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灯烛明亮,晃悠悠映出几人的脸,沈华年不明所以。
但看见沈芸一副看戏的表情,沈华年就明白了一切。
果然,下一秒,周今画便开口问她:“今日芸儿回来就告诉我,说见着你和外男私会,此事可是真的?”
沈华年撇了正在看戏的沈芸一眼,沈芸满心欢喜地想看沈华年被周今画一通臭骂,然后被罚在祖宗牌位面前思过,与神龛谈谈心。
正这么想着,沈芸却听见周今画语气平和地问了一句:“能讲讲是哪家的公子吗,看看是不是门当户对的,既然你们相好,改日挑个时辰上门提亲也不是不行。”
接着,周今画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慢悠悠道:“你也这么大了,早过了及笄的年纪,是该给你说个人家了。”
这通话沈华年听得迷迷糊糊,自己也没有说要成亲啊,怎么母亲在这里替自己安排上了,不是前些日子因自己拒了林家的大少爷而让母亲气得够呛吗。
但很快沈华年反应过来,周今画的话是说给沈芸和沈芸母亲听的。
沈芸听见这话,整个人脸色骤变,就像沈华年没受罚对自己的心肝脾肺肾都会造成损害一样。
“大伯母,这…有损沈家家训啊。”
沈芸有些着急,从椅子上坐起来,快走两步到周今画面前,说道。
那神情,似乎周今画再不处置沈华年,沈芸就会噗通一声给她跪下了。
周今画无奈扶了扶额,听着沈芸吵吵嚷嚷的只觉得心烦,于是端起茶碗猛喝了一口。
沈华年知道,只有在周今画遇事不决或是烦躁的时候,才会像这样几乎一口喝空一只茶杯。
“行,芸儿,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们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剩下的事我来解决。”周今画眼神里露出些许疲惫,对着沈芸道。
沈芸本想再说些什么,但旁边的沈芸的母亲抓住了沈芸的胳膊:“听不懂吗,回去再说!”
被这么说了一通,沈芸安静了,老实巴交地跟着她母亲离开。
走虽然是走了,但沈芸心里还是不服。
“母亲!”
沈芸的声音里还带着些不甘心,刘氏回头给了沈芸一记眼刀:“我都说了,不要在外面给我惹麻烦那沈华年的事儿你大伯母知道该怎么管,用得着你在这儿说三道四?”
“你等着吧,要是哪天沈华年不高兴了,我们全家都得被轰出来睡大街。”
刘氏说着,心里还有些来气,胸膛微微起伏着。
“母亲,我就是有些不服…凭什么沈华年能出门去上学,我就只能等着嫁人。”
沈芸还是和小时候一模一样,见不得别人好。
刘氏无奈摇头,自己的闺女这样也与自己脱不了干系,想着想着,思绪随风飘散,如波澜一般掀开往事。
那时沈家几个兄弟叔伯们都还没分家,全住在沈宅里,一众小孩子里只有沈芸最不老实,小时候见沈华年有件什么首饰,便一定会嚷着闹着要有件一样的。
刘氏向来最宝贝这个闺女,每次都依着她,买不到一样的,便去沈华年面前,拿姐姐让妹妹当做借口,哄着沈华年将手里的东西让出来。
一开始不谙世事的沈华年也觉得无所谓,直到及笄那年。
沈华年将周岁礼时爷爷送的长命锁戴在脖子上,图个喜庆,也好让一众前来祝贺的宾客们觉得沈家的闺女养得贵气。
但沈芸一见着那长命锁,又嚷着要要。
刘氏见沈芸哭闹不止,就差在一众亲戚满地打滚。
按理说十三岁的姑娘,也应该懂得些人情世故。沈华年十三岁都能帮着家里应付宾客来往的场面了。
但沈芸从小娇生惯养,要星星有星星,要月亮有月亮的,怎么可能和在父亲去世的风雨里磨练出来的沈华年一样心性成熟。
沈芸还是闹,但那是沈家老爷子送给沈华年的周岁礼,刘氏脸皮子就算再怎么厚也不可能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让沈华年把这东西给她。
于是只能哄着沈芸,说明日便带她去金铺里打个一样的长命锁。
沈芸要得到的东西必然是不会放手的,次日便拉着刘氏去金铺里打了只镯子,雕上了最新的花纹样式。
刘氏正回忆着,就听沈芸道出了自己的意图:“我也想去读书。”
刘氏没搭话,半晌才扔了一句:“你连字都不认得,去凑什么热闹。老实在家里待着。”
“那…那沈华年不是也不认识字吗,她不也一样能留在东洋念书,母亲,您就让我去吧。”
说着说着,沈芸抬手扯了扯刘氏的衣袖,锦缎的衣裳光亮如新,上面还绣着花样,这几人的打扮让人根本瞧不出来是个在投奔别人的主。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沈终义说了话:“哎呀,芸儿要去就去,咱们虽然宅子没了,但供芸儿念书的费用和盘缠可有的是,无伤大雅,女子多有些学问,以后嫁了人也不至于和夫婿说不上话。”
听了这话刘氏可就不乐意了:“家里难道只有芸儿一人?京泽怎么办,娶妻不要彩礼钱?”
听了这话,沈终义噤了声。
“母亲,哥哥的彩礼钱不是早就凑齐了吗,您就让我去好不好,芸儿也想念书。我是不认字,不是还有沈华年嘛,她能教我的。”沈芸的话里带着娇滴滴的尾音,让人忍不住想同意她。
到底还是亲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刘氏没办法拒绝自己的亲生女儿要去念书的请求,只得答应下来。
“行行行,我倒要看看你能学出个什么名堂。”刘氏三言两语虽然还是有些责备,更多的却是对沈芸要去念书的欣喜。
她觉得沈芸聪明,只要愿意学,肯定能学出个名堂来。
但不知沈芸过去的目地根本不是去念书。
她要去找沈华年认识的那个公子。
她觉得沈华年既然认识他,就肯定有办法见到他。
“母亲您放心,我去跟沈姐姐说一声,她肯定会愿意带我一起去的。”
刚才的时候一口一个沈华年沈华年地叫,现在有求于人就一口一个沈姐姐。
变脸的速度就像六月里的天气。
刘氏没办法,既然答应了也不可能反悔,只能盼着沈芸少与沈华年起冲突。
“那你去吧,去跟她好好聊聊,这些日子我把你的事情打点好,等到能走了我告诉你一声,让沈华年带着你一起去。“
“好。”沈芸微微一笑,独自去了沈华年的房间前,却没见着她人。
但是小橙在。
“沈三小姐,何事劳烦您大驾光临?我家小姐现在无瑕见客。”小橙语气冰冷,听不出半点情绪。
沈芸最会见风使舵,为了见到今日那个让她一眼万年的公子,沈芸不得不装下去,对着小橙说话也变得彬彬有礼起来。
“我今日找姐姐是有些事要跟她讲,若是姐姐没空,我坐在这儿等着便是。
呦呵,今日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还是天王老子转了世道,这么泼辣的沈芸竟然也有这么守礼的时候?
小橙心里想着,却只是一副平静地表情看着她。
行,她要等,那便等着,反正沈华年现在在周今画房里,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回来。
“那沈三小姐先等着,我去给您倒杯茶。”
沈芸点头,屋内的红木方凳上坐下,抬眼望向门外,看着风铃被风吹得打转,玲玲地响,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
沈华年对此事却浑然不知,她现在正在周今画的房里接受“盘问”。
“说说看,你是跟哪家的公子好上了?我还以为你出门去念书是真学了一肚子学问回来,原来是逃婚后借着念书的借口去找男人去了。”
周今画平静地看着沈华年,手里把玩着一支刚买来的玉簪。
沈华年提到付书同,眼眸里都是亮晶晶的,十分实诚地跟周今画说出了实情。
“是付家的公子,在学堂里我不认字,也听不懂他们说话,不知道先生每日讲的是什么,是他教我认字,教我念书的。”
周今画一听,对沈芸口中的那个“外男”初印象居然还不错。
“哦?你是说,他教你认字你便喜欢他?”
沈华年摇头:“不只是这样的,母亲,他对我极好,会在我病了的时候给我买药。”
如此种种,沈华年将付书同对她的好都说了个遍,周今画也就没再在心里有什么芥蒂。
“付家…”周今画慢慢开口,思索着该如何找他们商量。
毕竟沈华年如今有了相好的,还是尽早嫁了,得个名顺言正的说法,不然到时候有多些生是非的人传出去,不知道得传成什么样。
付家,周今画听过,整个上海首屈一指的存在,世代从商,到了付书同这一辈又才子倍出,个个都是上海滩顶有名的存在。
付家的宅子,周今画曾在出嫁到沈家的时候,匆匆见过一眼。
砖墙石壁,院子里花草开得极茂盛,都绽放着旺盛的生命力,院子里还停着周今画从未见过的东西。
后面沈华年才听见多识广的姐妹告诉她,那黑乎乎的,叫起来能把人吓破胆的东西,叫做汽车。
房子是西洋式的建筑,煤气灯环绕四周,整个付宅给人纸醉金迷的错觉,房子虽修得气派,可付家家主的为人整个上海滩的名门望族都知道,是极为节俭的。
“母亲,我还不想这么早成亲。”沈华年说的话打断了周今画的思索,把她从对付家的考察里拉回神来。
“华年,你也不小了,这世道,女人总归是要嫁人的,你不嫁,到时候付家公子弃了你,你怎么办?”周今画未雨绸缪,为沈华年分析着利弊,沈华年被说得哑口无言。
是啊,万一付书同家里早就给他安排了婚事呢。
沈华年摇头,努力想把这种想法从脑子里晃出去。
“可是…母亲,我还想念书。现在成亲,太早了。我想念完书,再说嫁人的事。而且女儿此生,已心属书同一人。如果他另娶他人,华年便终生不嫁。”
周今画看着沈华年认真的样子,既心疼又害怕,害怕女儿在外面把一颗真心交给了别人,到头来落得个被辜负的下场,又怕沈华年这一生当真不嫁,孑然一身。
“行,你既然心属一人,为娘的也不好说什么,沈家家大业大,只要省着些,够你衣食无忧一世了。”
周今画说着说着,却见沈华年有些难受,眼里朦胧着泪光:“没事的母亲,华年自己也能过活,而且我相信他。”
皆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对沈华年来讲,人生大事,走错一步,便是永劫。
这就是一场不知胜算为几成的赌注。
但看见沈芸一副看戏的表情,沈华年就明白了一切。
果然,下一秒,周今画便开口问她:“今日芸儿回来就告诉我,说见着你和外男私会,此事可是真的?”
沈华年撇了正在看戏的沈芸一眼,沈芸满心欢喜地想看沈华年被周今画一通臭骂,然后被罚在祖宗牌位面前思过,与神龛谈谈心。
正这么想着,沈芸却听见周今画语气平和地问了一句:“能讲讲是哪家的公子吗,看看是不是门当户对的,既然你们相好,改日挑个时辰上门提亲也不是不行。”
接着,周今画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慢悠悠道:“你也这么大了,早过了及笄的年纪,是该给你说个人家了。”
这通话沈华年听得迷迷糊糊,自己也没有说要成亲啊,怎么母亲在这里替自己安排上了,不是前些日子因自己拒了林家的大少爷而让母亲气得够呛吗。
但很快沈华年反应过来,周今画的话是说给沈芸和沈芸母亲听的。
沈芸听见这话,整个人脸色骤变,就像沈华年没受罚对自己的心肝脾肺肾都会造成损害一样。
“大伯母,这…有损沈家家训啊。”
沈芸有些着急,从椅子上坐起来,快走两步到周今画面前,说道。
那神情,似乎周今画再不处置沈华年,沈芸就会噗通一声给她跪下了。
周今画无奈扶了扶额,听着沈芸吵吵嚷嚷的只觉得心烦,于是端起茶碗猛喝了一口。
沈华年知道,只有在周今画遇事不决或是烦躁的时候,才会像这样几乎一口喝空一只茶杯。
“行,芸儿,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们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剩下的事我来解决。”周今画眼神里露出些许疲惫,对着沈芸道。
沈芸本想再说些什么,但旁边的沈芸的母亲抓住了沈芸的胳膊:“听不懂吗,回去再说!”
被这么说了一通,沈芸安静了,老实巴交地跟着她母亲离开。
走虽然是走了,但沈芸心里还是不服。
“母亲!”
沈芸的声音里还带着些不甘心,刘氏回头给了沈芸一记眼刀:“我都说了,不要在外面给我惹麻烦那沈华年的事儿你大伯母知道该怎么管,用得着你在这儿说三道四?”
“你等着吧,要是哪天沈华年不高兴了,我们全家都得被轰出来睡大街。”
刘氏说着,心里还有些来气,胸膛微微起伏着。
“母亲,我就是有些不服…凭什么沈华年能出门去上学,我就只能等着嫁人。”
沈芸还是和小时候一模一样,见不得别人好。
刘氏无奈摇头,自己的闺女这样也与自己脱不了干系,想着想着,思绪随风飘散,如波澜一般掀开往事。
那时沈家几个兄弟叔伯们都还没分家,全住在沈宅里,一众小孩子里只有沈芸最不老实,小时候见沈华年有件什么首饰,便一定会嚷着闹着要有件一样的。
刘氏向来最宝贝这个闺女,每次都依着她,买不到一样的,便去沈华年面前,拿姐姐让妹妹当做借口,哄着沈华年将手里的东西让出来。
一开始不谙世事的沈华年也觉得无所谓,直到及笄那年。
沈华年将周岁礼时爷爷送的长命锁戴在脖子上,图个喜庆,也好让一众前来祝贺的宾客们觉得沈家的闺女养得贵气。
但沈芸一见着那长命锁,又嚷着要要。
刘氏见沈芸哭闹不止,就差在一众亲戚满地打滚。
按理说十三岁的姑娘,也应该懂得些人情世故。沈华年十三岁都能帮着家里应付宾客来往的场面了。
但沈芸从小娇生惯养,要星星有星星,要月亮有月亮的,怎么可能和在父亲去世的风雨里磨练出来的沈华年一样心性成熟。
沈芸还是闹,但那是沈家老爷子送给沈华年的周岁礼,刘氏脸皮子就算再怎么厚也不可能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让沈华年把这东西给她。
于是只能哄着沈芸,说明日便带她去金铺里打个一样的长命锁。
沈芸要得到的东西必然是不会放手的,次日便拉着刘氏去金铺里打了只镯子,雕上了最新的花纹样式。
刘氏正回忆着,就听沈芸道出了自己的意图:“我也想去读书。”
刘氏没搭话,半晌才扔了一句:“你连字都不认得,去凑什么热闹。老实在家里待着。”
“那…那沈华年不是也不认识字吗,她不也一样能留在东洋念书,母亲,您就让我去吧。”
说着说着,沈芸抬手扯了扯刘氏的衣袖,锦缎的衣裳光亮如新,上面还绣着花样,这几人的打扮让人根本瞧不出来是个在投奔别人的主。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沈终义说了话:“哎呀,芸儿要去就去,咱们虽然宅子没了,但供芸儿念书的费用和盘缠可有的是,无伤大雅,女子多有些学问,以后嫁了人也不至于和夫婿说不上话。”
听了这话刘氏可就不乐意了:“家里难道只有芸儿一人?京泽怎么办,娶妻不要彩礼钱?”
听了这话,沈终义噤了声。
“母亲,哥哥的彩礼钱不是早就凑齐了吗,您就让我去好不好,芸儿也想念书。我是不认字,不是还有沈华年嘛,她能教我的。”沈芸的话里带着娇滴滴的尾音,让人忍不住想同意她。
到底还是亲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刘氏没办法拒绝自己的亲生女儿要去念书的请求,只得答应下来。
“行行行,我倒要看看你能学出个什么名堂。”刘氏三言两语虽然还是有些责备,更多的却是对沈芸要去念书的欣喜。
她觉得沈芸聪明,只要愿意学,肯定能学出个名堂来。
但不知沈芸过去的目地根本不是去念书。
她要去找沈华年认识的那个公子。
她觉得沈华年既然认识他,就肯定有办法见到他。
“母亲您放心,我去跟沈姐姐说一声,她肯定会愿意带我一起去的。”
刚才的时候一口一个沈华年沈华年地叫,现在有求于人就一口一个沈姐姐。
变脸的速度就像六月里的天气。
刘氏没办法,既然答应了也不可能反悔,只能盼着沈芸少与沈华年起冲突。
“那你去吧,去跟她好好聊聊,这些日子我把你的事情打点好,等到能走了我告诉你一声,让沈华年带着你一起去。“
“好。”沈芸微微一笑,独自去了沈华年的房间前,却没见着她人。
但是小橙在。
“沈三小姐,何事劳烦您大驾光临?我家小姐现在无瑕见客。”小橙语气冰冷,听不出半点情绪。
沈芸最会见风使舵,为了见到今日那个让她一眼万年的公子,沈芸不得不装下去,对着小橙说话也变得彬彬有礼起来。
“我今日找姐姐是有些事要跟她讲,若是姐姐没空,我坐在这儿等着便是。
呦呵,今日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还是天王老子转了世道,这么泼辣的沈芸竟然也有这么守礼的时候?
小橙心里想着,却只是一副平静地表情看着她。
行,她要等,那便等着,反正沈华年现在在周今画房里,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回来。
“那沈三小姐先等着,我去给您倒杯茶。”
沈芸点头,屋内的红木方凳上坐下,抬眼望向门外,看着风铃被风吹得打转,玲玲地响,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
沈华年对此事却浑然不知,她现在正在周今画的房里接受“盘问”。
“说说看,你是跟哪家的公子好上了?我还以为你出门去念书是真学了一肚子学问回来,原来是逃婚后借着念书的借口去找男人去了。”
周今画平静地看着沈华年,手里把玩着一支刚买来的玉簪。
沈华年提到付书同,眼眸里都是亮晶晶的,十分实诚地跟周今画说出了实情。
“是付家的公子,在学堂里我不认字,也听不懂他们说话,不知道先生每日讲的是什么,是他教我认字,教我念书的。”
周今画一听,对沈芸口中的那个“外男”初印象居然还不错。
“哦?你是说,他教你认字你便喜欢他?”
沈华年摇头:“不只是这样的,母亲,他对我极好,会在我病了的时候给我买药。”
如此种种,沈华年将付书同对她的好都说了个遍,周今画也就没再在心里有什么芥蒂。
“付家…”周今画慢慢开口,思索着该如何找他们商量。
毕竟沈华年如今有了相好的,还是尽早嫁了,得个名顺言正的说法,不然到时候有多些生是非的人传出去,不知道得传成什么样。
付家,周今画听过,整个上海首屈一指的存在,世代从商,到了付书同这一辈又才子倍出,个个都是上海滩顶有名的存在。
付家的宅子,周今画曾在出嫁到沈家的时候,匆匆见过一眼。
砖墙石壁,院子里花草开得极茂盛,都绽放着旺盛的生命力,院子里还停着周今画从未见过的东西。
后面沈华年才听见多识广的姐妹告诉她,那黑乎乎的,叫起来能把人吓破胆的东西,叫做汽车。
房子是西洋式的建筑,煤气灯环绕四周,整个付宅给人纸醉金迷的错觉,房子虽修得气派,可付家家主的为人整个上海滩的名门望族都知道,是极为节俭的。
“母亲,我还不想这么早成亲。”沈华年说的话打断了周今画的思索,把她从对付家的考察里拉回神来。
“华年,你也不小了,这世道,女人总归是要嫁人的,你不嫁,到时候付家公子弃了你,你怎么办?”周今画未雨绸缪,为沈华年分析着利弊,沈华年被说得哑口无言。
是啊,万一付书同家里早就给他安排了婚事呢。
沈华年摇头,努力想把这种想法从脑子里晃出去。
“可是…母亲,我还想念书。现在成亲,太早了。我想念完书,再说嫁人的事。而且女儿此生,已心属书同一人。如果他另娶他人,华年便终生不嫁。”
周今画看着沈华年认真的样子,既心疼又害怕,害怕女儿在外面把一颗真心交给了别人,到头来落得个被辜负的下场,又怕沈华年这一生当真不嫁,孑然一身。
“行,你既然心属一人,为娘的也不好说什么,沈家家大业大,只要省着些,够你衣食无忧一世了。”
周今画说着说着,却见沈华年有些难受,眼里朦胧着泪光:“没事的母亲,华年自己也能过活,而且我相信他。”
皆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对沈华年来讲,人生大事,走错一步,便是永劫。
这就是一场不知胜算为几成的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