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南……钟……四……叔……,去……”她睁不开眼,周身疼痛欲裂,眉心似乎感受到一丝光,却连那丝光都是暗沉潮湿的。一时,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哪,只是耳边不断的传来沙哑无力的声音“儋……南……钟……四……叔……,去……”

    她努力从这声音中醒来,突然脸上感觉有一滴滴水滴落下,是下雨了么?不对,这水滴却是温热的,淋淋沥沥的快速滴在冰冷的脸庞上,她觉得有些滚烫。

    “我就说她死了……”一个男童大声对同伴喊着。

    “可我刚才明明看她眼珠子转动了”。

    “莫不是……鬼呀……”另一孩童尖着嗓子,仓促提着裤子逃跑,惊叫声混杂着孩童逃跑的声音,越来越远。

    “我死了么?”

    “我是怎么死的?”

    她依旧动弹不得,意识却逐渐清醒了。

    “儋……南……钟……四……叔……,去……”花发老翁,倒在雨地里,侧过身对她悲泣着喊道,身上的伤口鲜血涌出,被雨冲满一地,像一朵朵鲜花绽放在黑暗的大地上。

    “父亲,父亲……”她呢喃着,前尘往事涌上心头,满屋的珠宝华服、冰冷的眼神、血泊里的父亲,她终于睁开了眼睛,眼泪汹涌而下。

    “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容易遇见的鬼呀。跟你们说过,不要跑到这边来玩。等师父……”

    “就是她就是她,你们看她眼睛睁着了。”

    一群人悉悉索索的跑了过来,几个孩童围绕着一个农家装扮的青年男子,想凑近看看却又不敢,只能紧紧靠着年长的那个男子。

    “姑娘,姑娘……”年长的男子凑近。

    也不知她看没看到、听没听到,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直挺挺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只是眼角的眼泪还在不停的往下流。

    “师兄,她没死。”一个孩子大声喊。

    “姑娘、姑娘……”连叫多声,见毫无反应后,青年男子用手轻轻的在她脸上拍了拍。她还是毫无反应。

    “师兄,她到底是死没死啊?”又有个孩子忍不住发问。

    “别吵,我们把她带回去给师傅瞧瞧。来,一起帮忙”。几人一起把她放在青年的背上。

    “儋……南……钟……四……叔……”她对周遭的一切视若罔闻,只一遍遍的想着这句话,突然啜泣着出声:“父亲呢?”

    “啊?”青年停住了脚步。

    “她说话了,她说话了。”“太好了,太好了,我就说她没死。”孩童们兴奋起来,青年加快脚步,却是朝山上走去。

    她在青年的背上,只觉一阵阵的头晕,又昏沉沉的睡去了。

    也不知这一觉睡了多久,再次醒来时,身上已换上干净的衣服,她转过身,看到自己躺在一个狭小却干净的小屋里,屋里只一床一桌,还有一个农妇面朝着她在小炉里煮着药。

    “大……”她想开口,却发现声音嘶哑,难以出声。

    “哎呦,姑娘,你可醒了。”妇人立刻起身,扶她坐起,跟她说话。

    原来此地名为江州,距离晏京有八百里路程,山上有一寺庙,名法泉寺。此寺历经千年,山上险峰怪石林立,四时风景多变、美不胜收,旧时先皇也曾慕名来此处观光听法。只是寺庙在山顶,山路陡峭、风霜雨雪天气更难行走,多有不便;外加此间寺庙主持印忍法师一心修法,不与外界过多来往,因而香火不算旺盛。

    那日她就是为这山上的几个俗家弟子玩耍时发现,捡回。

    但因山上都是男子,住持便把她放在离主庙较远的一处山脊禅房——静尘轩,避开香客往来之道,甚是幽静。

    这位妇人唤做欢嫂,家住山脚,跟丈夫一起日常会给寺庙送些米盐、日常用品,那日正好送日用上山,便被住持留下照料她,这一照料竟已一月有余。

    正说着话,门外响起一青年男子的声音,“欢嫂……”

    老妇回答着,一名僧人推门而入,见她醒了,很是欢喜。

    法泉寺僧人来路甚多,众人所学颇广。有一僧人,名圆广,出身医药世家,深谙诊疗之术。

    住持除安排欢嫂留下照料日常外,每日都会派人下山来探望一次,每隔一两日又由圆广下山来诊断、调理用药。几日前圆广便跟众人说过,近日她有机会醒来,居然就成真了。

    僧人上前合掌,“姑娘,可有什么不适?”

    她摇摇头,思路却甚是混乱,父亲不知身在何处?今后何去何从?这些人想是本着慈悲为怀救她一命,但她又何以未报?若是他们知道她的来历又会如何?……千头万绪难以缕清,她不知如何开口。

    “姑娘,你好好休息,我去汇报师傅。师兄弟们知道你醒了,一定很高兴。”僧人笑意盈盈,快步退出。

    不多时,山上下来了八九个人,有几人做僧人装扮。其中一人最为年长,白眉白须,清瘦矍铄,便是印忍。却还有两名青年,做俗家装扮,另有两个八九岁的孩童,也是俗家装扮。

    她自幼受父亲疼爱,幼时母亲病逝,父亲更是怜她孤苦,出入总带着。见过很多的人,总是落落大方。但此番遭遇重大变故,亦不知今后作何打算,心里踌躇,见众人进来,突然间很是局促,不知该作何反应。

    两个孩童率先跑进,欢快说到“姐姐,你醒了,你家住哪里?爹娘是谁?”

    这一问正好问到她的痛处,她看着大家,紧紧的握住衣角。

    印忍法师看她不做回复,想是看出她心中的诸多烦恼,说道“阿弥陀佛,人生在世,全由天命缘分所推。你此番大难不死,必有其因,也必有其果,无需多思。”

    “姑娘之病,是风寒之症合并脏腑多处受伤,今日虽醒,还需好好休息、继续调养。”说话的便是圆广。

    “即来此处,自是与我们有缘。姑娘且安心住下,来日之事,可来日在做打算。”映忍法师眉眼含笑,让人看着好生亲切。

    “对,好好住着。”一俗家装扮的青年说到。她未开口,大家却你一言我一嘴的打破了沉寂,山脊禅房,暖意融融。

    几日后,她觉得精神恢复大半,便开始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欢嫂忙于生计,在禅房呆的时辰,也就越来越少了。

    大雨滂沱,拍打在山间的树木、岩石上。她倚靠窗前,看风雨中晃动摇摆的树枝,愁绪再生。却听到雨中的敲门声。

    来的是寺里的俗家弟子,他身着灰白色粗布粗衣,发髻高束,眼睛清澈明亮、笑意盈盈,眉眼间有些慈悲之意;剑眉高鼻,却又透露着英气。一时竟看不出年龄。

    他撑着伞,身上还是被淋湿了不少。

    “快请进。”她连忙退后一步,让他进来。

    他收起油伞,拍去身上的水珠,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又把油布包展开,取出里面包裹的几本书,把书展平,递给她。动作从容雅致,很不符他这一身农家装扮。

    “姑娘,我给你带来几本书,打发一下时间。”

    她突然想起那天背她上山的人,似乎也是这般装扮,忍不住心中一动。“你是?”

    “我叫成德,自小便被师傅收留,在寺里长大,也不知道父母是谁。”寥寥数语,道尽身世。

    他也是个无父无母的人呀。她心理暗暗叹道,却见他说话时毫无悲伤,因而又想,从小就没有,自然也不伤心了。

    “那日可是成德师傅救我上山的?”

    “啊。”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正好去找师弟,遇见姑娘”。

    “谢谢成德师傅。”她向他欠了欠身,微微一笑,苍白憔悴的脸上绽放绚丽色彩。

    他回报以微微一笑,也未多言,便离开了。上山路上,突然看见山野间有一朵玉兰、独立雨中,此刻微微展开花瓣,吐露花蕾,将放未放。他有些心神摇晃,呆呆的看着玉兰。雨点淅沥,溅湿衣裳。

    此后的一段时间,她独自住在静尘轩,浣洗读书、生火煮药,在禅房附近走动,看山间花草生长、听鸟雀叽喳,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兀自神伤。

    欢嫂有时来看她。

    欢嫂,人如其名,欢乐爽朗。每次上山,总跟她说些山下的烟火琐事。谁家的娘子生了个大胖小子了、谁家的水牛不知怎么的跑丢了、谁家的孩子把人家的房顶给掀翻了、谁家跟谁家为了一畦菜地大打出手……

    此类事情若是从前听来,她必是觉得新奇有趣,要细细的追问许多细节的。但此番遭遇重大变故、于世间之事心灰意冷,听来只觉遥远空洞,只是微微一笑。

    欢嫂倒是不以为然,次次上山,都叽叽喳喳的说上半日,又细细嘱咐上许多才匆匆离去。她对母亲的印象,已逐渐淡了许多,但与欢嫂相处的多了,倒想起一点母亲的往事,心里暖意慢慢地滋生。

    春去暑来,山间清风阵阵。

    她贪恋清风,便在房后挑拣了一棵大树,倚靠着坐在树下的石头上,翻看着书。

    日晒处斑驳晃眼,树下清风阵阵。她靠着大石,困意袭来,头枕在胳膊上,沉沉睡去。

    梦里故人来。

    惇亲王府的马车一辆接一辆而来,领头的是右丞马弘升。他官服装扮,喜气洋洋,拱手走进:“恭喜尚书,贺喜尚书啊。”

    孟常青努力一笑,却丝毫没有马丞相的那般喜气,“谢谢丞相大人,惭愧惭愧。”

    “咦,哪来的惭愧。过些日子,您就是惇亲王的岳丈了,喜结皇亲,何等荣贵呀!”他一挥手,仆人托着聘礼鱼贯而入,惇王府管家念到“御赐玉如意一副,南海夜明珠六颗。惇王府金项圈一件、金簪三支、金耳坠三对、金镯二对、金银纽扣百颗,貂皮、獭皮、狐皮共十张……”

    孟常青在一声声的吆喝中脸色越发的苍白。

    “尚书,老夫这次来,是奉惇亲王之令,给孟小姐送些东西,也是约尚书,等开年后咱们挑个好日子,去商议大婚之事。哈哈哈……”

    马丞相的笑声在整个大厅回荡。

    梦境在这里切断了,书房里,她跟父亲说:“父亲,事已至此,女儿嫁了便是”。

    “唉,珏儿,那惇亲王岂是因为真正的情义而来娶你。他先室是李丞相嫡亲的孙女,新婚不久便坠马而亡,李丞相至今耿耿于怀,我们……”

    “女儿知道。”她低头轻声道,“可否往后推一推婚期?”

    “若是能往后推,惇亲王又何须这般火急火燎。”孟常青停下说话,看向远方,缓缓说到:“三皇子快回来了。”

    她抬起头,眼眸中闪烁过一丝喜悦,但那丝喜悦很快消失。

    是啊,三皇子快回来了,他要在三皇子回来前完成这场婚事。

章节目录

故人何处可相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东坡月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坡月夜并收藏故人何处可相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