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之期已到,无雨。

    孙策当即下令收于吉而待斩于市,霸王之怒,约定之事,再无将领敢有异议,只余不尽的叹息哀婉。

    孙策遣散众将臣,左右唯余诸弟与其夫人,只是,中少了一人,是谢清缨。

    孙策大感不妙,果然,转瞬间,谢清缨扶着吴琼来至,吴母当即而劝:“阿策。于先生医护将士,助军作福,不可杀之。”

    孙策怒而屏退众人,只余他和母亲,乃解释:“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

    时已云气上蒸聚而连结,断阻阳光。俄而气雨上蒸,不过顷刻,大雨已至,溪涧盈溢。

    晚不过一刻钟,可惜可叹。来时之路,吴琼已知大概,如今之局,已是知于吉定死。

    孙策挥袖而去,至市催令,乃至亲监斩于吉。

    群民愤怒难抑,诸吏几多哀惜。见臣民愈发哀思于吉,孙策则愈怒,待于吉人头落地,他下令将之悬首于巿,便飒然离去。

    暴雨淅淅沥沥滴踏在泥石上,于吉的鲜血溶于雨水中,静静地蔓延,直至浸红整个刑场。

    百姓围成人墙护着于吉尸身,落雨凄凄,泣声满城,刑场上唯余孤身伫立的几个人影。

    争议声愈发喧哗,孙俨终忍无可忍,拔剑出鞘:“愚昧之民,因一道人而轻君主忽将命,军纪军魂何在!”

    张昭叹息良久,下令维持秩序,徐辛夷拽住孙俨的衣角,将他带离。

    孙俨怒不可遏,但徐辛夷却十分淡定,“于吉先生曾救我,我岂会不救。乃是他知自己命数已尽,顺而为也。”

    “可这群暴民,他们在怪阿兄!”孙俨怒不可遏,忽又想起于吉的卦,忙牵着辛夷回入屋中,细问:“辛夷快卜一卦,断阿兄是否有危险!”

    辛夷摇首长叹,屏退孙俨,默然起卦。

    另一边,孙权与谢清缨皆沉默无言,徐琨来吴之时,特意请吴琼同来,吴琼带上这两儿媳,可她们,似乎没有到做什么,没能挽救于吉。

    “幸有你知我意,请母亲来此,已是尽力。”孙权扶额叹息,这场雨来得太慢,只晚了一刻钟。若是于吉有心求雨,或是请求延时,是否,结果会不一样。

    谢清缨叹而抚慰道:“事已至此,夫君莫念往昔。翌日征伐,万事小心。”

    孙权察觉清缨之语双关,可如今,他并无时间多想他事,近年来,他愈发压抑情绪,只觉越发不似自己,不知这般的岁月,还要有多久。

    翌日,孙策令张昭总领丹徒军务,程普、韩当为左右都督,随他在丹徒统筹后来支援军队和粮草,并飨赐将士,计功行赏,士气大增,以全面备战北征。

    孙权所领的前锋军旋即兵发,而孙策亲自送之,随后立即亲督水师陆骑操练,意气风发不止,霸王傲姿如雄。

    前部军远去大江岸北七十里,仍未得见广陵郡兵作防,孙权不费兵卒便取广陵城、高邮城,行至广陵郡治射阳县匡琦城外,周遭水网密布,乃止行进而休养。

    彼时孙河麾下两千兵力,随孙权为前军,余下七千兵力为徐琨所领在后,尚未集兵,需暂止而待。

    孙权担心这一路上兵防如虚设,实是有诈,遣自己麾下斥候前去打探,及至黄昏,斥候归而报:匡琦城进出似有诈,况其东沼泽遍布,若有伏兵,难料也。

    幕僚秦松沉思良久,相与建议:“虚实相间,兵伐诡道,当严以守卫,防止敌人夜袭偷营。”

    谋士陈端则虑道:“曹操恰与袁绍相峙官渡,广陵兵力极可能被调走支援,我军兵力远盛陈登守军,不足为虑。仲谋,如何看也?”

    “该呼‘将军’。”秦松冷嘲半声,既是嘲陈端,也是嘲孙权这个初统帅的少年将军。

    陈端赔笑两声,便将目光落到孙权身上,那一袭绢纱蒙眼,在这帐中烛火中,分外显眼,他们都不明白,孙策为何会让一个瞎子作统帅,任人唯亲也不是这个么任法。

    孙权思忖良久,诸多情况一一设想并料破局之法,终是颔首与秦松道:“我以文表之谋为上。伯海,请令诸部加强设防,以抵陈登埋伏偷袭。”

    孙河字伯海,麾下统帅二千兵马,虽对孙权的看法不置可否,但也尊重统帅之意,下令其麾下诸部加强设防,添置巡逻守将。

    孙权亲部麾下如今只有孙策分与他的一千兵力,仅有故宣城县尉刘阿为别部,潘璋为近卫,他将此兵尽数设伏,尽皆轮岗,时刻保持警惕。

    孙权又与孙河商议,令别部司马李宝领部一千驻扎前营,尽数防备。李宝本就因集合兵力设防有些疲倦,又得到新指令,不免有怨言,“将军仲弟屁事真多!”

    “休得放肆。”孙河略作呵斥,令李宝前去扎营设防。

    时已入夜,帅营帐中孙权挑灯未眠,孙河欲离而入寝,不免疑问:“仲谋,还不歇息?”

    “伯海,这一路行来,太过轻而易举,我不放心。”孙权心绪难宁,总觉有诈。

    但孙河却异常淡然,笑道:“我于京口镇守五年,数扰广陵,由是太守陈登迁郡治北上,此间坚壁清野,不足为奇。”

    “原是如此……”孙权长叹道,将信将疑,只略打消部分疑虑。孙河打量他许久,终是摇头而离去,叹一息这优柔寡断迟虑不定,比之孙策,差太远。

    但不料,夜深未及未明时,匡琦城南门大开,陈登率领百千战士蜂拥而出,直冲李宝所驻前营。

    李宝迅速遣兵集合,但此前虽有领命,他与麾下兵将却皆未重视,只不过是迁了营地于前,未作牢固设防。

    为时已晚。

    广陵太守陈登手持军鼓,亲自激励将士,十数铁骑破乱李宝前营军阵,毙其命于舰旁,又割其头颅,激励三军,挥枪南下攻孙权大营。

    闻知李宝战死,后部惊慌不已,军纪骤失,弃船而遁水潜逃。广陵太守陈登乘胜追击,一时所向披靡。

    敌军袭来,秦松陈端只得先护孙权后撤南退,待徐琨兵力来援,后撤途中,孙权挣扎而怒斥孙河:“我赖伯海为兄长,岂知众军轻我,不听调令,酿此大祸!”

    孙俨亦推开挤在孙权身旁的秦松、陈端,又与孙河呵斥:“我孙氏军纪严明,岂可阳奉阴违将帅之令?孙河,你可知罪!”

    孙河汗颜,当即执枪御马,领麾下从骑厮杀于孙权之后,护他安然,并愧道:“是河之过,河当以热血而祭。”

    语罢,孙河速携麾下深入敌军阵中,幸有孙权那尽心听宣的百余伏兵相护,于埋伏前阻断陈登夜袭之军,尽出而反攻,恰是时,徐琨已于后军听闻战况,急率兵来援。

    这一战,孙俨没有再冲阵与前,他时刻注意和仲兄相近,执剑护他安危。孙权察觉孙俨的转变,唇角泛起一丝肯定与欣慰的笑意。

    金鼓震震间,两军激然交战,烽烟厮杀,遍地尸骸,褐血浮泽。

    孙权将骑而引弓弦,眼前绢纱荡落,双眸精光若兄长孙策,其旁秦松、陈端皆愕然而喜,只见孙权一箭护得孙河安然,孙俨又补一箭直伤陈登左臂,徐琨趁势而上,大破之。

    不料,匡琦城兵列阵拉弓,护陈登安然归入,并于城楼将箭矢迸发,骤如雨下。此番箭矢来劲狠决,矢量充足,陈登是早有计划,定让孙权大军元气大伤。

    孙权只得止弓勒马,翻身跃马躲于盾后,与众弓手盾兵协力而战,小心翼翼地护孙河兵力安然归途。

    孙河军前盾已千疮百孔,将被击碎,他急回首而令:“将军请归!河自有他法!”

    “不行!”孙权毅然拒绝,尽管孙河部下或有轻他,可他心中始终记着孙河的好,孙氏宗族里,除亲兄弟外,唯独孙河会怜他残弱,尽量护他,他一直记着。

    孙河深呼吸而切齿,大声一喝,与众将誓死抵抗。徐琨前军盾兵已耗尽,急令斥候速引后军来,争分夺秒之际,两相不弃。

    陈端于孙权身后阖眸半晌,料是因自己轻敌而造成此局面,狠心一咬牙,夺制盾兵之盾,孤身一人冲于阵前,盾若刺猬而崩碎,他则以肉为盾,拼命救回孙河。

    而他身上,已中数箭,更有直贯他胸膛的一箭,顷刻间,他恍然倒坠于草地。

    “先生!”孙权急忙扶起不远处的陈端,恰是时,徐琨后军如泉涌而至,冲于阵前,持盾围立如山墙。

    “伯海无恙、便好……”陈端残喘迷糊,片息后,无力地倒在孙权怀里,慢慢阖上双眼。

    孙权满目猩红崩溃至极,他并没有怪陈端,秦松也没有,孙河也没有,孙俨更没有,可为何,为何……

    徐琨虽来迟,可也知陈端为孙策看重的谋士,只得沉默。此战损失惨痛,计有一千战士伤亡。孙权、秦松、孙河、孙俨亦皆垂首沉默,相顾无言,悲哀之情弥漫于整军。

    但很快,孙权收泪而掀眸顾盼众军,厉声令道:“诸部退兵十里,困围匡琦城,断绝粮水以破之!”

    绢纱已不在他眼前,诸将皆惊诧与他的眼睛竟无异常,可如今不是惊诧之际,此番,已再无人敢轻视,纷纷执行命令,奉帅令为先。

    孙河亲自令麾下殿后,警防城楼暗箭,又遣盾兵拾收箭矢,清理战场。而徐琨拥兵退于远处而待,护孙权军队安然撤离。

    陈登自躲退入匡琦城,暗遣广陵功曹陈矫北上找曹操求援。孙氏斥候消息探得之时,陈矫已无迹可寻。

    又因此前陈登迁走广陵、高邮、射阳三县物资,匡琦城资备极其充足,纵是被围城困断,尤能与孙权大军抗衡足足一月,可待曹操援兵来至。

    尤是徐琨数攻匡琦城,终难克之。两军陷入胶着,僵持不下。

    是日清晨,陈登有暗行的迹象,孙权观之将有行动,遣众将备战。经过前几日那惨痛的教训,徐琨孙河所部均听从孙权指挥。

    秦松与孙权定以引蛇出洞,退兵而设埋伏,紧密筹谋之际,却忽闻噩耗来传——

    孙策近侍快马加鞭急入军帐拜见孙权,满面愁容,双眸通红,哀声泣涕:“将军于丹徒行猎受伤,急唤权弟仲谋速速回丹徒相见!”

章节目录

江东风华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折鸢流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折鸢流水并收藏江东风华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