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远处隐隐传来歌声,女孩的歌声。

    小女孩唱的是什么,江雪听不清楚,但不妨碍她欣赏,那声音纯净透亮,是天生的好嗓子,旋律也轻快,朗朗上口。

    箫星河正要说话,江雪对他作了个“嘘”的手势,轻声说:“有人在唱歌,朝我们走来了。”

    箫星河一开始并未发觉,听江雪这么一说,侧耳倾听,果然有隐约的歌声传来,那歌声时大时小,应是边走路边随意哼唱。

    这学音乐的人果然耳力更加灵敏。

    过了一会儿,歌声渐渐大了起来,一个小女孩从弯道处转了出来,她胳膊臂弯里挎着个篮子,身后还背了个小婴儿。

    此时江雪听清了她的唱词,但没听懂,她唱的应是状语。这是一个壮族村寨。

    小姑娘也看到了坐在树下的箫星河和江雪,顿时停住了脚步,停止了歌唱,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江雪站起身,朝小姑娘走过去。

    小姑娘约莫十一二岁的样子,长得很好看,又黑又大的眼睛,穿一件短了的橙色运动服,手腕和脚踝都露出一大截,衣服虽然不太合身,但洗得干干净净。

    她背上背着一两岁的小婴孩,也睁着一双圆溜溜、乌黑黑的眼睛看着江雪。

    “小妹妹,你背着的是弟弟还是妹妹?”江雪弯下腰,曲起手指,逗弄了小婴孩。

    小姑娘听江雪这么问,脸上的神色顿时放松下来,笑道:“是妹妹。”

    江雪:“好可爱,她还一点儿都不怕生。”

    小姑娘:“嗯,她可乖了,一闹脾气,我一唱歌,她就不闹了。”

    江雪:“你刚才唱的歌儿真好听。”

    得到夸奖,小姑娘红了脸,很是不好意思的模样,“我也不知道好听不好听,反正妹妹喜欢听。”

    箫星河也走了过来,江雪给小姑娘介绍并说明来意:“这个哥哥是我的男朋友,我们俩想去村里的祠堂,你能带我们去吗?”

    小姑娘点头:“好啊,我家离祠堂也不远,正好顺路。”

    “那我们今晚能去你家里住吗?我们会付你们住宿费的。”箫星河也弯下腰跟小姑娘说话。

    小姑娘笑起来,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好啊,我家有一间空屋子,可以给你们住。”

    听到小姑娘说只有一间空屋子,江雪直起身子,佯装眺望远方,掩饰自己的羞涩,听到箫星河说:“好,那现在可以带先带我们去祠堂吗?”

    小姑娘很是兴奋,笑容灿烂,伸手一指,“往那边走。”

    江雪想起了紫菜包饭,拿出来分给小姑娘吃。

    小姑娘吃了以后很不可思议:“饭还可以做得这么好吃!?”

    江雪笑弯了眼,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天怎么没去上学?”

    小姑娘:“我叫紫云,韦紫云,小学毕业了,没去上学了。”

    江雪吃惊,“为什么不去上中学?”

    小姑娘:“我爸妈都在柳城打工,带着我弟弟在那边,我和我妹妹还有我奶奶住在这里,我奶奶身体不好。中学离我们村太远,要住校才行。我不放心我奶奶和妹妹。”

    顿了下,小姑娘扬起头冲江雪笑:“我今年十一了,再过三四年,我妹妹也长大了,我就可以去城里打工了。”

    看得出来,小姑娘的笑意并不抵达眼底,笑得有些无奈酸楚。

    她自己必然也知道,不能读书对她意味着什么。

    江雪没再多问,沉默下来。

    倒是韦紫云话多了起来,笑嘻嘻地给他们介绍这里的情况。

    约莫走了半小时,到了韦氏祠堂。

    祠堂大门上方牌匾写着“韦氏祖祠”四个大字,门两边贴着副破败的对联,看来这祖祠已经没什么人打理了。

    “紫云,你在这里等一下哥哥和姐姐,好吗?”萧星河弯下腰对韦紫云说。

    韦紫云虽不知道他们要到祠堂干什么,但她很懂事,也不多问,点点头说:“好,我去枣树那里摘点枣子。”

    说着,小姑娘就一蹦一跳地跑开了。

    萧星河推开祠堂的虚掩着的大门。

    祠堂是三进的院落,正中间的天井很大,天井上方是正厅,摆着韦氏家族的祖宗牌位。

    江雪站在门中,一脚迈进门里,一脚还在外面,呆看着面前的天井和正厅。

    曾经田韵就在正厅里,给孩子们上过课。

    她仿佛看到了妈妈,她坐在正厅中央,面前放着一架电子琴,她边弹边唱,边冲她笑。

    江雪鼻头一酸,眼眶里立即涌起热泪。

    萧星河伸手摸了摸江雪的头,然后揽住她的肩头。

    江雪深吸口气,压下了涌上来的眼泪,抬起另一只脚,迈过了门槛。

    在天井站了一会儿,江雪右转进一间房。

    久无人打扫的房间,空气里都是灰尘,江雪推门进去,吸入口鼻,不由得咳嗽起来。

    萧星河就拉着江雪走出房间,站在门口,问:“你妈妈曾经住在这里过?”

    江雪点头,“她离开后,我和我爸也在这里住过两晚。”

    萧星河握着江雪的手,静静地陪她在这里站了许久。

    屋子很小,只摆着一张小木床,旁边一个小桌子和一把木椅,对面放着一个架子,可以挂毛巾和洗脸盆,再无其他。

    江雪一眼就可以看完这间屋子,她还是看了好久。

    “走吧。”江雪转过身,冲箫星河微微一笑。

    箫星河点头,伸手轻轻摩挲了江雪的脸颊,然后搂住她的肩,出了宗祠。

    韦紫云的家还在更高处,不过离“韦氏祖祠”不远,他们往上走了五分钟,就到了她家。

    黄泥砖黑色瓦的几间平房,用竹篱笆围起一个小院子,篱笆上爬着牵牛花,几只鸡在院子里踱步、觅食。

    韦紫云推开篱笆门,朝里面喊:“阿婆,有人想住咱们家一晚!”

    不多会儿,一个穿戴壮族服饰的老年女人走了出来,她左脚有些跛,走路一高一低。

    江雪顿时明白了韦紫云所说的,奶奶身体不好,她不放心的原因。

    老人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说的是壮语,江雪和箫星河听不懂,韦紫云忙翻译:“我阿婆说欢迎你们,让你们赶快进屋坐,还问你们晚上想吃什么?她给你们做。”

    江雪和箫星河进屋跟老人家打了招呼,江雪跟韦紫云道:“小云,阿姨和叔叔不挑嘴,随便做点家常菜就行,我们晚上睡的被褥如果有新的帮忙换套新的,没有的话,可否帮忙洗一套给我们用?这是我们今晚的住宿费和饭钱。”

    江雪拿了个纸信封递给韦紫云。

    小姑娘接过,脆生生地说好,然后把信封交给了她阿婆。

    老人家喜滋滋地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钱,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大意是给的太多了,然后抽出了八张要塞回给江雪。

    江雪实在拗不过,拿回了五张。果然山里的人是真的淳朴。

    老人家则一个劲地拉着江雪的手说谢谢。

    江雪并不觉得自己给多了,她跟老人家解释,这里有最好风景,在这里可以看到日落、云海日出,可以算得上是日出日落房,这种房间值这个价钱。

    “您知道以前来村里教音乐的田老师吗?”江雪问。

    小姑娘给翻译后,老人家的眼睛迸发出异样的神采,说了很多,说着说着,她浑浊的眼睛里滚下热烫的泪珠。

    随后韦紫云给她解释了一番,江雪才明白了原委。

    老人家有个小女儿,叫凤英,她小时候因高热不退导致双目失明,她从小便被关在家里,毕竟失明的她如果出去,一不小心跌下悬崖,那就是个死。而且不幸的是她在11岁时又诊断出急性白血病,没钱医治,只有在家等死。

    韦紫云转述:十七年前,田老师从大城市来到我们这里,断断续续地待了两年呢。她是教音乐的,我们这个穷乡僻壤以前从没有过音乐老师,毕竟能把书读下去就够不容易的了。她会弹琴,那琴声飘过来,被我家凤英丫头听到了,她就央求我带她去。我带着凤英找到了田老师,田老师对凤英非常好,每天都亲自来接她到祖祠那里,教她唱歌,弹琴给她听。我也才知道,原来凤英唱歌这么好听,她还很有弹琴天赋,哪怕看不见,她还学会了弹琴,她弹的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是世界上最好听的歌了。多亏了田老师,我家凤英走得没有遗憾……

    江雪没想到她妈妈和老人家的女儿还有这样的渊源。这缘分还真是奇妙。

    更为老人家的女儿心痛,来到这个世界,却不能见识到这个世界的美丽,生命还如此短暂,仿佛生来就是受苦的。

    老人家似乎看出了江雪的心思,又说了一段江雪听不懂的话。

    韦紫云:“我奶奶说,不用难过,这是命。幸好她遇到了田老师,最后的那几个月,她总是笑着笑着,她走的是快乐的。音乐真是好,田老师真是好……”

    江雪点点头,不知该如何说,只愿天堂没有痛苦。

    老人家把信封塞回给江雪,江雪知道自己若是推辞,必然会令老人家伤心,不如等走的时候悄悄把钱留下给她就行。

    江雪就收回了钱。

    老人家去给江雪他们准备些水果去了。

    江雪和韦紫云随意聊着天。

    “姐姐,你是不是也会弹钢琴?”韦紫云眨了眨眼,眼中满是向往。

    江雪还没说话,箫星河先道:“姐姐不光会弹钢琴,还弹得非常棒,她可是钢琴家。”

    韦紫云眼中迸发出亮晶晶的光芒,“我要是有机会能听到就好了!”

    江雪莞尔:“有机会的。”

    吃了几片山里清甜的绿瓜后,江雪想去云江的上游那儿转转,韦紫云自告奋勇要带路。

    于是韦紫云把妹妹交给了阿婆,带着江雪和箫星河往更高处而去。

    崖村是建在半山腰的村庄,已是云上半山腰上最高的村庄了,他们往山上七弯八绕地又走了许久,一小时后才抵达。

    此时是枯水期,上游的云江水量较小,但仍旧湍急,迂回于悬崖峭壁间,飞流直下。

    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让爬山出了不少汗的三人很是舒服。

    江雪平时锻炼少,累得不行。

    “不好意思啊,拖累你了。平时,你应该半小时就能到这儿了吧?”江雪一手叉腰,一手扶着箫星河的肩膀,气都快穿不过来,说话气若游丝。

    韦紫云顽皮一笑,“二十分钟就够了。我去那边摘点野果,等会儿来找你们。”

    江雪和箫星河说好,目送着韦紫云如只灵巧的小兔子,一眨眼就蹦不见了。

    “小姑娘还挺有眼力见。”箫星河笑说,然后从背包里拿出他那块卡其色的布,铺在一块大石上,拉着江雪坐下。

    江雪从自己背包里拿出两个橘子,递一个给箫星河,望着那奔腾呼啸的江水,“我妈妈最喜欢吃橘子。以前我和我爸爸每年在她生日和忌日的时候,都会坐船在柳江上游荡半天,给江里投几瓣橘子,悼念她。后来去了美国,没办法回来,我们就会吃吃橘子,聊一聊她。爸爸说,只要我们记得她、怀念她,她就还活着,另一种活着,活在我们心里。”

    箫星河从江雪手里拿过她准备剥的橘子,“我来剥。”

    江雪乐得清闲,双手托腮,撑在膝盖上,看着被夕阳余晖染上碎金的江水。

    箫星河送一瓣橘子到江雪嘴边,柔声问:“想什么呢?”

    江雪咬下橘子,酸甜的滋味在嘴里蔓延,但她还是一个哆嗦,脸皱成一团,她吃水果只吃甜的,受不得一点儿的酸。

    她这副儿酸得打哆嗦的模样别提多可爱了,跟个小动物似的。

    “这么酸啊?”箫星河边问边丢一瓣到自己嘴里,他并没觉得酸。

    江雪委屈巴巴:“怕酸。”

    箫星河没忍住,凑上前,亲了亲江雪的唇,“还酸吗?”

    江雪朝四周瞄了一眼,空山寂静,唯有江水奔涌,花枝摇曳,她胆子便大了起来,双手勾住箫星河的脖子,微微嘟着嘴,“还有点儿酸。”

    箫星河会意,笑着又吻住她的唇,渐渐地、不断地,加深这个吻。

章节目录

夏日童话[暗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清平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平客并收藏夏日童话[暗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