬赏金没那么好拿,你这体格想赚钱,进军营最合适。”掌柜指着自己店铺门口另一张告示说,“那里有征兵的告示,要求很低,街尾有家人的儿子矮的像棒槌也进去了,你这样肯定没问题。”

    李逾明不认识夏国字,掌柜的话口音重,有不少土话,他听的一知半解,问:“为什么招兵要求这么低?”

    “你还不知道?”老板夸张地说,“南边都国向大夏发兵了,现在打的如火如荼,各地都在招兵买马,招降纳叛。”

    李逾明心中大喜,但耐心地听他吹了会牛,才道谢走了。

    *

    回去的时候已是半夜,赵雪青起床开门,问:“怎么回来这么晚?”

    “买东西耽误了时间。”李逾明把买来的东西放下,“你要的纸墨笔砚都买到了。”

    “你走了我才想到这些东西费钱,你身上又没多少银子。”赵雪青问,“你哪里来的银子买的?”

    “我找马强借的。”李逾明撒谎道。

    赵雪青没有深究,姑且信了,看他眉间有结霜的水汽,说:“很冷吧,我去烧水给你洗脸泡脚,这样身子容易暖和。”

    “不用,回到屋里暖和多了。”李逾明拉住她,“我有东西给你。”

    “什么东西?”

    李逾明打开带回来一件包裹,打开里面是一团泛着光泽的灰色皮毛,是一件灰狐皮衣服。

    “你怎么买这种东西?又贵又不实用。”赵雪青惊讶道,“呆在屋里又不冷,不需要这种衣服。”

    “这件成色不好,又薄,是店里最便宜的。颜色也暗,穿在棉袄里面保暖,别人看不见。”李逾明抓起她又红又肿的手,心疼道,“你身子还没好全,天气冷,棉袄透风,没有一件保暖衣服要冻坏的。”

    这几日,赵雪青的手生了冻疮,白天红红木木的,晚上奇痒无比。她一直没有说,李逾明还是注意到了。但这件衣服虽说成色不好,但终归是狐皮,不会便宜,还没开始干活,她不信马强会借他这么大一笔钱,问:“你是不是把玉佩当了?”

    伸手到他怀里平日放玉佩的地方一模,果然已经没了。

    “你为什么把玉佩卖了买这种东西?!”赵雪青很生气,“这是夏国,卖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找不回来就不要了,玉佩是死物。”李逾明说,“若守着玉佩,人却冻病了,得不偿失,才是死脑筋,糊涂虫。”

    “道理是如此,但你没必要浪费银子买无关紧要的东西。”赵雪青第一次这么心疼银子,生气他乱花钱,“日后我们逃出去,没有银子寸步难行,留着做盘缠不是更好。”

    “银子还有一些。”

    “还剩多少?给我看看。”

    赵雪青不敢相信他,他长在挥金如土的旭王府,想来不会为这些细碎花费打算,只要手上有钱,需要什么就买了,不会为后面打算。

    李逾明把身上的银钱尽数拿出来给她,赵雪青又细细地问玉佩当了多少钱,衣服花了多少钱,认真地把账算了一遍。

    “玉佩当的太便宜了,价格应该开高一点。”赵雪青不满道。

    李逾明一边脱下身上的棕榈披风,一边笑说:“你不是比我更大方,上次一个多月的工钱尽数买东西送人了。在京城时赏人也大方,人人都说你好。”

    “我那是没到吃不饱饭的地步,大方点无所谓。现在出去无钱寸步难行,怎能不精打细算。”赵雪青细细核对,说,“这不对,还有一两银子去哪了?”

    “我买了些吃食和药材。”李逾明指着地上另一个不大的包裹说。

    赵雪青这次真的生气了,说:“这里又不是没饭吃,为何要另外花钱买,你太不会过日子了。”

    面对她咄咄逼人的责问,李逾明轻声说:“雪青,今天是你的生日。”

    赵雪青愣了一下,自言自语地说:“今天是冬月初一?”

    李逾明点点头。

    “生日又能怎样。”赵雪青话语带着浓浓的鼻音,“我已经不过生日了,何况现在又是这样的情况,更不值得花这个钱。 ”

    “当然要过。”李逾明过去抱她,“二十四年前的今天你来到这个世界,对我意义重大,每年都要纪念。”

    赵雪青有些感动,但又有顾虑:“前年那个师父说我不能过生日,他算的很准。”

    “求签算命是自找烦恼,我们不用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怎么说?”

    “求签总想听好的结果,如果求到不好的,又会不开心。后来无论发生不好事,会觉得是求签的印证,没有发生又整日忧心忡忡。”李逾明说,“生活总是有好有坏,该发生的总会发生,问题还得靠我们自己解决,有没有他的预言又能如何。”

    赵雪青陷入沉思,没有再说什么。

    “我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

    “我今日在集营城听说,大都已向夏国进兵。”李逾明说,“细细算来,我和赵将军约定一月之期,现在已经过了五日,看来赵将军如约开战了。”

    “有听说战况如何吗?”

    李逾明摇头,说:“开战在夏国最南边,我们现在在夏国北边,消息没有那么快的。”

    赵雪青担心父亲。

    “现在高擎已死,赛维达在北边寻我们。”李逾明分析,“我已将你的那份名单散播出去,夏国朝廷现在人人自危,人心涣散,风雨飘摇,无法集中力量,赵将军经验丰富,我出发前已安排了充足的粮草供应,不会有大问题的。”

    “赛维达会不会被召回去应战?”赵雪青问,“放弃寻找我们。”

    “这要看高贺对他的信任程度了。”李逾明说,“从战局上说,现在寻找我们其实已无太大意义,但高贺让他一路追到最北边,看来对他是有怀疑的,估计不敢轻易把南方边境交给他。”

    “那我们就在这里继续呆着,说不定哪一天赛维达就被召回去了。”

    李逾明点头,说:“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俩人聊得忘我,不知不觉到了深夜。赵雪青把买来的东西查看一遍,是熟的卤牛肉和一些药材。冻疮药是已经制好的药膏,不用加工,直接敷上就好了。

    赵雪青看着肉说:“屋里热,放一夜会不会坏了?”

    “我把它放在外面,会结成冰。”李逾明打开窗,把肉放在窗户外面的干草垛上。

    敷上药,赵雪青准备睡觉,又想起一事,说:“放在外面会不会被人拿走吃掉?”

    李逾明起身,打开窗探身取肉,说:“挂在窗柩上,有人拿我们听得到。”

    如此,俩人才安心睡了。

    *

    第二日天刚亮,赵雪青还没醒,一股浓烈的肉香味钻进鼻孔,睁开眼,迷迷糊糊看李逾明在用她的旧棉袄包住什么东西。

    “你在做什么?”

    “我去把肉热了,包进棉袄保温,等你起来吃。”

    “这么早怎么去热肉?”赵雪青不太理解。

    “你不是怕肉被人拿走吗?”李逾明说,“等下大家醒了,去加热肯定被顺走一半,不能原样拿回来。”

    赵雪青起身,心里五味杂陈,说:“亏你想得到,还起个大早。”

    “不止你会斤斤计较,我也会。”李逾明笑说,“这样算不算会过日子?”

    赵雪青意识到昨日她无心的一句“不会过日子”刺激了他,忙说:  “怎么不算。”

    “那就是了。”得到肯定,李逾明很高兴,“赶紧来吃肉吧。”

    赵雪青有些犹豫,说:“徐娘从小就告诫我,不要一大早吃肉,容易胃难受。”

    李逾明有点失望,说:“那先捂着,等一会再吃。”

    赵雪青起床收拾,肉味无时无刻不往鼻子里钻,上次马强设宴,她一点没吃,好多天不见荤腥,实在馋地厉害,于是转头说:“要不我们少吃一点。”

    “就等你这句话呢。”李逾明连忙回应。

    揭开盖子,肉味愈加浓烈,俩人同时咽了咽口水,李逾明撕下一小块牛肉给她。

    有第一块就有第二块,似乎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肉一样,一块接一块停不下来。

    “我也要吃。”一个声音从被窝里传出来。

    马豪从被窝里露出半个身子,流着哈喇子。

    两人这才想起还有一个人睡在被窝呢,赵雪青擦擦手,上去给他穿衣服,问:“你是不是被肉味馋醒了?”

    马豪点点头。

    半盆肉已经没了,穿好衣服,赵雪青拿了一块肉给马豪。

    这时,屋外有几人路过,一人说:“怎么有牛肉味呢?!”

    “好像是那边屋里……”

    “有人要过来了。”李逾明说,“你再吃点。”

    “吃不下了。”赵雪青捧着肚子说,“已经饱了。”

    “吃不完,他们来问只能分给他们了。”

    “那有什么办法。”赵雪青不甘心地说。

    “我还能再吃一口。”李逾明拿起一块肉往嘴里放。

    路过的人敲门进来,印证猜想,说:“闻到肉味,果然是你们躲在这里悄悄吃肉。”

    赵雪青解释昨天是她生日,买了点肉来庆祝,说:“见者有份,你们也吃点。”

    几个人祝贺她,不客气地把肉一扫而空。

    吃完道谢走了,赵雪青觉得可惜,他辛辛苦苦换玉佩下山买来的肉,被无关的人吃掉,说:“也不给人留点。”

    “没事,反正我们都吃饱了。”李逾明看她生气的样子,觉得可爱,又安慰她,“大锅饭就是如此,吃独食是要被说小气,会被针对排挤。”

    “我就是小气,”赵雪青赌气道,“再说我又不打算真的做土匪。”

    李逾明看他这样子,笑出声来。

    “你笑什么?”

    “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我看不止夫妻,人穷了就容易计较。”李逾明说,“我笑谁会想到有一天,你会为了几块肉心疼。”

    他这样一说,赵雪青也觉得好笑,嘴硬说:“你不也一样,为吃一口肉花那么多心思,还一早起来热肉。”

    “我刚刚热肉把他们的一捆柴给用完了。这肉算是赔给他们的,这样想心里就舒服多了。”

    两人都笑起来。

    赵雪青对柴火的用量没有概念,不知道热一碗肉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柴,后来听到负责做饭的人骂骂咧咧才知道,李逾明也不会烧火,浪费了很多柴火。

章节目录

雪青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吴飞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吴飞鱼并收藏雪青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