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雁舟对她的反应了然于心,笑眼盯着沈知念看,须臾后这才松了扣她腰的指节。
在谢雁舟松手时,沈知念瞥见倏尔颤抖的火光,说明曾有人在那处伫立观望。
“大人眼皮下还有鼠么?”
“何人眼下能清明?”
谢雁舟欲将沈知念扶正,刚碰到她左臂,便见沈知念眉头一蹙,“……有伤?”
沈知念不语,神色中仍流露一丝疏离。
撑破了天,也只是她欠谢雁舟一笔,无端令他受累被绑了一晚上。
“你自己说还是我动手?”
沈知念闻言道:“手断罢了。”
“手断难道是小伤么?”谢雁舟去掀沈知念的左袖,还未撩到一半那只手离他远去,“躲什么?”
“这便不用谢大人劳心了。”
谢雁舟眯眼,“你叫我什么?”
沈知念抬眸,“谢大人。”
“既然已经谢大人了,那大人就得担得起你这份谢意。”
话毕,谢雁舟点了沈知念的穴。
手臂肿得严重,凡被指尖碰过的地方都一阵阵发麻。
沈知念不会给旁人看伤,伤势几何,与她而言会致命。
若仇家知道了趁她病要她命,那可就实在是被鹰啄了眼,得不偿失。
“萧旗杀你的马,你如何能撞成这般?”
沈知念尝试收回手却没办法,只好说:
“那位公子往马腿上射箭,我飞出去撞到了树上。”
“倒没看出来你策马求快。”
沈知念刚要反驳,手心便被谢雁舟翻过来,白皙的皮肤勒出几道红痕,哪怕指间有茧也被磨破了不少。
“莫要否认,此乃实证。”
瞧她的手,谢雁舟能猜到先前他追的人是沈知念了。只是他不大明白,自沈知念更名黑风寨以来,便致力于同朝堂隔绝。
可她为什么会刺杀太子?
他本想直接发问,但沈知念对他设防,估计再这么问下去,只能将二人关系推入冰窟。
谢雁舟从腰间取出瓶涂药,解了沈知念的穴后递给她,“先暂且涂着,熬过今夜。”
见沈知念涂好了药膏,他便又说:“明日你回沈家我派个大夫跟着你。”
“我与大人非友非亲,此举不妥。”
谢雁舟施了些威压,“莫要否决我的话。若你无罪从皇城司出去,却拖着只断手,叫圣上如何看我皇城司。”
沈知念微挑眉,“大人要放了我?”
“那位萧公子可谓是胡言乱语,鬼话连篇,这般不是只能将你放了么。”
谢雁舟见她笑,瞧着像只得了蜜糖的狸奴,“笑成这般,像是恶人得了甜头。”
“好人能多活一日,自然欢喜。”
翌日,裴泽来报。
萧旗死了,审到快早上时没来得及止住他的口,咬舌自尽了。
这不是个好消息。
如今太子中刺,圣上之怒无处发泄,若萧旗活着还能以命承受震怒,可他死了,这怒火就要四处溢走牵连无辜。
“挑几个受伤的看守皇城司,其余的军卒,同我一并进宫请罪。”
谢雁舟又朝一旁站着的沈知念道:“门外马夫送你回府。”
“这斗篷?”沈知念指着。
“你带着。”谢雁舟顿了顿,“拜那位公子就义的福,我要进宫请罪。若你欲要还我,待我能活着从圣上那儿回来再说。”
沈知念出了皇城司,外头亮堂许多。
昨夜谢雁舟给沈府传过信,说她今日一早会回沈府,可道上冷冷清清,除了谢雁舟安排的大夫马夫,再无活物。
马车上垫了软垫,沈知念听见身后蹄声渐远,想来谢雁舟已经带人进宫了。
她撩起车帷,探眼一望。
晨曦微启,长长的巷道上残余昨夜的雨气。青石板照旧泛光湿漉漉的,四角檐上水也还未滴尽,滴落声夹着轱辘声落入耳中。
瞧着这寂寥,沈知念不免想起萧旗来。
哪怕萧旗叛了她,她仍想替萧旗收个尸,能让他葬在山野间都好,至少魂归故里。
只是沈知念惋惜。
萧旗本该只做江湖客,却偏慕堂上金。
车上大夫替沈知念看了断手,需下马车后找个僻静处医治。
待到了沈府,门扉禁闭了无生气,沈知念总觉得这般门可罗雀的样子,应当常出现在被灭九族的府前。
她拾阶而上叩门,食顷才有仆役顶着睡眼拉开大门来。
“三小姐怎么回来的如此早?”
“沈家下人通常是这般模样么?”鲁大夫捋了捋胡子,瞪着仆役,“若沈三小姐在此处是这般过的,我可得和主君好好说说了。”
沈知念不愿与谢雁舟交往过深,朝为她出言的鲁大夫欠身,只朝那两个仆役问:“母亲父亲可起了身?”
“家主已上朝,夫人刚睡下。”仆役痴愣愣地打量鲁大夫,不知这老头从哪儿来的,护沈知念的紧。
“劳烦了。”
踏过曲折游廊,阶下花白石子聚成甬路,瞧过那三两间偏房,扶上汉白玉拱桥,听过清泉潺潺绕阶回环至院内,见其末流自屋角下而出,便到了。
“先生,请上座。”
沈知念用帕擦净圆凳,欠身作揖。
鲁大夫移步坐下,亦向沈知念行礼,“若要全然治好左臂,沈三小姐需忍着些苦。”
“我既信先生医术便不怕疼,先生请。”
这方治着,那方又嚷起来。
莲心挑灯,见两仆役论着沈知念,说她披着斗篷回来还带了个大夫。得了信,莲心急忙将事情告知了赵氏。
赵氏一向不喜沈知念,沈家儿女不少,这一个浪了十七载的野孩子,自然当难登大雅之堂。
可当初沈知念回府,腰间绸带随风勾起半抹月色,睫羽轻抬凝着些许水珠,蛾眉敛黛,肩胛伶仃,还如白梅藏了丝芳馥。
只凭这一面,赵氏就厌恶起她。
沈知念和她那江湖戏子的娘生的太像,如今不过及笄稍过,就已然透出些勾人的眼波。
沈老爷原本格外疼爱她生母幻绫,风头正盛时,还险些让幻绫抢了她赵氏的主母位置。
可她赵氏既然当的了沈家主母,自然也有法子设计幻绫,叫沈老爷厌弃她。
只怪幻绫太天真,自以为后宅之间若能相互敬爱,便可相安无事。
她中了赵氏的计谋,被沈老爷看到不雅之事,百口莫辩,赶出府去郁郁而终。
那时沈知念乃孩童之年,还不明事理便被送到偏远的了化山上去,日日与青灯古佛相伴。
若不是沈知念十七那年受伤,传喜信的人半路被皇城司当做奸细打了一通,闹到朝上了,赵氏是断不想让沈知念回来的。
“三小姐眼下在哪儿?”赵氏倚在月牙凳上,两个婢女给她锤腿揉肩。
“回院儿里了。”莲心伏在一旁,添油加醋道,“我瞧见还有男客进了院儿……这三小姐,果真是在山里野惯了,男女有别也不大清楚。”
赵氏反笑,“这倒是个好事,若能将她早早嫁出去,语帘便能少一个狐媚子碍她眼。”
“大小姐是嫡长女,三小姐那……如何敢碍着大小姐的眼。”莲心又抓紧捧上两句,“这会儿男客还未出来,不知在里头做些什么,奴婢是让侍卫去看看?”
赵氏摇头,“家丑不可外扬,侍卫去瞧像什么样子。”
“是奴婢没夫人心思巧妙。”
“我去瞧瞧,若这三姑娘真做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打发她嫁人为妾就是了。”
鲁大夫正医到最后一层,期间沈知念疼得晕过去,又被疼得醒过来,不过多久手发麻疼少了一半,但就是控制不住的哆嗦。
他本想给沈知念灌些酒,好赖能抵上一些疼,可谢雁舟特意向他嘱托,万万不可给沈知念碰到酒,连酒气都不行。
只能见着沈知念忍痛一声不吭。
将针将将缝好,门外脚步声便至。还未等到赵氏将门推开,她那嬉笑落井下石的声就已经传入了耳。
“三姑娘,就算是心心念念的男客也不能在院子里留如此久。若你二人实在是天之比翼,难以分离,阿母今日便做个主。”
赵氏底气足,她可是让人在窗阁听了弥久,里头既有女子的喘息声,更有衣物相叠难舍难分的摩挲声。
这次还不能把她彻底赶走?
门被推开,赵氏怔然。
里头坐了个花甲之年的老头,穿着一身上好的蜀锦,端正坐在圆凳上饮茶。而她心心念念的沈知念则微微醒着,原本月白的袖子剪断了一截。
赵氏又闻到屋中浓腻的血气味,不只是流了多少血。她后撤一步瞥到不远处噼里啪啦的炉子,上头有烧黑的布段,正滋滋燃起黑烟。
“你要烧了沈府吗?”赵氏怒呵。
她见坐着的老头不为所动,仍一言不发喝茶,心里涌起胆子来,“三姑娘,阿母本以为你只是私通外男,怎料到,你竟然为了个外男要烧了整个沈府!”
外头的丫鬟仆人也帮腔作势,哭哭闹闹抱成一团,也没见哪个敢上前洒上水,灭掉那红炭的炉子。
赵氏以帕拭泪,轻蹙眉头。让莲心搀扶着她,略带哭意道:“三姑娘,阿母原想着留你在身边多疼疼,既你心意如此,阿母还是随你的意好。”
“……知念不知,阿母眼中,我有何意?”沈知念颤巍巍抬起眼皮,她努力撑起身子却显然无果。
鲁大夫止住她,“伤只是暂时止住了,三小姐莫要急于为这般主母行礼数。”
“多谢先生……”沈知念话虽如此说,但仍旧托着左臂,提裙欠身。
赵氏见他们一唱一和颇有奸情,扬眉理直气壮道:“你将外男带入府,待家主回来定然要打你二十板。”
“此事我认。”
“私通古稀之年的外男,三姑娘,我们沈家是有多对不起你,你才这么想要榜高枝!”赵氏故意说给外人听,言,“你幼时送你饱读经书,你在外吃苦便将你接回府教养规矩,吃穿用度全是阿母在操心。”
赵氏擦了擦眼角,“你问阿母,阿母觉得你有何意?阿母确实是羞于启齿,若你执意要同着外男苟且,阿母今日成全你,待你爹爹回来,阿母替你提亲去。”
“夫人怕是做不了主吧。”
鲁大夫总算是放下茶杯。
他自刚进府,又坐下听了半天,终于明白沈府里都是些什么货色,插科打诨的,颠弄是非嚼舌根的。
还真该抓到皇城司去捋捋舌头。
“我敬你一声前辈,你也得给我一个面子吧。”赵氏冷笑一声,两步摇到鲁大夫眼前,“老先生,我女儿对您痴心不改,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替她做主又有何妨!”
鲁大夫嘲弄笑一声,将腰间木牌取下递到赵氏眼前。
皇城司三个大字赵氏可没认出来。
鲁大夫倒也是真未曾想到,沈府四房夫人,一房通奸被休,余下三房里大字不识一个的竟然做了主母位。
“若夫人真愿成全,劳烦夫人将此物交到沈家主手中。”
鲁大夫见沈知念并未制止他,又正色,一字一句道,“夫人今夜定要前来提亲,不可耽搁。”
在谢雁舟松手时,沈知念瞥见倏尔颤抖的火光,说明曾有人在那处伫立观望。
“大人眼皮下还有鼠么?”
“何人眼下能清明?”
谢雁舟欲将沈知念扶正,刚碰到她左臂,便见沈知念眉头一蹙,“……有伤?”
沈知念不语,神色中仍流露一丝疏离。
撑破了天,也只是她欠谢雁舟一笔,无端令他受累被绑了一晚上。
“你自己说还是我动手?”
沈知念闻言道:“手断罢了。”
“手断难道是小伤么?”谢雁舟去掀沈知念的左袖,还未撩到一半那只手离他远去,“躲什么?”
“这便不用谢大人劳心了。”
谢雁舟眯眼,“你叫我什么?”
沈知念抬眸,“谢大人。”
“既然已经谢大人了,那大人就得担得起你这份谢意。”
话毕,谢雁舟点了沈知念的穴。
手臂肿得严重,凡被指尖碰过的地方都一阵阵发麻。
沈知念不会给旁人看伤,伤势几何,与她而言会致命。
若仇家知道了趁她病要她命,那可就实在是被鹰啄了眼,得不偿失。
“萧旗杀你的马,你如何能撞成这般?”
沈知念尝试收回手却没办法,只好说:
“那位公子往马腿上射箭,我飞出去撞到了树上。”
“倒没看出来你策马求快。”
沈知念刚要反驳,手心便被谢雁舟翻过来,白皙的皮肤勒出几道红痕,哪怕指间有茧也被磨破了不少。
“莫要否认,此乃实证。”
瞧她的手,谢雁舟能猜到先前他追的人是沈知念了。只是他不大明白,自沈知念更名黑风寨以来,便致力于同朝堂隔绝。
可她为什么会刺杀太子?
他本想直接发问,但沈知念对他设防,估计再这么问下去,只能将二人关系推入冰窟。
谢雁舟从腰间取出瓶涂药,解了沈知念的穴后递给她,“先暂且涂着,熬过今夜。”
见沈知念涂好了药膏,他便又说:“明日你回沈家我派个大夫跟着你。”
“我与大人非友非亲,此举不妥。”
谢雁舟施了些威压,“莫要否决我的话。若你无罪从皇城司出去,却拖着只断手,叫圣上如何看我皇城司。”
沈知念微挑眉,“大人要放了我?”
“那位萧公子可谓是胡言乱语,鬼话连篇,这般不是只能将你放了么。”
谢雁舟见她笑,瞧着像只得了蜜糖的狸奴,“笑成这般,像是恶人得了甜头。”
“好人能多活一日,自然欢喜。”
翌日,裴泽来报。
萧旗死了,审到快早上时没来得及止住他的口,咬舌自尽了。
这不是个好消息。
如今太子中刺,圣上之怒无处发泄,若萧旗活着还能以命承受震怒,可他死了,这怒火就要四处溢走牵连无辜。
“挑几个受伤的看守皇城司,其余的军卒,同我一并进宫请罪。”
谢雁舟又朝一旁站着的沈知念道:“门外马夫送你回府。”
“这斗篷?”沈知念指着。
“你带着。”谢雁舟顿了顿,“拜那位公子就义的福,我要进宫请罪。若你欲要还我,待我能活着从圣上那儿回来再说。”
沈知念出了皇城司,外头亮堂许多。
昨夜谢雁舟给沈府传过信,说她今日一早会回沈府,可道上冷冷清清,除了谢雁舟安排的大夫马夫,再无活物。
马车上垫了软垫,沈知念听见身后蹄声渐远,想来谢雁舟已经带人进宫了。
她撩起车帷,探眼一望。
晨曦微启,长长的巷道上残余昨夜的雨气。青石板照旧泛光湿漉漉的,四角檐上水也还未滴尽,滴落声夹着轱辘声落入耳中。
瞧着这寂寥,沈知念不免想起萧旗来。
哪怕萧旗叛了她,她仍想替萧旗收个尸,能让他葬在山野间都好,至少魂归故里。
只是沈知念惋惜。
萧旗本该只做江湖客,却偏慕堂上金。
车上大夫替沈知念看了断手,需下马车后找个僻静处医治。
待到了沈府,门扉禁闭了无生气,沈知念总觉得这般门可罗雀的样子,应当常出现在被灭九族的府前。
她拾阶而上叩门,食顷才有仆役顶着睡眼拉开大门来。
“三小姐怎么回来的如此早?”
“沈家下人通常是这般模样么?”鲁大夫捋了捋胡子,瞪着仆役,“若沈三小姐在此处是这般过的,我可得和主君好好说说了。”
沈知念不愿与谢雁舟交往过深,朝为她出言的鲁大夫欠身,只朝那两个仆役问:“母亲父亲可起了身?”
“家主已上朝,夫人刚睡下。”仆役痴愣愣地打量鲁大夫,不知这老头从哪儿来的,护沈知念的紧。
“劳烦了。”
踏过曲折游廊,阶下花白石子聚成甬路,瞧过那三两间偏房,扶上汉白玉拱桥,听过清泉潺潺绕阶回环至院内,见其末流自屋角下而出,便到了。
“先生,请上座。”
沈知念用帕擦净圆凳,欠身作揖。
鲁大夫移步坐下,亦向沈知念行礼,“若要全然治好左臂,沈三小姐需忍着些苦。”
“我既信先生医术便不怕疼,先生请。”
这方治着,那方又嚷起来。
莲心挑灯,见两仆役论着沈知念,说她披着斗篷回来还带了个大夫。得了信,莲心急忙将事情告知了赵氏。
赵氏一向不喜沈知念,沈家儿女不少,这一个浪了十七载的野孩子,自然当难登大雅之堂。
可当初沈知念回府,腰间绸带随风勾起半抹月色,睫羽轻抬凝着些许水珠,蛾眉敛黛,肩胛伶仃,还如白梅藏了丝芳馥。
只凭这一面,赵氏就厌恶起她。
沈知念和她那江湖戏子的娘生的太像,如今不过及笄稍过,就已然透出些勾人的眼波。
沈老爷原本格外疼爱她生母幻绫,风头正盛时,还险些让幻绫抢了她赵氏的主母位置。
可她赵氏既然当的了沈家主母,自然也有法子设计幻绫,叫沈老爷厌弃她。
只怪幻绫太天真,自以为后宅之间若能相互敬爱,便可相安无事。
她中了赵氏的计谋,被沈老爷看到不雅之事,百口莫辩,赶出府去郁郁而终。
那时沈知念乃孩童之年,还不明事理便被送到偏远的了化山上去,日日与青灯古佛相伴。
若不是沈知念十七那年受伤,传喜信的人半路被皇城司当做奸细打了一通,闹到朝上了,赵氏是断不想让沈知念回来的。
“三小姐眼下在哪儿?”赵氏倚在月牙凳上,两个婢女给她锤腿揉肩。
“回院儿里了。”莲心伏在一旁,添油加醋道,“我瞧见还有男客进了院儿……这三小姐,果真是在山里野惯了,男女有别也不大清楚。”
赵氏反笑,“这倒是个好事,若能将她早早嫁出去,语帘便能少一个狐媚子碍她眼。”
“大小姐是嫡长女,三小姐那……如何敢碍着大小姐的眼。”莲心又抓紧捧上两句,“这会儿男客还未出来,不知在里头做些什么,奴婢是让侍卫去看看?”
赵氏摇头,“家丑不可外扬,侍卫去瞧像什么样子。”
“是奴婢没夫人心思巧妙。”
“我去瞧瞧,若这三姑娘真做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打发她嫁人为妾就是了。”
鲁大夫正医到最后一层,期间沈知念疼得晕过去,又被疼得醒过来,不过多久手发麻疼少了一半,但就是控制不住的哆嗦。
他本想给沈知念灌些酒,好赖能抵上一些疼,可谢雁舟特意向他嘱托,万万不可给沈知念碰到酒,连酒气都不行。
只能见着沈知念忍痛一声不吭。
将针将将缝好,门外脚步声便至。还未等到赵氏将门推开,她那嬉笑落井下石的声就已经传入了耳。
“三姑娘,就算是心心念念的男客也不能在院子里留如此久。若你二人实在是天之比翼,难以分离,阿母今日便做个主。”
赵氏底气足,她可是让人在窗阁听了弥久,里头既有女子的喘息声,更有衣物相叠难舍难分的摩挲声。
这次还不能把她彻底赶走?
门被推开,赵氏怔然。
里头坐了个花甲之年的老头,穿着一身上好的蜀锦,端正坐在圆凳上饮茶。而她心心念念的沈知念则微微醒着,原本月白的袖子剪断了一截。
赵氏又闻到屋中浓腻的血气味,不只是流了多少血。她后撤一步瞥到不远处噼里啪啦的炉子,上头有烧黑的布段,正滋滋燃起黑烟。
“你要烧了沈府吗?”赵氏怒呵。
她见坐着的老头不为所动,仍一言不发喝茶,心里涌起胆子来,“三姑娘,阿母本以为你只是私通外男,怎料到,你竟然为了个外男要烧了整个沈府!”
外头的丫鬟仆人也帮腔作势,哭哭闹闹抱成一团,也没见哪个敢上前洒上水,灭掉那红炭的炉子。
赵氏以帕拭泪,轻蹙眉头。让莲心搀扶着她,略带哭意道:“三姑娘,阿母原想着留你在身边多疼疼,既你心意如此,阿母还是随你的意好。”
“……知念不知,阿母眼中,我有何意?”沈知念颤巍巍抬起眼皮,她努力撑起身子却显然无果。
鲁大夫止住她,“伤只是暂时止住了,三小姐莫要急于为这般主母行礼数。”
“多谢先生……”沈知念话虽如此说,但仍旧托着左臂,提裙欠身。
赵氏见他们一唱一和颇有奸情,扬眉理直气壮道:“你将外男带入府,待家主回来定然要打你二十板。”
“此事我认。”
“私通古稀之年的外男,三姑娘,我们沈家是有多对不起你,你才这么想要榜高枝!”赵氏故意说给外人听,言,“你幼时送你饱读经书,你在外吃苦便将你接回府教养规矩,吃穿用度全是阿母在操心。”
赵氏擦了擦眼角,“你问阿母,阿母觉得你有何意?阿母确实是羞于启齿,若你执意要同着外男苟且,阿母今日成全你,待你爹爹回来,阿母替你提亲去。”
“夫人怕是做不了主吧。”
鲁大夫总算是放下茶杯。
他自刚进府,又坐下听了半天,终于明白沈府里都是些什么货色,插科打诨的,颠弄是非嚼舌根的。
还真该抓到皇城司去捋捋舌头。
“我敬你一声前辈,你也得给我一个面子吧。”赵氏冷笑一声,两步摇到鲁大夫眼前,“老先生,我女儿对您痴心不改,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替她做主又有何妨!”
鲁大夫嘲弄笑一声,将腰间木牌取下递到赵氏眼前。
皇城司三个大字赵氏可没认出来。
鲁大夫倒也是真未曾想到,沈府四房夫人,一房通奸被休,余下三房里大字不识一个的竟然做了主母位。
“若夫人真愿成全,劳烦夫人将此物交到沈家主手中。”
鲁大夫见沈知念并未制止他,又正色,一字一句道,“夫人今夜定要前来提亲,不可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