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咋哭了
“我一直尝试写带根的作品,也引导作者这么写,但没搞成,没想到方远平搞出来了!”
老郑醉眼朦胧,激动地一拍桌子:“传统戏曲,多好的东西啊,我打小就爱看!”
“所以,《霸王别姬》不仅有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还寻找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自己的根。”
他和方远平碰了下杯,道:“远平了不起啊,我愿称之为寻根文学发轫者!”
“寻根文学,有意思啊!文学和男人一样,不能没根!”
主编王世敏立刻派活,笑道:“万隆你体会很深嘛,回头写个评介文章,发在下一期《十月》上,没准远平这次又引领一次风潮!”
“行!”
方远平低头喝酒,就有点麻瓜。
哥们又成了寻根文学发轫者了?!
可这不对啊,这该是韩韶功谟言阿城他们的活儿啊!
王濛拉着方远平问:“远平,你是燕京大学中文系的,理论功底深厚,意识流你懂不懂?我瞅着《牧马人》很有意识流的味道啊?”
“前几年,我辗转找到一些黄皮书灰皮书看,的确看过意识流的作品。”
方远平道:“《牧马人》也的确受到了影响,但只能说带有一些意识流的色彩,但不算纯正的意识流作品!”
王濛不耻下问:“那真正的意识流作品是啥样的?”
刘新武插嘴:“老王你打算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
“你不也一直在闯文学的禁区吗?”王濛回了一嘴,接着催方远平快点说。
这一时期王濛特别迷恋意识流,按照既定轨迹,接下来发表的《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等作品都有意识流色彩。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才算真正的意识流作品,”
方远平道:“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
草,我咋没见你看过这本书,就看到你天天写小说了,嚯,原来你一直在偷偷努力。
刘振云竖起了耳朵,如果在后世,他恐怕一定骂一句“学婊”的。
王濛道:“这部作品我听说过,好像是本世纪初出版的,外国文学还是领先一步啊!”
“老王,你别这么软骨头啊,外国文学就一定领先于我们?我咋不服呢!”
老郑正想搞寻根文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呢,顿觉不爽。
“外国文学的确喜欢技巧性的探索,但是,也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落后。”
方远平笑道:“其实咱们民国期间有类似的作品,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比如新感觉派的作品施蛰存的《石秀》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
等方远平分析完,王濛啧啧称叹:“不愧是燕大中文系的高材生啊,我这顿涮羊肉没白吃,不虚此行啊,远平给我的创作带来不少启发,我感觉有思路了……”
老郑竖起大拇指,笑道:“远平,我服了,你这阅读范围就是广,理论功底就是厚!”
方远平矜持又傲娇地笑笑,心里挺美。
哥们启发了王濛啊,这可是巨佬啊,前世学现代文学整天背关于他的考点呢。
一顿大酒喝到晚上九点才散,宾主尽欢,走出东来顺大门的时候。
“刚刚唠痴迷了,忘了一件小事。”
陈世敏笑道:“燕京广播电台看上你的《霸王别姬》了,还有新武的《爱情的位置》,想录音播放,你啥想法?”() ()
“这才是大事啊,还叫小事?!”
方远平搂着王濛的肩膀笑道:“又是一笔稿费,哥们这才叫不虚此行呢!哈哈!”
众人都乐了起来。
方远平挺高兴的。
在大众传媒这块,目前电视保有量太少,可收音机就多多了,据统计仅年京城收音机销售量就有万台,保有量还会更高。
一旦大众传媒传播,那影响力就更大了,没准电影厂之类的都会找上门来改编。
……
月底的一天。
京剧表演艺术家、曲艺学院院长孙玉敏老师,从公交车下来,走进了燕山文化馆。
十年期间,燕京的文化馆文化站基本停止运营,多年积累的资料设备消散损毁。
新时期到来,暖风频吹,逐渐恢复服务,开始办展览、搞演出,对外借阅图书。
今天,她是来指导一家国有厂工会的元旦文艺演出的戏曲节目。
这事儿她十年前干过不少,但新时期还是第一次,刚开始指导的时候,心情不免有雀跃而激动。
几年前,那可不兴唱这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老戏,只能演八个样板戏。
她这是第三次来指导。
虽都是老票友,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大家学的有点费劲。
她也有点心累,心说再指导这一次后面就不来了,让他们自己领悟去吧,学校教学也忙啊。
“哎呦,这小说写的真地道,你瞧瞧,民国前天桥剧场写的多真啊,就跟在眼前似的!”
“京剧写得也专业,你瞧瞧这段,写蝶衣唱‘思凡’,‘他滩着兰花手,绕着腕花,在院子中的井栏边上,轻轻走圆台,一步,一步,一步……’哎呦呦,写的真真的,活灵活现啊,作者肯定是个老票友,写到戏曲时,浓墨重彩,一点不露怯!”
“老什么票友啊,作者简介里都说了,方远平才十八岁,他小时候去哪听戏去啊!”
“那你说他咋写出来的?”
“和鬼子官兵青木说话,蝶衣也硬气,你瞅瞅,他说,‘我国景色何尝不美?因你们来了,都变了。’,又说‘中国老百姓,倒是不惯把鱼呀肉呀,生生吃掉。’,真是位卑不敢忘忧国啊!”
“可就是后面被人收拾得太惨了,唉——!”
排练厅,那几个文艺骨干正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激动得面红耳赤的。
孙玉敏走过去:“看啥呢?兴致这么高啊。”
“孙老师,您来了!”
“一文学杂志,新出的,叫《十月》,有篇小说叫《霸王别姬》,写的特别好!”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
“这小说我知道,作者方远平还曾经到我们曲艺学校采风呢,我接待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了。”孙老师有点小骄傲。
“我说呢,写的这么在行,原来是您指导的啊!”
“有孙老师指导,那肯定像模像样的,孙老师是名角儿啊!”大家一阵捧。
“你们排练吧,杂志借我看看。”孙玉敏笑道。
“得嘞!”
杂志交给了孙老师,大家开始演,唱念做打,一板一眼,特别卖力和陶醉。
孙玉敏本想着回家再看,但杂志就在手里,心痒难耐,还是禁不住翻开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被吸引了,都忘记指导了。
过了一会儿,大家演完了,都转头看向孙玉敏,顿时吓了一跳。
咦!
孙老师咋哭了?!
老郑醉眼朦胧,激动地一拍桌子:“传统戏曲,多好的东西啊,我打小就爱看!”
“所以,《霸王别姬》不仅有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还寻找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自己的根。”
他和方远平碰了下杯,道:“远平了不起啊,我愿称之为寻根文学发轫者!”
“寻根文学,有意思啊!文学和男人一样,不能没根!”
主编王世敏立刻派活,笑道:“万隆你体会很深嘛,回头写个评介文章,发在下一期《十月》上,没准远平这次又引领一次风潮!”
“行!”
方远平低头喝酒,就有点麻瓜。
哥们又成了寻根文学发轫者了?!
可这不对啊,这该是韩韶功谟言阿城他们的活儿啊!
王濛拉着方远平问:“远平,你是燕京大学中文系的,理论功底深厚,意识流你懂不懂?我瞅着《牧马人》很有意识流的味道啊?”
“前几年,我辗转找到一些黄皮书灰皮书看,的确看过意识流的作品。”
方远平道:“《牧马人》也的确受到了影响,但只能说带有一些意识流的色彩,但不算纯正的意识流作品!”
王濛不耻下问:“那真正的意识流作品是啥样的?”
刘新武插嘴:“老王你打算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
“你不也一直在闯文学的禁区吗?”王濛回了一嘴,接着催方远平快点说。
这一时期王濛特别迷恋意识流,按照既定轨迹,接下来发表的《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等作品都有意识流色彩。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才算真正的意识流作品,”
方远平道:“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
草,我咋没见你看过这本书,就看到你天天写小说了,嚯,原来你一直在偷偷努力。
刘振云竖起了耳朵,如果在后世,他恐怕一定骂一句“学婊”的。
王濛道:“这部作品我听说过,好像是本世纪初出版的,外国文学还是领先一步啊!”
“老王,你别这么软骨头啊,外国文学就一定领先于我们?我咋不服呢!”
老郑正想搞寻根文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呢,顿觉不爽。
“外国文学的确喜欢技巧性的探索,但是,也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落后。”
方远平笑道:“其实咱们民国期间有类似的作品,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比如新感觉派的作品施蛰存的《石秀》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
等方远平分析完,王濛啧啧称叹:“不愧是燕大中文系的高材生啊,我这顿涮羊肉没白吃,不虚此行啊,远平给我的创作带来不少启发,我感觉有思路了……”
老郑竖起大拇指,笑道:“远平,我服了,你这阅读范围就是广,理论功底就是厚!”
方远平矜持又傲娇地笑笑,心里挺美。
哥们启发了王濛啊,这可是巨佬啊,前世学现代文学整天背关于他的考点呢。
一顿大酒喝到晚上九点才散,宾主尽欢,走出东来顺大门的时候。
“刚刚唠痴迷了,忘了一件小事。”
陈世敏笑道:“燕京广播电台看上你的《霸王别姬》了,还有新武的《爱情的位置》,想录音播放,你啥想法?”() ()
“这才是大事啊,还叫小事?!”
方远平搂着王濛的肩膀笑道:“又是一笔稿费,哥们这才叫不虚此行呢!哈哈!”
众人都乐了起来。
方远平挺高兴的。
在大众传媒这块,目前电视保有量太少,可收音机就多多了,据统计仅年京城收音机销售量就有万台,保有量还会更高。
一旦大众传媒传播,那影响力就更大了,没准电影厂之类的都会找上门来改编。
……
月底的一天。
京剧表演艺术家、曲艺学院院长孙玉敏老师,从公交车下来,走进了燕山文化馆。
十年期间,燕京的文化馆文化站基本停止运营,多年积累的资料设备消散损毁。
新时期到来,暖风频吹,逐渐恢复服务,开始办展览、搞演出,对外借阅图书。
今天,她是来指导一家国有厂工会的元旦文艺演出的戏曲节目。
这事儿她十年前干过不少,但新时期还是第一次,刚开始指导的时候,心情不免有雀跃而激动。
几年前,那可不兴唱这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老戏,只能演八个样板戏。
她这是第三次来指导。
虽都是老票友,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大家学的有点费劲。
她也有点心累,心说再指导这一次后面就不来了,让他们自己领悟去吧,学校教学也忙啊。
“哎呦,这小说写的真地道,你瞧瞧,民国前天桥剧场写的多真啊,就跟在眼前似的!”
“京剧写得也专业,你瞧瞧这段,写蝶衣唱‘思凡’,‘他滩着兰花手,绕着腕花,在院子中的井栏边上,轻轻走圆台,一步,一步,一步……’哎呦呦,写的真真的,活灵活现啊,作者肯定是个老票友,写到戏曲时,浓墨重彩,一点不露怯!”
“老什么票友啊,作者简介里都说了,方远平才十八岁,他小时候去哪听戏去啊!”
“那你说他咋写出来的?”
“和鬼子官兵青木说话,蝶衣也硬气,你瞅瞅,他说,‘我国景色何尝不美?因你们来了,都变了。’,又说‘中国老百姓,倒是不惯把鱼呀肉呀,生生吃掉。’,真是位卑不敢忘忧国啊!”
“可就是后面被人收拾得太惨了,唉——!”
排练厅,那几个文艺骨干正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激动得面红耳赤的。
孙玉敏走过去:“看啥呢?兴致这么高啊。”
“孙老师,您来了!”
“一文学杂志,新出的,叫《十月》,有篇小说叫《霸王别姬》,写的特别好!”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
“这小说我知道,作者方远平还曾经到我们曲艺学校采风呢,我接待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了。”孙老师有点小骄傲。
“我说呢,写的这么在行,原来是您指导的啊!”
“有孙老师指导,那肯定像模像样的,孙老师是名角儿啊!”大家一阵捧。
“你们排练吧,杂志借我看看。”孙玉敏笑道。
“得嘞!”
杂志交给了孙老师,大家开始演,唱念做打,一板一眼,特别卖力和陶醉。
孙玉敏本想着回家再看,但杂志就在手里,心痒难耐,还是禁不住翻开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被吸引了,都忘记指导了。
过了一会儿,大家演完了,都转头看向孙玉敏,顿时吓了一跳。
咦!
孙老师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