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大亮,街上行人逐渐增多。

    经过一夜折腾,一众官员如被妖精吸了魂般无精打采,面如土灰。

    马车有规律的颠簸,车帘摇晃,阳光斜撒进马车,照在姜念安单薄的后背,如果这时候往天上看,可看到日月同辉的景象。

    车轮碾压过小石子,发出“吱呀”的声音,伏在桌案上小憩,姜念安发出一声轻哼。

    接连波折早已叫她心力交瘁,可她此时秀美紧皱,嘴角微微下撇,可见睡的并不安宁。

    “吱呀吱呀~”

    马车向着皇城方向前进,她的梦境也随着马车被拉向皇城。

    那是六年前的皇城。

    “永安公主,醒醒。”“醒醒!”

    “啪!”

    “飞书”从天而降,砸在姜念安手臂上,白嫩的肌肤很快泛红起来。

    姜念安吃痛,懵懂的爬起身来,她揉揉眼睛往前看。

    身着银灰色竹枝常服的姜长风得意的冲她一抬下巴,道:“老师,我就说你这么喊她,是行不通的。你瞧,这不醒行了。”

    在这个年代,十岁以上,未满二十岁的宗室子弟皆可入学。

    这是姜念安第一次入宗学读书。

    周围的人跟她都不熟悉,见此,发出轻轻笑声。

    他对侧的中年男子气得脸色涨红,对他的行为感到既吃惊又愤怒,握着戒尺的手不住地发抖,稍稍抬起,又迅速放下。

    “站起来。”

    复深吸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跟他讲,何为尊师重道,何为兄友弟恭。

    姜长风掏掏耳朵,指指姜念安道:“可是...她也不疼啊。”在他印象里,姜念安是个稍微不顺心便能哭得惊天动地的娇娇女。不哭,指定就是不疼。

    可这并非出自他本意,这老头儿讲书当是无聊,说话就跟念经,他听的乏趣的很。

    如果姜念安怒气来能将课堂扰乱,那可太合他心意了。

    太傅听不见他的心里话,也不知道自己方过而立之年便被人呼为老头。他求证似的看姜念安,“真的不疼吗?”

    正在拾书的姜念安闻言,拎着书回身,迎上他关切的目光,温和一笑,回:“不疼,放心。”

    太傅微微松口气,继续对姜长风叨念:“瞧到了吗,这就是兄友弟恭。你拿书砸妹妹,妹妹不跟你置气,还让你放心。”

    姜长风再次回头看她,似是求证。她附和着点头,姜长风困惑的收回目光。

    她面上笑着,笑的和蔼可亲,笑的如沐春风。把书藏进袖子里,卷起,再使劲卷起。

    太傅口水横飞,姜长风垂眸低头。而她,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往右看,坐在他后侧的路知远也跟着发抖,只不过他是笑的发抖。

    察觉到她的视线,路知远侧过身来,一只手肘撑在曲起的膝盖上,手里捏着笔,紫毫笔在他白皙光洁的手上飞舞的极快,一张还未完全脱下稚嫩的脸上便是张扬与明媚。他笑得开怀肆意,三千发丝被一根藏蓝色发带轻轻绑在脑后,随着发抖的身体来回摆动。

    “你刚刚梦到什么了?睡这么香,口水都流出来了。”

    一边说着,他指指自己嘴角。

    十岁的姜念安一窘,连忙伸手去擦,然嘴角光滑干净,她质疑抬头,对侧路知远笑得前仰后合。好不容易止住笑,他勉强立直身子,捂着肚子,笑的不行,

    “还真流口水了?我看看。”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头去看。

    肩膀被狠狠一敲,他回头对上太傅严厉的目光,刚准备露出招牌一笑,“二叔...”肩膀又被击打一下。

    阵阵发麻。

    “在宗学,要唤我老师,或者师傅。”“是...”

    路家二爷路铮,博学广识,深得帝心,仅过而立之年,便官任太傅。

    他知道,自己这招在二叔这里是行不通的,正准备乖乖受罚。

    忽然,侧前方飞来一本书籍,当当正正咋在路知远脸上,刚巧不巧砸在他嘴角。

    书籍落地,路知远嘴角周围迅速通红,嘴角划出道小口,沁出血珠。

    众人惊呼。

    姜长风狂拧大腿,才忍住没笑出声来。

    路铮、路知远傻了眼。

    “哼,你说我疼不疼?”十岁的姜念安不知何时起身,站在他们身后,愤愤道。

    可算叫她逮到机会了,砸不了姜长风可惜。但是能砸到更过分的路知远,也不算太亏。

    任谁也没想到姜念安蛰伏许久,忽然发难。

    “所以你到疼不疼?”姜长风由衷的问。

    路铮率先发应过来,怒道:

    “都住口!书籍不是你们砸来砸去的戏具!”

    “起来!”

    路铮握着戒尺,狠劲敲路知远的桌子。

    他捂着嘴角起身。

    心里头郁闷极了,为什么,受伤的是他,挨骂的是他,最惨的也是他。明明只有他没有动手,他想不通...

    姜念安也有些兴致缺缺,宗学里的课堂跟本不像话本上说的那般有趣,除了念书还是念书。

    路铮行至众人前,回身指着路知远道:“如若敌国来犯,恰处于内政濒忧之际,当如何?”

    “远,必尽全部所能,为北离鞍前马后,死而后已。”答的文不对题,但精神尚可,路铮点点头。

    “你呢?”

    姜长风回:“攘外必先安内,先理内政,再商外政。”想了想他又正色说,“倘若真到了濒危之际,我会亲自带领军队与他们决一死战,我北离男儿宁做战死骨,不做逃兵生。”

    他复点点头,没说什么,问姜念安:“公主以为该当如何?”

    众人视线都落在她身上。

    “竭力防守,寻机出击。暗中埋伏,一击必杀。”迎着路铮赞赏的目光,她鼓气接着说,“待到存亡之际,危矣关头,自当挺身而出,王侯将相更当时如此。这点我与皇兄和陆公子意见一致。”

    路铮点头道:“诸位说的都不错,愿未来大家皆可皆言出必行,为国效力。”

    男人叮嘱的声音逐渐模糊,画面一转,姜念安又坐在摘星楼的秋千上。

    这里地势高,又四面朝风,风吹起荡动的秋千,极其危险。但这却是她最喜欢的位置。

    每当秋千高高荡起的时候,她好像可以穿过红墙,看到宫外的世界。

    风吹秋千,高高摆起。身下是几层楼高的空悬地,本该害怕的,可她却感觉很是轻松。

    仿佛荡的再高一点,可以变成鸟儿,挣脱出去,看万千世界。

    细细回想起来,她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踏出过宫门了,上次出宫还是九岁那年,兴高采烈的出宫游玩,结果遇到了那件事。自那之后便不允许她私自出宫,连带着周身护卫的人都多了一倍不止。

    姜念安心里不住哀叹,不出去也好,不出去起码出事,以后宫外还是多在这看看吧。

    “我在长春殿没看到你,就猜想你可能又跑到这里来了。”

    恣意熟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姜念安回头,眼睛似弯弯月牙,眸中似涵盖了满天星河,璀璨生辉,“方才听到脚步声,我就知道是你。”

    衣着石青竹枝常服的少年,一把扶助晃动的秋千,拧眉道:“你知道这有多危险?这么高摔下去怎么办,下面可没有人接着你。荡也不好好荡,扭头说话,万一...”

    “好好好。”姜念安脚尖踩地、停稳秋千行至他身侧,做了个手势阻止了姜长风的喋喋不休,“这些话我听腻了,有没有新鲜的。”

    姜长风深吸一口气。

    “我知道我/你现在跟着路知远学本事身手了得...”两个人一同开口。

    他用眼神示意姜念安闭嘴,怒不可遏:“可万一呢?”

    “安心,安心。”姜念安递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拍拍他的肩膀边提着裙子往楼梯口走,边问,“路知远和路知竹应该都到了吧,咱们快去,可别叫他们久等了。”

    身后姜长风轻嗯一声,明眼人一听就知道他此刻心情不好。

    可姜念安明显不是明眼人,她提着裙子下楼梯的身子一停,扭过身子来看他,道:

    “我现在明白你当初那句话了。”

    语毕,继续往前走。

    哪句话?什么时候?姜长风追上前来问,“话说一半真的很吊人胃口,这又是跟谁学的坏毛病,路知远?”

    相隔大半个皇宫的路知远,在不远处打了个喷嚏。

    至于是哪句话,是姜二皇子的酒后幻想。

    他想去山的那边看看,看的是自由与山海。

    傍晚的余晖斜洒进宫墙,为两人渡上一层若有似无的光。

    晚风吹拂,裙摆飘然,暮光将他们的影子拉的很长。

    .............

    “我有话要跟你们公主说,快些让她见我。”

    外面争论声络绎不绝,姜念安揉揉酸楚的脖子和手臂,坐起身。

    方才那些都是梦吗?明明触感那么真实强烈。

    想着,她掀开衣袖,左臂手腕处一道淤青,应当是那天在茶馆碰到的。

    细细回想,似乎自那晚之后,她与姜长风似乎再也没有坐在一起好好聊天,讲过话了。

    他们之间,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们永远隔开。

    “安乐公主,我家太子有话让我带给你。”外面的声音又再起响起。

章节目录

关山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满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满辞并收藏关山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