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暗恋是一生的潮湿。
即便是很多年都过去了,当我再次收到属于许嘉熠的日记本时,那片潮湿仍在侵蚀我的梦境。
【有人跳下来了!】
【救护车来了快让让道】
【白布都盖上了…】
我站在人群中,眼前的红色被不断放大。
草地上还残留着几滴鲜红的血迹,给我的青春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以双眼为径直接命中了我的心脏。
许嘉熠去世的第一夜,我辗转反侧,东方已露鱼肚白才勉强入梦。
梦里是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
我对他一见钟情于历史课带读的讲台上,他带读声低沉舒缓,抑扬顿挫都字字到位,不经意间抬头,侧脸线条明朗,双眸明静如水。
趁他下去检查作业的空当,我偷偷将他的历史书翻到第一页。
哦,原来他叫许嘉熠。
第一次语文课自我介绍,他站在讲台上,校服只扣了下面一颗扣子,修长的脖颈露在外面。
“我叫许嘉熠,熠熠生辉的熠。”
都说名字起的是有由来的,我觉得他人也如同名字一样熠熠生辉。
在我的青春里成为了太阳一般的存在。
我开始注意这个男生,体育课会拉着闺蜜特意站在女生的最后一排,因为再后面一排就是他所在的地方。
跑圈的时候女生跑在前面,跑步一向不慢的我故意落在最后,只想听听他和旁人聊天的声音。
东南风骤起,叶落在他发间,丁达尔效应让阳光有了形状,是少年嘴角未落的张扬笑容。
上数学课老师叫他名字,我却比他先抬头,一旁的闺蜜打趣道:“不知道的以为是在喊你。”
我莞尔笑笑,目光又转向讲台上的人。
我与他一直都是这样的相处方式,比起正脸反倒更熟悉他的背影,我率先做了那个胆小鬼。
发生改变的一次是高二那年的运动会。
他是班上报项目的积极分子,把径赛都报满了,在别人都在跑道旁为他加油鼓劲的时候,我只希望他不受伤。
闺蜜看出了我的心理波动,把一瓶崭新的矿泉水塞到我怀里,撺掇着我去给许嘉熠送水。
我早有这种想法,但终究是做了行动上的矮子,看着许嘉熠满头大汗的冲过终点线,踌躇着不敢过去,闺蜜急的把我往前一推,喊道:“许嘉熠! 她有事找你!”
后者转过头来,一眼就看见了垂着头不敢说话的我,怕听见他的声音落荒而逃,我率先开了口:“那个..,老师让我给你送水。”
不进不远的距离,却刚好能听到他大口喘气的声音和铺面而来的热气,我身体顿时僵直了,是手上握着的水都降不下来的温度。
他笑意直达眼底,伸手从我怀里拿过水,小虎牙若隐若现:“谢谢你啦。”
他比我高了一个头,我也只能如此偷偷仰望他。
文理分科那天,望着分班表上隔着很远的两个名字,我终于明白了我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
闺蜜看着我惆怅的表情忍俊不禁:“话说你当初是怎么喜欢上他的?”
“见色起意?”
也许是少年在学校时篮球场上的意气风发,又可能是数学课上解出难题来的自信张扬,我见过他因为路边不幸死亡的小动物注目停足,也见过他一路小跑去扶行动不便的老奶奶过马路。
少年没有偏旁,自己便是华章。
他分去了理科重点,我则去了文科重点。
两栋教学楼,我和他像两条相交的平行线,短暂相遇后又再次归于人海。
升到高三以后,我便再少有机会见到他了,自己也忙着学习,想给未来的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重点班压力很大,自从进了高三以后,学习进度和节奏都要比我的原班要快很多,每天起早贪黑的生活和始终原地踏步的成绩让我开始有了焦虑的情绪。
终于在一次月考成绩不进反退之后,心不在焉的上楼时扭伤了脚。
批请假条的教导处在食堂那一侧的教学楼,我到达教导处门口时刚好撞上了从里面出来的人。
“诶?好久不见,你今天也请假?”声音再让我熟悉不过了,不用抬头我也知道是谁。
“身体不太舒服。”我抬头望了他一眼,一瘸一拐的转头走进了教导处。
让我意外的是,签完假条出来后,许嘉熠还在外面,他靠在门口的墙上,脸上是漫不经心的笑。
“难受的眼睛都红了?”
我还没来得及惊讶于他的观察力,被人一问,委屈感从心底油然而生,眼泪盈满了眼眶,声音带了些哽咽:“扭伤了。”
察觉我的情绪,许嘉熠有些手足无措,从裤兜里摸了半天才摸出来一张纸递给我:“你怎么了啊,别哭啊,我可什么都没干啊。”
我被他这话逗笑了,接过那张纸问道:“你是身体不舒服吗?”
在那个紧张的一年,我们都心照不宣的认为只有不可控因素才会选择停止学习。
令我意外的是,他狡黠一笑:“我模仿班主任签字,偷摸着来盖章的。”
“啊?”从来没见过这样子的他,惊讶之余我内心还有些欣喜,以前总想多了解他一些,但我却一直不敢迈出那一步。
我和许嘉熠往校门口走,知道我走不快,他亦步亦趋等在前面。
“你家住哪儿?”他却突然问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
我犹豫一瞬:“安平花园。”
“刚好顺路,我送你吧。”
直到坐上许嘉熠的自行车后座,我都还在怀疑这是不是自己在做梦,这一切发生的都太没有理由了。
第一次觉得回家的路有这么长。
“你慢点。”到小区门口,他把车停下,放下一只腿来保持平衡,顺便扶了我一把防止我摔跤。
此刻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少年的体温,我的顿时脸涨红了:“谢谢。”
“客气了。”许嘉熠对我友好一笑。
“都是同学,你腿不方便,帮忙也是应该的。”
是啊,他一直都是这般好的人,热心且乐于助人,我萌生的那些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回家我连忙打电话给闺蜜分享,电话那头顿时尖叫起来:“你们终于有点进展了!”
“…有但不多。”
“他一直都很乐于助人,对我也没什么特别的。”
“笨啊,这个时候就得你主动一点!”闺蜜恨铁不成钢,“你想想,别人把你送回来了,你难道不送点东西给人家吗?”
“会不会有点突兀啊…”
“不会,等我放学了咱俩一起去挑。”
在饰品店纠结了许久,最终我选中了一个篮球小挂件,因为他很喜欢打篮球。但心底却还是有些忐忑,不知道他到底喜不喜欢这类东西。
第二天去许嘉熠教室所在的教学楼给他送东西时,他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礼貌的拒绝了。
“就送你回家,怎么好像搞得我救了你命似的?”他无奈的低声闷笑。
本来立场不坚定的我心里却起了一股倔劲,把东西一把塞过去转头就跑,只剩身后许嘉熠若有若无喊我的声音。
结果因为这个送东西的举动,让我在全年级都出了名。
“文科重点班有个女孩子昨天给许嘉熠送东西!”
“送什么啊?”
“感觉应该是情书,塞完就跑呢!”
“前几天我还看到许嘉熠送她回家。”
“他俩在一起了吧?”
暗恋没有回声,一旦被公之于众,那便是震耳欲聋。
旁人的议论声一字不落的入了我的耳,面对许嘉熠,我变的更加胆怯了,好几次在路上碰见,他和我打招呼我也是快步离开。
我怕,怕舆论发酵,怕那些话被他知道了,我就永远失去了机会。
丑小鸭以为自己即将迎来蜕变,而实际上还没能迈出第一步。
就这样迎来我们高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夏天。
正是盛夏时节,阳光透过落地窗,拷落在绛红烤漆色的操场上,露出点点斑驳,空气中透露着炙热烫意,即使蝉鸣不止午后,还是带着引人困顿的魔力。
那天下午的体育课,是在学校里最后一次看见许嘉熠。
我们班周四的体育课是和理科重点班一起上,不过高三下学期的体育课也就是集合走个流程,解散以后就各自回班。
没等我和闺蜜走上楼,就看见旁边有几人匆匆忙忙跑下去,边跑还在讨论着些什么。
“理科重点出事了。”
“许嘉熠他爸爸来了?”
“是的,凶神恶煞的,他们在拉架呢。”
听到许嘉熠的名字,我心里咯噔一下,没思考太多便拉着闺蜜向对面教学楼跑去。看到许嘉熠被打的那一刻,我所有的期待也随着这个画面消失殆尽。
是很混乱的场景,满身酒气的男人不断拉扯着少年,口中是不堪入耳的污秽的辱骂词,后者垂着头没有动作,脸上的阴影遮蔽了情绪。
那如雨点般不断落在许嘉熠身上的拳头,也同样落在了我心里。我想去阻止,但是由于看不清自己的立场,再一次选择退缩。
许嘉熠突然抬头,透过人群看见了我。
透过阳光的表面,我看见他眼底的情绪,不甘又落寞。
那一刻他所有的骄傲都彻底崩塌。
不断有人将他们分开,这场闹剧直到老师叫来了保安才宣告结束。一时间舆论发酵,大家学习之余都在讨论这件事。
其中有人来问我,可我自己都对此毫不知情,甚至期待能从别人口中得到些缘由。
我本以为我足够了解他,他在食堂爱吃的菜、思考题目爱转笔的习惯,我喜欢他的方式只有默默的看着他,不断窥探了解他的一切,到最后也凑不出一句告白的话。
自从那件事后,我便没在学校里在见过许嘉熠,只能从道听途说里了解他的近况。老师将这件事解释为家长酒后闹事,可我仍然想听更深层的东西。
听闺蜜转述,许嘉熠从那天开始就很少再和别人交流,偶尔旷课不来学校,成绩也一落千丈,从老师赞扬期待的优等生摇身一变成了不学无术的坏学生。
对于好生和差生的定义,我一向不认为老师们说的就是对的,不管旁人如何看他,许嘉熠在我心里是永远的优等生。
高考倒计时上的数字越来越少,越来越紧张的复习让我们对这件事都逐渐淡忘,学校里关于他的话题也逐渐被忙碌埋没,他也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
离高考仅有最后一天,学校组织了解压活动,这让情绪积压了许久的我们格外兴奋,那天大家都没再翻开书,互相都在拍照留念。
那时正在流行在校服上写字,我把校服给班上同学签完后,默默的望着那一小片空白发呆。
给他留的位置,在校服的左上方,是心口的位置,但是他今天并没有来学校。
闺蜜凑过来:“你空着这里干什么?”
我若有所思:“感觉缺了点什么。”
“大家都签过了,还缺什么?”
见我不说话,她了然的笑了笑:“懂了,还放不下是吧?”
“哪有那么容易。”知道瞒不过闺蜜,我实话实说。
“那只是个过去式。”闺蜜一把搂住我,“我们还会有很美好的未来,也会遇见更多的人。”
过去式…
我曾无数次想他能成为我的现在时,也想他成为我的将来时。
可如果这道题一开始就没有标准答案,那谁能拿到这所谓分数呢?
高考结束那天,学校大门打开的那一刻,大家像出笼的鸟一样疯跑出去,每个人脸上都是欣喜和释然,和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相拥。
闺蜜想拉着我去电玩城疯玩,但却被我拒绝了。
许嘉熠的考场在我楼上,我固执的等在考点学校门口,想等他出来,想再见他一面,想问问他的近况,想最后再勇敢一次。
这一等就到了天黑。
这期间我想过无数次和他再次见面的场景,该说的该做的,我默默的都演练了一遍,而该来的人却还是不见踪影。
也许他早已经走了。
也许他也不会注意到门口为他而等待的我。
我失落离开了,坐在公交车上呆呆望着窗外穿梭着的车流,看着我三年的时光一帧一帧的闪过,每个镜头里都有他。
到最后却一句再见都没说。
遗憾啊,怎么能不遗憾呢。遗憾他仅仅是来过而不是留下;遗憾这三年的无疾而终;遗憾一厢情愿不能变成两情相悦。
成绩出来后,我也最后一次听到了他的消息。
他考的并不理想,甚至是高中以来最差的成绩,在我们那个年代,只刚好上了个普通二本。
这个消息也最后让许嘉熠这个名字在同学和老师中掀起波澜,曾经在全校成绩数一数二的学霸高考却只够上一个二本。
我超常发挥,分数达到了985的水平,可以报一个省内的好大学。
爸妈将这个喜讯奔走相告,我高兴之余,心一横拿起手机,拨打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嘟”声响了许久,对面都没有接。
在没有得到回应后我终于彻底失望,狠心将他的号码删除,断开了和他的一切联系,企图将他变成我的过去式。
事实上时间也的确会让人淡忘很多事,为了让自己不多想,大学开学后我便报了各种社团与部门,让这些塞满了我的课余时间。
我和许嘉熠就像不同的花一样,他迎寒绽放,我循规蹈矩。我的人生早是被父母圈定好的最优路线,我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大学三年,我仍旧努力学习,专业第一,国家奖学金,参加各种大赛取得优异名次,可我知道,这些忙碌只是为了掩饰我空虚的内心。
在此期间,我也曾谈过一个男朋友,我与他在部门认识,随即他便开始了不依不挠的追求之路。
送花、送礼物、帮我带早餐、心情不好时愿意陪在我身边帮我消解。他是个很好的人,室友也一直劝我接受他,让自己枯燥无味的生活添一点颜色。
大二那年一个很平常的夜晚,他抱着花在我宿舍底下大喊我的名字,说生命中有的人,是像礼物一般的存在,我于他而言,便是这样的存在。
室友常说我如同被设定好的程序一般,做事从来都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就像失去自由的笼中鸟。
这样的我,也能成为礼物一般的存在吗?
也许我是真心想接受这改变了,我跑下宿舍楼站定在他面前,一本正经的问他:“你是认真的吗?”
眼前的人重重点头,像是肩负了很重大的责任:“我会对你好的。”
这一刻,我好像又看见了那位故人。
我接受了他的告白。
他的确没有食言,闲暇之余带着我去许多城市旅游,我见识了以前从未见过的风景,自然也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事实证明,任何誓言都是有时效的。
大三开学,他和我约定好中午一起吃饭,人却迟迟未到,我心生疑惑去阶梯教室找他,却发现他和同部门的一个女生在一起搂搂抱抱。
很意外的,我很平静,一句话都没说便转头离开。当天晚上我和他出来散步时便提了分手。
后者不明所以,问我发生什么了,不断用各种甜言蜜语来挽留我,到最后甚至开始责怪我,说给我送了这么多东西,到头来要单方面甩了他,我都无动于衷。
分开的时候,我突然开口问他:“你对别人也是这副模样吗?”
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却一点都不觉得愧对于我,仍然自顾自的说着话:
“你完全不在意我的感受,偶尔叫你吃个饭也只会以学习为理由拒绝我。”
“我因为课题烦恼时你也只会一句话敷衍,从来不会主动关心我!”
“我这是谈了个女朋友还是学习机器?”
“是你先不仁,又怎么能怪的了我不义?”
我快步走远了,只留他在后面无力的大喊。
没有了他的参与,我的生活像是被按了后退键,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面对室友的询问,我都以和平分手作为结论。
我以为我能做到心若磐石了。
直到我又见到了那位故人,不过是阴阳两隔之见。
这一刻我用三年所建造的、自以为坚不可摧的城墙,轰然崩塌了。
那天我的室友生病住院,我去给她送了东西,出医院后看见草坪上围观着许多人,我走过去,随着人们的视线往上看──
是一个男生,站在了医院天台的栏杆外,在风中摇摇欲坠。
我听到议论的声音:
“看着好年轻哦,为什么会想不开呢?”
“可能是得了什么绝症。”
“警察在来的路上了吧?”
医院里的生离死别每天都在上演,看到有保安在劝,我赶着回去写论文,正欲转头离开,旁人的尖叫让我的视线重新聚焦──
“啊!!他跳下来了!”
尖叫声此起彼伏。
只见他如同断了翅膀的鸟一般,无力的从楼顶坠落,和划过天幕的流星一同转瞬即逝。下落速度很快,他重重的砸在了草坪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这巨大的动静很快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围上来,警车姗姗来迟,警察开始维持秩序。
我被不断推搡着却没有离开的想法,呆愣愣的站在原地,只觉得自己突然被丢入了冰窖一般,浑身都僵住了──
因为我看见了那人的脸。
正是我曾心心念念的少年。
在很久以前我曾设想过,与许嘉熠的再次相遇该是什么样子,或许他早就已经将我淡忘,那个时候的我也许可以做到心平气和的同他说一声你好。
不该是这样,不应该的。
我迫切的想证明是自己所见出了错,挤到了人群前面,却看到了更清楚的,更令我崩溃的场面。
眼前人以一种很扭曲的姿势躺在地上,头刚好偏向我这边,他曾张扬笑着的脸庞如今只剩下毫无血色的惨白,没有了生命的颜色。
他就静静的躺在那里,像是一座永恒的石碑,记录着他的存在和离去,沉默而庄重。
此刻的我却意外的平静,没有眼泪,内心深处的那片湖终究是彻底干涸了。
医务人员匆忙跑上前做着最后的挽留,我望向他无神的双眼,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为什么呢,那么好的一个男孩子,怎么会选择自杀呢?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便是我穷极一生都得不到的了。
他永远活在我飞扬的青春里,却只在青春里了。
即便是很多年都过去了,当我再次收到属于许嘉熠的日记本时,那片潮湿仍在侵蚀我的梦境。
【有人跳下来了!】
【救护车来了快让让道】
【白布都盖上了…】
我站在人群中,眼前的红色被不断放大。
草地上还残留着几滴鲜红的血迹,给我的青春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以双眼为径直接命中了我的心脏。
许嘉熠去世的第一夜,我辗转反侧,东方已露鱼肚白才勉强入梦。
梦里是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
我对他一见钟情于历史课带读的讲台上,他带读声低沉舒缓,抑扬顿挫都字字到位,不经意间抬头,侧脸线条明朗,双眸明静如水。
趁他下去检查作业的空当,我偷偷将他的历史书翻到第一页。
哦,原来他叫许嘉熠。
第一次语文课自我介绍,他站在讲台上,校服只扣了下面一颗扣子,修长的脖颈露在外面。
“我叫许嘉熠,熠熠生辉的熠。”
都说名字起的是有由来的,我觉得他人也如同名字一样熠熠生辉。
在我的青春里成为了太阳一般的存在。
我开始注意这个男生,体育课会拉着闺蜜特意站在女生的最后一排,因为再后面一排就是他所在的地方。
跑圈的时候女生跑在前面,跑步一向不慢的我故意落在最后,只想听听他和旁人聊天的声音。
东南风骤起,叶落在他发间,丁达尔效应让阳光有了形状,是少年嘴角未落的张扬笑容。
上数学课老师叫他名字,我却比他先抬头,一旁的闺蜜打趣道:“不知道的以为是在喊你。”
我莞尔笑笑,目光又转向讲台上的人。
我与他一直都是这样的相处方式,比起正脸反倒更熟悉他的背影,我率先做了那个胆小鬼。
发生改变的一次是高二那年的运动会。
他是班上报项目的积极分子,把径赛都报满了,在别人都在跑道旁为他加油鼓劲的时候,我只希望他不受伤。
闺蜜看出了我的心理波动,把一瓶崭新的矿泉水塞到我怀里,撺掇着我去给许嘉熠送水。
我早有这种想法,但终究是做了行动上的矮子,看着许嘉熠满头大汗的冲过终点线,踌躇着不敢过去,闺蜜急的把我往前一推,喊道:“许嘉熠! 她有事找你!”
后者转过头来,一眼就看见了垂着头不敢说话的我,怕听见他的声音落荒而逃,我率先开了口:“那个..,老师让我给你送水。”
不进不远的距离,却刚好能听到他大口喘气的声音和铺面而来的热气,我身体顿时僵直了,是手上握着的水都降不下来的温度。
他笑意直达眼底,伸手从我怀里拿过水,小虎牙若隐若现:“谢谢你啦。”
他比我高了一个头,我也只能如此偷偷仰望他。
文理分科那天,望着分班表上隔着很远的两个名字,我终于明白了我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
闺蜜看着我惆怅的表情忍俊不禁:“话说你当初是怎么喜欢上他的?”
“见色起意?”
也许是少年在学校时篮球场上的意气风发,又可能是数学课上解出难题来的自信张扬,我见过他因为路边不幸死亡的小动物注目停足,也见过他一路小跑去扶行动不便的老奶奶过马路。
少年没有偏旁,自己便是华章。
他分去了理科重点,我则去了文科重点。
两栋教学楼,我和他像两条相交的平行线,短暂相遇后又再次归于人海。
升到高三以后,我便再少有机会见到他了,自己也忙着学习,想给未来的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重点班压力很大,自从进了高三以后,学习进度和节奏都要比我的原班要快很多,每天起早贪黑的生活和始终原地踏步的成绩让我开始有了焦虑的情绪。
终于在一次月考成绩不进反退之后,心不在焉的上楼时扭伤了脚。
批请假条的教导处在食堂那一侧的教学楼,我到达教导处门口时刚好撞上了从里面出来的人。
“诶?好久不见,你今天也请假?”声音再让我熟悉不过了,不用抬头我也知道是谁。
“身体不太舒服。”我抬头望了他一眼,一瘸一拐的转头走进了教导处。
让我意外的是,签完假条出来后,许嘉熠还在外面,他靠在门口的墙上,脸上是漫不经心的笑。
“难受的眼睛都红了?”
我还没来得及惊讶于他的观察力,被人一问,委屈感从心底油然而生,眼泪盈满了眼眶,声音带了些哽咽:“扭伤了。”
察觉我的情绪,许嘉熠有些手足无措,从裤兜里摸了半天才摸出来一张纸递给我:“你怎么了啊,别哭啊,我可什么都没干啊。”
我被他这话逗笑了,接过那张纸问道:“你是身体不舒服吗?”
在那个紧张的一年,我们都心照不宣的认为只有不可控因素才会选择停止学习。
令我意外的是,他狡黠一笑:“我模仿班主任签字,偷摸着来盖章的。”
“啊?”从来没见过这样子的他,惊讶之余我内心还有些欣喜,以前总想多了解他一些,但我却一直不敢迈出那一步。
我和许嘉熠往校门口走,知道我走不快,他亦步亦趋等在前面。
“你家住哪儿?”他却突然问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
我犹豫一瞬:“安平花园。”
“刚好顺路,我送你吧。”
直到坐上许嘉熠的自行车后座,我都还在怀疑这是不是自己在做梦,这一切发生的都太没有理由了。
第一次觉得回家的路有这么长。
“你慢点。”到小区门口,他把车停下,放下一只腿来保持平衡,顺便扶了我一把防止我摔跤。
此刻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少年的体温,我的顿时脸涨红了:“谢谢。”
“客气了。”许嘉熠对我友好一笑。
“都是同学,你腿不方便,帮忙也是应该的。”
是啊,他一直都是这般好的人,热心且乐于助人,我萌生的那些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回家我连忙打电话给闺蜜分享,电话那头顿时尖叫起来:“你们终于有点进展了!”
“…有但不多。”
“他一直都很乐于助人,对我也没什么特别的。”
“笨啊,这个时候就得你主动一点!”闺蜜恨铁不成钢,“你想想,别人把你送回来了,你难道不送点东西给人家吗?”
“会不会有点突兀啊…”
“不会,等我放学了咱俩一起去挑。”
在饰品店纠结了许久,最终我选中了一个篮球小挂件,因为他很喜欢打篮球。但心底却还是有些忐忑,不知道他到底喜不喜欢这类东西。
第二天去许嘉熠教室所在的教学楼给他送东西时,他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礼貌的拒绝了。
“就送你回家,怎么好像搞得我救了你命似的?”他无奈的低声闷笑。
本来立场不坚定的我心里却起了一股倔劲,把东西一把塞过去转头就跑,只剩身后许嘉熠若有若无喊我的声音。
结果因为这个送东西的举动,让我在全年级都出了名。
“文科重点班有个女孩子昨天给许嘉熠送东西!”
“送什么啊?”
“感觉应该是情书,塞完就跑呢!”
“前几天我还看到许嘉熠送她回家。”
“他俩在一起了吧?”
暗恋没有回声,一旦被公之于众,那便是震耳欲聋。
旁人的议论声一字不落的入了我的耳,面对许嘉熠,我变的更加胆怯了,好几次在路上碰见,他和我打招呼我也是快步离开。
我怕,怕舆论发酵,怕那些话被他知道了,我就永远失去了机会。
丑小鸭以为自己即将迎来蜕变,而实际上还没能迈出第一步。
就这样迎来我们高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夏天。
正是盛夏时节,阳光透过落地窗,拷落在绛红烤漆色的操场上,露出点点斑驳,空气中透露着炙热烫意,即使蝉鸣不止午后,还是带着引人困顿的魔力。
那天下午的体育课,是在学校里最后一次看见许嘉熠。
我们班周四的体育课是和理科重点班一起上,不过高三下学期的体育课也就是集合走个流程,解散以后就各自回班。
没等我和闺蜜走上楼,就看见旁边有几人匆匆忙忙跑下去,边跑还在讨论着些什么。
“理科重点出事了。”
“许嘉熠他爸爸来了?”
“是的,凶神恶煞的,他们在拉架呢。”
听到许嘉熠的名字,我心里咯噔一下,没思考太多便拉着闺蜜向对面教学楼跑去。看到许嘉熠被打的那一刻,我所有的期待也随着这个画面消失殆尽。
是很混乱的场景,满身酒气的男人不断拉扯着少年,口中是不堪入耳的污秽的辱骂词,后者垂着头没有动作,脸上的阴影遮蔽了情绪。
那如雨点般不断落在许嘉熠身上的拳头,也同样落在了我心里。我想去阻止,但是由于看不清自己的立场,再一次选择退缩。
许嘉熠突然抬头,透过人群看见了我。
透过阳光的表面,我看见他眼底的情绪,不甘又落寞。
那一刻他所有的骄傲都彻底崩塌。
不断有人将他们分开,这场闹剧直到老师叫来了保安才宣告结束。一时间舆论发酵,大家学习之余都在讨论这件事。
其中有人来问我,可我自己都对此毫不知情,甚至期待能从别人口中得到些缘由。
我本以为我足够了解他,他在食堂爱吃的菜、思考题目爱转笔的习惯,我喜欢他的方式只有默默的看着他,不断窥探了解他的一切,到最后也凑不出一句告白的话。
自从那件事后,我便没在学校里在见过许嘉熠,只能从道听途说里了解他的近况。老师将这件事解释为家长酒后闹事,可我仍然想听更深层的东西。
听闺蜜转述,许嘉熠从那天开始就很少再和别人交流,偶尔旷课不来学校,成绩也一落千丈,从老师赞扬期待的优等生摇身一变成了不学无术的坏学生。
对于好生和差生的定义,我一向不认为老师们说的就是对的,不管旁人如何看他,许嘉熠在我心里是永远的优等生。
高考倒计时上的数字越来越少,越来越紧张的复习让我们对这件事都逐渐淡忘,学校里关于他的话题也逐渐被忙碌埋没,他也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
离高考仅有最后一天,学校组织了解压活动,这让情绪积压了许久的我们格外兴奋,那天大家都没再翻开书,互相都在拍照留念。
那时正在流行在校服上写字,我把校服给班上同学签完后,默默的望着那一小片空白发呆。
给他留的位置,在校服的左上方,是心口的位置,但是他今天并没有来学校。
闺蜜凑过来:“你空着这里干什么?”
我若有所思:“感觉缺了点什么。”
“大家都签过了,还缺什么?”
见我不说话,她了然的笑了笑:“懂了,还放不下是吧?”
“哪有那么容易。”知道瞒不过闺蜜,我实话实说。
“那只是个过去式。”闺蜜一把搂住我,“我们还会有很美好的未来,也会遇见更多的人。”
过去式…
我曾无数次想他能成为我的现在时,也想他成为我的将来时。
可如果这道题一开始就没有标准答案,那谁能拿到这所谓分数呢?
高考结束那天,学校大门打开的那一刻,大家像出笼的鸟一样疯跑出去,每个人脸上都是欣喜和释然,和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相拥。
闺蜜想拉着我去电玩城疯玩,但却被我拒绝了。
许嘉熠的考场在我楼上,我固执的等在考点学校门口,想等他出来,想再见他一面,想问问他的近况,想最后再勇敢一次。
这一等就到了天黑。
这期间我想过无数次和他再次见面的场景,该说的该做的,我默默的都演练了一遍,而该来的人却还是不见踪影。
也许他早已经走了。
也许他也不会注意到门口为他而等待的我。
我失落离开了,坐在公交车上呆呆望着窗外穿梭着的车流,看着我三年的时光一帧一帧的闪过,每个镜头里都有他。
到最后却一句再见都没说。
遗憾啊,怎么能不遗憾呢。遗憾他仅仅是来过而不是留下;遗憾这三年的无疾而终;遗憾一厢情愿不能变成两情相悦。
成绩出来后,我也最后一次听到了他的消息。
他考的并不理想,甚至是高中以来最差的成绩,在我们那个年代,只刚好上了个普通二本。
这个消息也最后让许嘉熠这个名字在同学和老师中掀起波澜,曾经在全校成绩数一数二的学霸高考却只够上一个二本。
我超常发挥,分数达到了985的水平,可以报一个省内的好大学。
爸妈将这个喜讯奔走相告,我高兴之余,心一横拿起手机,拨打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嘟”声响了许久,对面都没有接。
在没有得到回应后我终于彻底失望,狠心将他的号码删除,断开了和他的一切联系,企图将他变成我的过去式。
事实上时间也的确会让人淡忘很多事,为了让自己不多想,大学开学后我便报了各种社团与部门,让这些塞满了我的课余时间。
我和许嘉熠就像不同的花一样,他迎寒绽放,我循规蹈矩。我的人生早是被父母圈定好的最优路线,我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大学三年,我仍旧努力学习,专业第一,国家奖学金,参加各种大赛取得优异名次,可我知道,这些忙碌只是为了掩饰我空虚的内心。
在此期间,我也曾谈过一个男朋友,我与他在部门认识,随即他便开始了不依不挠的追求之路。
送花、送礼物、帮我带早餐、心情不好时愿意陪在我身边帮我消解。他是个很好的人,室友也一直劝我接受他,让自己枯燥无味的生活添一点颜色。
大二那年一个很平常的夜晚,他抱着花在我宿舍底下大喊我的名字,说生命中有的人,是像礼物一般的存在,我于他而言,便是这样的存在。
室友常说我如同被设定好的程序一般,做事从来都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就像失去自由的笼中鸟。
这样的我,也能成为礼物一般的存在吗?
也许我是真心想接受这改变了,我跑下宿舍楼站定在他面前,一本正经的问他:“你是认真的吗?”
眼前的人重重点头,像是肩负了很重大的责任:“我会对你好的。”
这一刻,我好像又看见了那位故人。
我接受了他的告白。
他的确没有食言,闲暇之余带着我去许多城市旅游,我见识了以前从未见过的风景,自然也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事实证明,任何誓言都是有时效的。
大三开学,他和我约定好中午一起吃饭,人却迟迟未到,我心生疑惑去阶梯教室找他,却发现他和同部门的一个女生在一起搂搂抱抱。
很意外的,我很平静,一句话都没说便转头离开。当天晚上我和他出来散步时便提了分手。
后者不明所以,问我发生什么了,不断用各种甜言蜜语来挽留我,到最后甚至开始责怪我,说给我送了这么多东西,到头来要单方面甩了他,我都无动于衷。
分开的时候,我突然开口问他:“你对别人也是这副模样吗?”
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却一点都不觉得愧对于我,仍然自顾自的说着话:
“你完全不在意我的感受,偶尔叫你吃个饭也只会以学习为理由拒绝我。”
“我因为课题烦恼时你也只会一句话敷衍,从来不会主动关心我!”
“我这是谈了个女朋友还是学习机器?”
“是你先不仁,又怎么能怪的了我不义?”
我快步走远了,只留他在后面无力的大喊。
没有了他的参与,我的生活像是被按了后退键,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面对室友的询问,我都以和平分手作为结论。
我以为我能做到心若磐石了。
直到我又见到了那位故人,不过是阴阳两隔之见。
这一刻我用三年所建造的、自以为坚不可摧的城墙,轰然崩塌了。
那天我的室友生病住院,我去给她送了东西,出医院后看见草坪上围观着许多人,我走过去,随着人们的视线往上看──
是一个男生,站在了医院天台的栏杆外,在风中摇摇欲坠。
我听到议论的声音:
“看着好年轻哦,为什么会想不开呢?”
“可能是得了什么绝症。”
“警察在来的路上了吧?”
医院里的生离死别每天都在上演,看到有保安在劝,我赶着回去写论文,正欲转头离开,旁人的尖叫让我的视线重新聚焦──
“啊!!他跳下来了!”
尖叫声此起彼伏。
只见他如同断了翅膀的鸟一般,无力的从楼顶坠落,和划过天幕的流星一同转瞬即逝。下落速度很快,他重重的砸在了草坪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这巨大的动静很快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围上来,警车姗姗来迟,警察开始维持秩序。
我被不断推搡着却没有离开的想法,呆愣愣的站在原地,只觉得自己突然被丢入了冰窖一般,浑身都僵住了──
因为我看见了那人的脸。
正是我曾心心念念的少年。
在很久以前我曾设想过,与许嘉熠的再次相遇该是什么样子,或许他早就已经将我淡忘,那个时候的我也许可以做到心平气和的同他说一声你好。
不该是这样,不应该的。
我迫切的想证明是自己所见出了错,挤到了人群前面,却看到了更清楚的,更令我崩溃的场面。
眼前人以一种很扭曲的姿势躺在地上,头刚好偏向我这边,他曾张扬笑着的脸庞如今只剩下毫无血色的惨白,没有了生命的颜色。
他就静静的躺在那里,像是一座永恒的石碑,记录着他的存在和离去,沉默而庄重。
此刻的我却意外的平静,没有眼泪,内心深处的那片湖终究是彻底干涸了。
医务人员匆忙跑上前做着最后的挽留,我望向他无神的双眼,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为什么呢,那么好的一个男孩子,怎么会选择自杀呢?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便是我穷极一生都得不到的了。
他永远活在我飞扬的青春里,却只在青春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