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
暮春三月,燕泥香重,莺啭长安。
近来,京畿内流传的一桩笑话成为了官妇贵女们茶前饭后最喜欢的谈资。
那便是虞家三娘子在懿德长公主办的赏花宴上被太子殿下当众退婚一事。
哪怕距事发已经过去了好些日子,小娘子们仍旧聚在一起议论得乐此不疲。
“要我说这虞家三娘子也挺可怜的,她痴缠了太子殿下那么多年,眼看都婚期将近了,又在长公主的宴上闹出这种事。太子妃之位没了不说还丢了那么大个人,要换作是我日后怕是都没脸出门了。”说话之人虽故作惋惜,却藏不住眼底的揶揄。
“她有什么可怜的?若不是她自己心生妒忌在宴上推了谢五娘,害得五娘险些落水,殿下能大发雷霆与她退婚吗?要我说谢五娘才可怜呢。这等品性不端又无才学的女子本就配不上殿下!”即刻有人激声反驳。
“谁说不是呢?殿下欣赏的向来是谢五娘那般的才女,虞家三娘那样的朽木殿下最是瞧不上的,怕是早在心中厌弃她多时了,且当年若不是五娘她……,也轮不到虞三娘与殿下定亲。若她自己识趣些太子殿下说不定还愿意给她一份体面,但她不仅不识趣还将那歹毒的心思用到五娘身上,这殿下岂能容她?”另有一人也跟着附和。
“到底还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她本想推谢五娘下水,结果却自个儿落了水,听说回去后病了好一场,如今还关在家中养病呢。”
“噗,什么病能病那么久?怕是遭了打击无颜见人,终日在家以泪洗面罢。”
贵女们纷纷目露戏谑,嬉笑成一片,语调中都不自觉地杂糅了浓浓的鄙夷。虞家三娘子虽事发后就未再出现于人前,仿若消失得杳无踪迹,但却丝毫不影响流言的甚器尘上。就连那些不满十岁的小女童们都要被自家阿娘抱在怀里点着脑袋瓜子训诫:日后可千万不能像那虞三娘子那样啊。
“虞三娘子”这几个字已经在日复一日的流言中愈发得妖魔化了起来。
……
“这么说我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丢大了?”
虞韶宁一边问一边又从银盘里拿起一颗鲜红的樱桃塞进嘴里。
比起传闻中那终日以泪洗面的样子此刻她的样子有些过于闲适了。
少女整个人倚在一张镂空花鸟雕纹的贵妃椅上,膝上搁着一卷未看完的话本子。淡淡的日光透过窗牖浮在她姣丽的面容上,如玉生辉。那双潋滟的杏眼因为慵懒而微微低垂,鸦羽似的长睫随着不时的眨眼而轻颤着,翩跹若蝶。
饶是已经看惯了这张脸,秋露还是会有刹那的失神。
虞家之女,颜如舜华。
自家小娘子的美貌纵是在美人如云的长安城也是数一数二的。
只可惜,这样的小娘子却得不到太子分毫的怜惜。
一想到那日赏花宴上发生的事,小娘子落水后那惨白的面色秋露就止不住地揪心。
小娘子心慕太子多年,如今被当众下了面子退了亲事不说,还因落水患上了失魂之症……
自家小娘子怎就如此命途多舛呢?
深怕刺激到虞韶宁,秋露斟酌了片刻,违心道:“众目睽睽之下却是有些夸张了,娘子放心,那日赴宴的皆是高门之中的贵女,最是持重知礼,就算看到了什么…………也必不会张扬出去的。”
虞韶宁瞟了一眼秋露,对方眼底是藏不住的忐忑。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
秋露向来这个样子,连说谎都不会。
看来赏花宴那事还真是一笔烂摊子。
回想那日高烧后醒来,她只迷迷糊糊地记得自己似乎在长公主的宴上落了水出了个大糗,具体发生了什么却是完全想不起来了。
秋露见状,赶忙慌慌张张地去请了大夫。
大夫把了把脉,摸了摸山羊胡子断定:是罕见的失魂之症。
失魂之症,顾名思义就是失忆。万幸的是虞韶宁的失忆还算不得太严重,大体的事情都还记得,只是忘却了一些小事,尤其是忘记了太子温羡这个人,和温羡相关的事更是一件都记不起来了。
大夫说这或许就是症结所在。
失忆之人忘却的事往往是他们最不愿记起的事,也不知那位太子殿下究竟给了她多大的刺激……
怕节外生枝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虞韶宁让秋露将她失忆的事瞒了下来,患失魂之症的事除却秋露和自己院内的几个贴身侍女再没其他人知晓。
这几日虞韶宁一边养病一边从秋露口中探听自己从前和太子的事。
虽然秋露怕加重她的病症支支吾吾不肯多说,但她还是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个大概。
她与太子其实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罢了。
只不过她这个“落花”比别的“落花”更加倒霉一些。太子不仅对她无心,还在心中另有所爱之人。
此人便是谢家五娘子,谢相的孙女谢令仪。
传闻,在太子还是豫王的时候就心悦谢令仪了,还曾私下收集过谢令仪的诗稿。谢令仪似乎也对颇有贤名的豫王欣赏有加,曾与旁人道:“豫王的文章沉博绝丽,行文间颇有子健之风。”
豫王本欲寻个机会就向圣人请旨求娶谢令仪。谁知恰逢晋王于边关大胜归来,宫中大摆庆功宴。酒至酣处时晋王忽而起身到丹墀前跪下,请求迎谢家五娘谢令仪为正妃,并愿意以千金聘之。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在晋王的赫赫战功面前,豫王和谢家都沉默了。
不久之后皇宫之中便下了两道赐婚的懿旨。将谢令仪指给了晋王,而虞韶宁则婚配豫王。一番阴差阳错下,豫王和谢令仪这一对璧人也只能落了个有缘无分。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晋王会在一年后突然病薨。
皇帝痛失爱子一怒之下斩杀了不少御医,一时间朝堂上人人自危,身为晋王未婚妻的谢令仪更是处境尴尬。深怕触怒龙颜的谢家只得以养病的名义将谢令仪送回陈郡老家暂避风头。
这一待就是两年。
两年后,豫王被立为太子,即将迎娶新妇。而谢令仪恰好在此时回京。
谢家女一朝归来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谢令仪回京的当日太子便抛下东宫所有政务去了谢府,一直待到月上柳梢才从谢府出来。太子出来的时候是谢令仪送的他,谢令仪幽幽地望向太子却微红了眼眶。
谢令仪与太子就如同戏文话本里历尽波折的痴男怨女,而虞韶宁这个正经的未来太子妃却仿佛成了棒打鸳鸯的恶人。更是在太子日复一日的冷待下逐渐变成了一个笑话。
“我那日真的在宴上推了谢令仪?”虞韶宁冷不丁地问。
秋露一愣,忙摇头:“没有!”
她颇有些咬牙切齿道:“奴婢亲眼瞧见是谢五娘自己跌倒的,小娘子根本没有推过她。”
那便是自己着了谢五娘的道了。虞韶宁了然的同时也悄悄松了一口气。
幸好。
她就说她才不会为了个男人做出那种蠢毒的事。
虞韶宁又蹙起蛾眉:“那我好端端的又是怎么会落水的?”
“娘子你不记得了?”
秋露神色有些愤然,“因为听信了谢五娘的一面之词,太子殿下不仅当众斥责娘子,还气得拂袖而去,娘子为了让太子消气当即追了出去,一时情急没有留意脚下,这才不慎落入湖中………”
什么?
太子都为了偏袒谢令仪让她在大庭广众下颜面全无了,她竟丝毫不怨怪。不仅不怨怪,还能如此倒贴上去……
那太子究竟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
虞韶宁木然着一张脸,忽而意识到秋露所说的她心慕太子恐怕远远不止是心慕而已。
她试探地问:“秋露,我从前还为太子做过什么傻事没有?”
一想到她以前为了那位太子可能闹出过不少笑话,她的一颗心都悬了起来。
“这……”秋露面露难色。
虞韶宁眯起杏眼,“你照实说就是,不要隐瞒。”
秋露只得颔首,如同倒豆子一般,将从前的那些事一一道来。
“小娘子从前最是喜欢太子殿下了,殿下走到哪儿小娘子都要跟着。有一回呀……”
秋露絮絮叨叨说了近半个时辰。
一桩桩一件件皆是虞韶宁因为恋慕太子而做下的蠢事,为他痴,为他狂,为他哐哐撞大墙。
秋露每说一句话,虞韶宁的脸色就僵硬一分。
待到秋露终于话毕,虞韶宁长长地舒出一口气,颤巍地伸手抚向胸口。
她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秋露讲得口干舌燥,刚灌下一壶茶就看到虞韶宁一脸如丧考批的样子,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不好,小娘子定然还在为太子伤情。
她小心翼翼道:“小娘子别伤心了,太子虽好,但这世间的好郎君还多的是。”
虞韶宁一愣,“我伤心,为他?”
开什么玩笑?
且不说从前的那些恋慕之情她都记不得了。
就说那个太子他哪里好了?冷漠刻板,薄情寡义,还三心二意喜欢旁人。
一想到自己之前为了那样的人要死要活她都想回到过去晃晃自己脑子里的水。
为了个狗男人活成那样,她从前是被下了降头吗?
虞韶宁恹恹地摆手。
“你家小娘子我已忘却伤情,太子什么的日后别再提了。”
见虞韶宁眼底的厌色不似作伪,秋露终于放下心来。
没想到这一番失忆下来,小娘子对太子的心思倒是淡了许多。
屋外有匆忙的脚步声自回廊由远及近,帘栊微动,一人走了进来。
来人气息微喘,裙沾晨露,正是虞邵宁的继母贺氏院子里的侍女琉璃。
她朝虞韶宁略欠了欠身。
“三娘子,东宫那边来人了,夫人请三娘子立刻去正堂见客。”
近来,京畿内流传的一桩笑话成为了官妇贵女们茶前饭后最喜欢的谈资。
那便是虞家三娘子在懿德长公主办的赏花宴上被太子殿下当众退婚一事。
哪怕距事发已经过去了好些日子,小娘子们仍旧聚在一起议论得乐此不疲。
“要我说这虞家三娘子也挺可怜的,她痴缠了太子殿下那么多年,眼看都婚期将近了,又在长公主的宴上闹出这种事。太子妃之位没了不说还丢了那么大个人,要换作是我日后怕是都没脸出门了。”说话之人虽故作惋惜,却藏不住眼底的揶揄。
“她有什么可怜的?若不是她自己心生妒忌在宴上推了谢五娘,害得五娘险些落水,殿下能大发雷霆与她退婚吗?要我说谢五娘才可怜呢。这等品性不端又无才学的女子本就配不上殿下!”即刻有人激声反驳。
“谁说不是呢?殿下欣赏的向来是谢五娘那般的才女,虞家三娘那样的朽木殿下最是瞧不上的,怕是早在心中厌弃她多时了,且当年若不是五娘她……,也轮不到虞三娘与殿下定亲。若她自己识趣些太子殿下说不定还愿意给她一份体面,但她不仅不识趣还将那歹毒的心思用到五娘身上,这殿下岂能容她?”另有一人也跟着附和。
“到底还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她本想推谢五娘下水,结果却自个儿落了水,听说回去后病了好一场,如今还关在家中养病呢。”
“噗,什么病能病那么久?怕是遭了打击无颜见人,终日在家以泪洗面罢。”
贵女们纷纷目露戏谑,嬉笑成一片,语调中都不自觉地杂糅了浓浓的鄙夷。虞家三娘子虽事发后就未再出现于人前,仿若消失得杳无踪迹,但却丝毫不影响流言的甚器尘上。就连那些不满十岁的小女童们都要被自家阿娘抱在怀里点着脑袋瓜子训诫:日后可千万不能像那虞三娘子那样啊。
“虞三娘子”这几个字已经在日复一日的流言中愈发得妖魔化了起来。
……
“这么说我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丢大了?”
虞韶宁一边问一边又从银盘里拿起一颗鲜红的樱桃塞进嘴里。
比起传闻中那终日以泪洗面的样子此刻她的样子有些过于闲适了。
少女整个人倚在一张镂空花鸟雕纹的贵妃椅上,膝上搁着一卷未看完的话本子。淡淡的日光透过窗牖浮在她姣丽的面容上,如玉生辉。那双潋滟的杏眼因为慵懒而微微低垂,鸦羽似的长睫随着不时的眨眼而轻颤着,翩跹若蝶。
饶是已经看惯了这张脸,秋露还是会有刹那的失神。
虞家之女,颜如舜华。
自家小娘子的美貌纵是在美人如云的长安城也是数一数二的。
只可惜,这样的小娘子却得不到太子分毫的怜惜。
一想到那日赏花宴上发生的事,小娘子落水后那惨白的面色秋露就止不住地揪心。
小娘子心慕太子多年,如今被当众下了面子退了亲事不说,还因落水患上了失魂之症……
自家小娘子怎就如此命途多舛呢?
深怕刺激到虞韶宁,秋露斟酌了片刻,违心道:“众目睽睽之下却是有些夸张了,娘子放心,那日赴宴的皆是高门之中的贵女,最是持重知礼,就算看到了什么…………也必不会张扬出去的。”
虞韶宁瞟了一眼秋露,对方眼底是藏不住的忐忑。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
秋露向来这个样子,连说谎都不会。
看来赏花宴那事还真是一笔烂摊子。
回想那日高烧后醒来,她只迷迷糊糊地记得自己似乎在长公主的宴上落了水出了个大糗,具体发生了什么却是完全想不起来了。
秋露见状,赶忙慌慌张张地去请了大夫。
大夫把了把脉,摸了摸山羊胡子断定:是罕见的失魂之症。
失魂之症,顾名思义就是失忆。万幸的是虞韶宁的失忆还算不得太严重,大体的事情都还记得,只是忘却了一些小事,尤其是忘记了太子温羡这个人,和温羡相关的事更是一件都记不起来了。
大夫说这或许就是症结所在。
失忆之人忘却的事往往是他们最不愿记起的事,也不知那位太子殿下究竟给了她多大的刺激……
怕节外生枝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虞韶宁让秋露将她失忆的事瞒了下来,患失魂之症的事除却秋露和自己院内的几个贴身侍女再没其他人知晓。
这几日虞韶宁一边养病一边从秋露口中探听自己从前和太子的事。
虽然秋露怕加重她的病症支支吾吾不肯多说,但她还是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个大概。
她与太子其实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罢了。
只不过她这个“落花”比别的“落花”更加倒霉一些。太子不仅对她无心,还在心中另有所爱之人。
此人便是谢家五娘子,谢相的孙女谢令仪。
传闻,在太子还是豫王的时候就心悦谢令仪了,还曾私下收集过谢令仪的诗稿。谢令仪似乎也对颇有贤名的豫王欣赏有加,曾与旁人道:“豫王的文章沉博绝丽,行文间颇有子健之风。”
豫王本欲寻个机会就向圣人请旨求娶谢令仪。谁知恰逢晋王于边关大胜归来,宫中大摆庆功宴。酒至酣处时晋王忽而起身到丹墀前跪下,请求迎谢家五娘谢令仪为正妃,并愿意以千金聘之。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在晋王的赫赫战功面前,豫王和谢家都沉默了。
不久之后皇宫之中便下了两道赐婚的懿旨。将谢令仪指给了晋王,而虞韶宁则婚配豫王。一番阴差阳错下,豫王和谢令仪这一对璧人也只能落了个有缘无分。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晋王会在一年后突然病薨。
皇帝痛失爱子一怒之下斩杀了不少御医,一时间朝堂上人人自危,身为晋王未婚妻的谢令仪更是处境尴尬。深怕触怒龙颜的谢家只得以养病的名义将谢令仪送回陈郡老家暂避风头。
这一待就是两年。
两年后,豫王被立为太子,即将迎娶新妇。而谢令仪恰好在此时回京。
谢家女一朝归来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谢令仪回京的当日太子便抛下东宫所有政务去了谢府,一直待到月上柳梢才从谢府出来。太子出来的时候是谢令仪送的他,谢令仪幽幽地望向太子却微红了眼眶。
谢令仪与太子就如同戏文话本里历尽波折的痴男怨女,而虞韶宁这个正经的未来太子妃却仿佛成了棒打鸳鸯的恶人。更是在太子日复一日的冷待下逐渐变成了一个笑话。
“我那日真的在宴上推了谢令仪?”虞韶宁冷不丁地问。
秋露一愣,忙摇头:“没有!”
她颇有些咬牙切齿道:“奴婢亲眼瞧见是谢五娘自己跌倒的,小娘子根本没有推过她。”
那便是自己着了谢五娘的道了。虞韶宁了然的同时也悄悄松了一口气。
幸好。
她就说她才不会为了个男人做出那种蠢毒的事。
虞韶宁又蹙起蛾眉:“那我好端端的又是怎么会落水的?”
“娘子你不记得了?”
秋露神色有些愤然,“因为听信了谢五娘的一面之词,太子殿下不仅当众斥责娘子,还气得拂袖而去,娘子为了让太子消气当即追了出去,一时情急没有留意脚下,这才不慎落入湖中………”
什么?
太子都为了偏袒谢令仪让她在大庭广众下颜面全无了,她竟丝毫不怨怪。不仅不怨怪,还能如此倒贴上去……
那太子究竟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
虞韶宁木然着一张脸,忽而意识到秋露所说的她心慕太子恐怕远远不止是心慕而已。
她试探地问:“秋露,我从前还为太子做过什么傻事没有?”
一想到她以前为了那位太子可能闹出过不少笑话,她的一颗心都悬了起来。
“这……”秋露面露难色。
虞韶宁眯起杏眼,“你照实说就是,不要隐瞒。”
秋露只得颔首,如同倒豆子一般,将从前的那些事一一道来。
“小娘子从前最是喜欢太子殿下了,殿下走到哪儿小娘子都要跟着。有一回呀……”
秋露絮絮叨叨说了近半个时辰。
一桩桩一件件皆是虞韶宁因为恋慕太子而做下的蠢事,为他痴,为他狂,为他哐哐撞大墙。
秋露每说一句话,虞韶宁的脸色就僵硬一分。
待到秋露终于话毕,虞韶宁长长地舒出一口气,颤巍地伸手抚向胸口。
她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秋露讲得口干舌燥,刚灌下一壶茶就看到虞韶宁一脸如丧考批的样子,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不好,小娘子定然还在为太子伤情。
她小心翼翼道:“小娘子别伤心了,太子虽好,但这世间的好郎君还多的是。”
虞韶宁一愣,“我伤心,为他?”
开什么玩笑?
且不说从前的那些恋慕之情她都记不得了。
就说那个太子他哪里好了?冷漠刻板,薄情寡义,还三心二意喜欢旁人。
一想到自己之前为了那样的人要死要活她都想回到过去晃晃自己脑子里的水。
为了个狗男人活成那样,她从前是被下了降头吗?
虞韶宁恹恹地摆手。
“你家小娘子我已忘却伤情,太子什么的日后别再提了。”
见虞韶宁眼底的厌色不似作伪,秋露终于放下心来。
没想到这一番失忆下来,小娘子对太子的心思倒是淡了许多。
屋外有匆忙的脚步声自回廊由远及近,帘栊微动,一人走了进来。
来人气息微喘,裙沾晨露,正是虞邵宁的继母贺氏院子里的侍女琉璃。
她朝虞韶宁略欠了欠身。
“三娘子,东宫那边来人了,夫人请三娘子立刻去正堂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