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溪在点心铺挑挑拣拣买了几盒点心回去,从侧门进了林府,往厅里走时,视线穿过大门往外随便扫了一下,跟着下人进了偏厅。

    “老夫人,县主回来了。”小荷推门,侧过身等顾溪先进。

    林老夫人从躺椅上起身,顾溪迎过去接住了她伸过来的双手。

    “昨儿又去哪儿耍了?”林老夫人拉着顾溪坐下,问:“又去喝酒了?”

    “外祖母——就一点点,”顾溪捏着手指跟林老夫人比划,“而且映月同我一起去的,您放宽心好了。”

    “外婆知道那个映月姑娘身手不错,但你们毕竟两个小姑娘,出门还要紧着安全些。”

    “是,孙女儿记着了,”顾溪一边应着,一边招手,“小荷,把我买的点心拿进来。”

    顾溪打开点心盒,接了小荷递过来的点心夹子夹了一块,拿小盘子托着,说:“我今早路过王记买的,替您尝过了,不是很甜,清爽,正适合这阵儿垫嘴吃。”

    林老夫人抿了一小口,点点头,才问:“早前映月就来过了,不然外祖母怎么放心得下?听说你们昨个晚上在城北来着?”老夫人往侧边一探头,凑近自己孙女,“昨儿城北似是起火了?你没去凑热闹吧?”

    “没有,”老人家牙口不好,顾溪怕她噎着,又倒了碗茶放在老夫人跟前,“您老人家就别担心我了,”顾溪站起来摊手转了两圈,“我不好好的么?”

    “我怎么能不担心?我们一家盼多长时间才把你这个小兔崽子盼回来?”

    顾溪顿了一下,乖巧地坐了回去。

    林老夫人似是也不想再提这事,故作生气地敲了她一下,说:“你啊,就是不让人省心。如此顽劣,这以后,如何嫁得出去?”

    顾溪一瞬想起了那个病秧子,绕过椅子,蹲在林老夫人腿边,将头倚在外祖母胳膊上,不要面子地撒娇:“我这么好看,还愁嫁不出去吗?”

    林老夫人把手抬起来将她圈进了怀里,顾溪顺势一坐,趴在老夫人腿上,闭上眼等着外祖母哄着拍她。

    “外祖父呢?”顾溪闭着眼问。

    “在正厅,”林老夫人像哄小孩儿一样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定远侯——你爹来了。”

    顾溪抬了下眼,笑容收敛了些,过会儿又闭上眼,淡淡的“哦”了声,说:“刚进门时瞧见外边的马车了。”

    林老夫人停了动作,手就搁在顾溪肩膀上,低头劝道:“该回去就回去了,京城总归是比这儿安全些。”

    顾溪偏过头枕着外祖母的腿与她对视,见外祖母明明不舍得又强撑着满脸期待的样子,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泉州近日闹山匪,虽说正常波及不到城中,可近来改了宵禁,无事还好,若是有事那便一定会闹个大动静。

    林家是外祖父告老还乡,逼不得已,若是想不被人诟病,他不能离开泉州。

    但顾溪不一样,她有安平县主的封号,父亲是定远侯,本就应该住在京城,有亲兵护着自然安全些。

    抛去这些不说,她人不在京城,本应各高门女眷参加的宴席她一概不去,也有了不少在背后嚼舌根的人。

    总而言之,她不该再留在泉州了。

    可一想到昨日那事顾溪就不安心,太子若是真想做什么,中秋是最好的时间。

    街上人一多,最安全,也最危险。

    “好,过完中秋我就回去。”

    林老夫人沉沉地“嗯”了一声,又拍了她两下,“去吧,去换身衣裳,一会儿去见见你父亲。”

    “我不想见他,”顾溪从地上起身,不等老夫人开口劝就跑了,“我去换衣裳。”

    她本想借此机会躲一会儿,等定远侯走了再去看外公,可刚一进门,就瞧见自己矮桌上多了七八个小木盒子。

    她只瞥了一眼,皱眉不太舒爽地向后吩咐道:“小荷,过来更衣。”

    “那些东西都是侯爷送来的?”顾溪偏头对着梳妆台上的铜镜整理了一下衣上的褶皱,抬手让小荷给她套上外袍。

    “是,”小荷摆弄了几下她的衣领,仰身离远打量一下觉得满意了,才又凑过来在低声她耳边说:“侯爷亲自送进来的,没人敢拦着。”

    “假惺惺。”

    顾溪拎着镜子坐在矮桌前,伸手将几个盒子都挪到了自己面前。

    小荷跪坐在她身后,将她的头发散了重新梳。

    顾溪随手打开一个,拿起里面的珠子,在手里盘了两圈扔回盒子,手指一拨,“啪”地一下合上了盖子,拄着下巴闭眼摸上下一个。

    “这汉白玉不错。”

    顾溪想着,能给那病秧子做个剑穗。

    小荷小心翼翼地说:“县主,奴婢瞧着侯爷对您也还算不错。”

    剩下的顾溪懒得看了,一股脑推到边上,“不错?怎么算不错?这些?”她轻抬起一根手指指了那些东西一下,“我先杀了你,再给你家人赔偿些对我来说微不足道的东西——算对他们不错?”

    小荷不说话了。

    “剩下这些东西以我的名义送到醉花楼去。”

    “醉花楼?”小荷才将她的头发盘好,给她试首饰,闻言一惊,提醒道:“县主,那可是青楼!”

    “是,就是那儿,多找些人陪你去,小心着些。”顾溪将镜子递给小荷,“喏,把这个放回去。”

    “你去前边盯着点儿,侯爷走了再来叫我。”顾溪换了个姿势重新坐下,抽了张纸给病秧子画剑穗图样。

    玉面不宽,但还算厚,刻什么都方便些。她没打算画得太繁琐,只几笔就画完了,提起纸端详片刻满意地收了起来。

    她本身也闲不住,犹豫着要不要先偷溜出去,猛地想起那病秧子还没吃过早饭,趴在门口四周瞅了瞅,自顾自出去了。

    “之之。”

    顾溪刚出府门就被人叫住,站定回了头——不出所料,是定远侯。

    她双手交叠行了礼却什么也没说,将什么所谓的孝道抛得一干二净。

    而顾城习惯了一般,自动略过了这一礼节,直接了当地说:“我同你外祖父讲过了,这两日你就和我一起回京城。”

    顾溪想也没想直接拒绝:“我不回去。”

    “中秋宫里设宴,各府女眷都要去。”顾城知道她要拒绝,也不问原因,直接说:“而且再过几日就是小满生辰。”

    顾溪目光绕了一圈才看向他,“宫里头设宴?定远侯府又不是没人了,有顾湘妹妹在,怎用得上父亲大人特意来寻我?相信母亲一定会安排好,不会掉了侯爷的脸面的。”

    “你,你……”顾城伸出手指着她,想不好如何劝,最后憋出一句:“不懂事。”

    “这中秋本就是团圆节,我在这里才算是团圆,”她毫不客气地说:“按道理,父亲大人应是送小满过来,而不是接我回去。”

    “中秋过后,小满生辰之前我会赶回去的,”她不等顾城开口,将他的话都堵了回去,“言尽于此,侯爷应该早早启程,路途遥远,赶不上中秋宴便不好了。”

    说罢她转身想走,余光却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病秧子!”

    他来得正好,叫顾溪找了个理由离开。

    顾城闻言看过去,瞧了两眼后拧了下眉,转头跟身边人对视上。

    临北王怎么会在这儿?

    沈沛是从东门进来的,他想去城北,先路过这里,没成想被顾溪认了出来,不仅如此,定远侯竟然也在。

    他是借着宋桥的身份来的,现在被顾城认出来也不好装作没听见没看见就走了。

    沈沛走过去,顾城旁边的周齐刚要举起手作揖就被自家侯爷按住了胳膊。顾城冲他使了个眼色,周齐会意,抬手拜了一下道:“大人。”

    顾溪目光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沈沛身上,没有注意到这两人的小动作,闻声才扭过头,来回看了几人两眼,挑眉抱着胳膊看戏。

    沈沛在顾溪身边站定,作揖道:“臣宋桥见过侯爷。”

    顾城不知这两人是如何认识的,但介于沈沛的真实身份,他也不好此时问,于是客气了两句就离开了。

    周齐蹲下让侯爷踩着大腿上车,自己撑着车辕跳坐上去,驾着马车出了城。

    直到无人处他才回头说:“侯爷,临北王可是在禁足。”

    顾城闭目坐在车里,“这件事谁都不能说,权当没看见。”

    一阵风吹过,车前落了几片叶子,周齐弯腰拿手扫到地上,又扯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说:“这可是……欺君。”

    欺君?

    顾城轻笑几声,“这天底下有什么事能瞒得过陛下?”

    “那泉州山匪用的是什么?是火铳。南方有硝石矿,这边唯一的码头就在泉州,倘若他们真是动了逼宫的心思,要想将这些东西运过去,泉州首当其冲。”

    “现在大部分兵权都在临北王手上,皇上因为一个‘出言不逊’就禁了他的足,不过是想削他的权,他要是真的想造反用不上这么麻烦。”

    “现下临北王来查这件事才最合适,就是人人都明白,才人人都不能说。”

    地算不上平坦,木质的轱辘咯吱咯吱地转,车内有些颠簸,顾城身形跟着马车一起晃。

    他睁眼瞥向一侧被风掀起一角的帘子,轻叹一声,最后吐出几个字:“不过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了。”

    风卷着落叶重飞向空中,沈沛只望了一眼马车驶去的方向,转身便走。

    “大人?”顾溪回过神来跟上他,问:“宋大人是做什么的,竟识得侯爷?”

    “隶属武德司,曾与侯爷有一面之缘而已,”沈沛转头,“姑娘与侯爷相识?”

    顾溪摇头,脸不红心不跳地否认:“不识得,我路过,刚就瞧见你了。”

    沈沛回过头继续慢悠悠走他的路,说:“还未请教姑娘芳名,今早多谢姑娘了。”

    “顾溪——大人打算如何谢我?”顾溪背着手盯他的侧脸问。

    沈沛瞥了她一眼,没回答,径自往前走。顾溪正要换个话题,却见这病秧子微微泛白的薄唇轻启,几不可闻地说:“总归不会是以身相许。”

    他默默加快了步伐,顾溪跟上他,心下思忖着将武德司的人拐回去的后果,大概会被定远侯骂上几句,最多打那么两下。

    这些都无伤大雅,反正她在父亲大人眼里向来是不听话、不服管的,最差不过是将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坐实……

    于是她绕到沈沛面前,抱着胳膊与他对着走,评价道:“以身相许?这主意不错。”

章节目录

皓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青璃浅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璃浅梦并收藏皓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