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宫人去而复返,战战兢兢地拜道:“启奏陛下,高将军命奴转呈陛下,突嘞十万大军已于三日前攻破西啸关,直逼长安。”

    话音方落,满座哗然。

    皇帝皱起眉,一时未解其意,如何便有十万人马毫无征兆地破了重兵把守的西啸关?

    高见充被宣进殿来,叉手禀道:“陛下,两日前突嘞攻破了西啸关,西啸关守将并未派人求援,关口失陷后亦未报信,今日申时,京畿驻军例行巡查,察觉有异,派斥候打探方才得知。”

    大殿内一片死寂,青罗闻知高见充所奏之事与逼宫无关,非但未因此放松分毫,反是下意识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黄珍儿曾提过,突嘞地处长安西侧,当中有西啸关阻隔,西啸关所在的西啸山绵延千里,雄奇险峻,难以逾越,扼守关口则易守难攻,乃是拱卫关中的天然屏障。

    长安据关内平原,地势平缓,无险可守,敌军一旦突破拱卫关中的四方关隘之一,即可一路长驱直入,直取长安,沿途纵有各地驻军阻击,长安亦危矣。

    甚至可谓攻破任一关隘,长安即破。

    突嘞人如何不声不响地拿下了西啸关,守关将领又因何未以烽燧示警,至今悄无声息?

    高见充又道:“突嘞此番行兵迅速,似是熟知关中布防,臣怀疑京畿已混入其细作。”

    青罗心又往下沉了沉,恐怕不止如此,突嘞人得以如此迅疾地破关进兵,焉知不是有守将叛变,高见充同为武将,许是因未得实据,未敢妄加揣测。

    长安人口百万,突嘞军便是按兵不动,围城数日,待城中粮尽,亦可等到长安不攻自破。

    座中有一致仕的老臣抬袖拭泪,“长安禁军满打满算不过三万有余,城墙高不足三丈,如何抵挡十万突嘞蛮人?”

    一旁另有些老者亦面露哀色,全然没了赏菊、品菊花酒的兴致。

    皇帝一言不发地坐着,尚算得镇定,只脸色阴沉,执起酒盏送到唇边,却未沾唇,冷不防将那玉盏掷在御案前。

    一声脆响,碎玉四溅,上好的羊脂白玉散落在殷红如血的丝线毯上,殿内终于安静下来,宾客噤若寒蝉,一时静得仿佛连喘息之声亦清晰可闻。

    凤仪小声问:“父皇,禁军当真只得三万人么?”

    皇帝没作声,凤仪失色道:“三万禁军怎敌得过蛮人十万?父皇需早作打算!长安怕是待不得了。”

    青罗瞥她一眼,语气不屑,“父皇,十万人马岂是如原上踏春般说来就来的,便是准备吃食也颇费工夫,突嘞多半是虚张声势,将五万人充作十万也未可知。”

    “你倒敢说!”凤仪站起身,隔着几张食案,抬手指着她,斥道,“你敢作保非是十万么?父皇天子之尊,怎可留在长安涉险?你用心何等险恶!”

    丽妃皱眉道:“凤仪,坐下。”

    凤仪委屈地坐回去,“儿臣是担心父皇!蛮人为何来长安?必是冲着父皇来的!”

    薛贵妃笑笑:“凤仪关心则乱,突嘞人想必是觊觎长安的富庶。”

    青罗未理会凤仪,继续道:“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布署迎战,下诏令各道派人前来勤王,有父皇坐镇,必能将突嘞人赶出关外。”

    高见充趁势道:“陛下,寄月公主言之有理,臣已命人加紧巡查十二处城门的防卫,如何布防还需省阁、兵部,会同禁军各卫商议。”

    兵部尚书起身禀道:“陛下,突嘞与大周历次交锋皆在关外,对关中地势、作战环境并不熟悉,此番冒然挑衅,纵使人马多些,也无便宜可占。”

    陆续又有些旁的臣子附和。

    “突嘞素来是大周手下败将,多次被打得落荒而逃,如今既有胆来,便叫其有来无回!”

    “蛮人喜用骑兵,只懂横冲直撞,且从未踏足过关内,倘若陷入设障之地,再善冲撞也无用武之地。”

    皇帝脸色缓和了几分,照旧饮酒,观赏歌舞,勉强周全至席散。

    政事堂灯火通明,谢治尘尚在处理急务,闻知此事,当即召集一干文臣武将商讨退敌之策。

    青罗离宫前颇是担心薛贵妃,“母妃这几日务必警醒些,尤其是父皇,他若召母妃觐见,母妃可寻个托辞推拒。”

    薛贵妃道:“母妃在宫中,无甚可担心的,倒是你。”

    青罗顿了顿,无奈地笑笑,“但愿是儿臣多虑了。”

    这一夜,长安多少人如她这般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翌日一早,亦无甚胃口用早膳,坐在食案后,听薛虎禀报新探得的消息。

    突嘞军所携粮草极少,靠沿途纵兵劫掠,补给物资,以便火速行军。

    人马便是不足十万,也当在六万至七万之间,抛开兵力悬殊不提,禁军久未经战事,突嘞军既是远征,必会派出精锐中的精锐。

    长安城门又多,外墙算不得高,单是防守,事倍功半,在城中坐以待毙,恐会陷入被动,是以朝中定下对策,集合禁军中骁勇者,主动出城拒敌,将战线推至城外,或可延挨些时日,等待援军。

    约莫申时,宫中来人传旨召青罗觐见。

    青罗暗忖,前世父皇将她召入宫中献祭,系因张司窈挑唆,这一世没了张司窈,为何又在此时召她入宫?

    不止她,其余嫁在长安的公主亦被召见。

    青罗仰头望着被暮色染红的天际,原想不去,可她母妃尚在宫中,皇帝若不怀好意,母妃如何逃得过?

    城中照旧宵禁,夜鼓声响过百下,各坊陆续关闭了坊门,落日西沉,倦鸟归林,一切井然有序,仿佛并无突嘞人兵临城下。

    空阔的朱雀街上,车马行人渐稀,青罗放下帘子,问驾车的薛虎:“杜仲有消息么?”

    薛虎回说尚无,“许是路上耽搁了。”

    青罗微微蹙起眉,算算脚程,早该回长安了。

    “她去东都送人,有甚可耽搁的,多半是跑了。”几日前见裴勖之,他曾这般怪声怪气地刻薄杜仲。

    青罗自是未起过疑,只恐路上生了变故。

    昨夜因杜仲未能赶回,暂且按兵不动,怎知出了突嘞这桩事,这关口上,朝中断然不可再生乱,父皇想必也无暇分神处置太子。

    一路心事重重,入了宫,发觉被宣进宫的除了公主,另有好些宗室女眷,皇帝未立即召见她们,而是安置在昭明宫西路的命妇院。

    青罗站在廊檐下,遥望暮色中宫阙漆黑的檐角屋脊,错落蜿蜒,犹如匍匐的猛兽。

    女眷们或坐或立,缄默不语,多是愁眉不展,突嘞来袭的消息尚未外泄,昨夜赴宴的众人却已知晓,她们当中好些人亦在。

    待到戌时,天色全然黑下来,宫人入殿,掌起灯烛,奉上暮食。膳食算得丰盛,因不知何故被召入宫,女眷们俱是无心饮食。

    侍膳宫人木着脸在食案旁斟酒,青罗瞥了一眼,心底莫名有些异样,见近旁小娘子执起酒盏欲饮,下意识地拦住了。

    那小娘子瞧着面善,唇角生有两只米粒大的面靥。

    青罗一时记不起是哪家的,只笑着解释道:“用过膳尚需面圣,不宜饮酒。”

    小娘子依言放下酒盏,羞涩道:“多谢殿下提点。”

    青罗起身,自众人食案前一一巡过,见无人动箸,先没作声,待适才那小娘子伸手去取糕点,方觉不妥,她一双眼如何看得住这许多人?

    可她只是怀疑,无任何凭据。若酒水膳食并无异常,她便是多此一举,传至父皇耳中,恐又横生枝节。

    思量半晌,仍觉性命攸关,再谨慎亦不为过。

    她捂住腹部,微皱起眉,佯装不适。

    女眷见状,俱是微侧过身,离那食案远远的。贵女自小受教,不可御前失仪,因而不敢再碰案上的食水。

    青罗叫住一名宫人,询问皇帝几时召见。

    那宫人说不知,青罗见他回话时眼神乱瞟,唇有些哆嗦,心中怀疑更甚。

    不多时,内侍省一名内常侍入殿,身后宫人鱼贯而入,捧着黑漆描金的托盘,盘中整齐地叠着白绫。

    众女子见此倏然失色,年长些的尚能自持,年岁小的,当即忍不住小声哭泣起来。

    青罗这一刻心底竟是平静的,“父皇何在?”

    内常侍未答,只躬身道:“奴婢奉圣上之命,前来送贵人们一程,贵人们且从容上路。”

    青罗心中冷笑,重活一世,未料又听见了这一句。

    “我等有何错处,因何被处死?”

    内常侍从容解释道:“公主,非是处死,为免突嘞贼子入城后,贵人受辱,圣上命贵人殉国。”

    青罗立在槛窗下,夜风自半开的窗扇透入,拂过面颊,凉意袭人,“可有圣旨?”

    内常侍道:“日后自有追封尊荣。”

    青罗冷冷望着他,正待斥他假传圣命,忽听见几声惊呼,转头去看,那生有面靥的小娘子口鼻鲜血直冒,软倒在地,众人正是惊惶,又有一女子倒地。

    青罗脊背发冷,哑声问:“膳食中下了毒?”

    内常侍未承认,亦未否认,细声道:“还望公主莫让奴婢为难,贵人们若是不顾体面,奴婢只得请禁卫来了。”

    正说着,就见庭院中来了一队禁卫,为首者身披甲胄,手执长剑,面容冷肃。

章节目录

长安夜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荒台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荒台月并收藏长安夜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