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元郎聪慧,今虽尚未满两岁,却也堪堪能与旁人,做出些简短对答。
孙芙蕖抱他出府游玩,他恰指住席间久不得子的一位太太,说人家肚子里,怀着个男娃娃。
众人惊奇,遂赶忙延医请脉,事情倒果真一如元郎所讲,这位苦于无孕的官吏夫人,的的确确已有了喜脉。
未几,她烦请郎中为她再诊,元郎所言竟分毫无差,她恰正喜得麟儿,怀的是小公子。
一时间洛川盛传,万德神女的孩子,如其生母般亦非凡人。
又加上当初孙家元宵送灯,孙芙蕖方才诞下此子,民间皆言,元郎乃菩提莲下金童转世,有着“金口送子”的奇妙造化。
陆柔良并不人云亦云,胡乱猜元郎身怀何种“仙术”。
母亲她接管医院之前,因从事许久的妇产工作,陆柔良跟着她耳濡目染,倒是对此事见怪不怪。
小孩子两到六岁,在临床中,的确有个别人,近似于二维超声。若遇到这样的孩子,便不仅要询问女性是否有孕,还要问孕妇所怀是男是女。
那些能被说出性别的胎儿,必然能够出世,至于小孩子没办法答得出的,往往潜藏问题,孕妇于分娩前便已终止妊娠。
此类事件,虽明确存在过相关实例,但学界尚无权威理论支撑,故而换在原来,陆柔良仅当作趣闻消遣,可今时却不同了。
昨日里董宗仁照例为她看诊,却辨出她已有孕,随即连忙前往书房,同韩愫去道喜。
只是这消息并未使韩愫似她一般欢欣。
他虽得了董宗仁的禀告,当下来探望她,却始终沉着脸,显然心底不豫。
陆柔良推算日子,故而心里笃定,这孩子绝非是乔络的,而必然是她与韩愫之子。
可韩愫这样阴沉,岂非误以为东宫那夜,她怀上了三太子的骨血?
她唯恐韩愫会对此子不利,便有心去见元郎,听听那孩子如何作答,说她怀着的是男是女。
有了答案,她才能够心安,确定她这一胎,将顺利地诞下。
彼时孙芙蕖递信相邀,她未应约,到了这会儿,便也不好问孙芙蕖讨要人情。
她只得悄悄前去东苑,趁元郎独自玩耍,含笑凑至近旁。
当先的几句客套,他们有来有往,竟也是沟通并无阻碍。
可等到陆柔良言及她腹中骨肉,好巧不巧,孙芙蕖来寻元郎,遂恰打断了她的问话。
乍见自家孩子,竟与陆柔良同在一处,孙芙蕖怕她未安好心,匆匆上前将元郎抱起。
故而陆柔良所问之事,遂也石沉大海,未得元郎作答。
值此春生夏长的晴丽好景,二女皆无心再起争执,大动什么干戈。
孙芙蕖听见了陆柔良末尾所问,知晓她已有身孕,此来欲询元郎,她所怀孩儿如何。
但她仍冷冷送客,反问于陆柔良,既无心应邀叙旧,又何来暗中相访之举?
陆柔良既已理亏,遂不向她反驳,垂首悻悻离去。
见此危难消解,孙芙蕖方长舒出一口气,怀抱元郎,转身折返屋中。
元郎的一双短胖小手,轻搂住她脖颈,嫩腮于她面颊上轻蹭了蹭,嘟囔着贴去她耳旁讲话。
“就算娘亲不拦,我也答不了的。刚刚那小婶婶,她……嗯,明明就……”
小家伙舌头打结,困惑着眨眨眼,不懂该如何去描述,一时间语塞词穷。
孙芙蕖倒是一怔。
因知晓陆柔良若有身孕,便必将被逼堕胎,她才会在此前,想要对陆柔良出言提点。
而今既得知木已成舟,陆柔良怀了孩子,她遂打消念头,已避陆柔良不及,更不欲多管那胎儿之事。
但今闻元郎之意,这孩子年岁尚小,却竟似晓得陆柔良所怀此胎,无法降生。
孙芙蕖哄他噤声,在他脸儿上香了一口,悄悄向他作答。
“元郎乖,你想要说的,娘亲知道。”
*
宋皇之病,来如崩而去如登,久不痊愈,已入膏肓。
董宗仁倒是异想天开,说要拿未出世的胎儿,作为药引,来为宋皇炼制长生丹药。
他于太医台中说一不二,手下并无人胆敢反驳。
而少府作为他的长官,宋皇作为他的君主,亦皆准许了他这提议,命他速取来药引炼丹。
前已有无辜百姓,含冤为太子顶罪,今皇帝若杀臣民续命,这大宋便必定将要亡了。
所以那入药的胎儿,董宗仁该当于何处取得?
无非是宋皇宫内恰有孕的妃子,又或者甘愿自献儿孙的朝臣。
颂嫔的肚子,已有九个月大,作为后宫里唯一恰有孕事之人,蒋娘娘哭天抹泪,硬是跪在了百官上朝的御道上面。
“吾皇曾言,欲赐我女芳名为‘絮’。她将是本朝的七公主,而不该是炉膛真火中的一摊血肉!”
她这番话,陆柔良的确认可。
但陆柔良是以同为人母的角度,拿颂嫔的言辞,来看待自己和韩愫的无辜孩儿。
凭什么七公主乔絮不死,死的就要是她自己未出世的骨肉?
她与韩愫之子,也将是贵胄儿孙,而不该是宋皇得以痊愈的仙丹药引。
少府连同着董医令,一并对她催促,说什么“宋皇病危,刻不容缓”。
蒋颂则感恩戴德,称赞韩愫乃当之无愧的百官之首,一代贤臣,如此大公无私,为救天子不惜献出他自己的亲生骨肉。
陆柔良拒不接旨,蒋颂身边的一众嬷嬷,遂硬是将宋皇的旨意,塞入了她的手里。
既见就连韩愫,亦不过来帮她,陆柔良索性当着众人的面,跪倒在他脚边,哭着把话挑明。
“你不能打掉这个孩子!我以性命起誓,此子绝非我与乔络所生。缘衷你相信我,这孩子真的是你韩家血脉!”
韩愫无动于衷,其余一干人等,则尽噤若寒蝉。
少府隐隐咋舌,暗道此事之中,藏着此等关节。
难怪丞相竟舍得献出亲子,原来并非为救公主一命,而是欲眼不见为净,早早处理了太子遗留下的孽种。
陆柔良哭喊得歇斯底地,董宗仁见状无奈,长声喟叹,从中调解,劝众人先行告退,择日再来取她的孩儿。
直到陆柔良泪渐止息,韩愫却仅是陪她跪坐,仍旧未肯松口,答应替她去求宋皇收回成命。
她遂总算明白,如今能保住她孩儿性命之人,唯余下她自己。她不肯放弃希望,见韩愫不救她,便擦干泪起身,另寻出路而去。
*
天已擦黑,元郎早早睡去,孙芙蕖本是打算与赵深共商,应替这孩子择取何字为名。
满月、抓周之礼,宾客皆唤他乳名“元郎”。赵深却也不急,迟迟不定下此子名讳。
孙芙蕖有意催他,赵深却实则另有打算。
孩子毕竟是云越的嫡长,将来认祖归宗,当依皇室礼法命名取字。今且唤他“元郎”,暂不定名又有何妨?
他既与元夕花灯,缘分匪浅,以此作为乳名,赵深与伍公公皆觉得极妥当。
孙芙蕖倒因不知内情,所想并不与赵深及伍叔相同。
她有心为这孩子定下名讳,今夜却尚不待与赵深提及,便听闻门外不速之客,急急叩门低唤。
“孙芙蕖?你见见我。求你帮我想个办法。我知道自己错了,我求你救救我。对不起,我实在走投无路,你原谅我,求你帮一帮我……”
陆柔良显然哭过,字字沙哑,句句哽咽。她说得语无伦次,喘息慌乱,焦急几难成言。
孙芙蕖怕她吵醒元郎,催促赵深入内看顾幼子,遂将前门打开,引陆柔良至厅堂入座。
藕荷奉过茶后,便携菱角退下。丫鬟们皆伶俐,瞧得出陆柔良突兀造访,个中因由,必不是她们能听得的。
陆柔良呷过温热的茶,润了润嗓,稍定心神,寥寥数语之间,便对孙芙蕖讲明了自身处境。
孙芙蕖闻她所言,因极讶异,久未与她搭腔。往昔累世,自己虽不与韩愫恩爱,但作为结发夫妻,他二人至少彼此忠诚,两不相疑。
陆柔良所猜想的,绝非事实。韩愫不可能猜忌发妻,错以为这胎儿的父亲,是已死去的乔络。
今生里孙芙蕖旁观者清,知晓董医令所炼“仙丹”,仅为幌子。宋皇必然于暗中授意,为的是报韩家杀其皇嗣之仇。
拿胎儿作药引,他不过是欲令韩愫痛失爱子。而韩愫顺水推舟,因难违抗圣意,故才献出孩儿。
陆柔良不知乔韩二姓世仇,亦不知韩愫背后苦衷,倒竟是突发奇想,猜测韩愫极厌弃她所怀,这“乔络留下来的余孽”。
见孙芙蕖许久无话,陆柔良只当她不欲出手相救。
因实在别无它法,她提裙于孙芙蕖身前跪下。
“嫁给韩愫,我已尝尽苦头,偏生不知悔改。如今我方懂得,是我错了。我不该和你抢,不该占去你主角的身份,更不该拆散你与韩愫二人。”
这怎么是她的错呢?
见陆柔良哭起,孙芙蕖却更不知,该怎样接过话去。
明明是自己骗她,因她对韩愫有意,故谎称自己心悦赵深,拜托她对“有情人”成全。
她信了自己的谎,才错入这场乱局,以至于鬼迷心窍,欲彻底杀死自己,嫁与韩愫为妻。
时至今日,孙芙蕖已不怨她,更不怨早在苗施窃玺之时,过分天真而惨遭利用的周曙。
“我后悔了,我知自己曾背叛、伤害过你,但你也在我出嫁那天,为我添妆,愿我长久幸福。你此前来信邀我,亦言你我有旧日情义,我求你原谅我,替我想想办法。”
陆柔良悲哭着,上气不接下气,自怀中取出孙芙蕖的书信,哆嗦着展开来,呈递上去。
孙芙蕖无法同她解释,她大婚那一日,自己对她所言,绝非祝福,而仅是极恶毒的诅咒。
她要她活得久,是要她遍尝苦痛、历尽折磨,体会自己累世以来的恐惧绝望,而非与韩愫恩爱美满,长相厮守。
“念在你我的同乡之情,共事之谊,我今身陷绝境,无路可走,唯求你救一救我,救救我肚子里的孩子。你从来最有办法,足够灵光,想必——”
因孙芙蕖不接她所呈信件,陆柔良哀痛哭诉,迫切再求。
但因她哭得用力,声音恰盖过了孙芙蕖的幽幽叹息。
直到孙芙蕖出言问起,她方堪堪收止住悲哭之意。
若她听得没错,孙芙蕖启口问的,是——
“让我看一看你的伤?”
陆柔良颊上尚挂着泪,疑惑仰首,望身前端坐的孙芙蕖。
孙芙蕖神色极淡,全无喜怒,但却似有悲悯。
陆柔良不懂她,遂欲同她反问,所指何处之伤。
她是想看看她当初庙会挡剑,肋下入骨伤口,还是她累经韩愫折磨,心头留下的伤?
转念再想,陆柔良倏忽怔住。
又或者孙芙蕖想看的,是乔络被捉拿前,刺在她颈上的伤?
因匕首的尖角,仅割开锁骨旁极隐蔽处,倒唯独此处伤痕,孙芙蕖难以知晓。
陆柔良暗暗否定自己。孙芙蕖同她所言,不会是乔络留下的那道伤疤。
但当她拭去泪水,清明地望过去,方欲同孙芙蕖细问,想看她何处之伤,孙芙蕖抬了手,她遂惊惧,怔愣住难再出言。
她清楚地瞧见,孙芙蕖伸出手来,恰指在她锁骨处。
孙芙蕖抱他出府游玩,他恰指住席间久不得子的一位太太,说人家肚子里,怀着个男娃娃。
众人惊奇,遂赶忙延医请脉,事情倒果真一如元郎所讲,这位苦于无孕的官吏夫人,的的确确已有了喜脉。
未几,她烦请郎中为她再诊,元郎所言竟分毫无差,她恰正喜得麟儿,怀的是小公子。
一时间洛川盛传,万德神女的孩子,如其生母般亦非凡人。
又加上当初孙家元宵送灯,孙芙蕖方才诞下此子,民间皆言,元郎乃菩提莲下金童转世,有着“金口送子”的奇妙造化。
陆柔良并不人云亦云,胡乱猜元郎身怀何种“仙术”。
母亲她接管医院之前,因从事许久的妇产工作,陆柔良跟着她耳濡目染,倒是对此事见怪不怪。
小孩子两到六岁,在临床中,的确有个别人,近似于二维超声。若遇到这样的孩子,便不仅要询问女性是否有孕,还要问孕妇所怀是男是女。
那些能被说出性别的胎儿,必然能够出世,至于小孩子没办法答得出的,往往潜藏问题,孕妇于分娩前便已终止妊娠。
此类事件,虽明确存在过相关实例,但学界尚无权威理论支撑,故而换在原来,陆柔良仅当作趣闻消遣,可今时却不同了。
昨日里董宗仁照例为她看诊,却辨出她已有孕,随即连忙前往书房,同韩愫去道喜。
只是这消息并未使韩愫似她一般欢欣。
他虽得了董宗仁的禀告,当下来探望她,却始终沉着脸,显然心底不豫。
陆柔良推算日子,故而心里笃定,这孩子绝非是乔络的,而必然是她与韩愫之子。
可韩愫这样阴沉,岂非误以为东宫那夜,她怀上了三太子的骨血?
她唯恐韩愫会对此子不利,便有心去见元郎,听听那孩子如何作答,说她怀着的是男是女。
有了答案,她才能够心安,确定她这一胎,将顺利地诞下。
彼时孙芙蕖递信相邀,她未应约,到了这会儿,便也不好问孙芙蕖讨要人情。
她只得悄悄前去东苑,趁元郎独自玩耍,含笑凑至近旁。
当先的几句客套,他们有来有往,竟也是沟通并无阻碍。
可等到陆柔良言及她腹中骨肉,好巧不巧,孙芙蕖来寻元郎,遂恰打断了她的问话。
乍见自家孩子,竟与陆柔良同在一处,孙芙蕖怕她未安好心,匆匆上前将元郎抱起。
故而陆柔良所问之事,遂也石沉大海,未得元郎作答。
值此春生夏长的晴丽好景,二女皆无心再起争执,大动什么干戈。
孙芙蕖听见了陆柔良末尾所问,知晓她已有身孕,此来欲询元郎,她所怀孩儿如何。
但她仍冷冷送客,反问于陆柔良,既无心应邀叙旧,又何来暗中相访之举?
陆柔良既已理亏,遂不向她反驳,垂首悻悻离去。
见此危难消解,孙芙蕖方长舒出一口气,怀抱元郎,转身折返屋中。
元郎的一双短胖小手,轻搂住她脖颈,嫩腮于她面颊上轻蹭了蹭,嘟囔着贴去她耳旁讲话。
“就算娘亲不拦,我也答不了的。刚刚那小婶婶,她……嗯,明明就……”
小家伙舌头打结,困惑着眨眨眼,不懂该如何去描述,一时间语塞词穷。
孙芙蕖倒是一怔。
因知晓陆柔良若有身孕,便必将被逼堕胎,她才会在此前,想要对陆柔良出言提点。
而今既得知木已成舟,陆柔良怀了孩子,她遂打消念头,已避陆柔良不及,更不欲多管那胎儿之事。
但今闻元郎之意,这孩子年岁尚小,却竟似晓得陆柔良所怀此胎,无法降生。
孙芙蕖哄他噤声,在他脸儿上香了一口,悄悄向他作答。
“元郎乖,你想要说的,娘亲知道。”
*
宋皇之病,来如崩而去如登,久不痊愈,已入膏肓。
董宗仁倒是异想天开,说要拿未出世的胎儿,作为药引,来为宋皇炼制长生丹药。
他于太医台中说一不二,手下并无人胆敢反驳。
而少府作为他的长官,宋皇作为他的君主,亦皆准许了他这提议,命他速取来药引炼丹。
前已有无辜百姓,含冤为太子顶罪,今皇帝若杀臣民续命,这大宋便必定将要亡了。
所以那入药的胎儿,董宗仁该当于何处取得?
无非是宋皇宫内恰有孕的妃子,又或者甘愿自献儿孙的朝臣。
颂嫔的肚子,已有九个月大,作为后宫里唯一恰有孕事之人,蒋娘娘哭天抹泪,硬是跪在了百官上朝的御道上面。
“吾皇曾言,欲赐我女芳名为‘絮’。她将是本朝的七公主,而不该是炉膛真火中的一摊血肉!”
她这番话,陆柔良的确认可。
但陆柔良是以同为人母的角度,拿颂嫔的言辞,来看待自己和韩愫的无辜孩儿。
凭什么七公主乔絮不死,死的就要是她自己未出世的骨肉?
她与韩愫之子,也将是贵胄儿孙,而不该是宋皇得以痊愈的仙丹药引。
少府连同着董医令,一并对她催促,说什么“宋皇病危,刻不容缓”。
蒋颂则感恩戴德,称赞韩愫乃当之无愧的百官之首,一代贤臣,如此大公无私,为救天子不惜献出他自己的亲生骨肉。
陆柔良拒不接旨,蒋颂身边的一众嬷嬷,遂硬是将宋皇的旨意,塞入了她的手里。
既见就连韩愫,亦不过来帮她,陆柔良索性当着众人的面,跪倒在他脚边,哭着把话挑明。
“你不能打掉这个孩子!我以性命起誓,此子绝非我与乔络所生。缘衷你相信我,这孩子真的是你韩家血脉!”
韩愫无动于衷,其余一干人等,则尽噤若寒蝉。
少府隐隐咋舌,暗道此事之中,藏着此等关节。
难怪丞相竟舍得献出亲子,原来并非为救公主一命,而是欲眼不见为净,早早处理了太子遗留下的孽种。
陆柔良哭喊得歇斯底地,董宗仁见状无奈,长声喟叹,从中调解,劝众人先行告退,择日再来取她的孩儿。
直到陆柔良泪渐止息,韩愫却仅是陪她跪坐,仍旧未肯松口,答应替她去求宋皇收回成命。
她遂总算明白,如今能保住她孩儿性命之人,唯余下她自己。她不肯放弃希望,见韩愫不救她,便擦干泪起身,另寻出路而去。
*
天已擦黑,元郎早早睡去,孙芙蕖本是打算与赵深共商,应替这孩子择取何字为名。
满月、抓周之礼,宾客皆唤他乳名“元郎”。赵深却也不急,迟迟不定下此子名讳。
孙芙蕖有意催他,赵深却实则另有打算。
孩子毕竟是云越的嫡长,将来认祖归宗,当依皇室礼法命名取字。今且唤他“元郎”,暂不定名又有何妨?
他既与元夕花灯,缘分匪浅,以此作为乳名,赵深与伍公公皆觉得极妥当。
孙芙蕖倒因不知内情,所想并不与赵深及伍叔相同。
她有心为这孩子定下名讳,今夜却尚不待与赵深提及,便听闻门外不速之客,急急叩门低唤。
“孙芙蕖?你见见我。求你帮我想个办法。我知道自己错了,我求你救救我。对不起,我实在走投无路,你原谅我,求你帮一帮我……”
陆柔良显然哭过,字字沙哑,句句哽咽。她说得语无伦次,喘息慌乱,焦急几难成言。
孙芙蕖怕她吵醒元郎,催促赵深入内看顾幼子,遂将前门打开,引陆柔良至厅堂入座。
藕荷奉过茶后,便携菱角退下。丫鬟们皆伶俐,瞧得出陆柔良突兀造访,个中因由,必不是她们能听得的。
陆柔良呷过温热的茶,润了润嗓,稍定心神,寥寥数语之间,便对孙芙蕖讲明了自身处境。
孙芙蕖闻她所言,因极讶异,久未与她搭腔。往昔累世,自己虽不与韩愫恩爱,但作为结发夫妻,他二人至少彼此忠诚,两不相疑。
陆柔良所猜想的,绝非事实。韩愫不可能猜忌发妻,错以为这胎儿的父亲,是已死去的乔络。
今生里孙芙蕖旁观者清,知晓董医令所炼“仙丹”,仅为幌子。宋皇必然于暗中授意,为的是报韩家杀其皇嗣之仇。
拿胎儿作药引,他不过是欲令韩愫痛失爱子。而韩愫顺水推舟,因难违抗圣意,故才献出孩儿。
陆柔良不知乔韩二姓世仇,亦不知韩愫背后苦衷,倒竟是突发奇想,猜测韩愫极厌弃她所怀,这“乔络留下来的余孽”。
见孙芙蕖许久无话,陆柔良只当她不欲出手相救。
因实在别无它法,她提裙于孙芙蕖身前跪下。
“嫁给韩愫,我已尝尽苦头,偏生不知悔改。如今我方懂得,是我错了。我不该和你抢,不该占去你主角的身份,更不该拆散你与韩愫二人。”
这怎么是她的错呢?
见陆柔良哭起,孙芙蕖却更不知,该怎样接过话去。
明明是自己骗她,因她对韩愫有意,故谎称自己心悦赵深,拜托她对“有情人”成全。
她信了自己的谎,才错入这场乱局,以至于鬼迷心窍,欲彻底杀死自己,嫁与韩愫为妻。
时至今日,孙芙蕖已不怨她,更不怨早在苗施窃玺之时,过分天真而惨遭利用的周曙。
“我后悔了,我知自己曾背叛、伤害过你,但你也在我出嫁那天,为我添妆,愿我长久幸福。你此前来信邀我,亦言你我有旧日情义,我求你原谅我,替我想想办法。”
陆柔良悲哭着,上气不接下气,自怀中取出孙芙蕖的书信,哆嗦着展开来,呈递上去。
孙芙蕖无法同她解释,她大婚那一日,自己对她所言,绝非祝福,而仅是极恶毒的诅咒。
她要她活得久,是要她遍尝苦痛、历尽折磨,体会自己累世以来的恐惧绝望,而非与韩愫恩爱美满,长相厮守。
“念在你我的同乡之情,共事之谊,我今身陷绝境,无路可走,唯求你救一救我,救救我肚子里的孩子。你从来最有办法,足够灵光,想必——”
因孙芙蕖不接她所呈信件,陆柔良哀痛哭诉,迫切再求。
但因她哭得用力,声音恰盖过了孙芙蕖的幽幽叹息。
直到孙芙蕖出言问起,她方堪堪收止住悲哭之意。
若她听得没错,孙芙蕖启口问的,是——
“让我看一看你的伤?”
陆柔良颊上尚挂着泪,疑惑仰首,望身前端坐的孙芙蕖。
孙芙蕖神色极淡,全无喜怒,但却似有悲悯。
陆柔良不懂她,遂欲同她反问,所指何处之伤。
她是想看看她当初庙会挡剑,肋下入骨伤口,还是她累经韩愫折磨,心头留下的伤?
转念再想,陆柔良倏忽怔住。
又或者孙芙蕖想看的,是乔络被捉拿前,刺在她颈上的伤?
因匕首的尖角,仅割开锁骨旁极隐蔽处,倒唯独此处伤痕,孙芙蕖难以知晓。
陆柔良暗暗否定自己。孙芙蕖同她所言,不会是乔络留下的那道伤疤。
但当她拭去泪水,清明地望过去,方欲同孙芙蕖细问,想看她何处之伤,孙芙蕖抬了手,她遂惊惧,怔愣住难再出言。
她清楚地瞧见,孙芙蕖伸出手来,恰指在她锁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