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悬云壑,星斗缀珠光。
今日乞巧节,燕京城中不设宵禁,楼阁笙歌亦是彻夜不绝。百姓点灯祈福,水波粼粼的护城河中映着星月,和花灯摇曳的烛火。
刚从九璞医馆出来的闻人歆还戴着她那张玉冠狐面神秘至极的神医面具,她沿着河岸幽僻小径慢悠悠走着,却隐约见到前方树影下有道熟悉身影。
……瞧着像是,她的世子殿下?
闻人歆欣欣然凑上前,见那人正阖眼对亲手放下的祈愿花灯许愿,闻人歆起着坏心想从侧后方扑上去吓他。
怎料那人恰好站起身来,促不及防的闻人歆身形不稳,面上冰凉的玉质面具便磕在了那人削薄的下颚处。
熟悉的雪木香扑鼻,被对方下意识扶住的闻人歆瞧着镂金面具之下白皙面庞那块於紫,心中笃定更甚。
眼前这张脸的轮廓闻人歆描画过上百次,断不会认错,她扬了扬笑正要开口,却突然被人粗鲁拽离开。
下一秒,一把寒剑架悬于她脖侧。
“何人放肆!”先前被主子勒令不许近身跟着的侍卫此刻吓得声音又怒又惊。
偷溜出宫的晏知北好不容易寻了块清冷地,却依旧被人搅扰。
他抬眼,细细打量这冲撞了他的少年,但那少年毫无惧色,反倒抵着剑摘了玉狐面具,冲他一笑道:“你怎么在此处?”
——竟是女子细软的声音,可那面具之下分明是他表兄鄜王府世子的模样。
晏知北错愕了片刻,示意侍卫将人松开:“……鹤归兄,你寻我吗?你这声音怎么了?”
闻人歆也微愣,以为面前人故意避她,抬手便摘了晏知北那张只掩了半边面的金镂面具。
但下一瞬,闻人歆眸底的愠色凝住。
面前之人有着一张同她此时八分神似的脸,只那眼尾没有鄜王世子扶鹤归那颗标志性的绯色美人痣。
坏了!认错了!
眼前之人,是大燕朝最尊贵的九!皇!子!
闻人歆惊得心中一抖,眼底情绪瞬息千转,还好,还好她玉狐面具下还有一张画皮。
闻人歆一边不住咳嗽几声一边扶住掉落的金镂面具,压着扶鹤归那般的清冷声嗓:“声音是近日染了寒气的缘由,方才实在有些抱歉,是鹤归行径冲撞了,只是隔着面具将九殿下一眼认出,一时有些兴奋。”
对不住了她的世子殿下,这祸得替她背一下。
“不在宫内,鹤归兄唤我知北就好。”被冒犯了的晏知北并不见恼,只压下疑惑道。
闻人歆目光微微闪动,除了身形容貌极似,这九皇子脾性竟也和扶鹤归一样好。
“知北——”身后突然有人唤道。
晏知北回过头,眸华微亮:“四皇兄。”
那走近的男子身着云纹墨袍,面容如皎月般温润。闻人歆却心中一紧,把手里捏着的玉狐面具往袖中藏了藏,不露声色地退后两步。
“秋夜露气重,一个人偷跑出宫也不知道多穿些。”晏流光解了身上的烟云氅给晏知北披上。
随后他目光朝闻人歆扫去,“今夜宫中设宴邀朝臣一同赏灯,扶世子没随首辅进宫吗?”
闻人歆端着扶鹤归的姿态,冷静回道:“我先前与闻人家的二小姐有约,便推了宫中的宴邀。今日节日的意义,对女子到底是有些不同的。”
晏流光目光沉了沉,笑道:“原来是为了准世子妃。”
“皇兄为何没留在宫中?”晏知北抬眸问。
“伴圣驾哪有自在的,宫中灯宴奢靡至极却并不如民间好玩,我听闻戍时四钟阁会与万民一同放烟花,城中还有鹊桥祈灯和游诗会。”晏流光对上晏知北的目光,随后看向河中那盏逐渐漂远的莲灯上,问道,“知北许了什么愿?”
“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晏知北道,“快近戍时了,我们一会儿去登摘星阁?”
“好。”晏流光应着,眼神却轻扫向匿于暗处的影卫。
晏知北毫无所察,他比晏流光矮小半个头,却自然地伸手牵住晏流光的衣袖,与他并肩而立。
而后他回望闻人歆,浅笑相邀:“鹤归兄与我们同行吗?”
——俊逸清艶的年少皇子眸光清洌,笑颜像山涧溪泉揉进了一缕澄澈的曦光,猛得撞进闻人歆心底。
闻人歆睫羽微颤,仿若那一瞬,身周万籁俱寂般。
美色当真祸人,闻人歆如是想。
她实在大逆不道,竟会在那一刹透过晏知北幻想此番笑颜的扶鹤归,那张极为相似的脸上,扶鹤归却总像是笼着一层疏冷薄冰。
要是啊,她的世子殿下也常对她露出这朝煦般明灿的笑容就好了。
在刹那恍神后闻人歆展颜笑了笑,她落后两人半步走着:“需得快些了,摘星阁此刻多半已有许多人候着。”
……
细碎金灿的桂花蕊在潮湿的岸畔铺了一路,离城南渐近时,人群的晏晏笑语掩过了秋夜唧啾的虫鸣,河中游赏的画舫三俩聚集,岸畔有不少结伴放灯祈愿的女子。
大燕朝的岁月静好,尽收眼底。
一枝低垂着沾染露水的桂花蹭过闻人歆肩头,花香馥郁醉人。
她攀折下那枝桂花,递向晏知北:“殿下,要花吗?”
晏知北微愣,欣然接过:“谢谢鹤归兄。”
“扶世子今日心情不错。”晏流光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他先前瞧见了闻人歆腰间的蝶形环佩,心中有疑,“扶世子和九璞医馆的小神医认识?”
闻人歆捏紧面具,语气并无慌乱地回着:“我与那狐笑公子是旧识,他师承药蝶谷,数年前与我和闻人家有些许渊源。”
闻人歆还以为晏流光要过问前日九璞医馆回绝宫中淑妃求孕子药一事。
但晏流光只盯了她一眼,引开话:“扶世子今日不是与闻人家女子有约吗?”
闻人歆识趣地接下话:“我与两位殿下便在前面街市分别罢,我去鹊桥寻闻人小姐。”
晏流光这才敛了那凌人的视线。
行至喧闹的街市,他买下一盏孔明灯,在商摊提笔落墨——“唯愿知知,所愿皆能所得。”
本欲再度请辞的闻人歆忽见他此举,未急着走,安静立于一侧。
一旁的晏知北心神极为触动地捧起那盏“愿他所愿”的孔明灯,他默然良久,而后以桂花枝代笔触墨,在另一侧写下“愿大燕朝万世繁荣太平。”
晏知北阖眼小声说:“若神灵谛听祈愿降福大燕,也期望百姓一同记念皇兄的心意与恩德。”
这话音微如蚊吟,多半只耳力极佳的闻人歆听清了,她有些想笑,大燕朝最尊贵的嫡皇子啊,心性竟纯良至此。
摊位近侧一文人装束的男子瞧见晏知北那如剑锋般遒劲的笔墨,由衷叹道:“公子这字犹甚行书大家。”
随后那男子才注意到晏知北和晏流光身上衣物皆是宫中贵人特供的锦缎,在抬眼看清晏知北面容时,他惶恐下跪:“拜见九皇子——”
喧闹的长街寂静了一刹,而后乌泱泱跪了一大片。
在长街偏隅买花灯的侍童远远地瞧见人群中唯数立着的三人,睁大了眼睛:“世……世子?”
可世子在那边,他身后的又是谁?
侍童昏头转向地扯了扯扶鹤归的衣袖,指给他看:“世子,有人冒充你!”
扶鹤归平静地叹了口气:“歆儿又胡闹。”
闻人歆似有所觉地侧首望去,隐约瞧见了站在琳琅花灯面前的扶鹤归二人。
晏流光探究的目光紧随她望了过去。
但闻人歆已收回视线,她看着孔明灯上的字,敛眸叹道:“九殿下圣者仁心。”
那被晏知北搀起的文士附和道:“九皇子以大燕安定为愿,贤明大义。”
“万世太平,圣者仁心。”晏流光将这几个字反复咀嚼,笑不达眼底,“九皇弟确是当得这盛誉,可这在外,怎么就无人识得我呢?”
那文士目光移落在晏流光身上,一顿,立时又跪了下去:“拜见熙王殿下,殿下恕罪。”
“起来吧。”晏流光没看他,只牵住晏知北的手,头也不回地往摘星阁走,“知北,再晚些可就赶不上戌时的烟花了。”
闻人歆立在原地,待两人走远后,那文士才再度起身,她询道:“你为何识得两位殿下?可在朝中有任职?”
“回世子,在下程洵卿,在翰林院任编修。殿试放榜后圣上设宫宴,我有幸见过几位殿下。”程洵卿道。
“程编修认为熙王和九殿下是怎样的人?”闻人歆勾了勾唇。
“不敢妄议。”程洵卿垂眸道。
闻人歆并不为难于他:“等你敢议的那天,大燕才是真正的安定太平。”
程洵卿目送着闻人歆离开的背影,听出了几分山雨欲来之意。
……
钟阁传来戍时的更鸣声,与此同时,城中四区万家烟火齐放。
墨色天幕被映亮,漫天的璀璨焰火如花绽开,几乎将人的魂魄都震慑住,城中不少妙龄女子与意中情郎携手相望,在这一刻许下誓诺。
闻人歆手持玉狐面具掩面,趁着烟花令人愣怔之际,悄然窜到扶鹤归身前:“打劫。”
那侍童挡在扶鹤归身前:“休得无礼!”
“扶萧,退下。”扶鹤归并无犹豫地解下扶萧身上沉甸甸的钱袋,递给闻人歆。
“我不要钱财。”闻人歆凑近,离扶鹤归只有寸许,眸光相交,她移开面具挑起扶鹤归下巴,笑吟吟道,“我只劫色。”
退到墙侧的扶萧看着两张一模一样的脸,呆若木鸡。
扶鹤归询道:“歆儿要我如何?”
闻人歆换回了自己的声音,她掐了掐扶鹤归的脸:“来,给爷笑一个。”
扶鹤归笑容无奈而纵容,在绚烂的烟花下,消融冰霜,温柔得摄人心魂。
闻人歆听到了自己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
她捧起扶鹤归的脸,眉眼弯起:“……再笑一下。”
扶鹤归却退后了稍许,他拈起一块桂花糕喂至闻人歆嘴前,平静问道:“歆儿为何会与熙王和九皇子同行?”
“我将九皇子错认成了你,上去打招呼差点被侍卫当刺客削,我还奇怪你侍卫什么时候那么厉害了。”闻人歆将桂花糕咬下一半,另一半自然而然喂给扶鹤归,“后来又撞上了熙王,他们相邀,我只能硬着头皮装下去。”
“放心,我没乱说话。”
扶鹤归对闻人歆扮成他的模样闯祸并无问斥之意,他拿起方才买的两盏漂亮莲灯:“时间尚早,我们去鹊桥祈灯。”
祈愿的花灯临河随处可放,但鹊桥是心意相通的男女携手祈愿姻缘共结的地方。
“我这副模样同你去鹊桥么?”闻人歆指了指自己,笑道,“旁人瞧见了,会以为鄜王府世子有什么怪异癖好的。”
扶鹤归一顿:“歆儿不愿去吗?”
闻人歆目光微微闪烁,抬手抹掉扶鹤归嘴角的糕屑:“不是拒绝你的意思。”
她将玉狐面具戴在扶鹤归脸上,又取下扶鹤归束发的玉簪,如瀑的乌发散垂在肩,闻人歆捋了捋他的鬓角,揶揄道:“走吧,小娘子。”
“这也,太放肆了……”一直没吭声的扶萧后背贴着灰墙,倒吸一口凉气。
于礼不合,但扶鹤归从不斥责闻人歆的放肆。
他未被面具遮掩的唇角微不可觉地勾起,偏头看向闻人歆,将一盏花灯递给她。
闻人歆持灯和他并肩而行。
青砖路潮湿的缝隙间零星生长着几簇牵牛花,从上滚落的露水湿了扶鹤归鞋履,有几分凉意。
“并未落雨,为何歆儿肩头湿了一片?”扶鹤归留意到闻人歆左肩衣襟的湿濡,解了御寒的外衫给闻人歆披上,“冷吗?”
“不冷的,近日天气都凉爽宜人。”罩衫上沾染着扶鹤归身上的幽冷薰香,闻人歆不自觉地拢紧了些。
她解释衣襟沾湿的原由,将与九皇子同行一路的细枝末节都与扶鹤归说了一遍。
扶鹤归沉默良久后,闷声道:“……歆儿,我也要花。”
朦胧映人的清冷月辉下,扶鹤归见闻人歆从袖中变出一小簇花形漂亮的金桂,而后伸手勾缠住他几缕头发在指间打着转儿。
闻人歆拈下碎小的桂蕊编在扶鹤归发缕间,她眼中闪过狡黠:“我的世子殿下啊,笑一下,给一小朵哦。”
今日乞巧节,燕京城中不设宵禁,楼阁笙歌亦是彻夜不绝。百姓点灯祈福,水波粼粼的护城河中映着星月,和花灯摇曳的烛火。
刚从九璞医馆出来的闻人歆还戴着她那张玉冠狐面神秘至极的神医面具,她沿着河岸幽僻小径慢悠悠走着,却隐约见到前方树影下有道熟悉身影。
……瞧着像是,她的世子殿下?
闻人歆欣欣然凑上前,见那人正阖眼对亲手放下的祈愿花灯许愿,闻人歆起着坏心想从侧后方扑上去吓他。
怎料那人恰好站起身来,促不及防的闻人歆身形不稳,面上冰凉的玉质面具便磕在了那人削薄的下颚处。
熟悉的雪木香扑鼻,被对方下意识扶住的闻人歆瞧着镂金面具之下白皙面庞那块於紫,心中笃定更甚。
眼前这张脸的轮廓闻人歆描画过上百次,断不会认错,她扬了扬笑正要开口,却突然被人粗鲁拽离开。
下一秒,一把寒剑架悬于她脖侧。
“何人放肆!”先前被主子勒令不许近身跟着的侍卫此刻吓得声音又怒又惊。
偷溜出宫的晏知北好不容易寻了块清冷地,却依旧被人搅扰。
他抬眼,细细打量这冲撞了他的少年,但那少年毫无惧色,反倒抵着剑摘了玉狐面具,冲他一笑道:“你怎么在此处?”
——竟是女子细软的声音,可那面具之下分明是他表兄鄜王府世子的模样。
晏知北错愕了片刻,示意侍卫将人松开:“……鹤归兄,你寻我吗?你这声音怎么了?”
闻人歆也微愣,以为面前人故意避她,抬手便摘了晏知北那张只掩了半边面的金镂面具。
但下一瞬,闻人歆眸底的愠色凝住。
面前之人有着一张同她此时八分神似的脸,只那眼尾没有鄜王世子扶鹤归那颗标志性的绯色美人痣。
坏了!认错了!
眼前之人,是大燕朝最尊贵的九!皇!子!
闻人歆惊得心中一抖,眼底情绪瞬息千转,还好,还好她玉狐面具下还有一张画皮。
闻人歆一边不住咳嗽几声一边扶住掉落的金镂面具,压着扶鹤归那般的清冷声嗓:“声音是近日染了寒气的缘由,方才实在有些抱歉,是鹤归行径冲撞了,只是隔着面具将九殿下一眼认出,一时有些兴奋。”
对不住了她的世子殿下,这祸得替她背一下。
“不在宫内,鹤归兄唤我知北就好。”被冒犯了的晏知北并不见恼,只压下疑惑道。
闻人歆目光微微闪动,除了身形容貌极似,这九皇子脾性竟也和扶鹤归一样好。
“知北——”身后突然有人唤道。
晏知北回过头,眸华微亮:“四皇兄。”
那走近的男子身着云纹墨袍,面容如皎月般温润。闻人歆却心中一紧,把手里捏着的玉狐面具往袖中藏了藏,不露声色地退后两步。
“秋夜露气重,一个人偷跑出宫也不知道多穿些。”晏流光解了身上的烟云氅给晏知北披上。
随后他目光朝闻人歆扫去,“今夜宫中设宴邀朝臣一同赏灯,扶世子没随首辅进宫吗?”
闻人歆端着扶鹤归的姿态,冷静回道:“我先前与闻人家的二小姐有约,便推了宫中的宴邀。今日节日的意义,对女子到底是有些不同的。”
晏流光目光沉了沉,笑道:“原来是为了准世子妃。”
“皇兄为何没留在宫中?”晏知北抬眸问。
“伴圣驾哪有自在的,宫中灯宴奢靡至极却并不如民间好玩,我听闻戍时四钟阁会与万民一同放烟花,城中还有鹊桥祈灯和游诗会。”晏流光对上晏知北的目光,随后看向河中那盏逐渐漂远的莲灯上,问道,“知北许了什么愿?”
“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晏知北道,“快近戍时了,我们一会儿去登摘星阁?”
“好。”晏流光应着,眼神却轻扫向匿于暗处的影卫。
晏知北毫无所察,他比晏流光矮小半个头,却自然地伸手牵住晏流光的衣袖,与他并肩而立。
而后他回望闻人歆,浅笑相邀:“鹤归兄与我们同行吗?”
——俊逸清艶的年少皇子眸光清洌,笑颜像山涧溪泉揉进了一缕澄澈的曦光,猛得撞进闻人歆心底。
闻人歆睫羽微颤,仿若那一瞬,身周万籁俱寂般。
美色当真祸人,闻人歆如是想。
她实在大逆不道,竟会在那一刹透过晏知北幻想此番笑颜的扶鹤归,那张极为相似的脸上,扶鹤归却总像是笼着一层疏冷薄冰。
要是啊,她的世子殿下也常对她露出这朝煦般明灿的笑容就好了。
在刹那恍神后闻人歆展颜笑了笑,她落后两人半步走着:“需得快些了,摘星阁此刻多半已有许多人候着。”
……
细碎金灿的桂花蕊在潮湿的岸畔铺了一路,离城南渐近时,人群的晏晏笑语掩过了秋夜唧啾的虫鸣,河中游赏的画舫三俩聚集,岸畔有不少结伴放灯祈愿的女子。
大燕朝的岁月静好,尽收眼底。
一枝低垂着沾染露水的桂花蹭过闻人歆肩头,花香馥郁醉人。
她攀折下那枝桂花,递向晏知北:“殿下,要花吗?”
晏知北微愣,欣然接过:“谢谢鹤归兄。”
“扶世子今日心情不错。”晏流光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他先前瞧见了闻人歆腰间的蝶形环佩,心中有疑,“扶世子和九璞医馆的小神医认识?”
闻人歆捏紧面具,语气并无慌乱地回着:“我与那狐笑公子是旧识,他师承药蝶谷,数年前与我和闻人家有些许渊源。”
闻人歆还以为晏流光要过问前日九璞医馆回绝宫中淑妃求孕子药一事。
但晏流光只盯了她一眼,引开话:“扶世子今日不是与闻人家女子有约吗?”
闻人歆识趣地接下话:“我与两位殿下便在前面街市分别罢,我去鹊桥寻闻人小姐。”
晏流光这才敛了那凌人的视线。
行至喧闹的街市,他买下一盏孔明灯,在商摊提笔落墨——“唯愿知知,所愿皆能所得。”
本欲再度请辞的闻人歆忽见他此举,未急着走,安静立于一侧。
一旁的晏知北心神极为触动地捧起那盏“愿他所愿”的孔明灯,他默然良久,而后以桂花枝代笔触墨,在另一侧写下“愿大燕朝万世繁荣太平。”
晏知北阖眼小声说:“若神灵谛听祈愿降福大燕,也期望百姓一同记念皇兄的心意与恩德。”
这话音微如蚊吟,多半只耳力极佳的闻人歆听清了,她有些想笑,大燕朝最尊贵的嫡皇子啊,心性竟纯良至此。
摊位近侧一文人装束的男子瞧见晏知北那如剑锋般遒劲的笔墨,由衷叹道:“公子这字犹甚行书大家。”
随后那男子才注意到晏知北和晏流光身上衣物皆是宫中贵人特供的锦缎,在抬眼看清晏知北面容时,他惶恐下跪:“拜见九皇子——”
喧闹的长街寂静了一刹,而后乌泱泱跪了一大片。
在长街偏隅买花灯的侍童远远地瞧见人群中唯数立着的三人,睁大了眼睛:“世……世子?”
可世子在那边,他身后的又是谁?
侍童昏头转向地扯了扯扶鹤归的衣袖,指给他看:“世子,有人冒充你!”
扶鹤归平静地叹了口气:“歆儿又胡闹。”
闻人歆似有所觉地侧首望去,隐约瞧见了站在琳琅花灯面前的扶鹤归二人。
晏流光探究的目光紧随她望了过去。
但闻人歆已收回视线,她看着孔明灯上的字,敛眸叹道:“九殿下圣者仁心。”
那被晏知北搀起的文士附和道:“九皇子以大燕安定为愿,贤明大义。”
“万世太平,圣者仁心。”晏流光将这几个字反复咀嚼,笑不达眼底,“九皇弟确是当得这盛誉,可这在外,怎么就无人识得我呢?”
那文士目光移落在晏流光身上,一顿,立时又跪了下去:“拜见熙王殿下,殿下恕罪。”
“起来吧。”晏流光没看他,只牵住晏知北的手,头也不回地往摘星阁走,“知北,再晚些可就赶不上戌时的烟花了。”
闻人歆立在原地,待两人走远后,那文士才再度起身,她询道:“你为何识得两位殿下?可在朝中有任职?”
“回世子,在下程洵卿,在翰林院任编修。殿试放榜后圣上设宫宴,我有幸见过几位殿下。”程洵卿道。
“程编修认为熙王和九殿下是怎样的人?”闻人歆勾了勾唇。
“不敢妄议。”程洵卿垂眸道。
闻人歆并不为难于他:“等你敢议的那天,大燕才是真正的安定太平。”
程洵卿目送着闻人歆离开的背影,听出了几分山雨欲来之意。
……
钟阁传来戍时的更鸣声,与此同时,城中四区万家烟火齐放。
墨色天幕被映亮,漫天的璀璨焰火如花绽开,几乎将人的魂魄都震慑住,城中不少妙龄女子与意中情郎携手相望,在这一刻许下誓诺。
闻人歆手持玉狐面具掩面,趁着烟花令人愣怔之际,悄然窜到扶鹤归身前:“打劫。”
那侍童挡在扶鹤归身前:“休得无礼!”
“扶萧,退下。”扶鹤归并无犹豫地解下扶萧身上沉甸甸的钱袋,递给闻人歆。
“我不要钱财。”闻人歆凑近,离扶鹤归只有寸许,眸光相交,她移开面具挑起扶鹤归下巴,笑吟吟道,“我只劫色。”
退到墙侧的扶萧看着两张一模一样的脸,呆若木鸡。
扶鹤归询道:“歆儿要我如何?”
闻人歆换回了自己的声音,她掐了掐扶鹤归的脸:“来,给爷笑一个。”
扶鹤归笑容无奈而纵容,在绚烂的烟花下,消融冰霜,温柔得摄人心魂。
闻人歆听到了自己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
她捧起扶鹤归的脸,眉眼弯起:“……再笑一下。”
扶鹤归却退后了稍许,他拈起一块桂花糕喂至闻人歆嘴前,平静问道:“歆儿为何会与熙王和九皇子同行?”
“我将九皇子错认成了你,上去打招呼差点被侍卫当刺客削,我还奇怪你侍卫什么时候那么厉害了。”闻人歆将桂花糕咬下一半,另一半自然而然喂给扶鹤归,“后来又撞上了熙王,他们相邀,我只能硬着头皮装下去。”
“放心,我没乱说话。”
扶鹤归对闻人歆扮成他的模样闯祸并无问斥之意,他拿起方才买的两盏漂亮莲灯:“时间尚早,我们去鹊桥祈灯。”
祈愿的花灯临河随处可放,但鹊桥是心意相通的男女携手祈愿姻缘共结的地方。
“我这副模样同你去鹊桥么?”闻人歆指了指自己,笑道,“旁人瞧见了,会以为鄜王府世子有什么怪异癖好的。”
扶鹤归一顿:“歆儿不愿去吗?”
闻人歆目光微微闪烁,抬手抹掉扶鹤归嘴角的糕屑:“不是拒绝你的意思。”
她将玉狐面具戴在扶鹤归脸上,又取下扶鹤归束发的玉簪,如瀑的乌发散垂在肩,闻人歆捋了捋他的鬓角,揶揄道:“走吧,小娘子。”
“这也,太放肆了……”一直没吭声的扶萧后背贴着灰墙,倒吸一口凉气。
于礼不合,但扶鹤归从不斥责闻人歆的放肆。
他未被面具遮掩的唇角微不可觉地勾起,偏头看向闻人歆,将一盏花灯递给她。
闻人歆持灯和他并肩而行。
青砖路潮湿的缝隙间零星生长着几簇牵牛花,从上滚落的露水湿了扶鹤归鞋履,有几分凉意。
“并未落雨,为何歆儿肩头湿了一片?”扶鹤归留意到闻人歆左肩衣襟的湿濡,解了御寒的外衫给闻人歆披上,“冷吗?”
“不冷的,近日天气都凉爽宜人。”罩衫上沾染着扶鹤归身上的幽冷薰香,闻人歆不自觉地拢紧了些。
她解释衣襟沾湿的原由,将与九皇子同行一路的细枝末节都与扶鹤归说了一遍。
扶鹤归沉默良久后,闷声道:“……歆儿,我也要花。”
朦胧映人的清冷月辉下,扶鹤归见闻人歆从袖中变出一小簇花形漂亮的金桂,而后伸手勾缠住他几缕头发在指间打着转儿。
闻人歆拈下碎小的桂蕊编在扶鹤归发缕间,她眼中闪过狡黠:“我的世子殿下啊,笑一下,给一小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