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儿童节快乐!加更求收藏~)
唰唰唰,一连几鞭下去,二娘便是连痛呼都发不出来,几股鲜血从口中涌出,顿时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一旁人劝道,“太子殿下,再打下去良娣怕是不好了。”
赵怀释一鞭打空,命令道,“放她下来,上药,不能让她死了。”
锁链被解开,二娘眼睛盯着他,赵怀释眼眶红了,手背在身后怕被人发现自己抖个不停,二娘抽出在靴子内藏得匕首一刀扎进赵怀释肩胛,然后被他一脚踹飞,晕过去。
周围人顿时乱作一团,大喊道,“来人啊,太子殿下受伤啦!”
暗中观察的人露出离开的动静,赵怀释喊道,“抓住他,此间事不能外泄!”
等到被追杀的半死的线人将消息送给楚垣,李兰甫问道,“尔雅,还活着吗?”
府中混乱不堪,赵怀释抓住随行的太医,“给良娣诊治,快!”
太医看着手臂鲜血直流的太子,被他强硬的送到二娘面前,他把脉后赶紧喂了二娘保命丸,“太子殿下,良娣要赶紧上药。”
赵怀释连声道,“好,好,好,给她上药,上药。”
他颤抖着将二娘扶起来,放回床上,二娘也悠悠转醒,浑身疼痛,她掐住赵怀释的手,“疼死我了,你这个混蛋。”
趁机将自己藏好的密文递给赵怀释。
赵怀释眼泪落个不停,“二娘,二娘,你别死了。”
太医将她衣服剪开,疼的二娘倒吸一口冷气,“有什么迷魂香吗?让我晕过去在处理。”
可惜并没有,二娘清醒的接受清洗伤口上药,疼的想要打滚。
余敏此时站出来,让太子殿下回去,“良娣伤了太子殿下,殿下还是与良娣分开为好。”
强制将太子带回去,结束乱局。
李兰甫带医师先探望太子,然后又去探望二娘,诊治过后,医师道,“此女伤得颇重,若是发起高热,熬不过去,怕是不好。”
二娘已经浑身滚烫,口出呓语,李兰甫接来蓝妙娘照看她。蓝妙娘一边垂泪一边为她擦洗,“二娘,是谁这么狠心,伤你至此。”
李兰甫道,“是她的丈夫。”
蓝妙娘便道,“看来世间佳偶才是非同寻常,怨偶才是常态。”
二娘养伤之时,赵怀释也以养伤为由延缓回京,天天拉着楚垣痛斥尔雅的种种行径,楚垣烦不胜烦。
倒是赵怀释事后又让太医医治二娘,前后态度反差之大,引得楚垣怀疑赵怀释怕是已经疯了,只是藏得比较好。
想到他失踪后又回来,与戾太子相似的命运,楚垣计上心头,二娘的奇招或可一试。
二娘高热褪去,仍是昏迷不醒,李兰甫接到命令,赶紧将蓝妙娘送走,对她道,“世道要乱了,护好自己。”
李兰甫站在二娘床榻前,“王爷采纳了你的计策,如今不少人会因你的计策死去,你却在这里躺着。”他叹口气,“尔雅,快醒醒。”
她不叫尔雅!
二娘在梦中很生气,但是她忘了自己叫什么,怎么也想不起,她熟悉二娘,却也知道这不是她的名字。
她在梦中坐在小院里,抱着膝盖,看风吹稻花香,葡萄架上几串硕果,梨果挂满枝桠,她静静观察,不辨星河流转。
直到有人大喝,“二娘,二娘,醒醒,醒醒。”
她才记起,自己叫二娘,住在桐南王府,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
二娘睁开眼,浓烟滚滚,王府起了大火,连她这都是浓烟。赵怀释松了口气,将人抱起来,“二娘,我们走。”
赵怀释穿了护甲,硌得二娘有些疼。
她这一伤,又消瘦成骷髅架子一具,被赵怀释轻易便抱起,他心痛到,“二娘,瘦了好多。”
二娘搂着他脖颈,虚弱道,“桐州有重要价值,不要累及无辜之人。”
赵怀释驾马飞奔,“放心,二娘。”
他见二娘怕是又要昏睡过去,单手搂住她,抽出腰带将人捆在自己身上。施行和程崖在旁,“殿下,后有追兵。”
赵怀释道,“往梧州道跑,阻止府军对抗桐州军,发令给江南道驻军将领方卓群,让他增援。”
一连串命令下来,目前最急迫的便是甩开楚垣的追兵。
他们的马飞快,直到前路抄近道而来的追兵前后夹击,在青芽岭正面对抗。
赵怀释带的都是以一敌五的好手,这些人他有信心闯出去,他抱着二娘,劈开一人,将二娘轻轻放下,用几具尸体作为二娘的掩护,自己护在一旁。
二娘被滴落的温热的血糊了满脸,睁开眼,便是几具尸体,吓得瞳仁一缩,听到周围还有刀剑相向之声,将自己藏好。
有人将赵怀释动作尽收眼底,慢慢摸过去,将尸首推开,二娘的脸露出来,见到陌生之人,二娘直接开跑。
来人紧追不舍,一刀便要砍下,赵怀释目眦欲裂,抬剑便挡,虎口都被震裂,手臂发麻。那人欲要劈砍,赵怀释手臂抬不起来,直接横身挡在二娘面前。
抬手挡住二娘的眼睛。
施行和程崖惊道,“殿下!”
两人抽身过来一人一剑将人砍死,赵怀释身后中剑,脸色泛白,二娘在他手掌下落泪,“你怎么样了,赵怀释,你别死啊。”
他冷汗直流,“死不了,追兵已经没了,二娘,你去临安城,等我回来。”
施行和程崖都跪下,“殿下,这次一定要让我们追随殿下,我们一定会派可信之人送二娘去临安。”
二娘也道,“赵怀释,去临安不需要太多人,我们走山路,你们大部队会吸引追兵视线。”
施行和程崖一人举荐一个,包阿四和乔小舟送她去临安。
两人扶起二娘,看起来很是沉默寡言,赵怀释道,“若是二娘安全抵达,此事了结之后必有重谢。”
两人单膝跪地,“定不辱使命。”
二娘要与赵怀释分别,她说道,“你这算是放我走吗?”
赵怀释道,“你不能跟我一起死,你要活着。”
二娘泪落得像珍珠,她说,“你别死,你不准死。”
赵怀释扯出笑,“二娘,我没那么容易死,你好好的去临安,等着我。”
二娘抓着他的衣襟,“不准你死。”也别来找她。
两人分开,二娘跟着包阿四和乔小舟出发临安,赵怀释吸引追兵,前去梧州。他见二娘身影消失,用剑撑住地,大口喘息几声,身后早已是鲜红一片。
施行给他上药包扎,简单处理后他们重新上路。
*
临安八月,暑气逼人,大家聚在河边柳树下扇风纳凉,间或啜饮一口井水拔凉过的茶水,谈论南边桐州的大战。
“桐南王反咯,他说赵家都是疯子,戾太子之前有好多赵家疯子。”
有人嘀咕道,“当今也是赵家的,可没见他疯。”
另外有人阻止道,“这可不兴说啊,我还想过好日子。”
“梧州不是有太子坐镇,打得怎么样了?”
“最新消息是没等到方将军驰援,太子已经兵败前往附近的南川道,梧州还是兵少了,若是江南道,定不会让桐州军前进一寸。”
众人又对方将军吹捧一番,又说,“太子孤身抵抗,还能顺利跑走,看来这太子也非常人。”
二娘咳了咳,提着药包路过听上一耳朵,知道赵怀释没死便好。
包阿四和乔小舟,在她出门时必会跟在身后,她又是男子装扮,看起来很是羸弱,周围邻居都以为她是来养病的。
二娘也是刚到临安,三人离开桐州后便慢了脚步,二娘的身体实在虚弱,不好日夜兼程赶路。
小院是二娘买下的,按照她的喜好改造过。二娘与临安的文渊书坊联系上,取了钱让包阿四和乔小舟去抓药,在床上结结实实躺了一周。
这几日的药便是二娘亲自去抓了。
吃食都是外面买的,还好二娘随身带着郭简的印信,能支取分红,不然到临安也是吃西北风。
二娘咬上一口糕点,配上茶水,快乐的看着从文渊书坊借来的游记小说。
她见两人还站着,招呼道,“别傻站着,过来坐,藏藏行伍的气质,别引人注目,李兰甫的生意可不止在桐州做。”
两人闻言有理,端着板凳坐到门口。
二娘又宽慰一番,“有些事不是我们现在能操心的,还是先顾好自己,对了,今晚吃东坡肉,要临安楼的,它家味最好。”
一副没心没肺之态。
等到伤势大好,已是秋日叶黄时节,她去文渊书坊取钱过冬,告诉掌柜,“打晕就行,别连累了他们。”
掌柜点点头,一人一闷棍,放倒包阿四和乔小舟,二娘留下信件和银两,让他们可以继续住在小院生活。
她则打马北上带着银两一人去了顺陵。
又在顺陵山附近买了院落,后院是一片广阔湖泊,种有莲花,小舟行在其间摘取莲蓬,二娘常常在后院看日升日落。
她买来笔墨纸砚和书籍,并未与这里的文渊书坊联系,也未和任何人说自己在这里,院中种有石榴树,已然挂果。
二娘每日摘上一颗,细细剥开取肉,看书时吃。
荷叶鸡是早就做了,掀开时荷叶香鸡肉香扑鼻,二娘心里快活的很。
冬日快到了,二娘在家里囤上米面准备猫冬。
顺陵山换上黄衣,秋意在树林间蔓延,二娘还上山捡过栗子,遇上人便打招呼,说自己是屋主远嫁的女儿,回家养病的。
众人便不再问,倒是来送过不少次鸡蛋。
二娘上街时少,这次要买上些药,便背着小框往顺陵山集市走。
集市边上,一个女孩跪坐着,头上插了根草,旁边人牙子正在推销,“刚到的货,小姑娘家揭不开锅了,卖了换粮食。父母说不卖给那腌臜地界,我便来这碰碰运气,可有人家要童养媳、侍女的。”
旁边有人收起扇子,长得肥头大耳,眼神淫邪,“不如与本少爷做妾。”
一旁人劝道,“太子殿下,再打下去良娣怕是不好了。”
赵怀释一鞭打空,命令道,“放她下来,上药,不能让她死了。”
锁链被解开,二娘眼睛盯着他,赵怀释眼眶红了,手背在身后怕被人发现自己抖个不停,二娘抽出在靴子内藏得匕首一刀扎进赵怀释肩胛,然后被他一脚踹飞,晕过去。
周围人顿时乱作一团,大喊道,“来人啊,太子殿下受伤啦!”
暗中观察的人露出离开的动静,赵怀释喊道,“抓住他,此间事不能外泄!”
等到被追杀的半死的线人将消息送给楚垣,李兰甫问道,“尔雅,还活着吗?”
府中混乱不堪,赵怀释抓住随行的太医,“给良娣诊治,快!”
太医看着手臂鲜血直流的太子,被他强硬的送到二娘面前,他把脉后赶紧喂了二娘保命丸,“太子殿下,良娣要赶紧上药。”
赵怀释连声道,“好,好,好,给她上药,上药。”
他颤抖着将二娘扶起来,放回床上,二娘也悠悠转醒,浑身疼痛,她掐住赵怀释的手,“疼死我了,你这个混蛋。”
趁机将自己藏好的密文递给赵怀释。
赵怀释眼泪落个不停,“二娘,二娘,你别死了。”
太医将她衣服剪开,疼的二娘倒吸一口冷气,“有什么迷魂香吗?让我晕过去在处理。”
可惜并没有,二娘清醒的接受清洗伤口上药,疼的想要打滚。
余敏此时站出来,让太子殿下回去,“良娣伤了太子殿下,殿下还是与良娣分开为好。”
强制将太子带回去,结束乱局。
李兰甫带医师先探望太子,然后又去探望二娘,诊治过后,医师道,“此女伤得颇重,若是发起高热,熬不过去,怕是不好。”
二娘已经浑身滚烫,口出呓语,李兰甫接来蓝妙娘照看她。蓝妙娘一边垂泪一边为她擦洗,“二娘,是谁这么狠心,伤你至此。”
李兰甫道,“是她的丈夫。”
蓝妙娘便道,“看来世间佳偶才是非同寻常,怨偶才是常态。”
二娘养伤之时,赵怀释也以养伤为由延缓回京,天天拉着楚垣痛斥尔雅的种种行径,楚垣烦不胜烦。
倒是赵怀释事后又让太医医治二娘,前后态度反差之大,引得楚垣怀疑赵怀释怕是已经疯了,只是藏得比较好。
想到他失踪后又回来,与戾太子相似的命运,楚垣计上心头,二娘的奇招或可一试。
二娘高热褪去,仍是昏迷不醒,李兰甫接到命令,赶紧将蓝妙娘送走,对她道,“世道要乱了,护好自己。”
李兰甫站在二娘床榻前,“王爷采纳了你的计策,如今不少人会因你的计策死去,你却在这里躺着。”他叹口气,“尔雅,快醒醒。”
她不叫尔雅!
二娘在梦中很生气,但是她忘了自己叫什么,怎么也想不起,她熟悉二娘,却也知道这不是她的名字。
她在梦中坐在小院里,抱着膝盖,看风吹稻花香,葡萄架上几串硕果,梨果挂满枝桠,她静静观察,不辨星河流转。
直到有人大喝,“二娘,二娘,醒醒,醒醒。”
她才记起,自己叫二娘,住在桐南王府,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
二娘睁开眼,浓烟滚滚,王府起了大火,连她这都是浓烟。赵怀释松了口气,将人抱起来,“二娘,我们走。”
赵怀释穿了护甲,硌得二娘有些疼。
她这一伤,又消瘦成骷髅架子一具,被赵怀释轻易便抱起,他心痛到,“二娘,瘦了好多。”
二娘搂着他脖颈,虚弱道,“桐州有重要价值,不要累及无辜之人。”
赵怀释驾马飞奔,“放心,二娘。”
他见二娘怕是又要昏睡过去,单手搂住她,抽出腰带将人捆在自己身上。施行和程崖在旁,“殿下,后有追兵。”
赵怀释道,“往梧州道跑,阻止府军对抗桐州军,发令给江南道驻军将领方卓群,让他增援。”
一连串命令下来,目前最急迫的便是甩开楚垣的追兵。
他们的马飞快,直到前路抄近道而来的追兵前后夹击,在青芽岭正面对抗。
赵怀释带的都是以一敌五的好手,这些人他有信心闯出去,他抱着二娘,劈开一人,将二娘轻轻放下,用几具尸体作为二娘的掩护,自己护在一旁。
二娘被滴落的温热的血糊了满脸,睁开眼,便是几具尸体,吓得瞳仁一缩,听到周围还有刀剑相向之声,将自己藏好。
有人将赵怀释动作尽收眼底,慢慢摸过去,将尸首推开,二娘的脸露出来,见到陌生之人,二娘直接开跑。
来人紧追不舍,一刀便要砍下,赵怀释目眦欲裂,抬剑便挡,虎口都被震裂,手臂发麻。那人欲要劈砍,赵怀释手臂抬不起来,直接横身挡在二娘面前。
抬手挡住二娘的眼睛。
施行和程崖惊道,“殿下!”
两人抽身过来一人一剑将人砍死,赵怀释身后中剑,脸色泛白,二娘在他手掌下落泪,“你怎么样了,赵怀释,你别死啊。”
他冷汗直流,“死不了,追兵已经没了,二娘,你去临安城,等我回来。”
施行和程崖都跪下,“殿下,这次一定要让我们追随殿下,我们一定会派可信之人送二娘去临安。”
二娘也道,“赵怀释,去临安不需要太多人,我们走山路,你们大部队会吸引追兵视线。”
施行和程崖一人举荐一个,包阿四和乔小舟送她去临安。
两人扶起二娘,看起来很是沉默寡言,赵怀释道,“若是二娘安全抵达,此事了结之后必有重谢。”
两人单膝跪地,“定不辱使命。”
二娘要与赵怀释分别,她说道,“你这算是放我走吗?”
赵怀释道,“你不能跟我一起死,你要活着。”
二娘泪落得像珍珠,她说,“你别死,你不准死。”
赵怀释扯出笑,“二娘,我没那么容易死,你好好的去临安,等着我。”
二娘抓着他的衣襟,“不准你死。”也别来找她。
两人分开,二娘跟着包阿四和乔小舟出发临安,赵怀释吸引追兵,前去梧州。他见二娘身影消失,用剑撑住地,大口喘息几声,身后早已是鲜红一片。
施行给他上药包扎,简单处理后他们重新上路。
*
临安八月,暑气逼人,大家聚在河边柳树下扇风纳凉,间或啜饮一口井水拔凉过的茶水,谈论南边桐州的大战。
“桐南王反咯,他说赵家都是疯子,戾太子之前有好多赵家疯子。”
有人嘀咕道,“当今也是赵家的,可没见他疯。”
另外有人阻止道,“这可不兴说啊,我还想过好日子。”
“梧州不是有太子坐镇,打得怎么样了?”
“最新消息是没等到方将军驰援,太子已经兵败前往附近的南川道,梧州还是兵少了,若是江南道,定不会让桐州军前进一寸。”
众人又对方将军吹捧一番,又说,“太子孤身抵抗,还能顺利跑走,看来这太子也非常人。”
二娘咳了咳,提着药包路过听上一耳朵,知道赵怀释没死便好。
包阿四和乔小舟,在她出门时必会跟在身后,她又是男子装扮,看起来很是羸弱,周围邻居都以为她是来养病的。
二娘也是刚到临安,三人离开桐州后便慢了脚步,二娘的身体实在虚弱,不好日夜兼程赶路。
小院是二娘买下的,按照她的喜好改造过。二娘与临安的文渊书坊联系上,取了钱让包阿四和乔小舟去抓药,在床上结结实实躺了一周。
这几日的药便是二娘亲自去抓了。
吃食都是外面买的,还好二娘随身带着郭简的印信,能支取分红,不然到临安也是吃西北风。
二娘咬上一口糕点,配上茶水,快乐的看着从文渊书坊借来的游记小说。
她见两人还站着,招呼道,“别傻站着,过来坐,藏藏行伍的气质,别引人注目,李兰甫的生意可不止在桐州做。”
两人闻言有理,端着板凳坐到门口。
二娘又宽慰一番,“有些事不是我们现在能操心的,还是先顾好自己,对了,今晚吃东坡肉,要临安楼的,它家味最好。”
一副没心没肺之态。
等到伤势大好,已是秋日叶黄时节,她去文渊书坊取钱过冬,告诉掌柜,“打晕就行,别连累了他们。”
掌柜点点头,一人一闷棍,放倒包阿四和乔小舟,二娘留下信件和银两,让他们可以继续住在小院生活。
她则打马北上带着银两一人去了顺陵。
又在顺陵山附近买了院落,后院是一片广阔湖泊,种有莲花,小舟行在其间摘取莲蓬,二娘常常在后院看日升日落。
她买来笔墨纸砚和书籍,并未与这里的文渊书坊联系,也未和任何人说自己在这里,院中种有石榴树,已然挂果。
二娘每日摘上一颗,细细剥开取肉,看书时吃。
荷叶鸡是早就做了,掀开时荷叶香鸡肉香扑鼻,二娘心里快活的很。
冬日快到了,二娘在家里囤上米面准备猫冬。
顺陵山换上黄衣,秋意在树林间蔓延,二娘还上山捡过栗子,遇上人便打招呼,说自己是屋主远嫁的女儿,回家养病的。
众人便不再问,倒是来送过不少次鸡蛋。
二娘上街时少,这次要买上些药,便背着小框往顺陵山集市走。
集市边上,一个女孩跪坐着,头上插了根草,旁边人牙子正在推销,“刚到的货,小姑娘家揭不开锅了,卖了换粮食。父母说不卖给那腌臜地界,我便来这碰碰运气,可有人家要童养媳、侍女的。”
旁边有人收起扇子,长得肥头大耳,眼神淫邪,“不如与本少爷做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