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炽热,连空气里都是升腾的热气,泾阳河边成排的柳树林间,蝉鸣声此起彼伏。
奚梦川这个人虽然名声很臭,看似有些轻佻,但似乎并非坏到骨子里恶人,也并不会像主薄白延嗣那样令人反感。
汪秀知道白延嗣此次来家里意图,表面上打着为儿子白平提亲的旗号,实则是想给自己纳妾。
她回想起前几天被父亲汪明荃叫到堂屋敬酒,看着白延嗣那张油光满面的脸和异常猥琐的细眼,她就异常反感。他的儿子白平看起来长得倒是不赖,可目光呆滞,八成脑子有毛病。
如果非要嫁给这样的人家,她宁愿选择去死。汪秀用目光丈量了一下窗台到楼下地面的位置,很可惜这样直接跳下去最多摔个残废。
“秀儿姐?”
汪秀听见有人在叫她,原来是隔壁的闻青妍,她探出半个脑袋正趴在窗户上。汪家和闻家一墙之隔,二楼两家窗户之间相隔不到一丈,两个小姑娘是年龄相仿的好友,经常趴在窗台上说悄悄话。
“秀儿姐,我刚才看到那个姓奚的在楼下站了好一会儿。”闻青妍捂着嘴咯咯笑起来,“我觉着他八成是喜欢你。”
“你是嫌我的名声不够坏的吗?竟然也来造谣!”
自从那件事后,谣言已经在外面传开了。汪秀右手托腮,故意把头撇向另一边,不理会闻青妍。
“别人这样说,是想辱没你的名声,我这样说是提醒,是实话实说。”闻青妍顿了顿,“我刚才偷偷观察,更加确定了那天在街上的判断,他似乎真的喜欢你。刚才他在楼下默默站了好一会儿,见你不理会才走的。”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喜欢不喜欢,大多是见色起意,何况是奚梦川这种浪子。而自己,不过是她父亲这个浪子年轻时风流的产物,她现在十七岁了,却不知道生母是谁。
闻青妍见汪秀心情不佳,便准备说些趣事逗她开心:“秀儿姐,天气这么热,要不我们改天去龙泉河洗澡吧!”
汪秀闻言转过头,眼里闪过一丝惊喜:“真的?”
高台县北依台山,南临泾阳河,而龙泉河位于高台县城东,是泾阳河上游的支流。每到夏季,龙泉河便是人们避暑纳凉,洗衣游玩的地方。以前每到夏天,汪秀和闻青妍是那里的常客,可近两三年,汪明荃认为天下并不太平,认为长大的姑娘家再去河边玩耍会辱没家里的名节,汪秀因此再也没去过。
她很怀念龙泉河,尤其是这样燥热的天气。
“我娘已经答应了,让我邀请你一起去,这样也好有个伴。”
汪秀脸上的笑容很短暂,她耸拉着肩膀,摇摇头:“可惜我爹是不会让我去的,他说过如果我再去的话一定会打断我的腿。”
正在两个小姑娘趴在窗台上隔空对话时,一个十岁左右长得跟瘦猴似的小男孩来到汪秀的房间:“阿姊,阿爹让我叫你下楼吃饭!”
这个男孩便是汪秀同父异母第汪顺。
“我知道了,马上就下来!”汪秀头也不回地说完回地续和闻青妍说话:“我爸就是个严厉的老古板,如果我敢偷偷地去,他非剥了我的皮不可。”
“秀儿姐,我有办法,可以让你去还免于责罚!”
汪秀根本不抱希望,因此并没有问闻青妍具体有什么办法,想着要下楼吃饭,她匆匆结束了聊天。她关上窗户回头一看,惊讶地发现她弟弟汪顺仍然站在身后。
她心里犯嘀咕,要去龙泉河洗澡的事肯定被这小子偷听到了。
果不其然。汪顺咧着嘴,两侧露出两个尖尖的虎牙:“我等下就告诉阿爹,说你要偷跑出去洗澡。”
汪秀气得直瞪眼,伸手正要教训,这小子身子一扭咚咚地跑下了楼。
她听着弟弟下楼的声音,心里直犯怵。这小子一向是告状小能手,这会儿准是告状去了。
汪秀自小没有娘亲,也不知道亲娘是谁。在她六岁那年,她知晓了自己是私生女的事。有次她跑去问她父亲汪明荃她娘亲到底是谁,根据汪明荃的说法,她生母当年因为生她难产而死。
之后她又跑去问奶奶,奶奶说她的亲娘是汪家明媒正娶,最后死于难产。她的出生被认为不祥,因此不受父亲待见。
同一年,汪秀的父亲汪明荃把康小翠娶进家门,一年后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汪顺。
汪秀的生活没有因为后妈的到来发生多少变化,她跟着奶奶单独住在隔壁一间又小又黑的厢房里。她的悲惨生活是从十岁那年奶奶去世开始的,她失去了奶奶这个最大的依靠,开始搬过来和亲爹后妈一起生活。
“你还不快点死下来吃饭,还在磨蹭什么?”汪明荃在楼下大声吼道,声音大到感觉楼板都在震动。
汪秀早已见怪不怪了,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悠悠地来到楼下。堂屋里,汪明荃一脸严肃地坐在主座上,他的旁边坐着一位三十多岁、穿着艳丽的女性,这便是康小翠,汪秀当着她面的时候叫她翠姨。
康小翠脸色阴沉地瞟了一眼汪秀,再看向汪明荃:“在家你是一家之长,在外是个捕头,好歹是个当官的,却连自己的女儿都管不了。”她的声音尖利刺耳,带着一股子狠劲。
汪明荃扳着一张脸没有直接回她的话,而是拿起筷子自顾自地吃饭。
饭桌上杯盘叮当作响,谁也没有说话,气氛特别压抑。汪秀小心翼翼地夹菜吃饭,发现一旁的汪顺总是一边低头刨着碗里的饭,一边用奇怪的眼神窥视自己。
这小子,难不成告状了心虚?
汪秀正狐疑的同时,用余光看了看正在吃饭的汪明荃,虽然暂时还没过问要偷跑出去游泳的事情,但他今天的脸色尤其难看,有点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天空,黑压压的。
她夹起一块腌黄瓜正要送进嘴里,只听“啪”地一声,是筷子被重重拍在桌子上发出的声音。她本能地一哆嗦,夹在筷子上的那块黄瓜掉在了地上。
她有些惶恐地抬起头,发火的人并不是汪明荃,而是后妈康小翠。
“吃个饭东张西望,不想吃就滚蛋,现在柴米油盐这么贵,少一张嘴正好省下一笔开支。”康小翠声色俱厉,她发这通火看似对着汪顺骂,但只要不傻的人也知道这是指桑骂槐,是冲着汪秀来的。
这是暗指汪秀嫁不出去,赖在家里添一张嘴给家里带来负担。她以前明里暗里早就有这心思,只是像今天这样,当众发这么大的火气倒是头一回。
汪秀心里像是针扎,可这种场合人家又没明说,再难受也得忍着。可即便是明着骂,她又能怎样?
汪明荃埋头吃饭,从始至终不发一言。
汪顺嬉皮笑脸地,或许是知道他亲娘并不是真的骂他,端着饭碗径直坐到了汪明荃身边。汪明荃夹起一块红烧肉,咬掉肥肉的部分,只留肉皮然后放到汪顺碗里。
这样的待遇,汪秀活了十七年从未有过。
汪明荃终于开口,对汪秀说道:“我看白家条件就不错,而且白平一表人才,是目前相看的人中最合适不过的。”
“你觉得怎么样?人家等着我们这边回话呢。”
那语气里透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身为衙门里的人,汪明荃识人无数,不可能没有识破白延嗣的用意。他之所以主推这门亲事,只为早早地把人嫁出去,巴结白家,至于是嫁给白延嗣做妾,还是嫁给白平做正室,这不是他考虑的重点。
汪秀一口米饭噎在喉咙里,挺难受的,她放下筷子喝了一口茶:“我还没有想好。”说完她起身往楼上走。刚走了几个台阶,就听汪顺在身后嚷嚷:“阿爹,咱们快点把阿姊嫁出去吧,我一点都不喜欢她。”
汪秀放慢了脚步,她热得脸上汗津津的,但感觉心脏似被寒冰包围,透心的寒意。
“你也太惯着她了,这么多上门提亲的,由着她挑,硬是一个都看不上。这高台县多少姑娘挤破头都想嫁进白家,她竟然还不满意。”康小翠提高了嗓门,“我看再这样拖下去,非得熬成老姑娘了,到时估计小妾都做不成,当真只能嫁给姓奚的那小流氓了。”
汪秀被气得牙齿咯咯作响,心似刀剜,不知不觉到了二楼楼梯口。楼梯口的墙边放着一个圆形的小木凳,那是汪顺最喜欢坐的小凳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搬到了这里。汪秀脚轻轻一带,小木凳随着砰砰的响声沿着楼梯朝楼下滚去。
只听康小翠嘶吼道:“汪头你到底管不管?你看看你养的都是什么东西,想在家里造反不成?”
“就这幅德行,外面到处都是关于她和姓奚的流言蜚语,这个家的名声迟早被她糟蹋得一干二净。”
汪明荃用低沉的声音安慰道:“兴许是不小心踢到才掉下来的。你这样大呼小叫的像什么话,被街坊邻里听到,岂不是让人看笑话。”
“看笑话,我们家的笑话难道还少吗?”
汪秀关上门,一头倒在床上。这光景,这个家是待不下去了,完全没有她的容身之地。可眼下除了顺从父亲的意思嫁给白家,她能到哪儿去呢?可是与其嫁给一个年龄比她父亲还大的男人,她宁愿去死。
她推开窗户,发现一根长竹竿悬在窗户外面,上面用线拴着一个小纸条,而竹竿的另一头被绑在闻青妍的窗棂上。
以前闻青妍也经常用这种方法传递消息给她。
汪秀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娟秀的字迹写着:
秀儿姐,我因有急事跟我父母去外婆家了,过两天才回。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啊,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去龙泉河游泳。
奚梦川这个人虽然名声很臭,看似有些轻佻,但似乎并非坏到骨子里恶人,也并不会像主薄白延嗣那样令人反感。
汪秀知道白延嗣此次来家里意图,表面上打着为儿子白平提亲的旗号,实则是想给自己纳妾。
她回想起前几天被父亲汪明荃叫到堂屋敬酒,看着白延嗣那张油光满面的脸和异常猥琐的细眼,她就异常反感。他的儿子白平看起来长得倒是不赖,可目光呆滞,八成脑子有毛病。
如果非要嫁给这样的人家,她宁愿选择去死。汪秀用目光丈量了一下窗台到楼下地面的位置,很可惜这样直接跳下去最多摔个残废。
“秀儿姐?”
汪秀听见有人在叫她,原来是隔壁的闻青妍,她探出半个脑袋正趴在窗户上。汪家和闻家一墙之隔,二楼两家窗户之间相隔不到一丈,两个小姑娘是年龄相仿的好友,经常趴在窗台上说悄悄话。
“秀儿姐,我刚才看到那个姓奚的在楼下站了好一会儿。”闻青妍捂着嘴咯咯笑起来,“我觉着他八成是喜欢你。”
“你是嫌我的名声不够坏的吗?竟然也来造谣!”
自从那件事后,谣言已经在外面传开了。汪秀右手托腮,故意把头撇向另一边,不理会闻青妍。
“别人这样说,是想辱没你的名声,我这样说是提醒,是实话实说。”闻青妍顿了顿,“我刚才偷偷观察,更加确定了那天在街上的判断,他似乎真的喜欢你。刚才他在楼下默默站了好一会儿,见你不理会才走的。”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喜欢不喜欢,大多是见色起意,何况是奚梦川这种浪子。而自己,不过是她父亲这个浪子年轻时风流的产物,她现在十七岁了,却不知道生母是谁。
闻青妍见汪秀心情不佳,便准备说些趣事逗她开心:“秀儿姐,天气这么热,要不我们改天去龙泉河洗澡吧!”
汪秀闻言转过头,眼里闪过一丝惊喜:“真的?”
高台县北依台山,南临泾阳河,而龙泉河位于高台县城东,是泾阳河上游的支流。每到夏季,龙泉河便是人们避暑纳凉,洗衣游玩的地方。以前每到夏天,汪秀和闻青妍是那里的常客,可近两三年,汪明荃认为天下并不太平,认为长大的姑娘家再去河边玩耍会辱没家里的名节,汪秀因此再也没去过。
她很怀念龙泉河,尤其是这样燥热的天气。
“我娘已经答应了,让我邀请你一起去,这样也好有个伴。”
汪秀脸上的笑容很短暂,她耸拉着肩膀,摇摇头:“可惜我爹是不会让我去的,他说过如果我再去的话一定会打断我的腿。”
正在两个小姑娘趴在窗台上隔空对话时,一个十岁左右长得跟瘦猴似的小男孩来到汪秀的房间:“阿姊,阿爹让我叫你下楼吃饭!”
这个男孩便是汪秀同父异母第汪顺。
“我知道了,马上就下来!”汪秀头也不回地说完回地续和闻青妍说话:“我爸就是个严厉的老古板,如果我敢偷偷地去,他非剥了我的皮不可。”
“秀儿姐,我有办法,可以让你去还免于责罚!”
汪秀根本不抱希望,因此并没有问闻青妍具体有什么办法,想着要下楼吃饭,她匆匆结束了聊天。她关上窗户回头一看,惊讶地发现她弟弟汪顺仍然站在身后。
她心里犯嘀咕,要去龙泉河洗澡的事肯定被这小子偷听到了。
果不其然。汪顺咧着嘴,两侧露出两个尖尖的虎牙:“我等下就告诉阿爹,说你要偷跑出去洗澡。”
汪秀气得直瞪眼,伸手正要教训,这小子身子一扭咚咚地跑下了楼。
她听着弟弟下楼的声音,心里直犯怵。这小子一向是告状小能手,这会儿准是告状去了。
汪秀自小没有娘亲,也不知道亲娘是谁。在她六岁那年,她知晓了自己是私生女的事。有次她跑去问她父亲汪明荃她娘亲到底是谁,根据汪明荃的说法,她生母当年因为生她难产而死。
之后她又跑去问奶奶,奶奶说她的亲娘是汪家明媒正娶,最后死于难产。她的出生被认为不祥,因此不受父亲待见。
同一年,汪秀的父亲汪明荃把康小翠娶进家门,一年后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汪顺。
汪秀的生活没有因为后妈的到来发生多少变化,她跟着奶奶单独住在隔壁一间又小又黑的厢房里。她的悲惨生活是从十岁那年奶奶去世开始的,她失去了奶奶这个最大的依靠,开始搬过来和亲爹后妈一起生活。
“你还不快点死下来吃饭,还在磨蹭什么?”汪明荃在楼下大声吼道,声音大到感觉楼板都在震动。
汪秀早已见怪不怪了,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悠悠地来到楼下。堂屋里,汪明荃一脸严肃地坐在主座上,他的旁边坐着一位三十多岁、穿着艳丽的女性,这便是康小翠,汪秀当着她面的时候叫她翠姨。
康小翠脸色阴沉地瞟了一眼汪秀,再看向汪明荃:“在家你是一家之长,在外是个捕头,好歹是个当官的,却连自己的女儿都管不了。”她的声音尖利刺耳,带着一股子狠劲。
汪明荃扳着一张脸没有直接回她的话,而是拿起筷子自顾自地吃饭。
饭桌上杯盘叮当作响,谁也没有说话,气氛特别压抑。汪秀小心翼翼地夹菜吃饭,发现一旁的汪顺总是一边低头刨着碗里的饭,一边用奇怪的眼神窥视自己。
这小子,难不成告状了心虚?
汪秀正狐疑的同时,用余光看了看正在吃饭的汪明荃,虽然暂时还没过问要偷跑出去游泳的事情,但他今天的脸色尤其难看,有点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天空,黑压压的。
她夹起一块腌黄瓜正要送进嘴里,只听“啪”地一声,是筷子被重重拍在桌子上发出的声音。她本能地一哆嗦,夹在筷子上的那块黄瓜掉在了地上。
她有些惶恐地抬起头,发火的人并不是汪明荃,而是后妈康小翠。
“吃个饭东张西望,不想吃就滚蛋,现在柴米油盐这么贵,少一张嘴正好省下一笔开支。”康小翠声色俱厉,她发这通火看似对着汪顺骂,但只要不傻的人也知道这是指桑骂槐,是冲着汪秀来的。
这是暗指汪秀嫁不出去,赖在家里添一张嘴给家里带来负担。她以前明里暗里早就有这心思,只是像今天这样,当众发这么大的火气倒是头一回。
汪秀心里像是针扎,可这种场合人家又没明说,再难受也得忍着。可即便是明着骂,她又能怎样?
汪明荃埋头吃饭,从始至终不发一言。
汪顺嬉皮笑脸地,或许是知道他亲娘并不是真的骂他,端着饭碗径直坐到了汪明荃身边。汪明荃夹起一块红烧肉,咬掉肥肉的部分,只留肉皮然后放到汪顺碗里。
这样的待遇,汪秀活了十七年从未有过。
汪明荃终于开口,对汪秀说道:“我看白家条件就不错,而且白平一表人才,是目前相看的人中最合适不过的。”
“你觉得怎么样?人家等着我们这边回话呢。”
那语气里透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身为衙门里的人,汪明荃识人无数,不可能没有识破白延嗣的用意。他之所以主推这门亲事,只为早早地把人嫁出去,巴结白家,至于是嫁给白延嗣做妾,还是嫁给白平做正室,这不是他考虑的重点。
汪秀一口米饭噎在喉咙里,挺难受的,她放下筷子喝了一口茶:“我还没有想好。”说完她起身往楼上走。刚走了几个台阶,就听汪顺在身后嚷嚷:“阿爹,咱们快点把阿姊嫁出去吧,我一点都不喜欢她。”
汪秀放慢了脚步,她热得脸上汗津津的,但感觉心脏似被寒冰包围,透心的寒意。
“你也太惯着她了,这么多上门提亲的,由着她挑,硬是一个都看不上。这高台县多少姑娘挤破头都想嫁进白家,她竟然还不满意。”康小翠提高了嗓门,“我看再这样拖下去,非得熬成老姑娘了,到时估计小妾都做不成,当真只能嫁给姓奚的那小流氓了。”
汪秀被气得牙齿咯咯作响,心似刀剜,不知不觉到了二楼楼梯口。楼梯口的墙边放着一个圆形的小木凳,那是汪顺最喜欢坐的小凳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搬到了这里。汪秀脚轻轻一带,小木凳随着砰砰的响声沿着楼梯朝楼下滚去。
只听康小翠嘶吼道:“汪头你到底管不管?你看看你养的都是什么东西,想在家里造反不成?”
“就这幅德行,外面到处都是关于她和姓奚的流言蜚语,这个家的名声迟早被她糟蹋得一干二净。”
汪明荃用低沉的声音安慰道:“兴许是不小心踢到才掉下来的。你这样大呼小叫的像什么话,被街坊邻里听到,岂不是让人看笑话。”
“看笑话,我们家的笑话难道还少吗?”
汪秀关上门,一头倒在床上。这光景,这个家是待不下去了,完全没有她的容身之地。可眼下除了顺从父亲的意思嫁给白家,她能到哪儿去呢?可是与其嫁给一个年龄比她父亲还大的男人,她宁愿去死。
她推开窗户,发现一根长竹竿悬在窗户外面,上面用线拴着一个小纸条,而竹竿的另一头被绑在闻青妍的窗棂上。
以前闻青妍也经常用这种方法传递消息给她。
汪秀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娟秀的字迹写着:
秀儿姐,我因有急事跟我父母去外婆家了,过两天才回。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啊,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去龙泉河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