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毗邻正院,却离虞韶宁所住的葳蕤小筑有些远。

    虞韶宁带着秋露穿过蜿蜒的长廊绕过一树葱郁的芭蕉才终于到了正堂门前。

    还未进门便听到有继母贺氏的声音自门帘后传来。

    “三娘那孩子委实是过分了,怎么就在长公主的宴上闹成那样?您也知道她自幼丧母,都怪我平日执掌中馈琐事繁多才会对她疏忽教导,令她养成那般脾性,竟对谢家娘子做出那样的事。唉,说起来也是个被妒性冲昏了头的可怜孩子……”

    贺氏显然是在和什么人说话。

    秋露闻言蹙了蹙眉头,想说什么却不敢多言。

    虞韶宁已在心中冷笑:她这位继母可属实是对她“慈爱”得很,她与谢令仪那事明明尚未有定论,贺氏便在外人面前急匆匆地给她定了罪。明面上是在维护她,实则是在暗指她自幼失恃,无人教养,品性不端。

    正思忖间,打帘子的侍女已经撩开帘子伺候着虞韶宁一行人进了屋子。

    屋内,只见贺氏与一中年妇人相对而坐。中年妇人发髻高绾,一身檀紫色金斗熨波刀剪纹的裥裙显得板正肃穆,倒是一副宫里的打扮。

    虞韶宁对此人没什么印象,秋露却显然认得她。

    秋露对虞韶宁小声附耳道:“那是东宫的张嬷嬷,亦是太子殿下的乳母。”

    虞韶宁微微点头,上前朝张嬷嬷和贺氏福身行礼。

    张嬷嬷锐利的目光落在虞韶宁身上,细细打量了半晌,道:“女郎清减了些。”

    虞韶宁笑了笑,“前些时候正病着,清减是自然的,嬷嬷见笑了。”

    “是么?那女郎这一病病得可够久的。”张嬷嬷冷淡的目光下是探究之色。

    语调中难以忽视的嘲讽令虞韶宁怔愣了一瞬,刹那后福至心灵,反应过来张嬷嬷是在怀疑她装病。

    她顿时觉得荒唐可笑。

    张嬷嬷确实是这么想的。从前虞家三娘子为了引起太子殿下的注意时常是三天一小痛五天一大病的。东宫上下早就对虞三娘的伎俩了然于心,且烦不其烦了。

    故而张嬷嬷认定虞韶宁此次不过是在故技重施,想引得殿下关怀罢了。

    见张嬷嬷一脸疑狐的样子,虞韶宁的眼底冷了几分,也懒得去解释了。索性“嗯。”了一声便沉默了下来。

    张嬷嬷却没打算就此罢休,她对着身旁的婢女吩咐了句什么,不出片刻便有一位老者提着药箱走了进来。

    “这是宫里的宋御医,三娘子既然身子不适,他正好可以给三娘子瞧瞧。”

    嘴上说着是看病,实则是想验验真伪的意思。

    虞韶宁心中生出几丝厌烦,却也知道若不不依着张嬷嬷的意思来恐怕她就不会善罢甘休。

    遂点了点头,“那就有劳宋御医了。”

    宋御医放下药箱道:“小娘子客气了。今日也不必切脉,老夫稍观小娘子面相即可知道病症轻重。”

    说着他走上前来,在离虞韶宁几步之遥的地方停了下来,目光在她面上巡循了片刻。

    而后他退开,对着张嬷嬷拱手,“我观小娘子神采尚可,气血却稍有不足,确实是病后初愈的面相。”

    “怎么可能……”张嬷嬷愕然。

    她认定了虞韶宁在装病说谎,一心想要拆穿她给她个教训的。

    但御医却说虞韶宁真的病了,怎么会如此?

    她不依不饶,“宋御医,您可瞧清楚了?会不会是误诊?”

    宋御医摇头,“老夫行医多年,不会看错的。”

    “那万一……”张嬷嬷仍旧不肯罢休,还欲说些什么。

    一道清凌的声音打断了她。

    “听闻宋御医曾给先皇看过病。”虞韶宁眸色幽深,“张嬷嬷是在质疑他的医术吗?”

    宋御医闻言亦是不悦地皱起了眉头。

    “我……自然不是那个意思。”

    张嬷嬷犹豫了片刻,无奈之下只好被迫偃旗息鼓,将宋御医请了下去。

    经过刚才的一番折腾,张嬷嬷可谓是彻底闹了个没脸。

    她先是尬然地呷了口茶让虞韶宁这个大病初愈之人坐下,接着正襟危坐说起了来府里的正事。

    在虞韶宁看来其实也不是什么正事。

    不过就是尊贵的太子殿下见她落水后病了这么久,念及旧情,大发慈悲派遣张嬷嬷来府里施舍她些药材罢了。

    “……太子殿下赐下的药材和补品待会便让人抬到三娘子的院子里。”张嬷嬷的神色倨傲,一副大施恩惠的样子。

    “真是让殿下费心了。”贺氏一脸受宠若惊,“不曾想殿下百忙之中还能惦念三娘,这是三娘的福分啊。”

    惦念?

    虞韶宁不禁腹诽:自己落水都过去足足近半月了,高贵的太子殿下才终于想起有她这么个人,屈尊降贵地派人过来走走过场,可着实是太“惦念”她了。

    她懒懒地放下手中的杯盏,想着该如何推拒掉太子的那些东西才好。

    那太子前脚刚退了她的婚令她颜面尽失,后脚又派人来这敷衍地惺惺作态。如此扇个巴掌给个枣子的,倒是皇家惯用的手段,却也实在令人膈应得慌。

    她可不信太子会突发什么善心,今天来这一出大约是为了维持他贤良的好名声而做做戏罢了。

    虞韶宁自然是不想让他如愿的。

    这厢虞韶宁尚未想好如何推拒,那厢张嬷嬷已经话风一转。

    “说来三娘子会生这一场大病归根结底也怪不得别人,这女儿家要是学不好规矩,到了外头必然是要吃苦头的。夫人您说是吧?”

    这便是在说虞韶宁德行有失,活该自作自受。

    “是啊。”贺氏接过话头附和,她看向虞韶宁眉宇间颇有些无奈,“三娘这孩子性子执拗,我说的话她也不大听得进去。”

    贺氏嗓音轻柔,宛如一个为女忧心的好母亲,顷刻间就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张嬷嬷又道:“夫人还是性子太好,狠不下心来教女。依我看那等不乖顺的女子就该关到祠堂跪上几日在祖宗面前好好思思过,末了再请几个厉害的教习嬷嬷好好整治整治。若是再冥顽不灵,还可送到城郊的永寿寺……”

    “张嬷嬷。”虞韶宁忽然开口。

    原本垂着的螓首抬起,虞韶宁掀起眼帘看了过来。

    那双漂亮的杏眸宛如幽静的湖泊,而湖泊下却似乎藏着碎冰,有冷冽的光泽一闪而过。

    张嬷嬷倏地噤了声。

    气氛仿若滞固了几息。

    随后她意识到自己竟被一个小丫头唬住了,瞬间懊恼起来。

    “怎,怎么了?”张嬷嬷下意识地挺起胸,朝虞韶宁瞪了回去。

    “没什么。”虞韶宁眨了眨眼,“是我方才瞧见屋外有一只丑陋的寒鸦在枝丫上怪叫个不停,觉得稀奇想喊嬷嬷一起看罢了。结果刚喊住嬷嬷,它就不叫了飞走了。”

    说着她捂唇笑了起来,双肩似花枝般轻颤,一双杏眼弯成了月牙状,不自觉地流露出少女的天真娇憨,与片刻前目露冷光的样子仿佛判若两人。

    张嬷嬷闻言先是一愣,继而很快明白了她说的“寒鸦”指的是什么,面色一青。

    “你……”

    虞韶宁这丫头片子竟敢指桑骂槐将她比作寒鸦!

    张嬷嬷气血翻涌差点没气晕过去。

    随着怒气而来的还有些许的困惑。虞韶宁因为痴恋太子殿下,对太子身边的人都极尽讨好,更别说自己还是太子的乳母,虞韶宁对她向来都是毕恭毕敬的。

    从前张嬷嬷没少仗着身份教训虞韶宁,时不时便要耳提命面敲打一番,而虞韶宁从来都是逆来顺受的。

    在张嬷嬷看来,今日不过就是习惯性地如从前那般训诫敲打一番罢了,怎料平日里低眉顺眼的小娘子会突然反唇相讥……

    “我本以为与殿下退婚后三娘子会心绪不佳,没想到三娘子这般伶牙俐齿,想来精神头足得很,倒是我多虑了。”

    张嬷嬷阴阳怪气,故意将“退婚”二字咬得极重。

    这不提还好,一提虞韶宁就又想起了在长公主的赏花宴上自己于众目睽睽下丢个了大脸,眼神一黯。

    这副样子落在张嬷嬷眼里便是虞韶宁在为了太子“失魂落魄”。

    果然,即使被退了婚,虞韶宁也依旧放不下太子殿下。

    蛇打七寸,自以为拿捏住了对方软肋的张嬷嬷很是得意。

    她欲再出言嘲讽几句,却见虞韶宁笑了笑。

    “张嬷嬷这话倒是提醒我了。我与太子殿下已经退婚,如今再收殿下的东西实在于礼不合。且我的病已大好送来的这些药材于我已无用,就不浪费殿下的一番好意了,还请嬷嬷将它们送回东宫吧。”

    张嬷嬷愣住。

    她张了张嘴却没法发出声音,由于太过惊愕整个人都是懵的。

    虞韶宁竟然拒绝了她家殿下的赏赐,她约莫是听错了吧?

    要知道,订亲三年,殿下赏给虞韶宁的东西并不多,但只要是殿下送的虞韶宁每一件如珠如宝地供着,就连一幅最普通的画都恨不得裱起来。

    如今殿下赐下这么多珍贵的药材她却推拒?

    就连贺氏都怔忡了一瞬,缓了半晌才嗔怪道:“三娘说的什么胡话呢?”

    拒东宫的赏赐?虞韶宁这丫头莫不是疯了?

    就算是她被退了婚心中有气,但太子殿下是能让她使小性子的人吗?

    到时她自己被太子怪罪不要紧,连累了虞家可就不好了。

    张嬷嬷回过了神来,还是有些难以置信,道:“这些药材补品可都是太子殿下亲自挑的,三娘子这要拂了殿下的心意?”

    虞韶宁心道:那太子待她有什么心意可言?就是他挑的她才更不要。

    她神色肃然,“殿下的好意我已经心领了。只是如今既退了婚依照礼法我便不该再与殿下有任何瓜葛,若是接了这赏赐纵是我问心无愧却也怕日后有人闲言碎语,从此瓜田李下地说不清楚。此乃避嫌之举,相信太子殿下深明大义一定会体谅的。”

    换而言之,太子若是不“体谅”她就是不够深明大义;太子若是因为这事而责怪她也是不够深明大义。

    太子不是想要好名声吗?那她就拿他最看重的名声做筏子。

    虞韶宁说得掷地有声,搬出礼教大义后连让人指摘的理由都没有。

    张嬷嬷出身宫闺,本就是个极重礼法的人。她直觉虞韶宁的话有些奇怪,却又找不到可以辩驳的地方。踟蹰了片刻后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贺氏倒是有心再劝几句,可还未开口就被虞韶宁一脸凛然地顶了回来“母亲是要让我罔顾礼法吗?”

    不过就是些药材不知怎么的就扯上了礼法大义了,贺氏也只好悻悻地住了嘴。

    ……

    皇城内,东宫。

    书房内灯火昏昧,一只修长玉白的手握着紫毫笔,一挥一勾间,淋漓的墨迹于雪白的宣纸上晕染开来。

    “殿下,张嬷嬷求见。”

    “让她进来吧。”说话之人嗓音清润却带着些许凉意。

    张嬷嬷进来俯身行礼。

    “今日如何了?”坐在书案后的人头也不抬地问。

    他语调随意,手上的笔也未曾停下。

    张嬷嬷暗自咬了咬牙,她知道太子殿下是在问她今日去虞府的那趟如何了。

    那可真是一言难尽。

    她吩咐仆从将已经搬到虞韶宁院子里的东西再重新搬回宫的时候,都怀疑今日是不是出门时没看黄历以至于撞邪了。

    不然出宫一趟怎么会有那么多糟心事。

    被退回来的东西如今还在外头摆着呢,活像个烫手山芋。

    张嬷嬷苦着张脸,“奴婢按照殿下的吩咐去虞府送了东西,”她顿了顿,小心地觑一眼案桌后的太子,“可三娘子没收,给……给拒了。”

    原本行云流水的紫毫笔笃地停住。

    刹那后一个利落的回勾收笔,笔便被搁到了一边。

    太子温羡自案桌后抬首,他的面容隐在金猊香炉氤氲出的袅袅烟雾后,让人瞧得不真切。

    嗓音却是陡然冷了好几分。

    “拒了?”

章节目录

我失忆后太子火葬场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千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鸩并收藏我失忆后太子火葬场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