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淮东1
泰州的一二客栈里有个人叫胡说。他原名是个什么咱也不知晓,生的个半吊子眉毛,笑起来像哭,哭起来像笑,破锣嗓门扯开一喊能唬人一跳,说起话来也是怪腔怪调。饶是如此,他却始终稳坐那客栈门口的头号方桌,常常将那隐秘的案子和奇闻想着法的编成有趣的故事,成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街坊邻居和学堂娃娃们驻足,游客见此便以为这客栈生意红火,如此便欣然往之,久而久之,客栈前的胡说,胡说嘴里的故事,便成了泰州城里的一道风景。
可你若说胡说是客栈的活招牌,那倒也不尽然,前段时候那客栈门庭扩建,胡说便择了另一处开始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旬下来,兜里的钱还没在客栈的一天挣的多,于是他自己个也知道了,一二客栈前的胡说不是胡说,那没有胡说的一二客栈,却也不是那一二客栈。
真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别说没我何来你。
延嘉六年,一个平常秋天的午后,一群男娃与书生坐于客栈前。胡说漱了漱口,卷了袖子,讲起了他攒了好些天的一个话本子,便是那两年前震惊全国的龙川伯爵县官被杀案。
案情如下:
凶手是县丞吴氏,此人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坏”字。他妒贤嫉能、鬻官卖爵、贪得无厌,数次行贿未果便怒杀知县谭氏子女,而本地豪族刘伯爵不欲与之同流合污,他便趁其独宿西苑,梦中杀之后纵火毁尸。可怜那青天谭知县,为官数年心系生民,兢兢业业终不得善果;那伯爵更是行伍出身的心善绅士,睦邻济亲却遭此横祸,妻女一夜孤寡,家族大厦崩塌。
此案牵连甚广,民间亦有不少传闻。皇帝闻之,速调应天府提刑司亲往彻查此案,后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堂会审。半月之后,案情水落石出,卷宗呈上御前。
原来那伯爵与知县均是在延嘉三年的大旱中力挺“缓贷放粮之策”的良臣,而吴氏却因这“缓贷放粮”阻其鱼肉百姓与二人相生龃龉,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于大年正月十一痛下杀手,将害得两家年没过完,便一件白事接着一件,实乃惨无人道、祸国殃民之大奸臣。
三月之后,吴氏伏法,六族灭。
诚然,当旧事开始隐入尘埃不辨真假时,便可任凭他人杜撰闲说了,可这个案子倒是不容易的,一则那龙川县就在泰州隔壁的扬州,此案民间已有预演;二则那案情扑朔迷离、百转千回,要一一说来,保不齐有些闹不明白或前后不一之处。
总之,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本子。
可那场惨案中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朝廷又以雷霆之势迅速结案,许多人还没来得及打听几句便没了下文。如今那胡说这么一提起,倒叫大家生出了不少猎奇之心,你看他才将将起了个头,那占着座儿的老老少少书生长工便围了一大圈。你说,若是他讲的好,赢了个满堂彩,那岂不是白花花的银子纷涌而来?
他琢磨着,只要梗概靠谱得体,情节环环相扣,唱词朗朗上口,动作麻利带劲,那银钱自然就到了手。不到半炷香功夫,他便把那吴氏、谭氏、刘氏在江淮的由来讲了个清清楚楚。
“那刘氏祖,原是龙川草丁人,祖坟夜夜冒青烟,白白得了开国臣,奈何子孙不争气,声势浩大为红颜,京爵生生变县爵;那刘伯爵:本是行伍少年郎,风云突变把家归,一夜孤露挑重担,家道从此勉为难!只可惜:风流飒沓柔情怀,英才却被小人妒,与那谭知县的女儿双双遭劫于正月十一!啊呀呀呀呀呀……”
快板儿生脆响,他正这么唱着,大好的晴天里却突然扯下一道金钩闪电,轰隆隆!雷鸣乍起,顷刻间,珠子般的雨滴便砸在了他嘴上,生生止住了这段唱词:“娘的,不是说好不下雨呢嘛!”他捂着嘴。
不一会儿,看客们躲雨的躲雨,回家的回家,倏地便走了大半,只剩下几个小娃还有秀才稀稀拉拉坐在那连廊之下。而今天他似乎真的不太走运,才一帮着客栈往回收拾那桌子擦着那水,天色明暗交替,突然又晴了。胡说扔了抹布气道:“看不惯老子挣钱嘛!”
一个挂着鼻涕的娃却还在追问:“胡师傅胡师傅,那吴氏怎么这么笨啊?大过年的两家一起杀?不能分开杀吗?”
他没好气的翻出一记白眼:“怎么的?他喜欢不行吗?”
一旁的秀才说:“我也觉着奇,那北冀伯一个武将,就睡那么死?还让人给烧了。”
其他人附和道:“对啊对啊,我听说,这个伯爵不是被杀的吧?他是不是自杀啊?”
丝滑的翻出第二记白眼:“咋的,武将就不会睡觉啊?要不我给你编个假死,携重要证据瞒天过海,数年后终于翻案的那种?”
“哎,这个好!这个好!”鼻涕小娃两眼冒光。
“好好好,笔给你,你来写。”第三记。
“后来呢?”一个清澈的声音问道。
胡师傅头一撇:“什么后来?等我明儿睡醒了来说,今儿先不说了!”
胡说余光扫过之处,却见一衣着不凡的少年,手撑腮骨若有所思。他摊开另一只手掌,细嫩的掌中躺着几颗银豆子,开口却是诗意的江湖:“我没问你这个,我问那现如今呢?谭知县呢?刘伯爵的亲眷子女呢?就没有后续了吗?在传奇里,魏博聂家的窈七娘被嘉诚公主掳走后收为徒弟,五年音讯全无,可她却苦练武艺终成侠女呢!”
胡师傅嘻嘻一笑,接过银豆子,顺便捏了一把他的脸:“哦哟,小公子真是好学的贵人!模样也是俊!昂,不慌,叫我想想,叫我想想。”
他斜眼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摇了摇头,道:“后来啊,恩,后来,后来谭大人伤心得一夜白头,辞官回了老家,没几年老死了。刘伯爵的妻女孤儿寡母,家产争不过刘家的叔伯弟兄,寡妇带着娃也颇遭人嫌弃,便回了老家守寡,没过几年就再改嫁了,哎你别说,嫁的还不错,母女从此隐姓埋名,同你说的那个窈七娘一样,她最后不也是跟磨镜少年一起过上了平淡的生活吗?”
“就这?”小少爷皱了皱鼻子,他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那有什么意思!”
他道:“当然啦!你以为平淡的生活很容易哇?很难的好不好!”
小公子瞧了他两眼,又掏出一粒银豆子:“可你说的也不对,三堂会审半月就结案这就不对。”
说书人得了豆子,又谄媚道:“那都是皇帝过问了,莫说半月,三日就能破了!”
那小公子摇摇头:“若说破案,只需一刻,然结案少则一月,多则一年甚至两年。而你说那吴氏欧氏,我倒是有些印象,是京城弄香楼、扬州清风楼的吴氏,是也不是?这样的家业,怎会为区区一个知县就做这样的事?我听闻他们和那皇……”
胡说一把捂住了那小公子的嘴,低声道:“公子哟,砸了俺的饭碗倒不要紧,俺这贱命俺可爱惜!对对对你说的都对成不成?”说罢又抬头大声道:“嘿嘿,小贵人年纪不大见识倒广,那京城四大名楼怕都逛了遍吧?!居然知道弄香楼?”
一旁的大鼻涕见状似有不服:“这有甚难?我还知道倚笑楼、问君楼、戏鸳楼呢!”
那说书人道:“如今那弄香楼早已不是那吴氏的产业了,那可是京都四大名楼第二楼啊!啧,这弄香楼一倒,那帮胡人开的倚笑楼怕不是又要进一进位份!”
小公子听见他说那倚笑楼,面上倒是一怔,口中却仍追着问:“依你所说,这事便是那十恶不赦的地方恶霸杀朝廷命官和伯爵的案子?”
说书人讪讪一笑:“自然不是如此简单!可也得留个悬念不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收摊啦哈,后儿请早啊各位看官!”说罢收拾着桌上的茶碗银钱,卷起旗子便要跑路。
众男孩切了一声,准备散去,不远处却传来一声断喝:“赵珏!”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浑身圆乎乎的女娃从街角追将而来,“我要告诉有德教习!你们不练功,又来听书!”她眼睛圆,脸也圆,肚儿也圆,绣着丝线的小红靴子还被撑得鼓鼓囊。
她瞧着比男娃们小些岁数,气势汹汹欲插腰,可惜摸了半天一时却找不到地方,只好将就摸在肚皮上。女娃通身不见半点小时候的瘦弱,只有那葡萄般的眼睛仍然瞪得圆溜。
大鼻涕吐了吐舌头:“刘四喜,我们在听你们刘家的故事呢!你说,那龙川刘伯爵是不是恁们家的贵门儿亲戚?咦,活活烧死,恁惨!”
“啊呸呸,张书成,你这狗嘴吐不出象牙来的货!再胡说八道信不信姑奶奶扎你笑穴?四喜,让开,我来收拾他!”不知何时另一个女娃从街头冒了出来,身上斜挂着一个麻布药袋子,正一边龇着兔牙威胁,一边在里头翻找着家伙什。
圆肚儿女娃便是那四喜,朝兔牙女娃点点头,又转而朝那欲开溜的说书人道:“胡说,你又胡说八道!”
胡说撇撇嘴:“天地良心,今天我说的全是真的。”
刘四喜从眉毛下翻出两颗大眼珠子瞪着他,“你敢说真话?”
胡说:“那……真话他们也不信啊。”
枯黄的下午,闷雷阵阵,小城路上霎时跑的没了人,一二客栈门口倒是热闹了起来。
至于那说书人是不是胡说八道,相信看官们自有定论。
只是在活人的世界里,所有的陈年旧案都将如年久失修的土坯房般渐渐化为平地,旁人只是听个热闹罢了,谁还管他真假?如今旧案已过三四年,龙川还是那个龙川,吴氏一倒,张氏王氏秦氏接而顶上,戏照样唱,手段照样龌龊,平头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如古井无波,除了那些本家人。譬如伯爵刘兆柏之妻沈拂,又如刘兆柏之女刘四喜。哦,那时她还不叫刘四喜。
可你若说胡说是客栈的活招牌,那倒也不尽然,前段时候那客栈门庭扩建,胡说便择了另一处开始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旬下来,兜里的钱还没在客栈的一天挣的多,于是他自己个也知道了,一二客栈前的胡说不是胡说,那没有胡说的一二客栈,却也不是那一二客栈。
真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别说没我何来你。
延嘉六年,一个平常秋天的午后,一群男娃与书生坐于客栈前。胡说漱了漱口,卷了袖子,讲起了他攒了好些天的一个话本子,便是那两年前震惊全国的龙川伯爵县官被杀案。
案情如下:
凶手是县丞吴氏,此人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坏”字。他妒贤嫉能、鬻官卖爵、贪得无厌,数次行贿未果便怒杀知县谭氏子女,而本地豪族刘伯爵不欲与之同流合污,他便趁其独宿西苑,梦中杀之后纵火毁尸。可怜那青天谭知县,为官数年心系生民,兢兢业业终不得善果;那伯爵更是行伍出身的心善绅士,睦邻济亲却遭此横祸,妻女一夜孤寡,家族大厦崩塌。
此案牵连甚广,民间亦有不少传闻。皇帝闻之,速调应天府提刑司亲往彻查此案,后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堂会审。半月之后,案情水落石出,卷宗呈上御前。
原来那伯爵与知县均是在延嘉三年的大旱中力挺“缓贷放粮之策”的良臣,而吴氏却因这“缓贷放粮”阻其鱼肉百姓与二人相生龃龉,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于大年正月十一痛下杀手,将害得两家年没过完,便一件白事接着一件,实乃惨无人道、祸国殃民之大奸臣。
三月之后,吴氏伏法,六族灭。
诚然,当旧事开始隐入尘埃不辨真假时,便可任凭他人杜撰闲说了,可这个案子倒是不容易的,一则那龙川县就在泰州隔壁的扬州,此案民间已有预演;二则那案情扑朔迷离、百转千回,要一一说来,保不齐有些闹不明白或前后不一之处。
总之,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本子。
可那场惨案中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朝廷又以雷霆之势迅速结案,许多人还没来得及打听几句便没了下文。如今那胡说这么一提起,倒叫大家生出了不少猎奇之心,你看他才将将起了个头,那占着座儿的老老少少书生长工便围了一大圈。你说,若是他讲的好,赢了个满堂彩,那岂不是白花花的银子纷涌而来?
他琢磨着,只要梗概靠谱得体,情节环环相扣,唱词朗朗上口,动作麻利带劲,那银钱自然就到了手。不到半炷香功夫,他便把那吴氏、谭氏、刘氏在江淮的由来讲了个清清楚楚。
“那刘氏祖,原是龙川草丁人,祖坟夜夜冒青烟,白白得了开国臣,奈何子孙不争气,声势浩大为红颜,京爵生生变县爵;那刘伯爵:本是行伍少年郎,风云突变把家归,一夜孤露挑重担,家道从此勉为难!只可惜:风流飒沓柔情怀,英才却被小人妒,与那谭知县的女儿双双遭劫于正月十一!啊呀呀呀呀呀……”
快板儿生脆响,他正这么唱着,大好的晴天里却突然扯下一道金钩闪电,轰隆隆!雷鸣乍起,顷刻间,珠子般的雨滴便砸在了他嘴上,生生止住了这段唱词:“娘的,不是说好不下雨呢嘛!”他捂着嘴。
不一会儿,看客们躲雨的躲雨,回家的回家,倏地便走了大半,只剩下几个小娃还有秀才稀稀拉拉坐在那连廊之下。而今天他似乎真的不太走运,才一帮着客栈往回收拾那桌子擦着那水,天色明暗交替,突然又晴了。胡说扔了抹布气道:“看不惯老子挣钱嘛!”
一个挂着鼻涕的娃却还在追问:“胡师傅胡师傅,那吴氏怎么这么笨啊?大过年的两家一起杀?不能分开杀吗?”
他没好气的翻出一记白眼:“怎么的?他喜欢不行吗?”
一旁的秀才说:“我也觉着奇,那北冀伯一个武将,就睡那么死?还让人给烧了。”
其他人附和道:“对啊对啊,我听说,这个伯爵不是被杀的吧?他是不是自杀啊?”
丝滑的翻出第二记白眼:“咋的,武将就不会睡觉啊?要不我给你编个假死,携重要证据瞒天过海,数年后终于翻案的那种?”
“哎,这个好!这个好!”鼻涕小娃两眼冒光。
“好好好,笔给你,你来写。”第三记。
“后来呢?”一个清澈的声音问道。
胡师傅头一撇:“什么后来?等我明儿睡醒了来说,今儿先不说了!”
胡说余光扫过之处,却见一衣着不凡的少年,手撑腮骨若有所思。他摊开另一只手掌,细嫩的掌中躺着几颗银豆子,开口却是诗意的江湖:“我没问你这个,我问那现如今呢?谭知县呢?刘伯爵的亲眷子女呢?就没有后续了吗?在传奇里,魏博聂家的窈七娘被嘉诚公主掳走后收为徒弟,五年音讯全无,可她却苦练武艺终成侠女呢!”
胡师傅嘻嘻一笑,接过银豆子,顺便捏了一把他的脸:“哦哟,小公子真是好学的贵人!模样也是俊!昂,不慌,叫我想想,叫我想想。”
他斜眼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摇了摇头,道:“后来啊,恩,后来,后来谭大人伤心得一夜白头,辞官回了老家,没几年老死了。刘伯爵的妻女孤儿寡母,家产争不过刘家的叔伯弟兄,寡妇带着娃也颇遭人嫌弃,便回了老家守寡,没过几年就再改嫁了,哎你别说,嫁的还不错,母女从此隐姓埋名,同你说的那个窈七娘一样,她最后不也是跟磨镜少年一起过上了平淡的生活吗?”
“就这?”小少爷皱了皱鼻子,他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那有什么意思!”
他道:“当然啦!你以为平淡的生活很容易哇?很难的好不好!”
小公子瞧了他两眼,又掏出一粒银豆子:“可你说的也不对,三堂会审半月就结案这就不对。”
说书人得了豆子,又谄媚道:“那都是皇帝过问了,莫说半月,三日就能破了!”
那小公子摇摇头:“若说破案,只需一刻,然结案少则一月,多则一年甚至两年。而你说那吴氏欧氏,我倒是有些印象,是京城弄香楼、扬州清风楼的吴氏,是也不是?这样的家业,怎会为区区一个知县就做这样的事?我听闻他们和那皇……”
胡说一把捂住了那小公子的嘴,低声道:“公子哟,砸了俺的饭碗倒不要紧,俺这贱命俺可爱惜!对对对你说的都对成不成?”说罢又抬头大声道:“嘿嘿,小贵人年纪不大见识倒广,那京城四大名楼怕都逛了遍吧?!居然知道弄香楼?”
一旁的大鼻涕见状似有不服:“这有甚难?我还知道倚笑楼、问君楼、戏鸳楼呢!”
那说书人道:“如今那弄香楼早已不是那吴氏的产业了,那可是京都四大名楼第二楼啊!啧,这弄香楼一倒,那帮胡人开的倚笑楼怕不是又要进一进位份!”
小公子听见他说那倚笑楼,面上倒是一怔,口中却仍追着问:“依你所说,这事便是那十恶不赦的地方恶霸杀朝廷命官和伯爵的案子?”
说书人讪讪一笑:“自然不是如此简单!可也得留个悬念不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收摊啦哈,后儿请早啊各位看官!”说罢收拾着桌上的茶碗银钱,卷起旗子便要跑路。
众男孩切了一声,准备散去,不远处却传来一声断喝:“赵珏!”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浑身圆乎乎的女娃从街角追将而来,“我要告诉有德教习!你们不练功,又来听书!”她眼睛圆,脸也圆,肚儿也圆,绣着丝线的小红靴子还被撑得鼓鼓囊。
她瞧着比男娃们小些岁数,气势汹汹欲插腰,可惜摸了半天一时却找不到地方,只好将就摸在肚皮上。女娃通身不见半点小时候的瘦弱,只有那葡萄般的眼睛仍然瞪得圆溜。
大鼻涕吐了吐舌头:“刘四喜,我们在听你们刘家的故事呢!你说,那龙川刘伯爵是不是恁们家的贵门儿亲戚?咦,活活烧死,恁惨!”
“啊呸呸,张书成,你这狗嘴吐不出象牙来的货!再胡说八道信不信姑奶奶扎你笑穴?四喜,让开,我来收拾他!”不知何时另一个女娃从街头冒了出来,身上斜挂着一个麻布药袋子,正一边龇着兔牙威胁,一边在里头翻找着家伙什。
圆肚儿女娃便是那四喜,朝兔牙女娃点点头,又转而朝那欲开溜的说书人道:“胡说,你又胡说八道!”
胡说撇撇嘴:“天地良心,今天我说的全是真的。”
刘四喜从眉毛下翻出两颗大眼珠子瞪着他,“你敢说真话?”
胡说:“那……真话他们也不信啊。”
枯黄的下午,闷雷阵阵,小城路上霎时跑的没了人,一二客栈门口倒是热闹了起来。
至于那说书人是不是胡说八道,相信看官们自有定论。
只是在活人的世界里,所有的陈年旧案都将如年久失修的土坯房般渐渐化为平地,旁人只是听个热闹罢了,谁还管他真假?如今旧案已过三四年,龙川还是那个龙川,吴氏一倒,张氏王氏秦氏接而顶上,戏照样唱,手段照样龌龊,平头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如古井无波,除了那些本家人。譬如伯爵刘兆柏之妻沈拂,又如刘兆柏之女刘四喜。哦,那时她还不叫刘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