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连绵,来去反复,重重帘幕之中,叶挽伸手出去,感受细密的雨珠滴落到手上的感觉,有些冷,黏腻的触感蔓延至手腕,森冷的寒意在心头荡漾,如满罐的水在瓶子里使劲摇晃,怎么都安定不下来。
想起灵素红着的眼眶和被打肿了的脸,叶挽就气不打一处来,心头的闷气压抑不住的一簇一簇烧得厉害,久了浮上一种眩晕感。
“叶挽,外头冷,回来。”沈慎在后头唤叶挽,却不见她回过头来,心沉落了几分。
阿丹继续推着沈慎往前走几步,到了叶挽的后头去,然后就识相的跑远了,帮着阿娘照顾弟弟去了。
叶挽置若罔闻,伸出去的手迟迟不肯收回,任由雨水在指尖流淌,在背后仿佛能感受到她颤抖着的脊背。
沈慎把声音放得更轻了些,“叶挽。”
叶挽应了一声,飘散在雨中,散成薄薄的烟雾,如梦幻泡影,莫名让人听出些许心碎来。
“听话,过来。”
叶挽吸了吸鼻子,这才转过身来,慢慢地蹲了下来,“干嘛。”
哭腔里带着几分娇憨,沈慎虽看不见她的样子,听得她声音便知她此时的神色。
到底是年纪小,不经事。
沈慎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低声哄她,“没事了。”
叶挽看着沈慎眼中空洞无物却依旧清隽的模样,闷闷地撞进他怀里,趁他不设防,环抱住他精瘦紧实的腰腹。
“有事,今日差点就见不到素素了,我想来都是一阵后怕。”
沈慎不言,微微一顿,而后伸出手轻轻拍着她的背,温香软玉在怀,他目不视物,心里莫名空落得厉害,故而动作多少有些迟钝。
叶挽过了好一会才缓了过来,后知后觉的脸就烧了起来,她空出一只手来,“要牵。”
沈慎抬眉朝她看过去,尽是无奈的神色,然后握住她的手,“没有下次。”
叶挽才懒得听他的,占沈慎便宜这种事,应该是明日复明日,她得磨到沈慎没脾气为止才行。
“今日淋了雨,你的腿有没有事?还痛不痛?”叶挽站起身来,知道沈慎对如今自己腿的状态不甚满意,也就知趣的不靠他太近。
重重雨帘中,沈慎迟缓地听到自己的心跳,握住叶挽手的力道不着痕迹的重了一分,良久,沙哑的声音透过雨幕,徐徐随风。
“没事。”
古来戏场话本里的才子落难、佳人相救的桥段盛久不衰,到底是戳人肺腑的。
沈慎才感知到受伤的腿部灼热的疼痛,随着大雨倾泻,一点一点砸进人心底,搅乱一池的幽静寒潭。
叶挽感受到手心滚烫的温度,见沈慎不再言语,便陪他一同听雨,屋里声音早已消歇,大家都累得不轻,唯有檐下挂着的一灯朦胧的火苗,照亮了一方小天地。
遥遥望去,还能看见天地混沌茫茫然中的一抹月光。
叶挽想起了今日之事,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这石家就是仗着在清河宗族根深,笃定他们是外乡人,想将祸事栽到他们头上,不提报官的事情,直言要在村里解决此事。
月焉和清河有仇怨,想必石家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
他们赤手空拳无法抵挡,沈慎又受了重伤,正是需静养的时候,这个时候死一两个外地人也是悄无声息的,几日过去,便不会有人再记得了。
叶挽眼中的情绪逐渐沉冷,凝着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感受到叶挽手上力道的沈慎心里咯噔了一下,“你在想什么?”
叶挽摸了摸下巴,思量许久,“这事肯定不能在村里面了断,任由他们只手遮天。国有国法,滥用私刑可是重罪。”
忽然,叶挽灵机一动,松开沈慎的手将人往屋子里头推去,沈慎不明所以,进了屋才听得叶挽继续说道:
“前几日听阿有嫂说,此地来了个新县令,不日便要抵达。”
沈慎心头一跳,果不其然,听到叶挽口出狂言——
“我去借来用用。”
沈慎:“???”
***
暮春之时,日头渐大,走在路上都能感受到缓步而来的暑意。扑面的热气腾腾而上,让人生出了几许烦闷来。
“韩守愚,你再像个酸臭儒一样叨叨的老子就掐死你。”宋九嘉抱着剑一脸嫌弃的看着面前的长袖书生,长臂一挥,将剑搁到了后头,长发如刀,利落地甩下。
青衣书生颇有些无奈,“知退兄何苦如此戾气,所谓人生处世,当宽以待人,我们这一路经过……”
宋九嘉简直烦死韩守愚了,打又打不得,骂又骂没用,他捂着耳朵,提起剑就往前猛猛走,丝毫不理会后头腿脚慢的韩守愚,嘴里还念念叨叨的。
说的是江南地方的方言,韩守愚半点听不懂,只觉得应该不太好听,他皱紧了眉头,轻轻摇头,“知退兄,与人相交,当主诚信,你应当说官话,这样我才能知道你的想法。”
宋九嘉狠狠瞪了他一眼,转悠了两圈又兜回了他身边,恶狠狠地看他:“你倒是一路乐善好施,见到别人就可怜,相交诚信,如今走到清河地带,我俩都快成叫花子了。你说,今天能吃什么?”
韩守愚了然的拍了拍宋九嘉的肩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原来是这样,你莫要担忧。君上可堪尧舜,百姓淳朴友善,想必我们今晚借宿一晚,必然能解决温饱问题。”
“尧舜尧舜!你的脑子有没有别的圣贤可说了,我都到耳朵痛了。”
“此言非也,尧舜乃远圣明君……”还没等韩守愚说完,宋九嘉就随意提了一个路上负担的农人过来,提剑在手,一副凶神恶煞。
“来,你说,我今晚去你家吃饭,你同不同意?”宋九嘉双目炯炯,臂有奇力,拎起一个壮汉毫不费力。
那黑脸麻衣的农人平日不曾遭什么祸端,陡然遇此一事,吓得浑身一软,手头的农具掉了一地,哆哆嗦嗦地摇头,“大侠你大人有大量,饶过小人吧,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稚儿,身无长物,全靠耕田劳作生活,别无余粮啊。”
宋九嘉轻蔑一笑,手一松,那人就跪倒地上,忙不迭捡起自己的农具跑得飞快,没好气的看向了韩守愚,那意思仿佛在说,你看看你口中淳朴的百姓。
谁知道韩守愚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宋九嘉就是一顿斥责,“此等行事,非君子所为,我来此地赴任,是一方的父母官,怎可欺压百姓,你……你还拿刀威胁人家。真是气煞我也,朽木不可雕。宋知退,你……”
宋九嘉早就不耐烦了,一路被说教的耳朵都要起茧了,他掏了掏了耳朵,大摇大摆地往前走,“知退你个腿子,老子要吃鸡腿。”
“我是朽木,是粪土,老子不稀罕了。跟着你这个书呆子,整日茹素,我又不是兔子。不干了,你自个走去吧,左右都已经来到清河了。”宋九嘉不甚在意地扔下这句话就飞身走了,他面色涨红,显然也是气的不轻,拳头握得死紧,脸上的表情极臭。
他是不学无术,平生也最讨厌别人骂他是朽木。
大哥饱读诗书,有状元之才,年少中举,春风得意。此等对照下,打小父亲就总提着他的耳朵骂他是朽木,不长脑子,只抱着一个小破木剑玩乐,全无大志。
也就是占了个嫡子的名头,浑没出息,还要当庭指责他的母亲无才无德,生出来的孩子愚笨不堪。
这不,大哥赴京准备会试,父亲就把他扔给一个破书生,说什么在外历练,此等偏远之地,又一文钱都不许他带,草草扫地出门,偏心至此,母亲也只能以泪洗面,含恨送别他远行。
若不是母亲临行前的万般嘱托,宋九嘉早就扔下韩守愚这个迂腐的臭书生自己跑了,还管他作甚。如今又骂他是朽木,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了。
整日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念个不停,也不知道这样的人是怎么中的举,这满大街的百姓在他看来都是淳朴至善的呗。再说了,若不是韩守愚轻信他人,他身上的钱财也不会被人劫掠走,连个鸡腿都吃不起了,真是可耻可恨!
咦——
宋九嘉脚步早就转了回来,却没看见本该在后头的韩守愚,他皱起了眉头,不对,韩守愚没有武功,脚程不可能快过他,按理来说,应该在此处才是。
心里生出了烦躁和不安来,这不辨方向的人怕不是误入什么地方了吧,山川草野,夜深也会有野兽出没,侵扰百姓。
思及此,宋九嘉烦郁更甚,在原地来回踱步了好几圈。
突然,他抬头定睛一看,有一张手绢挂在了树梢之上,绿荫之间随风飘扬。
他飞身起跳,钻到树上去,探查了一番树梢之间的痕迹,才发觉这里有人呆过,躲在此处按兵不动,就等着他走远,留下韩守愚这只笨兔子撞上来。
宋九嘉一把扯过手帕,只见白色的素娟手帕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石”字。
想起灵素红着的眼眶和被打肿了的脸,叶挽就气不打一处来,心头的闷气压抑不住的一簇一簇烧得厉害,久了浮上一种眩晕感。
“叶挽,外头冷,回来。”沈慎在后头唤叶挽,却不见她回过头来,心沉落了几分。
阿丹继续推着沈慎往前走几步,到了叶挽的后头去,然后就识相的跑远了,帮着阿娘照顾弟弟去了。
叶挽置若罔闻,伸出去的手迟迟不肯收回,任由雨水在指尖流淌,在背后仿佛能感受到她颤抖着的脊背。
沈慎把声音放得更轻了些,“叶挽。”
叶挽应了一声,飘散在雨中,散成薄薄的烟雾,如梦幻泡影,莫名让人听出些许心碎来。
“听话,过来。”
叶挽吸了吸鼻子,这才转过身来,慢慢地蹲了下来,“干嘛。”
哭腔里带着几分娇憨,沈慎虽看不见她的样子,听得她声音便知她此时的神色。
到底是年纪小,不经事。
沈慎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低声哄她,“没事了。”
叶挽看着沈慎眼中空洞无物却依旧清隽的模样,闷闷地撞进他怀里,趁他不设防,环抱住他精瘦紧实的腰腹。
“有事,今日差点就见不到素素了,我想来都是一阵后怕。”
沈慎不言,微微一顿,而后伸出手轻轻拍着她的背,温香软玉在怀,他目不视物,心里莫名空落得厉害,故而动作多少有些迟钝。
叶挽过了好一会才缓了过来,后知后觉的脸就烧了起来,她空出一只手来,“要牵。”
沈慎抬眉朝她看过去,尽是无奈的神色,然后握住她的手,“没有下次。”
叶挽才懒得听他的,占沈慎便宜这种事,应该是明日复明日,她得磨到沈慎没脾气为止才行。
“今日淋了雨,你的腿有没有事?还痛不痛?”叶挽站起身来,知道沈慎对如今自己腿的状态不甚满意,也就知趣的不靠他太近。
重重雨帘中,沈慎迟缓地听到自己的心跳,握住叶挽手的力道不着痕迹的重了一分,良久,沙哑的声音透过雨幕,徐徐随风。
“没事。”
古来戏场话本里的才子落难、佳人相救的桥段盛久不衰,到底是戳人肺腑的。
沈慎才感知到受伤的腿部灼热的疼痛,随着大雨倾泻,一点一点砸进人心底,搅乱一池的幽静寒潭。
叶挽感受到手心滚烫的温度,见沈慎不再言语,便陪他一同听雨,屋里声音早已消歇,大家都累得不轻,唯有檐下挂着的一灯朦胧的火苗,照亮了一方小天地。
遥遥望去,还能看见天地混沌茫茫然中的一抹月光。
叶挽想起了今日之事,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这石家就是仗着在清河宗族根深,笃定他们是外乡人,想将祸事栽到他们头上,不提报官的事情,直言要在村里解决此事。
月焉和清河有仇怨,想必石家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
他们赤手空拳无法抵挡,沈慎又受了重伤,正是需静养的时候,这个时候死一两个外地人也是悄无声息的,几日过去,便不会有人再记得了。
叶挽眼中的情绪逐渐沉冷,凝着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感受到叶挽手上力道的沈慎心里咯噔了一下,“你在想什么?”
叶挽摸了摸下巴,思量许久,“这事肯定不能在村里面了断,任由他们只手遮天。国有国法,滥用私刑可是重罪。”
忽然,叶挽灵机一动,松开沈慎的手将人往屋子里头推去,沈慎不明所以,进了屋才听得叶挽继续说道:
“前几日听阿有嫂说,此地来了个新县令,不日便要抵达。”
沈慎心头一跳,果不其然,听到叶挽口出狂言——
“我去借来用用。”
沈慎:“???”
***
暮春之时,日头渐大,走在路上都能感受到缓步而来的暑意。扑面的热气腾腾而上,让人生出了几许烦闷来。
“韩守愚,你再像个酸臭儒一样叨叨的老子就掐死你。”宋九嘉抱着剑一脸嫌弃的看着面前的长袖书生,长臂一挥,将剑搁到了后头,长发如刀,利落地甩下。
青衣书生颇有些无奈,“知退兄何苦如此戾气,所谓人生处世,当宽以待人,我们这一路经过……”
宋九嘉简直烦死韩守愚了,打又打不得,骂又骂没用,他捂着耳朵,提起剑就往前猛猛走,丝毫不理会后头腿脚慢的韩守愚,嘴里还念念叨叨的。
说的是江南地方的方言,韩守愚半点听不懂,只觉得应该不太好听,他皱紧了眉头,轻轻摇头,“知退兄,与人相交,当主诚信,你应当说官话,这样我才能知道你的想法。”
宋九嘉狠狠瞪了他一眼,转悠了两圈又兜回了他身边,恶狠狠地看他:“你倒是一路乐善好施,见到别人就可怜,相交诚信,如今走到清河地带,我俩都快成叫花子了。你说,今天能吃什么?”
韩守愚了然的拍了拍宋九嘉的肩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原来是这样,你莫要担忧。君上可堪尧舜,百姓淳朴友善,想必我们今晚借宿一晚,必然能解决温饱问题。”
“尧舜尧舜!你的脑子有没有别的圣贤可说了,我都到耳朵痛了。”
“此言非也,尧舜乃远圣明君……”还没等韩守愚说完,宋九嘉就随意提了一个路上负担的农人过来,提剑在手,一副凶神恶煞。
“来,你说,我今晚去你家吃饭,你同不同意?”宋九嘉双目炯炯,臂有奇力,拎起一个壮汉毫不费力。
那黑脸麻衣的农人平日不曾遭什么祸端,陡然遇此一事,吓得浑身一软,手头的农具掉了一地,哆哆嗦嗦地摇头,“大侠你大人有大量,饶过小人吧,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稚儿,身无长物,全靠耕田劳作生活,别无余粮啊。”
宋九嘉轻蔑一笑,手一松,那人就跪倒地上,忙不迭捡起自己的农具跑得飞快,没好气的看向了韩守愚,那意思仿佛在说,你看看你口中淳朴的百姓。
谁知道韩守愚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宋九嘉就是一顿斥责,“此等行事,非君子所为,我来此地赴任,是一方的父母官,怎可欺压百姓,你……你还拿刀威胁人家。真是气煞我也,朽木不可雕。宋知退,你……”
宋九嘉早就不耐烦了,一路被说教的耳朵都要起茧了,他掏了掏了耳朵,大摇大摆地往前走,“知退你个腿子,老子要吃鸡腿。”
“我是朽木,是粪土,老子不稀罕了。跟着你这个书呆子,整日茹素,我又不是兔子。不干了,你自个走去吧,左右都已经来到清河了。”宋九嘉不甚在意地扔下这句话就飞身走了,他面色涨红,显然也是气的不轻,拳头握得死紧,脸上的表情极臭。
他是不学无术,平生也最讨厌别人骂他是朽木。
大哥饱读诗书,有状元之才,年少中举,春风得意。此等对照下,打小父亲就总提着他的耳朵骂他是朽木,不长脑子,只抱着一个小破木剑玩乐,全无大志。
也就是占了个嫡子的名头,浑没出息,还要当庭指责他的母亲无才无德,生出来的孩子愚笨不堪。
这不,大哥赴京准备会试,父亲就把他扔给一个破书生,说什么在外历练,此等偏远之地,又一文钱都不许他带,草草扫地出门,偏心至此,母亲也只能以泪洗面,含恨送别他远行。
若不是母亲临行前的万般嘱托,宋九嘉早就扔下韩守愚这个迂腐的臭书生自己跑了,还管他作甚。如今又骂他是朽木,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了。
整日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念个不停,也不知道这样的人是怎么中的举,这满大街的百姓在他看来都是淳朴至善的呗。再说了,若不是韩守愚轻信他人,他身上的钱财也不会被人劫掠走,连个鸡腿都吃不起了,真是可耻可恨!
咦——
宋九嘉脚步早就转了回来,却没看见本该在后头的韩守愚,他皱起了眉头,不对,韩守愚没有武功,脚程不可能快过他,按理来说,应该在此处才是。
心里生出了烦躁和不安来,这不辨方向的人怕不是误入什么地方了吧,山川草野,夜深也会有野兽出没,侵扰百姓。
思及此,宋九嘉烦郁更甚,在原地来回踱步了好几圈。
突然,他抬头定睛一看,有一张手绢挂在了树梢之上,绿荫之间随风飘扬。
他飞身起跳,钻到树上去,探查了一番树梢之间的痕迹,才发觉这里有人呆过,躲在此处按兵不动,就等着他走远,留下韩守愚这只笨兔子撞上来。
宋九嘉一把扯过手帕,只见白色的素娟手帕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