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春花已谢,夏荷未开,只余满园青绿。
陈子衿行于宫墙下,出示过腰牌,一脚跨进宫门。
一路上步履匆忙,途径御花园,满园的景让他不由得扭头瞥了一眼,一片奇异花卉中间站着一位绿衣佳人,自个儿摇着扇,时不时与身边的婢女说笑。
陈子衿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那是当今的太子妃,世家之女姜云,也是太子殿下的远方表妹。
偶有宫人同他相向而行,纷纷冲他见礼,“陈公子。”
黑色锦袍的男子一一点头回礼,他一向礼数周全,叫人挑不出错处。
回住处前,他悄悄绕路去了东宫。门前的宫人见识他来,四下看了一圈,这才凑近他道:“公子,二殿下也在里边,公子不妨先去书房等太子殿下。”
看着宫人的神情,知道二殿下怕是又来找太子殿下,“叙兄弟之情”。只可惜——现下太子妃殿下并不在宫中。
他不好直接出现在二位殿下跟前,此前他一直作为太子殿下的伴读,但私底下仍然与二殿下有所来往,此刻出现,他又不好帮谁的腔,索性不出现的好。
陈子衿对宫人微微颔首,这便前去书斋等太子殿下。
虽说二殿下来东宫并不逾矩,然而他的心思可谓司马昭之心。如此明目张胆,说到底还是仗着有军功在身,自己的母妃又得皇帝优待。
即便如此,皇帝仍然不敢废后,抑或是重立太子。
一方面是礼法不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皇后娘娘再不得宠,就凭她的母家是河东姜氏,是江南一带的世家。
就仅凭皇后这层身份,当今圣人便受着挟制。
也难怪圣人会宠爱贵妃,世家胁迫,将军拥兵,这皇帝当的实在憋屈。
书斋门前立着一个男人,陈子衿行至门前,躬身拱手,“秦侍卫。”
他看着面前的秦蒋,此人自他知晓就一直跟着太子,忠心耿耿,武艺高强。只是似乎在太子殿下的暗卫里边身份并不高,明面上是太子身边的侍卫,前段时间甚至还被派去替太子殿下和自家妹妹传信。
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过这跟他并不相干,他也没有挑拨离间的毛病。
秦蒋见他来了,并不意外。抱拳低头回了礼,打开书斋一旁的小间。
“殿下吩咐过,若公子来时殿下不得空,便可现在此处等候。”
陈子衿并无异议,太子殿下向来不是个随便的人,书斋这种地方是一律不会轻易准许外人进出。
凡事做过便会留下痕迹,不管再怎么仔细处理过也能查出蛛丝马迹。
东宫太子如是,陈子衿的父亲——将军大人,亦如是。
这么想着,他轻笑一声,给自己先斟了一杯茶,他是悄悄过来的,二殿下又在东宫内,故而没有宫人过来给他端茶。
不过茶水应该是一刻钟前准备的,估摸是从他进了宫,便有人过来报了信。
这才算好了时间备好茶水。
陈子衿握着手里温热的茶杯,轻轻摇头。
他的妹子,即便再聪慧,怕是也玩不过这位太子殿下。
此人表面一副温恭周全的样子,好似无心争斗。实在宫里到处都是他的眼线。
就连将军府也有不少,想到这,他放下手中的茶。
前些日子暴露的那个,估摸应该是太子安插的人手,但是很明显——那人暴露不是疏忽,而是太子殿下有意为之,至于缘由……
他隐约能猜出来。
脚步声渐进,陈子衿连忙起身走至屋外。
已是四月份,天不算特别冷,李卿培穿着月白暗织瑞纹锦袍,外边还帔着一件稍薄的浅蓝直缀,缓步走向书斋这边。
“殿下。”
李卿培看向陈子衿对自己行礼,扶额轻笑。
“陈公子不必多礼,论年龄,我当称你一句兄长才是。”
他这么说,陈子衿却万万当不得真,虽说这位太子殿下确实有像让他做兄长的想法——
一并进了书斋,约莫聊了一炷香的时间,陈子衿退出来关上门,离开东宫。
天色渐晚,出宫门正巧与姜云碰上。
二人见礼,陈子衿转身便准备离开,他还是少与宫中女子有牵扯为好。
迈步将行。
“陈公子,是来找殿下的?可是从将军府回来的?”
绿衣宫服女子却停下步子,转头瞅着他,说完似乎又觉得失礼,毕竟行踪乃是个人的私事。
陈子衿虽觉得奇怪,但还是如实回答。
他对着姜云拱拱手,垂眸不看她,道:“臣听闻家中妹妹病大好了,故而请了假回去探望。”
这理由便是他告假时用的,倒也不完全算说谎,原因确实是因为南湘子。
姜云闻言,脸上微微带着点笑意。
“陈阿姐的病大好了,实是叫人欢欣。也不知此次宫宴,能否见到?”
“她自然会来,太子妃不必担忧。”
陈子衿言罢,见姜云点头,便再次告别,就此离开。
姜家表小姐幼时曾与南湘子交好,只是莫名被指给了太子,不过即便没有这一茬,南湘子也与这太子妃少有交游。
南湘子整日喜欢些舞刀弄剑的,除了宫宴一类的,倒是少与京中官家小姐相交。
话不投机半句多,融不到一起,南湘子也懒得强凑。
夜已深,陈子衿也不计较为何姜云莫名奇妙关心自家妹妹的事,只当是随口寒暄。
书斋里的李卿培在处理过公务文书以后,提笔在宣纸上书下一行字。
【阿姊归京,甚念。】
写完搁了笔,看着那行字,随后纸上的字细细吹干。
骨节分明的手慢慢将这纸折起来,放到烛台上点燃,看它被烧成纸灰。
烛火随着宣纸的燃烧时不时窜起来,李卿培盯着烛火出神。
候在外边的秦蒋旁边不知何时站着一个娇俏的小娘子,试图探头看看书斋内的情形,却被秦蒋拦下。
连翘见状撇撇嘴,双手抱臂瞪了秦蒋一眼。
“我说,你就不好奇,殿下在干嘛呢?我瞧影子似乎是在拨弄烛台?可是也站了太久吧?”
秦蒋义正词严,“不可窥伺殿下。”
连翘悻悻退回来,对着秦蒋诉苦。
“我就是担心,殿下要是心情不好怎么办?我偷偷跑到陈小姐的房间被抓了包——”
“唉,你可不知道,当时陈小姐的眼神可吓人了!我还以为看见了殿下教训下属。”说着她缩了缩脖子,似乎心有余悸。
“幸好陈小姐只是晚上被梦魇了,不然相处起来真可怕。”
正说着,身后响起一阵轻浅的咳嗽声。
房门被人从里边拉开,连翘登时噤声,退到一边。
“殿下。”
夜色浓稠,今夜无月。
南湘子坐着任由身后的小菊替她拆掉发钗。
小菊在她离开上京之前嘱咐过,让小菊替她注意吴娘子与她大哥那边。
只是道没有料到她怎么就做了陈子衿的通房。
下午要忙的事实在太多,为了不让陈储申起疑,她又跟着宁氏在陈储申面前象征性地提了一嘴要嫁给太子云云,挨了一顿数落。
无非是责怪宁氏与她妇人之见,不准她在外人面前提起此事。
陈储申想隔岸观火,两头通吃。
南湘子不自觉摇头。
殊不知,态度摇摆两头抓,一个不小心便会引火上身。
陈储申自以为胜券在握,原本如此并不算错,只是他在十年前就给自己埋下隐患。
千里之堤,必将溃于蚁穴。
南湘子摇头时,小菊一个不小心扯动了她的头发。
南湘子只是皱了皱眉,并不追究。
然而眼珠透过镜子打量着小菊,这个丫鬟心里藏着事。
缓缓垂下眼,敛去眼里的许多计算,心里已有了论断。
“小姐,您之前让奴婢看着吴娘子,这么些日子,也没有什么动静。”
她试探着问道:
“不过最近有两个奇怪的人出入书房,被老爷抓了个现行。”
“一个似乎是外边的人,另一个却不知道是谁人派来的,府中上下忧心得很。”
“小姐那么聪明,可有什么头绪?”
南湘子缓缓扭头看了她一眼,露出一个笑来。
陈子衿行于宫墙下,出示过腰牌,一脚跨进宫门。
一路上步履匆忙,途径御花园,满园的景让他不由得扭头瞥了一眼,一片奇异花卉中间站着一位绿衣佳人,自个儿摇着扇,时不时与身边的婢女说笑。
陈子衿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那是当今的太子妃,世家之女姜云,也是太子殿下的远方表妹。
偶有宫人同他相向而行,纷纷冲他见礼,“陈公子。”
黑色锦袍的男子一一点头回礼,他一向礼数周全,叫人挑不出错处。
回住处前,他悄悄绕路去了东宫。门前的宫人见识他来,四下看了一圈,这才凑近他道:“公子,二殿下也在里边,公子不妨先去书房等太子殿下。”
看着宫人的神情,知道二殿下怕是又来找太子殿下,“叙兄弟之情”。只可惜——现下太子妃殿下并不在宫中。
他不好直接出现在二位殿下跟前,此前他一直作为太子殿下的伴读,但私底下仍然与二殿下有所来往,此刻出现,他又不好帮谁的腔,索性不出现的好。
陈子衿对宫人微微颔首,这便前去书斋等太子殿下。
虽说二殿下来东宫并不逾矩,然而他的心思可谓司马昭之心。如此明目张胆,说到底还是仗着有军功在身,自己的母妃又得皇帝优待。
即便如此,皇帝仍然不敢废后,抑或是重立太子。
一方面是礼法不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皇后娘娘再不得宠,就凭她的母家是河东姜氏,是江南一带的世家。
就仅凭皇后这层身份,当今圣人便受着挟制。
也难怪圣人会宠爱贵妃,世家胁迫,将军拥兵,这皇帝当的实在憋屈。
书斋门前立着一个男人,陈子衿行至门前,躬身拱手,“秦侍卫。”
他看着面前的秦蒋,此人自他知晓就一直跟着太子,忠心耿耿,武艺高强。只是似乎在太子殿下的暗卫里边身份并不高,明面上是太子身边的侍卫,前段时间甚至还被派去替太子殿下和自家妹妹传信。
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过这跟他并不相干,他也没有挑拨离间的毛病。
秦蒋见他来了,并不意外。抱拳低头回了礼,打开书斋一旁的小间。
“殿下吩咐过,若公子来时殿下不得空,便可现在此处等候。”
陈子衿并无异议,太子殿下向来不是个随便的人,书斋这种地方是一律不会轻易准许外人进出。
凡事做过便会留下痕迹,不管再怎么仔细处理过也能查出蛛丝马迹。
东宫太子如是,陈子衿的父亲——将军大人,亦如是。
这么想着,他轻笑一声,给自己先斟了一杯茶,他是悄悄过来的,二殿下又在东宫内,故而没有宫人过来给他端茶。
不过茶水应该是一刻钟前准备的,估摸是从他进了宫,便有人过来报了信。
这才算好了时间备好茶水。
陈子衿握着手里温热的茶杯,轻轻摇头。
他的妹子,即便再聪慧,怕是也玩不过这位太子殿下。
此人表面一副温恭周全的样子,好似无心争斗。实在宫里到处都是他的眼线。
就连将军府也有不少,想到这,他放下手中的茶。
前些日子暴露的那个,估摸应该是太子安插的人手,但是很明显——那人暴露不是疏忽,而是太子殿下有意为之,至于缘由……
他隐约能猜出来。
脚步声渐进,陈子衿连忙起身走至屋外。
已是四月份,天不算特别冷,李卿培穿着月白暗织瑞纹锦袍,外边还帔着一件稍薄的浅蓝直缀,缓步走向书斋这边。
“殿下。”
李卿培看向陈子衿对自己行礼,扶额轻笑。
“陈公子不必多礼,论年龄,我当称你一句兄长才是。”
他这么说,陈子衿却万万当不得真,虽说这位太子殿下确实有像让他做兄长的想法——
一并进了书斋,约莫聊了一炷香的时间,陈子衿退出来关上门,离开东宫。
天色渐晚,出宫门正巧与姜云碰上。
二人见礼,陈子衿转身便准备离开,他还是少与宫中女子有牵扯为好。
迈步将行。
“陈公子,是来找殿下的?可是从将军府回来的?”
绿衣宫服女子却停下步子,转头瞅着他,说完似乎又觉得失礼,毕竟行踪乃是个人的私事。
陈子衿虽觉得奇怪,但还是如实回答。
他对着姜云拱拱手,垂眸不看她,道:“臣听闻家中妹妹病大好了,故而请了假回去探望。”
这理由便是他告假时用的,倒也不完全算说谎,原因确实是因为南湘子。
姜云闻言,脸上微微带着点笑意。
“陈阿姐的病大好了,实是叫人欢欣。也不知此次宫宴,能否见到?”
“她自然会来,太子妃不必担忧。”
陈子衿言罢,见姜云点头,便再次告别,就此离开。
姜家表小姐幼时曾与南湘子交好,只是莫名被指给了太子,不过即便没有这一茬,南湘子也与这太子妃少有交游。
南湘子整日喜欢些舞刀弄剑的,除了宫宴一类的,倒是少与京中官家小姐相交。
话不投机半句多,融不到一起,南湘子也懒得强凑。
夜已深,陈子衿也不计较为何姜云莫名奇妙关心自家妹妹的事,只当是随口寒暄。
书斋里的李卿培在处理过公务文书以后,提笔在宣纸上书下一行字。
【阿姊归京,甚念。】
写完搁了笔,看着那行字,随后纸上的字细细吹干。
骨节分明的手慢慢将这纸折起来,放到烛台上点燃,看它被烧成纸灰。
烛火随着宣纸的燃烧时不时窜起来,李卿培盯着烛火出神。
候在外边的秦蒋旁边不知何时站着一个娇俏的小娘子,试图探头看看书斋内的情形,却被秦蒋拦下。
连翘见状撇撇嘴,双手抱臂瞪了秦蒋一眼。
“我说,你就不好奇,殿下在干嘛呢?我瞧影子似乎是在拨弄烛台?可是也站了太久吧?”
秦蒋义正词严,“不可窥伺殿下。”
连翘悻悻退回来,对着秦蒋诉苦。
“我就是担心,殿下要是心情不好怎么办?我偷偷跑到陈小姐的房间被抓了包——”
“唉,你可不知道,当时陈小姐的眼神可吓人了!我还以为看见了殿下教训下属。”说着她缩了缩脖子,似乎心有余悸。
“幸好陈小姐只是晚上被梦魇了,不然相处起来真可怕。”
正说着,身后响起一阵轻浅的咳嗽声。
房门被人从里边拉开,连翘登时噤声,退到一边。
“殿下。”
夜色浓稠,今夜无月。
南湘子坐着任由身后的小菊替她拆掉发钗。
小菊在她离开上京之前嘱咐过,让小菊替她注意吴娘子与她大哥那边。
只是道没有料到她怎么就做了陈子衿的通房。
下午要忙的事实在太多,为了不让陈储申起疑,她又跟着宁氏在陈储申面前象征性地提了一嘴要嫁给太子云云,挨了一顿数落。
无非是责怪宁氏与她妇人之见,不准她在外人面前提起此事。
陈储申想隔岸观火,两头通吃。
南湘子不自觉摇头。
殊不知,态度摇摆两头抓,一个不小心便会引火上身。
陈储申自以为胜券在握,原本如此并不算错,只是他在十年前就给自己埋下隐患。
千里之堤,必将溃于蚁穴。
南湘子摇头时,小菊一个不小心扯动了她的头发。
南湘子只是皱了皱眉,并不追究。
然而眼珠透过镜子打量着小菊,这个丫鬟心里藏着事。
缓缓垂下眼,敛去眼里的许多计算,心里已有了论断。
“小姐,您之前让奴婢看着吴娘子,这么些日子,也没有什么动静。”
她试探着问道:
“不过最近有两个奇怪的人出入书房,被老爷抓了个现行。”
“一个似乎是外边的人,另一个却不知道是谁人派来的,府中上下忧心得很。”
“小姐那么聪明,可有什么头绪?”
南湘子缓缓扭头看了她一眼,露出一个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