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草木葱茏。
七月的烈阳如火,炙烤着大地,热浪翻滚之下,万物似乎都在扭曲中挣扎。
同行不过三四日,崔小娘子对崔婴的亲昵劲儿愈发浓厚,她时常腻歪在崔婴身边,不仅喋喋不休地分享着自己自出生以来的种种经历,也对崔婴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她问崔婴生辰几何,谈及自己自幼多病……话头是一点儿也止不住。
“陈家阿姊,我生于光和二年六月朔日,不知阿姊你的生辰又是何时呀?”
“我自小体弱多病,连家中姊妹亦少有往来,然而不知为何,对阿姊你,却总有种说不上来的亲近。”
“阿姊能教我几句徐州话吗?我阿娘原是雒阳人士,身边服侍的奴仆也都是阿娘从母族带来的,我自小在阿娘身边长大,也只会说雒阳雅言……阿姊可千万别取笑我,其实我连冀州话也说不了几句。”
“我们此行前去东海朐县,是为了与阿父团聚,我阿父如今是朐县县令①。”
“悄悄告诉阿姊,我其实都不太记得阿父长什么样了。”
“三年前,本该举家跟随阿父前往朐县赴任的,可是临行前却发现阿娘有孕并且胎像不稳,我们便留在了家中。直到今年,才得以启程前往朐县与阿父团聚。”
“阿姊,可莫要再提及我那幼弟了!他在家中哭闹着非要随大兄北上求学,幸而嫂嫂也不嫌弃他,阿娘便将他留在家中了,大兄与嫂嫂会照顾好他的。”
……
大概崔小娘子的确所言非虚,她自小就与族中姊妹不甚亲近。
以至于见她面对崔婴,竟能敞开心扉,主动与之交好,崔夫人看在眼里,心中不免对崔婴更多了几分爱屋及乌的看重。
在崔小娘子又一次向崔婴倾诉完她的"童年小故事"后,崔夫人见缝插针,递上一杯清凉的水,语气中带着一丝怜爱与责备:“平日里哪见你这么健谈?快喝口水歇歇吧,再这么滔滔不绝下去,便是你自己说得不累,你陈家阿姊也要听累了。”
崔小娘子嘟囔着接过水杯,那模样既顽皮又可爱,崔夫人含笑看着她喝了几口水,随后才转向崔婴,面上也多了几分看向自家子侄辈的亲昵:“今日清晨收到我家郎君的一封书信,信中言明他已安排了护卫在郯县接应我们。”
“按照车队的速度,预计今日黄昏便能抵达郯县县城。”
“朐县东去近海,之后你们兄妹将与我们分道扬镳。不过,无需忧虑,郯县县令与我家郎君是多年至交,到了郯县后,我会亲自将你们托付给他,定会安排人手,护送你们安然回到下邳。”
崔婴闻言笑道:“夫人关怀备至,我们兄妹感激不尽。待我们平安归家,定会向家中长辈禀明一切,并亲自前往朐县拜谢崔使君与夫人。”
话毕,崔婴便轻倚车壁,半合眼帘,指尖掩盖在宽大的袖口之下,无意识地一下下敲击着身前摆放清水点心的小案。
随着崔家车队沿着蜿蜒的官道一路南下,崔婴心中明白,她与段佑原计划北上冀州投奔董卓的打算已不复存在。
而眼前更为棘手的是,崔夫人对“陈家兄妹”归家下邳的安排越是周到,崔婴越是心累。
若崔婴与段佑真如崔夫人所安排的那般,被安然送返至淮浦的陈氏老家,那些陈氏族人面对这么两位从天而降的“陈氏兄妹”,会是怎样一脸懵逼与困惑的神情呢?
啧啧啧,那场景,光是想想就叫人尴尬得想要脚趾扣地。
然而,面对这样一种可以预见的窘境未来,向来思虑深远的崔婴这一次却并未在心中算计任何退路。
这一路行来,崔小娘子对她那迫切又没来由的亲近总是让崔婴感觉隐隐地不安,随着这种不安感的日益加重,她心中有了一个荒诞又离奇的猜测。
而现在,她就是在等。
等一个,能够验证她的猜测是否属实的答案。
*
见两位小女娃都闭目休憩、乖巧的依偎在一起,崔夫人微微一笑,心肠也软了几分,压低了嗓音朝车外问道:“还有多久能到郯县?”
“回夫人的话,还有十多里地,再过大半个时辰就能进城。”
“嗯。”崔夫人点了点头。
正巧车轮不知道轧上了什么凸起处,带起马车一阵颠簸,叫正熟睡的崔小娘子不耐的粗了蹙眉头,崔夫人又开口嘱咐了两句:“驾稳一些,注意路面,不必急于一时。”
不料话音刚落,下一秒,马车便传来一阵剧烈的震荡,随手猛地急刹停下,发出长长的“嘎吱——”声。
本就只是闭目养神的崔婴迅速睁开双眼,一把拉住在惯性的的冲击下往前一栽的、睡得迷迷糊糊的崔小娘子,又将有些狼狈的侧倒在小榻上的崔夫人扶好坐正,这才掀开车帘,往外探出了半个身子:“怎么回事……”
没来得及说完的话被吞入腹中,崔婴面色平静的看着前方官道上那块一人多高、需三四人合抱才能围起来的巨石,莫名觉得有些荒诞,没由来的有些想要发笑。
除了那块突兀出现的巨石,官道的路面上居然连细碎的泥土与沙石都没多余的几块,人为的痕迹实在是太明显了,或者说始作俑者本就半点都没有掩饰自己目的的想法,光明磊落的可爱。
崔婴都能看出来的东西,崔氏的护卫领队自然也能看出来。
那挡路的巨石刚一出现,护卫领队便高声呼喝,指挥那些不通武艺的奴仆拿起木棍,分散站开,形成松散的防线。而他自己,则带着身穿皮甲、手持环首刀的护卫们迅速回身,将崔夫人的马车团团围住。
“前方山路上被人为推下巨石,看样子是逃难的庶民啸聚成流寇,企图劫道。他们藏头露尾,倚靠外力,武艺定是不精,人数也应稀少。”护卫领队面上带着几分厉色,语气坚定:“夫人不必担忧,我等武艺高强,定让这些贼子有来无回。”
崔夫人将有些受惊的崔小娘子拢在怀中,伸手一下下轻抚着她的背部。听完护卫领队的话,面上带着几分不忍:“唉,都是些可怜人。”
“尽量不要伤及他们性命吧!上天有好生之德,将他们擒拿住之后,叫他们自己推开拦路的巨石,便一人给一份口粮放掉吧。”
护卫统领听完崔夫人的吩咐,面上的煞气顿时消散,颔首领命:“是,夫人慈悲为怀,我等自当遵命。”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去。
只是,崔婴又看了眼那块巨石,心中却得出了跟护卫统领截然不同的结论。
这样一块巨石,绝非少数人所能轻易推动,劫匪或人多势众,或力大无穷。
这样想着,崔婴对崔夫人轻声道:“夫人,我心中有些不安,想去探望一下阿兄,可否允我前往后车?”
崔夫人刚一点头,崔婴便立刻转身,轻巧地跳下马车,动作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迫。
刚刚落地,崔婴立马就听见两侧的山坡并车队的后方传来了阵阵嘈杂冲杀声、一瞬间就冒出了百十来个人头,呈合围之势聚拢了过来,显然就是刚刚护卫统领口中那群人少又势弱的流寇。
崔婴定睛望去,当中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穿着破烂、面色饥黄,但领头的十来个汉子却是精悍异常,手中握着的铁器虽锈迹斑斑,却掩不住他们眼中的嗜血光芒。
等冲杀的近了,发现车队已经做好准备迎敌、一副井然有序的模样后,打头的刀疤脸壮汉脚下一顿,朝周围的十来人眼神示意了下,这十来个人的脚步便明显一齐放缓了,慢慢的落在了剩下那群面黄肌瘦的真·流民后头,让那些真正的流民冲在了前头,成为了冲击防线的牺牲品。
崔婴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她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朝第二辆马车奔去,她要去找段佑。
……
“阿英!”段佑伸手扶住一头撞进自己怀里的的崔婴,先是伸手揉了揉她有些泛红的额头,然后才又附在她耳边低声说道,“我刚刚粗略数了数,对面有近百人手。崔氏的护卫虽然是训练有素,可终究只有十余人,数量悬殊至此,便是赢了也不过是险胜而已。”
他指向崔婴先前注意到的那群在后方徘徊的汉子,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我细看之下,发现那二十来个汉子虽然衣衫褴褛,但衣物款式和兵器却出奇地一致。我怀疑他们并非普通流民,而是战败后的逃兵。”
段佑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回头深深地看了崔婴一眼,面色郑重:“今日之事,恐怕难以善了。前头已有巨石堵住了官道防止马车通过,这伙贼人几乎都是由车队的后方包抄过来的,那十来个好手也都在车队的后方。反倒是巨石那头仅有七八个流民堵截,若形势有变,你我需从此处突围。”
崔婴听完段佑的话一愣,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崔夫人和崔小娘子乘坐的那辆马车,目光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然而,她很快便收敛心神,抿了抿嘴角,坚定地点了点头,伸出手抓住段佑的手掌,紧紧相握。
*
穿越已有快半个月,一路长途跋涉,崔婴当然也不至于还没有亲眼见识过尸体与死亡。
只是,蜷缩在道路沟渠旁一点点失去生命特征的、静默的消逝与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死亡,带给人的视觉上的冲击感肯定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木器刺穿血肉的撕裂声、流民与崔氏奴仆的惨嚎交织,以及那随风飘来的、充斥鼻腔的浓烈血腥味,这些刺激令崔婴感到一阵晕眩,强烈的不适感涌上心头。
“阿英!”段佑拧紧了眉,伸手揽住崔婴快要栽倒的身体,目光紧紧锁定在崔婴身上。
……
当崔婴的意识从那股强烈的不适感中挣脱出来,她和段佑这才重新凝神,将注意力投向了前方的战场。
战场的最前线已经躺下了数十具尸体,有流寇的,也有崔氏奴仆的。除了那些已经彻底断气、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身躯,更多的是四处挂彩、呻吟不断的伤员。
崔氏的护卫显然已经与对方那十来个身手不凡的盗匪头目交过手,双方势均力敌,此刻正紧张对峙。
在这僵持之际,崔夫人终于自马车内探身而出,朝对面领头的刀疤脸大汉道:“诸位壮士英勇非凡,妾身钦佩不已。车队中携带金银米粮,愿以此作为赠礼,以表妾身敬意。若诸位有所需,尽管取用。”
“妾族中故交为前方郯县县令,已有约定今日黄昏在城中相会。现如今在此地耽搁已久,恐误佳期,望壮士海涵,允许妾等轻装赴约。”
崔夫人话音刚落,崔婴心中便是一紧,暗道“不妙”!
其实崔夫人的这番言辞不可谓不高明,不仅点出了崔家既是士族又有官身,又暗示了郯县有援军随时可能到来。若这真的只是一伙为了活命才铤而走险劫道的流民,此刻应已心生畏惧,肯定立即就抢完米粮四散而逃了。
……可惜的是,对面不是。
易地而处,崔婴此时最好的选择无疑是速战速决、斩草除根,以防崔夫人回到县城后集结兵力、秋后算账。
果不其然,崔夫人话音刚落,那刀疤脸大汉便面色一沉,随即大喝一声:“冲上去!杀光他们!”
七月的烈阳如火,炙烤着大地,热浪翻滚之下,万物似乎都在扭曲中挣扎。
同行不过三四日,崔小娘子对崔婴的亲昵劲儿愈发浓厚,她时常腻歪在崔婴身边,不仅喋喋不休地分享着自己自出生以来的种种经历,也对崔婴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她问崔婴生辰几何,谈及自己自幼多病……话头是一点儿也止不住。
“陈家阿姊,我生于光和二年六月朔日,不知阿姊你的生辰又是何时呀?”
“我自小体弱多病,连家中姊妹亦少有往来,然而不知为何,对阿姊你,却总有种说不上来的亲近。”
“阿姊能教我几句徐州话吗?我阿娘原是雒阳人士,身边服侍的奴仆也都是阿娘从母族带来的,我自小在阿娘身边长大,也只会说雒阳雅言……阿姊可千万别取笑我,其实我连冀州话也说不了几句。”
“我们此行前去东海朐县,是为了与阿父团聚,我阿父如今是朐县县令①。”
“悄悄告诉阿姊,我其实都不太记得阿父长什么样了。”
“三年前,本该举家跟随阿父前往朐县赴任的,可是临行前却发现阿娘有孕并且胎像不稳,我们便留在了家中。直到今年,才得以启程前往朐县与阿父团聚。”
“阿姊,可莫要再提及我那幼弟了!他在家中哭闹着非要随大兄北上求学,幸而嫂嫂也不嫌弃他,阿娘便将他留在家中了,大兄与嫂嫂会照顾好他的。”
……
大概崔小娘子的确所言非虚,她自小就与族中姊妹不甚亲近。
以至于见她面对崔婴,竟能敞开心扉,主动与之交好,崔夫人看在眼里,心中不免对崔婴更多了几分爱屋及乌的看重。
在崔小娘子又一次向崔婴倾诉完她的"童年小故事"后,崔夫人见缝插针,递上一杯清凉的水,语气中带着一丝怜爱与责备:“平日里哪见你这么健谈?快喝口水歇歇吧,再这么滔滔不绝下去,便是你自己说得不累,你陈家阿姊也要听累了。”
崔小娘子嘟囔着接过水杯,那模样既顽皮又可爱,崔夫人含笑看着她喝了几口水,随后才转向崔婴,面上也多了几分看向自家子侄辈的亲昵:“今日清晨收到我家郎君的一封书信,信中言明他已安排了护卫在郯县接应我们。”
“按照车队的速度,预计今日黄昏便能抵达郯县县城。”
“朐县东去近海,之后你们兄妹将与我们分道扬镳。不过,无需忧虑,郯县县令与我家郎君是多年至交,到了郯县后,我会亲自将你们托付给他,定会安排人手,护送你们安然回到下邳。”
崔婴闻言笑道:“夫人关怀备至,我们兄妹感激不尽。待我们平安归家,定会向家中长辈禀明一切,并亲自前往朐县拜谢崔使君与夫人。”
话毕,崔婴便轻倚车壁,半合眼帘,指尖掩盖在宽大的袖口之下,无意识地一下下敲击着身前摆放清水点心的小案。
随着崔家车队沿着蜿蜒的官道一路南下,崔婴心中明白,她与段佑原计划北上冀州投奔董卓的打算已不复存在。
而眼前更为棘手的是,崔夫人对“陈家兄妹”归家下邳的安排越是周到,崔婴越是心累。
若崔婴与段佑真如崔夫人所安排的那般,被安然送返至淮浦的陈氏老家,那些陈氏族人面对这么两位从天而降的“陈氏兄妹”,会是怎样一脸懵逼与困惑的神情呢?
啧啧啧,那场景,光是想想就叫人尴尬得想要脚趾扣地。
然而,面对这样一种可以预见的窘境未来,向来思虑深远的崔婴这一次却并未在心中算计任何退路。
这一路行来,崔小娘子对她那迫切又没来由的亲近总是让崔婴感觉隐隐地不安,随着这种不安感的日益加重,她心中有了一个荒诞又离奇的猜测。
而现在,她就是在等。
等一个,能够验证她的猜测是否属实的答案。
*
见两位小女娃都闭目休憩、乖巧的依偎在一起,崔夫人微微一笑,心肠也软了几分,压低了嗓音朝车外问道:“还有多久能到郯县?”
“回夫人的话,还有十多里地,再过大半个时辰就能进城。”
“嗯。”崔夫人点了点头。
正巧车轮不知道轧上了什么凸起处,带起马车一阵颠簸,叫正熟睡的崔小娘子不耐的粗了蹙眉头,崔夫人又开口嘱咐了两句:“驾稳一些,注意路面,不必急于一时。”
不料话音刚落,下一秒,马车便传来一阵剧烈的震荡,随手猛地急刹停下,发出长长的“嘎吱——”声。
本就只是闭目养神的崔婴迅速睁开双眼,一把拉住在惯性的的冲击下往前一栽的、睡得迷迷糊糊的崔小娘子,又将有些狼狈的侧倒在小榻上的崔夫人扶好坐正,这才掀开车帘,往外探出了半个身子:“怎么回事……”
没来得及说完的话被吞入腹中,崔婴面色平静的看着前方官道上那块一人多高、需三四人合抱才能围起来的巨石,莫名觉得有些荒诞,没由来的有些想要发笑。
除了那块突兀出现的巨石,官道的路面上居然连细碎的泥土与沙石都没多余的几块,人为的痕迹实在是太明显了,或者说始作俑者本就半点都没有掩饰自己目的的想法,光明磊落的可爱。
崔婴都能看出来的东西,崔氏的护卫领队自然也能看出来。
那挡路的巨石刚一出现,护卫领队便高声呼喝,指挥那些不通武艺的奴仆拿起木棍,分散站开,形成松散的防线。而他自己,则带着身穿皮甲、手持环首刀的护卫们迅速回身,将崔夫人的马车团团围住。
“前方山路上被人为推下巨石,看样子是逃难的庶民啸聚成流寇,企图劫道。他们藏头露尾,倚靠外力,武艺定是不精,人数也应稀少。”护卫领队面上带着几分厉色,语气坚定:“夫人不必担忧,我等武艺高强,定让这些贼子有来无回。”
崔夫人将有些受惊的崔小娘子拢在怀中,伸手一下下轻抚着她的背部。听完护卫领队的话,面上带着几分不忍:“唉,都是些可怜人。”
“尽量不要伤及他们性命吧!上天有好生之德,将他们擒拿住之后,叫他们自己推开拦路的巨石,便一人给一份口粮放掉吧。”
护卫统领听完崔夫人的吩咐,面上的煞气顿时消散,颔首领命:“是,夫人慈悲为怀,我等自当遵命。”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去。
只是,崔婴又看了眼那块巨石,心中却得出了跟护卫统领截然不同的结论。
这样一块巨石,绝非少数人所能轻易推动,劫匪或人多势众,或力大无穷。
这样想着,崔婴对崔夫人轻声道:“夫人,我心中有些不安,想去探望一下阿兄,可否允我前往后车?”
崔夫人刚一点头,崔婴便立刻转身,轻巧地跳下马车,动作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迫。
刚刚落地,崔婴立马就听见两侧的山坡并车队的后方传来了阵阵嘈杂冲杀声、一瞬间就冒出了百十来个人头,呈合围之势聚拢了过来,显然就是刚刚护卫统领口中那群人少又势弱的流寇。
崔婴定睛望去,当中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穿着破烂、面色饥黄,但领头的十来个汉子却是精悍异常,手中握着的铁器虽锈迹斑斑,却掩不住他们眼中的嗜血光芒。
等冲杀的近了,发现车队已经做好准备迎敌、一副井然有序的模样后,打头的刀疤脸壮汉脚下一顿,朝周围的十来人眼神示意了下,这十来个人的脚步便明显一齐放缓了,慢慢的落在了剩下那群面黄肌瘦的真·流民后头,让那些真正的流民冲在了前头,成为了冲击防线的牺牲品。
崔婴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她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朝第二辆马车奔去,她要去找段佑。
……
“阿英!”段佑伸手扶住一头撞进自己怀里的的崔婴,先是伸手揉了揉她有些泛红的额头,然后才又附在她耳边低声说道,“我刚刚粗略数了数,对面有近百人手。崔氏的护卫虽然是训练有素,可终究只有十余人,数量悬殊至此,便是赢了也不过是险胜而已。”
他指向崔婴先前注意到的那群在后方徘徊的汉子,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我细看之下,发现那二十来个汉子虽然衣衫褴褛,但衣物款式和兵器却出奇地一致。我怀疑他们并非普通流民,而是战败后的逃兵。”
段佑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回头深深地看了崔婴一眼,面色郑重:“今日之事,恐怕难以善了。前头已有巨石堵住了官道防止马车通过,这伙贼人几乎都是由车队的后方包抄过来的,那十来个好手也都在车队的后方。反倒是巨石那头仅有七八个流民堵截,若形势有变,你我需从此处突围。”
崔婴听完段佑的话一愣,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崔夫人和崔小娘子乘坐的那辆马车,目光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然而,她很快便收敛心神,抿了抿嘴角,坚定地点了点头,伸出手抓住段佑的手掌,紧紧相握。
*
穿越已有快半个月,一路长途跋涉,崔婴当然也不至于还没有亲眼见识过尸体与死亡。
只是,蜷缩在道路沟渠旁一点点失去生命特征的、静默的消逝与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死亡,带给人的视觉上的冲击感肯定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木器刺穿血肉的撕裂声、流民与崔氏奴仆的惨嚎交织,以及那随风飘来的、充斥鼻腔的浓烈血腥味,这些刺激令崔婴感到一阵晕眩,强烈的不适感涌上心头。
“阿英!”段佑拧紧了眉,伸手揽住崔婴快要栽倒的身体,目光紧紧锁定在崔婴身上。
……
当崔婴的意识从那股强烈的不适感中挣脱出来,她和段佑这才重新凝神,将注意力投向了前方的战场。
战场的最前线已经躺下了数十具尸体,有流寇的,也有崔氏奴仆的。除了那些已经彻底断气、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身躯,更多的是四处挂彩、呻吟不断的伤员。
崔氏的护卫显然已经与对方那十来个身手不凡的盗匪头目交过手,双方势均力敌,此刻正紧张对峙。
在这僵持之际,崔夫人终于自马车内探身而出,朝对面领头的刀疤脸大汉道:“诸位壮士英勇非凡,妾身钦佩不已。车队中携带金银米粮,愿以此作为赠礼,以表妾身敬意。若诸位有所需,尽管取用。”
“妾族中故交为前方郯县县令,已有约定今日黄昏在城中相会。现如今在此地耽搁已久,恐误佳期,望壮士海涵,允许妾等轻装赴约。”
崔夫人话音刚落,崔婴心中便是一紧,暗道“不妙”!
其实崔夫人的这番言辞不可谓不高明,不仅点出了崔家既是士族又有官身,又暗示了郯县有援军随时可能到来。若这真的只是一伙为了活命才铤而走险劫道的流民,此刻应已心生畏惧,肯定立即就抢完米粮四散而逃了。
……可惜的是,对面不是。
易地而处,崔婴此时最好的选择无疑是速战速决、斩草除根,以防崔夫人回到县城后集结兵力、秋后算账。
果不其然,崔夫人话音刚落,那刀疤脸大汉便面色一沉,随即大喝一声:“冲上去!杀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