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商洛城,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背后搭着帐子,手里拿着扇子的说书先生。说书先生一身白衣,在阳光的照拂下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这未婚的驸马爷倒还与鄙人有过交情。话说这商羽公子,早年科举八股屡试不第,遂投身江湖之远,行侠仗义,结交诸多道友。蛰伏隐居多年,终以一篇《洛引》轰动文坛,一举成名。不是鄙人吹嘘,当年商羽公子久居鄙人处落墨赋诗,也是这样的一袭白衣啊……”
说书人发出一声长长的嗟叹。
“那这商羽公子后来去了哪儿啊?”
说书人怔了一怔,随后一拍扇子,慢慢悠悠地长叹道,“鄙人……不知啊……”
“吁……”台下响起一阵倒彩。
“好啦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儿吧,”说书人摆摆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还有屁的分解?!”
“我倒要看看这破说书的能编出什么故事来。切!”
说书人默默听着散场时的纷纷议论,眼神呆滞地望向远方,表情愕然。
“阿懿,他说完了,我们走吧,”见周懿盯着说书人一动不动,成烽轻轻拉着他的袖子。
周懿的目光和脚步仍未挪动。
许久,说书人才缓缓转过身,准备往帐子后去。
这时,周懿一跃跳上台子,拉住说书人的肩膀,“先生留步!”
说书人回头,却不识眼前之人。
“客官所为何事?”
“在下是商羽公子的旧识。先生可方便换个地方说话?”
“客官请随我来。”
就这样,周懿和成烽跟着说书人进了帐后的一处房舍。
“寒舍粗陋,招待不周,还请见谅。客官随便先坐,鄙人去预备茶水。”
“有劳了,”周懿笑着坐下,打量着屋内的陈列。
确实简陋。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具、一切书籍图集,再没有其它了。
“客官慢用,”说书人递过两杯茶,也坐在了周懿的对面。
“客官是商羽公子的旧识?”
“是,有过几面之缘。”
“那客官今来……”
“在下想再多了解一些——关于商羽公子的事。”
“这……”说书面露难色,“实不相瞒,鄙人与商羽公子也就只是几面之缘,能说的刚才也都说过了……”
“哦,无妨,”周懿笑笑,“那先生刚才所谓江湖之远是何意?在下近年也仕途不畅,宦游坎坷,想另辟蹊径。”
“就在主街上有一座邺水楼。客官前去,定有所获。”说书人伸出手,拍了拍周懿的肩膀。
“多谢先生,”周懿起身做揖,“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客官慢走,以后可来小酌。”
“一定。”
说书人目送周懿离开,心中暗想:此人不俗。
桌上的茶水一口未动,还冒着白气,应是微热。
“陛……您真的要去邺水楼啊?”
“来都来了,干嘛不去?”
“您亲自来商洛城,究竟所为何事啊?”
“成烽!”周懿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什么时候我的事都要向你汇报啦?”
成烽一脸委屈,低头只顾走路。
“好啦好啦,”周懿拍拍他的背,“我只是想了解一些关于北商的一手信息。”
成烽点点头。
商洛城内,一片繁华祥和的景象。
街道两旁酒旗招展,店铺林立,行人如织,热闹非凡。
觥筹交错的推杯换盏声、猜拳豪赌的鼎沸人声,小摊小贩口音浓烈的方言吆喝声,甚至还有叫花子敲箸击缶的歌声。
北商就是北商,没有丝毫烟花柳巷,男女老少,清一色的豪横模样。
周懿一路走,一路张望顾盼。
终于到了邺水楼。
他跨进门去。
正对大门的是一张巨大的擂台,只是这台上没有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而只有以文会友、比武会师。
酒楼有两层,以擂台为中心的土楼式结构。
周懿找了靠门的位置,和成烽对面坐下。
“客官,是用饭、吃茶、饮酒、打擂、看演还是赴约?”
“一壶浓茶,谢谢。”
成烽饶有兴致地盯着擂台。周懿则再一次细密地环顾四周。
真如小二所说,酒楼里的客人行为各异,楼上楼下又有明显的分野。
楼下,除了台前一圈配有茶桌,周围都只放了椅子。台前人衣着考究,纹饰典雅,应是王公贵族一类。其余的人衣帽朴素,质地粗陋,当为平民百姓。
而楼上,大都两人一桌。半边大都眉清目秀,谈吐从容,应是文人骚客;半边多是浓眉大目,肌肉饱满,当为武人豪侠。
台上突然出现说话声,吸引住了几乎全场的目光。周懿端着茶水的手也微微放下。
“今日是廿七,是邺水楼的会文日。四年前,也正是在这一天,商羽公子艳压群芳,成为邺水文会的会长。”
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可惜啊,一代才子,博古通今,经纬天地。本可驰骋江湖,逍遥此生,或者隐隐于野,饮酒赋诗,哪怕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却偏偏以身涉险,躬身入局,偏偏舍生取义,委身入赘。他参与摧毁没落腐朽的商王朝,参与手刃治国无道的商王族。可自己却甘愿流落异乡,饱受折磨啊!”
……
“好儿郎们,大会之前,就让我们一起举起酒杯,敬颂领袖,让我们承其遗志,共换天日!”
“承其遗志,共换天日!”
“承其遗志,共换天日”
……
楼中响起一阵阵碗碟破碎的声音。
似万蝶振翅。
“陛……阿懿……阿懿……怎么走啦?”
周懿快步向前走着,成烽紧追不舍,伸出手想去拉住他。
“阿懿……”
周懿突然站住,成烽躲闪不及,险些撞上去。
“没想到今天日子这么特殊……这么特殊的日子,干嘛不看了?”
“有用的不都听见了么?人家说了,马上是会文比赛,这你也要看?”周懿打趣地反问道,“时候不早了,你要是还想和你表兄多聊上一会儿,我建议你赶快点。”
望见偏西的日头,成烽快步跟了上去。
“麻烦进去通报一声,我们是城主的老相识。”周懿对城主府门口的侍卫说。
“是哩是哩,”成烽取出腰间的弯刀,“把这个呈递给你们城主,他就知晓了。”
过了一会儿,出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城主请。”
成烽喜笑颜开,一时间跑在了周懿前头。
杜龄把晚宴安排在自己的房殿,以减少声势。
菜上齐后,他命人关上门。
“臣,叩见陛下。陛下前来,未曾远迎,怠慢了陛下,还请陛下恕罪。”杜龄的头埋在手背上,埋得深深的。
“快快请起。”周懿起身扶住他。
“陛下请主位就坐。”杜龄拉着周懿就往上座走。
“不必啦”,见杜龄一脸惶恐,周懿止住他的手,安慰他说,“今天你是主人,我是客人,哪有客人居上的道理?”说着,周懿就推着杜龄,把他摁在了上座。
成烽嘻嘻地笑着:“表哥,你就好生做着吧。今天我们是兄弟朋友,不是君君臣臣。”
杜龄故作不满地看了成烽一眼,“你呀,好没有规矩。”
“……这未婚的驸马爷倒还与鄙人有过交情。话说这商羽公子,早年科举八股屡试不第,遂投身江湖之远,行侠仗义,结交诸多道友。蛰伏隐居多年,终以一篇《洛引》轰动文坛,一举成名。不是鄙人吹嘘,当年商羽公子久居鄙人处落墨赋诗,也是这样的一袭白衣啊……”
说书人发出一声长长的嗟叹。
“那这商羽公子后来去了哪儿啊?”
说书人怔了一怔,随后一拍扇子,慢慢悠悠地长叹道,“鄙人……不知啊……”
“吁……”台下响起一阵倒彩。
“好啦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儿吧,”说书人摆摆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还有屁的分解?!”
“我倒要看看这破说书的能编出什么故事来。切!”
说书人默默听着散场时的纷纷议论,眼神呆滞地望向远方,表情愕然。
“阿懿,他说完了,我们走吧,”见周懿盯着说书人一动不动,成烽轻轻拉着他的袖子。
周懿的目光和脚步仍未挪动。
许久,说书人才缓缓转过身,准备往帐子后去。
这时,周懿一跃跳上台子,拉住说书人的肩膀,“先生留步!”
说书人回头,却不识眼前之人。
“客官所为何事?”
“在下是商羽公子的旧识。先生可方便换个地方说话?”
“客官请随我来。”
就这样,周懿和成烽跟着说书人进了帐后的一处房舍。
“寒舍粗陋,招待不周,还请见谅。客官随便先坐,鄙人去预备茶水。”
“有劳了,”周懿笑着坐下,打量着屋内的陈列。
确实简陋。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具、一切书籍图集,再没有其它了。
“客官慢用,”说书人递过两杯茶,也坐在了周懿的对面。
“客官是商羽公子的旧识?”
“是,有过几面之缘。”
“那客官今来……”
“在下想再多了解一些——关于商羽公子的事。”
“这……”说书面露难色,“实不相瞒,鄙人与商羽公子也就只是几面之缘,能说的刚才也都说过了……”
“哦,无妨,”周懿笑笑,“那先生刚才所谓江湖之远是何意?在下近年也仕途不畅,宦游坎坷,想另辟蹊径。”
“就在主街上有一座邺水楼。客官前去,定有所获。”说书人伸出手,拍了拍周懿的肩膀。
“多谢先生,”周懿起身做揖,“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客官慢走,以后可来小酌。”
“一定。”
说书人目送周懿离开,心中暗想:此人不俗。
桌上的茶水一口未动,还冒着白气,应是微热。
“陛……您真的要去邺水楼啊?”
“来都来了,干嘛不去?”
“您亲自来商洛城,究竟所为何事啊?”
“成烽!”周懿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什么时候我的事都要向你汇报啦?”
成烽一脸委屈,低头只顾走路。
“好啦好啦,”周懿拍拍他的背,“我只是想了解一些关于北商的一手信息。”
成烽点点头。
商洛城内,一片繁华祥和的景象。
街道两旁酒旗招展,店铺林立,行人如织,热闹非凡。
觥筹交错的推杯换盏声、猜拳豪赌的鼎沸人声,小摊小贩口音浓烈的方言吆喝声,甚至还有叫花子敲箸击缶的歌声。
北商就是北商,没有丝毫烟花柳巷,男女老少,清一色的豪横模样。
周懿一路走,一路张望顾盼。
终于到了邺水楼。
他跨进门去。
正对大门的是一张巨大的擂台,只是这台上没有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而只有以文会友、比武会师。
酒楼有两层,以擂台为中心的土楼式结构。
周懿找了靠门的位置,和成烽对面坐下。
“客官,是用饭、吃茶、饮酒、打擂、看演还是赴约?”
“一壶浓茶,谢谢。”
成烽饶有兴致地盯着擂台。周懿则再一次细密地环顾四周。
真如小二所说,酒楼里的客人行为各异,楼上楼下又有明显的分野。
楼下,除了台前一圈配有茶桌,周围都只放了椅子。台前人衣着考究,纹饰典雅,应是王公贵族一类。其余的人衣帽朴素,质地粗陋,当为平民百姓。
而楼上,大都两人一桌。半边大都眉清目秀,谈吐从容,应是文人骚客;半边多是浓眉大目,肌肉饱满,当为武人豪侠。
台上突然出现说话声,吸引住了几乎全场的目光。周懿端着茶水的手也微微放下。
“今日是廿七,是邺水楼的会文日。四年前,也正是在这一天,商羽公子艳压群芳,成为邺水文会的会长。”
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可惜啊,一代才子,博古通今,经纬天地。本可驰骋江湖,逍遥此生,或者隐隐于野,饮酒赋诗,哪怕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却偏偏以身涉险,躬身入局,偏偏舍生取义,委身入赘。他参与摧毁没落腐朽的商王朝,参与手刃治国无道的商王族。可自己却甘愿流落异乡,饱受折磨啊!”
……
“好儿郎们,大会之前,就让我们一起举起酒杯,敬颂领袖,让我们承其遗志,共换天日!”
“承其遗志,共换天日!”
“承其遗志,共换天日”
……
楼中响起一阵阵碗碟破碎的声音。
似万蝶振翅。
“陛……阿懿……阿懿……怎么走啦?”
周懿快步向前走着,成烽紧追不舍,伸出手想去拉住他。
“阿懿……”
周懿突然站住,成烽躲闪不及,险些撞上去。
“没想到今天日子这么特殊……这么特殊的日子,干嘛不看了?”
“有用的不都听见了么?人家说了,马上是会文比赛,这你也要看?”周懿打趣地反问道,“时候不早了,你要是还想和你表兄多聊上一会儿,我建议你赶快点。”
望见偏西的日头,成烽快步跟了上去。
“麻烦进去通报一声,我们是城主的老相识。”周懿对城主府门口的侍卫说。
“是哩是哩,”成烽取出腰间的弯刀,“把这个呈递给你们城主,他就知晓了。”
过了一会儿,出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城主请。”
成烽喜笑颜开,一时间跑在了周懿前头。
杜龄把晚宴安排在自己的房殿,以减少声势。
菜上齐后,他命人关上门。
“臣,叩见陛下。陛下前来,未曾远迎,怠慢了陛下,还请陛下恕罪。”杜龄的头埋在手背上,埋得深深的。
“快快请起。”周懿起身扶住他。
“陛下请主位就坐。”杜龄拉着周懿就往上座走。
“不必啦”,见杜龄一脸惶恐,周懿止住他的手,安慰他说,“今天你是主人,我是客人,哪有客人居上的道理?”说着,周懿就推着杜龄,把他摁在了上座。
成烽嘻嘻地笑着:“表哥,你就好生做着吧。今天我们是兄弟朋友,不是君君臣臣。”
杜龄故作不满地看了成烽一眼,“你呀,好没有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