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着资料敲了敲门。

    向雨泽穿着一件休闲宽松的白T,一侧衣角掀起,手上拿着棉签,以一种极其扭曲的姿势给自己上药。

    四目相对。

    “我来帮你吧。”我走到他身边的长沙发坐下,接过他准备放下的棉签。

    杂乱的绷带下,一寸多长的伤口,并不浅。

    像颓败的被捏碎的红玫瑰被狠狠嵌入池塘边黑褐色的泥土里,开出丑陋的花,绝望挣扎时不甘心地溢出红色的花汁。稍平整一些的地方,一条黑色的“蚯蚓”霸道地趴在土壤里,像是腐烂的宣告,又像是虔诚的祈祷,它狰狞地拉扯着被花汁污染的土壤,却也高傲地彰显着被撕裂的事实。

    触目惊心。

    我下意识收敛目光,倒吸一口气。

    努力克制心慌,再次抬眼望去,才注意到劲瘦的腰背上,一道道深浅不一、杂乱无章的疤痕,和淤青在肌肉群上赖着不走,有的增生残留,有的愈合消浅,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永久的勋章。

    “疼吗?”

    “习惯了。要不我自己来吧,很丑,你别看了。”

    我叹了口气,说:“我来吧。”

    我拿起棉签,颤着手轻触伤口,一下一下,尽量避免任何摩擦。

    “怎么会搞成这样?”

    “任务,不能说。”

    时间会改变一些东西,但本性难改。他聊天的本领一如当年,我被堵得一瞬怔愣,却又有些好笑,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又回到了年少。

    我说:“大多医美机构,都可以祛疤。”

    “先留着吧,都是回忆。”

    “既然这么喜欢,真的想好要放弃了吗?”

    “你刚刚都听到了?”

    我应声,侧身放下棉签,从医药箱找出干净的纱布。

    他看着我说:“你也是来劝我的?”

    我被看得有些不自在,轻轻推了推他,示意他背身过去换纱布:“不是。做什么职业,只是一种选择,哪有什么高低贵贱。军人当然值得尊重,创业就不爱国了吗。再说了,退伍不是很正常吗?上次酒会的主办方我记得也是退伍军人,人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行业新贵。不过你要想好万一创业失败了呢,想再要回这份安稳的收入可就难了,你级别都这么高了,再等两年待遇不会差。你就当我只是好奇问问,毕竟我记得那个时候你可是一门心思要考军校……”

    “选择创业也不代表心中没有信仰了,从商也能报效国家。”

    他向来活得通透,胸中自有沟壑,我倒是多余开解了。

    看着向雨泽背上的一道道伤疤,我笑了笑:“你做什么选择我都支持你。”

    他侧头看我,目光深沉。

    我方觉刚刚话有歧义,不由得老脸一红,赶紧改口说道:“啊对,我的意思是说,换工作可以是为了月亮,也可以是为了六便士。”

    他不再看我,低头笑了声。我换纱布的手按在他赤裸的腰背上,明显感到他发笑时的胸腔振动。

    他说:“我不后悔,因为我已经得到过月亮了。”

    他的眼睛亮亮的,就像十年前那个少年一样,不善言辞,但是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以前我枯燥匮乏的辞藻只是觉得漂亮,那里面闪烁的光我看不懂。现在我后知后觉,17岁的他自信发光,是17岁发光,27岁的他依然眼中有光,是他在发光,尽管放弃月亮,月亮也会为他反射出生活的希望。

    我收拾好药箱,开始整理采访资料:“什么时候离职?”

    “交接完手头上的工作,大概一个月后吧。”

    我说:“我想做一篇你的专访可以吗?”

    他点点头。

    “我今天把采访提纲带来了,你先看下,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沟通,涉及机密不能回答的我再修改。”

    向雨泽接过,随手翻了翻,看了我一眼:“你呢,什么时候走?”

    我笑着看他手里的纸:“你是我最后一项工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可以离开,东西也整理的差不多了。”

    向雨泽停下手上动作,直勾勾地望着我,墨色的眼眸情绪翻涌,顿了两秒说:“明天我送你。”

    我点点头:“好。”

    向雨泽低头看稿件,随意翻了翻,沉声说:“没什么不能问的,开始吧。”

    我迅速调整进入工作状态,按开录音笔,提问:“向队长您好,请你详细介绍一下......”

    向雨泽的回答专业而全面,很快采访进入尾声。

    “下一个问题,请问向队长如何看待此次电视台的网站建设工作。”

    “我个人是非常认可的。军事是有很多需要保密的内容,但是已经成熟的机械化成就能有利增强我国国民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其实很多普通人,包括很多学生,都缺乏渠道去了解、获取军事知识,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官方新闻,但是很少有从媒体角度进行的专业化解析,希望这次和北城电视台的合作能够更加促进这方面的宣传。”

    “您个人肯定是这方面的专家了,您觉得如今市面上专业的军事网站还存在那些缺口呢?”

    向雨泽顿了一下,欲言又止:“这个问题......其实我有一套完整的、成熟的思路,不妨告诉赵记者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恰好是我退伍后创业的重点,如果赵记者感兴趣的话,不妨拭目以待。所以目前......很抱歉,我拒绝回答。”

    我诧异地挑眉,看向他,向队长这番话明显跳出了采访。

    我点点头:“最后一个问题,我在整理录像时看到很多艰难、残酷的训练内容,您身为队长也一定有过不少这样的经历,但如果这些视频公开后,可能会劝退一些对军事向往的学生,您有什么想对报考学子说的?”

    “我觉得你多虑了。”向雨泽正色,“每一个在志愿表上填写下军校名字的学生都早已预料到那些艰苦,只是肉眼看到与亲身经历的区别。那是一种对挑战的向往,是一种骨子里难凉的热血,是华夏男儿保家卫国的本色。即使有劝退的,每年考军校的人也多的是。用汗水铸丰碑是民族的脊梁,我相信每个报考军校的学子,和我当年都一样。”

    “看到柱子上的四颗红星了吗?”他拿起我采访资料里的一张照片。

    那是我从资料里暂停下来打印的。画面中漫天飘雪,中央一抹挺拔的身影矗立着,那是一个在边疆站岗的军人,身上的制服在灰蒙蒙的背景下格外清晰,帽子上、肩膀上都已积满了厚厚一层白雪,可他稳然不动,如松。

    他的面孔看不清,他是一个边防战士,他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军人。

    我当时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心里说不上的复杂震撼,不自觉就打印了下来。

    向雨泽说的柱子,就是那个军人站岗的瞭望台,四个一米高的柱子陪着中间那个身影在寒风中熠熠生辉。

    “——在我胸膛里,第五颗红星正在跳动。”

    我抬头看他,他眼中闪烁的,我知道,那些东西会跟他一辈子,无论选择什么职业,他永远属于这片山河。

    从向雨泽办公室出来,我沿着小路回宿舍。

    刚刚我有话没说出口,其实我很羡慕他,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实现梦想。实现太遥远了,大多数人庸碌一生甚至没有机会去追逐梦想。月亮固然皎洁清亮,可成长中的跌跌撞撞让我们磨平棱角,面包都难以支撑生活,又有几人幸运地得到月光奖赏。

    我慢慢走着,接着路灯下的微光,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那时候偶然闲聊,说到理想的大学。

    我问向雨泽:“你想考哪?”

    他一手支着脑袋,一手转笔,漫不经心地和我解释:“军校。边关当兵工资比北城还要高三倍,如果是特种兵维和的话双份工资。而且我爸是中校,也算是从小耳濡目染吧。”

    我很诧异这个答案,我以为他会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又辛苦又危险,不到一个月你就从这样变成了这样。”

    我侧身指了指苏天杭,他是出了名的黑。

    “待遇很好。”

    “那你想往哪考?西藏或者新疆?”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有些忐忑,因为我的目标院校在海城,海城最东,新疆最西。

    向雨泽没给我胡思乱想的时间,他摇摇头说:“京城军大,军校中的清北。”

    我永远也忘不了他说这句话时的样子。

    他指节分明的手指攥着笔,懒懒地靠在墙上。清澈的眼神被洒满了繁星,变得亮晶晶的,像是清晨的露珠安静地踞在雪松针叶上折射出清晨的光,是不缓不急,笃定自信。

    他看到的不是黑色中性笔,是前路坦荡,是人间朝暮,是海清河晏,是宇宙星河。

    没有阳光,晚自习头顶的白炽灯晃了我的眼,我第一次认识到“少年”这个词。

    鲜衣怒马,与平庸相斥。

    他心怀家国天下,不惧披荆斩棘,一身傲骨,和平年代的热血更是珍贵。

    我拍拍他的肩,开口玩笑:“好的,爸爸知道了。”

    他笑骂:“我爸一米八,你?一米吧!”

    ……

    玩笑声中,我看见的他,是与平日里完全不一样的向雨泽。

    那时我的好朋友们都不理解我为什么喜欢向雨泽,包括舒曼,她说除了眼睛好看点,整个人闷骚无趣,木讷消沉。

    可我相信我看见的向雨泽,和他们说的不一样。

    我相信我看到了他心里的那团火。

    那时的我只想着距离,想着未来。仿佛在天马行空中我都快和他过完了一生。

    十年过去了,一切都变了,一切仿佛又没有变。

    他心里的火依旧滚烫。

章节目录

我也挺喜欢我自己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弗朗西斯哈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弗朗西斯哈哈并收藏我也挺喜欢我自己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