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马车去时,程令雪感慨,权贵哪怕面对救命恩人,姿态也居高临下,反倒是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一口一个“恩公”供着。师父说是因为平头百姓只有不值一提的情义,但权贵广袖轻抬便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富贵,情义都能买去。
胡思乱想间,已到车前。
车帘大敞,那文弱公子端坐马车内,玉冠锦袍在日光下流光熠熠,无一处不流露着贵气,苍白的面容都有着和昨夜的病弱截然不同的骄矜意味。
短短一眼,程令雪给他印了戳。
病弱,好看,矜贵。
将“矜贵”擦去,她换了个更为合适的说法,疏离。和寻常那些权贵的矜傲不同,这贵公子并未给人高高在上之感,又因那点朱砂痣,更像被供奉在神龛里的白玉观音,脆弱易碎。
碰不得,更赔不起。
碰不得更赔不起的贵公子开口说话了:“昨夜杀贼之人,是你么。”
声音清润,然而概因病弱,他说话很慢,慢得近乎游离于世外。好像在同她说话,又好像在自说自话。
程令雪点了点头。
他问她是不是她杀了贼寇,但和“是不是你救了我”可是天差地别。
怕他赖掉,她得用个更为准确的说法来圈定他们的关系,又补道:“昨夜救人时太粗鲁,吓到公子。”
病弱公子什么也没说,只轻轻颔首,最后微垂长睫。
程令雪也不知他领会了不曾。
这人的神情比雾淡,动作比羽毛轻,若不是微风吹起他垂落的冠带,带来几许灵动,她简直要怀疑他是樽雕得惟妙惟肖却了无生气的雕像。
沉默须臾,公子指尖轻叩,淡道:“你来,只是为救那孩子么。”
话语轻如云烟,仿佛只是随意地一提,又因语气太轻倍显意味深长。
莫非他看出她是打着救孩子的幌子接近他?这话该怎么回,倘若说是,他会不会赖掉救命之恩,若说不是,万一他断定她蓄意接近又该如何。
程令雪顿时有些头大。
师姐的担忧成了真。她一个不善察言观色的笨葫芦,碰到个喜怒不形于色的闷葫芦,堪称生死未卜。
她试图从他眼中探询些情绪,公子也在看她,目光沉静如莲台观音。
两人都没说话,过了很久,他总算开口打破沉默:“你也救了我。救命之恩,理当结草衔环以报。”
语气淡得如同在背书,程令雪未从话里感知到谢意,也未察觉到任何傲慢与不屑,更是像一个阅遍书里世间百态,却没来过世间的人说出的话。
那公子说完看一眼同她传话的蓝衣护卫,尔后落下车帘,车内传出几声虚弱的轻咳。那蓝衣护卫今晨才出现,不似昨日那几人那般倨傲,他态度恭敬得体:“我家公子感念小公子相助之恩,小公子若有什么愿望,鄙府皆会竭力答谢。”
若说公子说的话像雾,蓝衣护卫的话就是雾中照入的日光。
程令雪眼前的雾悉数散去。
她记着师姐嘱咐,尽力装得凛然正气:“我是为救孩子而来,没理由要谢礼,只是我因为救人丢了生计……要是可以的话,我想讨份生计。”一口气说这么多,还都是些假模假样的话,她头皮都在发紧,清冷秀气的眉眼透出青涩。
边上其余护卫交换了个了然的眼神:“放长线钓大鱼呢。”蓝衣护卫肃然看了眼几人,看得他们噤了声,这才又问:“小公子想要份什么生计?”
程令雪生涩道:“我只会武功,大概,只能当护卫。”
蓝衣护卫不好直接下决定,隔着车帘轻询:“公子?”
车内的病弱公子许久不曾应,在旁看热闹的其余护卫觉得些端倪,虽不敢直接出声,但都有些幸灾乐祸。
程令雪把玩着光秃秃的剑柄。
她曾在高门大户中做过事,可也没见过这么没规矩的护卫。想必是因为这公子病弱,才让身边人肆无忌惮。
若这次不成,过后从这些护卫身上入手倒也是个办法……
正盘算退路,车帘动了,只露出那只玉白的手,手心有道划伤,看痕迹是新伤。口子不大,可落在这样修长好看的手上,就如玉壁上的裂痕。
清越声线打断沉默:“我身边可用之人少,安静的更少。”
适才还趾高气扬的护卫们面上一阵红一阵白——公子这话,是在暗指他们护主不力,更嫌他们僭越。
几人不再吱声。蓝衣护卫又请示几句,将程令雪带到一旁,话说得格外周全:“小公子侠肝义胆,武艺高强,实属难得。公子正好缺个贴身护卫,若不介意,往后你便同我一道随护公子左右,月俸二十两银。除去这份生计,公子另备酬金聊表谢意,望莫推脱。”
每月二十两……
程令雪眉间疏离如霜,心中却已在短短一瞬唱完了几出大戏。
随后蓝衣护卫告知她,公子身边的护卫无论哪一等级,都会另外为其赐字,并让她往后唤他亭松。
程令雪试探着问公子是哪家的公子,亭松却只说往后她自会知晓,她不想在此时过问太多,不过也能猜到必然是高门大族。高门中等级森严,护卫也分三六九等,贴身护卫近乎左膀右臂,算是心腹。本只想先混个低等护卫,再一步步凑近,没想到一下成了贴身护卫,倒省去许多麻烦。可她不傻,一个贵公子轻易便让个只见过一面的人当贴身护卫,与信任和赏识无关,不过是顾念救命之恩,或许也想借机敲打其余护卫。
果真,递给她缰绳时,亭松当着其余人的面一并嘱咐:“公子素日宽和,无甚顾忌,唯独两点需切记——
“公子喜清静,且不喜被骗。”
想到自己女扮男装的事,程令雪心跳乱了一跳,但到了这份上她已骑虎难下:“多谢,我记住了。”
.
是夜,众人抵达泠州。
公子共七名护卫,都是新近招揽的人,因而贴身护卫目前只有亭松一人。程令雪新来,对很多事还不熟悉,更不清楚公子性情喜好。亭松便让她先回厢房安置,暂且熟悉几日。
唤侍婢给程令雪拿了配剑和几套衣裳,又嘱咐几句后,青年护卫高大身影消失在门后,墨靴穿过园子,稳重的步子在一水榭前停下。
“公子,人已经安置好了。”
“好。”
姬月恒没回头,清瘦的身子倚坐轮椅中,手里把玩着一粒软食。木架上是一只正梳理毛发的鹦鹉,青年长指轻弹,恰在鹦鹉张口的那刹将食弹入鸟口。
不偏不倚,分毫不差。
亭松见此,内疚道:“属下追刺客晚归让公子受惊。新护卫年少气躁,可需再从别处调几个老练的?”
“不是才多了一个么。”
话虽如此,可亭松心里清楚,那少年虽救了公子,但他也来得太巧,或许与女刺客有些关联。公子轻易让那少年成为贴身护卫,报恩不假,其实更是引蛇入洞,怎能真的委以重任?
他迟疑之时,姬月恒长指轻点几下,冷不丁说了一句话:“竹雪。”
亭松早已习惯他东一句西一句的说话风格,只思忖一瞬,话便接得如行云流水:“孤傲如竹,清冷似雪。此名妙哉!属下稍后便告知他!”
姬月恒徐徐收回手,侍婢极有眼力见地端来净手金盆和干帕。清水洗濯过,长指又是纤尘不染。
沉默须臾,他轻抬左手,广袖稍落,露出的腕子冷白无暇。
指尖缓缓划过腕部,他轻叹道:“莫非,真是死了么。”
亭松回想月前的事,品咂着公子话里的遗憾,道:“此乃养蛊人失误所致,好在信中说了此蛊对中母蛊者无害,公子何必忧心那无关紧要之人。”
“忧心?”
本冷淡的一句,从姬月恒舌尖辗转过,更添了些微怪异的讥诮。
“你说,会是他么?”
他?
饶是亭松也有猜不着时,见公子正看着竹枝,才倏地明了:“原来您让那少年近身不是因为怀疑他与刺客有关,而是疑心他是中蛊的人?”
“是竹雪。”
公子轻描淡写地提醒。
“对,竹雪,这是个好名字。”亭松想了想,“养蛊人信上说,若蛊苏醒,中子蛊者及中母蛊者心口会有痕迹。若无,则说明至少有一边蛊毒未曾苏醒,或其中一人已死。凌晨赤箭寻到那女刺客尸身时,属下特地检视过,她心口有道伤,无法确定。至于那少——竹雪,属下让赤箭打听过,他是后面那伙马队的人,见那妇人哭得可怜才停下救人,也是因此丢了马队护卫的生计,据赤箭说昨夜他也不曾外出。”
姬月恒默然许久,叹道:“若是死了,那些山贼便死得可惜。”
这声叹息让亭松心中的疑惑酿成个离谱的猜测,耿直的青年讶道:“莫非他们几人失手,不是因女刺客调虎离山,而是您以身为饵想引来中蛊人?!”
公子轻飘飘地否认了。
“不幸罢了,我素来很惜命。”
亭松暗自表示不认同。
姬月恒回过头,眼波温静若水,望了园中的瘦竹一眼,随后转动轮椅往水榭内去,话音平静温和,却也残忍:“若不是他,也太可惜些。若是——
“也很可惜。”
满无所谓甚至带着些兴致的态度让亭松都不由为那中蛊之人忧心。
公子自幼最厌恶喜被骗,又怎会信任蓄意接近他的人?
倘若中子蛊的真是那少年……
这蛊注定难解。
可既不会信任那人,母蛊也不损及公子,又为何要费诸多心思为那中子蛊的人创造蓄意接近他的机会。
是认为有哪处可疑么?
胡思乱想间,已到车前。
车帘大敞,那文弱公子端坐马车内,玉冠锦袍在日光下流光熠熠,无一处不流露着贵气,苍白的面容都有着和昨夜的病弱截然不同的骄矜意味。
短短一眼,程令雪给他印了戳。
病弱,好看,矜贵。
将“矜贵”擦去,她换了个更为合适的说法,疏离。和寻常那些权贵的矜傲不同,这贵公子并未给人高高在上之感,又因那点朱砂痣,更像被供奉在神龛里的白玉观音,脆弱易碎。
碰不得,更赔不起。
碰不得更赔不起的贵公子开口说话了:“昨夜杀贼之人,是你么。”
声音清润,然而概因病弱,他说话很慢,慢得近乎游离于世外。好像在同她说话,又好像在自说自话。
程令雪点了点头。
他问她是不是她杀了贼寇,但和“是不是你救了我”可是天差地别。
怕他赖掉,她得用个更为准确的说法来圈定他们的关系,又补道:“昨夜救人时太粗鲁,吓到公子。”
病弱公子什么也没说,只轻轻颔首,最后微垂长睫。
程令雪也不知他领会了不曾。
这人的神情比雾淡,动作比羽毛轻,若不是微风吹起他垂落的冠带,带来几许灵动,她简直要怀疑他是樽雕得惟妙惟肖却了无生气的雕像。
沉默须臾,公子指尖轻叩,淡道:“你来,只是为救那孩子么。”
话语轻如云烟,仿佛只是随意地一提,又因语气太轻倍显意味深长。
莫非他看出她是打着救孩子的幌子接近他?这话该怎么回,倘若说是,他会不会赖掉救命之恩,若说不是,万一他断定她蓄意接近又该如何。
程令雪顿时有些头大。
师姐的担忧成了真。她一个不善察言观色的笨葫芦,碰到个喜怒不形于色的闷葫芦,堪称生死未卜。
她试图从他眼中探询些情绪,公子也在看她,目光沉静如莲台观音。
两人都没说话,过了很久,他总算开口打破沉默:“你也救了我。救命之恩,理当结草衔环以报。”
语气淡得如同在背书,程令雪未从话里感知到谢意,也未察觉到任何傲慢与不屑,更是像一个阅遍书里世间百态,却没来过世间的人说出的话。
那公子说完看一眼同她传话的蓝衣护卫,尔后落下车帘,车内传出几声虚弱的轻咳。那蓝衣护卫今晨才出现,不似昨日那几人那般倨傲,他态度恭敬得体:“我家公子感念小公子相助之恩,小公子若有什么愿望,鄙府皆会竭力答谢。”
若说公子说的话像雾,蓝衣护卫的话就是雾中照入的日光。
程令雪眼前的雾悉数散去。
她记着师姐嘱咐,尽力装得凛然正气:“我是为救孩子而来,没理由要谢礼,只是我因为救人丢了生计……要是可以的话,我想讨份生计。”一口气说这么多,还都是些假模假样的话,她头皮都在发紧,清冷秀气的眉眼透出青涩。
边上其余护卫交换了个了然的眼神:“放长线钓大鱼呢。”蓝衣护卫肃然看了眼几人,看得他们噤了声,这才又问:“小公子想要份什么生计?”
程令雪生涩道:“我只会武功,大概,只能当护卫。”
蓝衣护卫不好直接下决定,隔着车帘轻询:“公子?”
车内的病弱公子许久不曾应,在旁看热闹的其余护卫觉得些端倪,虽不敢直接出声,但都有些幸灾乐祸。
程令雪把玩着光秃秃的剑柄。
她曾在高门大户中做过事,可也没见过这么没规矩的护卫。想必是因为这公子病弱,才让身边人肆无忌惮。
若这次不成,过后从这些护卫身上入手倒也是个办法……
正盘算退路,车帘动了,只露出那只玉白的手,手心有道划伤,看痕迹是新伤。口子不大,可落在这样修长好看的手上,就如玉壁上的裂痕。
清越声线打断沉默:“我身边可用之人少,安静的更少。”
适才还趾高气扬的护卫们面上一阵红一阵白——公子这话,是在暗指他们护主不力,更嫌他们僭越。
几人不再吱声。蓝衣护卫又请示几句,将程令雪带到一旁,话说得格外周全:“小公子侠肝义胆,武艺高强,实属难得。公子正好缺个贴身护卫,若不介意,往后你便同我一道随护公子左右,月俸二十两银。除去这份生计,公子另备酬金聊表谢意,望莫推脱。”
每月二十两……
程令雪眉间疏离如霜,心中却已在短短一瞬唱完了几出大戏。
随后蓝衣护卫告知她,公子身边的护卫无论哪一等级,都会另外为其赐字,并让她往后唤他亭松。
程令雪试探着问公子是哪家的公子,亭松却只说往后她自会知晓,她不想在此时过问太多,不过也能猜到必然是高门大族。高门中等级森严,护卫也分三六九等,贴身护卫近乎左膀右臂,算是心腹。本只想先混个低等护卫,再一步步凑近,没想到一下成了贴身护卫,倒省去许多麻烦。可她不傻,一个贵公子轻易便让个只见过一面的人当贴身护卫,与信任和赏识无关,不过是顾念救命之恩,或许也想借机敲打其余护卫。
果真,递给她缰绳时,亭松当着其余人的面一并嘱咐:“公子素日宽和,无甚顾忌,唯独两点需切记——
“公子喜清静,且不喜被骗。”
想到自己女扮男装的事,程令雪心跳乱了一跳,但到了这份上她已骑虎难下:“多谢,我记住了。”
.
是夜,众人抵达泠州。
公子共七名护卫,都是新近招揽的人,因而贴身护卫目前只有亭松一人。程令雪新来,对很多事还不熟悉,更不清楚公子性情喜好。亭松便让她先回厢房安置,暂且熟悉几日。
唤侍婢给程令雪拿了配剑和几套衣裳,又嘱咐几句后,青年护卫高大身影消失在门后,墨靴穿过园子,稳重的步子在一水榭前停下。
“公子,人已经安置好了。”
“好。”
姬月恒没回头,清瘦的身子倚坐轮椅中,手里把玩着一粒软食。木架上是一只正梳理毛发的鹦鹉,青年长指轻弹,恰在鹦鹉张口的那刹将食弹入鸟口。
不偏不倚,分毫不差。
亭松见此,内疚道:“属下追刺客晚归让公子受惊。新护卫年少气躁,可需再从别处调几个老练的?”
“不是才多了一个么。”
话虽如此,可亭松心里清楚,那少年虽救了公子,但他也来得太巧,或许与女刺客有些关联。公子轻易让那少年成为贴身护卫,报恩不假,其实更是引蛇入洞,怎能真的委以重任?
他迟疑之时,姬月恒长指轻点几下,冷不丁说了一句话:“竹雪。”
亭松早已习惯他东一句西一句的说话风格,只思忖一瞬,话便接得如行云流水:“孤傲如竹,清冷似雪。此名妙哉!属下稍后便告知他!”
姬月恒徐徐收回手,侍婢极有眼力见地端来净手金盆和干帕。清水洗濯过,长指又是纤尘不染。
沉默须臾,他轻抬左手,广袖稍落,露出的腕子冷白无暇。
指尖缓缓划过腕部,他轻叹道:“莫非,真是死了么。”
亭松回想月前的事,品咂着公子话里的遗憾,道:“此乃养蛊人失误所致,好在信中说了此蛊对中母蛊者无害,公子何必忧心那无关紧要之人。”
“忧心?”
本冷淡的一句,从姬月恒舌尖辗转过,更添了些微怪异的讥诮。
“你说,会是他么?”
他?
饶是亭松也有猜不着时,见公子正看着竹枝,才倏地明了:“原来您让那少年近身不是因为怀疑他与刺客有关,而是疑心他是中蛊的人?”
“是竹雪。”
公子轻描淡写地提醒。
“对,竹雪,这是个好名字。”亭松想了想,“养蛊人信上说,若蛊苏醒,中子蛊者及中母蛊者心口会有痕迹。若无,则说明至少有一边蛊毒未曾苏醒,或其中一人已死。凌晨赤箭寻到那女刺客尸身时,属下特地检视过,她心口有道伤,无法确定。至于那少——竹雪,属下让赤箭打听过,他是后面那伙马队的人,见那妇人哭得可怜才停下救人,也是因此丢了马队护卫的生计,据赤箭说昨夜他也不曾外出。”
姬月恒默然许久,叹道:“若是死了,那些山贼便死得可惜。”
这声叹息让亭松心中的疑惑酿成个离谱的猜测,耿直的青年讶道:“莫非他们几人失手,不是因女刺客调虎离山,而是您以身为饵想引来中蛊人?!”
公子轻飘飘地否认了。
“不幸罢了,我素来很惜命。”
亭松暗自表示不认同。
姬月恒回过头,眼波温静若水,望了园中的瘦竹一眼,随后转动轮椅往水榭内去,话音平静温和,却也残忍:“若不是他,也太可惜些。若是——
“也很可惜。”
满无所谓甚至带着些兴致的态度让亭松都不由为那中蛊之人忧心。
公子自幼最厌恶喜被骗,又怎会信任蓄意接近他的人?
倘若中子蛊的真是那少年……
这蛊注定难解。
可既不会信任那人,母蛊也不损及公子,又为何要费诸多心思为那中子蛊的人创造蓄意接近他的机会。
是认为有哪处可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