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三月初三,宜嫁娶。
镇远王府红绸满园,下人们有条不紊地迎宾送客,丞相府送来的聘礼摆满了院子,提前过来的喜婆也已经开始唱词,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闺房,阳光透过窗子洒满梳妆台,镜中的女子容貌姣好,一双柳叶眉下配着多情桃花眼,眼尾略向下,气质柔和,点唇时睫毛在脸上洒下阴影。
“妞妞。”
美人这才抬起眼帘,看清镜中来人,转过头笑道:“娘。”
虞夫人看着眼前眉眼如黛、身着凤冠霞帔的女儿,拿起身旁女婢奉上的篦子,说了声:“都下去吧。”
“是。”
虞夫人端详着镜中的新嫁娘,手还没挨着头发,眼泪先流了出来。
“娘,”颜叶抚上搭在肩膀的手,勾起一根手指攥在手里,平静地笑着,“父亲不在,我做长姐的自然要担起这个家,如今我们一家都能幸免于难,不是很好了吗?”
颜叶回想起宫里的太监上门那一日,至今都觉得愤恨。
她的父亲镇远王为国戎马一生,十年前除尽女真,五年前为追击鞑靼余部摔断了一条腿。去岁除夕,皇室又下急诏命他前往北长城抗击匈奴。至今已三月有余,爹爹那还没传回家书,皇宫一道□□就下给了王府。
诏书上写着镇远王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诛九族。
颜叶自嘲一笑,那日若不是拿着丞相家的婚书狐假虎威,如今他们一家都到大牢里了,哪来的红绸绫缎、满匣珠宝,更不必论她为父王争取来的时间。
虞夫人经这么一安慰,显然也是想起了此行目的,却又顿了好一会儿才回她:“妞妞,是我跟你爹爹没有照顾好你。为了救他的命,不得不出此下策。你入了丞相府,先保全自己,再打算其他。”
颜叶嘴角勾起一抹笑:“放心吧,娘。小小丞相府,奈何不了我。”
丞相李远彬把控朝堂,扶持傀儡皇帝上位,如今天下只是他的一言堂。他说镇远王拥兵自重,其中意图恐怕世人皆知——将兵权把控在自己的手中。真到那日,天下恐怕就要改姓李了。
趁爹爹还没回来,丞相府的侍卫还没有大换血,颜叶决心先入虎穴查探一番。若能找到丞相一派的弱点,与镇远军内应外合,为父亲洗冤就是名正言顺,不会再让家人陷落危机。
虞氏看着女儿没有半分劫后余生的庆幸,反而有一股势在必得的狠劲:“很有你爹爹当年的风范。”
手中篦子顺着女儿柔顺的头发梳下,不住的叮嘱:“这婚事虽是随意了些,但这毕竟是人生中的大事。去了丞相府,该守的礼数还需做足了,待他们对你放松了警惕,事就成了一半。”
“莫要让丞相府的人晓得你会武,也莫要显出你的真实性子来。万事哄着来说,将人弄迷糊了,目的也就好达成了。”
“颜家和我虞氏的后代,本就不是等闲,娘教你藏拙了十数年,往后就是考验你功夫的日子了。不止武功,心性也是一等一的重要。”
三梳下来,给颜叶挽好发髻,拿起红盖头:“莫要忘了,身后还有娘和爹爹呢。实在不行,记得来找我们。”
泪水蓄满了眼眶,盖头落下才敢流出来。却不知虞氏怎么发现的,伸手进来给她抹去了:“顶多一年,这事就结束了。”
颜叶重重地点点头。由喜婆扶着出去了。
申时一到,红轿便启程去丞相府。
这一走可惹起了满城的非议。
镇远王被诛九族的旨意仿佛还在前天,锦衣卫被丞相的婚书拦住也还清晰记着,今日镇远王就和丞相府联姻了,实在难免让人多想。
“丞相想要兵权,强来不行,反而靠聘礼要来了。”
“他家那个纨绔平时瞧着扶不上墙,关键时候居然还顶了用,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一下竟引得哄堂大笑。
无他,只因这桩婚事,任谁听了都觉得不匹配。
颜家这位嫡小姐如今二八年华,正是少女绝代风华,步入轻熟女子的好年岁。
而其容貌、才情都是上京城一等一的好,琼花宴上一首《探花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秋宴上一首《但愿人长久》引得龙颜大悦,亲封为安阳郡主。
自从及笄,前来提亲的人家都踏破了门槛,最后还是镇远王夫妇出面解释,说舍不得姑娘出嫁,想再留几年,这才将颜叶的婚事拖到了现在。
至于婚事的新郎官,那位丞相府的大公子,李蔚芝。
本人是个十成十的纨绔,从小便不学无术,惹得学堂先生频频生气,最后被他的丞相爹请了家法,这才不在课堂上捣乱,改睡觉了。
后来没考上功名,便干脆日日流连在烟柳之地,惹得丞相放话要跟他断绝关系,才肯回家住一晚上,第二日再偷去贪欢。
有这两桩人尽皆知的丑事在前,旁人都知晓了他的德性,平时的混账事也就不稀奇了。
可偏偏今日这桩婚事,也是他耍浑得来的。
“镇远王若知道他的掌上明珠,如今要靠一句戏言来保全王府,只怕不想反也要反了。”
“李大那般德行,唉,只可惜了郡主。”
街边的议论声太大,颜叶的贴身丫鬟听不下去了:“这些人真是见风使舵!以往哪里敢轻慢我们小姐,如今到是看足了好戏!”
颜叶在婚轿里闭目养神,听得她这样说,出言提醒:“如意,不必理会。还有多久到丞相府?”
“回小姐,过了这条街就到了。”
颜叶摆弄着十根丹红的指甲,心中一哂:有什么好可惜的,这么好一个深入龙潭的机会,她求之不得。
黄昏,喜轿停在了丞相府大门。
李蔚芝在台阶下站着,看着喜婆扶颜叶出来,停在他面前伸出了手。
他瞥了一眼喜婆,随即打量起盖着红帕的新娘。
想起丞相在府里对他的失望与迁怒,李蔚芝挑挑眉,忽然很想验证一下她到底值不值。
忽略了颜叶伸向他的手,而是直接想挑起喜帕。
他太久没见过她了,已经快要忘记她的相貌,也不知这几年变没变。
“新郎官,牵着新娘入府呀。”喜婆及时出声,打断了李蔚芝的动作。
停在半空的手霎时攥紧,李蔚芝发现,他好像一不小心忘记了眼前这人的脾气。如果现下让她难堪,很可能日后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夫人,随我入府吧。”李蔚芝顺势下坡,牵起颜叶的手往大厅走去。
颜叶回想起他刚刚冒失的举动,心中不免冷笑。
这门婚事,的确随便。
就连那纸婚书,都是他李蔚芝在花楼喝醉了酒,与花楼的姑娘们赌输了写下。也不知是谁起的哄,竟真叫他写下颜叶的名字,遣人送来了王府。
当时爹爹已经前往北长城,无人替她去朝堂上斥骂浪荡子。况且当时她也不在王府,这事便压下过去了。
如今为了保命,竟仰他人鼻息,这本就是颜叶不能忍的。
恰巧这时,李蔚芝低声问她:“郡主,今日拜过堂,日后便要入我丞相府与我过日子,委屈吗?”
颜叶不想与他多语,便冷淡道:“李公子说笑了,颜家能有今日,已是万分幸运。”
李蔚芝扯了扯唇角,她果然是不愿的,在她看来嫁给他是颜家的幸运,却不是她的幸运。他压下心中的想法,调笑道:“郡主,过会儿拜完堂,可要叫夫君了。”
颜叶抿紧了唇,没再接话。
大堂上,甫一站定,司仪便喊道:“吉时到——新人佳偶天成,金玉良缘,特在今日缔结婚约,结为夫妻。一拜高堂——”
“二拜天地——”
“夫妻对拜——”
在这一刻,李蔚芝和颜叶,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正式结为了夫妻。
“礼成——新人敬茶——”
颜叶从丞相夫人的婢女那儿端了茶,却险些没端稳。因为那茶盏太烫了。
李蔚芝自然也看到了茶盏里冒出的滚滚热气,皱了皱眉,开口道:“爹,娘,儿子领妻子来奉茶。”
丞相夫人笑呵呵地看着自己大儿子:“蔚芝啊,娶了媳妇,可就是大人了,不能再贪玩了,知道吗?”
李蔚芝一听,便知道母亲是故意的。这是为了自己不受郡主的气,在借机敲打颜叶。
大堂之上,宾客在席,父母这番作为,李蔚芝也只能顺着他们:“是,儿子明白。”
丞相夫人又看向端着热茶还身形笔直的郡主:“媳妇,入了李家,可要妻从夫纲,好好过日子呀。”
颜叶自是明白他们的心思,是怕自己以郡主之名管教李蔚芝,怕她给他们儿子气受。如今家中落得这副田地,颜叶自然懂得委曲求全,不过是滚烫的茶盏,她受得。
“是,颜叶明白。”
丞相夫人这才满意,正好那茶也晾得差不多了,便要接过来。
就在这时,颜叶身形一晃,手没端稳——
“啪、嚓”
茶盏打翻了。
镇远王府红绸满园,下人们有条不紊地迎宾送客,丞相府送来的聘礼摆满了院子,提前过来的喜婆也已经开始唱词,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闺房,阳光透过窗子洒满梳妆台,镜中的女子容貌姣好,一双柳叶眉下配着多情桃花眼,眼尾略向下,气质柔和,点唇时睫毛在脸上洒下阴影。
“妞妞。”
美人这才抬起眼帘,看清镜中来人,转过头笑道:“娘。”
虞夫人看着眼前眉眼如黛、身着凤冠霞帔的女儿,拿起身旁女婢奉上的篦子,说了声:“都下去吧。”
“是。”
虞夫人端详着镜中的新嫁娘,手还没挨着头发,眼泪先流了出来。
“娘,”颜叶抚上搭在肩膀的手,勾起一根手指攥在手里,平静地笑着,“父亲不在,我做长姐的自然要担起这个家,如今我们一家都能幸免于难,不是很好了吗?”
颜叶回想起宫里的太监上门那一日,至今都觉得愤恨。
她的父亲镇远王为国戎马一生,十年前除尽女真,五年前为追击鞑靼余部摔断了一条腿。去岁除夕,皇室又下急诏命他前往北长城抗击匈奴。至今已三月有余,爹爹那还没传回家书,皇宫一道□□就下给了王府。
诏书上写着镇远王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诛九族。
颜叶自嘲一笑,那日若不是拿着丞相家的婚书狐假虎威,如今他们一家都到大牢里了,哪来的红绸绫缎、满匣珠宝,更不必论她为父王争取来的时间。
虞夫人经这么一安慰,显然也是想起了此行目的,却又顿了好一会儿才回她:“妞妞,是我跟你爹爹没有照顾好你。为了救他的命,不得不出此下策。你入了丞相府,先保全自己,再打算其他。”
颜叶嘴角勾起一抹笑:“放心吧,娘。小小丞相府,奈何不了我。”
丞相李远彬把控朝堂,扶持傀儡皇帝上位,如今天下只是他的一言堂。他说镇远王拥兵自重,其中意图恐怕世人皆知——将兵权把控在自己的手中。真到那日,天下恐怕就要改姓李了。
趁爹爹还没回来,丞相府的侍卫还没有大换血,颜叶决心先入虎穴查探一番。若能找到丞相一派的弱点,与镇远军内应外合,为父亲洗冤就是名正言顺,不会再让家人陷落危机。
虞氏看着女儿没有半分劫后余生的庆幸,反而有一股势在必得的狠劲:“很有你爹爹当年的风范。”
手中篦子顺着女儿柔顺的头发梳下,不住的叮嘱:“这婚事虽是随意了些,但这毕竟是人生中的大事。去了丞相府,该守的礼数还需做足了,待他们对你放松了警惕,事就成了一半。”
“莫要让丞相府的人晓得你会武,也莫要显出你的真实性子来。万事哄着来说,将人弄迷糊了,目的也就好达成了。”
“颜家和我虞氏的后代,本就不是等闲,娘教你藏拙了十数年,往后就是考验你功夫的日子了。不止武功,心性也是一等一的重要。”
三梳下来,给颜叶挽好发髻,拿起红盖头:“莫要忘了,身后还有娘和爹爹呢。实在不行,记得来找我们。”
泪水蓄满了眼眶,盖头落下才敢流出来。却不知虞氏怎么发现的,伸手进来给她抹去了:“顶多一年,这事就结束了。”
颜叶重重地点点头。由喜婆扶着出去了。
申时一到,红轿便启程去丞相府。
这一走可惹起了满城的非议。
镇远王被诛九族的旨意仿佛还在前天,锦衣卫被丞相的婚书拦住也还清晰记着,今日镇远王就和丞相府联姻了,实在难免让人多想。
“丞相想要兵权,强来不行,反而靠聘礼要来了。”
“他家那个纨绔平时瞧着扶不上墙,关键时候居然还顶了用,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一下竟引得哄堂大笑。
无他,只因这桩婚事,任谁听了都觉得不匹配。
颜家这位嫡小姐如今二八年华,正是少女绝代风华,步入轻熟女子的好年岁。
而其容貌、才情都是上京城一等一的好,琼花宴上一首《探花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秋宴上一首《但愿人长久》引得龙颜大悦,亲封为安阳郡主。
自从及笄,前来提亲的人家都踏破了门槛,最后还是镇远王夫妇出面解释,说舍不得姑娘出嫁,想再留几年,这才将颜叶的婚事拖到了现在。
至于婚事的新郎官,那位丞相府的大公子,李蔚芝。
本人是个十成十的纨绔,从小便不学无术,惹得学堂先生频频生气,最后被他的丞相爹请了家法,这才不在课堂上捣乱,改睡觉了。
后来没考上功名,便干脆日日流连在烟柳之地,惹得丞相放话要跟他断绝关系,才肯回家住一晚上,第二日再偷去贪欢。
有这两桩人尽皆知的丑事在前,旁人都知晓了他的德性,平时的混账事也就不稀奇了。
可偏偏今日这桩婚事,也是他耍浑得来的。
“镇远王若知道他的掌上明珠,如今要靠一句戏言来保全王府,只怕不想反也要反了。”
“李大那般德行,唉,只可惜了郡主。”
街边的议论声太大,颜叶的贴身丫鬟听不下去了:“这些人真是见风使舵!以往哪里敢轻慢我们小姐,如今到是看足了好戏!”
颜叶在婚轿里闭目养神,听得她这样说,出言提醒:“如意,不必理会。还有多久到丞相府?”
“回小姐,过了这条街就到了。”
颜叶摆弄着十根丹红的指甲,心中一哂:有什么好可惜的,这么好一个深入龙潭的机会,她求之不得。
黄昏,喜轿停在了丞相府大门。
李蔚芝在台阶下站着,看着喜婆扶颜叶出来,停在他面前伸出了手。
他瞥了一眼喜婆,随即打量起盖着红帕的新娘。
想起丞相在府里对他的失望与迁怒,李蔚芝挑挑眉,忽然很想验证一下她到底值不值。
忽略了颜叶伸向他的手,而是直接想挑起喜帕。
他太久没见过她了,已经快要忘记她的相貌,也不知这几年变没变。
“新郎官,牵着新娘入府呀。”喜婆及时出声,打断了李蔚芝的动作。
停在半空的手霎时攥紧,李蔚芝发现,他好像一不小心忘记了眼前这人的脾气。如果现下让她难堪,很可能日后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夫人,随我入府吧。”李蔚芝顺势下坡,牵起颜叶的手往大厅走去。
颜叶回想起他刚刚冒失的举动,心中不免冷笑。
这门婚事,的确随便。
就连那纸婚书,都是他李蔚芝在花楼喝醉了酒,与花楼的姑娘们赌输了写下。也不知是谁起的哄,竟真叫他写下颜叶的名字,遣人送来了王府。
当时爹爹已经前往北长城,无人替她去朝堂上斥骂浪荡子。况且当时她也不在王府,这事便压下过去了。
如今为了保命,竟仰他人鼻息,这本就是颜叶不能忍的。
恰巧这时,李蔚芝低声问她:“郡主,今日拜过堂,日后便要入我丞相府与我过日子,委屈吗?”
颜叶不想与他多语,便冷淡道:“李公子说笑了,颜家能有今日,已是万分幸运。”
李蔚芝扯了扯唇角,她果然是不愿的,在她看来嫁给他是颜家的幸运,却不是她的幸运。他压下心中的想法,调笑道:“郡主,过会儿拜完堂,可要叫夫君了。”
颜叶抿紧了唇,没再接话。
大堂上,甫一站定,司仪便喊道:“吉时到——新人佳偶天成,金玉良缘,特在今日缔结婚约,结为夫妻。一拜高堂——”
“二拜天地——”
“夫妻对拜——”
在这一刻,李蔚芝和颜叶,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正式结为了夫妻。
“礼成——新人敬茶——”
颜叶从丞相夫人的婢女那儿端了茶,却险些没端稳。因为那茶盏太烫了。
李蔚芝自然也看到了茶盏里冒出的滚滚热气,皱了皱眉,开口道:“爹,娘,儿子领妻子来奉茶。”
丞相夫人笑呵呵地看着自己大儿子:“蔚芝啊,娶了媳妇,可就是大人了,不能再贪玩了,知道吗?”
李蔚芝一听,便知道母亲是故意的。这是为了自己不受郡主的气,在借机敲打颜叶。
大堂之上,宾客在席,父母这番作为,李蔚芝也只能顺着他们:“是,儿子明白。”
丞相夫人又看向端着热茶还身形笔直的郡主:“媳妇,入了李家,可要妻从夫纲,好好过日子呀。”
颜叶自是明白他们的心思,是怕自己以郡主之名管教李蔚芝,怕她给他们儿子气受。如今家中落得这副田地,颜叶自然懂得委曲求全,不过是滚烫的茶盏,她受得。
“是,颜叶明白。”
丞相夫人这才满意,正好那茶也晾得差不多了,便要接过来。
就在这时,颜叶身形一晃,手没端稳——
“啪、嚓”
茶盏打翻了。