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爹刚从外边打来一桶水倒进水缸里,正欲进铺子,就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
听见南湘子声音的一瞬间,他的动作下意识的顿了一下,继而不得不跟她打招呼,于是给过去一个眼神并点点头就打算进去了。
不过南湘子身边那个矮小的身影,似乎也有点眼熟?
阿彦终于是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去,见赵老爹转身就要进店里,悄悄拽了一下南湘子的衣裳。
“那是咱们北街的赵老爹,木工做的很好。”南湘子怀念地看了一眼那棺材铺的牌匾才收回目光,冁然一笑。
“赵老爹人虽不爱说话,却是个实打实的热心肠。”
阿彦点点头,好奇地朝那铺子里望,日光给铺子里的几口棺材镀上一层金边,店里静悄悄的没有声响,阿彦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只脑海里想起方才听私塾里的那几个孩子说的词——庄严肃穆。
只不过他们说的是神仙庙,阿彦见到的是往生居。
这孩子站在棺材铺门口,不怪他犯痴,任何一个愿意静下心来将这些棺材当成一种作品的人,都会为狭小空间里摆着的各式各样的棺材而震撼。
只不过棺材实在是晦气的东西,平白里打量这些做什么。
“好厉害……”
阿彦家卖的陶罐上的花纹其实就出自阿彦之手,原本不过是他趁着罐子没干,随手用树枝子画的,没想到却受到了追捧。
来买的人有时还会夸赞他们心灵手巧,每每这时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南湘子见这孩子站在店门口便不动了,不免有些失望——不知道少了阿彦这一环,她日后应该怎么才能说动赵老爹帮她的忙。
她把已经握在手心的一个桃木制的小玩意重新收起来,打算带阿彦先回去,这个物件下回她自个再来修便是了。
毕竟小孩都是不大喜欢来棺材铺的。
然而阿彦突如其来的一声惊叹又迫使南湘子停下来动作,“阿彦?”
小男孩回过神来,望着她的眼睛有些兴奋,“姐姐!这些东西都是屋里的爷爷做的吗?”
她见阿彦这副模样,原本有些郁闷的情绪一扫而空,展颜一笑,“自然都是,阿彦是想进去看看?正巧我也有事要来找他。”
见他点头,南湘子敲了敲店门,便带着阿彦进了棺材铺。
赵老爹老早就听见门口两个人的动静了,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二人会进来,更是没有想到进来的除了南湘子,另外一个也是熟面孔。
这不是那日当街赖着他不走的小孩吗!
他一脸警惕地看着二人,却不想那小孩儿风风火火地就扑过来了。
“爷爷!您还记得我吗?”
赵老爹想说不记得,不过阿彦没有给他发表意见的权利,左说右说,一口气把他在上京城发生的事给说了个遍。
这个小孩怎么既黏黏糊糊的,又啰里巴嗦的?
可能是受过赵老爹帮助的缘故,阿彦一见赵老爹就很亲热,一点不认生。
南湘子站在一旁等着,面上只是挂着浅浅的微笑并不说话,只待赵老爹快要招架不住的时候才出声打断:“阿彦,你讲的太快了,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以后散了学得空再来慢慢说。”
一面说一面叫阿彦乖一点,不要弄坏了店里的东西。
被阿彦一个人给包围了的赵老爹这才有了喘息之机,给南湘子递了个感谢的眼神。
南湘子不紧不慢地从身上拿出那个方才一直放在手心里的小玩意。
一个桃木制成的镂空圆球,上下两端绑着红绳和挂穗,一看就是个精巧玩意儿。
更妙的是,这小圆球是由两个半圆拼在一起的,中间用的是活扣,里头的空间甚至可以放个什么小物件,不过也只能放指甲盖大小的东西罢了。
只是可惜,好几处的咬合处断开了,这小玩意已然是被摔坏了的。
南湘子见赵老爹细细端详那小木球,她坐在一旁,眼神也落在它上边,长久的也不说话。
似乎是在怀念,又像是在替谁悲伤。
良久,赵老爹终于抬头看她,“你是要修好这个东西?”
说完似乎有些紧张地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探究,“这东西,你从哪来的?”说完目光落在她的脸上,最终停在她的眼睛那。
南湘子闻言,反常的发了一会呆,只盯着赵老爹手里的那个东西,半天才有些恍惚地摇了摇头。
“我小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醒过来之后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只隐约觉得这是个极重要的,便一直保存着。”
她说着似乎有些无奈,“我一直想修好它,但是不论是谁都说这东西做的太精细,没人愿意修。”
“上回我来订棺材的时候便觉得这里头的雕工和我这玩意似乎很是相似,就想碰碰运气。”
说罢摆摆手,表示修不好也无所谓。
赵老爹听着南湘子的话,不知怎得有些激动,一双手突然抓住南湘子的手臂,“你是!你是……”他重复半天,却似乎如鲠在喉。
南湘子任由他抓着,等他慢慢冷静下来。
赵老爹收回手又去看那木雕玩意儿,复而看向她,似有千言万语。
半响喃喃道,“忘了也好,忘了好……还是忘了好。”
待二人出了店门,他才收回一直盯着着南湘子的目光自言自语道,“我当是谁,原来,原来……原来是小湘儿回来了。”
南湘子和阿彦回到了得意酒楼。
赵老爹问了她母亲姓什么,在她回答之后,又是沉默良久方告诉她一定替她修好。
路上阿彦问她,“姐姐,你忘记什么东西了吗?”
南湘子对他摆摆手,弯下腰叫他凑近点来说,待阿彦靠近便趁其不备用手指弹了一下他的额头。
好心情地看着阿彦护住自己的脑门,“大人的事情呢,小孩子少打听。”
随后率先进了酒楼,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唉,好累哦,喜儿我要去睡会儿,午饭好了再叫我。”
喜儿眼见着南湘子进了厢房,满脸为难,可是午饭已经做好了……
罢了,又不是一次两次了,等小姐睡醒再专门给她做便是了。
她见阿彦跟在后边进来,便招呼他先过来吃饭。
饭桌上,阿彦终于忍不住,歪着头问喜儿。
“喜儿姐姐,我觉得南姐姐似乎有很多秘密。”
喜儿一听,咽下嘴里的菜方才很有兴致地问他,“那你说说看,谁没有秘密?”
阿彦看看喜儿,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了。
喜儿见他悻悻的,宽慰道,“不光小姐有秘密,你有秘密,我也有秘密。”说着看看阿彦那发育不良的黄毛,“你瞧瞧你,小孩子家家,想那么好些做什么?多吃点饭快快长大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边酒楼里的一伙人快快活活地吃着午饭,对面的孙农户却是愁的吃不下饭。
他问过了隔壁拉车的刘哥,他垦的那块地原本是无主的,但理论上本就是官府的地,现如今官家的人要收回这块地,他是决计不可以再去理论的——这么些年靠它吃饭的日子本就算偷来的了,若是不管不顾跑去闹,只怕会被罚得更狠些!
一想到这,他就没来由的想发火。
这算什么世道!辛辛苦苦种了这么久的地,说收走就给他收走了,等家里的余钱用光了,他该怎么办!
因为要赡养老娘的原因,他已经二十有余还没攒到娶媳妇的钱。
孙农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老娘一个人带大他也不容易,他怎么能责怪自己的娘?真不是个东西。
这么想着恨恨的看着稀得能见到碗底的汤饭,从里面捞出一筷子马齿菜塞进嘴里。
南湘子在床上翻了个身,这才悠悠转醒,只是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叫喜儿进来。
她全然没想到过了十多年,赵老爹竟然还记得她。
时过境迁,当年的事她在病了一场以后,除了被李卿培听到了些边角,她对谁都称不记得了,这才得以活到现在。
南湘子轻叹一声方才起身出了碧纱窗。
她只是想小睡一会,没想到竟然梦到了当年的事。
可惜,从前说过的话,现在是一样儿也不能实现了。
又到夜食的时候了,喜儿见她起了,欢欢喜喜地走进过去,“小姐!今晚特意做了你爱吃的桂花糕呢!”
桂花糕里放的是晒干后的桂,在灶火上蒸熟以后满楼甜香。
桂花是这样的,倘若是特意凑近去闻,是不会有什么香味儿的,但是哪时你一旦不注意它,那香味又丝丝缕缕地勾人。
南湘子很喜欢桂花糕,确切来说,应该是喜欢一切跟桂花有关系的,倒像是一种魔怔。
她吃了几块之后,发现桌上摆着一个白玉瓶子,里头插着一枝梨花。
喜儿见南湘子看那花,“我见外边梨花开的那样好,便想着折一枝放在屋里也好看,小姐要是喜欢,我就把它放到房里去。”
南湘子看着那支花,插在瓶里独自一个,很美。
她摇了摇头“不必了,就摆在这儿吧,我不爱这些插花。”
吃过晚饭,她又看了两眼那枝梨花,径自上楼去了也不说话。
她一个人坐在屋里,觉得整个屋子都是闷闷的,索性准备去花台上缓一缓,却在这时听见喜儿在外边儿敲门。
“小姐,你睡了吗?我有点事儿……”
听见南湘子声音的一瞬间,他的动作下意识的顿了一下,继而不得不跟她打招呼,于是给过去一个眼神并点点头就打算进去了。
不过南湘子身边那个矮小的身影,似乎也有点眼熟?
阿彦终于是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去,见赵老爹转身就要进店里,悄悄拽了一下南湘子的衣裳。
“那是咱们北街的赵老爹,木工做的很好。”南湘子怀念地看了一眼那棺材铺的牌匾才收回目光,冁然一笑。
“赵老爹人虽不爱说话,却是个实打实的热心肠。”
阿彦点点头,好奇地朝那铺子里望,日光给铺子里的几口棺材镀上一层金边,店里静悄悄的没有声响,阿彦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只脑海里想起方才听私塾里的那几个孩子说的词——庄严肃穆。
只不过他们说的是神仙庙,阿彦见到的是往生居。
这孩子站在棺材铺门口,不怪他犯痴,任何一个愿意静下心来将这些棺材当成一种作品的人,都会为狭小空间里摆着的各式各样的棺材而震撼。
只不过棺材实在是晦气的东西,平白里打量这些做什么。
“好厉害……”
阿彦家卖的陶罐上的花纹其实就出自阿彦之手,原本不过是他趁着罐子没干,随手用树枝子画的,没想到却受到了追捧。
来买的人有时还会夸赞他们心灵手巧,每每这时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南湘子见这孩子站在店门口便不动了,不免有些失望——不知道少了阿彦这一环,她日后应该怎么才能说动赵老爹帮她的忙。
她把已经握在手心的一个桃木制的小玩意重新收起来,打算带阿彦先回去,这个物件下回她自个再来修便是了。
毕竟小孩都是不大喜欢来棺材铺的。
然而阿彦突如其来的一声惊叹又迫使南湘子停下来动作,“阿彦?”
小男孩回过神来,望着她的眼睛有些兴奋,“姐姐!这些东西都是屋里的爷爷做的吗?”
她见阿彦这副模样,原本有些郁闷的情绪一扫而空,展颜一笑,“自然都是,阿彦是想进去看看?正巧我也有事要来找他。”
见他点头,南湘子敲了敲店门,便带着阿彦进了棺材铺。
赵老爹老早就听见门口两个人的动静了,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二人会进来,更是没有想到进来的除了南湘子,另外一个也是熟面孔。
这不是那日当街赖着他不走的小孩吗!
他一脸警惕地看着二人,却不想那小孩儿风风火火地就扑过来了。
“爷爷!您还记得我吗?”
赵老爹想说不记得,不过阿彦没有给他发表意见的权利,左说右说,一口气把他在上京城发生的事给说了个遍。
这个小孩怎么既黏黏糊糊的,又啰里巴嗦的?
可能是受过赵老爹帮助的缘故,阿彦一见赵老爹就很亲热,一点不认生。
南湘子站在一旁等着,面上只是挂着浅浅的微笑并不说话,只待赵老爹快要招架不住的时候才出声打断:“阿彦,你讲的太快了,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以后散了学得空再来慢慢说。”
一面说一面叫阿彦乖一点,不要弄坏了店里的东西。
被阿彦一个人给包围了的赵老爹这才有了喘息之机,给南湘子递了个感谢的眼神。
南湘子不紧不慢地从身上拿出那个方才一直放在手心里的小玩意。
一个桃木制成的镂空圆球,上下两端绑着红绳和挂穗,一看就是个精巧玩意儿。
更妙的是,这小圆球是由两个半圆拼在一起的,中间用的是活扣,里头的空间甚至可以放个什么小物件,不过也只能放指甲盖大小的东西罢了。
只是可惜,好几处的咬合处断开了,这小玩意已然是被摔坏了的。
南湘子见赵老爹细细端详那小木球,她坐在一旁,眼神也落在它上边,长久的也不说话。
似乎是在怀念,又像是在替谁悲伤。
良久,赵老爹终于抬头看她,“你是要修好这个东西?”
说完似乎有些紧张地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探究,“这东西,你从哪来的?”说完目光落在她的脸上,最终停在她的眼睛那。
南湘子闻言,反常的发了一会呆,只盯着赵老爹手里的那个东西,半天才有些恍惚地摇了摇头。
“我小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醒过来之后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只隐约觉得这是个极重要的,便一直保存着。”
她说着似乎有些无奈,“我一直想修好它,但是不论是谁都说这东西做的太精细,没人愿意修。”
“上回我来订棺材的时候便觉得这里头的雕工和我这玩意似乎很是相似,就想碰碰运气。”
说罢摆摆手,表示修不好也无所谓。
赵老爹听着南湘子的话,不知怎得有些激动,一双手突然抓住南湘子的手臂,“你是!你是……”他重复半天,却似乎如鲠在喉。
南湘子任由他抓着,等他慢慢冷静下来。
赵老爹收回手又去看那木雕玩意儿,复而看向她,似有千言万语。
半响喃喃道,“忘了也好,忘了好……还是忘了好。”
待二人出了店门,他才收回一直盯着着南湘子的目光自言自语道,“我当是谁,原来,原来……原来是小湘儿回来了。”
南湘子和阿彦回到了得意酒楼。
赵老爹问了她母亲姓什么,在她回答之后,又是沉默良久方告诉她一定替她修好。
路上阿彦问她,“姐姐,你忘记什么东西了吗?”
南湘子对他摆摆手,弯下腰叫他凑近点来说,待阿彦靠近便趁其不备用手指弹了一下他的额头。
好心情地看着阿彦护住自己的脑门,“大人的事情呢,小孩子少打听。”
随后率先进了酒楼,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唉,好累哦,喜儿我要去睡会儿,午饭好了再叫我。”
喜儿眼见着南湘子进了厢房,满脸为难,可是午饭已经做好了……
罢了,又不是一次两次了,等小姐睡醒再专门给她做便是了。
她见阿彦跟在后边进来,便招呼他先过来吃饭。
饭桌上,阿彦终于忍不住,歪着头问喜儿。
“喜儿姐姐,我觉得南姐姐似乎有很多秘密。”
喜儿一听,咽下嘴里的菜方才很有兴致地问他,“那你说说看,谁没有秘密?”
阿彦看看喜儿,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了。
喜儿见他悻悻的,宽慰道,“不光小姐有秘密,你有秘密,我也有秘密。”说着看看阿彦那发育不良的黄毛,“你瞧瞧你,小孩子家家,想那么好些做什么?多吃点饭快快长大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边酒楼里的一伙人快快活活地吃着午饭,对面的孙农户却是愁的吃不下饭。
他问过了隔壁拉车的刘哥,他垦的那块地原本是无主的,但理论上本就是官府的地,现如今官家的人要收回这块地,他是决计不可以再去理论的——这么些年靠它吃饭的日子本就算偷来的了,若是不管不顾跑去闹,只怕会被罚得更狠些!
一想到这,他就没来由的想发火。
这算什么世道!辛辛苦苦种了这么久的地,说收走就给他收走了,等家里的余钱用光了,他该怎么办!
因为要赡养老娘的原因,他已经二十有余还没攒到娶媳妇的钱。
孙农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老娘一个人带大他也不容易,他怎么能责怪自己的娘?真不是个东西。
这么想着恨恨的看着稀得能见到碗底的汤饭,从里面捞出一筷子马齿菜塞进嘴里。
南湘子在床上翻了个身,这才悠悠转醒,只是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叫喜儿进来。
她全然没想到过了十多年,赵老爹竟然还记得她。
时过境迁,当年的事她在病了一场以后,除了被李卿培听到了些边角,她对谁都称不记得了,这才得以活到现在。
南湘子轻叹一声方才起身出了碧纱窗。
她只是想小睡一会,没想到竟然梦到了当年的事。
可惜,从前说过的话,现在是一样儿也不能实现了。
又到夜食的时候了,喜儿见她起了,欢欢喜喜地走进过去,“小姐!今晚特意做了你爱吃的桂花糕呢!”
桂花糕里放的是晒干后的桂,在灶火上蒸熟以后满楼甜香。
桂花是这样的,倘若是特意凑近去闻,是不会有什么香味儿的,但是哪时你一旦不注意它,那香味又丝丝缕缕地勾人。
南湘子很喜欢桂花糕,确切来说,应该是喜欢一切跟桂花有关系的,倒像是一种魔怔。
她吃了几块之后,发现桌上摆着一个白玉瓶子,里头插着一枝梨花。
喜儿见南湘子看那花,“我见外边梨花开的那样好,便想着折一枝放在屋里也好看,小姐要是喜欢,我就把它放到房里去。”
南湘子看着那支花,插在瓶里独自一个,很美。
她摇了摇头“不必了,就摆在这儿吧,我不爱这些插花。”
吃过晚饭,她又看了两眼那枝梨花,径自上楼去了也不说话。
她一个人坐在屋里,觉得整个屋子都是闷闷的,索性准备去花台上缓一缓,却在这时听见喜儿在外边儿敲门。
“小姐,你睡了吗?我有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