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行舟收复鸣沙冈失地,邬达最后的一点容身之所也被摧毁,完成关都统一。
与邬达勾结导致民不聊生的奸臣也被揪出,众多贪官污吏在那一夜之后被下旨尽数斩首抄家。
闻将军之英勇善战被关都孩童写成歌谣歌颂,百姓为他塑石像。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昌平侯闻行舟,武以戡乱,文以守成,安国之社稷,予懋乃德,嘉乃丕绩,故赐千户食邑,钦此。”
随圣旨而来的还有数车的锦缎与美酒佳肴,闻行舟将酒分了下去,军营迎来胜战之后的狂欢。
“前有永光候大将军开疆镇国,西北定邶州,后有昌平侯驻守关都,闵朝有闻家将才长治万年呀!”一士兵酒后乱言,下一刻被一空酒瓶砸到脑袋。
“喝昏头了是吧,啥话都往外说!”
“我说错了什么?要不是有闻将军带着我们这群弟兄在战场拼杀,这个天下有关他姓朱的什么事?”士兵红了脸硬着脖子说。
“你们!别耍酒疯了,去醒醒酒。”闻行舟将他们分开了拉去醒酒。
士兵的对话让闻云声心底的困惑彻底揭开,梦境之中天子为何会如此轻信一民族英雄忠厚纯良的将军会叛国,他不是相信而是忌惮,古往今来功高盖主的将军都没有好下场。
单灵泽是一把刺向重臣的利刃,那么执剑人便是闵朝当今天子,如今闻行舟大破邬达平定关都立下战功,天子对闻家又多了一分忌惮。
“又在发什么呆呢?”闻行舟将手肘托在闻云声的肩上,手里的酒高举长饮一口,“圣旨下来了,要回汴阳拜谢皇上了。”
“阿兄…”闻云声看着夕阳下沉,大雁掠过,西北风刮起挂丘峰上的黄沙,她仿佛是喃喃自语:“我们一直待在关都里吧。”
闻行舟默声半晌,将一壶酒塞给了闻云声,“你说什么胡话呢?阿母给你的回信看了吗?让你回汴阳嫁人呢。”
“唉?啊!什么嫁人??”闻云声顿时觉得五雷轰顶,梦里从未出现过关于婚事的事件。
闻行舟怪异地挑起眉望向自己的傻妹妹,“魏寻啊,你两还穿着开裆裤满院跑的时候,阿父与魏叔叔给两小屁孩定下的亲。”
“什么?!魏寻知道吗?”闻云声说。
“魏寻前两日聘书和纳彩礼送到侯府了。”闻行舟揉一揉妹妹的头道。
自己竟与魏寻有一门亲事,这个事件为什么梦境之中没有发生过,魏寻私下退亲了?为什么?亲事是父母之命,魏寻这般克己复礼的人,决不会轻易地退亲。
闻云声静下心来算算时间,身体一顿。
眼下这个时间在梦境之中她的兄长殉国战死,阿母难忍丧子之痛得了失心疯,根本不适合提及亲事,魏寻考虑到闻家的情况才从未提及。
在闻家最困难的时候,他依旧是选择了帮助闻家,现在魏寻既然没将亲事退掉而要娶她过门,她内心是不想辜负他的一片心意的。
闻行舟瞧着她垂下眼眸,脑袋定又不知在想些什么,便把元宵唤来将闻云声半推半就地送上了马。
“唉阿兄,我……”闻云声回头放眼眺望她的兄长。
而沙丘之上一抹人影被落日拉长,他看着少女一手把着缰绳,任凭轻纱拂过脸颊,马蹄声声踏破黄沙,飞驰时像大漠里翱翔的孤雁。
“魏寻人挺好的两家挨得也近,你哭鼻子回侯府,阿兄还能帮你揍他一顿。”闻行舟讨笑道。
“阿父阿母给魏寻回礼了吗?”闻云声一勒缰绳,马蹄渐慢了下来,她望着烧得火红的落日,云霞被染成一片火色。
闻行舟迎着夕阳,默声道:“还没吧,我看让魏寻入赘不错,魏寻定不会介意。”
闻云声轻抿嘴唇,她的思绪突然窜回到那昏暗得只剩月色的巷子中,少年亲昵地靠在她的肩上,漆黑的眼眸中暗涌着某种挠心的情绪。
少女眉心拧起,抗拒地想把单灵泽的身影在脑海里抽离出来,但全是徒劳。
旷野荒凉,枯草经过黄沙侵蚀仍深根扎入沙里寻找水源顽强生长,一阵风吹来扬起她的长发。
“阿兄你可知鸣沙冈那个带白玉扳指的郑公子?”闻云声问道。
闻行舟一阵疑惑,妹妹为何突然说起这个,他半晌后道:“邶州的亲王姓郑,拇指常戴一枚玉扳指,此人名唤郑方夷,他在两国交战时,叛国与李常忠暗通军情,邶州战败后他便留在鸣沙冈,在账本上他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三分之一都是他的。”
“那你可知他身边有个唤阿笙的少年?”
“叫什么就不知道了,但他当时为了抓一个少年,闹了很大的动静,腿也是因为被那名少年弄折的,从三楼摔下来。”
闻云声抬眸望向沙丘上注视这边已久的身影,身影缓慢走近,他的目光不加修饰,恣睢无忌地落在她的身上,她一暗哼双腿夹马腹,策马径直过去。
温煦的夕阳斜落在他身上,素衣笼上一层淡淡的光晕,单灵泽负手立在马前,手中执着一折子。
“找我阿兄的?”闻云声并未下马,瞥了一眼少年道。
单灵泽微敛眉目,目光凝在闻云声腰间佩挂着的犬牙玉坠,“对。”
“你入汴阳就是为了替单公子完成遗愿,赡养他的父亲?”闻云声问。
单灵泽沉默着未发一言,他将折子递给了她。
闻云声翻身下马,展开垂眸看了少顷,她捏着折子的指尖微微发白,折子上写着他所经历的流亡,从抓进地宫里当成奴隶进行贩卖,到遇到单老丞相的儿子,最后遇到了她的全过程,折子结尾处落字画押——阿笙。
她没想到单灵泽竟将过程如此完整清晰的呈上来,她将折子一合对上少年黑白分明的眼珠,“这即是你与已逝之人的约定,你便替他完成单公子的临终之愿,折子我收了,如你回汴阳之中另有图谋,这折子便回呈到刑部之上。”
少年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委屈,他道:“好。”
闻云声手攥紧折子的一角,少年的服软与温顺,让她有一种错觉,自己好像干了一件很恶劣的事。
陷害阿兄的罪人罪有应得,那座会产黄金的黑庙被连根拔除,单灵泽将决定权交付到她的手中,梦境之中的荒诞之事,现在循循地回到正轨。
她也应该事情回到原来本该的样子。
脑海里回想起昨晚单灵泽对她说了两次的话,呼吸一顿偏过头去,指尖缠过吊穗,声音不禁柔和了几分,“昨晚你说……”话到了嘴边,她双手揪着吊着,突然不敢看他。
闻云声深吸一口气,道:“回汴阳我要嫁人了,这个还给你。”她将腰间挂着的犬牙玉坠解下来,准备塞到少年的手中。
此时夕阳下沉,微弱的余晖映照在少年的脸上,映衬得少年的瞳孔格外幽深,他轻扯下嘴角,胸膛起伏像在极力隐忍着什么。
单灵泽接过玉坠,骤然逼近。
闻云声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半步,两人距离不过咫尺,她抬手一指戳在他的肩窝里,“你回单府好好替单公子赡养父亲。”
单灵泽比她高一个半头,在这么近的距离里可以称是居高临下,下一秒他却俯下身来将玉坠又挂回她的腰间,他声音低哑道:“这块玉是阿笙的,他赠予所钟情之人,你戴着吧。”
闻云声身体僵直着,此刻间的所有思绪都被他所占据着,心跳声在两人寂静的氛围里尤为清晰,现在她只想要离开他,离开他无忌的目光。
单灵泽感受到少女的惶遽,喉结轻轻一滚,细长的睫毛下敛,没有阻挠她离开,神色松懒地放任少女翻身上马,策马。
*
理性告诉她应该选择嫁给魏寻,但为何脑海里还想着别的人。
镜中的少女脸色微微泛青,浅珀色的眼眸透着一种迷茫,发丝反映着月光,屋子好像蒙上了一层薄纱,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朦胧不真实。
她的思绪缠绕交织在一起,忧愁与愧疚编织成网,将她拽入深渊。
现实中她与单灵泽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自己还对他那般的差,他竟然说心悦她。
闻云声想着,视线凝固在镜中少女满是疲惫的脸。
魏寻既待她犹如国士之礼,重她敬爱她,梦境之中魏寻将所有的诬陷与中伤都挡在外面,给予她一处安静的容身之所。
世人说他被美色所误,已是闻家的池中物,与逆臣小人为伍,有违圣贤之道,从才华秀拔三元及第的状元,到成为逆臣党羽,他的清誉折毁背上骂名,仕途一片灰暗。
闻云声知魏寻的阿父一生都在告诫他,报效家国不辱青云之志,她一念起那道冷静自持的身影便心中生愧意。
她视线都已被眼泪所模糊,回敛眼眸,眼泪划过脸颊,留下两道泪痕。
回到汴阳,他回他的单府,自己回去嫁人,桥归桥路归路。
闻云声将那块犬牙玉坠解下来,粗暴地扔入匣子里合上,匣子再放入化妆台的抽屉里。
与邬达勾结导致民不聊生的奸臣也被揪出,众多贪官污吏在那一夜之后被下旨尽数斩首抄家。
闻将军之英勇善战被关都孩童写成歌谣歌颂,百姓为他塑石像。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昌平侯闻行舟,武以戡乱,文以守成,安国之社稷,予懋乃德,嘉乃丕绩,故赐千户食邑,钦此。”
随圣旨而来的还有数车的锦缎与美酒佳肴,闻行舟将酒分了下去,军营迎来胜战之后的狂欢。
“前有永光候大将军开疆镇国,西北定邶州,后有昌平侯驻守关都,闵朝有闻家将才长治万年呀!”一士兵酒后乱言,下一刻被一空酒瓶砸到脑袋。
“喝昏头了是吧,啥话都往外说!”
“我说错了什么?要不是有闻将军带着我们这群弟兄在战场拼杀,这个天下有关他姓朱的什么事?”士兵红了脸硬着脖子说。
“你们!别耍酒疯了,去醒醒酒。”闻行舟将他们分开了拉去醒酒。
士兵的对话让闻云声心底的困惑彻底揭开,梦境之中天子为何会如此轻信一民族英雄忠厚纯良的将军会叛国,他不是相信而是忌惮,古往今来功高盖主的将军都没有好下场。
单灵泽是一把刺向重臣的利刃,那么执剑人便是闵朝当今天子,如今闻行舟大破邬达平定关都立下战功,天子对闻家又多了一分忌惮。
“又在发什么呆呢?”闻行舟将手肘托在闻云声的肩上,手里的酒高举长饮一口,“圣旨下来了,要回汴阳拜谢皇上了。”
“阿兄…”闻云声看着夕阳下沉,大雁掠过,西北风刮起挂丘峰上的黄沙,她仿佛是喃喃自语:“我们一直待在关都里吧。”
闻行舟默声半晌,将一壶酒塞给了闻云声,“你说什么胡话呢?阿母给你的回信看了吗?让你回汴阳嫁人呢。”
“唉?啊!什么嫁人??”闻云声顿时觉得五雷轰顶,梦里从未出现过关于婚事的事件。
闻行舟怪异地挑起眉望向自己的傻妹妹,“魏寻啊,你两还穿着开裆裤满院跑的时候,阿父与魏叔叔给两小屁孩定下的亲。”
“什么?!魏寻知道吗?”闻云声说。
“魏寻前两日聘书和纳彩礼送到侯府了。”闻行舟揉一揉妹妹的头道。
自己竟与魏寻有一门亲事,这个事件为什么梦境之中没有发生过,魏寻私下退亲了?为什么?亲事是父母之命,魏寻这般克己复礼的人,决不会轻易地退亲。
闻云声静下心来算算时间,身体一顿。
眼下这个时间在梦境之中她的兄长殉国战死,阿母难忍丧子之痛得了失心疯,根本不适合提及亲事,魏寻考虑到闻家的情况才从未提及。
在闻家最困难的时候,他依旧是选择了帮助闻家,现在魏寻既然没将亲事退掉而要娶她过门,她内心是不想辜负他的一片心意的。
闻行舟瞧着她垂下眼眸,脑袋定又不知在想些什么,便把元宵唤来将闻云声半推半就地送上了马。
“唉阿兄,我……”闻云声回头放眼眺望她的兄长。
而沙丘之上一抹人影被落日拉长,他看着少女一手把着缰绳,任凭轻纱拂过脸颊,马蹄声声踏破黄沙,飞驰时像大漠里翱翔的孤雁。
“魏寻人挺好的两家挨得也近,你哭鼻子回侯府,阿兄还能帮你揍他一顿。”闻行舟讨笑道。
“阿父阿母给魏寻回礼了吗?”闻云声一勒缰绳,马蹄渐慢了下来,她望着烧得火红的落日,云霞被染成一片火色。
闻行舟迎着夕阳,默声道:“还没吧,我看让魏寻入赘不错,魏寻定不会介意。”
闻云声轻抿嘴唇,她的思绪突然窜回到那昏暗得只剩月色的巷子中,少年亲昵地靠在她的肩上,漆黑的眼眸中暗涌着某种挠心的情绪。
少女眉心拧起,抗拒地想把单灵泽的身影在脑海里抽离出来,但全是徒劳。
旷野荒凉,枯草经过黄沙侵蚀仍深根扎入沙里寻找水源顽强生长,一阵风吹来扬起她的长发。
“阿兄你可知鸣沙冈那个带白玉扳指的郑公子?”闻云声问道。
闻行舟一阵疑惑,妹妹为何突然说起这个,他半晌后道:“邶州的亲王姓郑,拇指常戴一枚玉扳指,此人名唤郑方夷,他在两国交战时,叛国与李常忠暗通军情,邶州战败后他便留在鸣沙冈,在账本上他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三分之一都是他的。”
“那你可知他身边有个唤阿笙的少年?”
“叫什么就不知道了,但他当时为了抓一个少年,闹了很大的动静,腿也是因为被那名少年弄折的,从三楼摔下来。”
闻云声抬眸望向沙丘上注视这边已久的身影,身影缓慢走近,他的目光不加修饰,恣睢无忌地落在她的身上,她一暗哼双腿夹马腹,策马径直过去。
温煦的夕阳斜落在他身上,素衣笼上一层淡淡的光晕,单灵泽负手立在马前,手中执着一折子。
“找我阿兄的?”闻云声并未下马,瞥了一眼少年道。
单灵泽微敛眉目,目光凝在闻云声腰间佩挂着的犬牙玉坠,“对。”
“你入汴阳就是为了替单公子完成遗愿,赡养他的父亲?”闻云声问。
单灵泽沉默着未发一言,他将折子递给了她。
闻云声翻身下马,展开垂眸看了少顷,她捏着折子的指尖微微发白,折子上写着他所经历的流亡,从抓进地宫里当成奴隶进行贩卖,到遇到单老丞相的儿子,最后遇到了她的全过程,折子结尾处落字画押——阿笙。
她没想到单灵泽竟将过程如此完整清晰的呈上来,她将折子一合对上少年黑白分明的眼珠,“这即是你与已逝之人的约定,你便替他完成单公子的临终之愿,折子我收了,如你回汴阳之中另有图谋,这折子便回呈到刑部之上。”
少年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委屈,他道:“好。”
闻云声手攥紧折子的一角,少年的服软与温顺,让她有一种错觉,自己好像干了一件很恶劣的事。
陷害阿兄的罪人罪有应得,那座会产黄金的黑庙被连根拔除,单灵泽将决定权交付到她的手中,梦境之中的荒诞之事,现在循循地回到正轨。
她也应该事情回到原来本该的样子。
脑海里回想起昨晚单灵泽对她说了两次的话,呼吸一顿偏过头去,指尖缠过吊穗,声音不禁柔和了几分,“昨晚你说……”话到了嘴边,她双手揪着吊着,突然不敢看他。
闻云声深吸一口气,道:“回汴阳我要嫁人了,这个还给你。”她将腰间挂着的犬牙玉坠解下来,准备塞到少年的手中。
此时夕阳下沉,微弱的余晖映照在少年的脸上,映衬得少年的瞳孔格外幽深,他轻扯下嘴角,胸膛起伏像在极力隐忍着什么。
单灵泽接过玉坠,骤然逼近。
闻云声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半步,两人距离不过咫尺,她抬手一指戳在他的肩窝里,“你回单府好好替单公子赡养父亲。”
单灵泽比她高一个半头,在这么近的距离里可以称是居高临下,下一秒他却俯下身来将玉坠又挂回她的腰间,他声音低哑道:“这块玉是阿笙的,他赠予所钟情之人,你戴着吧。”
闻云声身体僵直着,此刻间的所有思绪都被他所占据着,心跳声在两人寂静的氛围里尤为清晰,现在她只想要离开他,离开他无忌的目光。
单灵泽感受到少女的惶遽,喉结轻轻一滚,细长的睫毛下敛,没有阻挠她离开,神色松懒地放任少女翻身上马,策马。
*
理性告诉她应该选择嫁给魏寻,但为何脑海里还想着别的人。
镜中的少女脸色微微泛青,浅珀色的眼眸透着一种迷茫,发丝反映着月光,屋子好像蒙上了一层薄纱,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朦胧不真实。
她的思绪缠绕交织在一起,忧愁与愧疚编织成网,将她拽入深渊。
现实中她与单灵泽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自己还对他那般的差,他竟然说心悦她。
闻云声想着,视线凝固在镜中少女满是疲惫的脸。
魏寻既待她犹如国士之礼,重她敬爱她,梦境之中魏寻将所有的诬陷与中伤都挡在外面,给予她一处安静的容身之所。
世人说他被美色所误,已是闻家的池中物,与逆臣小人为伍,有违圣贤之道,从才华秀拔三元及第的状元,到成为逆臣党羽,他的清誉折毁背上骂名,仕途一片灰暗。
闻云声知魏寻的阿父一生都在告诫他,报效家国不辱青云之志,她一念起那道冷静自持的身影便心中生愧意。
她视线都已被眼泪所模糊,回敛眼眸,眼泪划过脸颊,留下两道泪痕。
回到汴阳,他回他的单府,自己回去嫁人,桥归桥路归路。
闻云声将那块犬牙玉坠解下来,粗暴地扔入匣子里合上,匣子再放入化妆台的抽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