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尽了,沈知念才敛去笑意。
当初她去古寺的时候还年幼,只知母亲病死,不知其中原委,稀里糊涂哭了一阵后就把这一切当做了天意。
后来她受伤,被人送回了沈府。
一开始以为这是她能依靠的家,幸得刚被赵氏整过几次,她就觉察这主母有异,派人去调查了她四岁那年的事。
这才知晓母亲病死,是因为赵氏设局污蔑母亲通奸,父亲不明查,这才使母亲郁郁而终。
而她本被父亲留下,赵氏却有意无意哭诉自己心性顽劣难教,后来还故意让自沈语帘跳入湖中,栽赃她杀阿姊。
沈知念本来打算挑个日子绑了赵氏沉塘,毁了沈家清誉,但今日闹了这一场玩笑,估摸以后都和皇城司断不清干系了。
若日后要向沈家讨债,也只能避开皇城司耳目,另寻他法了。
院里因苛待没有仆役,沈知念便正好戴上帷帽轻功翻出了院墙,在市井里对上黑话,很快找到了黑风寨的据点。
破旧的茶驿忽走进来个浑身血气的女子,驿中刀客不免摁住了身边的刀柄,只见那女子走到小二跟前,问话。
“茶楼何时改建酒楼,寻花问柳?”
一锦衣公子摇扇而下,腰间环佩齐鸣,长靴绣锦缎步履生风,眉目清俊,笑言道:“翌日,后日,轮到老子做皇帝那日。”
闻言,沈知念眉头一蹙。她迎着那锦衣公子去了,“怎么又胡诌!”
“阿姐,我的话说的在理。”
此处人多眼杂,沈知念拉着他往楼上去,锦衣公子见他牵了自己的手,勾唇一笑随后指尖探入她指缝,见沈知念未躲笑意更甚。
推门进了昏暗屋子,沈知念摘下帷帽,朝着锦衣公子头上来了一下。
“告诫了你多少次,不准说和朝廷有关的话,为何总不听我的?”
锦衣公子不以为意,倚着窗框歪头道:“萧旗不就是总听你的么,也没落得个好下场。我可听说,皇城司的人严刑逼供把他逼死了。”
沈知念抿唇,随后盯着锦衣公子,“他动了朝堂心,死算是轻的了。玉昭,若你要重蹈覆辙我不会拦你。”
“阿姐真是寡情。”玉昭身子前倾,凑上去,“萧公子死的那般凄惨,落在阿姐嘴里却是该死。”
沈知念并未反驳。
“不过也无妨,少了个萧旗,阿姐用我的地方就多起来了。”玉昭眯眼笑着,扇子轻摇走沈知念的冷淡,“阿姐今日来做什么?”
“皇城司那处你派了人去?”
玉昭神色一僵,“……阿姐是怕我对谢雁舟下手?”
“你若对他下手便形同萧旗。”
沈知念蹙眉,心头烦意上涌,“昨夜我入皇城司时你的人就稳不住了,如此莽撞不如早日撤出来。”
“知道了,寻个由头弄出来就是了。”玉昭漫不经心摇扇。
他闻到血气,嗅了半天才确定不是自己身上的,而是沈知念身上的。
“阿姐受伤了?”
“嗯。”沈知念颔首,“已无碍。”
“罢了,那般谦和的小姐态玉昭还不爱看,阿姐还是做寨主时杀伐果决好看些。”
沈知念踢他一脚,“又没正形了。”
玉昭没否认,只是朝她笑了笑。
“最近寨里可有接新的告子?”
“多的是呢,不过自从萧当家接了一次朝廷的告子,这投的越发多了。”
玉昭挑了两个告子递给了沈知念,“这两个告子好做,阿姐可以收着。”
沈知念打开告子,上头附有画像,都是些江湖上耍刀的刀客,滥杀无辜之辈。
“阿姐受了伤还要去么?”
“不去哪儿来的钱养寨子。”
沈知念从腰间拿出一枚方糖,放在玉昭手心里,“我不在时你做好这大当家,若有人敢再和朝廷牵上关系,我亲自杀。”
玉昭见她离去想留住她身影,却只捉住半抹被她带起的清风,没有一丝眷恋。
他捏碎手中的方糖,慢摇扇子。
一颗糖,如何能镇得住狼子野心呢。
沈知念又在市井里买了些药材,让摊主磨成粉后带回了沈家,将粉混好洒在沈府的缸里。
待沈言衡回府,沈知念已趁着这闲余光景,处理了一张告子,剩一张打算今夜再行动。
赵氏先是笑脸相迎下学堂的孩子,后像是见到救星,迫不及待地将沈知念“做”的事“一五一十”说给沈言衡。
说的是泣涕涟涟,长吁短叹。
晷刻,一群人就涌来了。
沈知念开门,外头无数双目将她盯着,虽没有皇城司那干人等盯着那么怵人,但总是不太好受。
“你怎能做出这般大逆不道之事!”沈言衡大怒呵斥。
沈知念跪下,“爹爹如何能听阿母一人所言。”
“你阿母如何会害你!”
沈言衡见她这副不悔改的模样,欲打的手却又停在了空中。
沈语帘站在一旁瞧倒是心喜。
小时候没把沈知念赶到山里弄死,想想就让她有些后悔,如今又抓住了把柄,自然是不能松口的。
“三妹妹……”沈语帘上前抚上她肩头,“你做出如此事来,阿姊心中也是难受……不过母亲愿为你提亲,你告诉阿姊,那是哪家农户的……鳏夫?”
“他不是鳏夫……”是大夫。
话还未说完,沈语帘手猛地收回,一脸惊吓样。
沈知念觉她这副模样太过忸怩,道:“……阿母,那人不是留了个牌子吗?”
沈知念这么一说,赵氏才想起来袖子里揣着的牌子,她笑噙噙将牌子递到沈言衡眼前,“不知是哪儿的乡野农夫,做个这么糙的牌子……”
虽然沈家和皇城司没什么干系,但皇城司今日受罚算是给了大臣们警示。
因刺客之死,圣上震怒,皇城司人人领了二十大板,还就在正宫门处打的。
每一板子打下去,皇城司的人连气都不喘一个,叫每个路过的大臣都汗毛直立。
眼前牌子上写的正是皇城司,沈言衡手微发抖,心思不宁。
赵氏瞧出他不适,想要为沈言衡擦汗却被一把推开,幸得莲心扶着这才没摔下去。
“起身吧……”
沈言衡手心发汗。惹上皇城司就意味着沈家危在旦夕,他急切看向沈知念,道,“你可知那人是谁?”
“不知。”
沈言衡打量神色,并未瞧出些异样。
想来,沈知念应当和皇城司只是见过的关系,而非什么过深的交情。
“赵婉君,那人还说了什么没有?”
赵氏听他语气一硬,意识到那牌子来历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怎么能叫沈知念吃了甜头攀上高枝呢。
“自然是没……”
“他让阿母今夜去提亲,不得有误。”沈知念仰头抢着说到。
沈言衡面色暗到极致。
哪个官敢和皇城司的人结亲,说的不好听些是皇帝走狗,可若有姻亲,也算半个皇亲国戚。
他们沈家无福消受。
“你提的姻亲?”
“阿母提的。”沈知念抿唇,“方才爹爹也听到大姐姐说了,是阿母替我做的主,那人将牌子给了阿母,再让阿母转交给爹爹。”
“你看见牌子上的字不能动脑子吗!”
沈言衡朝赵氏吼道,“这种东西你都敢收,还真是不把沈家性命放在眼里了,我瞧你是每日过的太舒坦,忘了这朝堂之争是有多险阻!”
赵氏无以为辩。
沈言衡喜她的时候,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如今扯到沈家性命了,这又忘了她是个有德的女子,识不得字。
“今夜你我同去,求那位大人收回姻亲的意思。”
沈言衡甩袖离去,留的众人面面相觑。
虽不知牌子上到底是何人,总归,像阎罗王那般避之不及。
待膳食用罢,沈言衡就要带着赵婉君去皇城司,二人才走到院中,忽觉一阵眩晕,双双倒地昏过去。
沈知念掐着时辰出的房门,院子里仆役丫鬟倒了一地,沈家众人也倒在了不同的地方。
若不是动静不能闹太大,沈知念趁此能血洗了沈府。
还差一个告子。
她换好行装,按着告子上的信息在屋檐间穿梭翻跃,很快找到了悬赏的刀客的住处。
沈知念向来不喜拉长战线,速战速决方是上佳,一记暗针齐发戳破窗纸,暗针□□直取那刀客性命。
火光晃动颇快,片刻后又凝滞。
那刀客有好身手,居然以一柄大刀挡去无数飞针。沈知念心觉有趣,总是遇上了个对手。
刀客不愿被动,破窗而出,身向外冲出,却朝着沈知念这方甩来两柄飞刀,速度之快带起一阵劲风。
沈知念避开飞刀,从腰间甩出长钩扣住那人脚踝,她向着市井街道一跃,将那人活脱脱从屋檐上拽下来。
长钩带刺,沈知念每一次发力,钩子便会在那刀客脚踝上深几寸。这刀客果决,大刀一挥斩断革绳,却未曾料到沈知念身上暗器实在过多。
挥刀时未曾护住的肩头,已然中了毒针。
刀客心知不好再纠缠下去,一面放着一面退入市井中曲折的巷子。
里头光不太足,沈知念有些看不清。
她从腰间抽出一把泛月光的软剑,还是被刀客的刀锋划伤了腰,已知刀客中了麻风毒,沈知念便不管腰伤直追僻巷。
“已是穷途末路,不必再追。”
忽有人叫住她。
“此时不趁此留他性命,还要等他伤势好了,再杀一次么?”
沈知念听出了那人的声音。
她收了步子,回身眯眼望去,谢雁舟着官袍站在巷口,目光落在了她腰上。
“瞧你的武功远在他之上,还有那一手暗器防不胜防……”谢雁舟召她过去,“何故你会受伤?”
他召她,沈知念不知不觉靠过去。
待走到有光处,眼前景象好了许多,“那处光不亮,看不大清。”
“你既知如此,如何还敢追上去?”
“不斩草除根不是我的作风。”
“太莽撞。”谢雁舟又疏解了眉头,“倒是,今日怎么不装了?”
沈知念将金疮药拿出,直接倒在了伤口上,“大夫定然告诉了你沈家要去皇城司,你不出现在那,反倒出现在我这儿……”
她抬眸,“既然都跟了我一路,那我的底细大人怕是都查干净了吧,既如此便没什么好装的。”
谢雁舟笑道:“我是猜到今日他们去不了。”
“我未说过我要怎么做,我在市井上买药时……你让人跟了我?”
谢雁舟摇头,“我可没有无耻到那种地步……大夫说你同沈家不和,既然有皇城司这种炼狱让他们去闯,你自不会放过这档子机会。”
他上前,抵住沈知念乱上药的手。
用腰间匕首将沈知念腰伤布料旋掉,用帕子摁了摁血,这才让沈知念自己抖上药粉。
“你心知他们去了皇城司反倒不会有事,于是将整个沈府算计,让他们去不了。”
谢雁舟见她撒好了药,又说,“今日他们未能按约前去,若是皇城司闲来无事参沈家一本,你可知是什么意思?”
“诛连九族。”沈知念抬眸。
“知道胆子还这么大,你可是在九族之内的,若我今日真发怒,你余生便都只能浪迹天涯了。”
“不应当是被问斩么,哪儿来的命浪迹天涯?”
谢雁舟道:“我向圣上求告三娘子不杀,流放便是。”
她见这人耍起威风的模样莫名熟悉,又忽的想起,市井里有人传皇城司众人被罚。
思及此,问道:“今日为何不骑马来?”
谢雁舟神色一滞,抿了抿唇,“受了圣上赐的二十大板,哪怕我再想逞威风,也不敢就这么骑马来。”
“大人来找我应当不只是劝住我,然后站在此地闲聊的吧。”沈知念看着他。
谢雁舟颔首,“我想和寨主谈笔生意。”
“我不和朝廷的人谈生意。”
“那在下就和三小姐谈沈家的仇。”谢雁舟笑,“我借三小姐使这皇城司的名头,三小姐帮我打听一个叫莽二的人,如何?”
沈知念回:“沈家的事不劳大人操心。”
“要报仇并非只有杀这一条路,让人活着担惊受怕,疯疯癫癫才更胜一筹。”
谢雁舟的提议让沈知念确有想法,如果凭她自己,多半她会选择让沈府覆灭,届时就得亡命天涯了。
“为什么查莽二?”沈知念问。
知道有戏,谢雁舟道:“个人私仇,我不好明面上去查。”
“什么仇?”
“当年他断我一指,将我发卖到黑市上,在那儿我可吃了不少苦头。我想请他好好叙叙旧,劳三小姐成人之美。”
谢雁舟顿了顿才说,“你我皆有仇怨要清算何不联手?”
当初她去古寺的时候还年幼,只知母亲病死,不知其中原委,稀里糊涂哭了一阵后就把这一切当做了天意。
后来她受伤,被人送回了沈府。
一开始以为这是她能依靠的家,幸得刚被赵氏整过几次,她就觉察这主母有异,派人去调查了她四岁那年的事。
这才知晓母亲病死,是因为赵氏设局污蔑母亲通奸,父亲不明查,这才使母亲郁郁而终。
而她本被父亲留下,赵氏却有意无意哭诉自己心性顽劣难教,后来还故意让自沈语帘跳入湖中,栽赃她杀阿姊。
沈知念本来打算挑个日子绑了赵氏沉塘,毁了沈家清誉,但今日闹了这一场玩笑,估摸以后都和皇城司断不清干系了。
若日后要向沈家讨债,也只能避开皇城司耳目,另寻他法了。
院里因苛待没有仆役,沈知念便正好戴上帷帽轻功翻出了院墙,在市井里对上黑话,很快找到了黑风寨的据点。
破旧的茶驿忽走进来个浑身血气的女子,驿中刀客不免摁住了身边的刀柄,只见那女子走到小二跟前,问话。
“茶楼何时改建酒楼,寻花问柳?”
一锦衣公子摇扇而下,腰间环佩齐鸣,长靴绣锦缎步履生风,眉目清俊,笑言道:“翌日,后日,轮到老子做皇帝那日。”
闻言,沈知念眉头一蹙。她迎着那锦衣公子去了,“怎么又胡诌!”
“阿姐,我的话说的在理。”
此处人多眼杂,沈知念拉着他往楼上去,锦衣公子见他牵了自己的手,勾唇一笑随后指尖探入她指缝,见沈知念未躲笑意更甚。
推门进了昏暗屋子,沈知念摘下帷帽,朝着锦衣公子头上来了一下。
“告诫了你多少次,不准说和朝廷有关的话,为何总不听我的?”
锦衣公子不以为意,倚着窗框歪头道:“萧旗不就是总听你的么,也没落得个好下场。我可听说,皇城司的人严刑逼供把他逼死了。”
沈知念抿唇,随后盯着锦衣公子,“他动了朝堂心,死算是轻的了。玉昭,若你要重蹈覆辙我不会拦你。”
“阿姐真是寡情。”玉昭身子前倾,凑上去,“萧公子死的那般凄惨,落在阿姐嘴里却是该死。”
沈知念并未反驳。
“不过也无妨,少了个萧旗,阿姐用我的地方就多起来了。”玉昭眯眼笑着,扇子轻摇走沈知念的冷淡,“阿姐今日来做什么?”
“皇城司那处你派了人去?”
玉昭神色一僵,“……阿姐是怕我对谢雁舟下手?”
“你若对他下手便形同萧旗。”
沈知念蹙眉,心头烦意上涌,“昨夜我入皇城司时你的人就稳不住了,如此莽撞不如早日撤出来。”
“知道了,寻个由头弄出来就是了。”玉昭漫不经心摇扇。
他闻到血气,嗅了半天才确定不是自己身上的,而是沈知念身上的。
“阿姐受伤了?”
“嗯。”沈知念颔首,“已无碍。”
“罢了,那般谦和的小姐态玉昭还不爱看,阿姐还是做寨主时杀伐果决好看些。”
沈知念踢他一脚,“又没正形了。”
玉昭没否认,只是朝她笑了笑。
“最近寨里可有接新的告子?”
“多的是呢,不过自从萧当家接了一次朝廷的告子,这投的越发多了。”
玉昭挑了两个告子递给了沈知念,“这两个告子好做,阿姐可以收着。”
沈知念打开告子,上头附有画像,都是些江湖上耍刀的刀客,滥杀无辜之辈。
“阿姐受了伤还要去么?”
“不去哪儿来的钱养寨子。”
沈知念从腰间拿出一枚方糖,放在玉昭手心里,“我不在时你做好这大当家,若有人敢再和朝廷牵上关系,我亲自杀。”
玉昭见她离去想留住她身影,却只捉住半抹被她带起的清风,没有一丝眷恋。
他捏碎手中的方糖,慢摇扇子。
一颗糖,如何能镇得住狼子野心呢。
沈知念又在市井里买了些药材,让摊主磨成粉后带回了沈家,将粉混好洒在沈府的缸里。
待沈言衡回府,沈知念已趁着这闲余光景,处理了一张告子,剩一张打算今夜再行动。
赵氏先是笑脸相迎下学堂的孩子,后像是见到救星,迫不及待地将沈知念“做”的事“一五一十”说给沈言衡。
说的是泣涕涟涟,长吁短叹。
晷刻,一群人就涌来了。
沈知念开门,外头无数双目将她盯着,虽没有皇城司那干人等盯着那么怵人,但总是不太好受。
“你怎能做出这般大逆不道之事!”沈言衡大怒呵斥。
沈知念跪下,“爹爹如何能听阿母一人所言。”
“你阿母如何会害你!”
沈言衡见她这副不悔改的模样,欲打的手却又停在了空中。
沈语帘站在一旁瞧倒是心喜。
小时候没把沈知念赶到山里弄死,想想就让她有些后悔,如今又抓住了把柄,自然是不能松口的。
“三妹妹……”沈语帘上前抚上她肩头,“你做出如此事来,阿姊心中也是难受……不过母亲愿为你提亲,你告诉阿姊,那是哪家农户的……鳏夫?”
“他不是鳏夫……”是大夫。
话还未说完,沈语帘手猛地收回,一脸惊吓样。
沈知念觉她这副模样太过忸怩,道:“……阿母,那人不是留了个牌子吗?”
沈知念这么一说,赵氏才想起来袖子里揣着的牌子,她笑噙噙将牌子递到沈言衡眼前,“不知是哪儿的乡野农夫,做个这么糙的牌子……”
虽然沈家和皇城司没什么干系,但皇城司今日受罚算是给了大臣们警示。
因刺客之死,圣上震怒,皇城司人人领了二十大板,还就在正宫门处打的。
每一板子打下去,皇城司的人连气都不喘一个,叫每个路过的大臣都汗毛直立。
眼前牌子上写的正是皇城司,沈言衡手微发抖,心思不宁。
赵氏瞧出他不适,想要为沈言衡擦汗却被一把推开,幸得莲心扶着这才没摔下去。
“起身吧……”
沈言衡手心发汗。惹上皇城司就意味着沈家危在旦夕,他急切看向沈知念,道,“你可知那人是谁?”
“不知。”
沈言衡打量神色,并未瞧出些异样。
想来,沈知念应当和皇城司只是见过的关系,而非什么过深的交情。
“赵婉君,那人还说了什么没有?”
赵氏听他语气一硬,意识到那牌子来历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怎么能叫沈知念吃了甜头攀上高枝呢。
“自然是没……”
“他让阿母今夜去提亲,不得有误。”沈知念仰头抢着说到。
沈言衡面色暗到极致。
哪个官敢和皇城司的人结亲,说的不好听些是皇帝走狗,可若有姻亲,也算半个皇亲国戚。
他们沈家无福消受。
“你提的姻亲?”
“阿母提的。”沈知念抿唇,“方才爹爹也听到大姐姐说了,是阿母替我做的主,那人将牌子给了阿母,再让阿母转交给爹爹。”
“你看见牌子上的字不能动脑子吗!”
沈言衡朝赵氏吼道,“这种东西你都敢收,还真是不把沈家性命放在眼里了,我瞧你是每日过的太舒坦,忘了这朝堂之争是有多险阻!”
赵氏无以为辩。
沈言衡喜她的时候,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如今扯到沈家性命了,这又忘了她是个有德的女子,识不得字。
“今夜你我同去,求那位大人收回姻亲的意思。”
沈言衡甩袖离去,留的众人面面相觑。
虽不知牌子上到底是何人,总归,像阎罗王那般避之不及。
待膳食用罢,沈言衡就要带着赵婉君去皇城司,二人才走到院中,忽觉一阵眩晕,双双倒地昏过去。
沈知念掐着时辰出的房门,院子里仆役丫鬟倒了一地,沈家众人也倒在了不同的地方。
若不是动静不能闹太大,沈知念趁此能血洗了沈府。
还差一个告子。
她换好行装,按着告子上的信息在屋檐间穿梭翻跃,很快找到了悬赏的刀客的住处。
沈知念向来不喜拉长战线,速战速决方是上佳,一记暗针齐发戳破窗纸,暗针□□直取那刀客性命。
火光晃动颇快,片刻后又凝滞。
那刀客有好身手,居然以一柄大刀挡去无数飞针。沈知念心觉有趣,总是遇上了个对手。
刀客不愿被动,破窗而出,身向外冲出,却朝着沈知念这方甩来两柄飞刀,速度之快带起一阵劲风。
沈知念避开飞刀,从腰间甩出长钩扣住那人脚踝,她向着市井街道一跃,将那人活脱脱从屋檐上拽下来。
长钩带刺,沈知念每一次发力,钩子便会在那刀客脚踝上深几寸。这刀客果决,大刀一挥斩断革绳,却未曾料到沈知念身上暗器实在过多。
挥刀时未曾护住的肩头,已然中了毒针。
刀客心知不好再纠缠下去,一面放着一面退入市井中曲折的巷子。
里头光不太足,沈知念有些看不清。
她从腰间抽出一把泛月光的软剑,还是被刀客的刀锋划伤了腰,已知刀客中了麻风毒,沈知念便不管腰伤直追僻巷。
“已是穷途末路,不必再追。”
忽有人叫住她。
“此时不趁此留他性命,还要等他伤势好了,再杀一次么?”
沈知念听出了那人的声音。
她收了步子,回身眯眼望去,谢雁舟着官袍站在巷口,目光落在了她腰上。
“瞧你的武功远在他之上,还有那一手暗器防不胜防……”谢雁舟召她过去,“何故你会受伤?”
他召她,沈知念不知不觉靠过去。
待走到有光处,眼前景象好了许多,“那处光不亮,看不大清。”
“你既知如此,如何还敢追上去?”
“不斩草除根不是我的作风。”
“太莽撞。”谢雁舟又疏解了眉头,“倒是,今日怎么不装了?”
沈知念将金疮药拿出,直接倒在了伤口上,“大夫定然告诉了你沈家要去皇城司,你不出现在那,反倒出现在我这儿……”
她抬眸,“既然都跟了我一路,那我的底细大人怕是都查干净了吧,既如此便没什么好装的。”
谢雁舟笑道:“我是猜到今日他们去不了。”
“我未说过我要怎么做,我在市井上买药时……你让人跟了我?”
谢雁舟摇头,“我可没有无耻到那种地步……大夫说你同沈家不和,既然有皇城司这种炼狱让他们去闯,你自不会放过这档子机会。”
他上前,抵住沈知念乱上药的手。
用腰间匕首将沈知念腰伤布料旋掉,用帕子摁了摁血,这才让沈知念自己抖上药粉。
“你心知他们去了皇城司反倒不会有事,于是将整个沈府算计,让他们去不了。”
谢雁舟见她撒好了药,又说,“今日他们未能按约前去,若是皇城司闲来无事参沈家一本,你可知是什么意思?”
“诛连九族。”沈知念抬眸。
“知道胆子还这么大,你可是在九族之内的,若我今日真发怒,你余生便都只能浪迹天涯了。”
“不应当是被问斩么,哪儿来的命浪迹天涯?”
谢雁舟道:“我向圣上求告三娘子不杀,流放便是。”
她见这人耍起威风的模样莫名熟悉,又忽的想起,市井里有人传皇城司众人被罚。
思及此,问道:“今日为何不骑马来?”
谢雁舟神色一滞,抿了抿唇,“受了圣上赐的二十大板,哪怕我再想逞威风,也不敢就这么骑马来。”
“大人来找我应当不只是劝住我,然后站在此地闲聊的吧。”沈知念看着他。
谢雁舟颔首,“我想和寨主谈笔生意。”
“我不和朝廷的人谈生意。”
“那在下就和三小姐谈沈家的仇。”谢雁舟笑,“我借三小姐使这皇城司的名头,三小姐帮我打听一个叫莽二的人,如何?”
沈知念回:“沈家的事不劳大人操心。”
“要报仇并非只有杀这一条路,让人活着担惊受怕,疯疯癫癫才更胜一筹。”
谢雁舟的提议让沈知念确有想法,如果凭她自己,多半她会选择让沈府覆灭,届时就得亡命天涯了。
“为什么查莽二?”沈知念问。
知道有戏,谢雁舟道:“个人私仇,我不好明面上去查。”
“什么仇?”
“当年他断我一指,将我发卖到黑市上,在那儿我可吃了不少苦头。我想请他好好叙叙旧,劳三小姐成人之美。”
谢雁舟顿了顿才说,“你我皆有仇怨要清算何不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