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彦从雕花大床上醒过来,一时间有些愣怔。

    往常天没亮的时候,他就得起床了,因为早饭这个时候已经做好了,他必须和爹娘还有姐姐一起吃,等吃完饭就要准备着出门摆摊去。

    今天他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屋子的采光很好,整个卧房里亮堂堂的。

    阿彦垂下眼睛又在床上坐了一息的时间,便麻利地爬下床把衣裳穿好,又把床上的被子规规矩矩地叠好。

    这才注意到床头放着几只和昨天晚上那只差不多的小纸鸟,他想把它们收起来放好,但是在屋里兜了一圈都不知道放哪里好。

    于是他就揣着这几个小玩意下了楼。

    早食时段,得意酒楼的人照例是很少的,除了有稀稀拉拉的几桌客人,就是刚起的南湘子一个人霸占了一桌。

    今早南湘子吃的是汤面,汤面本身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只是面的汤底是一早就炖上了的鲫鱼汤,面捞出来之后还在上边浇上一勺混着熟猪油的白酱油,最后又撒了一把青蒜花。

    这香味阿彦在出了房间就已经闻到了,这会到了楼下,南湘子一见他,便亲亲热热地招呼他过来,同时叫钱有财再盛一碗出来。

    阿彦走到跟前来,南湘子才看到他怀里揣着什么,咦了一声。

    随即撂下筷子,拉着阿彦又上楼去。

    南湘子在她的梳妆镜前随手拿了一个木匣子,阿彦看不懂匣子上边的雕花,只是光看着那匣扣处镶嵌的宝石就知道单这盒子怕是就值不少钱。

    他看着南湘子将那匣子翻转,里边的首饰就哗啦一声悉数被倒在桌上,其中有一个样式简单的珍珠耳环从桌子上骨碌下去,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阿彦连忙捡起来递给南湘子,却见她接过那个耳环后有了片刻的愣神,末了她又笑了一下,说了句,原来在这里。

    于是她把那珍珠耳环又仔细收了起来,这才把手中的空匣子递给阿彦。

    “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就先把它们放进这里头吧。”

    等南湘子再带着阿彦下楼,面已经盛好了。

    阿彦就坐在南湘子旁边吃,这会喜儿也已经把南湘子的房间收拾好了,下了楼坐在南湘子另一边。

    南湘子吃面的功夫,喜儿已经连续打了七八个哈欠。

    这会她终于吃完了,一转头就见喜儿又打了一个哈欠,便打趣她是不是昨天晚上跑出去做了贼一晚上没睡。

    喜儿心虚地摇摇头,南湘子见她精神头确实不大好,强行按住了喜儿不许她跟她一起出门,叫她回去再睡个回笼觉。

    她一边带着阿彦往外走一边回头说,“你顶着个黑眼圈跟在我后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什么黑心主子,平白里不许自己的丫头睡觉呢!”

    南湘子刚踏出酒楼,就见孙农户拉着自个老娘往家里走,他手里拎着几个编的松松垮垮的草鞋。

    看他的样子,似乎是在埋怨孙大娘自己一个人跑出去卖这些“没人要”的玩意,害他担心了半天。

    南湘子没有理会,只撇撇嘴就拉着阿彦先去郑屠户那里割了一大块猪肉,然后一边往街西边走,一边问阿彦想不想上学。

    阿彦闻言睁大了眼睛,他从来没想过他能去读书,他以为南湘子即使收留他,也只会想办法安排什么活计给他做。

    于是南湘子就看着面前的男孩先是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摇摇头。

    “你怎么又点头,又摇头的?难道是要我猜么?”

    南湘子作势歪歪头思索片刻,又看向阿彦,“那……我就猜你想去好啦,反正我这肉买也买了,我可不想连吃好几顿猪肉。”

    见阿彦没有反对,便笑吟吟地牵着他往宋家医馆的隔壁走去,只是步子放慢了不少。

    就在南湘子抬手欲叩门的时候,阿彦忽而紧紧抓住她的袖子,一张小圆脸绷得紧紧的。

    “姐姐,我……我没念过书,我怕我念不好……”阿彦犹豫半天,憋出这么一句话出来,南湘子一听便笑了,伸手要摸他的头,想了想又把手搁在他的肩上。

    她拍拍他的肩,宽慰道:“别紧张,这是宋老先生开的私塾,他一向喜欢授完课就叫学生自己练习,学累了还有好些跟你年纪一般大的小孩一块玩。”

    阿彦点点头,放松下来才发现门内传来阵阵的读书声,不觉有些恍惚,他竟然要念书了。

    阿彦迷迷糊糊地被南湘子带着进了院子,就被不少孩子围了起来,他下意识地想找南湘子,却见南湘子正在同一个鹤发长髯的老者说话,于是悻悻然收回来目光。

    宋老先生现在无瑕去管这群“猴儿”,私塾里的十几个孩子也早就学累了,这会见来了新同胞,纷纷好奇地拉着他问这问那。

    其中一个孩子兴奋道:“我知道,你是昨天跟着南姐姐进了得意酒楼的那个!你是她的族亲吧?”

    别的孩子一听,都不说话了,纷纷等着阿彦发话,南湘子总是很神秘,总有花不完的钱和讲不完的故事,还知道很多新玩意,因此大家都很想知道她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不过他们到底是要失望了,只见男孩连连摆手,“我不是,我只是被收留到那个……你们说的得意酒楼里的。”

    孩子们小小的失望了一下,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跟这个即将成为新朋友的小孩打好关系,纷纷介绍自己的名字,于是阿彦也报上了自己的名字来。

    北街的孩子都很热情,不多时阿彦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突然一个孩子凑过来,问他要不要跟他们一道去宋老先生家的后院摘梅子。

    院子里确实有一棵梅树,不过很明显,这是一棵观赏梅而非专结果子的。

    看着新朋友们热切的目光,阿彦吞了口唾沫,要是第一天来就摘人家的梅子,老先生会不会生气啊?

    阿彦惴惴不安地看向宋老先生那边,正巧宋老先生也正看向他。

    “阿彦,你过来。”

    听到这声召唤,阿彦如获大赦,连忙小跑着过去。

    那老先生摸摸长髯,上下打量着他,面前的孩子看上去不算多伶俐,不过是他长了一张圆圆的包子脸,看上去十分喜庆讨人喜欢。

    宋老先生同南湘子交谈之后已经知道了这孩子的身世,因而怜爱地捏了捏他的小脸,心里点了点头——是比他那个跑去做郎中的儿子小的时候可爱很多。

    这边的阿彦见老先生光打量他也不表态,只敢乖乖的傻站在那里。

    一旁的南湘子连忙提醒,“阿彦,还不快拜见先生。”

    宋老先生立马立眉竖眼,做出不满的样子来。

    “我几时说就要收他做我的学生了?”

    阿彦一见这人似要发火的样子,垂着头眼珠转了半圈,连忙就势抱住宋老先生要收回去的手,“先生,你收下我吧!虽然……虽然我认识的字不多,但是我一定跟着您好好学,您别不要我!”

    南湘子为了送他来读书,花钱买了好大一块的肉,倘若是今天叫他搞砸了,南湘子肯定会对他失望的!

    阿彦可怜巴巴地望向宋老先生,却发觉老先生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因为今日南湘子还没有给阿彦准备好笔墨纸砚一类的器具,行完拜师礼,南湘子就领着阿彦出了小院。

    阿彦出了院子,才觉得彻底放松下来,心里小小的雀跃了一下。

    宋老先生的住所对面就是唐婶子开的点心铺子,这会刚出锅了一锅糯米糕,被切成小块的糕点上洒满了花生碎和芝麻,最中间各放着一块核桃仁外加一小片红枣。

    阿彦闻见这香味吞了口唾沫,然后别过脸去不看那摊子上摆着的美食。

    没想到南湘子直直拉着他往那铺子走,一面走一面同那铺子里的妇人打招呼,“啊呀,唐婶子的手艺越发好了,我在街对面远远的就被香得走不动路了!”

    “南姑娘,瞧你说得,要不是当初你给我的那几张点心方子,我哪来这么多的创意!”那妇人见了南湘子,放下手头的事,叫自己女儿过来帮忙,自己则亲自过来招呼南湘子。

    半年前的时候,南湘子刚搬过来不多时,来她这里买点心,其实她当时已经快开不下去了,年头不好,她做的东西又没什么特别之处——有钱的人看不上,没钱的人不想买。

    这女子来买了她做的东西,先是夸了两句,然后问她有没有空做些新奇玩意,她鬼使神差地就答应了下来。

    唐婶子得了南湘子给的方子,因为怕做的不好惹了南湘子,于是做好之后自己先尝了块,味道真是出奇的妙!

    发觉这也许是个商机,隔一天南湘子来拿她要的点心时,唐婶子便趁机问能不能多做一些在她的铺子里卖。

    没想到这大小姐样的人物竟出奇的好说话,当即就答应了,只提了一点要求,要她每日只能做两锅这些她给的法子制成的点心,其余的可以照着改进,但不能做的太好。

    据说是,这法子并非她独创,若是叫有心人知道了……

    唐婶子便每日只在晌午和晚上收摊前各做一锅,至于那些照着做的点心,卖相比这些差些,但是味道差的不很多,价格也低一些,同样很受欢迎。

    靠着这个,她挣了不少钱,还给自家儿子娶到了个好媳妇,兄长在外边也不用再给他们钱补贴家用,日子也松快不少。

    只可惜她妹子去得早,没有机会享福。

    唐婶子为此常有遗憾,但这人生老病死的,却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这会子唐婶子收了心绪,忙问南湘子要买多少,替她装好以后客客气气送走了这帮她家度过难关的女子。

    南湘子买了糕点,掏出一块尝了一口,顺手把剩下的连着纸袋递给阿彦。

    “都给你。”并冲他眨眨眼,“当然了,你吃不完的话,剩下的还是我的啦~”

    阿彦抱着纸袋,掏出一块来吃,甜甜的,糯糯的,还有花生和核桃的香味混合在口腔里。

    他吃完一个,在南湘子的示意下又掏出一个来,正要往嘴里递,想了想又伸手递给南湘子。

    “还算有良心,还以为你不会给我留呢。”南湘子笑着刮了一下他的鼻子,“不过我没什么胃口,你自己吃吧。”

    谈笑间,二人已经从街西走到了街东头。

    阿彦嘴里塞的满满的没法说话,不过他已经看到了不远处那个正往一间店里进的身影。

    下意识地就想上前去打招呼。

章节目录

城南北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林涧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涧生并收藏城南北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