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咳!咳咳!”
迟父重重的,不悦的咳声传来,众人方才陆续回过神。
吴家人面上都有些讪讪。
迟意不动声色瞥了一眼,佯装未见,她似乎经多了因容貌而来的瞩目,是以依旧从容。
倒是□□勇,方才投在她面庞上火热的视线一触即收,定力很是不错。
村长此时笑眯眯的看向父女两人,“是迟老弟和大侄女啊,快进来坐,没想着你们今日会来。”
“是有事想同您商量。”迟父应着,等迟意也招呼了人,一道落座,这才说起父女俩的担忧。
村长听完一拍大腿,正色道,“韩家小子过来说的也是此事,莫不是真会发水?!这可要了命了!”
“我瞧着有八成的可能。不止咱们一个村,周围的村子都躲不开,甚至县城都难说。”□□勇插了一句。
迟父看了看□□勇,有些意外。
因着吴宝家的缘故,他一向也不大待见这吴家女婿,但对方有这份见识,而且敢于找到村长实话实说,可见心性还是不错的。
他略缓了神色,斟酌道,“这事没人能保准,只看如今的情形,确实有这个可能。但话说回来,莫说八成,便是有五成的可能,咱们也不能冒这个险不是?毕竟关乎这么些人的性命,您看……这事怎么办才好?”
村长蹙着眉头,揪着下颌的胡子,半晌才叹道:“我这就招呼周围几个村子,大家齐心一道去趟县衙,上面定会看重此事。”
上报自然是应该的,可是上报之后呢?
县令调任过来已有两年,在本地没见着功绩,传说倒是不少。
不是纳了小妾,就是召集商贾要建个园子……
这样的父母官,他会怎么做?或者说,他会做什么吗?
众人心中都有这般疑问。
迟意想了想,委婉的道:“村长叔,县令大人听闻此事多半要去州府上报,可他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可就不好说了。毕竟这路难走,耽搁多久没人知晓。”
村长一惊,手上不自觉用力,登时扯下根胡子,一边咝咝的疼着,他也明白了这意思。
是啊,县令若是知晓可能发水,连县城都保不住,他肯定要跑!
到时候,县城里没了做主的人,事情就更没人管了,只怕等不到发水就会乱成一锅粥。
这丫头平时见着闷不吭声的,没想到心眼还挺多,村长赞赏的看了迟意一眼,又转向迟父,佩服不已,“迟老弟啊,你这闺女教得好,想事周全。这么一说,倒是不急着去县衙了,毕竟这都是咱们自己瞎猜的,做不得准,要真闹到州府去,岂不是把事弄大了?万一没事,上面的大人怪罪下来,咱这些人哪有那么硬实的肩膀扛啊!”
迟父看了自家姑娘一眼,她倒是敢说,转头道:“小丫头胡说八道罢了,不过您说的是正理,莫不如您先向其他村打问一番,听听人家怎么说?若是大家都有这担忧,便召集本村的乡亲们说道说道。”
顿了顿,他轻叹:“总归是看个人怎么想了。”
若是官府出面,自是可以强制众人撤离此地,可如今官府那边明显指望不上,也只能私下召集了。
至于说要不要走,那是各家自己决定。
不肯抛家舍业的人有吗?心存侥幸的人有吗?肯定有!不但有,估计还不少!
可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如此了。
村长也想到此处,不由跟着深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啊,看命吧。”
他也愁得很,眼见着稻田该收了,谁能舍得?
这时,□□勇突然闷声说,“村长叔,县衙那边真就……”指望不上吗?这么大的事,就算闹到州府去也不能报都不报吧?
不过话没说完,就被村长截住了,“勇子啊,你是个好的,眼下你叔我有件大事要托付你。”
“您说。”
“你腿脚好,人也沉稳,帮着你叔先把周家村和十里庄的村长请过来。记着,请他们立时就来,别耽搁。”
“……好。”
见村长开始安排召集人的事,迟父带着迟意不再多留,起身告辞。
□□勇跟在他们后面也出了门,走了没几步,他忍不住拦下两人,“迟叔,村子里的人啥心思,您是知道的,这事……就是村长叔亲自去说,只怕他们也不会当真。万一他们非要留下,等真的发水,那大家可就……您可有旁的打算?”
雨下得又急又大,即便这样近的距离,他又提高了声量,迟意也听得模模糊糊,可这语气中的微微责难,她却立刻意识到。
这是要把罪责推到他们迟家身上?
还是被村长噎回去,气不顺,拿他爹当软柿子捏?
好生可笑!
紧了紧挽扶父亲的手,她抢先扬声道:“我们父女一看这雨下个不停,河水也见涨,就急忙来找村长叔说了,还来不及多想。倒是韩大哥,你是上山上老了的,听闻祖孙三代都是猎户,山上的水况如何必然瞒不过你的眼睛,想来早就察觉不对了。不知你思量了这么久可有旁的打算,能否告知一二,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这不软不硬的钉子刺的□□勇脸皮登时泛起热潮,可望着那张脸,他又生出不半点恼怒,只得吱吱唔唔的借口还要去办村长交托的事,仓促逃离。
迟家父女回到家里,在堂屋喝着王氏准备好的热姜汤,迟父这才翘起唇角,看向女儿,“你这丫头,何时变得这般牙尖嘴利了?那韩家小子虽然迂了些,但也是好心。”
以为官府若是知晓,不会不管,想法何其天真?
这世上从不缺少没担当且贪生怕死的官员。
还是自家姑娘眼明心亮!
迟意轻嗤,“我相信他报信是好心,但他可不迂。否则当着村长就该直言,又或说不通村长,索性自己去县衙上报,也叫我多看得起几分。说到底,不过欺软怕硬,又想要推脱对村人见死不救的责难罢了。”
迟父诧异的打量她,“你倒有些看人的准头。”
□□勇的小心思,他自然看得出来,本不欲在女儿面前点破,没想着她却给了自己个惊喜。
“意儿啊,虽说你看的明白。但眼下来看,此人还是当用的。因此也不必苛责求全,用他能用的便是了。”
迟父重重的,不悦的咳声传来,众人方才陆续回过神。
吴家人面上都有些讪讪。
迟意不动声色瞥了一眼,佯装未见,她似乎经多了因容貌而来的瞩目,是以依旧从容。
倒是□□勇,方才投在她面庞上火热的视线一触即收,定力很是不错。
村长此时笑眯眯的看向父女两人,“是迟老弟和大侄女啊,快进来坐,没想着你们今日会来。”
“是有事想同您商量。”迟父应着,等迟意也招呼了人,一道落座,这才说起父女俩的担忧。
村长听完一拍大腿,正色道,“韩家小子过来说的也是此事,莫不是真会发水?!这可要了命了!”
“我瞧着有八成的可能。不止咱们一个村,周围的村子都躲不开,甚至县城都难说。”□□勇插了一句。
迟父看了看□□勇,有些意外。
因着吴宝家的缘故,他一向也不大待见这吴家女婿,但对方有这份见识,而且敢于找到村长实话实说,可见心性还是不错的。
他略缓了神色,斟酌道,“这事没人能保准,只看如今的情形,确实有这个可能。但话说回来,莫说八成,便是有五成的可能,咱们也不能冒这个险不是?毕竟关乎这么些人的性命,您看……这事怎么办才好?”
村长蹙着眉头,揪着下颌的胡子,半晌才叹道:“我这就招呼周围几个村子,大家齐心一道去趟县衙,上面定会看重此事。”
上报自然是应该的,可是上报之后呢?
县令调任过来已有两年,在本地没见着功绩,传说倒是不少。
不是纳了小妾,就是召集商贾要建个园子……
这样的父母官,他会怎么做?或者说,他会做什么吗?
众人心中都有这般疑问。
迟意想了想,委婉的道:“村长叔,县令大人听闻此事多半要去州府上报,可他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可就不好说了。毕竟这路难走,耽搁多久没人知晓。”
村长一惊,手上不自觉用力,登时扯下根胡子,一边咝咝的疼着,他也明白了这意思。
是啊,县令若是知晓可能发水,连县城都保不住,他肯定要跑!
到时候,县城里没了做主的人,事情就更没人管了,只怕等不到发水就会乱成一锅粥。
这丫头平时见着闷不吭声的,没想到心眼还挺多,村长赞赏的看了迟意一眼,又转向迟父,佩服不已,“迟老弟啊,你这闺女教得好,想事周全。这么一说,倒是不急着去县衙了,毕竟这都是咱们自己瞎猜的,做不得准,要真闹到州府去,岂不是把事弄大了?万一没事,上面的大人怪罪下来,咱这些人哪有那么硬实的肩膀扛啊!”
迟父看了自家姑娘一眼,她倒是敢说,转头道:“小丫头胡说八道罢了,不过您说的是正理,莫不如您先向其他村打问一番,听听人家怎么说?若是大家都有这担忧,便召集本村的乡亲们说道说道。”
顿了顿,他轻叹:“总归是看个人怎么想了。”
若是官府出面,自是可以强制众人撤离此地,可如今官府那边明显指望不上,也只能私下召集了。
至于说要不要走,那是各家自己决定。
不肯抛家舍业的人有吗?心存侥幸的人有吗?肯定有!不但有,估计还不少!
可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如此了。
村长也想到此处,不由跟着深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啊,看命吧。”
他也愁得很,眼见着稻田该收了,谁能舍得?
这时,□□勇突然闷声说,“村长叔,县衙那边真就……”指望不上吗?这么大的事,就算闹到州府去也不能报都不报吧?
不过话没说完,就被村长截住了,“勇子啊,你是个好的,眼下你叔我有件大事要托付你。”
“您说。”
“你腿脚好,人也沉稳,帮着你叔先把周家村和十里庄的村长请过来。记着,请他们立时就来,别耽搁。”
“……好。”
见村长开始安排召集人的事,迟父带着迟意不再多留,起身告辞。
□□勇跟在他们后面也出了门,走了没几步,他忍不住拦下两人,“迟叔,村子里的人啥心思,您是知道的,这事……就是村长叔亲自去说,只怕他们也不会当真。万一他们非要留下,等真的发水,那大家可就……您可有旁的打算?”
雨下得又急又大,即便这样近的距离,他又提高了声量,迟意也听得模模糊糊,可这语气中的微微责难,她却立刻意识到。
这是要把罪责推到他们迟家身上?
还是被村长噎回去,气不顺,拿他爹当软柿子捏?
好生可笑!
紧了紧挽扶父亲的手,她抢先扬声道:“我们父女一看这雨下个不停,河水也见涨,就急忙来找村长叔说了,还来不及多想。倒是韩大哥,你是上山上老了的,听闻祖孙三代都是猎户,山上的水况如何必然瞒不过你的眼睛,想来早就察觉不对了。不知你思量了这么久可有旁的打算,能否告知一二,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这不软不硬的钉子刺的□□勇脸皮登时泛起热潮,可望着那张脸,他又生出不半点恼怒,只得吱吱唔唔的借口还要去办村长交托的事,仓促逃离。
迟家父女回到家里,在堂屋喝着王氏准备好的热姜汤,迟父这才翘起唇角,看向女儿,“你这丫头,何时变得这般牙尖嘴利了?那韩家小子虽然迂了些,但也是好心。”
以为官府若是知晓,不会不管,想法何其天真?
这世上从不缺少没担当且贪生怕死的官员。
还是自家姑娘眼明心亮!
迟意轻嗤,“我相信他报信是好心,但他可不迂。否则当着村长就该直言,又或说不通村长,索性自己去县衙上报,也叫我多看得起几分。说到底,不过欺软怕硬,又想要推脱对村人见死不救的责难罢了。”
迟父诧异的打量她,“你倒有些看人的准头。”
□□勇的小心思,他自然看得出来,本不欲在女儿面前点破,没想着她却给了自己个惊喜。
“意儿啊,虽说你看的明白。但眼下来看,此人还是当用的。因此也不必苛责求全,用他能用的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