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又是一年春天。

    县衙的苗圃已经有专人伺弄,不需田瑜看管。即使没有免费的种子、枝条,来领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田瑜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本地种植的菊花、山药、桑叶、薄荷、金银花、桔梗等药早已闻名祁州,相信要不了几年,便会扬名全国。

    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本县自开荒第四年开始收药材税,税收稳居郡里第一,知府大人还专门招田瑜问话,夸赞了他一番。

    小金子的生意也做的风生水起,不仅收购晒干的药材,还收购鲜品加工成花露、汁液,和医馆合作做成品养生、补肾、补脾、延年益寿、预防疾病、治疗小病小痛的药丸子、膏药等,看他乐在其中的样子,田瑜也觉得他找到了自己的路。

    家里生活也越来越好,把周边两户房子收购了之后打通,空间不再拥挤,小辈们或读书、或做生意、或种药材,各有各的事业,一家人过的蒸蒸日上。

    这几年,田瑜一点一点写出了顺县适宜种植药材的农书,包含选土、育种、种植、采集、防灾害等技术,名之为《顺县药植录》。

    他想,他的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而往后,他会走的更远。

    会有更多《某地药植录》诞生。

    故事在这里结束。但田瑜给百姓带来的技术和智慧一直创造着财富,滋润着这片土地,影响着这些人的生计。

    不求扬名立万,但求心有黎民,心中无愧、无悔。

    接下来,他还会去往各地,散播知识和财富。

    属于他自己的故事还在继续。

章节目录

古代生活实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火把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火把花并收藏古代生活实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