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高气爽,京城的秋如诗如画。
澄澈的天空像块晶莹的蓝宝石,镶嵌在苍穹之上,找不见一丝瑕疵。秋风送爽,卷落桂花,吹得城中每个角落都飘满桂子清香。
监察司
牢狱
监察司的牢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阴暗、潮湿,充满了肃杀的气息。
地下,空气中弥漫着浓重酸腥的腐臭味。水泥糊的灰白墙壁上,斑驳干涸的血迹像是将曾经一张又一张狰狞的面孔刻在其中。
“你这才受了一个鞭刑。”冷酷的声音在牢狱中回荡着,“我们监察司还有剥皮,剔骨,炮烙,凌迟等酷刑,我劝你还是早些招了。”
审讯室中间,一个中年大汉被绑在刑架上,四肢被镣铐深扣,吊在空中。
中年汉子抬起头,朝刚刚说话的吏员唾了一口血沫,“老子不招。”他的眼神中充满不屑和不屈。
中年大汉乱发披头,身上被鞭子抽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水混着血浸湿身上衣襟,淋淋流至地面,拖出大片水痕。
他的对面,审讯室的另一端,一把椅子孤零零地摆放着。整个椅子被擦拭的干干净净,与牢狱完全不搭调。
椅子上端坐着一个女子,她将手中翻看完的信报放到一旁宫女手中,随后起身。
今日手下抓人抓得快,她还没来得及换官服,就穿了条鹅黄昙花锦裙来了监察司。
满头亮泽发丝仅用一支翡翠簪巧妙挽起,形成一个优雅的发髻。耳配一对珍珠耳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光泽。
简约明媚,
在血腥污秽中,更衬出她的华贵。
她是今上的妹妹,常乐长公主李春昭。
李春昭是监察司三使之一,深受皇上的倚重,是他的左膀右臂。她毫无牵挂,成为了皇上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专门对付朝中的庸臣和贪官。
一旁手下将烤红的烙铁递到她手里。
李春昭接过发红发紫的烙铁,夹着夹子往前走了几步,在水痕外干净的地方停下。
她欣赏般地看了看烙铁,转向中年大汉说道: “三爷,你守着江湖的规矩,也不见得他们那群大官把你当家人。”
三爷恶狠狠瞪着她,张开嘴想要反驳,朝她方向唾了一口血沫。
吏员立马上前拿布条堵住他的嘴。
“本公主猜,一会儿我说不到五句话你就会招,你可信?”李春昭对着他鄙夷的脸不以为然,依旧笑意盈盈,悠悠开口:“刚刚我们好像说到家人是吧,请问三爷南下行商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路过徽州的烟城?”
三爷侧过去的脸僵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理都不理。
怕是诈他的。
毕竟那群人都不知道这事,她又从何得知。
然而,李春昭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彻底崩溃了。
“听说烟城十几年前开了个贺喜楼,楼里的女掌柜貌比西施,可惜是个寡妇,还拖了个儿子。不过她儿子倒是很争气,在溪山书院读书,听那里夫子评价他说是个可造之材。”
三爷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李春昭似乎没注意到一样,“你猜……”李春昭稍微侧了侧身,手指着上面,悠然道:“她们现在在不在上面?”
李春昭身边的副使拿出一块儿玉佩和一根金簪,放到三爷面前。三爷看到后开始剧烈挣扎,镣铐碰撞发出刺耳碰撞声。
吏员上前摘下他嘴里的布条,三爷撕声吼道:“我招,我招!你别动他们,不要动他们!我招,我招……”三爷一声声吼叫着,声音越来越急促,喊得他五脏六腑都有灼烧感。
“幸好你招的快,要不他刚刚说的酷刑说不定就落在你妻儿身上了。”
“唉,本公主说了,五句话内你必招,你还不信。”李春昭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周围手下灿烂的笑了笑,随后拉下脸恢复冷面。
将铁抛到一旁冷水桶里,发出滋滋的声音。
宫女芷若接过铁夹,递上拧干水的手帕,“长公主,您下午约了沈侍郎。”
“嗯,我记得。”
李春昭擦了擦手将手帕扔进炭火里,看着快要失去神智的三爷,“我那府里缺个扫地的,叫那俏掌柜顶上。她儿子带去红叶书院去,派人监管着。至于他,先让他把手里的一万两脏银吐出来,再等我传唤。”
“是。”手下应道。
吩咐完,李春昭就往外走。
她的步伐坚定而从容,似乎没什么事情能扰乱她,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而那个曾经嚣张跋扈的三爷解开镣铐后,像一只被驯服的野兽,趴在地上发抖。
隔壁刑房里一个女子被压在凳上,整个人像一摊烂泥似的瘫软着。板子一声重逾一声地狠狠落下,一声声痛哼从塞满布条的嘴中溢出。
双手垂落着,指尖偶尔还滴落出血滴。
“这是在干吗?”
“禀指挥使,这是贺指挥下的命令。”一个站在旁边监督的吏员拱手说道。
监察司三使除李春昭之外还有贺庆和钱彰。虽都是皇帝的心腹,但仍相互掣肘。
三人出自不同势力,代表不同利益。
李春昭出自皇家是长公主,贺庆出自世家是御前侍卫出身,钱彰则是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
李春昭皱了皱眉,贺庆那家伙从哪儿学了这一套来。
“告诉贺指挥,审讯还需注意分寸,监察司不是私牢。”
监察司里刑罚的目的是为了审讯。
“是。”
李春昭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其他刑房便离开了。
傍晚,金乌向西,云霞明灭。
金色的光晖从飘散的云层缝隙间密密地透下来,映得天地金光灿灿,一片瑰丽景象。
湖心处,一座古朴的亭台静静伫立,锦帐轻罩其上,三层纱幔随风飘扬,如同仙子遗落人间的纱裙,严严实实遮住了里面的艳色。
旖旎风光无限好。
纱幔之后,隐约可见两道身影,一道曼妙婀娜,一道刚健宽阔,交织在一起。
止戈散兵,
李春昭从沈徽明身上轻盈地翻下来,她的身体如同羽毛般遗落。
她晃悠地走了几步,双膝跪在铺了暖软鹅绒垫的石椅上,趴在石桌上,深深的喘了口气。
石桌正中,红泥小炉里,茶水还在咕噜作响,冒着袅袅热气。李春昭端起已然微凉的清茶,一饮而尽,想要驱散身上的燥热。
茶水入喉,带着几分苦涩几分甘甜。
沈徽明缓缓起身,从后拥住李春昭的身子。他的衣衫蹭在她如玉赛雪般的肌肤上,带来一阵滚烫的触感。
天边卷起了乌云,明媚的天空变得一片灰蒙。
“不能再来了,约了人。”李春昭轻声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慵懒和娇媚。
沈徽明撑着一双长臂在石桌上,倾身贴在她身后,头搭在她圆润的肩膀上,侧脸贴着她的面颊。
他轻轻吻住了她的耳后痣,缠绵呢喃:“和谁?”他声音低沉,仿佛想要刺探她最深的秘密。
李春昭将另一杯满盏的凉茶递到沈徽明嘴边,示意他消消火。她轻声道:“酉时在风雅舫,和姐姐她们。”她的语气中难得带着几分温柔。
沈徽明就着她的手将茶饮尽,随后将她打抱翻转过来,让她坐在石桌上。
“昭昭。”说着,沈明徽拿起了桌子上的绢帕,不动声色地垂眸为她擦拭干净腿间的泥泞。
他的动作轻柔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
李春昭低头看着他下垂专注的眸子,那眸子似承了一江春水,深邃如玉。
有温柔,有欲望,不见爱意。
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也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待他擦拭干净后,李春昭迅速套上扔在毡毯上的衣物。沈徽明也在一旁三下两下整理好未曾褪下的衣装。
两人对视一眼,沈徽明抬手用大拇指的指腹抚过李春昭红润饱满的嘴唇,轻声说道:“漱个口再走。”他的声音温柔坚定。
“好。”李春昭抿了一下嘴唇,点了点头。
两人端起一旁备好的盐水漱口,吐入缸中,再用一旁备着的新绢帕擦拭嘴角,恢复了一如既往的整洁和优雅。
“下次不要再说那些荤话了。”李春昭停顿了一下,抬眸看着沈徽明,“也不要让我说。”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认真和严肃。
“哪些?”沈徽明挑眉一笑,嘴角微弯,凝视着她的眸子里闪烁着温柔的笑意。
李春昭瞪了他一眼,双眼含雾,许是刚结束的缘故倒更像蓄意勾人。
“好。”他还是应道。
李春昭不再理他,转身往亭外走去。
天边墨云翻涌,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落下。她身旁宫女立刻为她撑上伞。
走到公主府门口时,她转身对侍卫吩咐道:“安排个人给沈侍郎送伞。”
“是。”侍卫恭敬地应道。
李春昭微微颔首,转身踏上等候在一旁的马车。车帘轻轻放下,遮住她的容颜,消失在雨幕之中。
而在湖心亭中,沈徽明仍然站在原地,望着李春昭离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过了会儿,李春昭彻底消失在视线里,他才缓缓转了下身子,静静地看着雨滴打在湖面上,激起层层涟漪。
沈徽明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能从这雨声中听到自己的心声。
“大人。”沈徽明身边的侍从书白撑着伞走了过来,他靠近了解释道:“是长公主殿下派人给您送的伞。”
沈徽明回过神来,颔首。
他向前走,走在雨中,眺望着北方。
此时,一阵风吹来,吹起了他身上的衣袍和衣袍,也吹乱了他的思绪。
他深吸一口气,将雨中的清凉尽数吸入肺腑之中。
秋高气爽,京城的秋如诗如画。
澄澈的天空像块晶莹的蓝宝石,镶嵌在苍穹之上,找不见一丝瑕疵。秋风送爽,卷落桂花,吹得城中每个角落都飘满桂子清香。
监察司
牢狱
监察司的牢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阴暗、潮湿,充满了肃杀的气息。
地下,空气中弥漫着浓重酸腥的腐臭味。水泥糊的灰白墙壁上,斑驳干涸的血迹像是将曾经一张又一张狰狞的面孔刻在其中。
“你这才受了一个鞭刑。”冷酷的声音在牢狱中回荡着,“我们监察司还有剥皮,剔骨,炮烙,凌迟等酷刑,我劝你还是早些招了。”
审讯室中间,一个中年大汉被绑在刑架上,四肢被镣铐深扣,吊在空中。
中年汉子抬起头,朝刚刚说话的吏员唾了一口血沫,“老子不招。”他的眼神中充满不屑和不屈。
中年大汉乱发披头,身上被鞭子抽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水混着血浸湿身上衣襟,淋淋流至地面,拖出大片水痕。
他的对面,审讯室的另一端,一把椅子孤零零地摆放着。整个椅子被擦拭的干干净净,与牢狱完全不搭调。
椅子上端坐着一个女子,她将手中翻看完的信报放到一旁宫女手中,随后起身。
今日手下抓人抓得快,她还没来得及换官服,就穿了条鹅黄昙花锦裙来了监察司。
满头亮泽发丝仅用一支翡翠簪巧妙挽起,形成一个优雅的发髻。耳配一对珍珠耳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光泽。
简约明媚,
在血腥污秽中,更衬出她的华贵。
她是今上的妹妹,常乐长公主李春昭。
李春昭是监察司三使之一,深受皇上的倚重,是他的左膀右臂。她毫无牵挂,成为了皇上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专门对付朝中的庸臣和贪官。
一旁手下将烤红的烙铁递到她手里。
李春昭接过发红发紫的烙铁,夹着夹子往前走了几步,在水痕外干净的地方停下。
她欣赏般地看了看烙铁,转向中年大汉说道: “三爷,你守着江湖的规矩,也不见得他们那群大官把你当家人。”
三爷恶狠狠瞪着她,张开嘴想要反驳,朝她方向唾了一口血沫。
吏员立马上前拿布条堵住他的嘴。
“本公主猜,一会儿我说不到五句话你就会招,你可信?”李春昭对着他鄙夷的脸不以为然,依旧笑意盈盈,悠悠开口:“刚刚我们好像说到家人是吧,请问三爷南下行商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路过徽州的烟城?”
三爷侧过去的脸僵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理都不理。
怕是诈他的。
毕竟那群人都不知道这事,她又从何得知。
然而,李春昭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彻底崩溃了。
“听说烟城十几年前开了个贺喜楼,楼里的女掌柜貌比西施,可惜是个寡妇,还拖了个儿子。不过她儿子倒是很争气,在溪山书院读书,听那里夫子评价他说是个可造之材。”
三爷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李春昭似乎没注意到一样,“你猜……”李春昭稍微侧了侧身,手指着上面,悠然道:“她们现在在不在上面?”
李春昭身边的副使拿出一块儿玉佩和一根金簪,放到三爷面前。三爷看到后开始剧烈挣扎,镣铐碰撞发出刺耳碰撞声。
吏员上前摘下他嘴里的布条,三爷撕声吼道:“我招,我招!你别动他们,不要动他们!我招,我招……”三爷一声声吼叫着,声音越来越急促,喊得他五脏六腑都有灼烧感。
“幸好你招的快,要不他刚刚说的酷刑说不定就落在你妻儿身上了。”
“唉,本公主说了,五句话内你必招,你还不信。”李春昭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周围手下灿烂的笑了笑,随后拉下脸恢复冷面。
将铁抛到一旁冷水桶里,发出滋滋的声音。
宫女芷若接过铁夹,递上拧干水的手帕,“长公主,您下午约了沈侍郎。”
“嗯,我记得。”
李春昭擦了擦手将手帕扔进炭火里,看着快要失去神智的三爷,“我那府里缺个扫地的,叫那俏掌柜顶上。她儿子带去红叶书院去,派人监管着。至于他,先让他把手里的一万两脏银吐出来,再等我传唤。”
“是。”手下应道。
吩咐完,李春昭就往外走。
她的步伐坚定而从容,似乎没什么事情能扰乱她,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而那个曾经嚣张跋扈的三爷解开镣铐后,像一只被驯服的野兽,趴在地上发抖。
隔壁刑房里一个女子被压在凳上,整个人像一摊烂泥似的瘫软着。板子一声重逾一声地狠狠落下,一声声痛哼从塞满布条的嘴中溢出。
双手垂落着,指尖偶尔还滴落出血滴。
“这是在干吗?”
“禀指挥使,这是贺指挥下的命令。”一个站在旁边监督的吏员拱手说道。
监察司三使除李春昭之外还有贺庆和钱彰。虽都是皇帝的心腹,但仍相互掣肘。
三人出自不同势力,代表不同利益。
李春昭出自皇家是长公主,贺庆出自世家是御前侍卫出身,钱彰则是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
李春昭皱了皱眉,贺庆那家伙从哪儿学了这一套来。
“告诉贺指挥,审讯还需注意分寸,监察司不是私牢。”
监察司里刑罚的目的是为了审讯。
“是。”
李春昭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其他刑房便离开了。
傍晚,金乌向西,云霞明灭。
金色的光晖从飘散的云层缝隙间密密地透下来,映得天地金光灿灿,一片瑰丽景象。
湖心处,一座古朴的亭台静静伫立,锦帐轻罩其上,三层纱幔随风飘扬,如同仙子遗落人间的纱裙,严严实实遮住了里面的艳色。
旖旎风光无限好。
纱幔之后,隐约可见两道身影,一道曼妙婀娜,一道刚健宽阔,交织在一起。
止戈散兵,
李春昭从沈徽明身上轻盈地翻下来,她的身体如同羽毛般遗落。
她晃悠地走了几步,双膝跪在铺了暖软鹅绒垫的石椅上,趴在石桌上,深深的喘了口气。
石桌正中,红泥小炉里,茶水还在咕噜作响,冒着袅袅热气。李春昭端起已然微凉的清茶,一饮而尽,想要驱散身上的燥热。
茶水入喉,带着几分苦涩几分甘甜。
沈徽明缓缓起身,从后拥住李春昭的身子。他的衣衫蹭在她如玉赛雪般的肌肤上,带来一阵滚烫的触感。
天边卷起了乌云,明媚的天空变得一片灰蒙。
“不能再来了,约了人。”李春昭轻声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慵懒和娇媚。
沈徽明撑着一双长臂在石桌上,倾身贴在她身后,头搭在她圆润的肩膀上,侧脸贴着她的面颊。
他轻轻吻住了她的耳后痣,缠绵呢喃:“和谁?”他声音低沉,仿佛想要刺探她最深的秘密。
李春昭将另一杯满盏的凉茶递到沈徽明嘴边,示意他消消火。她轻声道:“酉时在风雅舫,和姐姐她们。”她的语气中难得带着几分温柔。
沈徽明就着她的手将茶饮尽,随后将她打抱翻转过来,让她坐在石桌上。
“昭昭。”说着,沈明徽拿起了桌子上的绢帕,不动声色地垂眸为她擦拭干净腿间的泥泞。
他的动作轻柔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
李春昭低头看着他下垂专注的眸子,那眸子似承了一江春水,深邃如玉。
有温柔,有欲望,不见爱意。
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也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待他擦拭干净后,李春昭迅速套上扔在毡毯上的衣物。沈徽明也在一旁三下两下整理好未曾褪下的衣装。
两人对视一眼,沈徽明抬手用大拇指的指腹抚过李春昭红润饱满的嘴唇,轻声说道:“漱个口再走。”他的声音温柔坚定。
“好。”李春昭抿了一下嘴唇,点了点头。
两人端起一旁备好的盐水漱口,吐入缸中,再用一旁备着的新绢帕擦拭嘴角,恢复了一如既往的整洁和优雅。
“下次不要再说那些荤话了。”李春昭停顿了一下,抬眸看着沈徽明,“也不要让我说。”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认真和严肃。
“哪些?”沈徽明挑眉一笑,嘴角微弯,凝视着她的眸子里闪烁着温柔的笑意。
李春昭瞪了他一眼,双眼含雾,许是刚结束的缘故倒更像蓄意勾人。
“好。”他还是应道。
李春昭不再理他,转身往亭外走去。
天边墨云翻涌,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落下。她身旁宫女立刻为她撑上伞。
走到公主府门口时,她转身对侍卫吩咐道:“安排个人给沈侍郎送伞。”
“是。”侍卫恭敬地应道。
李春昭微微颔首,转身踏上等候在一旁的马车。车帘轻轻放下,遮住她的容颜,消失在雨幕之中。
而在湖心亭中,沈徽明仍然站在原地,望着李春昭离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过了会儿,李春昭彻底消失在视线里,他才缓缓转了下身子,静静地看着雨滴打在湖面上,激起层层涟漪。
沈徽明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能从这雨声中听到自己的心声。
“大人。”沈徽明身边的侍从书白撑着伞走了过来,他靠近了解释道:“是长公主殿下派人给您送的伞。”
沈徽明回过神来,颔首。
他向前走,走在雨中,眺望着北方。
此时,一阵风吹来,吹起了他身上的衣袍和衣袍,也吹乱了他的思绪。
他深吸一口气,将雨中的清凉尽数吸入肺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