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从祁州收集到简略的资料后,田瑜如获至宝地捧着回家,与亲人团聚。
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将本地作为试点,种植药材的事情开展下去,必须取得县里长官的同意和支持。
本县地处中原,对于山药、薏仁、赤豆、菊花、山药等药材的生长再适合不过,且环境熟悉,可有一番作为。
且当地县官李大人是四五年前从外郡调任来,虽不说两袖清风,也算刚正,相必会为了百姓见他一见。
于是田瑜递上拜帖,因是以举人的名义拜见,并说有要事相商,故而大人还是同意闲暇之时与他会面。
县衙会客厅。此时田瑜与身材清瘦、精神烁烁的李大人见礼寒暄,分坐两旁。
李大人端起茶杯轻轻拨弄几下,闻了闻茶香,喝了口茶水,清清嗓子道:“田举人今日来此,所谓何事?”
田瑜作揖道“大人,学生冒昧前来打扰,实在是有一事大为困扰,特来向您请教。”
“若是有疑问尽管道来,某虽不才,虚长你十余岁,也可为你解惑。”李大人很是平易近人,捋着胡子笑道。
“大人,事情是这样的。学生近年翻阅医药古籍,走访采药之民众,发现本地土质、气候适宜山药、菊花……等药材生长,因此搜集了这些药材的育苗、移栽、种植、养护、采收等方法,均在此册,请大人过目。”田瑜说着将袖中抄写的备用手册递呈给李大人。
李大人接过翻阅,发现此册中果然记载详尽,某药几月栽种,几月授粉,某时翻土,某时收获,采摘时间、天气、部位,炮制方法等等均记录在内。
他抬头打量了一下面前恭恭敬敬的青年,身着青灰色长袍,清透的目光未见一点世故与沧桑。
本县举人数量不多,因此红榜张贴后,他已知晓此人,田瑜四次科考终于考上举人,于本县亦是一大政绩,也是少数年轻举人之一,且他中举之后不似旁人大肆庆祝、四处走动、交友赴会,亦能管束家人不宣扬、仗势欺人,便觉此人是个极稳妥之人。
如今看来,果然没有看走眼。
但此时县官大人也弄不懂他此行的来意。
他皱了皱眉,问道“田举人这册中内容,于药材种植一道颇有见解。只是与你寻本官有何关系?若是想著书立说,自去寻印刷铺子便是。”
田瑜见他有所误会,忙起身道“大人误会了。学生此行并不为己。”他将来意娓娓道来。
“哦?你想将自己所学教给百姓,让他们种植药材?”
“大人英明。学生因家中种过草药,收益尚可,便想到为百姓做些事,既能让药商把药价压下一些,百姓能吃得起药,又能让百姓更多谋生的手段。”
李大人沉吟片刻,缓缓道“田举人心中有百姓,有大义,本官自然不能阻拦。但此时涉及过多,税收、药材出售、土地种植面积、良田退化等,皆要考虑。你且等候几日,我与诸人商议过后,请示上官,若能得新任知府大人同意,届时再细细商议。”
田瑜听他如此说,恍然一般拱手告辞“是学生考虑不周,还望李大人海涵,那学生这就告辞,李大人公务繁忙,学生打扰了。”
“无妨无妨,改日再会。”李大人眉头紧锁,似是还在思考这件事是否可行。
田瑜一回到家中,便被频频向院门张望的弟弟小金子堵住了去路。
“大哥,县老爷怎么说呀?是不是同意了?”
“此事牵涉过多,李大人要请示上官才能决定。你别忙了,即使同意了也不会让你去收药材,好好做你的差事吧!”田瑜拍拍他的肩膀,这个曾经围着他腿边调皮的娃娃已经长成大人了,却还是思维跳跃,想一出是一出。
小金子摸摸鼻子,“大哥,我是真的想去跑商,四处走走看看,老窝在县城里有什么意思?”
田瑜定定地看了他一眼,绕过他往前走。
“若是真想去,那就攒点钱,有本钱才有机会。”
淡淡的话语从他身后飘过。
“吆吼!”小金子惊喜地一跃而起,猴子似的连蹿两下,口中发出怪叫。
一般他大哥同意了,家里就没有人会阻拦他了,这怎么能让他不惊喜呢?
田瑜摇摇头,进书房整理写过的笔记。
他怎么会不知道小金子怎么想的,小福子虽没他机灵,管着一家铺子也算安稳,小金子又是坐不住的性子,让他去守铺子,还不如打一顿来的痛快!
但他心里又清楚,即便是县里同意开始种植草药,也不会让散户去收购,一来价格参差不齐,容易使没有经验的农户受到蒙骗,二来越过了官府,这政绩怎么算?
当然不能只挂在他一人头上。虽然他并没有想过此事。
但当官的通病,即使不为银钱,也会为名声、官声所累,更何况李大人还年轻,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他又属实勤政、公正,为百姓也做了不少实事,在百姓中声誉极好。
田瑜耐心等了半个月,期间又完善了些细节问题,及推广种植药材需注意的事情。
终于接到了县令李大人的邀请。
田瑜稍整理一番衣冠,便随着县令的长随一起进了衙门厅堂内。
甫一进门,便吸引了众位大小官员的目光。
田瑜顶着炙热的眼神缓缓前行,拱手作揖“学生田瑜见过各位大人。”
李大人捻着胡子开口请起,并一一介绍了在座的各位大人。
分别有县丞王大人、主簿范大人、税课司大使袁大人、工部胥吏吴大人以及医学训科——当地有名的李大夫。
田瑜一一拜见。
“田举人请坐,”李大人无意寒暄,开门见山道“此次邀你前来,便是商讨种植药材一事。”
“此事知府大人已知悉,并十分支持,此事乃是利民的好事,但告诫我等不可毁坏良田,不可为了种植药材而弃粮不种、本末倒置。故今日与诸位聚于此地,便是商议具体章程,希望田举人能为我等解惑。”
田瑜心道,这是想试他一试啊。
但他不慌,沉静地回应“学生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若是按你所说,将药材种下去,成本与利润是否可控?收获之后可有销路?”袁大人急不可耐地最先提问,他是主管县里税收的胥吏,对此事非常上心。
“回袁大人话。药材的成本仅是种子、枝条、块茎的费用,土地可选荒地深翻沃肥,动物粪便及落叶湿壤均可为肥田所用,浇水、除草、采收均需人力,至于防虫、防病均是需要随时观察,及时处理。”
“至于大人所言利润与销路问题,大人可尽管放心,目前草药价格居高不下,其中利润可观。学生曾去往药都祁州寻访,药材质量好,便能销往各地,而许多药材不仅是药,更可食用,许多药材长期服用能强身健体、延长寿命,因此不愁药量太多而无人收购。”
李大夫点点头“确实如此。”他虽如今较少坐诊,但开方几十年,还是知道药价和一些基本情况的。
袁大人放松地靠着椅背,笑着说“那老夫没有什么可担心了。”
接着掌管工农事的吴大人轻声道“老夫有一事不明。”
“吴大人请讲。”田瑜拱手倾听。
“既是种植一事,想必难免会占用土地,如此我县粮食产量必定遭受影响,且药材价高,若是农民不种粮食,纷纷转为种药材,如何交上粮税?若是遇上天灾,如何能保证农民有粮吃?”
“又,农民种植药材,难免分心,不能全力以事农事,万一两厢皆不得利,闹将起来如何处理?”
“再来,种什么都需要种子、枝条、幼苗,若推广开来,怎么保证人人都有种有苗可用?”
田瑜心中一喜,这正是他近日思索的问题,凭借前世的所见所闻,可解决这些问题,那事情就好说了。
“回吴大人话。先前所言,种植药材可以开荒,必不占用良田,我县可规定不许用现有良田种植草药,本县荒地颇多,且多年未种、肥力不输中等田。药材与粮食不同,采收时间各异,不会耽误农忙、农种、农时,闲时伺弄既有人力、又方便管理,两不耽误。”
“种子问题学生亦考虑过,只需县衙批出一块良田,以作实验之用,根据古书记载密密种植,待幼苗长成后可分予农民种植,种植期间,学生会日日观察生长情况。”
“若前期有农民愿意试种,可免费赠予种子或幼苗。学生亦愿无偿将所学所知教授他们,并可随时答疑解惑。”
范主簿轻笑一声,轻佻地问道“照你所言,似乎你个人并无得利之处,所以田举人此举为名?为官?”
田瑜心中一凌,来了。
“范主簿,田某此举不为名、不为官,只是想为顺县、为民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说来可笑,若各位大人不嫌弃,学生亦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大夫抬手言“但说无妨。”
“舍下有一弟,此前考中童生后再无寸进,日前想做商人去,田某恐其经验浅薄,遭受蒙骗,若是县里开展药材种植,请各位大人网开一面,使他长长见识。”
“哈哈哈哈”厅堂中笑声一片。
李大人笑着摇摇头,不怕你提要求,就怕你无欲无求。
“若是此事做成,必然有许多新的药材商人,他想做自然可行。”
田瑜面上欣喜不已“多谢大人。”
心中却毫无波澜。
当官的能和他坐在此处交谈,除了为政绩、为利益,当然还怕他跟他们不是一条心,所以即使他不提,也会设法把他拉上一条船。
届时药材买卖做起来,哪个药商和在座的不沾亲带故?若不提前说,怕是小金子裤子都能被挤兑没了。
接下来众人又就各种问题讨论了半天,直至日上中天才结束。
田瑜走出衙门,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
跟这些人精打交道,真是让人提心吊胆,生怕一不注意就被坑了。
不过他也无所图,除了养育种苗、教授农民种植药材,其他的事自有县令等人安排。
于是,接下来几日,田瑜日日被请去县衙工部班房,给一些自愿来学的农民讲授草药种植技巧,而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中年人,比他种植经验更多,常常举一反三,很快田瑜便无甚可教。
吴大人便留两位有采药经验,又是种地老手来给大家传授知识、解惑,让田瑜专心育苗、培种。
三月,正是播种的季节。
田瑜找人专门休整了土地,将县衙采购的药材菊花、薄荷、艾草、柴胡等种子、山药、地黄等块茎作为试种药材种下去,此时成片成片绿泱泱幼嫩的苗子从土里钻出来,他的任务便完成了。
县衙热热闹闹了好几日,来来往往的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来衙门凭开荒证明领取幼苗,小金子每日去看,将最新消息汇报给田瑜。
只要有人去种,尝到了甜头,便能起到领头作用,便会蜂拥而至,到时家家户户种上药材也不无可能。
田瑜闲时便会去田间地头走动,观察药材生长情况,辨别病虫害,至于浇水、除草、施肥是农民的看家本领,自然不必他操心。
他站在地头,望向远方,一望无际的苗木郁郁葱葱,虽然有些农民对草药种植持有怀疑态度,不愿改变农耕方式,但总有愿意尝试的人,这些人如星星之火,一旦获得比种粮得利更多,明年势必多开荒种植,如此周边的人怎么会坐得住?
荒地就那么多,都让邻居开走了,他们即使不想冒险,也会去开荒,更何况前三年种植的幼苗是官府免费发的,不过费些人力,而人力是在古代最不值钱的。
相信未来这片土地上满是药香,而药香带着人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将本地作为试点,种植药材的事情开展下去,必须取得县里长官的同意和支持。
本县地处中原,对于山药、薏仁、赤豆、菊花、山药等药材的生长再适合不过,且环境熟悉,可有一番作为。
且当地县官李大人是四五年前从外郡调任来,虽不说两袖清风,也算刚正,相必会为了百姓见他一见。
于是田瑜递上拜帖,因是以举人的名义拜见,并说有要事相商,故而大人还是同意闲暇之时与他会面。
县衙会客厅。此时田瑜与身材清瘦、精神烁烁的李大人见礼寒暄,分坐两旁。
李大人端起茶杯轻轻拨弄几下,闻了闻茶香,喝了口茶水,清清嗓子道:“田举人今日来此,所谓何事?”
田瑜作揖道“大人,学生冒昧前来打扰,实在是有一事大为困扰,特来向您请教。”
“若是有疑问尽管道来,某虽不才,虚长你十余岁,也可为你解惑。”李大人很是平易近人,捋着胡子笑道。
“大人,事情是这样的。学生近年翻阅医药古籍,走访采药之民众,发现本地土质、气候适宜山药、菊花……等药材生长,因此搜集了这些药材的育苗、移栽、种植、养护、采收等方法,均在此册,请大人过目。”田瑜说着将袖中抄写的备用手册递呈给李大人。
李大人接过翻阅,发现此册中果然记载详尽,某药几月栽种,几月授粉,某时翻土,某时收获,采摘时间、天气、部位,炮制方法等等均记录在内。
他抬头打量了一下面前恭恭敬敬的青年,身着青灰色长袍,清透的目光未见一点世故与沧桑。
本县举人数量不多,因此红榜张贴后,他已知晓此人,田瑜四次科考终于考上举人,于本县亦是一大政绩,也是少数年轻举人之一,且他中举之后不似旁人大肆庆祝、四处走动、交友赴会,亦能管束家人不宣扬、仗势欺人,便觉此人是个极稳妥之人。
如今看来,果然没有看走眼。
但此时县官大人也弄不懂他此行的来意。
他皱了皱眉,问道“田举人这册中内容,于药材种植一道颇有见解。只是与你寻本官有何关系?若是想著书立说,自去寻印刷铺子便是。”
田瑜见他有所误会,忙起身道“大人误会了。学生此行并不为己。”他将来意娓娓道来。
“哦?你想将自己所学教给百姓,让他们种植药材?”
“大人英明。学生因家中种过草药,收益尚可,便想到为百姓做些事,既能让药商把药价压下一些,百姓能吃得起药,又能让百姓更多谋生的手段。”
李大人沉吟片刻,缓缓道“田举人心中有百姓,有大义,本官自然不能阻拦。但此时涉及过多,税收、药材出售、土地种植面积、良田退化等,皆要考虑。你且等候几日,我与诸人商议过后,请示上官,若能得新任知府大人同意,届时再细细商议。”
田瑜听他如此说,恍然一般拱手告辞“是学生考虑不周,还望李大人海涵,那学生这就告辞,李大人公务繁忙,学生打扰了。”
“无妨无妨,改日再会。”李大人眉头紧锁,似是还在思考这件事是否可行。
田瑜一回到家中,便被频频向院门张望的弟弟小金子堵住了去路。
“大哥,县老爷怎么说呀?是不是同意了?”
“此事牵涉过多,李大人要请示上官才能决定。你别忙了,即使同意了也不会让你去收药材,好好做你的差事吧!”田瑜拍拍他的肩膀,这个曾经围着他腿边调皮的娃娃已经长成大人了,却还是思维跳跃,想一出是一出。
小金子摸摸鼻子,“大哥,我是真的想去跑商,四处走走看看,老窝在县城里有什么意思?”
田瑜定定地看了他一眼,绕过他往前走。
“若是真想去,那就攒点钱,有本钱才有机会。”
淡淡的话语从他身后飘过。
“吆吼!”小金子惊喜地一跃而起,猴子似的连蹿两下,口中发出怪叫。
一般他大哥同意了,家里就没有人会阻拦他了,这怎么能让他不惊喜呢?
田瑜摇摇头,进书房整理写过的笔记。
他怎么会不知道小金子怎么想的,小福子虽没他机灵,管着一家铺子也算安稳,小金子又是坐不住的性子,让他去守铺子,还不如打一顿来的痛快!
但他心里又清楚,即便是县里同意开始种植草药,也不会让散户去收购,一来价格参差不齐,容易使没有经验的农户受到蒙骗,二来越过了官府,这政绩怎么算?
当然不能只挂在他一人头上。虽然他并没有想过此事。
但当官的通病,即使不为银钱,也会为名声、官声所累,更何况李大人还年轻,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他又属实勤政、公正,为百姓也做了不少实事,在百姓中声誉极好。
田瑜耐心等了半个月,期间又完善了些细节问题,及推广种植药材需注意的事情。
终于接到了县令李大人的邀请。
田瑜稍整理一番衣冠,便随着县令的长随一起进了衙门厅堂内。
甫一进门,便吸引了众位大小官员的目光。
田瑜顶着炙热的眼神缓缓前行,拱手作揖“学生田瑜见过各位大人。”
李大人捻着胡子开口请起,并一一介绍了在座的各位大人。
分别有县丞王大人、主簿范大人、税课司大使袁大人、工部胥吏吴大人以及医学训科——当地有名的李大夫。
田瑜一一拜见。
“田举人请坐,”李大人无意寒暄,开门见山道“此次邀你前来,便是商讨种植药材一事。”
“此事知府大人已知悉,并十分支持,此事乃是利民的好事,但告诫我等不可毁坏良田,不可为了种植药材而弃粮不种、本末倒置。故今日与诸位聚于此地,便是商议具体章程,希望田举人能为我等解惑。”
田瑜心道,这是想试他一试啊。
但他不慌,沉静地回应“学生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若是按你所说,将药材种下去,成本与利润是否可控?收获之后可有销路?”袁大人急不可耐地最先提问,他是主管县里税收的胥吏,对此事非常上心。
“回袁大人话。药材的成本仅是种子、枝条、块茎的费用,土地可选荒地深翻沃肥,动物粪便及落叶湿壤均可为肥田所用,浇水、除草、采收均需人力,至于防虫、防病均是需要随时观察,及时处理。”
“至于大人所言利润与销路问题,大人可尽管放心,目前草药价格居高不下,其中利润可观。学生曾去往药都祁州寻访,药材质量好,便能销往各地,而许多药材不仅是药,更可食用,许多药材长期服用能强身健体、延长寿命,因此不愁药量太多而无人收购。”
李大夫点点头“确实如此。”他虽如今较少坐诊,但开方几十年,还是知道药价和一些基本情况的。
袁大人放松地靠着椅背,笑着说“那老夫没有什么可担心了。”
接着掌管工农事的吴大人轻声道“老夫有一事不明。”
“吴大人请讲。”田瑜拱手倾听。
“既是种植一事,想必难免会占用土地,如此我县粮食产量必定遭受影响,且药材价高,若是农民不种粮食,纷纷转为种药材,如何交上粮税?若是遇上天灾,如何能保证农民有粮吃?”
“又,农民种植药材,难免分心,不能全力以事农事,万一两厢皆不得利,闹将起来如何处理?”
“再来,种什么都需要种子、枝条、幼苗,若推广开来,怎么保证人人都有种有苗可用?”
田瑜心中一喜,这正是他近日思索的问题,凭借前世的所见所闻,可解决这些问题,那事情就好说了。
“回吴大人话。先前所言,种植药材可以开荒,必不占用良田,我县可规定不许用现有良田种植草药,本县荒地颇多,且多年未种、肥力不输中等田。药材与粮食不同,采收时间各异,不会耽误农忙、农种、农时,闲时伺弄既有人力、又方便管理,两不耽误。”
“种子问题学生亦考虑过,只需县衙批出一块良田,以作实验之用,根据古书记载密密种植,待幼苗长成后可分予农民种植,种植期间,学生会日日观察生长情况。”
“若前期有农民愿意试种,可免费赠予种子或幼苗。学生亦愿无偿将所学所知教授他们,并可随时答疑解惑。”
范主簿轻笑一声,轻佻地问道“照你所言,似乎你个人并无得利之处,所以田举人此举为名?为官?”
田瑜心中一凌,来了。
“范主簿,田某此举不为名、不为官,只是想为顺县、为民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说来可笑,若各位大人不嫌弃,学生亦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大夫抬手言“但说无妨。”
“舍下有一弟,此前考中童生后再无寸进,日前想做商人去,田某恐其经验浅薄,遭受蒙骗,若是县里开展药材种植,请各位大人网开一面,使他长长见识。”
“哈哈哈哈”厅堂中笑声一片。
李大人笑着摇摇头,不怕你提要求,就怕你无欲无求。
“若是此事做成,必然有许多新的药材商人,他想做自然可行。”
田瑜面上欣喜不已“多谢大人。”
心中却毫无波澜。
当官的能和他坐在此处交谈,除了为政绩、为利益,当然还怕他跟他们不是一条心,所以即使他不提,也会设法把他拉上一条船。
届时药材买卖做起来,哪个药商和在座的不沾亲带故?若不提前说,怕是小金子裤子都能被挤兑没了。
接下来众人又就各种问题讨论了半天,直至日上中天才结束。
田瑜走出衙门,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
跟这些人精打交道,真是让人提心吊胆,生怕一不注意就被坑了。
不过他也无所图,除了养育种苗、教授农民种植药材,其他的事自有县令等人安排。
于是,接下来几日,田瑜日日被请去县衙工部班房,给一些自愿来学的农民讲授草药种植技巧,而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中年人,比他种植经验更多,常常举一反三,很快田瑜便无甚可教。
吴大人便留两位有采药经验,又是种地老手来给大家传授知识、解惑,让田瑜专心育苗、培种。
三月,正是播种的季节。
田瑜找人专门休整了土地,将县衙采购的药材菊花、薄荷、艾草、柴胡等种子、山药、地黄等块茎作为试种药材种下去,此时成片成片绿泱泱幼嫩的苗子从土里钻出来,他的任务便完成了。
县衙热热闹闹了好几日,来来往往的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来衙门凭开荒证明领取幼苗,小金子每日去看,将最新消息汇报给田瑜。
只要有人去种,尝到了甜头,便能起到领头作用,便会蜂拥而至,到时家家户户种上药材也不无可能。
田瑜闲时便会去田间地头走动,观察药材生长情况,辨别病虫害,至于浇水、除草、施肥是农民的看家本领,自然不必他操心。
他站在地头,望向远方,一望无际的苗木郁郁葱葱,虽然有些农民对草药种植持有怀疑态度,不愿改变农耕方式,但总有愿意尝试的人,这些人如星星之火,一旦获得比种粮得利更多,明年势必多开荒种植,如此周边的人怎么会坐得住?
荒地就那么多,都让邻居开走了,他们即使不想冒险,也会去开荒,更何况前三年种植的幼苗是官府免费发的,不过费些人力,而人力是在古代最不值钱的。
相信未来这片土地上满是药香,而药香带着人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