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人交谈期间,沈徵也没喝多少酒,眼睛仍时不时往燕玉流身上打转。

    燕玉流问:“我剑上的血气真有那么刺鼻吗?”

    沈徵道:“奇臭无比。”

    沈放叹了口气:“徵儿。”

    沈徵认定燕玉流是个女阎罗,就算不是刺客,也对她并无好感,警惕地就像见了狼的兔子。

    沈放道:“让你见笑了。徵儿的鼻子确有几分灵敏,但我是什么都闻不到的。”

    燕玉流笑道:“我这剑确实沾了不少血,也难怪遭人嫌弃。”

    沈放道:“行走江湖,又有谁能幸免?燕姑娘分明是少年英雄,何必听别人胡说。”

    三人相对喝酒吃肉,谈天说地——主要是沈放和燕玉流两个人谈天说地。燕玉流几年军旅,风餐露宿,有不少关于山野精怪的趣事可说,是真是假倒是其次,主要是能给人听个新鲜。

    而沈放更是不必说,常年经商,见多识广,对各个锦绣都城如数家珍,听得她惊叹连连。

    她这辈子见过的最有模样的地方,也就是家乡附近的小镇了。

    那小镇未经战火,很是秀丽宜人。镇上的小径都铺了青石板,流经的小河上架着水车,房屋俱是严密的茅草,甚至还有几所瓦房。

    每一间院子都圈养了鸡、鸭、鹅等牲畜,镇民时常坐驴代步。与从军时经过的那些土地龟裂、居民衣不蔽体的地方相比,十分难得。

    沈放却道:“天下如此这般的都城数不胜数,能与香原郡匹敌者,却不足一手。”

    燕玉流不由追问:“那香原郡究竟是何模样?”

    答曰:“流彩千灯照锦绣,高楼红袖招玉手。”

    他说,香原郡足有百万人口,把燕玉流吓了一跳。要知道一座小镇也就几千、几万人而已,百万?她实在难以想象。

    而谈及城中生活,尽是朝歌夜弦,纸醉金迷,燕玉流听得心驰神往,道:“真有这样的地方吗?”

    沈放道:“确然。”

    燕玉流便催他详说,沈放却摇摇头,笑道:“燕姑娘,你既然游历江湖,怎么能错过这东南第一郡的风光?我若是提前与你说得分明,岂不是让你少了第一眼的新鲜?”

    燕玉流闻言,觉得沈放所言极是,忙为他斟酒,道:“沈兄!小妹有个不情之请——既然你是要去香原郡,可否带上我一起?这一路的费用几何,你尽管提,我绝不多眨一下眼睛。”

    沈放接过她的酒,温声道:“举手之劳,谈什么路费?妹妹尽管一起吧。”

    酒饱饭足之后,众人动身出发。

    沈放坐马车,沈徵驾马,燕玉流坐在车辕上。其他护卫驾着另外几辆装着行李的马车跟随。

    他们前进的速度不快,但很安稳,因为人多,寻常流寇不敢招惹。这么走了三天,到达一处水驿。从这里坐船北上,便可以直抵香原郡。

    一行人在附近的客栈下榻,沈放着人去问客船的日程,预备在这里休息一天再赶路。

    晚上,沈徵去井边打水,出来就看到燕玉流占着掌柜的躺椅,正坐在外面看星星。

    檐下,灯笼朦胧散着光,将她照得很温柔。沈徵不自觉地停了脚步,看得有些发怔。

    燕玉流是很漂亮的,眉眼风流,唇若粉樱,总是有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情。她和沈徵以往遇到的江湖浪人截然不同,可究竟哪里不同,他又想不明白。

    秋风徐徐,送来凉意。沈徵陡然回过神,进屋拿了条毯子给她。

    “给我的?谢谢了。”燕玉流把自己裹起来,继续看星星。

    沈徵道:“之前错以为你是刺客,对不住。”

    燕玉流很意外,说:“噢,早不要紧了。”

    枯叶滚落在地上,发出沙沙的轻响,院子里一时无声。

    沈徵站了一会儿,问:“你在看什么啊?”

    燕玉流指了指西北方向,道:“那边。”

    沈徵看过去,今夜万里无云,星光大盛,一眼望去极尽浩瀚。

    “那边有什么?”

    “北斗七星,我记得应该在那里的吧,但刚才一直没找到。”

    “秋天看不到北斗七星的。”

    燕玉流一怔,道:“啊,是这样么?”便沉默下去。

    沈徵忙道:“虽然这里看不到北斗,但再过一个月,就能看到北宫室壁了。”

    “那是什么?”

    “北宫玄武的室宿和壁宿,它们是相连的。”沈徵尽力解释道,“室宿两星为西壁,壁宿两星为东壁,四星成方田之状,秋末冬初便会出现在南方中天。”

    燕玉流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笑道:“厉害呀沈徵,这你都懂。”

    沈徵道:“这,这不算什么。”他后退几步,说:“我先走了,你少吹点风。”说罢,便往后院去打水了。

    ......

    第二天,众人出发前往码头。

    码头边,几艘客船并停在江上,其中一艘开着门,不时有人抬着行李进出。前头乌泱泱十几个人,应是船工和其他乘客。艄公正忙着登记,让他们先把行李往上搬。

    沈徵和护卫们去搬行李了,沈放在马车里歇着。燕玉流左看右看,无所事事,便去和其他乘客攀谈。

    其他人看到这么多护卫,对他们是有点怕的,但燕玉流未语三分笑,看着就很无害,大家便都愿意理她。

    等沈徵放好行李出来以后,就看她已经和其他人笑成了一团,还凑过来逗他:“哎,你要检查一下这里头有没有刺客吗?”

    沈徵瞪她一眼,去和两个小吏说话。过了一会儿,小吏就把他们的车马牵走了。这些车马后面用不上了,换给驿站便利些。

    这时,艄公记完了人,喊:“上船咯!”众人便纷纷去登船。

    这时码头上有四人朝这里走来,俱是龙骧虎步,气势不凡。其中最高的那人是个光头,目如愁胡,鹰视狼顾。他走上前来,对艄公道:“喂,还有位置吗?”

    艄公道:“没有了,客人,要等下一班咯。”

    光头道:“你叫四个人出来,给我们腾个位置。”

    艄公道:“啊?这,这怎么行呢?”

    光头道:“一人十两银子,你去问他们下不下来。”

    艄公身形不算瘦弱,和这个人一比却完全是个雏鸡,不敢违抗他,转头去问了。

    很快带了三个人出来。光头道:“你们先跟我兄弟去领钱吧。”

    四人中最矮小的那个出来了,说:“哎,请跟我来,我们的仆从就在后边。”

    他们走了以后,光头又对艄公道:“三十两,你再去问一遍。”

    又有三个人站出来了。光头看了会,点出来一个青年,同他说:“他们往那边走了,你腿脚快些跟过去吧。”

    那青年欢天喜地过去了,光头和另外两人一齐上了船,过了约莫半刻钟,那个去送钱的也回来了。

    艄公忙不迭道:“请吧,请吧,咱们出发咯。”

    船工们松开缰绳,一齐放下帆,客船缓缓驶离了码头。

    船开了一会儿,沈放闭目养神,燕玉流则趴在窗边看浪花。沈徵刚才去安排那些护卫了,现在才回来,一过来就把他们周围的竹帘都放下了。

    沈放睁开眼睛看过去,沈徵凑到他耳边耳语了几句,沈放听了没什么表情,只低低咳嗽了两声。

    燕玉流没察觉什么,还在欣赏江景。沈放道:“阿凝,下不下棋?”

    燕玉流道:“我不会,你教我吗。”

    沈放道:“好。”他对沈徵道:“你去把我的棋盘取来。”

    两个人就你一招我一招的下起棋来,沈放教她什么是“气”,什么是“眼”,燕玉流听得津津有味。沈徵则在他们旁边正襟危坐,眼神发直,落在棋盘上,却是完全没在看棋。

    客船白天行驶,晚上在水驿站靠岸,乘客要么在船上凑合一夜,要么下去另找客栈。燕玉流和沈氏叔侄都不缺住客栈的钱,自然是要睡床。

    晚上到客栈,沈徵照常给叔伯提了水来,关上门,问他:“叔伯为何不告诉燕凝?”

    原来,那矮子一上船,沈徵就闻到他有股崭新出炉的血味儿,知道他带出去的那几个人怕是凶多吉少。

    沈放捻着火寸,靠近油灯中的棉絮,火光噗地亮起。他道:“你能闻出来,她自然也能看出来。”

    沈徵道:“万一就没看出来呢?”

    沈放移到下一处点灯,又是噗的一声,那盏油灯也亮了。他微笑,道:“那你就自己去说。”

    沈徵心想:自己说就自己说,当我不敢?

    他跑到二楼去找燕玉流,咚咚咚地敲门,道:“燕...我有事和你说。”

    没人回应,他又敲了两下,便到楼下去寻人。前院没有,后院也没有,但是围栅的竹门掩着。他走出去两步,外头是一片黑黢黢的竹林。沈徵心道:总不会在这吧?

    他便要往回走,忽然听到一片“格拉格拉”的响声,不远处忽然倒下来一大片竹子,把他骇得叫了一声,喊:“谁在那里?”

    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燕玉流扛着一大摞竹竿出现在光线里。沈徵松了一口气,又恼道:“燕凝!你这是要做什么啊?!”

    燕玉流道:“给后厨劈点竹竿呀。”

    沈徵道:“你做这个干什么?!”他还没缓过来,声音都收不住。

    燕玉流一脸的无辜,道:“我想吃竹筒饭。”

    沈徵捂住脸,好一会儿,才道:“走吧,先送过去。”

    到了后厨,一个瘦巴巴的小姑娘坐在门槛上,一见燕玉流就跑过来,抑扬顿挫地道:“姐姐!你真的带了好多给我啊!你好厉害啊!”

    沈徵跟着迈进去,一眼就看到那堆木柴几乎要用没了,心道:原来是为了这个,也是,竹筒饭哪里用得了这么多竹子?

章节目录

侠骨浪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煎蛋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煎蛋花并收藏侠骨浪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