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年,七月。
艳阳高照,金色的日光如同绸缎垂落,层层铺叠在不复往日荣光的坤宁宫。
红玉愤懑地推门而入:“娘娘您平日也不曾薄待了那些宫人,如今竟然欺负到咱们头上来了,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沈懿端坐在案几前,神色平静地看着自己女儿练字。
自打三年前,皇帝初次表露出废后的意向,并且逐步收回她的宫权时,这后宫众人看她的眼神,对她的态度,就渐渐变了味。
三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
沈家的兵权已经被皇帝收了回去,国舅前不久才被大理寺缉拿,而她这个皇后的位置,眼看也要保不住了。
皇帝这几日正在和大臣们商议废后一事。
红玉一抹眼泪,“娘娘,他们简直欺人太甚!”
“陛下他也是……”
沈懿终于道:“红玉。”
这一声并不重,却很有份量,红玉将所有埋怨的话咽回肚子里。
沈懿叹气:“这话若是传了出去,本宫可保不住你。”
红玉更难受了。
这回她不再试图说皇帝的坏话,而是有些不甘地道:“沈家这些年为陛下殚精竭虑,娘娘更是为陛下生儿育女,陛下竟半点情分都不顾么?”
赵怀瑾亦是仰头看她,“母后……”
沈懿温柔地摸了摸她的脑袋,唇角翘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红玉啊。”
“咱们这位陛下,可不是念旧情的人。”
更何况,沈家的存在,始终是当今心中的一根刺。
当今生母是卖身入宫的舞女,在一场宫宴上被先帝看中,侍寝一夜后怀上龙子。
因着生母身份低微,当今少时虽贵为皇子,但在这后宫中却人人都可以踩上一脚。
后来更是在诸皇子的夺嫡战中作为弃子,被灰溜溜地赶出京城,宛如过街老鼠般四处逃窜,受人白眼。
那时,是沈家收留了他。
也是沈家力挺他登上皇位。
其实沈懿最初就不看好这门婚事。
升米恩斗米仇,尤其她看得出来,当今并非宽宏大量之人。
那么她和沈家,这些知道他曾经最不堪的过往,见过他为了一个馍馍和乞儿厮打,见过他向小吏弯腰赔笑的沈家,又会如何?
最后的结局,果然不出所料。
皇帝选择将所有知道他过往的人一一从这世上抹除。
许是看出她的失神,赵怀瑾一把抱住她,并不说话,像是无声的安慰。
母女俩相拥的一幕,险些让红玉再度落下泪来。
沈懿安抚性地拍了拍女儿的脊背,眼看就要到晌午了,便道:“红玉,传膳吧。”
红玉一脸为难。
沈懿觉出不对,很快又反应过来,“难道方才就是为了此事不高兴?”
红玉早就想告状了,只是进门时见她似乎情绪不高便没有说,这会儿听她问起,当即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全部倒了出来。
“这群拜高踩低的狗奴才,见娘娘您失了势,膳食都跟着换成了各宫的剩菜剩饭了!”
沈懿不语。
如今这后宫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贵妃的父亲只是一介七品芝麻官,她能有今天全都仰仗皇帝的宠爱。
剩下便是淑妃和德妃。
这两人的背景都不简单。
淑妃是丞相之女。
德妃是皇帝嫡母冯太后娘家的侄女。
除此之外,另有一位何太后,其乃皇帝生母,虽然出身低微,却有太后的权柄,还有个侄女位列四妃之一,封贤妃。
没错,这后宫中如今有两位太后,本朝以东为尊,是以冯太后也称东太后,皇帝生母则为西太后。
皇帝夺了她的宫权后,明面上是贵妃执掌凤印,实际上,淑妃和德妃乃至于两位太后,暗地里没少插手。
偌大的宫闱中,负责后宫运作的部门共有六局,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
其中尚食局执掌供应膳馐,负责贵人们的膳食。
原本这六局应该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然而从三年前开始,她的人就逐渐被两位太后踢了出去,往里头换上了自己的人。
虽说还有几个基层的漏网之鱼,但在这等局势下,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她只能权当没有这些人,否则届时被发现清算,她在这宫中,可就是真的耳聋眼瞎了。
沈懿垂眸。
这时候落井下石的,必然不会是贵妃。
贵妃不似另外三妃有强大的母族作为靠山,她能依附的只有皇帝,因为皇帝向来不喜性格乖张的女子,所以贵妃从来都是以柔弱示人。
眼下前朝正在商议废后之事,这等关键时刻,贵妃断不会留下如此大的疏漏,定然是耳提面命,盯紧了手下的宫人。
那么会是谁呢?
德妃跟着冯太后日日礼佛,虽说她该动手时从来没有半分犹疑,但她向来分得清轻重,所以不会是她。
这时,忽地听见外头一阵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来人神色焦急道:“娘娘,不好了!”
沈懿心中一突,“这是发生什么了?”
紫檀急道:“太子殿下的头被二皇子打破了!”
二皇子是淑妃的皇子。
沈懿惊愕。
“太子现在在哪里?!”
正说着,就见另一道身影抱了个六七岁的孩子进来,墨兰将太子在她面前放下。
太子身上绣金的衣袍被抓破了几处,额头鲜血直流,不一会儿就将脸上弄得全是血污,还有好些滴落到了地面。
太子原先还有些懵懵懂懂,此时骤然一见自己的母后,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扑上去抱住她。
“母后,儿臣好疼!”
沈懿一边安抚他,一边催促道:“快去请太医!”
紫檀道:“娘娘安心,奴婢方才已经让青琐去了太医院!”
事关自己的孩子,饶是沈懿平时再冷静,此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她冷笑道:“废后一事尚未有定论,这后宫众人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为免太医院那边不晓事,紫檀,你现在带上侍卫,去请御医过来!”
“墨兰,事情经过如何你且一五一十禀报本宫。”
“红玉,你留在坤宁宫,看好太子和公主。”
红玉一愣,“娘娘,您……”
沈懿道:“本宫去一趟御书房。”
红玉嘴角发苦,“娘娘,陛下他,不会见您的。”
皇帝已经有一年未曾踏足坤宁宫了。
随着皇帝的有意冷落,坤宁宫的气氛日渐压抑,伺候的宫人们另寻出路,凄凉无比,昔日各宫神往的坤宁宫,已与冷宫无异。
沈懿并不回应,只吩咐她去自己的妆奁取一块尘封多年的压箱底玉佩,旋即便带上它,径直往御书房而去。
路上,墨兰三言两语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于她。
原来太子在御花园时与二皇子碰上,按理来说,此时应该二皇子主动避让,但二皇子在宫中就是小霸王的存在,再加上这段时间废后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一时间两人僵持住了。
最后只能太子这个储君退了一步。
谁承想,二皇子无法无天惯了,且他年纪又小,便口无遮拦地刺了几句太子,太子驳斥后,两人的脾气都被激了起来。
竟就这么动起手来。
若非被闻声赶来的禁军拦了下来,后果只会更严重。
沈懿神色冷凝。
若是有心,从御花园到坤宁宫的功夫,都够御书房那边来回一趟了。
但那位却迟迟没有动作。
很明显,是打算就这么潦草地糊弄过去了。
来到御书房外,还不等她上前,就见里面走出来个手挽拂尘的内侍,殿外守着的小太监纷纷道:“高公公。”
高忠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见到沈懿,他恭敬地弯了弯腰,却说:“娘娘,请回吧。”
沈懿不说话,侧眸看向一旁的墨兰,墨兰起先没反应过来,很快会意,将玉佩双手呈上。
沈懿道:“烦请公公将此物交与陛下,他自会明白我的意思。”
这块玉佩,是先帝时沈家以虎符入宫平叛的前一日,当今给沈家的承诺。
高忠双手接过玉佩,他叹气一声,“娘娘,您这是何苦呢?”显然已经认定皇帝不会见她了。
沈懿不为所动,她就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得仿佛一把再端正不过的戒尺,眸光清肃,直到内侍的身影逐渐消失,都没有一分的波澜。
御书房。
高忠步履极快,却没有发出一丁点的声音,低着头将玉佩呈给皇帝,“陛下,皇后娘娘说,您看了此物后,就会明白她的意思。”
上首静默一会儿。
落针可闻的御书房内,高忠低眉顺眼,就在他如芒在背时,才感觉皇帝的目光落到玉佩上。
“拿来吧。”
高忠提起的气悄然松下,不动声色地双手奉上,低着头,从他的视角只能看见皇帝那一身玄色蟒袍,接着,便听见玉佩被扔到案桌上,叮一声。
赵泽远道:“不见。”
高忠没有多少意外,恭谨地退下,“是。”
赵泽远看着案桌上的玉佩,抬手拨弄了下上面的流苏挂穗,十年前他还没有登基,身为皇子又不受宠,所佩戴的玉佩质感自然一般,但是这块玉佩竟然被保存得很好。
十年了。
他彻底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少年人成长为拥有铁血手腕的冷酷帝王。
这十年来,他一点一点地收拢权柄,提拔自己的人,如今这朝堂上的局势,与十年前大不相同了。
赵泽远眸色深沉。
他招来殿内伺候的另一个内侍,“将玉佩收好,放入库房。”
殿外。
得知皇帝回答的沈懿神色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丝波动,仿佛对此早有预料,只是无论高忠如何苦口婆心地劝,她都不肯走。
高忠简直快给她跪下了,“娘娘,陛下他说了,不会见您。”就差说你死了这条心吧。
见实在劝不动,高忠无奈,摇摇头,又是一声叹息,甩甩拂尘回去复命。
赵泽远眉头都没有动一下。
这样的把戏他在后宫嫔妃那里见过不少。
不过,苦肉计,对他不管用。
况且,皇后那样的娇弱女子,顶着这样的烈日又能坚持多久?相信用不了多久,她就会败兴而归了。
艳阳高照,金色的日光如同绸缎垂落,层层铺叠在不复往日荣光的坤宁宫。
红玉愤懑地推门而入:“娘娘您平日也不曾薄待了那些宫人,如今竟然欺负到咱们头上来了,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沈懿端坐在案几前,神色平静地看着自己女儿练字。
自打三年前,皇帝初次表露出废后的意向,并且逐步收回她的宫权时,这后宫众人看她的眼神,对她的态度,就渐渐变了味。
三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
沈家的兵权已经被皇帝收了回去,国舅前不久才被大理寺缉拿,而她这个皇后的位置,眼看也要保不住了。
皇帝这几日正在和大臣们商议废后一事。
红玉一抹眼泪,“娘娘,他们简直欺人太甚!”
“陛下他也是……”
沈懿终于道:“红玉。”
这一声并不重,却很有份量,红玉将所有埋怨的话咽回肚子里。
沈懿叹气:“这话若是传了出去,本宫可保不住你。”
红玉更难受了。
这回她不再试图说皇帝的坏话,而是有些不甘地道:“沈家这些年为陛下殚精竭虑,娘娘更是为陛下生儿育女,陛下竟半点情分都不顾么?”
赵怀瑾亦是仰头看她,“母后……”
沈懿温柔地摸了摸她的脑袋,唇角翘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红玉啊。”
“咱们这位陛下,可不是念旧情的人。”
更何况,沈家的存在,始终是当今心中的一根刺。
当今生母是卖身入宫的舞女,在一场宫宴上被先帝看中,侍寝一夜后怀上龙子。
因着生母身份低微,当今少时虽贵为皇子,但在这后宫中却人人都可以踩上一脚。
后来更是在诸皇子的夺嫡战中作为弃子,被灰溜溜地赶出京城,宛如过街老鼠般四处逃窜,受人白眼。
那时,是沈家收留了他。
也是沈家力挺他登上皇位。
其实沈懿最初就不看好这门婚事。
升米恩斗米仇,尤其她看得出来,当今并非宽宏大量之人。
那么她和沈家,这些知道他曾经最不堪的过往,见过他为了一个馍馍和乞儿厮打,见过他向小吏弯腰赔笑的沈家,又会如何?
最后的结局,果然不出所料。
皇帝选择将所有知道他过往的人一一从这世上抹除。
许是看出她的失神,赵怀瑾一把抱住她,并不说话,像是无声的安慰。
母女俩相拥的一幕,险些让红玉再度落下泪来。
沈懿安抚性地拍了拍女儿的脊背,眼看就要到晌午了,便道:“红玉,传膳吧。”
红玉一脸为难。
沈懿觉出不对,很快又反应过来,“难道方才就是为了此事不高兴?”
红玉早就想告状了,只是进门时见她似乎情绪不高便没有说,这会儿听她问起,当即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全部倒了出来。
“这群拜高踩低的狗奴才,见娘娘您失了势,膳食都跟着换成了各宫的剩菜剩饭了!”
沈懿不语。
如今这后宫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贵妃的父亲只是一介七品芝麻官,她能有今天全都仰仗皇帝的宠爱。
剩下便是淑妃和德妃。
这两人的背景都不简单。
淑妃是丞相之女。
德妃是皇帝嫡母冯太后娘家的侄女。
除此之外,另有一位何太后,其乃皇帝生母,虽然出身低微,却有太后的权柄,还有个侄女位列四妃之一,封贤妃。
没错,这后宫中如今有两位太后,本朝以东为尊,是以冯太后也称东太后,皇帝生母则为西太后。
皇帝夺了她的宫权后,明面上是贵妃执掌凤印,实际上,淑妃和德妃乃至于两位太后,暗地里没少插手。
偌大的宫闱中,负责后宫运作的部门共有六局,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
其中尚食局执掌供应膳馐,负责贵人们的膳食。
原本这六局应该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然而从三年前开始,她的人就逐渐被两位太后踢了出去,往里头换上了自己的人。
虽说还有几个基层的漏网之鱼,但在这等局势下,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她只能权当没有这些人,否则届时被发现清算,她在这宫中,可就是真的耳聋眼瞎了。
沈懿垂眸。
这时候落井下石的,必然不会是贵妃。
贵妃不似另外三妃有强大的母族作为靠山,她能依附的只有皇帝,因为皇帝向来不喜性格乖张的女子,所以贵妃从来都是以柔弱示人。
眼下前朝正在商议废后之事,这等关键时刻,贵妃断不会留下如此大的疏漏,定然是耳提面命,盯紧了手下的宫人。
那么会是谁呢?
德妃跟着冯太后日日礼佛,虽说她该动手时从来没有半分犹疑,但她向来分得清轻重,所以不会是她。
这时,忽地听见外头一阵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来人神色焦急道:“娘娘,不好了!”
沈懿心中一突,“这是发生什么了?”
紫檀急道:“太子殿下的头被二皇子打破了!”
二皇子是淑妃的皇子。
沈懿惊愕。
“太子现在在哪里?!”
正说着,就见另一道身影抱了个六七岁的孩子进来,墨兰将太子在她面前放下。
太子身上绣金的衣袍被抓破了几处,额头鲜血直流,不一会儿就将脸上弄得全是血污,还有好些滴落到了地面。
太子原先还有些懵懵懂懂,此时骤然一见自己的母后,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扑上去抱住她。
“母后,儿臣好疼!”
沈懿一边安抚他,一边催促道:“快去请太医!”
紫檀道:“娘娘安心,奴婢方才已经让青琐去了太医院!”
事关自己的孩子,饶是沈懿平时再冷静,此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她冷笑道:“废后一事尚未有定论,这后宫众人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为免太医院那边不晓事,紫檀,你现在带上侍卫,去请御医过来!”
“墨兰,事情经过如何你且一五一十禀报本宫。”
“红玉,你留在坤宁宫,看好太子和公主。”
红玉一愣,“娘娘,您……”
沈懿道:“本宫去一趟御书房。”
红玉嘴角发苦,“娘娘,陛下他,不会见您的。”
皇帝已经有一年未曾踏足坤宁宫了。
随着皇帝的有意冷落,坤宁宫的气氛日渐压抑,伺候的宫人们另寻出路,凄凉无比,昔日各宫神往的坤宁宫,已与冷宫无异。
沈懿并不回应,只吩咐她去自己的妆奁取一块尘封多年的压箱底玉佩,旋即便带上它,径直往御书房而去。
路上,墨兰三言两语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于她。
原来太子在御花园时与二皇子碰上,按理来说,此时应该二皇子主动避让,但二皇子在宫中就是小霸王的存在,再加上这段时间废后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一时间两人僵持住了。
最后只能太子这个储君退了一步。
谁承想,二皇子无法无天惯了,且他年纪又小,便口无遮拦地刺了几句太子,太子驳斥后,两人的脾气都被激了起来。
竟就这么动起手来。
若非被闻声赶来的禁军拦了下来,后果只会更严重。
沈懿神色冷凝。
若是有心,从御花园到坤宁宫的功夫,都够御书房那边来回一趟了。
但那位却迟迟没有动作。
很明显,是打算就这么潦草地糊弄过去了。
来到御书房外,还不等她上前,就见里面走出来个手挽拂尘的内侍,殿外守着的小太监纷纷道:“高公公。”
高忠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见到沈懿,他恭敬地弯了弯腰,却说:“娘娘,请回吧。”
沈懿不说话,侧眸看向一旁的墨兰,墨兰起先没反应过来,很快会意,将玉佩双手呈上。
沈懿道:“烦请公公将此物交与陛下,他自会明白我的意思。”
这块玉佩,是先帝时沈家以虎符入宫平叛的前一日,当今给沈家的承诺。
高忠双手接过玉佩,他叹气一声,“娘娘,您这是何苦呢?”显然已经认定皇帝不会见她了。
沈懿不为所动,她就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得仿佛一把再端正不过的戒尺,眸光清肃,直到内侍的身影逐渐消失,都没有一分的波澜。
御书房。
高忠步履极快,却没有发出一丁点的声音,低着头将玉佩呈给皇帝,“陛下,皇后娘娘说,您看了此物后,就会明白她的意思。”
上首静默一会儿。
落针可闻的御书房内,高忠低眉顺眼,就在他如芒在背时,才感觉皇帝的目光落到玉佩上。
“拿来吧。”
高忠提起的气悄然松下,不动声色地双手奉上,低着头,从他的视角只能看见皇帝那一身玄色蟒袍,接着,便听见玉佩被扔到案桌上,叮一声。
赵泽远道:“不见。”
高忠没有多少意外,恭谨地退下,“是。”
赵泽远看着案桌上的玉佩,抬手拨弄了下上面的流苏挂穗,十年前他还没有登基,身为皇子又不受宠,所佩戴的玉佩质感自然一般,但是这块玉佩竟然被保存得很好。
十年了。
他彻底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少年人成长为拥有铁血手腕的冷酷帝王。
这十年来,他一点一点地收拢权柄,提拔自己的人,如今这朝堂上的局势,与十年前大不相同了。
赵泽远眸色深沉。
他招来殿内伺候的另一个内侍,“将玉佩收好,放入库房。”
殿外。
得知皇帝回答的沈懿神色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丝波动,仿佛对此早有预料,只是无论高忠如何苦口婆心地劝,她都不肯走。
高忠简直快给她跪下了,“娘娘,陛下他说了,不会见您。”就差说你死了这条心吧。
见实在劝不动,高忠无奈,摇摇头,又是一声叹息,甩甩拂尘回去复命。
赵泽远眉头都没有动一下。
这样的把戏他在后宫嫔妃那里见过不少。
不过,苦肉计,对他不管用。
况且,皇后那样的娇弱女子,顶着这样的烈日又能坚持多久?相信用不了多久,她就会败兴而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