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电话的宣辞自然没能回家休息,早饭还提在手上,她挂断后飞快地往公安局赶。

    给她打电话的是方柏。

    宣辞到公安局后,方柏开车把她送去了医院。

    李如韵躺在急诊室的病床上,面色惨白。

    旁边站着的除医生外,就只有警察。

    段林丰也在。

    “她没事吧?”宣辞问医生。

    “没事了,等她醒过来后一定要多开导开导她,她这个创面割得很深,之后手的恢复可不容易。”

    “……好的,谢谢医生。”

    宣辞低头,先是看到了李如韵手腕处最新包扎的伤口,往上微微抬了眼皮,再看到的便是两条手臂从上到下布满的旧划痕……

    那一刻,宣辞的心都悬停了。

    “她爸妈还没找到吗?”段林丰看向后进来的方柏。

    方柏摇头,“电话打不通,刚派人在附近的银行找过了,没找到他们。”

    “不会是……”段林丰只开了话头,忽然意识到李如韵还躺着,便没将猜测说下去。

    “出去说吧。”方柏向宣辞示意。

    宣辞从懵神的状态抽离出来,跟着方柏出了急诊室,两人站在了门口的饮料自助贩卖机前。

    额外有警员在李如韵床边看着,段林丰也跟着出来,在急诊室门外找了个角落,点了支烟。

    “方警官,刚才是发生什么了吗?”宣辞问。

    方柏解释说,他们早上准备提审李如韵,跟她提了一下她父母来了,等会儿可以见一面,结果她忽然不愿配合,情绪激动,在和警员拉扯过程中晕过去了,他们打120把李如韵送去医院,出来却找不到她父母,负责的警员说是去银行取钱了,他们就赶紧安排人在附近银行找,人还没找到又接到医院的电话说李如韵割腕了,没办法只能先联系宣辞过来。

    “现在李如韵的情况不稳定,当务之急是找到李如韵父母,如果实在找不到,就只能联系她的其他直系亲属过来了,李如韵她还有什么其他的亲人吗?你有他们联系方式吗?”方柏问宣辞。

    “她有爷爷奶奶,但是两人都在清阳镇,而且岁数也大了……”宣辞说着有点为难。

    她心里清楚,如果这个事情李如韵奶奶知道了,她老人家不一定能承受得住。

    可是,今天这一幕很明显了,李如韵已有多次轻生的念头,之后还会发生什么没人敢保证,她说到底跟李如韵只是邻亲关系,在这儿也无法为李如韵负责。

    “我感觉……李如韵对她父母很是抵触,”方柏缓缓说道,“昨晚审的时候也问到了她父母,她情绪也是立马就不对了。”

    宣辞犹豫着开口,“其实,她和她父母的事情具体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大概了解到,她父母并不怎么管她,她一直是跟奶奶生活在一起。”

    “所以我个人建议,就算之后找到了她父母,也最好还是再找一个李如韵信得过的亲人来,如果跟奶奶关系好就叫她来,能安抚住李如韵的情绪,让她积极地配合我们完成后续调查,对她自己也有好处。”

    方柏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他也一再强调是他的个人建议,宣辞大概心里有了数。

    找到李如韵的父母估计不是难事,只是,为了确保李如韵后续不会再出现抵触审讯和轻生的念头,奶奶来自然是最好。

    宣辞掏出手机,打算查一下李如韵奶奶的电话号码。

    段林丰将烟头掐灭后扔进垃圾桶,起身朝他俩走了过来,“是不是得给李如韵安排个心理治疗师?”他问方柏。

    “是啊,她这情况有点严重。”方柏转头,“诶,对了,你不是学过心理学吗?”

    “谁?”段林丰问。

    “她啊。”方柏指着宣辞。

    “哦,那正好啊,那……”

    “还是叫一个吧,”宣辞打断了段林丰,“我……只是辅修了心理,不够专业,还是叫一个专业的来更好。”

    “好吧,那我等下和他们说一下。”方柏作罢,他还需要去盯其他进度,安排了两个警员看着李如韵,又叮嘱宣辞记得保持电话畅通,之后便离开了医院。

    段林丰正站在自助饮料机前,他选了一瓶矿泉水,问宣辞需不需要喝点什么。

    宣辞还提着自己的早饭,手摸上先前买的粥,已经凉了。

    算了,她跟段林丰说不用了。

    段林丰还是买了两瓶,付完钱后,发现宣辞坐在了医院外角落的台阶上,他走了过去,把其中一瓶递给了她,

    “喝点水。”

    “你没回吗?”宣辞问。

    段林丰朝急诊室看了几眼,“再等等吧,水拿着。”

    宣辞没再追问,她接过水,把手里的粥放在了腿上,抬头看段林丰,“那麻烦段警官再帮我看会儿李如韵,我吃完就进去。”

    段林丰点点头,便走开了。

    在推开急诊室的门的时候,他又回头看了眼坐在台阶上的宣辞。

    她并没有任何准备吃饭的动作。

    那背影看着,有些哀伤……

    -

    宣辞觉得有一瞬间自己内心的一根弦忽然断了。

    也许是在刚刚,又或许是在一开始得知李如韵自杀时。

    认识李如韵这么多年,宣辞算得上是看着李如韵长大的,可是从昨天起她才慢慢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似乎从未真的了解过李如韵。

    印象里的李如韵一直都是那副不太爱说话的样子。

    她从出生起就被父母交给了奶奶抚养,从此爸妈像是在人生中消失了一般。

    这是村子里的人都知道的事。

    宣辞家虽住在李如韵奶奶家旁边,也没见过几次李如韵的父母。

    说是外出打工,逢年过节的也不见他们怎么回来。

    宣辞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年过年,李如韵妈妈牵了一个小男孩回家,结果不知为什么,他们家里忽然大吵一架,动静闹得特别大,之后便又把小男孩带走了。

    听说从那以后,李如韵父母再也没往家里寄过生活费。

    不过作为近邻,互相家里有什么困难自然会主动帮衬着些。

    以前宣辞和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李如韵奶奶会帮她们照顾独自留在家的外婆,后来李如韵上高中没有钱交学费,宣辞和妈妈也会拿钱帮她把学费交上。

    宣辞很喜欢李如韵奶奶,不仅仅是互相之间互帮互助情谊深厚的原因。

    李如韵奶奶本身就是很温和善良的人,是即便她们之间没有这种邻里的羁绊,宣辞仍会喜欢的人。

    她的存在,甚至弥补了宣辞没有奶奶的遗憾。

    所以,对于她非常疼爱的孙女李如韵,宣辞几乎是有求必应。

    可李如韵这个孩子从小时候起就有点懂事过了头。

    哪怕知道宣辞对她很大方,她也从不会肆意予取予求,做事及其有分寸。

    宣辞以前总听李如韵奶奶说李如韵很喜欢自己,会愿意和她交流,可宣辞并不觉得,和她呆一起的时候李如韵的话也不怎么多。

    后来宣辞才知道,李如韵在家是几乎不讲话的,所以奶奶那样说也没错。

    所以每次再见到李如韵,宣辞都会多和她讲讲话,试着引导她多说点。

    但事实总是无功而返的。

    宣辞有时候看着李如韵会很心疼,仿佛像是看到了自己。

    她明白李如韵心里也藏了无法言说的事,学着懂事和不喜言语或许只是不顺的生活带给她的被动防御技能。

    宣辞当然明白,所以她自然也能接受和理解。

    甚至有时还会劝李如韵奶奶不必太过忧心和急迫,不爱说话也不是什么坏事,也许以后慢慢就好了。

    就在李如韵这件事发生之前,宣辞也一直这么觉得,她没想过其他的。

    她没想过李如韵会轻生。

    现在想来,宣辞才意识到自己对李如韵奶奶说的那句话有多么荒唐。

    从李如韵不愿意与任何人做任何身心交流就能看出来,

    她其实一直将自己封闭着,没有人知道她在还懵懂的幼年就给自己的心里上了锁。不让别人进去,也不让自己出来。

    就这样长到十六岁。

    那种情绪冲击一下子击中宣辞。

    如果李如韵已经出现了轻生行为,那说明在此之前,她的情绪早就崩溃了千千万万次。

    可为什么自己不知道,自己没想到,没能早些意识到。

    明明被李如韵奶奶寄予期望,却依旧没能成为李如韵放下心里防线去信任的依靠。

    宣辞觉得失败,更觉得对不起李如韵奶奶。

    可宣辞连她自己都救不了。

    大学时没能上心理学专业,后来作为选修课来学习,原以为自己参透了在困苦日子中带着创伤生活的生存法则,事实上频频复发的失眠症一直在提醒宣辞——

    你的心疾始终都没有痊愈。

    自救之路如此漫长,对16岁的李如韵来说,她又该怎么办呢?

    ……

    一直坐在那儿的宣辞感觉有点晕眩,眼前发黑,大概是低血糖犯了,她赶紧把袋子里的汉堡拿出来吃了。

    虽然粥冷了,但她还是打开喝了几口。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还是方柏。

    宣辞接上,方柏在电话那头说李如韵的父母已经上了去别市的火车,他们在争取取得联系并进行沟通,但目前看来只能先把李如韵奶奶叫过来了。

    方柏原意是准备直接给李如韵奶奶打电话,只是在此之前把这件事告知了宣辞,但宣辞表示,不用打电话了,她直接去清阳镇接李如韵奶奶。

    宣辞去病房看李如韵,人还没醒。

    她给看着李如韵的警员解释她要去接李如韵的家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交给了他们,说如果中间有什么事可以给她打电话。

    这件事情最好还是由宣辞亲自告诉李如韵奶奶,再带她上来,毕竟事情不是小事,让不怎么出远门的老人独自搭车来市里也不安全。

    她一边往出走一边开始在手机上查车票。

    火车最近一趟的到下午了,宣辞看了上午的班车还有一趟,确定好时间后就准备出发了。

    她要先去车站,走到路边刚要打车,段林丰从医院里跑了出来,叫住了她,

    “你是现在回清阳镇吗?”

    “对。”

    “我正好要回清县,坐我的车吧,顺路。”

章节目录

今夜万里无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点风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点风蓝并收藏今夜万里无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